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导波轨底裂纹检测的信号增强技术
1
作者 何继平 周永久 +5 位作者 钦佩 张岩 周守镇 王平 周文涛 刘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0-263,268,共5页
[目的]导波在钢轨中的传播过程中存在抗干扰能力差和信号衰减严重问题,不利于识别轨底裂纹。为提高信噪比,有必要提出一种信号增强技术用于增强导波信号。[方法]在传统超声导波检测基础上,利用Barker码作为伪随机序列码,采用BPSK(二进... [目的]导波在钢轨中的传播过程中存在抗干扰能力差和信号衰减严重问题,不利于识别轨底裂纹。为提高信噪比,有必要提出一种信号增强技术用于增强导波信号。[方法]在传统超声导波检测基础上,利用Barker码作为伪随机序列码,采用BPSK(二进制相位编码)技术将原始激励信号经过编码调制后得到新的激励信号,实现对激励信号的扩频处理,并对采集的接收信号进行解扩。搭建超声导波轨底裂纹检测试验平台,分别对不同尺寸的钢轨轨底人工裂纹进行对比试验,分别在激励信号扩频与非扩频情况下,计算所接收导波信号的衰减系数。[结果及结论]试验结果表明,导波信号使用信号增强技术之后,相较于未经处理的原始导波信号,在传播相同距离时,衰减系数得到了明显降低,超声导波信号将能传播更远距离;相同尺寸人工裂纹所产生的影响更加明显,超声导波对钢轨轨底裂纹的检测灵敏度得到了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钢轨裂纹检测 Barker码 超声导波 信号增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频段激光强度噪声抑制的低噪声光电探测技术研究
2
作者 张震 郭长磊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11,共14页
立足于空间引力波探测对NPRO激光器多频段强度噪声的抑制需求,设计完成一款可用于实现NPRO激光器毫赫兹频段强度噪声和中频段弛豫振荡峰同时探测的低噪声光电探测器。该光电探测器采用零漂移运算放大器与高速运算放大器相结合的电路拓... 立足于空间引力波探测对NPRO激光器多频段强度噪声的抑制需求,设计完成一款可用于实现NPRO激光器毫赫兹频段强度噪声和中频段弛豫振荡峰同时探测的低噪声光电探测器。该光电探测器采用零漂移运算放大器与高速运算放大器相结合的电路拓扑结构实现毫赫兹频段内低探测噪声的同时具备15 MHz的探测带宽。该光电探测器的噪声在0.1 m Hz~1Hz频段内的绝对噪声水平低于1×10^(-7)V/Hz^(1/2),在100 k Hz~1 MHz内绝对噪声水平低于2×10^(-8)V/Hz^(1/2)。实测结果显示在0.1 m Hz~1 Hz频段内的绝对噪声水平低于1×10^(-6)V/Hz^(1/2),在100 k Hz~1 MHz内绝对噪声水平低于5×10^(-8)V/Hz^(1/2)。实际噪声水平可满足空间引力波项目对NPRO激光器毫赫兹频段内强度噪声和中频段弛豫振荡峰的探测需求,可用于相关噪声抑制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引力波探测 激光强度噪声 光电探测技术 主动噪声抑制 噪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TiOPO_(4)晶体的太赫兹波频率上转换探测特性
3
作者 明娜 范书振 +11 位作者 张行愚 陈晓寒 丛振华 刘兆军 李德春 郭丽媛 焦彬哲 袁加生 王世武 王开宇 刘乃昌 戴旭涛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3,共13页
依据受激电磁耦子散射的非线性效应,以受激Stokes散射信号为频率上转换信号,对基于RbTiOPO_(4)晶体的太赫兹频率上转换探测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装置主要由泵浦源、太赫兹参量产生器和太赫兹频率上转换探测部分组成。太赫兹参量产生器... 依据受激电磁耦子散射的非线性效应,以受激Stokes散射信号为频率上转换信号,对基于RbTiOPO_(4)晶体的太赫兹频率上转换探测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装置主要由泵浦源、太赫兹参量产生器和太赫兹频率上转换探测部分组成。太赫兹参量产生器产生的太赫兹波,经过两个离轴抛物面镜聚焦后与探测泵浦光一同注入探测晶体中,产生上转换Stokes光。上转换Stokes光和剩余的泵浦光,通过铜制杂散光收集器和1064 nm长波通边缘滤光片进行有效隔离。上转换Stokes光的光谱成分和信号强度分别通过光谱分析仪和高灵敏度光电二极管进行测量。泵浦光、太赫兹波以及上转换Stokes信号光的相互作用距离不超过15 mm。在3.84 THz处获得的最小可探测能量为2.29 fJ,动态范围为52.7 dB,在5.58 THz处获得的最小可探测能量为0.311 fJ,动态范围为56.3 dB。实验证明:RbTiOPO_(4)晶体是一种适合于太赫兹波频率上转换探测的优秀的无机晶体,与KTiOPO_(4)、KTiOAsO_(4)的协同使用,可以覆盖3.0~6.5 THz的频谱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技术 非线性光学 太赫兹探测 频率上转换探测 RbTiOPO_(4)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头自注意力融合的4D雷达三维目标检测
4
作者 赵宇波 方铖 +3 位作者 张拓 普聪远 陈健 李飞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3-1479,共7页
针对4D毫米波雷达在应用中存在点云稀疏和噪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头自注意力机制的融合检测方法。利用多头自注意力机制聚焦于缺失点周围的相关点,推断缺失点的特征,减少整体点云的稀疏性;通过调整注意力权重,抑制噪声点的干扰;通过... 针对4D毫米波雷达在应用中存在点云稀疏和噪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头自注意力机制的融合检测方法。利用多头自注意力机制聚焦于缺失点周围的相关点,推断缺失点的特征,减少整体点云的稀疏性;通过调整注意力权重,抑制噪声点的干扰;通过融合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增强对体素柱的空间表示,应对复杂场景中的目标识别问题。通过VoD数据集和Dual-Radar数据集的测试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改善了由于毫米波雷达点云稀疏性和噪声引起的漏检和误检问题,提高了目标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技术 毫米波雷达 三维目标检测 多头自注意力机制 融合网络 噪声抑制 点云稀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波探测的钢拱架检测技术
5
作者 张飞龙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08,共5页
针对TBM(Tunnel Boring Machine)自动喷射混凝土技术在施工中遇到的钢拱架位置检测困难、钢拱架区域自动喷混作业质量不良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声波探测的钢拱架位置数据检测技术。在喷混连接桥挡尘板周边布置多个声波探测传感器,从不... 针对TBM(Tunnel Boring Machine)自动喷射混凝土技术在施工中遇到的钢拱架位置检测困难、钢拱架区域自动喷混作业质量不良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声波探测的钢拱架位置数据检测技术。在喷混连接桥挡尘板周边布置多个声波探测传感器,从不同角度分段采集钢拱架的位置信息,利用肖维勒准则剔除异常数据,并根据钢拱架节特征曲线模型补正缺失的钢拱架数据,再利用得到数据进行钢拱架区域自动喷混作业轨迹规划,最后让自动喷混机械手按照轨迹完成混凝土喷射作业。经工程应用表明,该技术操作简单、节省成本,不仅能够保证钢拱架的检测精度和准确率,获取完整可靠的钢拱架位置数据,还能有效提高钢拱架区域自动喷混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隧道 初期支护 声波探测 自动喷射混凝土技术 钢拱架检测 肖维勒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油中电弧放电故障检测及防爆综述 被引量:9
6
作者 刘凯 樊立科 +3 位作者 聂广博 焦世伯 邓军 吴广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15-4328,共14页
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核心设备之一,其油箱内部易产生电弧故障,从而产生超压,致使油箱破裂,导致漏油,严重时引起爆炸甚至火灾,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威胁。该文针对变压器内部电弧故障从压力波特性、仿真模型、油中电弧检... 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核心设备之一,其油箱内部易产生电弧故障,从而产生超压,致使油箱破裂,导致漏油,严重时引起爆炸甚至火灾,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威胁。该文针对变压器内部电弧故障从压力波特性、仿真模型、油中电弧检测方法以及防爆技术等方面进行回顾,首先对压力波特性、仿真模型以及压力波传播规律进行了综述,其中重点介绍了4种压力波仿真模型并对比其优缺点;其次,根据电弧故障检测难度大、破坏性强等特点归纳了油中电弧检测技术及标准;此外,分析探讨了变压器电弧故障的关键防爆技术。最后根据电弧故障以及防爆技术分析现有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电弧故障 压力波 电弧检测 防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船舶航行实景三维模型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朱宗华 熊礼梅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75-178,共4页
为提升船舶驾驶人员及船员的船舶整体认知以及海况应对能力,确保船舶航行以及作业安全,设计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船舶航行实景三维模型。按船舶航行需遵循的物理定律以及原理,建立船舶航行运动姿态数学模型,并通过3Dmax构建船舶航行环境... 为提升船舶驾驶人员及船员的船舶整体认知以及海况应对能力,确保船舶航行以及作业安全,设计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船舶航行实景三维模型。按船舶航行需遵循的物理定律以及原理,建立船舶航行运动姿态数学模型,并通过3Dmax构建船舶航行环境实体以及地形模型,利用PM海浪谱法构建海表面三维模型,而后通过Unity3D虚拟现实仿真软件驱动调整构建的三维模型,并对所构船舶三维模型采用改进混合包围盒法实施碰撞检测,把地形以及海浪等实际数据信息融入到导入的模型之中,仿真模拟船舶航行实景,实现人机交互。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的船舶航行实景三维模型,可较为真实模拟船舶航行实景,为确保船舶航行以及作业安全提供可靠参考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ty3D虚拟现实 船舶航行 实景三维模型 3Dmax技术 PM海浪谱 船舶碰撞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数字带通滤波器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3
8
作者 闫慧欣 杨录 +3 位作者 李少聪 滕生超 左天乐 吕俊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0,共4页
为快速准确地提取超声导波信号中的目标信息,采用流水线加法树阵列结构设计低阶滤波器,采用直接型低阶叠加实现20阶高精度带通滤波器。运用流水线技术与FPGA片上资源相结合实现对该结构数字算法优化,并将其应用在镍铬合金超声导波测温... 为快速准确地提取超声导波信号中的目标信息,采用流水线加法树阵列结构设计低阶滤波器,采用直接型低阶叠加实现20阶高精度带通滤波器。运用流水线技术与FPGA片上资源相结合实现对该结构数字算法优化,并将其应用在镍铬合金超声导波测温系统中。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滤波器对512点的混频超声导波信号滤波耗时约1047个时钟。该滤波器总体设计简单,可以达到实时滤波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数字带通滤波器 超声导波检测技术 FIR滤波器 流水线结构 加法树阵列 实时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兰姆波谐振器和超表面的谐振式热红外探测器研究
9
作者 林叶繁 党岩盟 +2 位作者 孙海燕 赵继聪 王鹏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1-388,共8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氮化铝(AlN)兰姆波谐振器和超表面的谐振式热红外探测器,基于超表面的吸收器用于对特定波长红外辐射的吸收,再利用AlN兰姆波谐振器的温度频率效应检测红外辐射。首先,对兰姆波谐振器的电极周期、电极宽度、AlN薄膜厚度和... 设计了一种基于氮化铝(AlN)兰姆波谐振器和超表面的谐振式热红外探测器,基于超表面的吸收器用于对特定波长红外辐射的吸收,再利用AlN兰姆波谐振器的温度频率效应检测红外辐射。首先,对兰姆波谐振器的电极周期、电极宽度、AlN薄膜厚度和支撑轴尺寸进行优化设计,设计了电极周期分别为12μm和1.2μm的谐振器结构,其工作频率分别为365 MHz和2544 MHz。其次,设计了方形结构超表面的等离子体吸收器,并研究分析其红外吸收机理及结构尺寸对吸收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集成超表面红外吸收器并调节吸收结构尺寸,实现可调谐、近100%的双带吸收性能,在3μm~5μm和8μm~12μm处的吸收率均超过99.5%,谐振式热红外探测器的响应时间低于0.8 ms、热噪声等效功率低于10^(-11)Hz/μ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探测技术 热探测器 兰姆波谐振器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 被引量:87
10
作者 罗子人 白姗 +18 位作者 边星 陈葛瑞 董鹏 董玉辉 高伟 龚雪飞 贺建武 李洪银 李向前 李玉琼 刘河山 邵明学 宋同消 孙保三 唐文林 徐鹏 徐生年 杨然 靳刚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5-447,共33页
为印证广义相对论和开拓引力波天文学窗口,引力波探测是当前国际研究热点.本文围绕空间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对其科学意义、发展状况、关键技术等进行了回顾.与地面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相比,空间探测的工作频段更低,从104~10Hz,在工作距... 为印证广义相对论和开拓引力波天文学窗口,引力波探测是当前国际研究热点.本文围绕空间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对其科学意义、发展状况、关键技术等进行了回顾.与地面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相比,空间探测的工作频段更低,从104~10Hz,在工作距离为百万公里量级上,预计能探测到双致密星系统、超大质量比双黑洞绕转系统、中等质量比双黑洞绕转系统,以及星系合并引起的超大质量黑洞并合等波源.为此,测距精度须达到皮米的量级,并且保证测距技术有效工作的无拖曳航天技术亦有很高的要求.本文以欧洲的空间激光引力波探测计划为例,主要对上述两项技术进行分析和阐述,并展望了空间引力波探测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波探测 激光干涉测距系统 无拖曳航天技术 惯性传感器 微推进器 引力波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探测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模拟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剑 业渝光 +1 位作者 刁少波 刘昌岭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3-118,共6页
为了解不同介质中天然气水合物的声学特性, 在特制的高压反应釜中分别进行了纯水、松散沉积物和岩心中甲烷水合物的生成和分解的模拟实验, 同时应用超声技术进行了探测。在纯水—甲烷体系中, 声波速度的变化主要受温度的制约, 水中生成... 为了解不同介质中天然气水合物的声学特性, 在特制的高压反应釜中分别进行了纯水、松散沉积物和岩心中甲烷水合物的生成和分解的模拟实验, 同时应用超声技术进行了探测。在纯水—甲烷体系中, 声波速度的变化主要受温度的制约, 水中生成的絮状水合物并没有使声波速度发生明显变化; 在纯水—松散沉积物—甲烷体系中, 声波速度和系统主频的变化灵敏地反映出体系内水合物的生成和分解; 在纯水—岩心—甲烷体系中, 随着水合物的生成, 纵波速度、横波速度以及纵波幅度均增大, 这说明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随着孔隙度的减小而增大, 而纵波幅度的衰减则随着孔隙度的减小而减小。实验结果显示, 超声探测是天然气水合物模拟实验中的一项有效的探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超声探测 模拟实验 纵波 横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探测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侯培国 李宁 宋涛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8,共4页
在震后生命救援中生命探测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综述了生命探测技术,阐述了生命探测原理,简述了声波振动生命探测器、雷达生命探测器、红外生命探测器和气体生命探测器及其所涉及的技术。介绍了每种生命探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每种... 在震后生命救援中生命探测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综述了生命探测技术,阐述了生命探测原理,简述了声波振动生命探测器、雷达生命探测器、红外生命探测器和气体生命探测器及其所涉及的技术。介绍了每种生命探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每种生命探测器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探测 声波振动 雷达探测技术 红外热成像技术 光谱吸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超声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4
13
作者 邵志学 石立华 张琦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7-401,513,共5页
针对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的需要,提出了一种超声激励脉冲产生的方法。由于超声波信号在混凝土中衰减快,为了提高检测系统的探测能力,增强回波信号,提高超声激励脉冲幅值,采用一种高频继电器实现了电磁脉冲源,并通过水和混凝土两种不同介... 针对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的需要,提出了一种超声激励脉冲产生的方法。由于超声波信号在混凝土中衰减快,为了提高检测系统的探测能力,增强回波信号,提高超声激励脉冲幅值,采用一种高频继电器实现了电磁脉冲源,并通过水和混凝土两种不同介质的无损检测试验验证其可用性。为了实现混凝土结构的高效精细检测,采用波包分解技术对检测数据处理分析,通过合成孔径技术成像,研制了系统样机。不同混凝土结构试块的检测成像试验表明,系统探测深度可达1m,可以较准确成像显示混凝土结构内部嵌入物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测 电磁脉冲源 波包分解 合成孔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测距回波信号高速采样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吕明爱 柳建 王江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63,126,共6页
激光脉冲测距中,微弱回波信号的检测处理一直是一个难题。随着测距指标的提高,直接提取回波转换电平的方法已无法满足测距精度和测程的要求。本文针对激光回波信号信噪比较低时,如信号的脉宽较窄、幅值较小时,利用高速AD采样技术,结合F... 激光脉冲测距中,微弱回波信号的检测处理一直是一个难题。随着测距指标的提高,直接提取回波转换电平的方法已无法满足测距精度和测程的要求。本文针对激光回波信号信噪比较低时,如信号的脉宽较窄、幅值较小时,利用高速AD采样技术,结合FPGA的高速信号处理能力,设计了一套回波检测处理系统,以期提高对回波信号的拾取精度和较为精确的计算主波与回波之间的时间差。在最终的实验系统中,实现了高达1GHz的采样率以及与之匹配的信号处理速率,并将采样率高达1GHz的高速采集系统应用到脉冲激光测距系统中,得到了良好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距 回波检测 高速AD技术 FPGA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程目标毫米波全息成像算法及仿真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莉 李兴国 王本庆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7-40,共4页
为解决近程毫米波雷达目标探测过程中产生的回波相位干涉问题,引入全息技术研究近程目标的毫米波散射特性成像。该方法利用相位补偿因子,在波数域补偿电磁波的波前球面弯曲,反演目标的真实几何形状特征。给出了单目标散射特性一维成像... 为解决近程毫米波雷达目标探测过程中产生的回波相位干涉问题,引入全息技术研究近程目标的毫米波散射特性成像。该方法利用相位补偿因子,在波数域补偿电磁波的波前球面弯曲,反演目标的真实几何形状特征。给出了单目标散射特性一维成像的仿真实验,验证全息成像算法的有效性。对有无相位补偿情况下的多目标散射特性一维成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大大提高了成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散射成像 全息技术 近程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毫米波辐射计探测坦克顶甲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彦梅 崔占忠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20,24,共5页
根据反坦克导弹弹道的特点,提出了应从合理设计辐射计技术参数及采用有效可行的信号处理方法两方面出发,结合对目标尺寸的判别,实现近程反坦克导弹对坦克顶甲的精确探测。理论分析表明:采用的探测方案能够保证对坦克顶甲的识别与定位,... 根据反坦克导弹弹道的特点,提出了应从合理设计辐射计技术参数及采用有效可行的信号处理方法两方面出发,结合对目标尺寸的判别,实现近程反坦克导弹对坦克顶甲的精确探测。理论分析表明:采用的探测方案能够保证对坦克顶甲的识别与定位,并能准确进行起爆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探测 目标识别 毫米波辐射计 抗干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热波无损伤检测技术的水果分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利平 陈恒 王团部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9-62,共4页
针对当前水果分级方法存在分级效率低、分级的整体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提出基于红外热波无损伤检测技术的水果分级方法。首先采用灰度值非线性调整方式实现水果图像细节的增强,利用巴特沃斯滤波原理对水果图像进行滤波处理,来消除图像中... 针对当前水果分级方法存在分级效率低、分级的整体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提出基于红外热波无损伤检测技术的水果分级方法。首先采用灰度值非线性调整方式实现水果图像细节的增强,利用巴特沃斯滤波原理对水果图像进行滤波处理,来消除图像中的噪声,然后对水果外部特征中的形状,和大小及重量进行提取,建立水果外部品质分级模型;最后利用红外热波无损伤技术和将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水果内部品质分级模型,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方法提高了水果分级效率,改善了水果分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波 无损伤 检测技术 水果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测点的特高压长距离直流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束洪春 田鑫萃 +1 位作者 白冰 陈挥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05-2113,共9页
为解决长距离高压直流(HVDC)输电线路精确的故障测距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测点的行波测距方法。该方法是沿直流线路全线长范围内装设以Rogowski线圈为核心的行波检测单元,当直流线路发生故障后,测距主站通过分析各个检测点的故障行波... 为解决长距离高压直流(HVDC)输电线路精确的故障测距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测点的行波测距方法。该方法是沿直流线路全线长范围内装设以Rogowski线圈为核心的行波检测单元,当直流线路发生故障后,测距主站通过分析各个检测点的故障行波波到时刻,实现故障区段的判别及错标时刻的剔除,并选其最邻近的3个检测点的波到时刻和其间对应的线路长度来计算故障距离。结果表明:该测距计算无需引入经验波速和线路全长,可以缓解波速变化和线路全长不准确所带来的测距误差。大量的测距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多测点获取的故障信息,可以提高长距离HVDC线路测距的精度和可靠性。研究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可为特高压直流(UHVDC)长距离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VDC 长距离输电线路 多测点 行波测距 线路全长 Rogowski线圈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场跑道异物监测雷达关键技术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洪 汪学刚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10,共4页
机场道面的异物(FOD)监测是保障民航飞机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毫米波调频连续波(FM-CW)雷达可全天候、全天时自动监测机场跑道的异物,是近几年出现的新兴技术。介绍了FOD监测系统的国内外现状和美国联邦航空局(FAA)最新发布的FOD监测设... 机场道面的异物(FOD)监测是保障民航飞机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毫米波调频连续波(FM-CW)雷达可全天候、全天时自动监测机场跑道的异物,是近几年出现的新兴技术。介绍了FOD监测系统的国内外现状和美国联邦航空局(FAA)最新发布的FOD监测设备标准,分析了FOD监测雷达组成和原理,在此基础上,讨论了FOD监测雷达天线、微波射频组件、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中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跑道 异物监测 毫米波雷达 调频连续波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检测的光纤倏逝波生物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立新 冯莹 +2 位作者 姜广文 柳珑 魏立安 《传感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83-785,789,共4页
构建了一种以光纤和光纤束作为系统信号传输通道的光纤倏逝波生物传感器系统,根据光纤探针的倏逝波理论和模式匹配理论对光纤探针进行了设计与制作,然后应用直接结合分析的方法对该传感器系统的探测性能进行了实验检测。实验针对光纤探... 构建了一种以光纤和光纤束作为系统信号传输通道的光纤倏逝波生物传感器系统,根据光纤探针的倏逝波理论和模式匹配理论对光纤探针进行了设计与制作,然后应用直接结合分析的方法对该传感器系统的探测性能进行了实验检测。实验针对光纤探针置于空气中和蒸馏水中两种情况进行,同时将系统检测到的信号通过数据采集卡采集到计算机中,并进行相关检测分析。对光纤探针置于空气中和蒸馏水中两种情况,系统分别获得了16.7和20.5的探测信噪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相关检测方法能很好的区分系统的噪声信号和所探测的荧光信号,整个系统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器 倏逝波 光纤 相关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