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GZO薄膜晶体管生物传感器无标记检测强直性脊柱炎
1
作者 吕腾博 刘嘉乐 +3 位作者 刘丽 李昕 韩传余 王小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3,共7页
为了快速检测强直性脊柱炎血清学分子标志物人体白细胞抗原(HLA-B27),开发了一种基于人体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功能化的氧化铟镓锌(IGZO)薄膜晶体管生物传感器。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和微纳加工工艺制备了IGZO薄膜晶体管(IGZO TFT),采... 为了快速检测强直性脊柱炎血清学分子标志物人体白细胞抗原(HLA-B27),开发了一种基于人体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功能化的氧化铟镓锌(IGZO)薄膜晶体管生物传感器。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和微纳加工工艺制备了IGZO薄膜晶体管(IGZO TFT),采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和抗体对IGZO TFT进行修饰,制备出针对HLA-B27检测的生物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功能化的IGZO TFT生物传感器具有稳定的电学特性和传感性能。传感器对HLA-B27的检测极限为1 pg/mL,在1 pg/mL至100 ng/mL的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响应。这说明所设计的高性能生物传感器能够有效检测出强直性脊柱炎的标志物。此外,IGZO TFT可以扩展为传感器阵列平台,实现对某种疾病多种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在便携式床旁诊断设备的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zo 薄膜晶体管 生物传感器 强直性脊柱炎 人体白细胞抗原B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_(4)等离子体背沟道表面处理对IZO TFT电学性能及负栅偏压应力稳定性的影响
2
作者 王聪 丁有坤 刘玉荣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31-239,共9页
目的提高IZO TFT电特性及负栅偏压应力稳定性。方法以ITO玻璃为基底,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沉积的掺铟氧化锌(IZO)薄膜作为有源层,原子层沉积法(ALD)沉积的Al_(2)O_(3)薄膜作为栅介质层,直流溅射法溅射Al靶材制备源、漏电极,制备了底栅顶... 目的提高IZO TFT电特性及负栅偏压应力稳定性。方法以ITO玻璃为基底,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沉积的掺铟氧化锌(IZO)薄膜作为有源层,原子层沉积法(ALD)沉积的Al_(2)O_(3)薄膜作为栅介质层,直流溅射法溅射Al靶材制备源、漏电极,制备了底栅顶接触型结构的掺铟氧化锌薄膜晶体管(IZO TFT)。采用CF_(4)等离子体对IZO TFT背沟道表面的IZO有源层薄膜进行表面处理,并对IZO TFT进行后退火处理。详细研究了CF_(4)等离子体射频功率和处理时间对IZO有源层及TFT器件电学特性和偏压应力稳定性的影响。结果选择合适的射频功率和处理时间,由于F原子取代了弱M—O结合键中的氧,形成了更稳定的In—F、Zn—F强结合键,从而有效地降低了IZO薄膜中的氧空位,因此可以明显改善IZO TFT的电学性能和负栅偏压应力稳定性。结论当射频功率为15 W,处理时间为100 s时,IZO TFT器件的电特性和负栅偏压稳定性较佳,器件的迁移率、阈值电压、亚阈值摆幅和开关电流比分别为35 cm^(2)/V·s、0.4 V、64 mV/dec和4×10^(9),当−10 V的栅偏压应力作用1 h后,阈值电压漂移为−1.8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铟氧化锌(IZO) CF_(4)等离子体处理 薄膜晶体管 负栅偏压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氧化锌弱酸浸出液中铟镓锗的萃取分离工艺研究
3
作者 杨毅帆 王琼 +7 位作者 施全 陈海大 赵卓 汪九初 徐亮 江少杰 杨成 田勇攀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3,共9页
以铅锌冶炼系统副产物次氧化锌的弱酸浸出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溶剂萃取法从其中回收In、Ga、Ge。通过系列萃取实验考察了溶液pH值、协萃剂YW100等对In、Ga、Ge萃取率的影响,并确定了合适的反萃剂及选择性萃取分离In、Ga、Ge的工艺流程。... 以铅锌冶炼系统副产物次氧化锌的弱酸浸出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溶剂萃取法从其中回收In、Ga、Ge。通过系列萃取实验考察了溶液pH值、协萃剂YW100等对In、Ga、Ge萃取率的影响,并确定了合适的反萃剂及选择性萃取分离In、Ga、Ge的工艺流程。实验结果表明:Fe^(3+)对Ga、Ge的萃取有较大影响,因此浸出率在萃取前需先进行Fe^(3+)的还原。在P204萃取体系下,In萃取率可达99.99%,Ga、Ge几乎不被萃取;萃In有机相采用6 mol/L的盐酸反萃,In反萃率接近90%。随后,采用P204+YW100协同萃取体系对萃余液中的Ga和Ge进行萃取,Ga、Ge萃取率分别达到93.30%与98.90%,负载Ga、Ge的有机相先采用6 mol/L的硫酸反萃Ga,Ga反萃率可达65%,再采用次氯酸钠或者氟化铵溶液反萃Ge,Ge反萃率可达90%左右。本研究实现了从次氧化锌弱酸浸出液中选择性萃取分离In、Ga、Ge,达到了资源高效回收利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酸浸出液 次氧化锌 溶剂萃取 P204+YW100协同萃取 分离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分压对磁控溅射制备IGZO薄膜光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海波 董承远 +1 位作者 林世宏 吴娟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2-136,共5页
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在玻璃基板上制备氧化铟镓锌(IGZO)薄膜,为了研究不同氧分压对IGZO薄膜结构及光电特性的影响,在不同的氧分压0,0.015,0.06和0.24Pa下制备了不同样品。样品的沉积速率、成分结构、面电阻及光电性质分别用椭偏仪... 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在玻璃基板上制备氧化铟镓锌(IGZO)薄膜,为了研究不同氧分压对IGZO薄膜结构及光电特性的影响,在不同的氧分压0,0.015,0.06和0.24Pa下制备了不同样品。样品的沉积速率、成分结构、面电阻及光电性质分别用椭偏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四点探针等方法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氧分压的增大,IGZO薄膜的沉积速率呈下降趋势,不同氧分压的IGZO薄膜的元素比例(In:Ga:Zn)差异不大,在可见光的范围内其氧分压为0Pa以上时,IGZO薄膜平均透过率均超过80%,阻值随氧分压的增加而增大。制作了不同氧分压以IGZO为沟道层的薄膜晶体管,其迁移率为5.93~9.42cm^2·V^-1·s^-1,阈值电压为3.8~9.2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铟镓锌(igzo)薄膜 薄膜晶体管(TFT) 磁控溅射 氧分压 光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喷墨打印的In_2O_3/IGZO TFT的电学性能
5
作者 梁坤 邵霜霜 +3 位作者 罗慢慢 谢建军 赵建文 崔铮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49-355,共7页
利用喷墨打印技术制备了非晶铟镓锌氧化物(IGZO)薄膜、铟氧化物(In_2O_3)薄膜和性能明显改善的双层In_2O_3/IGZO异质结沟道薄膜,研究了薄膜的物理与电学特性。结果表明,喷墨打印制备的金属氧化物薄膜具有较高的光学透过率与较低的表面... 利用喷墨打印技术制备了非晶铟镓锌氧化物(IGZO)薄膜、铟氧化物(In_2O_3)薄膜和性能明显改善的双层In_2O_3/IGZO异质结沟道薄膜,研究了薄膜的物理与电学特性。结果表明,喷墨打印制备的金属氧化物薄膜具有较高的光学透过率与较低的表面粗糙度;嵌入的In_2O_3层薄膜能减小IGZO与In_2O_3间的界面缺陷,明显提高In_2O_3/IGZO薄膜晶体管(TFT)的性能及其偏压稳定性。随着IGZO中In含量的增加,载流子浓度升高,器件的迁移率增大,但In_2O_3与IGZO间能级势垒会逐渐降低,最后导致难以控制关态电流和阈值电压,因此,适当调整In的比例有利于获得较高器件性能的In_2O_3/IGZO异质结沟道T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铟镓锌氧化物(igzo) 喷墨打印 IN2O3 异质结沟道层 薄膜晶体管(T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工艺对IGZO薄膜结晶化的影响
6
作者 谢华飞 卢马才 +3 位作者 刘念 陈书志 张盛东 李佳育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21-1028,共8页
在G4.5实验线上,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通过优化成膜时的温度、功率、气体流量比、退火温度和膜层厚度等参数,以XRD,HR-TEM,NBED和EDS进行表征,研究制备结晶IGZO的工艺参数及其对薄膜晶体管(TFT)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IGZO膜层厚度达到3... 在G4.5实验线上,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通过优化成膜时的温度、功率、气体流量比、退火温度和膜层厚度等参数,以XRD,HR-TEM,NBED和EDS进行表征,研究制备结晶IGZO的工艺参数及其对薄膜晶体管(TFT)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IGZO膜层厚度达到3000A以上时结晶效果明显,且不受其他因素影响;成膜功率对IGZO结晶现象有加强作用,功率越高越易结晶;成膜温度和氧气/氩气(O2/Ar)气体比例对IGZO结晶影响不大;成膜完成后经过600℃的退火处理可有效地促进IGZO的再结晶。通过优化IGZO成膜条件,制备出迁移率达29.6 cm^2/(V·s)的背沟道刻蚀结构IGZO TFT,比非晶IGZO TFT提高约3倍,显著地改善了IGZO TFT的电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zo 结晶 磁控溅射 迁移率提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层溅射工艺及后退火温度对IZO TFT电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王聪 丁有坤 刘玉荣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0,共8页
为了提高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的器件性能,以掺In氧化锌(IZO)为有源层,原子层沉积法(ALD)沉积的Al2O3薄膜为栅介层,制备了基于IZO的薄膜晶体管(IZO TFT),研究了IZO薄膜制备工艺中溅射气体氩氧流量比、溅射压强和后退火温度等工艺参数对TFT... 为了提高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的器件性能,以掺In氧化锌(IZO)为有源层,原子层沉积法(ALD)沉积的Al2O3薄膜为栅介层,制备了基于IZO的薄膜晶体管(IZO TFT),研究了IZO薄膜制备工艺中溅射气体氩氧流量比、溅射压强和后退火温度等工艺参数对TFT器件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恰当的氩氧比和反应气压以及相对较高的退火温度下制备的IZO TFT具有良好的电学特性,当氩氧流量比为60:20 sccm、溅射压强为0.5 Pa、空气气氛中以250℃退火1 h时后,IZO TFT器件的整体电学特性表现较优,其迁移率高达31 cm^(2)/(V·s),开关电流比大于108。相对过低或过高的氩氧比会导致IZO有源层中氧空位含量过低或过高,从而降低TFT器件性能。过低的退火温度不足以使栅介质的Al-OH转变成Al-O以及空气中的氧扩散进入IZO体内钝化氧空位,因此器件性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铟锌氧化物 薄膜晶体管 工艺参数 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掺杂非晶铟镓锌氧化物薄膜的态密度模型研究
8
作者 蔡坤林 谢应涛 +2 位作者 蹇欢 黄雁琳 翁嘉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91-1600,共10页
针对背沟道刻蚀(Back Channel Etch,BCE)技术的非晶铟镓锌氧化物(a-IGZO)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s),建立了一种高浓度掺杂态密度模型(High Concentration Doping Density Of States model,HCD-DOS model),并通过数值模拟... 针对背沟道刻蚀(Back Channel Etch,BCE)技术的非晶铟镓锌氧化物(a-IGZO)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s),建立了一种高浓度掺杂态密度模型(High Concentration Doping Density Of States model,HCD-DOS model),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态密度关键参数对器件性能的影响,以此揭示a-IGZO TFTs中制备工艺对导电沟道修复的物理机理.首先,采用结合强度较高的钼/铜双层结构作为栅/源/漏电极,引入BCE方法制备了底栅顶接触(BottomGate Top-Contact,BG-TC)TFTs.其次,建立了适用于BCE技术的a-IGZO TFTs的HCD-DOS模型.随后,基于TCAD(Technology Computer Aided Design)仿真器对态密度关键参数进行数值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态密度参数对a-IGZO TFTs器件转移特性曲线、电学特性以及沟道内部电子浓度分布的影响有所差异.最后,基于HCD-DOS模型探索SiO_(x)钝化层沉积和N_(2)O等离子体处理对器件内部机理的影响.研究发现,N2O等离子体处理对态密度分布和沟道载流子浓度有显著影响,进而导致阈值电压正向漂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铟镓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 态密度模型 钝化层沉积 等离子体处理 背沟道刻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厚度对ZnO∶Ga透明导电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7
9
作者 余旭浒 马瑾 +4 位作者 计峰 王玉恒 张锡健 程传福 马洪磊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1-243,共3页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玻璃衬底上低温制备出镓掺杂氧化锌(ZnO∶Ga)透明导电膜,研究了薄膜的结构、电学和光学性质随薄膜厚度的变化关系。制备的ZnO∶Ga是具有六角纤锌矿结构的多晶薄膜,最佳择优取向为(002)方向。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衍...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玻璃衬底上低温制备出镓掺杂氧化锌(ZnO∶Ga)透明导电膜,研究了薄膜的结构、电学和光学性质随薄膜厚度的变化关系。制备的ZnO∶Ga是具有六角纤锌矿结构的多晶薄膜,最佳择优取向为(002)方向。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衍射峰明显增强,晶粒增大。薄膜的最低电阻率为 3.9×10-4Ω·cm,在可见光范围内平均透过率达到了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ZNO:GA 薄膜厚度 光电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磁控溅射低温制备非晶铟镓锌氧薄膜晶体管 被引量:5
10
作者 信恩龙 李喜峰 +3 位作者 陈龙龙 石继锋 李春亚 张建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49-1152,共4页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室温制备了铟镓锌氧(IGZO)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薄膜的晶体结构,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其表面形貌,分光光度计测量其透光率。结果表明:室温制备的IGZO薄膜为非晶态且薄膜表面均匀平整,可见光透射率大于80%...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室温制备了铟镓锌氧(IGZO)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薄膜的晶体结构,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其表面形貌,分光光度计测量其透光率。结果表明:室温制备的IGZO薄膜为非晶态且薄膜表面均匀平整,可见光透射率大于80%。将室温制备的IGZO薄膜作为有源层,在低温(<200℃)条件下成功地制备了铟镓锌氧薄膜晶体管(a-IGZO TFT),获得的a-IGZO-TFT器件的场效应迁移率大于6.0 cm2.V-1.s-1,开关比约为107,阈值电压为1.2 V,亚阈值摆幅(S)约为0.9 V/dec,偏压应力测试a-IGZO TFT阈值电压随时间向右漂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铟镓锌氧薄膜 薄膜晶体管 场效应迁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透明IZO薄膜晶体管 被引量:6
11
作者 信恩龙 李喜峰 张建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8-212,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非晶铟锌氧化物(a-IZO)薄膜,并作为薄膜晶体管(TFT)的有源层制备了a-IZO TFT。研究了IZO薄膜中铟锌比对薄膜性质及a-IZO TFT器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IZO薄膜经低温(300℃)退火后为非晶结构,薄膜...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非晶铟锌氧化物(a-IZO)薄膜,并作为薄膜晶体管(TFT)的有源层制备了a-IZO TFT。研究了IZO薄膜中铟锌比对薄膜性质及a-IZO TFT器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IZO薄膜经低温(300℃)退火后为非晶结构,薄膜表面均匀平整、致密,颗粒大小为20 nm左右,并具有高透过率(>85%)。IZO薄膜中的铟锌比对薄膜的电学性能和TFT器件特性影响显著,增加In含量有利于提高薄膜和器件的迁移率。当铟锌比为3∶2时,所获得的薄膜适合于作为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制备的IZO-TFT经过相对低温(300℃)退火处理具有较好的器件性能,阈值电压为1.3 V,载流子饱和迁移率为0.24 cm2·V-1·s-1,开关比(Ion∶Ioff)为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铟锌氧化物薄膜 薄膜晶体管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层沉积氧化锌应用于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缓冲层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廖荣 张海燕 +3 位作者 谢佳亮 杨铁铮 罗文中 胡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30,共4页
用原子层沉积法在钠钙玻璃上沉积氧化锌薄膜,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XRD)等对样品表面形貌和物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得到的ZnO纳米颗粒为六角纤锌矿结构,颗粒的尺寸在30~60nm之间;测得的ZnO薄膜厚度仅50nm,符合缓冲层要求;薄膜... 用原子层沉积法在钠钙玻璃上沉积氧化锌薄膜,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XRD)等对样品表面形貌和物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得到的ZnO纳米颗粒为六角纤锌矿结构,颗粒的尺寸在30~60nm之间;测得的ZnO薄膜厚度仅50nm,符合缓冲层要求;薄膜在可见光区域透射率达90%以上;使用原子层沉积氧化锌薄膜作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的缓冲层,TEM显示氧化锌层完好、致密地覆盖在CIGS层上,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较高,完全可以替代有毒的CdS作缓冲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层沉积 氧化锌薄膜 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 缓冲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介质层铟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桂锋 冯佳涵 +1 位作者 周俊 张群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8-560,共3页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在玻璃基板上室温制备非晶铟锌氧化物半导体薄膜,薄膜表面平整。采用旋涂法室温制备聚四乙烯苯酚有机介质层。以铟锌氧化物薄膜作为沟道层、聚四乙烯苯酚作为介质层,成功制备了顶栅结构的薄膜晶体管。测试结果表明...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在玻璃基板上室温制备非晶铟锌氧化物半导体薄膜,薄膜表面平整。采用旋涂法室温制备聚四乙烯苯酚有机介质层。以铟锌氧化物薄膜作为沟道层、聚四乙烯苯酚作为介质层,成功制备了顶栅结构的薄膜晶体管。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薄膜晶体管具有饱和特性且为耗尽工作模式,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为3.8V,迁移率为25.4cm2.V-1.s-1,开关比为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晶体管 PVP有机介质层 铟锌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增强型非晶铟镓锌氧薄膜晶体管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远洁 江凯 刘子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18,共6页
在室温下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沉积非晶铟镓锌氧化物(a-IGZO)薄膜作为有源沟道层,分别制备了顶栅和底栅结构的薄膜晶体管(a-IGZO-TFTs)原型器件,同时研究了沟道层生长参数及后退火工艺对器件特性的影响。研究及实验结果表明:当增加底栅结构a... 在室温下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沉积非晶铟镓锌氧化物(a-IGZO)薄膜作为有源沟道层,分别制备了顶栅和底栅结构的薄膜晶体管(a-IGZO-TFTs)原型器件,同时研究了沟道层生长参数及后退火工艺对器件特性的影响。研究及实验结果表明:当增加底栅结构a-IGZO-TFTs器件IGZO沟道层氧气流量时,器件输出特性由耗尽型转变为增强型;当沟道宽长比为120∶20时,获得了4.8×10~5的开关电流比,亚阈值摆幅为1.2V/dec,饱和迁移率达到11cm^2/(V·s)。沟道层氧气流量为2cm^3/min的底栅结构a-IGZO-TFT器件在大气中经过300℃退火30min后,器件由耗尽型转变为增强型,获得4×10~3的开关电流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晶体管 非晶铟镓锌氧化物 输运特性 磁控溅射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铜源漏电极的非晶氧化铟锌薄膜晶体管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瑞霞 陈子楷 +6 位作者 赵铭杰 宁洪龙 邹建华 陶洪 王磊 徐苗 彭俊彪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35-940,共6页
为了实现氧化物薄膜晶体管(TFT)的低电阻布线,采用Cu作为氧化物TFT的源漏电极。通过优化成膜工艺制备了电阻率低至2.0μΩ·cm的Cu膜,分析了Cu膜的晶体结构、粘附性及其与a-IZO薄膜的界面,制备了以a-IZO为有源层和Cu膜的粘附层的TF... 为了实现氧化物薄膜晶体管(TFT)的低电阻布线,采用Cu作为氧化物TFT的源漏电极。通过优化成膜工艺制备了电阻率低至2.0μΩ·cm的Cu膜,分析了Cu膜的晶体结构、粘附性及其与a-IZO薄膜的界面,制备了以a-IZO为有源层和Cu膜的粘附层的TFT器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u膜呈多晶结构;引入a-IZO粘附层增强了Cu膜与衬底的粘附性;同时,Cu在a-IZO中的扩散得到了抑制。所制备的TFT的迁移率、亚阈值摆幅和阈值电压分别为12.9 cm2/(V·s)、0.28 V/dec和-0.6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晶体管 氧化铟锌 铜布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离激元热电子效应的光电晶体管制备及其特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广甸 翟雨生 +1 位作者 李裕培 王琦龙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7-522,共6页
为了解决典型宽禁带半导体光电探测器件的工作波段限制材料禁带宽度的问题,对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热电子效应的光电晶体管进行了制备和光电性能研究,提出一种采用重掺杂的硅片作为背栅极、二氧化硅(SiO_2)氧化层作为绝缘层,且能利用等离激... 为了解决典型宽禁带半导体光电探测器件的工作波段限制材料禁带宽度的问题,对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热电子效应的光电晶体管进行了制备和光电性能研究,提出一种采用重掺杂的硅片作为背栅极、二氧化硅(SiO_2)氧化层作为绝缘层,且能利用等离激元热电子效应的光电晶体管,有望实现响应光谱的调控。利用热退火方法在绝缘层表面修饰金纳米颗粒,并结合射频溅射、物理掩模和真空热蒸镀的方法实现了热电子效应铟镓锌氧化物(IGZO)光电晶体管。器件的光学和电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修饰金纳米颗粒的光电晶体管在658nm红光入射下产生明显的光电响应,外加90V栅极偏压时,光电流提升约为2.2倍。金纳米颗粒修饰的等离激元热电子结构有效调控了该型晶体管的响应光谱范围,不受材料禁带宽度的限制,而且晶体管的背栅调控进一步放大光电流,提高了器件的量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探测 等离激元 热电子 禁带宽度 铟镓锌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In-Ga-Zn-O沟道薄膜晶体管存储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兴美 陈笋 丁士进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81-486,共6页
非晶铟镓锌氧化物(a-IGZO)沟道薄膜晶体管存储器在先进系统面板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首先阐明了a-IGZO材料在系统面板和柔性器件等应用中所具有的优势,然后对a-IGZO薄膜的制备方法及材料性能进行了归纳。最后对基于a-IGZO沟道薄膜... 非晶铟镓锌氧化物(a-IGZO)沟道薄膜晶体管存储器在先进系统面板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首先阐明了a-IGZO材料在系统面板和柔性器件等应用中所具有的优势,然后对a-IGZO薄膜的制备方法及材料性能进行了归纳。最后对基于a-IGZO沟道薄膜晶体管存储器的结构、编程和擦除特性等文献报道进行了总结,重点讨论了该类存储器在通常情况下擦除效率低的原因及其改善措施。因此,对今后开发高性能a-IGZO沟道薄膜晶体管存储器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铟镓锌氧化物(a-igzo) 薄膜晶体管(TFT) 存储器 系统面板(SoP) 柔性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铟锌钨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的电学性能和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康皓清 傅若凡 +1 位作者 杨建文 张群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72-778,共7页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了非晶铟锌钨氧化物(a-IZWO)薄膜和以此半导体薄膜为沟道层的薄膜晶体管。研究了沟道宽长比和退火时间对器件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沟道宽长比为400μm:400μm的器件经过120min200℃空气退火后其电学性能达...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了非晶铟锌钨氧化物(a-IZWO)薄膜和以此半导体薄膜为沟道层的薄膜晶体管。研究了沟道宽长比和退火时间对器件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沟道宽长比为400μm:400μm的器件经过120min200℃空气退火后其电学性能达到最佳,场效应迁移率达到7.29 cm^2/Vs,阈值电压为-2.86 V,电流开关比超过10~7,亚阈值摆幅低至0.13 V/decade。偏压稳定性测试结果证实了器件的偏压稳定性主要受到沟道层缺陷、背沟道表面氧离子和H_2O^+离子吸附等因素的影响。随着器件沟道宽长比不断增大,退火时间不断延长,器件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变小,稳定性越来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铟锌钨氧化物 薄膜晶体管 电学性能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分压对铟镓锌氧薄膜晶体管性能影响
19
作者 孙建明 周婷婷 +6 位作者 任庆荣 胡合合 陈宁 宁策 王路 刘文渠 李东升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8-562,共5页
采用标准的液晶显示屏基板制备工艺制备出铟镓锌氧薄膜晶体管(IGZO-TFT),通过调节IGZO薄膜工艺中氧分压,研究不同氧分压对TFT器件电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有器件都展现出良好的电学特性,随着氧分压从10%增加到50%,TFT的阈值电压... 采用标准的液晶显示屏基板制备工艺制备出铟镓锌氧薄膜晶体管(IGZO-TFT),通过调节IGZO薄膜工艺中氧分压,研究不同氧分压对TFT器件电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有器件都展现出良好的电学特性,随着氧分压从10%增加到50%,TFT的阈值电压由0.5V增加到2.2V,而亚阈值摆幅没有发生变化。在栅极施加30V偏压3 600s后,随着氧分压的增加,阈值电压向正向的漂移量由1V增加到9V。经过分析得出高氧分压的IGZO-TFT器件中载流子浓度低,建立相同导电能力的沟道时所需要栅极电压会更大,阈值电压会增加。而在金属-绝缘层-半导体(MIS)结构中低载流子浓度会导致有源层能带弯曲的部分包含更多与电子陷阱相同的能态,栅介质层(GI)会俘获更多的电子,造成阈值电压漂移量较大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铟镓锌氧薄膜晶体管 氧分压 阈值电压漂移 电子积累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Zn-Ti-O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的薄膜晶体管
20
作者 姚绮君 李曙新 张群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9-571,共3页
在室温下制备了基于In-Zn-Ti-O氧化物半导体的薄膜晶体管,氧化物沟道层中In、Zn、Ti的摩尔比为49∶49∶2。所制备的器件场致迁移率达到9.8cm2/V.s,开关比大于105,亚阈值摆幅0.61V/dec。和未掺Ti器件的比较表明,掺Ti能使器件阈值正向变化... 在室温下制备了基于In-Zn-Ti-O氧化物半导体的薄膜晶体管,氧化物沟道层中In、Zn、Ti的摩尔比为49∶49∶2。所制备的器件场致迁移率达到9.8cm2/V.s,开关比大于105,亚阈值摆幅0.61V/dec。和未掺Ti器件的比较表明,掺Ti能使器件阈值正向变化,对场致迁移率也有提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晶体管 氧化锌 氧化铟 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