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对称开挖基坑支护结构受力与变形计算方法
1
作者 金亚兵 余棚 +1 位作者 葛帆 傅旭东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110,共10页
大量基坑工程实践及研究表明,非对称开挖基坑的深挖侧支护结构弯矩与水平位移明显大于浅挖侧,与对称开挖基坑两侧支护结构均向坑内变形的情况显著不同。采用现行规范的支撑不动点调整系数法进行计算时,存在不动点调整系数λ取值范围大... 大量基坑工程实践及研究表明,非对称开挖基坑的深挖侧支护结构弯矩与水平位移明显大于浅挖侧,与对称开挖基坑两侧支护结构均向坑内变形的情况显著不同。采用现行规范的支撑不动点调整系数法进行计算时,存在不动点调整系数λ取值范围大和难以进行量化等不足;且当非对称开挖显著导致内支撑上不存在位移不动点时,不动点调整系数法计算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采用支护结构土压力-水平位移双曲线模型,考虑基坑开挖与支撑施工过程,建立基坑支护结构受力与变形的增量迭代法计算流程。基于该计算流程,根据内支撑支护结构支撑左右端点处的受力平衡条件和变形协调关系,提出了非对称开挖基坑内支撑支护结构受力与变形的计算方法,并在MATLAB平台上实现了其数值化求解,克服了现行规范计算方法中不动点调整系数λ无法量化的难题。工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本文计算方法得到的深挖侧支护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为23.15 mm,实测值为25.83 mm,两者相差10.4%;浅挖侧支护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计算值为8.75 mm,实测值为8.99 mm,两者相差仅2.67%;采用传统弹性支点法计算深挖侧支护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仅为12.93 mm,与实测值相差接近50%。采用传统弹性支点法易高估深挖侧的支撑刚度、低估深挖侧的水平位移,本文计算方法得到的深挖侧、浅挖侧地下连续墙的水平位移曲线与工程实测曲线分布规律及数值大小基本一致,可供类似基坑设计计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开挖 受力和变形 内支撑 支撑不动点调整系数 增量迭代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函数域中差集与不可约多项式的一个注记
2
作者 蔺玉荣 吴家淼 +1 位作者 李国全 许贵桥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3,共6页
设F_(q)为q个元的有限域,r∈F_(q)\{0},A为由F_(q)[t]上某些次数严格小于N的多项式组成的集合.当差集A-A不含形如ω+r的元时,其中ω为F_(q)[t]中的首1不可约多项式,基于迭代序列,利用函数性质确定相关参数的范围,进而估计了A的大小.
关键词 函数域 迭代法 密度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表变形的轨道-土体空间映射关系分析与车致振动评估
3
作者 李正 徐磊 王卫东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005-5017,共13页
针对地表变形下的无砟轨道结构与土体之间的变形空间映射关系,分析地表变形诱发轨道附加变形激励下的车辆-轨道-土体耦合振动问题。基本的分析框架由2个模型组成:1)车辆-轨道-土体动力相互作用模型;2)轨道结构-土体变形空间映射分析模... 针对地表变形下的无砟轨道结构与土体之间的变形空间映射关系,分析地表变形诱发轨道附加变形激励下的车辆-轨道-土体耦合振动问题。基本的分析框架由2个模型组成:1)车辆-轨道-土体动力相互作用模型;2)轨道结构-土体变形空间映射分析模型。模型1是本文动力响应分析的基本模型,是以经典的轮轨接触理论和有限元矩阵耦合方法为基础建立的。模型2用于分析轨道-土体变形空间映射关系,引入了增量法和迭代法用于处理轨道-土体接触/分离的非线性关系,并与ANSYS模型进行了验证。模型2计算得到的轨道结构在地表变形条件下产生的轨道附加变形和层间脱空被视为动力相互作用模型1的外部几何激励,在融合了经典的轨道不平顺激励的基础上分析长波轨道附加变形和层间动态接触对车致振动的影响。在算例中,以广州某城际铁路地表融沉问题为案例,分析轨道结构的附加变形与地表融沉之间的映射关系,并从动力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地表融沉条件下的系统耦合振动规律。仿真结果表明,轨道结构附加变形与地表融沉之间有着较强的关联关系,但轨道与地表的层间并不会完全处于接触状态,而是存在局部的脱空。系统的振动在层间脱空较大处有着明显的增强,其长波低频部分是由刚度缺失造成。此外,车辆的运行安全性和舒适性在地表融沉区域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道-土体动力相互作用 空间映射 层间非线性 增量法 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own运动增量的小时间Chung重对数律
4
作者 刘永宏 曾港 王壮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8-408,共11页
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Brown运动增量的小时间参数泛函极限问题,得到了Brown运动增量的小时间Chung泛函重对数律.证明中的主要工具是Brown运动的大偏差和小偏差.
关键词 BROWN运动 增量 小时间Chung重对数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量式稀疏密度加权孪生支持向量回归机
5
作者 丁伟杰 顾斌杰 潘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132,共10页
密度加权孪生支持向量回归机(DWTSVR)是一种能够反映数据内在分布的回归算法,具有预测精度高和鲁棒性强等优点,然而其并不适用于训练样本以增量形式提供的场景。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增量式稀疏密度加权孪生支持向量回归机(ISDWTSVR)。首... 密度加权孪生支持向量回归机(DWTSVR)是一种能够反映数据内在分布的回归算法,具有预测精度高和鲁棒性强等优点,然而其并不适用于训练样本以增量形式提供的场景。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增量式稀疏密度加权孪生支持向量回归机(ISDWTSVR)。首先,辨别新增数据是否为异常样本,并赋予有效样本适当的权重,减小异常样本对模型泛化性能的影响;其次,结合矩阵降维与主成分分析思想筛选出原始核矩阵中的一组特征列向量基代替原特征,实现核矩阵列稀疏化,以获得稀疏解;接着,借助牛顿迭代法和增量学习策略对上一时刻的模型信息进行调整,实现模型的增量更新,同时结合矩阵求逆引理避免增量更新过程中直接求解逆矩阵,进一步加快训练速度;最后,在UCI基准数据集上进行仿真实验,并与现有代表性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ISDWTSVR继承了DWTSVR的泛化性能,在大规模数据集Bike-Sharing上,新增一个样本模型更新平均CPU时间为5.13 s,较DWTSVR缩短了97.94%,有效地解决了模型必须从头开始重新训练的问题,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的在线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孪生支持向量回归机 增量学习 稀疏化 密度加权 牛顿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迭代增量法分析地下连续墙的受力性状 被引量:20
6
作者 冯世进 陈晓霞 +1 位作者 高广运 张建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6-230,共5页
围护结构的位移是影响土压力的重要因素,目前深基坑中地下连续墙分析时采用的增量法没有考虑墙体位移对增量荷载的影响。根据墙体位移对增量荷载的影响,假设在每一步开挖过程中围护墙体位移不变,由此确定初始增量荷载。根据计算得到的位... 围护结构的位移是影响土压力的重要因素,目前深基坑中地下连续墙分析时采用的增量法没有考虑墙体位移对增量荷载的影响。根据墙体位移对增量荷载的影响,假设在每一步开挖过程中围护墙体位移不变,由此确定初始增量荷载。根据计算得到的位移,用迭代法对增量荷载进行修正,分析地下连续墙的变形和内力。最后,通过与实测资料的对比,证实了迭代增量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 增量法 地下连续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量式迭代计算模型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8
7
作者 宋杰 郭朝鹏 +2 位作者 张一川 张岩峰 于戈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9-125,共17页
不动点迭代广泛存在于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中,这些算法已应用到诸如社会网络分析、高性能计算、推荐系统、搜索引擎、模式识别等诸多领域中.在云计算环境中,利用MapReduce编程模型所带来的便利,通过普通的PC集群运行相应的迭代算法,... 不动点迭代广泛存在于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中,这些算法已应用到诸如社会网络分析、高性能计算、推荐系统、搜索引擎、模式识别等诸多领域中.在云计算环境中,利用MapReduce编程模型所带来的便利,通过普通的PC集群运行相应的迭代算法,可以提高迭代算法的执行效率.但由于数据的快速变化,每当数据发生改变,整个迭代算法也需要重新运行,这将会导致大量的运算资源浪费和性能损失.文中研究基于原始迭代结果和新增数据的增量迭代计算DELTA(Delta data based incrEmentaL iTerAtive computing),并提出DELTA模型以解决上述问题.文中理论证明了DELTA模型的正确性,阐述了其适用范围,并列举了PageRank、K-means和Descendant Query算法在DELTA模型中的运用.文中还扩展HaLoop为ΔHaLoop框架,使其支持增量式的迭代计算.通过一系列的测试用例,对DELTA模型功能、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表明DELTA模型在获得准确的迭代结果的基础上性能优势明显.文中提出的DELTA模型能够适应多数迭代算法,对云计算环境下的迭代计算的应用和优化起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大数据 MAPREDUCE 迭代计算 增量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场向下延拓迭代法收敛性分析及稳健向下延拓方法研究 被引量:36
8
作者 张辉 陈龙伟 +3 位作者 任治新 吴美平 罗诗途 徐世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07-1113,共7页
地磁导航作为一种新的无源导航方式,具有重要的国防意义.构建空间地磁数据库是实现地磁导航的基础,位场延拓是解决地磁数据库构建的有效方法.积分-迭代法是一种解决位场大深度向下延拓的实用方法.本文着重对积分-迭代法的收敛性进行了分... 地磁导航作为一种新的无源导航方式,具有重要的国防意义.构建空间地磁数据库是实现地磁导航的基础,位场延拓是解决地磁数据库构建的有效方法.积分-迭代法是一种解决位场大深度向下延拓的实用方法.本文着重对积分-迭代法的收敛性进行了分析,从数学角度证明积分-迭代法能够收敛到直接下延法理论解.同时对积分迭代法的抗干扰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当观测数据含有噪声时,积分-迭代过程中使得噪声得到累加,影响延拓数据的精度.本文利用正则化方法和递增型维纳滤波方法,提出了波数域位场向下延拓新算法.模型检验表明,新算法稳定、抗干扰能力强、计算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场向下延拓 积分-迭代法 收敛性 稳健 正则化 递增维纳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非线性方程组求解技术 被引量:12
9
作者 蔡松柏 沈蒲生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86-91,共6页
提出了新的非线性方程解法 .在进行结构非线性平衡路径的全过程分析时 ,在仔细研究了由 Crisfield和 Ramm提出 ,并被广泛用于非线性方程求解的著名的弧长增量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基于牛顿 -拉菲逊法的十分有效的投影增量法 ,该法克... 提出了新的非线性方程解法 .在进行结构非线性平衡路径的全过程分析时 ,在仔细研究了由 Crisfield和 Ramm提出 ,并被广泛用于非线性方程求解的著名的弧长增量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基于牛顿 -拉菲逊法的十分有效的投影增量法 ,该法克服了弧长增量法的一个重要缺点 ,即必须根据结构特性来判定如何选取关于广义荷载参数 λi+ 1的一元二次方程中的二个根中的一个 ,而且其收敛速度要稍快 ,计算量也略小 .并通过引进广义时间参数 t和初始荷载列阵 Pt0 ,将其推广到非比例加载情况 ,建立了增量迭代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统一格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方程 增量迭代法 投影增量法 求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迭代的增量LLE算法 被引量:11
10
作者 朱明旱 罗大庸 +1 位作者 易励群 王一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2-136,共5页
LLE(Locally Linear Embedding)算法是一种较好的流形学习算法,但它只能以批处理的方式进行.只要有新的样本加入,就必须重作该算法的全部内容,而原处理结果被全部丢弃.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迭代的增量LLE算法,能有效地利用前面的处理... LLE(Locally Linear Embedding)算法是一种较好的流形学习算法,但它只能以批处理的方式进行.只要有新的样本加入,就必须重作该算法的全部内容,而原处理结果被全部丢弃.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迭代的增量LLE算法,能有效地利用前面的处理结果,实现增量处理.实验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线性嵌入 流形学习 正交迭代 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网络中关联实体识别模型及增量式验证算法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寇月 申德荣 +3 位作者 刘恒 王泰明 聂铁铮 于戈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96-2108,共13页
利用关联实体识别技术可以对异构网络中主题相关的实体进行检测并整合,更好地帮助用户理解搜索目标.然而,目前关联实体识别技术考虑的因素较为单一、对识别结果缺乏验证而影响识别准确性.文中提出了一种两阶段的关联实体识别模型,充分... 利用关联实体识别技术可以对异构网络中主题相关的实体进行检测并整合,更好地帮助用户理解搜索目标.然而,目前关联实体识别技术考虑的因素较为单一、对识别结果缺乏验证而影响识别准确性.文中提出了一种两阶段的关联实体识别模型,充分考虑了实体的模式特征与属性特征.此外,提出了一种增量式验证算法,基于迭代对识别结果进行增量式的验证并修正,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实验验证了文中所提出的关键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网络 关联实体识别 迭代 增量式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自解卷积和增量Wiener滤波实现迭代盲图像复原 被引量:16
12
作者 温博 张启衡 张建林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049-3055,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解卷积和增量Wiener滤波的迭代盲图像复原算法(SDIWF-IBD)。将自解卷积点扩散函数估计法应用于迭代盲目反卷积,准确估计了点扩散函数频域;在图像估计时使用增量Wiener滤波,确保算法稳定收敛。为进一步控制算法收敛速度...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解卷积和增量Wiener滤波的迭代盲图像复原算法(SDIWF-IBD)。将自解卷积点扩散函数估计法应用于迭代盲目反卷积,准确估计了点扩散函数频域;在图像估计时使用增量Wiener滤波,确保算法稳定收敛。为进一步控制算法收敛速度,引入内迭代加速方法,有效减少了算法的外部迭代次数。实验结果表明,复原后图像细节明显增加且失真小,算法快速收敛于较小误差。该算法复原效果良好,收敛快速可控,有利于实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盲目反卷积 自解卷积 增量Wiener滤波 内迭代加速 算法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热分析动力学处理方法 被引量:11
13
作者 沈玉芳 陈栋华 袁誉洪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5-79,共5页
用一种新的方法对一水草酸钙(CaC2O4·H2O)脱水反应的热分析动力学三因子,即活化能Ea、指前因子A和反应机理函数f(α)进行了求取.此方法可分为三步:(1)用迭代的方法求取Ea值;(2)用Popescu的方法求取反应的f(α);(3)由以上两步所得... 用一种新的方法对一水草酸钙(CaC2O4·H2O)脱水反应的热分析动力学三因子,即活化能Ea、指前因子A和反应机理函数f(α)进行了求取.此方法可分为三步:(1)用迭代的方法求取Ea值;(2)用Popescu的方法求取反应的f(α);(3)由以上两步所得的结果求取指前因子A.此方法有两大优点:对动力学参数Ea和f(α)分别进行求取,从而使f(α)求取的准确性不因Ea值求取是否存在误差而受影响;在f(α)的求取中没有引入任何积分误差,从而提高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处理方法 迭代法 Popescu法 非等温热分析 一水草酸钙 脱水反应 活化能 指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温热重分析三聚氰胺热分解动力学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杭祖圣 谈玲华 +2 位作者 居法银 周斌 应三九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9-283,共5页
采用非等温热重法对三聚氰胺的热分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选定拟合结果更好的迭代法计算反应活化能,采用积分法结合36种动力学函数来判断三聚氰胺热分解的机理函数。得到了三聚氰胺热分解的动力学参数,即反应的动力学函数为g(α)=(1-α)-3... 采用非等温热重法对三聚氰胺的热分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选定拟合结果更好的迭代法计算反应活化能,采用积分法结合36种动力学函数来判断三聚氰胺热分解的机理函数。得到了三聚氰胺热分解的动力学参数,即反应的动力学函数为g(α)=(1-α)-3-1,平均活化能Eα为142.38×103 J/mol,指前因子A的平均值为1.98×106 s-1,对应的热分解方程为dx/dT=1.98×106/βexp(-142R.3T8×103)/RT.1/3(1-α)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等温热重法 三聚氰胺 热分解 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温热重法研究g-C_3N_4热分解动力学 被引量:9
15
作者 杭祖圣 谈玲华 +2 位作者 黄玉安 应三九 徐复铭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9-332,共4页
在半封闭系统中采用直接热解三聚氰胺的方法制备了C3N4,XRD、XPS及元素分析的结果证明了产物是类石墨相C3N4(g-C3N4)。用热分析(TG/DTG)研究了g-C3N4的热分解过程。通过迭代法计算了热分解反应活化能Eα,采用积分法结合36种动力学函数... 在半封闭系统中采用直接热解三聚氰胺的方法制备了C3N4,XRD、XPS及元素分析的结果证明了产物是类石墨相C3N4(g-C3N4)。用热分析(TG/DTG)研究了g-C3N4的热分解过程。通过迭代法计算了热分解反应活化能Eα,采用积分法结合36种动力学函数来判断g-C3N4热分解的机理函数。计算结果表明,g-C3N4的平均热分解活化能Eα为178.59kJ/mol,可能的动力学函数积分形式是g(α)=[-ln(1-α)]4,指前因子A为21.67s-1,对应的热分解动力学方程为:dα/dT=21.6 7/βexp((-178.59×103)/RT)×1/4(1-α)[-ln(1-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等温热重法 g-C3N4 热分解动力学 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y曲线分析隧道开挖对邻近单桩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章荣军 郑俊杰 +1 位作者 蒲诃夫 赵冬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37-1845,共9页
在分析隧道开挖对邻近单桩的影响时,基于Winkler地基梁模型的简化方法很难合理确定不同桩土刚度及地层位移条件下土体的等效参数。基于桩土界面非线性p–y曲线,提出了一种分析隧道开挖下邻近单桩响应的修正简化算法,结合有限差分原理,... 在分析隧道开挖对邻近单桩的影响时,基于Winkler地基梁模型的简化方法很难合理确定不同桩土刚度及地层位移条件下土体的等效参数。基于桩土界面非线性p–y曲线,提出了一种分析隧道开挖下邻近单桩响应的修正简化算法,结合有限差分原理,给出了非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及增量法求解过程,同时将本文方法与既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进行隧道开挖条件下邻近被动桩分析时,考虑桩土界面非线性特性是必要的,尤其是竖向;随着桩长增加,桩身在竖直方向上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受力性状;在cu/E p不变的情况下,桩身弯矩随着cu增加呈线性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开挖 邻近单桩 p–y曲线 弹性地基梁 迭代法 增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系泊缆索非线性有限元静力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敏冬 滕斌 +1 位作者 勾莹 姜胜超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20,共7页
采用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研究海洋系泊缆索在重力、浮力和水流流体阻力作用下的静态平衡位形和张力分布。基于完全的Lagrangian格式,采用二节点等参索单元建立系泊缆索的静态平衡方程;采用增量迭代法求解得到的静平衡方程。数值算例证... 采用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研究海洋系泊缆索在重力、浮力和水流流体阻力作用下的静态平衡位形和张力分布。基于完全的Lagrangian格式,采用二节点等参索单元建立系泊缆索的静态平衡方程;采用增量迭代法求解得到的静平衡方程。数值算例证实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计算了不同水流流体阻力作用下缆索的静平衡位形和张力分布,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非线性 有限元 系泊缆索 增量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增量迭代正则化方法的图像复原 被引量:4
18
作者 苗晴 唐斌兵 周海银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827-2829,共3页
针对模糊图像的复原问题,从最小二乘算法出发,采用增量迭代的方法改善算法的收敛性,同时结合正则化技术克服问题的病态性质,研究了一种有效的图像复原方法。在运算中,采用最速下降法求解方程,并运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原理来减少计算... 针对模糊图像的复原问题,从最小二乘算法出发,采用增量迭代的方法改善算法的收敛性,同时结合正则化技术克服问题的病态性质,研究了一种有效的图像复原方法。在运算中,采用最速下降法求解方程,并运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原理来减少计算复杂度,同时引入自适应的正则化参数,使其与图像复原的迭代运算同步进行并自动修正到最优值。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较好地再现原图像的重要信息,复原图像在峰值信噪比和主观视觉效果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复原 最小二乘 增量迭代 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迭代滑模增量反馈及在船舶航向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9
作者 卜仁祥 刘正江 李铁山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8-272,共5页
针对一类不确定非线性受扰动系统,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迭代滑模变结构的增量反馈控制算法.通过对系统输出迭代设计非线性滑动模态,并利用增量反馈控制,无需对不确定项的估计,在系统输入增益符号已知的条件下可自动寻找使系统稳定的控制量... 针对一类不确定非线性受扰动系统,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迭代滑模变结构的增量反馈控制算法.通过对系统输出迭代设计非线性滑动模态,并利用增量反馈控制,无需对不确定项的估计,在系统输入增益符号已知的条件下可自动寻找使系统稳定的控制量,避免了变结构控制的抖振以及输出反馈控制的稳态误差与超调问题,强化了变结构控制的不变性特点.对不同船型及舵机模型的船舶航向控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系统阶跃响应超调得到有效抑制,定常干扰下的静态误差得到消除,且控制器对模型摄动及干扰变化不敏感、设计参数易于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非线性系统 船舶航向控制 非线性迭代滑模 增量反馈 继电器控制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个潜变量PLS算法的一种迭代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盛 吴兵福 +1 位作者 宁禄乔 何涛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6-448,共3页
在两个潜变量的偏最小二乘法(PLS)基础上,研究了如何将PLS算法从两个潜变量扩展到多个潜变量的一套完整方法(包括具体的形式规范和迭代步骤);以及在多个潜变量PLS算法上的符号检验.并在MATLAB上实现了完整的多个潜变量PLS算法,验证了该... 在两个潜变量的偏最小二乘法(PLS)基础上,研究了如何将PLS算法从两个潜变量扩展到多个潜变量的一套完整方法(包括具体的形式规范和迭代步骤);以及在多个潜变量PLS算法上的符号检验.并在MATLAB上实现了完整的多个潜变量PLS算法,验证了该迭代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最小二乘法 形式规范 迭代 符号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