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北生态治理对当地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
作者 郭建侠 杜继稳 郑有飞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94-1001,共8页
利用中尺度模式MM5V3.5模拟了陕北地区两种植被改进方案对一次降雨过程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陕北植被改善后,能够使区域性降雨的雨带北移,平均降水量增加,降雨时间延长。另外,还分别从环流、大气稳定性、水汽条件、垂直运动等四个方... 利用中尺度模式MM5V3.5模拟了陕北地区两种植被改进方案对一次降雨过程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陕北植被改善后,能够使区域性降雨的雨带北移,平均降水量增加,降雨时间延长。另外,还分别从环流、大气稳定性、水汽条件、垂直运动等四个方面对上述变化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植被治理使背景环流的气旋性增强,低层大气不稳定范围向北增强扩展,高空风场辐合汇集的水汽增多,同时垂直上升运动有所增强,导致局地雨带北移、降雨量增加、降雨时间延长。模拟结果同时表明,下垫面生态治理的范围和规模越大,上述影响也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治理方案 局地降水 MM5V3.5模式 敏感性 数值模拟 陕西 环流 大气稳定性 水汽条件 垂直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软件质量度量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贺晓洋 金晟毅 +3 位作者 张杨 曹瑞强 苏若曦 彭兢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3-138,共6页
针对当前缺少通用的航天器软件产品质量度量方法、现有的方法难以表征和量化度量软件产品研制全过程的质量结果、难以根据质量度量结果开展针对性质量提升的问题,提出了一套通用的航天器软件产品研制过程质量度量模型。此模型对软件研... 针对当前缺少通用的航天器软件产品质量度量方法、现有的方法难以表征和量化度量软件产品研制全过程的质量结果、难以根据质量度量结果开展针对性质量提升的问题,提出了一套通用的航天器软件产品研制过程质量度量模型。此模型对软件研制过程质量要素9项要求和28条子要求进行了质量定义,设置了质量度量评分标准,基于评分结果可对软件产品开展针对性的质量提升工作。该模型首次应用于嫦娥五号探测器软件产品研制,有效地支撑了嫦娥五号任务的圆满成功,对于航天器型号软件产品研制过程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软件 度量模型 质量提升 嫦娥五号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板栗分级方法研究
3
作者 王培福 孙一丹 +2 位作者 鹿子涵 王伟 陈晓峰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21期168-175,共8页
板栗品质分级对板栗产品的标准化和均一性有重要影响,精确的分类有助于板栗商品标准化,发挥出各等级板栗的最大价值。针对中国板栗分级分类大多依靠机器与人工,存在效率低、准确度低等问题,提出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实现板栗分级分类的自动... 板栗品质分级对板栗产品的标准化和均一性有重要影响,精确的分类有助于板栗商品标准化,发挥出各等级板栗的最大价值。针对中国板栗分级分类大多依靠机器与人工,存在效率低、准确度低等问题,提出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实现板栗分级分类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对经典卷积神经网络LeNet-5模型进行了改进,增加5层卷积层和2层池化层以加深网络,从而更准确地提取板栗特征,同时输入层修改为图像大小256×256的彩色图像;激活函数改进为Leaky ReLu,并加入Dropout算法缓解过拟合现象;使用Adam作为优化器对网络参数进行优化。将改进后的LeNet-5模型与初始LeNet-5模型、AlexNet和VGG16模型进行对比,发现改进后的LeNet-5模型在测试集上识别平均精确率为99.68%、准确率为99.34%、召回率为99.35%,优于其他3种模型,且识别1个样本用时仅0.19 s,改进后的LeNet-5模型可以实现对板栗良好的分级分类,满足工厂对板栗自动分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分级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改进lenet-5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130/0.4改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4
作者 孙海静 刘波 +4 位作者 邹最 王亚华 朱秋峰 袁红斌 石学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47-949,共3页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HES)130/0.4(万汶)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心肌的干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n=6):假手术(S)组、缺血再灌注(IR)组、白蛋白-缺血再灌注(A-IR)组、HES-缺血再灌注(H-IR)组。后3组...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HES)130/0.4(万汶)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心肌的干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n=6):假手术(S)组、缺血再灌注(IR)组、白蛋白-缺血再灌注(A-IR)组、HES-缺血再灌注(H-IR)组。后3组建立在体大鼠心肌I/R模型,分别在缺血25min时股静脉持续泵入生理盐水、5%白蛋白或HES130/0.4,假手术组行开胸手术但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再灌注180min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观察病理学改变;处死前颈动脉采血ELISA法测定TNF-α、IL-1β浓度;测定心肌组织NF-κB活性。结果:H-IR组心肌组织损伤病理学改变较IR组、A-IR组减轻。IR组、A-IR组、H-IR组血清TNF-α、IL-1β水平和心肌NF-κB活性明显高于S组(P<0.05),但其中H-IR组血清TNF-α、IL-1β水平及心肌NF-κB活性上升程度不及IR组、A-IR组(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130/0.4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病理损伤,可能与其抑制NF-κB的活性、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再灌注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NF-κB 羟乙基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