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5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grated fire/flight control of armed helicopters based on C-BFGS and distributionally robust optimization
1
作者 ZHOU Zeyu WANG Yuhui WU Qingxi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CSCD 2024年第6期1604-1620,共17页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air combat,an integrated fire/flight control(IFFC)system is designed to achieve automatic precision tracking and aiming for armed helicopters and release the pilot from heavy target ...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air combat,an integrated fire/flight control(IFFC)system is designed to achieve automatic precision tracking and aiming for armed helicopters and release the pilot from heavy target burden.Considering the complex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uplings of armed helicopters,an improved automatic attack system is con-structed to integrate the fire control system with the flight con-trol system into a unit.To obtain the optimal command signals,the algorithm is investigated to solve noncon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by the contracting Broyden Fletcher Goldfarb Shanno(C-BFGS)algorithm combined with the trust region method.To address the uncertainties in the automatic attack system,the memory nominal distribution and Wasserstein distance are introduced to accurately characterize the uncertainties,and the dual solvable problem is analyzed by using the duality the-ory,conjugate function,and dual norm.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practica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n solving the IFFC problem on the premise of satisfactory aiming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ed fire/flight control(IFFC) armed helicopter improved contracting Broyden Fletcher Goldfarb Shanno(C-BFGS)algorithm memory nominal distribution Wasserstein dis-tance distributionally robust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uper-Twisting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涛 黄景春 +1 位作者 周行之 金靖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453,共9页
在无传感器控制宽调速范围内,传统super-twisting二阶滑模观测器算法在永磁同步电机中存在转子位置估计误差随速度变化而发生抖动的问题.为减小转子位置估计误差并提升电机调速控制性能,本文基于双曲函数提出一种改进的滑模观测器,并设... 在无传感器控制宽调速范围内,传统super-twisting二阶滑模观测器算法在永磁同步电机中存在转子位置估计误差随速度变化而发生抖动的问题.为减小转子位置估计误差并提升电机调速控制性能,本文基于双曲函数提出一种改进的滑模观测器,并设计定子电阻的在线辨识方案,同时开发扰动电压观测器以在线估计逆变器非线性引起的失真电压;最后,通过电机硬件在环实验测试进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位置估计误差减小7.6%,速度估计精度提高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传感器控制 改进super-twisting算法 定子电阻在线辨识 逆变器非线性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算法的储粮通风温度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吕宗旺 柳航 孙福艳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8,共8页
在当前粮食安全日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对储粮过程中的温度波动进行准确预测,并通过智能化的通风控制系统实现对储粮环境的优化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一种CNN-BiGRU-Attention网络模型,通过CNN提取特征图中时序数据之间的... 在当前粮食安全日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对储粮过程中的温度波动进行准确预测,并通过智能化的通风控制系统实现对储粮环境的优化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一种CNN-BiGRU-Attention网络模型,通过CNN提取特征图中时序数据之间的潜在关系,并将处理后的特征向量作为BiGRU网络的输入,根据粮情数据的时序特征,在BiGRU网络中加入Attention为粮情特征分配权重;以及采用IPSO优化模型超参数的多模型融合算法来预测粮堆温度。使用吉林省榆树某直属粮库的数据集验证该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均方根误差RMSE为0.046 9,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031 5,确定系数R~2为0.992 5,与其他模型相比,有效地提高预测精度。通过将储粮温度预测功能应用于粮情测控系统中,实现机械通风智能化来保障粮食的安全储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粮温度预测 改进粒子群算法 粮食储藏 通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光伏逆变器控制参数辨识 被引量:3
4
作者 罗建 孙越 江丽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3,共10页
精准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模型是研究大规模光伏接入下电力系统故障特性的重要工具。目的为了解决现有光伏逆变器仿真模型与实际工作中的光伏逆变器特性相差较大的问题,方法提出采用参数辨识的方法构建逆变器的辨识模型。以重庆云阳某1 MW... 精准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模型是研究大规模光伏接入下电力系统故障特性的重要工具。目的为了解决现有光伏逆变器仿真模型与实际工作中的光伏逆变器特性相差较大的问题,方法提出采用参数辨识的方法构建逆变器的辨识模型。以重庆云阳某1 MW光伏电站为实际参照模型,首先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将逆变器的工作区间划分为3个阶段,利用数学扰动法分别对3个阶段中的待辨识参数划分灵敏度高低等级,并由此提出不同阶段不同灵敏度参数分步辨识策略;其次,分阶段采集实际光伏电站工作数据,对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各待辨识参数的初始取值范围,设计同步辨识参数实验作为参照;最后提出改进的混沌遗传粒子群优化算法(chaos genetic algorithm of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CGAPSO)作为辨识算法,分步分工作阶段辨识相关参数,通过对比参数的同步辨识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优越性,并将辨识结果代入仿真模型。结果结果表明,低灵敏度参数的同步辨识结果误差远超过可接受范围,而CGAPSO分步辨识出的相关参数误差皆在1.1%以下,精度远高于同步辨识结果。结论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构建的辨识模型输出数据与实际逆变器工作数据契合度高,可准确反映逆变器实际工作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逆变器 逆变器控制策略 参数辨识 数学扰动法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井流量控制系统高温电磁阀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郑严 顿志强 +3 位作者 王晓 王龙 钟俊宇 马传钦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60,共11页
井下流量控制系统作为智能完井系统的核心部件,对井下智能开采至关重要,而井下高温电磁阀作为电控液驱流量控制系统的重要元件,对控制系统性能起到关键作用。介绍了电磁阀结构及工作原理,利用有限元仿真建立电磁铁模型,分析了电磁铁静... 井下流量控制系统作为智能完井系统的核心部件,对井下智能开采至关重要,而井下高温电磁阀作为电控液驱流量控制系统的重要元件,对控制系统性能起到关键作用。介绍了电磁阀结构及工作原理,利用有限元仿真建立电磁铁模型,分析了电磁铁静铁芯锥角、静铁芯凸台、线圈位置、隔磁环倾角、隔磁环长度对电磁力特性影响,并进行了电磁-热耦合仿真分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影响电磁力结构参数之间的主次关系,并基于响应面法与改进粒子群算法结合的优化思路,对电磁铁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0 mm处的电磁力提高了16.68%,0.5 mm处电磁力提高了29.62%,1 mm处电磁力提高了31.06%,为电控液驱型流量控制系统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井 流量控制系统 高温电磁阀 正交试验 改进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指南及共识质量,促进影像医学高质量发展
6
作者 吕晗 王悍 +6 位作者 刘军 刘辉 罗旭飞 周奇 陈耀龙 王振常 STAR影像医学专科委员会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0,共4页
正确理解、制订和评价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及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是现代医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国影像医学领域指南及共识的制订数量逐年快速增长,为影像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鉴于高质量的... 正确理解、制订和评价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及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是现代医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国影像医学领域指南及共识的制订数量逐年快速增长,为影像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鉴于高质量的指南及共识有助于指导和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患者收益,行业需在关注数量的同时,更关注其质量。积极推进指南及共识的质量评价与提升,将更有力地推进影像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指南 专家共识 影像医学 质量控制和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趋近律的IPMSM滑模NDOB调速控制 被引量:2
7
作者 谷爱昱 庞城洁 乐敏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0,共9页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IPMSM)调速系统中的传统滑模控制存在抖振严重、响应速度慢和抗扰能力差等问题。为了增强IPMSM调速系统的控制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双幂次趋近律与非线性扰动观测器...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IPMSM)调速系统中的传统滑模控制存在抖振严重、响应速度慢和抗扰能力差等问题。为了增强IPMSM调速系统的控制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双幂次趋近律与非线性扰动观测器(nonlinear disturbance observer,NDOB)的滑模控制方法。改进双幂次趋近律通过在幂次项引入系统状态变量,使趋近律具有变速趋近特性,解决了滑模趋近速度和抖振抑制间的矛盾。为了进一步增强系统的鲁棒性,设计了NDOB,该观测器不仅可以对扰动进行补偿,还可以通过减小趋近律增益系数进一步抑制系统抖振。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改进双幂次趋近律 非线性扰动观测器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行业图像数据高效安全传输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汤明 邹露 +3 位作者 何世明 谢玉森 周越淼 陈春钱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82,I0004-I0006,共14页
为解决石油行业大数据高效安全传输难题,将图像转化为三通道矩阵数据并对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综合考虑Laplace算子、灰度方差函数、离散余弦变换系数、图像相关系数、熵函数、图像结构相似度和图像信噪比等7个评价因素,利用熵权逼近理... 为解决石油行业大数据高效安全传输难题,将图像转化为三通道矩阵数据并对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综合考虑Laplace算子、灰度方差函数、离散余弦变换系数、图像相关系数、熵函数、图像结构相似度和图像信噪比等7个评价因素,利用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法对分解后的奇异值进行优选,在确保数据真实性的前提下用少量奇异值表征原始图像,进行图像压缩,降低数据大小,提高传输效率;提出多通道猫脸分割加密方法,分别对每个颜色通道的图像进行随机分割、随机加密和随机排序,解决了传统猫脸加密算法颜色通道线性相关度高,整体置乱度低的问题.结果表明:改进奇异值压缩技术在保证图像清晰的情况下仅利用15%的奇异值数据完成对图像的压缩,最大图像压缩比可达4.43,平均压缩后所占用的存储空间仅为原空间的26.29%,数据传输控制协议通信平均传输效率提高86.39%.在加密图像达到0相关的前提下,多通道猫脸分割加密算法加密图像在像素点处三通道颜色值完全不同,新方法颜色通道相关系数分别为0.20、0.22和0.25,对比传统猫脸加密方法,分别降低0.78、0.75和0.71.新方法加密效果好、难破解,可为石油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工业 图像数据 改进奇异值压缩 猫脸变换 熵权TOPSIS法 传输控制协议 数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的柱温箱控制系统设计
9
作者 闫丹 苏淑靖 +2 位作者 吴梦香 郭杨盛 亢叶飞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122,共6页
针对柱温箱温度控制的非线性、时变问题,设计一种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软件上以温度偏差作为决策变量,较大温度偏差采用改进Bang-Bang温控策略,中等温度偏差采用模糊温控策略,微小温差采用模糊PID温控策略,硬件上以Cortex-M3内... 针对柱温箱温度控制的非线性、时变问题,设计一种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软件上以温度偏差作为决策变量,较大温度偏差采用改进Bang-Bang温控策略,中等温度偏差采用模糊温控策略,微小温差采用模糊PID温控策略,硬件上以Cortex-M3内核处理器为核心,结合温度采集电路以及温度控制电路。实验结果表明:温度稳态精度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设定温度为40.00℃时,稳态误差在0.04℃以内,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温箱温控 复合温度控制方法 改进Bang-Bang控制 模糊控制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控制及残差生成器的逆变器性能提升控制策略
10
作者 胡长斌 刘超 +1 位作者 罗珊娜 陆珩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1-1259,共9页
为了提升交流微电网逆变器输出电压的暂态响应速度与抗扰动能力,提出了一种线性二次最优控制与残差生成器相结合的性能提升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三相电压型逆变器的状态空间模型,并设计了具有较快响应速度的二次型最优控制器;其次,根... 为了提升交流微电网逆变器输出电压的暂态响应速度与抗扰动能力,提出了一种线性二次最优控制与残差生成器相结合的性能提升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三相电压型逆变器的状态空间模型,并设计了具有较快响应速度的二次型最优控制器;其次,根据二重互质分解和尤拉参数化理论,得到基于残差生成器的性能提升控制结构;再次,基于模型匹配原理对性能提升控制器进行求解,从而提升系统的抗扰动能力;最后,设计了阶跃扰动、三相不平衡负载和非线性负载接入的仿真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控制 残差生成器 性能提升 三相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与IHHO-LSTM的神经网络时延预测方法
11
作者 游达章 袁野 张业鹏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15,共8页
基于Ether CAT控制多轴系统存在的同步误差问题,时延预测对于提高Ether CAT网络中主从同步精度十分重要。Ether CAT总线传输时延具有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等特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与多策略哈里斯鹰(IHHO)的长短期记... 基于Ether CAT控制多轴系统存在的同步误差问题,时延预测对于提高Ether CAT网络中主从同步精度十分重要。Ether CAT总线传输时延具有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等特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与多策略哈里斯鹰(IHHO)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时延预测方法。首先,将时延序列利用EMD算法处理,以降低时延序列的非平稳性;其次,针对哈里斯鹰种群初始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增加改进的ICMIC混沌映射来提高种群分布多样性,并引入反S型能量控制因子,平衡算法的全局搜索和局部开发能力,修正寻优模型;由于随机向量的不确定性,采用衰减机制更新随机向量,得到规则的向量变化;最后,利用IHHO-LSTM模型对分解的固有模态函数建模,并将各分量的预测值叠加得到最终的预测值。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EMD-IHHO-LSTM时延预测模型相较于传统HHO-LSTM模型在MAE,RMSE,MAPE分别提高了58.39%,69.85%,69.66%,可有效预测网络时延,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er CAT控制系统 时延预测 改进ICMIC混沌映射 能量控制因子 衰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计算的可重构电池网络能效提升与热安全管控
12
作者 党建 罗永春 +2 位作者 张旭 肖逗 贾嵘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9,共8页
可重构电池系统凭借其能量信息耦合优势成为解决电化学储能“木桶效应”的一个有效手段。但其可用路径规划量会随着电池数目的增多而成倍增长,使得在路径选择时需要考虑不同拓扑结构和负载需求约束,从而使重构策略难以快速制定和应用。... 可重构电池系统凭借其能量信息耦合优势成为解决电化学储能“木桶效应”的一个有效手段。但其可用路径规划量会随着电池数目的增多而成倍增长,使得在路径选择时需要考虑不同拓扑结构和负载需求约束,从而使重构策略难以快速制定和应用。该文利用可重构电池网络与图的一致性,将电池网络动态控制问题转化为图的遍历寻优问题,提出了基于记忆化搜索的图深度优先遍历的重构电池网络能效提升及热安全管控策略,从而获取了满足拓扑约束条件的最优开关配置,并可排除温度异常的故障电池模组。最后,通过搭建可重构电池网络实验平台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该研究结果能够为提高电池网络系统能效及安全性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电池网络 路径规划 图模型 能效提升 热安全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舍内循环除湿系统多目标优化调控算法研究
13
作者 张继成 闫艺璇 +2 位作者 郑萍 谢秋菊 黎煊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3-492,共10页
针对寒区冬季密闭式畜舍内现有的温湿环境调控热量损失大、补温能耗高,以及仅依赖温度或湿度等单一指标调控而导致环境调控效果不佳等问题,基于课题组前期研发的寒区畜舍内循环除湿系统,提出一种改进的多目标优化算法(Improved non-domi... 针对寒区冬季密闭式畜舍内现有的温湿环境调控热量损失大、补温能耗高,以及仅依赖温度或湿度等单一指标调控而导致环境调控效果不佳等问题,基于课题组前期研发的寒区畜舍内循环除湿系统,提出一种改进的多目标优化算法(Improved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INSGA-Ⅱ)优化该系统保温、除湿和能耗的运行效果。INSGA-Ⅱ采用自适应差分变异算子和改进精英保留策略的方法,增加最优解的种群多样性,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收敛。通过Zitzler-Deb-Thiele(ZDT)系列测试函数验证,改进INSGA-Ⅱ算法的反向世代距离(Inverted generational distance,IGD)和世代距离(Generational distance,GD)指标都优于传统NSGA-Ⅱ算法,与真实解更为接近。内循环除湿系统优化调控性能数据表明,空间广泛性评价指标(Spacing,SP)从NSGA-Ⅱ的0.1118降低到INSGA-Ⅱ的0.0202,最优解分布域显著增加,可为系统运行的优化调控提供更为广泛的参考依据,同时求解速度提高106.42%。在除湿系统仿真调控效果方面,INSGA-Ⅱ算法调控平均降温比NSGA-Ⅱ算法减少1.43℃,降幅为23.06%,减少了由除湿带来的舍内降温,能够获得更好的保温节能效果。因此,改进INSGA-Ⅱ优化算法有助于提升畜舍内循环除湿系统工作性能,为畜舍温湿环境精准调控提供可行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舍环境调控 内循环除湿系统 节能 改进NSGA-Ⅱ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非局部均值算法的地面气温资料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14
作者 熊雄 姚俊杰 +1 位作者 陈昕 张齐东 《气候与环境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6,共13页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非局部均值算法(Improved Non-Local Means,INLM)和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参数寻优的地面气温资料质量控制方法(INLM-PSO方法),该方法将非局部均值引入到地面气温资料质量控制中,通过欧式距离...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非局部均值算法(Improved Non-Local Means,INLM)和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参数寻优的地面气温资料质量控制方法(INLM-PSO方法),该方法将非局部均值引入到地面气温资料质量控制中,通过欧式距离和余弦相似度衡量参考站与目标站的相关性并对参考站赋权,实现对目标站观测值进行估计并实现质量控制。为了检验INLM-PSO方法的有效性及适应性,利用INLM-PSO方法对全国不同地区的典型14个地面观测站的2017~2018年日均温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效果分析,并与反距离加权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空间回归检验法(Spatial Regression Test,SRT)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IDW方法和SRT方法,该方法能有效识别出气温数据中的可疑值,预测精度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地面气温 改进的非局部均值(INLM) 余弦相似度 粒子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一致性算法的孤岛微电网控制策略
15
作者 李泽文 毛紫玲 +2 位作者 王远川 傅俊诚 夏翊翔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4-191,共8页
基于经典一致性控制的孤岛微电网系统的收敛速度慢,而现有的改进一致性算法难以适应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等需求。针对此问题,首先提出一种改进一致性算法,引入总体偏差消除项,在不改变原有拓扑结构的情况下,实现各分布式电源间的信... 基于经典一致性控制的孤岛微电网系统的收敛速度慢,而现有的改进一致性算法难以适应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等需求。针对此问题,首先提出一种改进一致性算法,引入总体偏差消除项,在不改变原有拓扑结构的情况下,实现各分布式电源间的信息交换和总体偏差消除项获取,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改进一致性算法的稳定性;然后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一致性算法的控制策略,实现了孤岛微电网的频率稳定和精确功率分配;最后搭建孤岛微电网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以及在收敛速度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微电网 改进一致性算法 分布式控制 有功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C的飞机牵引车轨迹跟踪
16
作者 张军 黄明辉 +3 位作者 王玥琳 阳星 叶敏 贾永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916-2926,共11页
为能满足物流机场短时间、高频次的快捷飞机牵引需求,提出了基于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牵引方法。采用“理论建模-算法设计-算例测试和仿真优化-样机实验”的技术路线和方法,以10t飞机牵引车为对象,构建牵引车的运动学模型,确定牵引车的约... 为能满足物流机场短时间、高频次的快捷飞机牵引需求,提出了基于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牵引方法。采用“理论建模-算法设计-算例测试和仿真优化-样机实验”的技术路线和方法,以10t飞机牵引车为对象,构建牵引车的运动学模型,确定牵引车的约束条件和控制量,通过增加防碰撞处理、最小转弯半径和路径平滑的方式改进A*算法,生成牵引车运动轨迹;设计模型预测控制(MPC)的轨迹跟踪控制器,构建MATLAB/Simulink和ADAMS联合仿真模型,通过轨迹跟踪仿真实验优化MPC的控制参数,并在改造的电传动飞机牵引车样机上开展轨迹跟踪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A*算法满足飞机牵引车工作路径规划和最小转弯半径要求,联合仿真方法优化了MPC控制器,在样机上实现了较好的跟踪精度,弯道和直线跟踪误差的标准差分别为0.362m和0.128m,实现了飞机牵引车的无人驾驶功能,为智慧物流机场的无人牵引飞机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传动飞机牵引车 无人驾驶技术 路径规划 改进A*算法 轨迹跟踪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时域MPC拖拉机路径跟踪控制研究
17
作者 夏长高 田梦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2-59,共8页
针对固定参数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在路径跟踪控制器中跟踪误差大、难以满足精准农业作业需求的情况,以及传统模型预测控制中时域参数固定的局限,提出一种时域参数自适应调整的控制策略。建立拖拉机动力学模型,在... 针对固定参数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在路径跟踪控制器中跟踪误差大、难以满足精准农业作业需求的情况,以及传统模型预测控制中时域参数固定的局限,提出一种时域参数自适应调整的控制策略。建立拖拉机动力学模型,在MPC算法的基础上,引入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时域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搭建MPC轨迹跟踪仿真框架,验证控制器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固定时域MPC控制器,所提出的自适应时域MPC控制器的轨迹跟踪,横向误差绝对均值可降低22%~28%,提高了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路径跟踪 模型预测控制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评价遗传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18
作者 谢嘉 孙帅浩 +3 位作者 李永国 梁锦涛 金昌兵 陈学飞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64-1071,共8页
针对传统遗传算法在处理路径规划问题时存在适应性差、收敛速度慢和易早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段评价路径的改进遗传算法。设计一种动态权重适应度函数,在线调节参数并考虑坡度因素,来增强算法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提出一种新的交叉... 针对传统遗传算法在处理路径规划问题时存在适应性差、收敛速度慢和易早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段评价路径的改进遗传算法。设计一种动态权重适应度函数,在线调节参数并考虑坡度因素,来增强算法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提出一种新的交叉变异方式,分段评价个体后进行有选择性的交叉和变异,提升算法的寻优能力,加快收敛速度;采用模糊控制在线调节交叉变异概率,避免算法早熟;引入删除算子剔除冗余节点,提高最优解的平滑性;在20×20和30×30地图环境上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改进型交叉变异能更快地搜索到更优路径,在线调节交叉变异概率很好地避免了算法早熟,最终解在路径长度、收敛速度及平滑度上均有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分段评价路径 改进遗传算法 动态权重适应度函数 选择性交叉变异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劣化下控制系统性能评价及寿命预测
19
作者 王印松 闫鑫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1-968,共8页
由于控制系统中的元件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步劣化,进而导致整个系统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性能不断下降,直至最后因无法完成预期控制目标而寿命终止。为准确评估控制系统性能及进行健康管理,提出了一种改进巴氏距离指标的控制系统性能评价方法... 由于控制系统中的元件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步劣化,进而导致整个系统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性能不断下降,直至最后因无法完成预期控制目标而寿命终止。为准确评估控制系统性能及进行健康管理,提出了一种改进巴氏距离指标的控制系统性能评价方法,引入权重系数减少数据中的各类噪声对评价值的干扰,并采用核密度估计法获取系统性能评价值。此外,在仅考虑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发生劣化的情况下,以新指标作为性能评价准则,确定控制系统的性能失效阈值与寿命阈值;采用非线性Wiener过程进行建模并预测其剩余寿命分布。通过三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劣化 改进巴氏距离 反馈控制系统 性能评价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城市卫星正射影像生产流程优化研究
20
作者 万从容 王斯健 胡源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28-132,共5页
在全球城市化进程高速推进的背景下,超大城市在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监测等众多领域对高精度卫星正射影像的需求呈现出井喷式增长趋势。然而,传统卫星正射影像生产流程受限于技术架构与处理范式,暴露出数据处理效率低下、成果时效性... 在全球城市化进程高速推进的背景下,超大城市在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监测等众多领域对高精度卫星正射影像的需求呈现出井喷式增长趋势。然而,传统卫星正射影像生产流程受限于技术架构与处理范式,暴露出数据处理效率低下、成果时效性滞后等一系列问题,难以契合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与动态监测的迫切需求。本文以上海市为例,深入剖析卫星正射影像生产流程在数据获取、处理及质量控制方面的难题,如天气影响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复杂且人工依赖度高、质量控制缺乏实时监控等。为此,本文提出一套基于跨学科技术融合的系统性优化方案:在数据获取上,多源协同采集并强化质量追溯;数据处理时,改进几何校正算法、优化镶嵌策略;质量控制方面,研发异常值自动检测系统。经以上海市为例进行试验验证,优化后的流程显著提升了影像几何精度、生产效率和质量检查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城市 卫星数字正射影像图 生产流程优化 算法改进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