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9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yield-to-tensile strength ratio(Y/T) on failure assessment of defect-free and corroded X70 steel pipeline 被引量:1
1
作者 章顺虎 赵德文 王晓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460-465,共6页
The effect of yield-to-tensile strength ratio(Y/T) on failure pressure of X70 pipeline without and with corrosion defects was investigated.The stress-strain response of materials was characterized by a power-law harde... The effect of yield-to-tensile strength ratio(Y/T) on failure pressure of X70 pipeline without and with corrosion defects was investigated.The stress-strain response of materials was characterized by a power-law hardening curve.Two formulas to estimate the strain hardening exponent n for a special Y/T were obtained by least squared regression method and the influence of Y/T on n was analyzed.As an application of n-Y/T expression,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burst pressure for X70 pipeline without and with corrosion defects were also obtain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burst pressure of defect-free X70 pipe without corrosion defects is a function of the Y/T,pipe geometry t0/D0 and engineering tensile strength,and increases as Y/T or t0/D0 increases; whilst the burst pressure of corroded X70 pip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defect depths,d/t.Comparisons indicate that the present analytical solutions closely match available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ield-to-tensile strength ratio X70 steel pipeline strain hardening exponent burst pressure engineering tensile streng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水堆核电厂反应堆一回路承压管道高周热疲劳分析探讨
2
作者 赵万祥 徐成杰 +5 位作者 陈明亚 林磊 余伟炜 彭群家 马官兵 韩姚磊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8-45,共8页
针对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承压管道在长寿期运行中易发生高周热疲劳问题,采用数值仿真与在线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数值仿真结果显示,在5×10^(-3)Hz入口温度波动频率下,焊缝附近温度变化明显;而在2×10^(-2)Hz高频波... 针对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承压管道在长寿期运行中易发生高周热疲劳问题,采用数值仿真与在线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数值仿真结果显示,在5×10^(-3)Hz入口温度波动频率下,焊缝附近温度变化明显;而在2×10^(-2)Hz高频波动下,温度变化被显著衰减,内壁面温度衰减率可达82.7%。研究开发了TECMAN疲劳管理分析软件,该软件能有效监测到管道内流体的热分层和热冲击现象,并成功应用于国内某大型压水堆核电机组。研究可为核电厂一回路承压管道的热疲劳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有助于保障核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压管道 高周疲劳 振荡频率 裂纹萌生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管道非全周向裂纹涡流检测研究
3
作者 王海波 蔡佳宝 侯哲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6-239,共4页
压力管道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的结构,裂纹是其常见缺陷,如何简单、快速检测出裂纹参数非常重要,涡流检测是一种清洁、环保和快速的检测方法。结合压力管道的特点,分析了其裂纹检测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对非全周向裂纹模... 压力管道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的结构,裂纹是其常见缺陷,如何简单、快速检测出裂纹参数非常重要,涡流检测是一种清洁、环保和快速的检测方法。结合压力管道的特点,分析了其裂纹检测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对非全周向裂纹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压力管道周向不同裂纹长度和不同裂纹深度条件下的远场涡流检测信号特点,与实验结果对比,在误差范围内,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验证了有限元仿真方法的合理性,为涡流检测压力管道非全周向裂纹的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管道 非全周向 裂纹 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脉冲检测技术的油气管道沉积物检测应用研究
4
作者 亢春 曹兴滨 +4 位作者 朱丽丽 王一帆 马孝亮 刘宗胜 邓帮辉 《化工设备与管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5,共6页
油气管道内部沉积物对管道输送效率和设备安全具有一定影响,通过采取有效手段对其进行检测诊断和合理管控清除可以确保油气管道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文章分析探讨了几种管道内部沉积物检测技术,并重点介绍了压力脉冲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油气管道内部沉积物对管道输送效率和设备安全具有一定影响,通过采取有效手段对其进行检测诊断和合理管控清除可以确保油气管道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文章分析探讨了几种管道内部沉积物检测技术,并重点介绍了压力脉冲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两段在役天然气输送管道的实际应用情况,其中一段曾出现过卡堵事故。检测结果显示,针对前期出现卡堵事故的输气管道,压力脉冲检测技术给出的管道内部沉积物位置与前期清管器卡堵位置基本一致,沉积物体积估算结果与后期除盐溶解液中的盐结晶体积相差仅2m^(3),另一段管道内部较为洁净,沉积物较少。综上所述,压力脉冲检测技术对于管道内部沉积物的检测评价效果良好,能够准确获取沉积物的体积、厚度和位置分布等关键信息,可为油气管道内部沉积物的有效清除及安全运行提供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脉冲 检测技术 油气管道 沉积物检测 现场应用 检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板间距对旋梯式消能装置消能效率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张雪兰 李永业 +2 位作者 马国力 成宇婷 吴志豪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4-129,136,共7页
有压管道输水是当前普遍采用的供水方式之一,而管道内过剩的水头通常会对管路的安全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旋梯式消能装置是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的压力管道内的消能装置,其能够有效消减输水过程中的过剩水头。主要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 有压管道输水是当前普遍采用的供水方式之一,而管道内过剩的水头通常会对管路的安全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旋梯式消能装置是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的压力管道内的消能装置,其能够有效消减输水过程中的过剩水头。主要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不同梯板间距条件下的速度、压力、流线分布等流场特性及消能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装置中的十字板结构和梯板对水流的扰动使其产生强烈湍动、混掺和内部剪切作用,并在其后产生明显的尾流,管道沿程总体压力降低表明消能效果显著,沿消能装置前、中、后,流场总体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梯板间距主要通过改变各梯板处的流速分布和消能装置总长影响各梯板处水流的湍动程度和流程总长度,从而影响消能效率。各间距条件下,局部水头损失引起的消能效率均随流量增大而增大,不同流量条件下的消能效率随梯板间距的变化规律存在差异,但均在梯板间距为8倍梯板厚度时呈现极大值。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梯板间距与消能效率的相关性,为该消能装置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管道 旋梯消能 板间距 消能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网压力对火排燃烧器燃烧及排放特性影响
6
作者 李洪涛 宋佳佳 +3 位作者 张佳琦 纪运广 席亚宾 MANFRED Wirsum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00-2807,共8页
壁挂炉供热是北方农村冬季采暖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供气管网压力波动,壁挂炉易于出现燃烧不稳定现象,甚至发生CO中毒事故。为揭示管网压力变动下燃气壁挂炉内温度场及燃烧产物的变化规律,以火排燃烧器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验相... 壁挂炉供热是北方农村冬季采暖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供气管网压力波动,壁挂炉易于出现燃烧不稳定现象,甚至发生CO中毒事故。为揭示管网压力变动下燃气壁挂炉内温度场及燃烧产物的变化规律,以火排燃烧器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单排燃烧器在不同管道压力下引射装置出口处燃气组分的分布、燃烧室内温度、燃烧室出口烟气中CO及NO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燃气入口压力减小,火排出口处甲烷浓度随之上升,甲烷浓度不均匀性增强;(2)随着燃气入口压力减小,燃烧室出口处CO质量浓度逐渐增加,燃气入口压力为500 Pa时,CO质量浓度达到25.2 mg/m^(3),高于人体CO中毒事故限值23 mg/m^(3);燃烧室出口处NO质量浓度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1500 Pa时达到峰值为18.99 mg/m^(3);(3)随着燃气入口压力减小,燃烧室内最高温度先增加后减小,在500 Pa时温度最低为1840 K,燃烧不充分,燃烧生成的热量少;可见,管网压力变小使壁挂炉燃烧的不稳定性增加且CO浓度也显著变大。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燃气壁挂炉生产厂家在增强设备安全性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学 火排燃烧器 压力变动 燃烧特性 烟气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压力调节系统管路设计与分析
7
作者 谢强 杨毅晟 裴海涛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5-181,共7页
为满足我国大型客机、大型运输机等国家重点型号装备研制需求,突破飞行器研制中气动精细设计等关键复杂气动问题,推动我国航空航天事业自主创新发展,亟需建成一座流场品质好,综合试验能力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为满... 为满足我国大型客机、大型运输机等国家重点型号装备研制需求,突破飞行器研制中气动精细设计等关键复杂气动问题,推动我国航空航天事业自主创新发展,亟需建成一座流场品质好,综合试验能力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为满足该风洞增压和负压工况及气流压力稳定的高精度要求,压力调节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NX软件建立调压系统管路三维模型,通过理论计算确定管路壁厚,完成开孔及虾米弯管补强设计。采用ABAQUS软件分3种工况对管路进行计算校核,验证管路设计的可行性。开展了大型套筒式调压阀结构设计,解决了阀门支撑机构及密封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 压力调节系统 管路设计 调压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Jaya算法的规模化自压管网优化设计
8
作者 陈新明 陈嘉诚 杨阳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32-739,共8页
为了解决遗传算法(GA)在解决规模化自压管网管径优化中所面临的参数较多导致算法实现困难,以及收敛条件不确定等问题,引入Jaya算法解决管径优化组合问题,并改进了原始算法,使改进后的Jaya算法适用于整数编码的变量优化.在以管网造价为... 为了解决遗传算法(GA)在解决规模化自压管网管径优化中所面临的参数较多导致算法实现困难,以及收敛条件不确定等问题,引入Jaya算法解决管径优化组合问题,并改进了原始算法,使改进后的Jaya算法适用于整数编码的变量优化.在以管网造价为目标函数、标准管径为决策变量,满足自压灌溉水量、水压、流速等约束条件的树状灌溉管网优化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使用改进的Jaya算法优化管径;用模拟退火罚函数法处理约束条件,将模拟退火的良好局部寻优能力和Jaya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管网投资更小、可靠性更高.实例表明:优化结果与经济流速法和遗传算法的计算结果相比较,管网投资分别减少了34.8%和10.3%,管段水头利用率由19.51%提高到了73.07%,路径水头利用率从21.22%提高到了66.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自压管网 管径优化 模拟退火 Jaya算法 组合优化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地热力管道泄漏过程压力脉动机理研究
9
作者 张林华 王国荣 +3 位作者 刘强 于明 杨洪斌 宋永兴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52-1760,共9页
为研究埋地热力管道泄漏的影响因素及信号特征,通过热力管道泄漏数值模拟和搭建热力管道泄漏试验系统,分析管内压力、泄漏孔径等参数对管道泄漏压力脉动信号的影响及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泄漏孔径增大,泄漏孔内最大流速增大,最大流速为45... 为研究埋地热力管道泄漏的影响因素及信号特征,通过热力管道泄漏数值模拟和搭建热力管道泄漏试验系统,分析管内压力、泄漏孔径等参数对管道泄漏压力脉动信号的影响及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泄漏孔径增大,泄漏孔内最大流速增大,最大流速为45.2 m/s。流体流速由中心沿径向逐渐减小,最小流速为21.2 m/s。泄漏孔与管道连接入口处的湍流流动增强。随着泄漏孔径增大,最低点压力逐渐降低,低压区域面积增大,随着泄漏孔径增大,未泄漏工况压力脉动信号的特征频率为88.30Hz,1 mm泄漏工况压力脉动信号的特征频率为100.02 Hz,3 mm泄漏工况压力脉动信号的特征频率为97.68 Hz。随着管道压力增大,管道压力为0.6 MPa时的特征频率为97.68 Hz,管道压力为0.8 MPa时的特征频率为329.77 Hz,幅值相较于0.6 MPa泄漏工况增大0.3722 MPa,管道压力为1.0 MPa时的特征频率为365.71 Hz,其幅值相较于0.6 MPa泄漏工况增大0.358MPa,其特征频率增大,对应的幅值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埋地热力管道 泄漏 压力脉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流关阀规律及空气阀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边少康 张小莹 +1 位作者 李刚 李琳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1,共7页
为有效防护长距离、多起伏、高落差的重力流输水管道,基于波特性法对某工程建立了水力过渡过程计算模型,分析了无防护措施下的关阀规律,对比了传统普通空气阀和三动式空气阀的防护效果,探讨了三动式空气阀联合两阶段关阀方案对关阀水锤... 为有效防护长距离、多起伏、高落差的重力流输水管道,基于波特性法对某工程建立了水力过渡过程计算模型,分析了无防护措施下的关阀规律,对比了传统普通空气阀和三动式空气阀的防护效果,探讨了三动式空气阀联合两阶段关阀方案对关阀水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采取防护措施时,管道全线最低压力严重超标;采取三动式空气阀联合两阶段关阀方案后,输水管道的最低压力水头保持在-2 m以上;对于长距离、多起伏、高落差的重力流输水管道,应首先考虑减轻管道的负压;采用三动式空气阀联合两阶段关阀方案可以对输水管道和阀前的负压起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 输水管道 水锤压力 空气阀 关阀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卷积神经网络的供水管道漏损识别 被引量:2
11
作者 赖凌轩 柳景青 +1 位作者 周一粟 李秀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6-204,共9页
现有供水管道漏损检测研究不能判断漏损压力,为此依托全尺寸管网漏损中试实验平台采集管道声信号,提出基于窗参数优化的短时傅里叶变换和卷积神经网络的供水管道漏损压力识别模型.对于相同面积、不同形状的漏口,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处理... 现有供水管道漏损检测研究不能判断漏损压力,为此依托全尺寸管网漏损中试实验平台采集管道声信号,提出基于窗参数优化的短时傅里叶变换和卷积神经网络的供水管道漏损压力识别模型.对于相同面积、不同形状的漏口,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处理声信号,得到包含三压力水平下漏损特征的二维时频谱图,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在窗参数和网络超参数优化的基础上,构建漏损压力识别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总体识别准确率为95.2%,高、中、低压漏损工况识别准确率为93.5%、92.9%、92.4%;相比传统机器学习模型,所提模型识别漏损和压力准确率更高,可用于实际供水管网的漏损压力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道 漏损压力识别 声信号监测 短时傅里叶变换 卷积神经网络 窗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氢输送管路Taconis热声振荡数值模拟研究
12
作者 张淇栋 厉彦忠 +3 位作者 马原 王磊 艾立强 吴胜宝 《低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2,共7页
针对低温氢输送管路构建二维半开口半封闭管仿真模型,通过初始温度梯度与瞬态初始压力扰动加载,计算获得了低温氢Taconis热声振荡基本特性,并对比研究了温度梯度β、热冷端温度比α、热冷端长度比ξ、管径和管长5个因素对热声振荡压力... 针对低温氢输送管路构建二维半开口半封闭管仿真模型,通过初始温度梯度与瞬态初始压力扰动加载,计算获得了低温氢Taconis热声振荡基本特性,并对比研究了温度梯度β、热冷端温度比α、热冷端长度比ξ、管径和管长5个因素对热声振荡压力振幅和频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低温氢管路系统存在临界温度梯度和临界热冷端温度比,超过临界值系统会振荡。热冷端长度比存在两个临界值,在振荡区内,频率随ξ的增加而增大,振幅在ξ=1处达到最大值,而在ξ=1两侧逐渐衰减。振荡特性受α、β、ξ及管路几何结构的影响,实际工程中建议通过调整温度、管径和管长等来抑制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conis 热声振荡 低温氢管路 压力振荡幅值 影响因素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击交流输电线路对埋地管道干扰规律及安全距离研究
13
作者 朱文卫 许成昊 +4 位作者 郭金根 梁爱武 倪圣博 刘建国 崔淦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3,共8页
针对交流输电线路遭受雷击灾害时,高额的雷电流通过塔杆接地装置流入土壤,对临近埋地管道产生严重的交流干扰问题,利用仿真软件,定量化研究了不同因素的干扰规律,并以3PE涂层的耐压限值109 kV作为评判的依据,进一步计算两者的安全距离... 针对交流输电线路遭受雷击灾害时,高额的雷电流通过塔杆接地装置流入土壤,对临近埋地管道产生严重的交流干扰问题,利用仿真软件,定量化研究了不同因素的干扰规律,并以3PE涂层的耐压限值109 kV作为评判的依据,进一步计算两者的安全距离。研究结果表明:距离雷击点1500 m之外的管道受雷击影响不大;涂层干扰电压的最大值与雷电流幅值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土壤电阻率小于500Ω·m时,干扰电压随电阻率变化明显;防腐层电阻率在1~10 kΩ·m^(2)内变化时,干扰电压增幅较大;增大并行间距,干扰电压显著减小;输电线路电压等级升高,安全距离略有增大。现有规范中对于管道与高压交流输电线接地体之间距离的规定是最小距离,当土壤电阻率比较高时,应对安全距离作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雷击干扰 防腐层电压 耐压限值 埋地管道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协同作用的PE管道损伤数值模拟研究
14
作者 汤文亮 燕集中 +3 位作者 沈利民 杨洪 吴胜平 王国新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69,共7页
基于ABAQUS软件,开展了近线占压、地面沉降、管道内压、管道埋深及环境温度协同作用的聚乙烯(PE)管道损伤数值模拟工作,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因素对管道损伤的影响贡献度。结果表明:在多因素协同作用下,管道受到轴向拉伸和径向弯曲... 基于ABAQUS软件,开展了近线占压、地面沉降、管道内压、管道埋深及环境温度协同作用的聚乙烯(PE)管道损伤数值模拟工作,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因素对管道损伤的影响贡献度。结果表明:在多因素协同作用下,管道受到轴向拉伸和径向弯曲,在占压区边缘出现最大Mises应力及最大管道横截面变化率。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发现在近线占压及管道周边土壤沉降同时发生时,地面占压为PE管道损伤的主控因素,地面沉降则对管道损伤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管道 近线占压 地面沉降 正交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N方法的腐蚀管道失效压力预测及试验
15
作者 赵洪洋 梁旭 杨志国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111,共7页
准确预测腐蚀管道的失效压力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传统的解析法和有限元法在复杂工况下存在局限性,人工神经网络(ANN)凭借优异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自适应学习特性,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基于有限元法建立腐蚀API 5L X65管道模型,... 准确预测腐蚀管道的失效压力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传统的解析法和有限元法在复杂工况下存在局限性,人工神经网络(ANN)凭借优异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自适应学习特性,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基于有限元法建立腐蚀API 5L X65管道模型,生成2 520组仿真数据训练ANN模型,并建立失效压力预测方程。通过水压试验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并优化预测方程。结果表明,ANN模型能有效捕捉缺陷参数对失效压力的影响规律,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平均偏差为3.57%,在研究参数范围内表现出良好可靠性,为腐蚀管道的失效预测与安全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管道 失效压力 人工神经网络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列车管道真空复压智能控制研究
16
作者 王永志 李强 +4 位作者 吴利平 吕梦璐 郑鹏达 吴佳宝 孙钦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8-113,共6页
磁悬浮列车管道复压系统需在列车行驶时保持真空状态,在停靠与检修状态时恢复至常压状态。复压过程中,管道内压力变化会影响流入气体的流量和流速,并且气体流入会对设施造成气流冲击,持续或瞬时的强冲击可能导致设备损坏。为降低气动冲... 磁悬浮列车管道复压系统需在列车行驶时保持真空状态,在停靠与检修状态时恢复至常压状态。复压过程中,管道内压力变化会影响流入气体的流量和流速,并且气体流入会对设施造成气流冲击,持续或瞬时的强冲击可能导致设备损坏。为降低气动冲击并提高复压效率,针对超高速磁悬浮列车真空管道的工作特点,研究了管道内流场特性,分析了多参数耦合关系,提出一种磁悬浮列车管道真空复压智能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管道内监测传感器的实时数据,预测气体流入流量补偿值,以调整后的压力变化值和复压工作用时作为预测标签,采用自监督深度强化学习训练控制系统,使其自主调整气体流量,以确保复压过程的安全并提升复压效率。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保障复压过程中运行设施的安全,复压效率相比PLC控制系统提升13.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列车 真空管道 复压效率 深度强化学习 自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地层盾构隧道下穿既有管道掌子面被动极限支护压力计算
17
作者 张潜 路志旺 +3 位作者 崔鼎 赵威 叶友林 商诗健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2-1119,共8页
为探究砂土地层盾构隧道垂直下穿既有管道过程中掌子面前方土体的被动失效区及极限支护压力的影响因素,首先,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隧道掌子面与既有管道之间水平间距对前方土体被动失稳区及其极限支护压力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将所... 为探究砂土地层盾构隧道垂直下穿既有管道过程中掌子面前方土体的被动失效区及极限支护压力的影响因素,首先,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隧道掌子面与既有管道之间水平间距对前方土体被动失稳区及其极限支护压力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将所得数值模拟最不利工况下的掌子面前方土体被动失效区域特征与极限平衡理论框架相结合,提出一种适用于隧道垂直下穿既有管道的三维极限平衡理论模型,该模型由上部倒棱台、既有管道和下部对数螺旋楔形体3部分组成,并系统推导相应工况下掌子面被动极限支护压力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理论解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所提理论模型的准确性与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1)当既有管线位于掌子面前方约隧道直径的水平距离处时,其对掌子面极限支护压力及前方土体破坏模式的影响程度最大;2)土体内摩擦角、管道埋深及管隧间距对掌子面被动极限支护压力影响显著;3)当内摩擦角较大时,支护压力随管隧间距呈正相关增长;4)在小内摩擦角条件下,管隧间距变化对支护压力的敏感性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被动失稳 极限支护压力 极限平衡法 下穿既有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管路油液声速双向递进搜索算法研究
18
作者 陈鼎 许俊城 +3 位作者 叶绍干 徐兵 鲍岳 罗经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共9页
准确测量液压系统声速对于液压系统的性能预测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液压系统中,声速值会随液压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现有的方法难以准确测量动态系统中的声速值。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刚性管路油液声速双向递进搜索算法。首先,基于压力... 准确测量液压系统声速对于液压系统的性能预测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液压系统中,声速值会随液压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现有的方法难以准确测量动态系统中的声速值。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刚性管路油液声速双向递进搜索算法。首先,基于压力波在管道中的传播性质推导出声速计算模型;其次,优化数据处理方法,并结合改进的双向递进搜索算法实现声速的高精度求解;再者,通过压力波动试验台测量不同工况下的压力波动;最后,对比不同方法的声速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新方法在不同试验工况下的计算精度均优于现有方法,计算所得声速值整体精度提升4.5%;特别是在15 MPa和二次源强干扰的状态下,该方法的计算精度提升更为显著,最高可达7.8%。上述结果说明,提出的方法具备更高的准确性与更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系统 声速测量 刚性管道 压力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压缩空气储能输气管线性能分析
19
作者 卜宪标 陈昕 +3 位作者 刘石 杨毅 舒杰 李华山 《新能源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7-266,共10页
水下压缩空气储能可解决大规模海上风电配储难题,但目前对水下输气管线的性能缺乏充分了解。为明确输气管线的性能,构建了储能释能过程的热动力学模型,分析输气管线直径、长度和粗糙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输气管线直径... 水下压缩空气储能可解决大规模海上风电配储难题,但目前对水下输气管线的性能缺乏充分了解。为明确输气管线的性能,构建了储能释能过程的热动力学模型,分析输气管线直径、长度和粗糙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输气管线直径为0.5 m、绝对粗糙度为0.030 mm、储能深度为500 m时,定压和定容压缩空气储能的膨胀机发电量、能量回收效率和储能密度分别为304.72 MW·h、65.73%、6.09 kW·h/m^(3)和146.87 MW·h、59.45%、2.94 kW·h/m^(3),定压压缩空气储能表现出了优异性能;(2)储能深度1000 m,在输气管线直径0.5 m、0.7 m和不考虑输气管线阻力三种工况下,膨胀机发电量和能量回收效率分别为580.28 MW·h、51.61%,758.55 MW·h、68.34%,794.63 MW·h、69.45%,表明输气管线直径对储能系统有重要影响;(3)储能深度500 m,当输气管线粗糙度从0.005 mm增加到0.250 mm时,膨胀机发电量从319.16 MW·h降低到313.94 MW·h,能量回收效率从69.23%降低到67.94%,表明粗糙度对性能影响不大。在水下定压压缩空气储能输气管线设计和选择时,应优先考虑管线的直径而非粗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压缩空气储能 输气管线阻力 海上风电配储 摩擦压力损失 定压压缩空气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地大直径高压输气管道泄漏特性仿真研究
20
作者 林晓晖 李刚 +4 位作者 杨文明 曾科宏 王磊 王飞 董祥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00-3414,共15页
埋地输气管道发生天然气泄漏是严重的安全事件,会对经济和环境造成重大影响。针对大直径高压输气管道,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建立包含1.4 m直径管道及周围土壤的三维数值模型,研究高压气体经过预设泄... 埋地输气管道发生天然气泄漏是严重的安全事件,会对经济和环境造成重大影响。针对大直径高压输气管道,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建立包含1.4 m直径管道及周围土壤的三维数值模型,研究高压气体经过预设泄漏孔在土壤中的泄漏特性。CFD模型将土壤考虑为多孔介质材料,采用Redilich-Kwong状态方程描述高压气体的温度-压力效应,结合组分输运和湍流模型,研究泄漏孔径、管内压力等因素对泄漏速率和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泄漏速率随着孔径、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当泄漏孔径在10~50 mm变化时,泄漏速率增加了77.78%;环境温度会导致土壤温度场分布呈现不同形式,环境温度较低时,管道内高温气体泄漏产生的温度-压力效应将被削弱;当环境温度与管内气体温度接近时,在泄漏口上方0.7~1.2 m埋地范围内产生可监测的温度变化区。研究成果有助于理解埋地大直径高压输气管道泄漏特性和温度变化规律,为管道泄漏监测光缆的布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道 高压天然气 多孔介质模型 计算流体力学(CFD)模型 温度-压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