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结合BP神经网络模型的水体透射光谱总磷浓度预测研究
1
作者 张国浩 王彩玲 +1 位作者 王洪伟 于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402,共9页
使用光谱数据结合融合算法对水体污染物含量进行准确检测以保护水资源已成为一个关键问题。然而,光谱数据的高维特性以及模型的不稳定常常导致预测效果不佳,无法准确的进行检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环保和准确的方法,实现对长江水体中总... 使用光谱数据结合融合算法对水体污染物含量进行准确检测以保护水资源已成为一个关键问题。然而,光谱数据的高维特性以及模型的不稳定常常导致预测效果不佳,无法准确的进行检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环保和准确的方法,实现对长江水体中总磷浓度含量的预测。具体而言,首先对测得的长江水质光谱数据进行最大最小归一化和均值中心化两种预处理操作,在消除不同数据量级差异的同时去除了噪声,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其次,为了解决光谱数据的高维度问题,采用了核主成分分析(KPCA)方法来降低数据维度并提取特征。KPCA方法通过在高维度的空间中找到一个分类平面,选出能代表原始数据99.42%信息量的前6个主成分,用于后续预测模型的训练。接着在原始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粒子初始化规则、多种群竞争策略、参数自适应更新策略、种群多样性引导策略和粒子变异机制,提高了粒子群的寻优能力,降低粒子陷入局部最优解的概率。并使用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对BP神经网络(BPNN)中的初始化权重和参数大小进行寻优,从而加快网络的收敛效果,提高预测能力。最后,使用本研究所提出的预测模型对测试集中的样本进行总磷浓度的预测,实验结果得到R^(2)为0.975786,RMSE为0.002242,MAE为0.001612。将本模型与当前预测性能较好的其他基准模型进行预测效果的对比,本研究所提出的模型对长江水体总磷浓度预测拟合效果更好,精确度更高。在水资源保护和环境管理领域中使用光谱数据结合融合算法进行预测模型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数据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BP神经网络模型 核主成分分析(KPCA) 总磷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sk based security assessment of power system using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with feature extraction 被引量:2
2
作者 M. Marsadek A. Mohamed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2期466-479,共14页
A comprehensive risk based security assessment which includes low voltage, line overload and voltage collapse was presented using a relatively new neural network technique called as the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 A comprehensive risk based security assessment which includes low voltage, line overload and voltage collapse was presented using a relatively new neural network technique called as the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GRNN) with incorporation of feature extraction method using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In the risk based security assessment formulation, the failure rate associated to weather condition of each line was used to compute the probability of line outage for a given weather condition and the extent of security violation was represented by a severity function. For low voltage and line overload, continuous severity function was considered due to its ability to zoom in into the effect of near violating contingency. New severity function for voltage collapse using the voltage collapse prediction index was proposed.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burden, a new contingency screening method was proposed using the risk factor so as to select the critical line outages. The risk based security assessment method using GRNN was implemented on a large scale 87-bus power system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isk prediction results obtained using GRNN with the incorporation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give better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line overload low voltage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risk index voltagecollap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BP神经网络的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预测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高科 吕航宇 +1 位作者 戚志鹏 刘玉姣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3,共7页
根据实测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数据的特点,建立了主成分分析PC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采用PCA法对影响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的支护类型、断面形状、巷道宽、巷道高、支护部分周边长、巷道断面积和巷道长度7个因素进行降维。将降维后因... 根据实测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数据的特点,建立了主成分分析PC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采用PCA法对影响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的支护类型、断面形状、巷道宽、巷道高、支护部分周边长、巷道断面积和巷道长度7个因素进行降维。将降维后因素的贡献率进行排序筛选,得到3个主成分指标(F_(1)、F_(2)和F_(3)),作为BP神经网络输入层的神经元。利用实测数据对PCA-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支持向量机回归(SVM)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全因素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SVM预测模型的平均精度分别为92.9420%、93.0235%,而PCA-BP预测模型的平均精度达到了96.4325%。PCA-BP神经网络模型不但简化了网络结构,更提高了网络的泛化能力,使预测误差更小、精度更高,为更准确地获得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通风 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 预测模型 PCA-BP神经网络 主成分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CA-BP神经网络模型的海宁市需水预测 被引量:3
4
作者 杨登元 鞠茂森 唐德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71,79,共5页
需水预测是地区水资源规划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实现水资源合理有序开发,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采用改进PCA-BP神经网络模型对影响需水量的9个影响因子进行降维处理,并分别以海宁市2001~2014、2015~2020年数据作为训... 需水预测是地区水资源规划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实现水资源合理有序开发,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采用改进PCA-BP神经网络模型对影响需水量的9个影响因子进行降维处理,并分别以海宁市2001~2014、2015~2020年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和检验样本完成模型训练,其中,综合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降维后的影响因子独立预测,从而预测海宁市规划年需水量,并与传统定额法的需水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人口、GDP、居民生活用水量、城镇公共用水量为影响海宁市需水量的主要因子;通过构建改进PCA-BP神经网络模型得到的2025、2030、2035年需水结果,比传统定额法更为真实、合理,进一步证实了预测模型的合理性,可为海宁市未来水资源规划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水预测 主成分分析法 改进PCA-BP神经网络 灰色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神经网络的城市用水量预测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东升 朱奎 +3 位作者 郭艳军 张树健 高明星 韩旭航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9-589,共11页
针对BP神经网络在用水量预测时影响因素多以及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本文构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PCA-IPSO-BP)用水量预测模型。本文首先提出一种基于正弦函数的非线性异步学习因子,改进粒子群算法(PS... 针对BP神经网络在用水量预测时影响因素多以及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本文构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PCA-IPSO-BP)用水量预测模型。本文首先提出一种基于正弦函数的非线性异步学习因子,改进粒子群算法(PSO),形成IPSO算法,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用水量因子,最后应用IPSO算法组合BP神经网络,以乌鲁木齐市2005—2020年用水量数据为例开展用水量模拟,并对未来用水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有关经济、人口、气候、用水效率等方面的14个因子可由降维后的主成分F1、F2、F3代替;PCA-IPSO-BP神经网络模型最先收敛且适应度值最小,用水量模拟的RMSE、MAE、MAPE分别为0.103亿m^(3)、0.093亿m^(3)、0.89%;未来用水量有增加趋势,2025年、2030年、2035年用水量分别为12.58亿m^(3)、13.98亿m^(3)、14.31亿m^(3)。该模型消除了因子之间的冗余信息,提高了预测精度,基于非线性异步学习因子的IPSO算法有效避免了模型陷入局部最优,该模型可为城市用水量预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水量预测 主成分分析 BP神经网络 改进粒子群算法 乌鲁木齐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边缘端设备的轻量化视频异常事件检测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南君 李爽 +2 位作者 李拓 邹晓峰 王长红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6-313,320,共9页
现有基于CNN模型的视频异常事件检测方法在精度不断提升的同时,面临架构复杂、参数庞大、训练冗长等问题,致使硬件算力需求高,难以适配无人机等计算资源有限的边缘端设备。为此,提出一种面向边缘端设备的轻量化异常事件检测方法,旨在平... 现有基于CNN模型的视频异常事件检测方法在精度不断提升的同时,面临架构复杂、参数庞大、训练冗长等问题,致使硬件算力需求高,难以适配无人机等计算资源有限的边缘端设备。为此,提出一种面向边缘端设备的轻量化异常事件检测方法,旨在平衡检测性能与推理延迟。首先,由原始视频序列提取梯度立方体与光流立方体作为事件表观与运动特征表示;其次,设计改进的小规模PCANet获取梯度立方体对应的高层次分块直方图特征;再次,根据每个局部分块的直方图特征分布情况计算表观异常得分,同时基于内部像素光流幅值累加计算运动异常得分;最后,依据表观与运动异常得分的加权融合值判别异常分块,实现表观与运动异常事件联合检测与定位。在公开数据集UCSD的Ped1与Ped2子集上进行实验验证,该方法的帧层面AUC分别达到86.7%与94.9%,领先大多数对比方法,且参数量明显降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低算力需求下,可以实现较高的异常检测稳定性和准确率,能够有效兼顾检测精度与计算资源,因此适用于低功耗边缘端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视频监控 边缘端设备 异常事件检测 主成分分析网络 分块直方图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量化量子跟踪系统复合轴精密控制
7
作者 于帅北 曹艳波 +2 位作者 费强 王芳 孙景旭 《光学精密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469-3478,共10页
基于量子加密的星地激光通信是一种比传统射频通信传输带宽高、数据安全性强的远程信息传输技术,具有高码率、小型化和低功耗等优点。为了实现星地之间激光链路的联通,地面光学终端与卫星光学载荷之间需要在通信时间窗口保证高精度跟踪... 基于量子加密的星地激光通信是一种比传统射频通信传输带宽高、数据安全性强的远程信息传输技术,具有高码率、小型化和低功耗等优点。为了实现星地之间激光链路的联通,地面光学终端与卫星光学载荷之间需要在通信时间窗口保证高精度跟踪瞄准,然而,地面光学终端在复杂环境中会受到多种传输干扰,需要轻量化的地面激光跟踪终端的精密结构设计,以及稳定可靠的跟踪控制算法。设计了一种基于双探测器的复合轴跟踪系统,整机结构轻量化设计,大口径成像系统使用一体化整体设计,有效质量相比传统结构减轻了50%以上,并采用跟踪架和快速反射镜两级跟踪的控制方式,采用参数识别和基于主元分析神经网络算法的自动调谐优化控制技术,通信时间窗口内跟踪误差PV值从20″以上减少到5″以下,提高了轻量化激光通信跟踪系统的性能,为星际激光通信技术提供高效的跟踪瞄准平台,从而实现更高效的量子加密激光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 复合轴控制 压电陶瓷快速反射镜 PID控制 主元分析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被引量:13
8
作者 林树宽 张冬岩 +2 位作者 李文贤 张天成 张一飞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160-2163,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的神经网络模型,用于高炉运行指标的实时预测.首先采用谱系聚类将特性分散的样本划分成不同的子类,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目标数据的众多变量进行降维处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炉运行指标的神经网... 提出一种基于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的神经网络模型,用于高炉运行指标的实时预测.首先采用谱系聚类将特性分散的样本划分成不同的子类,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目标数据的众多变量进行降维处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炉运行指标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大大改善了预报的精度和效率.通过对采集的高炉数据进行测试,表明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 主成分分析 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BP神经网络及其在需水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9
作者 龙训建 钱鞠 梁川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6-210,共5页
以甘肃省瓜州县为例,利用1988~2007年的总需水量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水资源需求量的7个因子进行主要影响因子分析,根据确定的主要影响因子构造BP神经网络的输入样本,从而进行不同水平的年总需水量预测。结果表明:国内生产... 以甘肃省瓜州县为例,利用1988~2007年的总需水量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水资源需求量的7个因子进行主要影响因子分析,根据确定的主要影响因子构造BP神经网络的输入样本,从而进行不同水平的年总需水量预测。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和大牲口数4个因子为影响研究区需水量的主要因子,将此作为主要因子构造BP神经网络的输入样本,确定网络输入节点数,建立瓜州县总需水量预测模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基于主成分分析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取,预测结果的绝对误差小于±0.05×10^9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水预测 主成分分析法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焦生产过程综合生产指标的改进神经网络预测方法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伟 吴敏 +1 位作者 雷琪 曹卫华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19-1424,共6页
针对炼焦生产过程综合生产指标(焦炭质量、产量和焦炉能耗)检测的严重滞后问题,提出一种改进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首先基于相关过程参数的主元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确定出预测模型的输入输出变量;然后采用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BP神经网... 针对炼焦生产过程综合生产指标(焦炭质量、产量和焦炉能耗)检测的严重滞后问题,提出一种改进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首先基于相关过程参数的主元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确定出预测模型的输入输出变量;然后采用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BP神经网络建立预测模型,并与基本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比较;最后,对改进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改进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高的预测精度,模型的预测效果可以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焦生产过程 主元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 改进差分进化算法 改进BP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主分量分析人脸识别算法 被引量:12
11
作者 赵立强 张晓华 +1 位作者 高振波 张洪亮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6期226-229,共4页
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主分量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用小波变换对人脸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形成低频小波子图,然后用主分量分析法构造特征脸子空间,将人脸图像在特征空间的投影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由BP神经网络和后验概率转换器构成... 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主分量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用小波变换对人脸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形成低频小波子图,然后用主分量分析法构造特征脸子空间,将人脸图像在特征空间的投影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由BP神经网络和后验概率转换器构成人脸识别器。针对ORL人脸库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BP神经网络 主分量分析(PCA)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不同预处理麦秸改良土壤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增丽 冯浩 余坤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0-155,共6页
以7种不同预处理(T1~T7)麦秸改良土壤为试验数据,选用150 min累积入渗量(I150)、有效含水率(θ)、土壤累积蒸发量(Ec)、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FD)、土壤孔隙分形维数(Dp)、秸秆分解率(Rd)、全氮含量(wTN)7个相互独立的指... 以7种不同预处理(T1~T7)麦秸改良土壤为试验数据,选用150 min累积入渗量(I150)、有效含水率(θ)、土壤累积蒸发量(Ec)、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FD)、土壤孔隙分形维数(Dp)、秸秆分解率(Rd)、全氮含量(wTN)7个相互独立的指标,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不同预处理秸秆还田后,对土壤入渗特性、土壤水分有效性、持水性、结构稳定性、土壤孔隙、秸秆分解率、土壤全氮含量7个方面的改良土壤效果进行评价。将各评价指标的加权和作为改良土壤效果的综合主成分指标。结果表明,改良效果综合主成分可以代表86.93%的不同预处理麦秸改良效果变异信息,且服从正态分布,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客观性,可以用于预处理麦秸改良土壤效果的评价。在7个指标中,第一公因子以全氮含量(wTN)、孔隙分形维数(Dp)、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FD)、土壤有效含水率(θ)的贡献率较大(达49.92%);第二公因子以秸秆分解率(Rd)、累积入渗量(I150)和土壤累积蒸发量(Ec)的贡献率较大(达37.01%)。不同预处理秸秆改良土壤综合效果优劣依次为T6、T7、T3、T5、T4、T2、T1。氨化秸秆对土壤的综合改良效果优于未氨化秸秆,粉碎秸秆对土壤的综合改良效果优于未粉碎秸秆,氨化秸秆与硫酸钙改良剂混合还田的土壤改良效果优于与硫酸铝改良剂混合配施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秸 预处理 改良土壤 主成分分析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鼻技术在茶叶品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2
13
作者 于慧春 王俊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8-752,共5页
以电子鼻作为检测手段,对同类不同等级的茶叶、茶水和茶底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特征提取来压缩数据维数,减少数据计算量,进而优化特征向量。然后采用线性判别和BP神经网络的方法对茶叶... 以电子鼻作为检测手段,对同类不同等级的茶叶、茶水和茶底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特征提取来压缩数据维数,减少数据计算量,进而优化特征向量。然后采用线性判别和BP神经网络的方法对茶叶的不同等级进行分类判别。结果显示,误判样本都发生在T60和T100之间,两种判别方法结果比较一致。相对于茶叶和茶底,以各等级茶水为研究对象时,两种方法对茶叶品质等级的判别及测试结果相对都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电子鼻 主成分分析 线性判别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A-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导水裂隙带高度 被引量:27
14
作者 谢晓锋 李夕兵 +2 位作者 尚雪义 翁磊 邓青林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0-105,共6页
导水裂隙带高度的预测对煤矿安全开采有重要意义,而传统回归方法未考虑因素间相关系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选取采深、煤层倾角、煤层厚度、煤层硬度、岩层结构、顶板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开采厚度和采空区斜长作为预测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影... 导水裂隙带高度的预测对煤矿安全开采有重要意义,而传统回归方法未考虑因素间相关系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选取采深、煤层倾角、煤层厚度、煤层硬度、岩层结构、顶板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开采厚度和采空区斜长作为预测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基于PCA-BP神经网络的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模型。测试结果表明,煤层厚度对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影响最大,其余各因素对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影响较大,采深和开采厚度对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影响较小;PCA-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速度和预测效果均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且最大预测误差仅为5.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水裂隙带高度 主成分分析(PCA) 神经网络 影响因素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与目标分子相互作用的预测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岚 耿再新 +3 位作者 卢小泉 刘宏德 王睿 陈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4-39,共6页
以量化的分子结构参数和实验结果为依据,运用模式识别技术、多元线性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研究了目标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准确性较高的2个键合常数预测模型和1个作用模式预测模型.初次量化的分子结构参数有21种,经过... 以量化的分子结构参数和实验结果为依据,运用模式识别技术、多元线性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研究了目标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准确性较高的2个键合常数预测模型和1个作用模式预测模型.初次量化的分子结构参数有21种,经过筛选发现其中的10种参数对相互作用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抗癌药物的分子设计和筛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相互作用 主成分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小波分析的DDoS攻击检测方法 被引量:13
16
作者 吕良福 张加万 张丹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9-31,44,共4页
为准确及时检测DDoS攻击,在研究小波分析法检测DDoS攻击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小波分析法的自适应DDoS检测方法,设计采用该方法检测DDoS攻击的模型及算法,分析其增大正常网络流量与异常网络流量之间Hurst参数差值的原因... 为准确及时检测DDoS攻击,在研究小波分析法检测DDoS攻击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小波分析法的自适应DDoS检测方法,设计采用该方法检测DDoS攻击的模型及算法,分析其增大正常网络流量与异常网络流量之间Hurst参数差值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弱了检测结果对门限值的依赖性,提高检测率,防止漏报、误报情况的发生,且由于网络数据维数的降低,该方法大幅提高了检测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拒绝服务 网络自相似 小波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粒子群神经网络检测种蛋成活性 被引量:11
17
作者 郁志宏 王春光 +1 位作者 张晓芳 张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27-429,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神经网络进行孵化种蛋成活性自动检测的方法。提取HSI图像的H分量作为孵化种蛋表面颜色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找到了6个主成分特征向量,减少了神经网络输入节点数。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拓...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神经网络进行孵化种蛋成活性自动检测的方法。提取HSI图像的H分量作为孵化种蛋表面颜色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找到了6个主成分特征向量,减少了神经网络输入节点数。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提高了神经网络的学习质量和速度。训练集的样本具有足够代表性和全面性,提高了网络的泛化能力。实验证明,该方法检测准确性较高,具有鲁棒性和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粒子群算法 神经网络 主成分分析 孵化种蛋 成活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自组织神经网络的柴油机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夏梦莹 刘啸奔 +2 位作者 陈严飞 马虎强 郑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2期184-185,229,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柴油机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使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对故障样本降维,有效提取故障样本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将其作为输入使用自组织映射(SOM)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故障识别网络。400组模拟故障数据的测试表明,两者结合的...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柴油机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使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对故障样本降维,有效提取故障样本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将其作为输入使用自组织映射(SOM)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故障识别网络。400组模拟故障数据的测试表明,两者结合的方法能有效提高网络的训练速度,获得满意的故障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 柴油机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主成分RBF神经网络降水预报模型 被引量:41
19
作者 农吉夫 金龙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3-717,共5页
以前期500 hPa高度场、海温场为预报因子,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广西中部5月平均降水预报模型。在5年独立样本的预测检验中,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均方误差及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8.12%、50.52和34... 以前期500 hPa高度场、海温场为预报因子,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广西中部5月平均降水预报模型。在5年独立样本的预测检验中,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均方误差及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8.12%、50.52和34.23。对比分析RBF神经网络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更准确、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平均降水量 主成分分析 RBF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A特征提取与BP神经网络在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20
作者 何川 舒勤 贺含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0-46,共7页
BP神经网络在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时,经济、天气、社会等很多因素及大量的历史数据会被考虑进去,造成输入空间维数较高且相关,从而降低神经网络效率。利用主分量分析法PCA(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和独立分量分析法ICA(independent c... BP神经网络在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时,经济、天气、社会等很多因素及大量的历史数据会被考虑进去,造成输入空间维数较高且相关,从而降低神经网络效率。利用主分量分析法PCA(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和独立分量分析法ICA(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在不损失负荷原始数据主要信息的前提下,根据各分量贡献率大小对输入空间进行重构,降低神经网络的输入量。文中提出的ICA特征提取法在对负荷数据进行重构处理时,有效去除了噪声以及保留了原始数据中的潜在信息和特征,最后仿真也证明了该方法预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独立分量分析 主分量分析 特征提取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