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roved algorithms to plan missions for agile earth observation satellites 被引量:3
1
作者 Huicheng Hao Wei Jiang Yijun L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5期811-821,共11页
This study concentrates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the agile (AEOS). AEOS is a key study object on management problems earth observation satellite in many countries because of its many advantages over non-agile satell... This study concentrates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the agile (AEOS). AEOS is a key study object on management problems earth observation satellite in many countries because of its many advantages over non-agile satellites. Hence, the mission planning and scheduling of AEOS is a popular research problem.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AEOS characteristics and establishes a mission planning model based on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constraints of AEOS as per analysis. To solve the scheduling issue of AEOS, several improved algorithms are developed. Simulation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se algorithms are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sion planning immune clone algorithm hybrid genetic algorithm (EA) improved ant colony algorithm general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gile earth observation satellite (AE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BKA-P&O算法的光伏系统MPPT控制研究
2
作者 王欣峰 姜鑫杰 +1 位作者 张丕 赵思琴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45,共10页
针对光伏阵列输出功率曲线在局部遮阴条件下存在多峰值的特性,导致传统算法在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过程中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黑翅鸢算法(TBKA)与扰动观察法(P&O)相结合的MPPT控制策略,称为TBKA-P&O算法... 针对光伏阵列输出功率曲线在局部遮阴条件下存在多峰值的特性,导致传统算法在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过程中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黑翅鸢算法(TBKA)与扰动观察法(P&O)相结合的MPPT控制策略,称为TBKA-P&O算法。在全局搜索阶段,首先通过Tent-Logistic-Cosine混沌映射初始化种群,其次引入切线飞行策略优化TBKA算法的搜索效率和收敛精度,同时设计了一种基于贪婪策略的动态透镜成像反向学习策略用于提升搜索多样性,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在局部搜索阶段,结合P&O实现最大功率点的快速定位和高精度跟踪。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构建了包含传统P&O算法、BKA-P&O算法、量子CS-P&O算法以及TBKA-P&O算法的光伏发电系统仿真模型,实验结果显示,TBKA-P&O在4种工况下的跟踪精度分别为100%、99.97%、99.96%和99.96%,跟踪时间分别为0.093、0.090、0.077和0.047 s。与其他算法相比,TBKA-P&O算法在动态追踪速度、稳态跟踪精度及功率振荡控制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系统 最大功率点追踪 局部遮阴 改进黑翅鸢算法 扰动观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粒子群滑模观测器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静 李贵远 +1 位作者 刘杰 崔安迪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1-167,共7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传统滑模观测器存在高频滑模噪声,从而导致精度低、较大抖振以及相位延迟的问题,以及使用固定的滑模参数会使估算精度受到参数干扰而产生误差的情况,造成控制精度比较低,提出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IPSO)算法超螺旋滑模...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传统滑模观测器存在高频滑模噪声,从而导致精度低、较大抖振以及相位延迟的问题,以及使用固定的滑模参数会使估算精度受到参数干扰而产生误差的情况,造成控制精度比较低,提出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IPSO)算法超螺旋滑模观测器作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改进方法。该方法首先进行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然后建立超螺旋滑模观测器,最后应用改进粒子群算法。超螺旋算法采用积分形式来消除高频噪声,减小误差抖振以及相位延迟。引入改进粒子群算法对滑模观测器参数进行滑模参数寻优,通过在线调整滑模系数可以获得较高的收敛速度和稳态精度。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能有效抑制系统抖振,减小相位延迟,且估计精度高,进一步说明该策略在电动汽车中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超螺旋滑模观测器 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滑模参数 高频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理想电网条件下双馈电机网侧变换器的改进超螺旋终端滑模控制
4
作者 王宁 董锋斌 +1 位作者 罗育恒 樊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4-1064,共11页
为了提高不平衡及谐波电网电压下双馈风力发电机网侧变换器的控制性能,提出了一种改进超螺旋快速终端滑模的直接功率控制算法。首先,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分析了网侧变换器在不平衡及谐波电网电压下以功率为状态变量的数学模型。然后,在... 为了提高不平衡及谐波电网电压下双馈风力发电机网侧变换器的控制性能,提出了一种改进超螺旋快速终端滑模的直接功率控制算法。首先,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分析了网侧变换器在不平衡及谐波电网电压下以功率为状态变量的数学模型。然后,在进行功率内环设计时,针对数学模型中的负序以及各谐波分量导致的干扰,采用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进行观测。其次,为保证系统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稳态,构造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面,并结合改进超螺旋滑模趋近律来设计了功率内环的滑模控制律。同样对电压外环也设计了终端滑模控制律。并利用Lyapunov函数证明了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面、改进超螺旋控制算法及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稳定性。最后,通过与三种不同的控制方案来进行仿真对比,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 网侧变换器 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面 改进超螺旋算法 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SA-P&O算法的光储发电系统MPPT控制技术
5
作者 李晓峰 杨祺 +3 位作者 姜铭琨 倪昊 王珣 靳文星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0-407,共8页
针对光照强度不均匀造成光伏阵列的输出曲线为多峰曲线,传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控制算法不能跟踪到全局最大功率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mproved the Sparrow Search Algorithm,ISSA... 针对光照强度不均匀造成光伏阵列的输出曲线为多峰曲线,传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控制算法不能跟踪到全局最大功率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mproved the Sparrow Search Algorithm,ISSA)和扰动观察法(Perturbation and Observation Method,P&O)的光储发电系统MPPT控制方法。首先,在跟踪前期,采用混沌映射方式增加ISSA种群多样性,提升算法广泛搜索能力。为了防止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利用萤火虫扰动算法对麻雀个体进行扰动更新;其次,在跟踪后期,使用P&O防止系统在最大功率点附近振荡,保证最大功率点稳定输出;最后,经过算例分析,所提MPPT控制方法实现了不同场景下的快速跟踪、精准输出,能够很好应用地于光储混合发电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最大功率点跟踪 改进麻雀搜索算法 扰动观察法 萤火虫扰动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ESO和分数阶协同的PMSM转速控制
6
作者 任金霞 姚广辉 王金荣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6-160,167,共6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在运行过程中易受扰动影响以及传统滑模控制器使用符号函数易给系统带来高频抖振使得控制效果不佳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扩展状态观测器(ESO)和分数阶协同的PMSM转速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含有扰动项的PMSM...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在运行过程中易受扰动影响以及传统滑模控制器使用符号函数易给系统带来高频抖振使得控制效果不佳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扩展状态观测器(ESO)和分数阶协同的PMSM转速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含有扰动项的PMSM数学模型;其次,对传统超螺旋算法进行改进,基于二次函数设计了光滑可微的新型分段函数代替传统符号函数,用自适应函数修正滑模增益,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改进超螺旋算法的改进ESO观测系统扰动并反馈给转速环控制器;最后,设计了分数阶非线性比例积分流形,并基于该流形设计了PMSM分数阶协同转速环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较传统协同控制和传统滑模策略在空载启动时调节时间分别减少了50%和70%、在负载突变时转速突变值分别减少了74%和82%,该策略可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以及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分数阶 改进超螺旋算法 扩展状态观测器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的水质模型多参数反演 被引量:4
7
作者 彭杨 杨德铭 +1 位作者 罗诗琦 张志鸿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109,116,共9页
水质模型参数取值对模型的模拟精度影响很大,为提高BOD-DO水质模型参数反演精度,首先在DobbinsCamp BOD-DO水质模型的基础上,以BOD和DO浓度计算值与实测值之差的加权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了Dobbins-Camp BOD-DO水质多参数反演模型... 水质模型参数取值对模型的模拟精度影响很大,为提高BOD-DO水质模型参数反演精度,首先在DobbinsCamp BOD-DO水质模型的基础上,以BOD和DO浓度计算值与实测值之差的加权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了Dobbins-Camp BOD-DO水质多参数反演模型;然后针对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求解精度低、稳定性不足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引入Sine混沌映射和对立学习、转移概率以及差分变异3个策略,分别从提高初始种群多样性、扩大搜索空间以及增强种群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三方面对SSA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多策略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Multi-strategy Improved Sparrow Search Algorithm,MISSA),并将其应用于Dobbins-Camp BOD-DO水质多参数反演模型的求解;最后通过数值实验将得到的反演结果与SSA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四种优化算法进行对比,并探讨了参数初值选取和观测噪声水平对反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ISSA算法的计算性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中的4种算法,且能显著降低初值选取对BOD-DO水质模型参数反演结果的影响,当观测数据的噪声水平不超过5%时,MISSA算法可有效提高反演结果的稳定性。该结果验证了MISSA算法在反演Dobbins-Camp BOD-DO水质模型参数的有效性,为水质模型参数求解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D-DO水质模型 参数反演 多策略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 初值选取 观测噪声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弱磁反馈超螺旋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8
作者 李祥飞 易志萱 +2 位作者 刘捃锓 赵凯辉 邹莉华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2-145,共14页
针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在弱磁程度较深时,受到电机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时会造成电压环输出、转矩和电流脉动增大,转速收敛过慢等问题,提出一种转速-电压环反馈超螺旋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FST-NFTSMC)的深度弱磁控制方法。... 针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在弱磁程度较深时,受到电机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时会造成电压环输出、转矩和电流脉动增大,转速收敛过慢等问题,提出一种转速-电压环反馈超螺旋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FST-NFTSMC)的深度弱磁控制方法。为了减少弱磁控制对系统模型的依赖,根据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在参数摄动时的数学模型,构建电压环超局部模型,并结合转速环超局部模型建立转速-电压环超局部模型。基于此超局部模型,结合反馈超螺旋算法和非奇异快速终端切换函数设计转速-电压环FST-NFTSMC,同时建立改进滑模扰动观测器对系统存在的未知部分进行估计,并前馈补偿给FST-NFTSMC,进一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控制精度。仿真和实验表明,与传统PI控制相比,该方法在无弱磁区、浅度弱磁区和深度弱磁区的收敛速度上分别提高了66%、40.6%和28.6%,稳定性更好,转矩和电流脉动更小,证明了该方法在弱磁控制上能有效抑制电压环受到扰动后输出的抖振以及提高转速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深度弱磁区 反馈超螺旋算法 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 改进滑模扰动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S-IP&O的光伏最大功率跟踪 被引量:2
9
作者 徐雨珊 吴成明 +1 位作者 扬臻辉 刘志昂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1-107,共7页
针对光伏组件存在局部阴影条件(PSC)时,功率输出曲线呈现出的多峰现象,传统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情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将自适应布谷鸟搜索(ICS)算法和变步长扰动观察法(IP&O)相结合的复合算法(ICS-IP&... 针对光伏组件存在局部阴影条件(PSC)时,功率输出曲线呈现出的多峰现象,传统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情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将自适应布谷鸟搜索(ICS)算法和变步长扰动观察法(IP&O)相结合的复合算法(ICS-IP&O)。对布谷鸟搜索方法(CS)的切换概率、Lévy飞行步长系数进行非线性自适应优化,使其满足迭代前、后期不同的需求,加快收敛进程。在偏好随机游走部分,引入粒子群算法思想,对位置更新公式进行优化,提高其多样性,使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随机性,降低陷入局部最优的可能性。算法后期切换成IP&O搜索,减小振荡。通过Simulink进行仿真测试,并与粒子群算法(PSO)、布谷鸟算法(CS)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在静态、局部遮阴、动态遮阴条件下均具有更好的收敛速度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局部阴影条件 自适应布谷鸟搜索算法 最大功率点追踪 Lévy飞行 变步长扰动观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光条件下基于IPSO-FLC的光伏MPPT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樊立萍 姚凌颖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77-82,共6页
光伏阵列在部分遮光条件下的P-U特性曲线会呈现多峰问题,致使跟踪算法变得更加复杂,而传统的MPPT算法可能会陷入局部最大功率点,导致对全局最大功率点的跟踪无法实现。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模糊控制器,来实现遮光条件下的光... 光伏阵列在部分遮光条件下的P-U特性曲线会呈现多峰问题,致使跟踪算法变得更加复杂,而传统的MPPT算法可能会陷入局部最大功率点,导致对全局最大功率点的跟踪无法实现。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模糊控制器,来实现遮光条件下的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光伏系统和所提出的MPPT算法进行仿真,同时与扰动观测法等传统MPPT算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跟踪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并且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MPPT 部分遮光 模糊控制器 改进粒子群算法 扰动观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分数阶滑模的PMSM无传感器控制
11
作者 任金霞 姚广辉 +1 位作者 何明晏 甘夏冰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115,121,共7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在运行过程中易受扰动影响以及传统滑模观测器使用符号函数会给系统带来高频抖振使转子位置观测精度不高等问题,为了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以及转子位置的观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阶滑模线性自抗扰转速、电流复合控...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在运行过程中易受扰动影响以及传统滑模观测器使用符号函数会给系统带来高频抖振使转子位置观测精度不高等问题,为了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以及转子位置的观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阶滑模线性自抗扰转速、电流复合控制器及改进超螺旋算法滑模观测器的无传感器控制方法。首先,采用改进型三阶线性扩展状态观测器观测系统扰动并反馈给控制器;其次,将传统线性自抗扰控制中的线性误差反馈控制律用新型分数阶滑模趋近律代替,构建分数阶滑模线性自抗扰转速、电流复合控制器;最后,对传统超螺旋算法中的符号函数进行分数阶微分、用变换函数代替非线性项指数的常数,设计基于分数阶的改进超螺旋算法滑模观测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无超调、抗干扰能力强、调节速度快以及转子位置观测精度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分数阶 自抗扰控制 改进超螺旋算法观测器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光伏系统MPPT控制算法 被引量:21
12
作者 吴俊娟 姜一达 +1 位作者 王强 孙孝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8-484,共7页
在分析传统扰动观测法缺点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控制算法,使光伏系统具有检测系统稳定状态的能力,并根据检测到的状态进行相应控制,实现了系统稳态占空比无扰动、母线电压无波动。在考虑光照强度、温度、负载重载(轻载)、母线电压扰动的... 在分析传统扰动观测法缺点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控制算法,使光伏系统具有检测系统稳定状态的能力,并根据检测到的状态进行相应控制,实现了系统稳态占空比无扰动、母线电压无波动。在考虑光照强度、温度、负载重载(轻载)、母线电压扰动的情况下对改进控制算法进行MATLAB仿真,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改进的控制算法比传统算法跟踪稳定性更好、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控制算法 扰动观测法 最大功率跟踪 光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移动目标成像侦测任务规划问题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冉承新 王慧林 +1 位作者 熊纲要 邱涤珊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7-465,共9页
基于先验信息调用成像侦察卫星监控陆地或海洋移动目标动态信息是卫星成像侦察面临的新课题。在已知移动目标位置等先验信息基础上,动态构造目标可变潜在区域及其运动预测模型,利用STK辅助构造其候选成像观测活动集合;在此集合及目标运... 基于先验信息调用成像侦察卫星监控陆地或海洋移动目标动态信息是卫星成像侦察面临的新课题。在已知移动目标位置等先验信息基础上,动态构造目标可变潜在区域及其运动预测模型,利用STK辅助构造其候选成像观测活动集合;在此集合及目标运动预测模型基础上对动态可变区域成像卫星调度问题进行建模,并设计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算法及遗传算法的改进遗传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得到近最优的移动目标成像侦测方案。最后通过实例及算法对比验证了规划模型及算法对解决该类问题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调度 先验信息 可变潜在区域 动态观测活动集合 任务规划模型 改进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差异演化算法在MPPT扰动观察法中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建军 白建民 +1 位作者 郭伟 顾勇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2-103,共2页
太阳电池最大功率跟踪(MPPT)控制方法有很多。例如:直线近似法、电压反馈法、扰动观察法、增量电导法、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每一种MPPT控制策略均具有自身的特点。针对光伏电池的非线性特性,介绍了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原理,并利用... 太阳电池最大功率跟踪(MPPT)控制方法有很多。例如:直线近似法、电压反馈法、扰动观察法、增量电导法、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每一种MPPT控制策略均具有自身的特点。针对光伏电池的非线性特性,介绍了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原理,并利用改进的差异演化算法对扰动观察法进行了改进,减少了扰动观察法的震荡过程,确保了光伏阵列稳定地工作在最大功率点附近。仿真结果证明,利用该差异演化算法改进的MPPT,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最大功率跟踪 改进的差异演化算法 扰动观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禁忌搜索算法的PMU布点配置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勇 陈赤培 +1 位作者 王林 姜琴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25,48,共6页
将遗传算法GA(Genetic Algorithm)和禁忌搜索算法TS(Tabu search)相结合,提出一种遗传禁忌搜索算法GATS(Genetic Algorithm & Tabu search)用于相量测量单元优化配置。GATS算法结合了遗传算法的随机搜索能力、并行性和禁忌搜索算法... 将遗传算法GA(Genetic Algorithm)和禁忌搜索算法TS(Tabu search)相结合,提出一种遗传禁忌搜索算法GATS(Genetic Algorithm & Tabu search)用于相量测量单元优化配置。GATS算法结合了遗传算法的随机搜索能力、并行性和禁忌搜索算法的记忆功能,有效地解决了遗传算法的爬山能力差、早熟的问题,提高了收敛速度及优化质量;同时遗传算法的种群操作,保留了遗传算法的多出发点的优势,弥补了禁忌搜索的单一单操作缺乏并行性的弱点。在约束条件处理时,采用了不可行解启发性修复方法,提高了算法的优化效果。基于图论的深度优先方法用于系统可观性分析。将GATS算法应用于优化相量测量装置安装地点选择,实现了安装地点最少,而整个系统可观的目标。通过算例证明了算法的有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观测性分析 相量测量单元 遗传算法 改进遗传算法 禁忌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拟退火算法的观察点设置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品 张金芳 +1 位作者 鲍冠伯 袁麟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4328-4330,共3页
观察点设置问题是地形可视性分析中的一类重要问题,在空间信息辅助决策、电信、野生动物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深入分析观察点设置问题特点的基础上,对经典模拟退火算法的状态产生过程和状态更新过程进行了问题相关的改进。状态... 观察点设置问题是地形可视性分析中的一类重要问题,在空间信息辅助决策、电信、野生动物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深入分析观察点设置问题特点的基础上,对经典模拟退火算法的状态产生过程和状态更新过程进行了问题相关的改进。状态函数的设计同时考虑了观察点的视域和彼此之间的距离影响,而退温函数的设计则实现了高温阶段的退温时间远长于低温阶段的退温时间,提高了计算效率。仿真实验表明,基于改进模拟退火算法的观察点设置问题计算时间比采用经典模拟退火算法减少了50%-95%,并且问题解决准确度也有一定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点设置 改进模拟退火算法 状态函数 退温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被引量:45
17
作者 张艳霞 赵杰 邓中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097-3102,共6页
为开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研究,采用光伏电源外特性等效方法,推导了大容量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数学模型,搭建了10MW光伏电源的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扰动观察最大功率跟踪方法,该方法不受测量和计算误差的影响,能保证光... 为开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研究,采用光伏电源外特性等效方法,推导了大容量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数学模型,搭建了10MW光伏电源的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扰动观察最大功率跟踪方法,该方法不受测量和计算误差的影响,能保证光伏电源尽快稳定在最大功率点。应用正弦脉宽调制的电压型三相桥式逆变器和具有阻尼电阻的LCL滤波器作为光伏电源与电网之间的接口,采用内外环加同步比例积分的电流控制技术实现并网。仿真实验验证了搭建的10MW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并网电流谐波符合IEEEStd929—2000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光伏模型 改进的扰动观察最大功率跟踪法 光伏并网系统 同步比例积分电流控制 阻尼LCL滤波器 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步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石季英 薛飞 +1 位作者 秦子健 凌乐陶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5-490,共6页
光伏阵列的P-U特性曲线在局部阴影的情况下会呈现多个极值点,传统算法容易陷于局部极值,智能算法追踪耗时过多.在研究两类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扰动观察法和粒子群算法的3步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该算法采用大步长扰动观察法... 光伏阵列的P-U特性曲线在局部阴影的情况下会呈现多个极值点,传统算法容易陷于局部极值,智能算法追踪耗时过多.在研究两类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扰动观察法和粒子群算法的3步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该算法采用大步长扰动观察法缩小搜索范围并确定粒子数目;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实现全局搜索寻找最优局部;采用逐步逼近的扰动观察法在最优局部内搜索最大功率点.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均匀光照和局部遮阴情况下均能准确迅速地跟踪到最大功率点,相比于粒子群算法,追踪时间缩短3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多峰 局部阴影 3步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 改进的粒子群优化 扰动观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O-ICS算法的光伏系统MPPT控制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昂 刘文锋 +1 位作者 李音柯 高春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3-209,共7页
传统的光伏系统MPPT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而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MPPT方法追踪速度慢,皆不能同时兼顾准确性和快速性。对此,该文设计一种变步长扰动观察法(IP&O)结合自适应布谷鸟搜索(ICS)算法的复合算法,先利用IP&O迅速到达对应... 传统的光伏系统MPPT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而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MPPT方法追踪速度慢,皆不能同时兼顾准确性和快速性。对此,该文设计一种变步长扰动观察法(IP&O)结合自适应布谷鸟搜索(ICS)算法的复合算法,先利用IP&O迅速到达对应电压最大的功率极大值点,再根据复杂光照环境下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利用该点的功率值调整ICS算法的搜索范围,使其快速准确地追踪到最大功率点。通过仿真对比,验证了此算法在追踪速度和精度上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光照条件 最大功率点跟踪 布谷鸟算法 变步长扰动观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A^(*)算法的采摘机器人路径规划与跟踪控制 被引量:11
20
作者 代玉梅 张瑞玲 马黎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8-145,共8页
为提高采摘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和控制精准度,提出一种基于改进A^(*)算法的路径规划与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建立移动采摘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然后通过引入人工势场法改进了A^(*)算法的效率,实现了对采摘机器人运动路径的快速规划,最后利用状... 为提高采摘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和控制精准度,提出一种基于改进A^(*)算法的路径规划与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建立移动采摘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然后通过引入人工势场法改进了A^(*)算法的效率,实现了对采摘机器人运动路径的快速规划,最后利用状态观测器估计出系统状态,并设计终端滑模控制律来准确跟踪路径指令,大大提高了控制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改进A^(*)算法相比于传统A^(*)算法具有更高的运行效率和更短的路径长度,移动车和机械臂的运行时间分别为6 s和2 s,路径长度分别为47.82 m和11.25 m,设计的终端滑模控制相比于滑模控制具有更优的控制精度,移动车和机械臂的最大跟踪误差为0.2 m和0.04 m,能够使采摘机器人更高效和更精准地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摘机器人 改进A^(*)算法 路径规划 跟踪控制 状态观测器 终端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