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出行行为偏移的奖励方案优化模型
1
作者 肖琳 吴纪䶮 +1 位作者 孙剑 田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23-1432,共10页
针对基于奖励的交通需求管理(incentive⁃based travel demand management,IBTDM)方案设计中特有的预算、渗透率约束,采用瓶颈模型分析了出发时间偏移量对出行者的出行成本和IBTDM最优奖励方案的影响;将考虑出发时间偏移量的奖励方案与... 针对基于奖励的交通需求管理(incentive⁃based travel demand management,IBTDM)方案设计中特有的预算、渗透率约束,采用瓶颈模型分析了出发时间偏移量对出行者的出行成本和IBTDM最优奖励方案的影响;将考虑出发时间偏移量的奖励方案与不考虑原始出行模式的基于出发时间的奖励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方案的适用性。结果显示,出行者的单位出发时间偏移成本θ和单位行驶时间成本α的相对大小影响了考虑出发时间偏移量的最优奖励方案的形式。当θ<α时,奖励金额随时间先减少后增加;当θ>α时,奖励金额随时间先增加后减少;当θ=α时,奖励金额不变。此外,考虑出发时间偏移量和基于出发时间的奖励方案在有限预算下缓解拥堵的效果优劣,也取决于θ和α的相对大小。因此,管理者需要谨慎评估出行者单位出行成本,选择更有效的奖励方案。一般情况下,θ<α更符合真实出行场景,此时考虑出发时间偏移量的奖励方案对缓解系统拥堵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经济 奖励方案 瓶颈模型 基于奖励的交通需求管理 出行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渗透率约束下的拼车奖励方案优化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剑 吴纪䶮 +1 位作者 李政 田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3,共12页
目前,我国拼车出行交通模式的市场份额相对较低,在缓解交通拥堵、节能减排方面仍有巨大潜力未被充分挖掘。基于奖励的交通需求管理策略可以提高民众拼车出行意愿,但奖励方案的设置与拼车出行的市场渗透率高度相关,不合理的奖励方案容易... 目前,我国拼车出行交通模式的市场份额相对较低,在缓解交通拥堵、节能减排方面仍有巨大潜力未被充分挖掘。基于奖励的交通需求管理策略可以提高民众拼车出行意愿,但奖励方案的设置与拼车出行的市场渗透率高度相关,不合理的奖励方案容易导致成本增加,甚至项目破产。为进一步激发拼车需求,合理利用交通资源,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路段的拼车奖励方案优化模型,以拼车为支点,以奖励为杠杆,实现社会出行总成本的降低。其中,上层模型旨在寻找最优拼车奖励方案以最小化社会出行总成本,下层模型为相应奖励方案下的拼车出行车辆和单人驾驶车辆用户均衡流量分配模型。采用嵌套Frank-Wolfe算法的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并以Sioux Falls路网和Nguyen Dupuis路网为算例对模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不符合市场渗透率的预算投入会导致社会总成本大幅上涨;在最优拼车奖励方案下,社会出行总成本降低约24.53%,50%的拥堵路段的拥堵得到缓解,出行公平性问题得到缓和。文中提出的模型可为道路管理者设置科学、合理的拼车奖励方案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车 交通需求管理 奖励方案 市场渗透率 预算 网络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汽车限行对居民出行特征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春艳 陈金川 +1 位作者 郭继孚 王书灵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8年第6期73-77,共5页
奥运期间小汽车限行政策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北京道路交通拥堵.本文通过措施实施前后收集的居民入户调查数据,定量分析了限行措施对居民出行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限行政策实施后,居民总体出行率由1.88次/日降低到1.70次/日,上下学、接送... 奥运期间小汽车限行政策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北京道路交通拥堵.本文通过措施实施前后收集的居民入户调查数据,定量分析了限行措施对居民出行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限行政策实施后,居民总体出行率由1.88次/日降低到1.70次/日,上下学、接送人和工作外出等出行比例明显降低;私人机动车出行强度降低0.07次/(天.辆),乘载率提高0.10人/车;公务车出行强度增加0.70次/(天.辆),乘载率提高0.32人/车;地铁、公交和小汽车出行时耗分别缩短了12 min,8 min和8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特征 奥运交通 入户调查 交通需求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交易出行路票的城市交通需求管理 被引量:7
4
作者 徐猛 高自友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21,共10页
可交易出行路票作为近年兴起的交通需求管理新思路持续受到学者的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本文结合2016年以来利用可交易出行路票进行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从可交易出行路票的公众接受度、出行管理建模分析以及基于组合手段的... 可交易出行路票作为近年兴起的交通需求管理新思路持续受到学者的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本文结合2016年以来利用可交易出行路票进行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从可交易出行路票的公众接受度、出行管理建模分析以及基于组合手段的交通管理机制研究等3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和分析。研究表明:5年前关于可交易出行路票的研究主要围绕可交易出行路票的理论建模或仿真分析展开;近5年来面向可交易出行路票的理论研究更加宽广和深入,面向应用层面的研究也更加受到关注。然而,现有大多数研究仍缺乏从实际应用的可实施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可交易出行路票的定义以及蕴含的4个关键要素:出行路票的发放总量、初始发放方案、收取方案和路票市场交易机制进行综述和分析,指出不足之处并给出可交易出行路票定义、4个关键要素以及交易方案层面的主观理解和认识,强调对这些基本要素不仅需从实际应用角度来厘清和重新认识这4个关键要素的内涵、作用范围和相互作用关系,还需要结合具体城市实际情况和交通管理目标进一步研究与分析。最后,对可交易出行路票的热点研究问题进行总结和展望,强调关于可交易出行路票对出行者个体行为的影响分析,基于碳中和发展路径的可交易出行路票量化交易技术等方面是今后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交通需求管理 可交易出行路票 交通拥挤 交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规范对城市交通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栋 杨晓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21,42,共7页
为探索如何促进城市居民自愿向可持续出行方式转移,本研究引入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规范'的概念.在对其细分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内化程度的社会规范影响个体出行行为的路径模型.通过网络调查获得上海居民的意愿及出行行为数据,采用l... 为探索如何促进城市居民自愿向可持续出行方式转移,本研究引入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规范'的概念.在对其细分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内化程度的社会规范影响个体出行行为的路径模型.通过网络调查获得上海居民的意愿及出行行为数据,采用logistic和线性回归的方法验证了假设.结果表明,主观规范、个体规范直接影响个体公共交通出行意愿并进而影响其公交出行频次;而描述性规范对公交出行意愿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通过'私家车保有'中介的间接影响,同时还直接影响公交使用频次;个体的私家车购置行为,则主要受到月收入和描述性规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出行方式转移 回归分析 社会规范 交通需求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交通能源消耗的出行需求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卫华 陈俊杰 江楠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6-574,共9页
本文综合考虑出行者出行行为、交通系统运行状态及交通系统能耗之间的关系,建立公交车和私家车双模式下的随机用户均衡模型以及交通系统达到平衡状态的总能耗模型.结合交通系统外部效应的特点和道路收费的经济学原理,以最小广义费用为... 本文综合考虑出行者出行行为、交通系统运行状态及交通系统能耗之间的关系,建立公交车和私家车双模式下的随机用户均衡模型以及交通系统达到平衡状态的总能耗模型.结合交通系统外部效应的特点和道路收费的经济学原理,以最小广义费用为上层目标函数,建立考虑能耗的双层规划模型,阐明了出行需求管理政策通过调节出行行为来控制交通能耗的机理.将交通政策抽象化代入所建立的双层规划模型.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定量地反映实施道路拥挤收费和公交优先措施等策略在不同交通需求情况下对交通能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能耗 随机用户均衡 出行需求管理 道路拥挤收费 公交优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出行决策行为与TDM策略互动关系研究的贝叶斯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隽志才 宗芳 栾琨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9年第4期97-102,共6页
综合评述了活动-出行行为研究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引入贝叶斯结构学习和参数估计方法,辅以基于活动的出行行为分析理论、非集计建模方法和SP/RP数据融合方法,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结构学习和参数估计方法的出行行为与TDM策略互动关系分析方法... 综合评述了活动-出行行为研究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引入贝叶斯结构学习和参数估计方法,辅以基于活动的出行行为分析理论、非集计建模方法和SP/RP数据融合方法,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结构学习和参数估计方法的出行行为与TDM策略互动关系分析方法的框架,探索了改进已有研究方法的途径.研究表明,贝叶斯理论可以将居民的个人属性及隐性非样本信息在出行行为预测中充分表达,并解决MNP等复杂非集计模型的参数标定问题.将贝叶斯理论与已有的出行行为分析方法相结合,可以使出行行为预测更为精确、全面和灵活,从而更加准确地描述活动—出行决策行为与TDM策略的互动响应关系,为制定有效的TDM策略,缓解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方法 活动 出行行为 交通需求管理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勤制约度对儿童陪伴出行决策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何保红 刘阳 何民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3-230,共8页
为了考察家庭通勤活动对儿童接送行为决策过程的内在影响机理,本文基于活动理论与时间地理学方法,应用昆明市居民出行日志调查的第一手数据,以家庭为分析单元,构建基于活动的二维时空出行链,剖析家庭中儿童陪伴出行的时空间特征及其典... 为了考察家庭通勤活动对儿童接送行为决策过程的内在影响机理,本文基于活动理论与时间地理学方法,应用昆明市居民出行日志调查的第一手数据,以家庭为分析单元,构建基于活动的二维时空出行链,剖析家庭中儿童陪伴出行的时空间特征及其典型接送模式;提出通勤制约度概念,量化家长通勤活动的时空间制约程度和相互影响程度,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当男女家长双方通勤制约度均衡时,相互制约影响强烈,家庭内部会优先选择制约度最小的接送模式,然后再根据家长与儿童出行路线的匹配程度来确定接送人员,接送工具决策处于整个决策过程的最末位.当男女家长双方通勤制约度不均衡时,家庭内部则优先选择通勤制约度低的家长接送儿童,再确定接送工具和接送模式,接送行为上升为家庭活动模式的优先考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决策过程 活动分析法 儿童陪伴出行 家庭通勤制约度 交通需求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公交行程时间可靠性价值的Mixed Logit模型 被引量:8
9
作者 倪安宁 刘晏尘 +1 位作者 崔毓伟 卢军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6-152,共7页
合理评价出行者行程时间可靠性价值有助于深入理解道路交通系统可靠性对出行决策的影响.以天津市区早高峰时段出行活动为背景,采用2种可靠性评价指标,设计包含不同情景的SP(Stated Preference)问卷调查程序.通过调查对象在问卷程序生成... 合理评价出行者行程时间可靠性价值有助于深入理解道路交通系统可靠性对出行决策的影响.以天津市区早高峰时段出行活动为背景,采用2种可靠性评价指标,设计包含不同情景的SP(Stated Preference)问卷调查程序.通过调查对象在问卷程序生成的与其日常出行活动类似的决策情景中做出的选择决策,研究以公交方式出行时出行者行程时间可靠性价值的评价特征,采用Mixed Logit模型标定参数.研究结果给出了早高峰时段出行者行程时间可靠性支付意愿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社会经济属性的出行者行程时间可靠性偏好特征,可为估算交通建设项目中行程时间可靠性改善给出行者带来的效益和制定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决策 行程时间可靠性价值 MIXED LOGIT模型 公交出行者 交通需求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社会学视角下老年人对家庭出行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保红 李静 王雨佳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7-83,共7页
为阐述家庭微观社会情境中老年人与同住成员之间的行为交互对个体出行决策的影响,本文从时间社会学视角出发,以昆明市有老年人家庭为分析单元,用家庭贡献度量化老年人家务活动的分担程度,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揭示老年人对家庭成员日常活动... 为阐述家庭微观社会情境中老年人与同住成员之间的行为交互对个体出行决策的影响,本文从时间社会学视角出发,以昆明市有老年人家庭为分析单元,用家庭贡献度量化老年人家务活动的分担程度,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揭示老年人对家庭成员日常活动时间结构的影响,进而剖析成员间的活动交互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老年人家庭贡献度增加时,成员间在非通勤活动上的交互效用减弱;由于女家长在时间结构上呈现隐形的“时间贫困”特征,其在活动—出行模式上受老年人家庭贡献度的影响显著高于男家长;与此同时,老年人作用下女家长在非通勤活动出行决策时优先考虑家务活动的时间安排,而男家长则优先考虑自由活动的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家庭出行行为 时间社会学 城市老年人 交通需求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文强 徐亚华 冯立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0-194,共5页
通过赴英实际考察和资料分析,总结了英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经验,介绍了英国市场运营、服务监管、资金投入、票制票价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实施效果.结合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和特点,从完善公交运营管理制度、引入适度竞争机制、科学制定城... 通过赴英实际考察和资料分析,总结了英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经验,介绍了英国市场运营、服务监管、资金投入、票制票价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实施效果.结合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和特点,从完善公交运营管理制度、引入适度竞争机制、科学制定城市公共交通票价、加大政府资金投入、严格考核评价制度、调节交通需求等方面提出推进我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建议,为各级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加强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公共交通 公交优先 需求管理 交通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时通勤缓解高峰拥堵的作用机理及效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浩 宁煦棋 +1 位作者 鹿畅 涂辉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3-359,共7页
通勤者的出行意愿和路网的交通状态直接影响了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在对比分析错时上班制和弹性工作时间制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根据通勤个体上班时间意愿,统筹制定分时段上班制度的"分时通勤"新措施,进而提出了"... 通勤者的出行意愿和路网的交通状态直接影响了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在对比分析错时上班制和弹性工作时间制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根据通勤个体上班时间意愿,统筹制定分时段上班制度的"分时通勤"新措施,进而提出了"三阶段两步骤"的分时通勤政策制定方法.通过收集上海市异质的通勤者意愿上班时段及出行信息,分析了通勤者对分时通勤政策的接受程度,利用两步骤的调节方法对不同企业性质的通勤者上班时段分布进行了优化,验证了分时通勤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需求管理 分时通勤 通勤拥堵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交通系统演化的非线性动力模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鹏飞 朱俊泽 +3 位作者 王安格 刘鹏 李梦 徐秋实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14-221,共8页
为揭示各类交通规划管理政策和先进技术对道路交通系统的影响,构建了描述能源储备量、机动车保有量和路网面积动态演化的三维非线性动力模型,重点对均衡解的存在性、唯一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数值试验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为揭示各类交通规划管理政策和先进技术对道路交通系统的影响,构建了描述能源储备量、机动车保有量和路网面积动态演化的三维非线性动力模型,重点对均衡解的存在性、唯一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数值试验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若所有变量及参数为正,则有实际意义的均衡解唯一且稳定;若满足可供机动车行驶的能源增长率降低城镇开发边界扩大、共享泊位供给量增加、机动车的平均能源消耗量增加中任一条件,则均衡平均车速提高;当满足一定条件时,路网面积和路网容量的换算系数增加会提高均衡平均车速;存在最优行驶机动车比例,可使均衡路网饱和度达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非线性动力模型 稳定性 Logistic曲线 交通需求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理论研究初探 被引量:18
14
作者 朱顺应 杨涛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107-113,共7页
本文概括地总结了交通需求管理国内外研究动态,阐述了交通需求管理研究的理论意义及我国开展此项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初步探讨了交通需求管理的含义、目标。
关键词 交通需求 管理 目标 策略 城市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出行成本的停车收费和供给政策影响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楼齐峰 马晓龙 +1 位作者 叶盈 梅振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7-264,270,共9页
为预测停车政策实施后的实际影响,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提出基于出行成本的停车政策评估模型.该模型将各出行方式的出行成本作为出行者出行的选择依据,通过Logit模型模拟政策实施后新的出行方式分布,在此基础上结合路阻函数预测未来路网... 为预测停车政策实施后的实际影响,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提出基于出行成本的停车政策评估模型.该模型将各出行方式的出行成本作为出行者出行的选择依据,通过Logit模型模拟政策实施后新的出行方式分布,在此基础上结合路阻函数预测未来路网车速并产生新的出行成本,新的出行成本继续进入模型循环直至整个系统达到稳态.结合杭州市交通拥堵指数平台的武林商圈范围内的路网数据对模型的准确度进行验证研究,发现预测的停车收费影响下的路网车速与实际相对误差为1.1%.结果表明:基于系统动力学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能较好地反应路网车速随停车收费的变化规律,并且该模型推测若减少核心区停车供给反而会增加拥堵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车需求管理 系统动力学 出行成本 出行方式选择 路网状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一般均衡视角下的城市交通管理研究: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淑贤 刘天亮 +3 位作者 王婷 缐凯 黄海军 马寿峰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9,共14页
城市交通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关键支撑,促进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是从根源上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交通系统的低碳、绿色及智能... 城市交通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关键支撑,促进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是从根源上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交通系统的低碳、绿色及智能发展趋势,传统侧重于城市交通供给或需求管理的单方策略已难以适应城市快速发展和居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城市交通管理需要更加聚焦职住行综合治理和供需动态平衡,实现与城市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等多层面的协调融合发展。本文以城市空间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围绕空间一般均衡视角下的城市交通出行行为分析、交通需求管理、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以及供需耦合策略这4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分析评述空间一般均衡视角下城市交通管理研究的理论模型、方法和问题。研究发现,现有模型不能刻画城市动态发展的过程和中国的现实,且依然聚焦在传统的交通管理研究问题。在城市更新、新国土空间规划、新交通技术与新模式及大数据等背景下,空间一般均衡视角下的城市交通管理研究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亟需在相关理论和方法上进行突破。未来可深入研究的方向包括:一是,分析城市发展进程中居民效用决策的影响因素,提出交通与城市融合发展下的居民效用决策理论与模型;二是,采用数据驱动和理论驱动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和管理城市活动/出行行为;三是,探究交通系统的新技术和新模式对城市空间结构和交通出行特征的影响,挖掘面向数智化时代的城市交通管理策略;四是,探究城市更新下交通引导城市空间重塑的理论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经济 土地利用 空间均衡理论 出行行为 需求管理 设施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出行选择行为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晓燕 韩晓 +3 位作者 闫小勇 王文旭 姜锐 贾斌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共7页
理解出行者在复杂交通系统中的选择行为是交通科学的核心问题。为了观测出行者在接近真实的出行环境中对各种关键因素变化的响应,研究者们已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实验手段来研究出行选择行为。本文分别从交通网络均衡验证、经典交通悖论... 理解出行者在复杂交通系统中的选择行为是交通科学的核心问题。为了观测出行者在接近真实的出行环境中对各种关键因素变化的响应,研究者们已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实验手段来研究出行选择行为。本文分别从交通网络均衡验证、经典交通悖论验证以及交通需求管理措施评估3个方面,对出行选择行为实验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进行介绍,并对当前出行选择行为实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从3个方面给出了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系统 复杂系统 出行选择行为实验 交通网络均衡 交通需求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交通拥堵缓解对车辆减排的效益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单肖年 叶建红 陈小鸿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43,共7页
城市交通拥堵缓解会释放潜在的交通需求,车辆减排的净效益与交通拥挤程度密切相关.本文利用弹性系数的概念,提出一种考虑潜在交通需求的城市交通拥堵缓解对车辆减排的效益研究方法.研究表明,车辆减排的净效益取决于潜在交通需求与单车... 城市交通拥堵缓解会释放潜在的交通需求,车辆减排的净效益与交通拥挤程度密切相关.本文利用弹性系数的概念,提出一种考虑潜在交通需求的城市交通拥堵缓解对车辆减排的效益研究方法.研究表明,车辆减排的净效益取决于潜在交通需求与单车减排效率间的平衡;对不同的污染物,车辆减排的净效益呈现不同的特征.此外,本文探究了私车牌照拍卖政策及快速机动化背景对拥堵缓解后车辆减排的效益影响.最后,定性分析了城市交通拥堵缓解策略对车辆减排的影响.研究成果对评估城市交通拥堵缓解的车辆减排净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拥堵缓解 车辆减排 潜在交通需求 交通管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票交易下的私家车通勤路径选择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振东 张生瑞 +2 位作者 李运 赵文静 吴江玲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3-220,共8页
与传统拥堵收费方案相比,可交易电子路票方案相对具有更好的合理性与公平性.为研究在路票交易约束下的出行人通勤路径选择特性,基于可交易电子路票的运行机理,根据出行者效用最大化原理,构建通勤出行路径选择模型.进行路网仿真实验,模... 与传统拥堵收费方案相比,可交易电子路票方案相对具有更好的合理性与公平性.为研究在路票交易约束下的出行人通勤路径选择特性,基于可交易电子路票的运行机理,根据出行者效用最大化原理,构建通勤出行路径选择模型.进行路网仿真实验,模拟确定了5条可供出行的不同效用选择路径,通过设计意向偏好调查问卷,采集了上海市居民驾车通勤出行路径选择的相关数据.结果发现,随着时间损耗的加剧,路票交易奖励机制所发挥的作用逐渐减小.利用Stata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了路票交易条件下出行者通勤出行时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其中,相对于出行人对最短路径的选择,综合出行成本对出行者的路径选择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而随着绕路时间的增加,平日通勤时间、对路径3和路径4的选择产生显著影响;职业因素对路径3和路径5的选择产生显著影响;月收入对路径4和路径5的选择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对路票交易方案的施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规划 交通需求管理 可交易电子路票 出行者效用 路径选择 多项log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出行起讫点的公交服务可达性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石磊 陈明明 +2 位作者 张浩 张艺铭 康蓉桂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3-451,共9页
考虑公交乘客出行的直观感受,提出基于乘客感知的公交服务可达性评价方法,分析出行起讫点(origin destination,OD)间的公交可达性.基于网格划分采集出行强度、提取出行热点OD,并调用公交路径规划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 考虑公交乘客出行的直观感受,提出基于乘客感知的公交服务可达性评价方法,分析出行起讫点(origin destination,OD)间的公交可达性.基于网格划分采集出行强度、提取出行热点OD,并调用公交路径规划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获取热点OD的公交出行数据.从乘客感知角度出发,基于理想出行轨迹与实际出行轨迹的时空差异性,构建OD间公交服务可达性评价模型;将公交服务可达性作为公交供给指标,构建公交供需耦合协调性评价模型.以中国兰州市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市热点OD的公交服务可达性均值为0.89,属于较高等级;兰州市公交服务可达性空间分布特征受行政区资源集中程度、地形特征、路网密度及天然屏障阻隔等因素影响,在行政区及横纵方向分布不均衡.兰州市热点OD的公交供需协调度均值为0.62,处于初级协调水平;失调OD以轻度失调为主,其空间分布没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能较全面反映出行OD的公交服务可达性水平及供需耦合协调度水平,识别供需失调OD,并提取失调OD的公交线路,明确公交线网优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公交服务可达性 出行起讫点数据 出行强度 公交供需耦合协调度 供需失调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