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3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ovel self-alignment method for high precision silicon diffraction microlens arrays preparation and its integration with infrared focal plane arrays
1
作者 HOU Zhi-Jin CHEN Yan +2 位作者 WANG Xu-Dong WANG Jian-Lu CHU Jun-Hao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9-594,共6页
Silicon(Si)diffraction microlens arrays are usually used to integrating with infrared focal plane arrays(IRFPAs)to 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The errors of lithography are unavoidable in the process of the Si diffrac-t... Silicon(Si)diffraction microlens arrays are usually used to integrating with infrared focal plane arrays(IRFPAs)to 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The errors of lithography are unavoidable in the process of the Si diffrac-tion microlens arrays preparation in the conventional engraving method.It has a serious impact on its performance and subsequent applications.In response to the problem of errors of Si diffraction microlens arrays in the conven-tional method,a novel self-alignment method for high precision Si diffraction microlens arrays preparation is pro-posed.The accuracy of the Si diffractive microlens arrays preparation is determined by the accuracy of the first li-thography mask in the novel self-alignment method.In the subsequent etching,the etched area will be protected by the mask layer and the sacrifice layer or the protective layer.The unprotection area is carved to effectively block the non-etching areas,accurately etch the etching area required,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errors.The high precision Si diffraction microlens arrays are obtained by the novel self-alignment method and the diffraction effi-ciency could reach 92.6%.After integrating with IRFPAs,the average blackbody responsity increased by 8.3%,and the average blackbody detectivity increased by 10.3%.It indicates that the Si diffraction microlens arrays can improve the filling factor and reduce crosstalk of IRFPAs through convergence,thereby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RFPAs.The results are of grea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ir performance through opti-mizing the preparation level of micro nano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F-ALIGNMENT diffraction microlens arrays high precision integration SI IRFP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cise Integration Method of C-integral for Linear Viscoelastic Solids with Crack
2
作者 Liu Jinghua Wu Changchun Huang Ruoyu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25-31,共7页
Generally, viscoelastic solid constitutive equation can be written into differential form and integral form. From differential form of constitutive equation the mathematic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state space equation ... Generally, viscoelastic solid constitutive equation can be written into differential form and integral form. From differential form of constitutive equation the mathematic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state space equation can be derived. Due to the state space equation, general constitutive equation can be solved by precise integration method that can be used in many fields with the advantages of highly precision and convenience. For linear viscoelastic solids with crack, the finite elements program of the precise integration method for viscoelastic solid is developed, which appears to be efficient and precise. C-integral is used to be the characterising parame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ise integration C-integral VISCOELASTIC finite el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豆带状复合种植免耕精量播种覆秸一体机设计与试验
3
作者 陈海涛 高伟 +3 位作者 王星 张颖 侯守印 纪文义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212,223,共12页
针对玉豆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播种过程中田间秸秆量大、代用机具播种质量差、作业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一种在收获后原茬地条件下一次进地可同步完成“清秸防堵种床整理-玉米大豆精播施肥-秸秆均匀覆盖”一体机。按照玉豆带状复合种植农艺要... 针对玉豆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播种过程中田间秸秆量大、代用机具播种质量差、作业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一种在收获后原茬地条件下一次进地可同步完成“清秸防堵种床整理-玉米大豆精播施肥-秸秆均匀覆盖”一体机。按照玉豆带状复合种植农艺要求,设计了一体机结构;采用正交试验与离散元仿真相结合方法,对清秸覆秸装置结构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参数组合优化,当作业速度为9.9 km/h、刀轴转速为625 r/min、清秸总成螺旋线头数为3、残茬抛撒控制板倾角为90°时,清秸率为91.03%、覆秸匀度为87.05%,当量功耗为9.79 kW;在机收经粉碎秸秆残留量1.48 kg/m^(2)的玉米原茬地实施整机田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作业速度为7.2 km/h(保证试验样机排种器正常工作)、大豆粒距为8 cm、玉米粒距为10 cm、刀齿入土深度为50 mm时,机具通过性良好,大豆、玉米粒距合格指数分别为79.50%、88.66%,重播指数分别为4.03%、3.66%,漏播指数分别为16.48%、7.68%,变异系数分别为28.49%、21.31%,大豆、玉米播深合格率为90%,施肥深度合格率为80%,种肥水平间距合格率为80%,覆秸匀度为88.97%,播后田间无晾籽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豆带状复合种植 玉豆精播一体机 清秸覆秸 正交试验 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步长增维精细积分法的电磁暂态仿真
4
作者 叶婧 谢继豪 +2 位作者 王永 吕金伟 张磊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9-158,共10页
针对电磁暂态仿真类程序中易有数值振荡的产生及采用定步长仿真难以兼顾精度和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步长增维精细积分仿真算法。首先,为避免矩阵求逆引入扩展向量进行增维,并对增维矩阵进行分块计算以降低计算规模;其次,根据估计... 针对电磁暂态仿真类程序中易有数值振荡的产生及采用定步长仿真难以兼顾精度和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步长增维精细积分仿真算法。首先,为避免矩阵求逆引入扩展向量进行增维,并对增维矩阵进行分块计算以降低计算规模;其次,根据估计误差确立自适应步长变化的依据,并通过预设步长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最后,建立电磁暂态数值计算流程,对电力系统中线性与非线性元件进行建模,并通过典型的算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暂态仿真 数值振荡 增维精细积分法 自适应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嵌入式导电薄层的高阶电磁波混合时域有限差分-时程精细积分法
5
作者 马亮 马西奎 +2 位作者 迟明珺 向汝 朱晓杰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33-1343,共11页
应用单一时域数值方法,在面对嵌入式导电薄层一类多尺度问题时,都面临着建模极为困难的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和高阶时程精细积分(PITD)法的电磁波混合数值方法。该方法对导电薄层外部进行粗网格剖分并应用FDTD... 应用单一时域数值方法,在面对嵌入式导电薄层一类多尺度问题时,都面临着建模极为困难的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和高阶时程精细积分(PITD)法的电磁波混合数值方法。该方法对导电薄层外部进行粗网格剖分并应用FDTD法,而对薄层内部进行一维细网格剖分并应用四阶PITD法,以实现不同网格尺度的同步时间推进。为了实现粗细网格之间的信息交换,在PITD域中引入过渡区域并应用二阶PITD法,通过等效本构参数来更新交界面处的切向电场。分析了该混合算法的数值稳定性和数值反射,并通过典型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法 四阶时程精细积分法 亚网格技术 矩阵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船舶航迹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6
作者 熊勇 周思文 +1 位作者 王显飞 吕志远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246,共15页
[目的]针对存在船舶模型参数未知、外界扰动未知以及舵机约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在线辨识船舶参数,迭代解析计算最优控制量的航迹跟踪控制方法。[方法]构建双螺旋桨船的三自由度动力学方程,通过采集船舶的运动数据,设计扩张... [目的]针对存在船舶模型参数未知、外界扰动未知以及舵机约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在线辨识船舶参数,迭代解析计算最优控制量的航迹跟踪控制方法。[方法]构建双螺旋桨船的三自由度动力学方程,通过采集船舶的运动数据,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多新息递推最小二乘交互式算法。再将辨识得到的船舶运动模型在采样周期内近似为定常线性模型,将船舶航迹跟踪问题转变成带约束和干扰的线性二次型优化控制问题。通过引入加权矩阵与罚函数,构建包含轨迹误差、外界干扰量和控制量约束不等式的二次型性能指标,并运用精细积分法获得矩阵黎卡提微分方程的解析解,得到有限时间状态调节器的迭代计算式。[结果]实现了在线辨识船舶运动模型参数和估计未知扰动,并设计出一种“启动后不用管”的航迹跟踪控制算法,降低了参数辨识和控制算法对实验设计的严格要求。[结论]通过Matlab数值仿真分析权重矩阵Q,R和S对航迹跟踪精度的影响,验证了参数辨识和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艇 操纵性 运动控制 数据驱动 扩张状态观测器 精细积分法 线性二次型状态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DCORS的一体化北斗高精度服务站设计
7
作者 徐亮 王保华 +4 位作者 徐凯 满永利 周涛 张献志 张文峰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5-179,共5页
本文针对广东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GDCORS)存在北斗高精度基准站建设及运维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国产板卡的一体化北斗高精度服务站设计方案。该服务站由主机和立杆组成,采用一体化的结构设计便于安装和维护,能够独立接收北斗系... 本文针对广东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GDCORS)存在北斗高精度基准站建设及运维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国产板卡的一体化北斗高精度服务站设计方案。该服务站由主机和立杆组成,采用一体化的结构设计便于安装和维护,能够独立接收北斗系统信号,具备独立的供电系统;利用双热备系统、单北斗定位、商用密码技术等设计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容错能力和安全应用;通过零基线对服务站主机及对比接收机的观测数据进行精密单点定位(PPP)的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服务站主机的单北斗定位模式精度与GPS系统的定位精度相当,满足设计要求。该研究结果可应用于粤东西北山区及沿海、岛屿等地区加密基准站,有效降低建站成本和运维难度,提升系统连续稳定运行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北斗高精度服务站 双热备 单北斗定位 商用密码 精密单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布式气隙磁集成结构及其漏感精确建模
8
作者 刘开元 沈湛 +3 位作者 陈武 徐志科 王跃茵 金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255-5270,I0027,共17页
近年来,随着高频电力电子磁元件不断发展,双有源桥变换器(dual active bridge,DAB)拓扑受到广泛应用。DAB传递功率需要变压器串联较大电感,传统分立磁件方案采用变压器及独立电感串联,功率密度低,而现有磁集成结构存在励磁电感下降、损... 近年来,随着高频电力电子磁元件不断发展,双有源桥变换器(dual active bridge,DAB)拓扑受到广泛应用。DAB传递功率需要变压器串联较大电感,传统分立磁件方案采用变压器及独立电感串联,功率密度低,而现有磁集成结构存在励磁电感下降、损耗高等问题。为此,文中研究一种磁芯中柱设置分布式气隙的磁集成结构,建立其励磁电感解析模型,对分立磁件方案、传统磁集成方案与所提结构进行系统比较,并制作样机证明所提结构具有低损耗、小体积等优点;此外,为准确计算该结构漏感并在优化设计中实现漏感精准控制,提出基于双二维法的漏感建模方法。首先,针对所提结构建立主视图和左视图的双二维计算模型,为考虑三维下气隙扩散磁通影响,提出气隙修正系数以改进双二维计算精度;其次,针对影响漏感因素进行系统的参数灵敏度分析,以此进行归一化处理及参数扫描;然后,采用基于蚁群算法的BP神经网络建立漏感计算模型;最后,通过3台样机测试,验证漏感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元件 磁集成技术 分布式气隙 漏感精确建模 双二维有限元模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服务可及性:理论价值、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
9
作者 赵晓雷 赵燕 +2 位作者 王红飞 王宇 赵志强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2-56,共5页
可及性内含了基本公共服务公平性和公共性的伦理价值,是医养结合服务发展要遵循的价值要求。通过考查医养结合服务实践场域,医养结合服务存在医养结合服务管理碎片化、医养结合服务供需不匹配、医养结合服务优质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医... 可及性内含了基本公共服务公平性和公共性的伦理价值,是医养结合服务发展要遵循的价值要求。通过考查医养结合服务实践场域,医养结合服务存在医养结合服务管理碎片化、医养结合服务供需不匹配、医养结合服务优质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医养结合服务主体易陷责任归属困境、医养信息尚未实现数据联动共享等方面的现实困厄。破解医养结合服务发展现实困厄的因应之策:建立医养管理部门合作机制、构建医养结合服务精准供给机制、促进医养结合服务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可及、厘清医养结合服务主体权责归属、建立医养结合服务信息联动协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服务 可及性 资源配置 精准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任意代数精度的电路微分方程数值积分算法
10
作者 杜金鹏 王康 +1 位作者 汪光森 刘著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95-2006,共12页
数值积分是求解电路微分方程的经典方法之一,但传统数值积分形式固定、积分精度不可调节,且精度、计算量与积分的定量关系不明确。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任意代数精度的显隐式数值积分算法。首先,给出显隐式数值积分的构造方法,... 数值积分是求解电路微分方程的经典方法之一,但传统数值积分形式固定、积分精度不可调节,且精度、计算量与积分的定量关系不明确。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任意代数精度的显隐式数值积分算法。首先,给出显隐式数值积分的构造方法,以任意代数精度为条件确定积分系数,并分析证明所提积分算法的精度与稳定性;其次,定义单位时间计算量,补充传统数值积分评价指标,并研究单位时间计算量随方程维度、积分精度等因素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实时仿真验证所提积分算法与指标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高阶积分相比,所提积分算法的准确度可提高33%~72%,计算量可减小9%~42%,单位时间计算量可减小16%~61%,且单位时间计算量能够定量描述精度、计算量与积分的关系,对数值积分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路微分方程 数值积分 代数精度 计算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制方程模型降阶和精细积分算法的瞬变电磁三维快速正演
11
作者 鲁凯亮 岳建华 +2 位作者 周建美 苑俊峰 樊亚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1-503,共13页
模型降阶算法因其高效的计算性能在瞬变电磁三维正演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以往研究针对电磁场的解析表达式进行模型降阶,使用一个大范围特征值构成的对角矩阵替代正演系统,需要预先计算Krylov子空间阶数和最优偏移γ。这种方法导致... 模型降阶算法因其高效的计算性能在瞬变电磁三维正演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以往研究针对电磁场的解析表达式进行模型降阶,使用一个大范围特征值构成的对角矩阵替代正演系统,需要预先计算Krylov子空间阶数和最优偏移γ。这种方法导致Krylov子空间阶数较大,造成额外的计算成本。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新的模型降阶算法:首先,使用非结构四面体网格有限单元法对关断电流后的瞬变电磁控制方程进行空间离散;然后,根据控制方程系数矩阵和空间分布的初始场向量构建位移逆Krylov(SAI-Krylov)子空间;最后,将原始控制方程投影到SAI-Krylov子空间,即可得到降阶后的控制方程,通过求解小维度控制方程即可快速计算瞬变电磁响应。该算法无需预先指定Krylov子空间阶数,通过优选偏移γ和残差阈值tol,可以避免Krylov子空间阶数过大造成的额外计算成本。典型地电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满足数值精度的条件下,文中方法所需的Krylov子空间阶数更小,对于待求解未知量数目为百万级别的瞬变电磁正演问题,能够实现分钟级的快速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 控制方程模型降阶 精细积分算法 非结构四面体网格 快速正演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中小学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方向、新赛道与新策略——“京八条”的意义、特点、实施困境与应对策略
12
作者 毛振明 李海燕 +2 位作者 陈帅 陈璐 向静文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243,共11页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于2025年2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简称“京八条”),引发了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北京市中小学在落实“京八条”过程中面临着新的困境,但也出现了新赛道,需要把握“京八条”的特点与意义...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于2025年2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简称“京八条”),引发了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北京市中小学在落实“京八条”过程中面临着新的困境,但也出现了新赛道,需要把握“京八条”的特点与意义,逐步进入体育工作新赛道。“京八条”的特点与意义:1)是根据教育强国战略要求补齐学校体育短板出台的政策;2)具有全国引领意义、兼具前瞻性与超前性;3)其中虚实结合的“虚措施”有待教学改革实践进一步推动细化;4)贯彻落实过程中需要平衡与传统体育教育目标导向之间的矛盾;5)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工作标准与专业能力要求;6)需要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充满教育智慧与创新精神;7)超越中小学体育场地时空局限,促进家校社形成一体化体育与健康共育机制;8)将推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系统性改革;9)措施内涵持续变化并不断丰富。“京八条”为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开辟的新赛道包括“挤时间“”丰内容”“及全员”“提质量”“求精准”“结队友“”增动力“”盘资源“”优管理“”谋新局”,在步入新赛道过程中,当前面临着实施困境,应采取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京八条 学校体育 学生体质精准提升 体育选项走班制 班级联赛 体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细积分法的舰船外部磁场推算优化研究
13
作者 茆福源 黄元星 +2 位作者 梁晓锋 惠然 吴啸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20-125,共6页
针对舰船外部磁场推算中积分方程法系数矩阵的病态问题,结合磁本构方程和预处理精细积分法,提出基于预处理精细积分法的舰船外部磁场推算方法。首先,分析积分方程法中系数矩阵病态问题,通过加入磁本构方程降低系数矩阵病态程度;其次,基... 针对舰船外部磁场推算中积分方程法系数矩阵的病态问题,结合磁本构方程和预处理精细积分法,提出基于预处理精细积分法的舰船外部磁场推算方法。首先,分析积分方程法中系数矩阵病态问题,通过加入磁本构方程降低系数矩阵病态程度;其次,基于预处理精细积分法,进一步优化磁场逆推算求解过程中的病态问题;最后,通过试验实测数据与仿真计算结果对比,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对比同类算法,该方法推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均方根误差降至6.81%;同时通过多个仿真模型,验证了该方法在优化系数矩阵病态问题上的通用性。依据试验与仿真结果,基于预处理精细积分法的舰船外部磁场推算方法能够有效优化积分方程法系数矩阵的病态问题,进一步提升舰船外部磁场推算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推算 矩阵病态问题 精细积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536蜂窝密封扇段电解磨削粗精一体化加工试验研究
14
作者 徐晨龑 李寒松 +1 位作者 王路 王金昊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5,共5页
针对蜂窝密封面硬脆、易开裂、难加工的问题,开展了电解磨削加工研究,建立了不同切深条件下加工表面的电场模型仿真,在此基础上进行GH536蜂窝密封扇段电解磨削粗精一体化加工试验。结果表明,在粗精一体化最终的精加工阶段选择比单次精... 针对蜂窝密封面硬脆、易开裂、难加工的问题,开展了电解磨削加工研究,建立了不同切深条件下加工表面的电场模型仿真,在此基础上进行GH536蜂窝密封扇段电解磨削粗精一体化加工试验。结果表明,在粗精一体化最终的精加工阶段选择比单次精加工更高的进给速度,可得到更高的加工效率和更好的表面质量,当精加工阶段的进给速度提升至195 mm/min,单壁区过腐蚀深度可降至18.47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磨削 高温合金 电场仿真 粗精一体化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作业内外部环境传感器集成应用及对精准农业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振涛 杨梓涵 王振菊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3期78-80,共3页
传统农业管理模式往往依赖于经验判断,缺乏准确的数据支持,农业传感器作为一种能够实时获取农业环境及动植物相关信息的装置,通过集成多种传感器,实现对农机作业过程中内外部环境参数的全面监测,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度和效率。从... 传统农业管理模式往往依赖于经验判断,缺乏准确的数据支持,农业传感器作为一种能够实时获取农业环境及动植物相关信息的装置,通过集成多种传感器,实现对农机作业过程中内外部环境参数的全面监测,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度和效率。从发展趋势来看,农业机械化生产正向着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对于传感器技术的依赖性显著增强,该文旨在探讨农机作业内外部环境传感器集成应用及其对精准农业的作用,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精准、智能的决策支持,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化 传感器 集成应用 精准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空间时域精细积分的结构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
16
作者 潘耀宗 赵岩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9,共11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空间时域精细积分的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首先,基于时域测量信号和理论预测模型构造辨识方程,在模态空间内,由时域精细积分方法构造了理论预测模型;其次,通过矩阵、向量的Kronecker积运算法则推导了辨识模态的无约束...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空间时域精细积分的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首先,基于时域测量信号和理论预测模型构造辨识方程,在模态空间内,由时域精细积分方法构造了理论预测模型;其次,通过矩阵、向量的Kronecker积运算法则推导了辨识模态的无约束向量的二次型函数,解析地给出了辨识振型的数学表达;最后,通过对辨识优化问题进行数学变换,仅需要辨识结构动力学特性的谱参数(频率和阻尼比),极大地降低了辨识参数的维度.数值算例中,进行了三自由度弹簧质量系统和高速受电弓的动力学参数辨识,辨识得到的固有频率、阻尼比与理论值相比,误差在8%以内;辨识振型与理论振型之间的夹角的余弦接近1,验证了辨识结果的准确性.该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辨识谱参数(频率、阻尼)和空间参数(振型)的分离,具有非常好的求解效率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参数辨识 时域精细积分法 最小二乘法 自振特性 动力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饲料投喂一体化精准控制系统研究
17
作者 周旭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81-84,共4页
文章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对锦鲤饲料投喂一体化精准控制系统进行研究。信息采集系统的核心模块承担着调控投饵装置的电磁振动单元以及交流动力电机的功能。利用NodeMCU-8266模块可有效执行物联网平台发出的指令,并进行解析、执行指令信息... 文章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对锦鲤饲料投喂一体化精准控制系统进行研究。信息采集系统的核心模块承担着调控投饵装置的电磁振动单元以及交流动力电机的功能。利用NodeMCU-8266模块可有效执行物联网平台发出的指令,并进行解析、执行指令信息。对投饵机进行改进,使其能够接收投喂模型决策输出结果。智能决策投饵系统的图形用户界面主要由视频展示、基本信息、投喂控制、预测及记录模块组成。与传统投喂方式相比较,优化后的投喂机在饵料利用率上有所提升,幅度达到15%左右,整体投喂时间缩短了23 s,投喂精准度也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精准控制 饲料投喂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主轴的微结构精密加工机构集成设计及力感知特性
18
作者 喻曹丰 陈志全 +2 位作者 王德运 朱建华 聂仪楠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94-1608,共15页
针对现有快刀伺服机构的性能难以满足对非回转类具有微结构阵列表面的元件的加工能力和精度,将超磁致伸缩驱动器(Giant Magnetostrictive Actuator,GMA)与电主轴集成,提出了一种面向电主轴的微结构精密加工机构的设计方案。首先,分析了... 针对现有快刀伺服机构的性能难以满足对非回转类具有微结构阵列表面的元件的加工能力和精度,将超磁致伸缩驱动器(Giant Magnetostrictive Actuator,GMA)与电主轴集成,提出了一种面向电主轴的微结构精密加工机构的设计方案。首先,分析了GMA驱动磁场对主轴电机磁场的影响。其次,建立了其电-磁-机多场耦合模型和力感知模型,分析了偏置电流和预应力对其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偏置电流作用下力感知特性的变化规律。最后,搭建性能测试平台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GMA的激励磁场仅为主轴电机的驱动磁场4.09%;适当的偏置电流和预应力,有利于提高微结构精密加工机构的输出位移,且仿真与实验结果均验证了所建立的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力感知仿真结果与力感知模型的计算结果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输出电压与电主轴轴向力呈一阶导数关系;实验结果显示在偏置电流为1 A、预应力为1 MPa时,其输出位移可达26.2μm,其输出推力可达22 N,表明该面向电主轴的微结构精密加工机构的设计方案可行,为解决复杂微结构元件的加工提供了一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主轴 微结构 精密加工 集成设计 力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造铝合金车门“材料-结构-工艺”一体化设计
19
作者 谷先广 梁文宇 施永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7-743,共7页
为实现轻量化目标,文章针对某款电动汽车后门进行“材料-结构-工艺”的一体化设计。首先进行车门4种常见工况下的多目标拓扑优化,分析出设计空间;然后结合精密铸造工艺和ZL205A铜铝合金材料特性对车门进行详细设计;最后进行新型车门模... 为实现轻量化目标,文章针对某款电动汽车后门进行“材料-结构-工艺”的一体化设计。首先进行车门4种常见工况下的多目标拓扑优化,分析出设计空间;然后结合精密铸造工艺和ZL205A铜铝合金材料特性对车门进行详细设计;最后进行新型车门模态及刚度性能分析,以验证结构的合理性。对满足设计要求的车门进行试制和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铸铝车门在满足各性能指标的同时,质量减轻13.66%,达成轻量化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门性能 精密铸造 轻量化 一体化设计 变权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动车组运维技术综述与展望
20
作者 李学峰 张惟皎 +3 位作者 阳劲松 李国政 王忠凯 崔言杰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71,共18页
针对中国高速动车组的运维需求,对数字孪生技术在动车组运维领域的应用方法与实施路径进行探讨。研究提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动车组运维框架,重点解决数据融合分析、数字孪生模型构建、运维决策优化和检修作业交互等关键技术问题。在数... 针对中国高速动车组的运维需求,对数字孪生技术在动车组运维领域的应用方法与实施路径进行探讨。研究提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动车组运维框架,重点解决数据融合分析、数字孪生模型构建、运维决策优化和检修作业交互等关键技术问题。在数据融合分析方面,通过多源异构数据集成与深度挖掘,实现故障特征的精准识别。在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面,构建面向运维过程的五维数字孪生模型,结合轻量化技术确保模型的准确性与实时性。在运维决策优化方面,采用特征向量提取、故障预测和状态评估等方法,建立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维修决策机制。在检修作业交互方面,通过虚拟环境搭建、视觉增强和沉浸式交互技术的应用,提升检修作业的智能化水平。研究发现,数字孪生技术在动车组运维中的应用不仅可提升系统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且能推进运维模式从传统经验型向智能化、精细化转变。未来相关研究将继续致力于解决技术集成挑战,以实现该技术在动车组运维领域的全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车组 数字孪生 精准运维 技术集成 智能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