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污水配制活性碱/聚二元复合驱体系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杨怀军 杨德华 +2 位作者 潘红 于娣 张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0-154,共5页
在碱/聚合物二元复合驱现场试验过程中,碱与配制用污水或地层水出现不匹配的问题,造成地面管线大量结垢及驱油体系性能大幅度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以大港羊三木油田三断块馆Ⅱ上油组油藏为依托,开展了污水配制碱/聚二元复合驱体系评价... 在碱/聚合物二元复合驱现场试验过程中,碱与配制用污水或地层水出现不匹配的问题,造成地面管线大量结垢及驱油体系性能大幅度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以大港羊三木油田三断块馆Ⅱ上油组油藏为依托,开展了污水配制碱/聚二元复合驱体系评价实验研究。选用污水匹配的活性碱(多元复合碱)及碳酸钠进行对比试验,在羊三木油田污水条件下,活性碱与污水的匹配性较好,比碳酸钠溶液的油水界面张力低2个数量级,达到10-3mN/m,抗钙镁能力达到500mg/L,并且与原油的乳化性强;二元复合驱体系对五种聚合物与碱进行了配伍性实验,其中污水聚合物HTPW-111与碱的匹配性好。研究表明,污水配制的活性碱/聚二元复合驱体系保持了聚合物驱的增黏性和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善的碱/聚二元复合驱 污水 超低界面张力 碱/聚合物的增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三次采油为主的提高采收率新技术 被引量:25
2
作者 韩大匡 杨普华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1994年第1期12-18,共7页
发展三次采油为主的提高果收率新技术,具有很大的潜力。如果通过各种三次采油方法提高采收率12.4%,那么由此增加的可采储量相当于全国目前剩余可采储量的56%。鉴于各种三次采油方法中,聚合物驱非常适合我国陆相储层的地质条... 发展三次采油为主的提高果收率新技术,具有很大的潜力。如果通过各种三次采油方法提高采收率12.4%,那么由此增加的可采储量相当于全国目前剩余可采储量的56%。鉴于各种三次采油方法中,聚合物驱非常适合我国陆相储层的地质条件,在当前应首先抓紧矿场聚合物驱的工业化试验应用,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其次是加强化学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机理的研究,因为这项技术提高采收率的幅度是聚合物驱的两陪多。但是此法使用的表面活性剂量太大,机理复杂,技术难度大,目前推广使用困难多,故需进一步加强研究。第三是积极探索微生物采油技术、注气混相驱和非混相驱、热采、各种物理场提高采收率等技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采油 提高采收率 驱油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用化学法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4
3
作者 刘玉章 吕西辉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1994年第1期25-28,共4页
本文从三次采油的角度探讨了提高采收率的问题。文中指出,化学法在胜利油田应用的可行性最大,其中尤以聚合物驱对胜利油田的条件最为适宜,进而重点介绍了胜利油田根据多数油藏具有油稠、出砂、渗透率高、非均质严重等特点而研制的交... 本文从三次采油的角度探讨了提高采收率的问题。文中指出,化学法在胜利油田应用的可行性最大,其中尤以聚合物驱对胜利油田的条件最为适宜,进而重点介绍了胜利油田根据多数油藏具有油稠、出砂、渗透率高、非均质严重等特点而研制的交联聚合物、粘土胶和黄原胶等驱油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常规聚合物驱油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联聚合物驱,在高含水期可以改善水驱效果,提高采收率。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立足国产聚合物、交联剂和配制注入流程的注交聚合物新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驱油 提高采收率 驱油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碱SPG体系对渤海稠油冷采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全 何顺利 +3 位作者 潘敏 蒲万芬 张晶 陈世荣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93,97,共4页
针对渤海NB35-2海上稠油(油藏温度下1580mPa.s)油田提出以物理降黏和提高驱替介质黏弹性为主,同时降低界面张力至10-2mN.m-1的SPG复合驱(SPG即表面活性剂,KYPAM和自生CO2体系)技术。模拟NB35-2油田物性和流体性质,通过SPG体系动态黏弹... 针对渤海NB35-2海上稠油(油藏温度下1580mPa.s)油田提出以物理降黏和提高驱替介质黏弹性为主,同时降低界面张力至10-2mN.m-1的SPG复合驱(SPG即表面活性剂,KYPAM和自生CO2体系)技术。模拟NB35-2油田物性和流体性质,通过SPG体系动态黏弹性实验、可视化岩心驱替实验和宏观岩心驱替实验,对渤海稠油冷采做了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SP体系中加入少量自生CO2体系,就可以使体系不但具有SPG和CO2驱的优点,而且可以通过二氧化碳在原油中的溶解降低稠油的心度,通过SP与自生二氧化碳体系的协同作用能提高SPG体系的黏弹性,大大改善油水流度比和提高微观驱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SPG复合驱 流度比 黏弹性 提高驱油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