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2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过程建模的Import/Export解决方案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莉 王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3-26,共4页
文章分析了大型复杂过程的建模需求,基于已研发的企事业过程建模系统EPMS,提出了将Import/Export技术用于大型过程建模的解决方案,通过过程模型的拆分和组装,从而支持过程模型的多人员、异地并行建模模式和过程重用。
关键词 大型模型建模 import/export 软件工程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饲料企业进出口贸易困境及优化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舒斌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9-152,共4页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饲料企业国际贸易活动日趋增多,饲料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扩大、产品质量要求提升,贸易形态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特征,对国内饲料企业进出口贸易带来机遇与挑战。受国际贸易市场变化和各国政治环境的制约,我国饲料...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饲料企业国际贸易活动日趋增多,饲料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扩大、产品质量要求提升,贸易形态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特征,对国内饲料企业进出口贸易带来机遇与挑战。受国际贸易市场变化和各国政治环境的制约,我国饲料企业进出口贸易陷入发展困境,本文基于“一带一路”政策背景,充分探讨饲料进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以提升饲料企业国际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饲料企业 进出口 贸易困境 优化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澳洲坚果产销概况与展望
3
作者 杨帆 唐娟 +4 位作者 付小猛 唐少平 杨虹霞 董美超 罗心平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截至2023年,全球澳洲坚果种植面积已达到58.11万hm^(2),我国以35.94万hm^(2)的种植面积成为全球第一大种植产区,占全球种植面积的61.85%。本文比较了近10年全球及我国澳洲坚果种植面积、产量和我国进出口贸易等情况,分析我国发展澳洲坚... 截至2023年,全球澳洲坚果种植面积已达到58.11万hm^(2),我国以35.94万hm^(2)的种植面积成为全球第一大种植产区,占全球种植面积的61.85%。本文比较了近10年全球及我国澳洲坚果种植面积、产量和我国进出口贸易等情况,分析我国发展澳洲坚果的优势以及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我国澳洲坚果产业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面积 产量 进出口 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镓锗资源的矿床类型划分、空间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
4
作者 余金杰 陈其慎 +3 位作者 毕珉烽 陈绍聪 陈小丹 张蕊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3-1084,共12页
镓、锗是中国优势的矿产资源,均为共(伴)生矿产。中国镓矿床类型划分为含镓热液矿床、含镓以一水铝石为主的铝土矿矿床和含镓煤矿,前两种矿床类型资源量占主导地位,并且是可利用的矿床类型。中国锗矿床类型划分为含锗中低温铅锌矿床、... 镓、锗是中国优势的矿产资源,均为共(伴)生矿产。中国镓矿床类型划分为含镓热液矿床、含镓以一水铝石为主的铝土矿矿床和含镓煤矿,前两种矿床类型资源量占主导地位,并且是可利用的矿床类型。中国锗矿床类型划分为含锗中低温铅锌矿床、含锗有机岩矿床、含锗岩浆热液型矿床、含锗沉积型矿床和含锗火山岩型矿床。其中,前两种矿床类型资源量占主导地位,并且是可利用的矿床类型。本文绘制了中国镓和锗矿空间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图。中国完全开发和部分开发的含镓资源矿区数占全国含镓资源矿区数的一半以上,未开发的含镓资源矿区数占比不到一半,闭坑的含镓资源矿区数仅有几个。完全开发和部分开发的含锗资源矿区数占全国含镓资源的矿区数不到一半,闭坑的含锗资源矿区仅有几个,未开发的含锗资源矿区约占1/2。总体而言,中国镓、锗矿具有广泛展布且局部集中的特点,可划分出22个镓成矿区带和13个成锗区带。中国是世界上镓、锗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整个镓、锗产业体量较小,每年都有大量的初级镓、锗产品出口到西方发达国家,但高端镓、锗产品等基本依赖进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类型 空间分布 开发利用 进出口 镓、锗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物出口与服务进口的联动效应:基于不完全合同的视角
5
作者 周琢 罗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66,182,共15页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自然人流动(Movement of Natural Persons)是服务贸易的模式四,在货物贸易的信息传递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货物贸易合同存在信息的不完全性,进口国需派遣人员到出口国对进口产品进行“事中事后”检查,所以带...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自然人流动(Movement of Natural Persons)是服务贸易的模式四,在货物贸易的信息传递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货物贸易合同存在信息的不完全性,进口国需派遣人员到出口国对进口产品进行“事中事后”检查,所以带动了以自然人流动为载体的服务贸易。基于这样的判断,使用中国2010年至2016年自然人的国际流动数据,考察货物出口对自然人流动的影响,实证结论发现:差异化产品出口上升10%将带动8.8万人次的自然人流动,相当于增开1 500趟波音777客运入境航班。由此可见,如果地缘政治导致自然人流动持续低位运行,依赖于信息投入的产业或将出现“本土化”、“短链化”和“聚集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物出口 服务进口 不完全合同 信息投入品 自然人流动 国际航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进口、企业雇佣结构升级与出口产品质量提升
6
作者 林峰 周超 《产经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9,共15页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进口国,工业机器人应用快速扩张趋势下,如何结合企业雇佣结构,发挥工业机器人在外贸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成为亟待探讨的重要问题。采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实证考察工业机器人进...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进口国,工业机器人应用快速扩张趋势下,如何结合企业雇佣结构,发挥工业机器人在外贸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成为亟待探讨的重要问题。采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实证考察工业机器人进口对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企业雇佣结构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工业机器人进口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工业机器人进口对加工贸易企业、私营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出口产品的“提质”作用更为明显。结合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分析发现,工业机器人进口与企业雇佣结构具有互补性,企业雇佣结构越高级,工业机器人进口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就越强。因此,应以智能制造为引领,发挥工业机器人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赋能作用,并重视企业雇佣结构升级的互补效应,推动“人机协作”的生产模式,从而推进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与出口产品质量“双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进口 出口产品质量 企业雇佣结构 智能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性贸易壁垒与出口产品质量——来自企业—产品层面的证据
7
作者 王睿 喻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22,共12页
随着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对中国外贸发展构成挑战的同时,也为其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本文基于企业—出口目的国—产品层面的微观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深入分析了出口目的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企业出口产... 随着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对中国外贸发展构成挑战的同时,也为其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本文基于企业—出口目的国—产品层面的微观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深入分析了出口目的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出口目的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会促使中国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质量提升效应在高技术产品、异质品及采用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产品中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通过降低产品出口信息成本、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提升进口中间品质量三个渠道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据此,完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提升企业适应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进口中间品质量,是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契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性贸易壁垒 出口产品质量 信息成本 技术创新 进口中间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自主贡献方案与全球农产品进出口
8
作者 刘轶芳 王晓娟 麦骏南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共13页
农业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农业减排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基于2000—2022年全球218个经济体的农产品进出口数据,从全球气候政策的关键组成部分——国家自主贡献方案(NDCs)出发,检验了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对全球农产品进出口的... 农业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农业减排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基于2000—2022年全球218个经济体的农产品进出口数据,从全球气候政策的关键组成部分——国家自主贡献方案(NDCs)出发,检验了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对全球农产品进出口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次提交NDCs会导致提出方短期内农产品的出口减少和进口增加,但长期内上述效应有所减弱。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首次提交NDCs能够使提出方增加有机农业、减少农药使用,进而从消费需求端降低市场准入成本;同时,增加农业研发投入和农业环保援助,进而从生产供给端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异质性分析发现,上述效应在对外开放程度和对内发展水平更高的经济体中更显著。因此,首次提交NDCs的经济体应积极落实方案的重大进展,倡导多元化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有机农业模式、农药减量增效、政府研发投入和环保援助资金的减排降碳作用,巩固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现有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国家自主贡献方案(NDCs) 农产品进出口 市场准入成本 产品生产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情况简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尤星宇 冷杨 +1 位作者 霍春悦 田江帅 《中国茶叶》 2025年第3期14-19,共6页
2024年中国茶叶出口总量39.22万t,同比增长2.3%;出口额15.83亿美元,同比减少17.3%;绿茶为主要出口茶类,出口市场集中在非洲、亚洲等地,出口省份相对集中。进口方面,进口额1.64亿美元,同比增长7.5%;进口量5.56万t,同比增长36.24%;红茶进... 2024年中国茶叶出口总量39.22万t,同比增长2.3%;出口额15.83亿美元,同比减少17.3%;绿茶为主要出口茶类,出口市场集中在非洲、亚洲等地,出口省份相对集中。进口方面,进口额1.64亿美元,同比增长7.5%;进口量5.56万t,同比增长36.24%;红茶进口占主导地位,黑茶、白茶等茶类进口增长显著。文章还从做强出口品牌、拓展贸易市场、优化贸易结构、保障质量安全等角度提出建议,以促进中国茶叶贸易更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出口 进口 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大蒜产业发展与贸易动态分析
10
作者 钟云鹏 路风银 +6 位作者 李成玉 乔琪 唐中杰 段峥峥 于跃波 王庭峰 谢德意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7,共17页
2000年以来,世界大蒜产业和进出口贸易都出现了新变化,为了全面、客观地认识世界和中国大蒜产业发展现状及国际贸易概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中国国家统计局(NBSC)和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结合文献报道,分析了世界和中国大蒜的收获... 2000年以来,世界大蒜产业和进出口贸易都出现了新变化,为了全面、客观地认识世界和中国大蒜产业发展现状及国际贸易概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中国国家统计局(NBSC)和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结合文献报道,分析了世界和中国大蒜的收获面积、产量、单产水平、进出口贸易等情况,结果表明:无论是收获面积还是产量,亚洲都是世界最重要的大蒜生产区域,尤其是中国、印度和孟加拉国排名世界前三位,其中中国的收获面积和产量长期保持世界第一,单产水平排名世界第四,为世界最高水平科威特的50%左右。大蒜是全球进出口贸易比较活跃的农产品之一,2022年进口数量约235万t,进口价值接近30亿美元,出口数量263万t,出口价值超过27亿美元。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蒜进口国,2022年进口数量56.62万t,占世界比例24.22%,进口价值5.98亿美元,占比20.10%。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蒜出口国,2022年出口数量203.59万t,占比77.42%,出口价值17.96亿美元,占比64.79%。近10年(2013—2022年)来,中国大蒜出口数量的平均国际市场份额略有下降,为79.46%,出口价值的平均国际市场份额提升至68.78%,西班牙是出口数量和出口价值的平均国际市场份额都增加超过2%的国家。2023年中国内地地区大蒜出口的贸易伙伴超过140个,主要出口目的地为东南亚国家,对发达国家出口较少。山东、江苏和河南是中国大蒜出口的三大省份,出口数量和出口价值累计占比都超过92%。虽然中国大蒜的收获面积、产量、出口贸易在世界上都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但也存在制约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若干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中国大蒜产业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收获面积 产量 单产 进出口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蔬菜进出口形势分析
11
作者 孔汇鑫 孙伟 +2 位作者 许世泉 赵仁杰 孔繁涛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在建设贸易强国的背景下,整合了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中国海关等多平台数据,分析了近年来中国蔬菜产销情况,从出口量、出口品种及主要出口国家等方面探究了进出口趋势及贸易特点。根据当前进出口贸易形式,从突发事件、出口关税、绿... 在建设贸易强国的背景下,整合了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中国海关等多平台数据,分析了近年来中国蔬菜产销情况,从出口量、出口品种及主要出口国家等方面探究了进出口趋势及贸易特点。根据当前进出口贸易形式,从突发事件、出口关税、绿色壁垒和极端天气方面探讨了影响中国蔬菜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从蔬菜品种优化、出口基地及布局、技术瓶颈突破创新和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四方面提出了扩大出口贸易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进出口 形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花生国际贸易竞争力分析
12
作者 宋佳 刘帅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共10页
近年来,国际花生市场的贸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探究新形势下中国花生国际贸易竞争力,促进花生产业健康发展,在分析中国花生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比了当前中国与其他主要... 近年来,国际花生市场的贸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探究新形势下中国花生国际贸易竞争力,促进花生产业健康发展,在分析中国花生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比了当前中国与其他主要花生贸易国的出口竞争力,并从市场势力的角度,运用改进的依市定价(PTM)模型探讨当前中国花生在进口市场中的议价能力。结果表明:中国花生出口的产品结构虽有所优化,但在全球花生贸易竞争中仍呈现出竞争力进一步减弱的趋势;中国在对塞内加尔、印度和阿根廷的花生进口中存在市场势力,但因进口市场过于集中,总体进口风险仍然较高。综上,建议构建国际花生进口的风险评估预警和应急体系,推动中国花生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多元化花生进出口结构,集中优势提高国际贸易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出口竞争力 进口风险 PT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服务进口对其出口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出口技术复杂度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曾燕萍 张鼎珩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6,共9页
数字服务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2005—2022年全球193个主要经济体的跨国面板数据,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视角实证检验数字服务进口对数字服务出口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服务进口能显著提升数字服务出... 数字服务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2005—2022年全球193个主要经济体的跨国面板数据,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视角实证检验数字服务进口对数字服务出口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服务进口能显著提升数字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基于内生性问题和稳健性检验,这一影响仍为正相关。异质性分析中,数字服务进口显著促进高收入国家和中高收入国家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而对低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影响并不显著;对保险和养老金等知识密集度适中的服务门类影响较大,而对金融、电信等技术门槛较高的服务领域影响并不显著。机制分析显示,数字服务进口主要通过扩大研发投入、丰富人力资本和提高生产率这三个途径,促进了数字服务出口的高质量发展。基于上述发现,为数字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于进口视角的经验证据及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服务 进口贸易 高质量发展 出口技术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对贸易的溢出效应及门槛特征——来自中国-东盟的实证检验
14
作者 陈乔 毛焱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74,共15页
旅游发展促进了文化传播,增进了彼此友谊,为贸易增长奠定了坚实的民心基础,然而旅游对贸易影响效应的探讨尚不充分。文章以1995-2019年中国-东盟旅游和贸易数据为基础,实证考察旅游对贸易的溢出效应及门槛特征。结果表明:(1)旅游对贸易... 旅游发展促进了文化传播,增进了彼此友谊,为贸易增长奠定了坚实的民心基础,然而旅游对贸易影响效应的探讨尚不充分。文章以1995-2019年中国-东盟旅游和贸易数据为基础,实证考察旅游对贸易的溢出效应及门槛特征。结果表明:(1)旅游对贸易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且“出境对进口”溢出效应大于“入境对出口”。(2)在中国-东盟自贸区筹备、启动和建成各阶段内,入境对出口溢出效应逐步减弱,然而出境对进口的溢出逐年增强。(3)旅游对贸易的溢出效应,存在基于旅游专业化的双重门槛。随着旅游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出、入境旅游分别对进、出口贸易的溢出效应呈现“先增后减”态势,而且出境对进口的门槛明显大于入境对出口。研究结论可为中国-东盟国家旅游与贸易合作提供决策参考和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入境旅游 进出口贸易 溢出效应 门槛特征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全球化下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隐含碳演变趋势及调控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梦瑶 孙紫荻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55,共12页
在低碳全球化趋势下,中国现阶段的出口结构仍然以高碳行业为主,其进出口隐含碳排放不容忽视,合理优化贸易布局是中国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及应对风险的有效措施。结合全球贸易隐含碳研究结果,力求刻画全球贸易隐含碳时空演变格局,对比不... 在低碳全球化趋势下,中国现阶段的出口结构仍然以高碳行业为主,其进出口隐含碳排放不容忽视,合理优化贸易布局是中国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及应对风险的有效措施。结合全球贸易隐含碳研究结果,力求刻画全球贸易隐含碳时空演变格局,对比不同情景下中国隐含碳转移的趋势差异,解析不同情景下中国高碳行业的贸易风险,主要结论如下:全球主要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呈现增长态势,其中印度、墨西哥等新兴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逐渐提升;中国出口隐含碳的总量和规模相较进口变化幅度大,隐含碳主要出口国仍为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发达国家;基准情景下中国各行业隐含碳排放强度均呈现下降趋势,欧盟碳边境调节税的实施对中国高碳行业产出和对外贸易结构产生较大程度冲击,并导致中国出口贸易呈现缩减的倾向;“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增强对中国行业结构和进出口贸易结构的调整产生正向影响,对出口隐含碳的减排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全球化 进出口贸易 投入产出法 隐含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如何影响出口产品质量?——基于研发创新与融资约束的视角
16
作者 金朝辉 朱孟楠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52,共17页
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既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之举,又是实现贸易强国的有效途径。本文建立局部均衡模型,分析人民币汇率、研发创新以及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企业实际有效汇率升值... 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既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之举,又是实现贸易强国的有效途径。本文建立局部均衡模型,分析人民币汇率、研发创新以及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企业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能够提高出口产品质量;(2)实际有效汇率升值通过“进口中间品规模扩张”“进口中间品质量提升”以及研发创新“倒逼”三个渠道提高出口产品质量;(3)企业融资约束缓解,通过增强“进口中间品规模扩张”和“进口中间品质量提升”两个渠道,加强了企业实际有效汇率升值提高出口产品质量的正向作用。本文揭示了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与作用机制,为实现制造业强国、贸易强国的发展目标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实际有效汇率 出口产品质量 研发创新 融资约束 中间品进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山东省蔬菜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17
作者 黄莎 高中强 +4 位作者 王勇 李炜蔷 王晓婷 郭莹 王健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3,共6页
山东省是中国蔬菜大省,通过全面剖析2024年山东省蔬菜市场运行状况,可深入了解蔬菜产业在生产、价格、供应、流通等各环节的具体表现和特点。2024年山东省蔬菜种植规模与产量持续增长,蔬菜批发均价同比上涨,整体处于高位运行态势。年内... 山东省是中国蔬菜大省,通过全面剖析2024年山东省蔬菜市场运行状况,可深入了解蔬菜产业在生产、价格、供应、流通等各环节的具体表现和特点。2024年山东省蔬菜种植规模与产量持续增长,蔬菜批发均价同比上涨,整体处于高位运行态势。年内蔬菜价格波动显著,上半年呈下降趋势,7月开始上涨,并持续高位运行,10月回落,12月温和上涨。蔬菜进出口贸易整体增长,出口品类优化,国际市场不断拓展。预计2025年山东省蔬菜价格整体将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涨跌,具体价格走势仍需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和各类影响因素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山东省 价格走势 进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开放背景下中国花生动态竞争力研究
18
作者 杨习铭 代玮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24,共12页
本文选用国研网贸易数据库中SITC4中的Rve.4分类数据得出:2013-2023年中国花生进口额总体呈快速上升趋势、出口额呈略微上升的趋势,且进口额远超过出口额;2023年中国花生出口产品以花生油和花生制品为主,而进口产品以花生原料和花生制... 本文选用国研网贸易数据库中SITC4中的Rve.4分类数据得出:2013-2023年中国花生进口额总体呈快速上升趋势、出口额呈略微上升的趋势,且进口额远超过出口额;2023年中国花生出口产品以花生油和花生制品为主,而进口产品以花生原料和花生制品为主;2023年中国花生出口贸易对象国相对分散,而进口贸易对象国较为单一;2023年中国花生制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花生油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2023年中国对苏丹花生制品具有较强的互补优势,苏丹对中国花生油和花生制品具有较强的互补优势;2013-2023年中国花生制品具有短期比较优势,花生原料和花生油具有长期和短期的比较劣势;2013-2023年中国花生原料和花生制品具有长期竞争劣势,花生饼具有长期竞争优势;2013-2023年中国对苏丹花生制品具有长期互补优势,花生油产品具有短期互补优势。由此提出:中国应加大花生产业的财政扶持力度,积极延伸和拓展花生产业链,建立中国花生产业跨国协同的国际合作机制,提升中国花生产品国际品牌影响力等政策建议,以促进中国的花生产业贸易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开放 进出口贸易 花生 动态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上游度与制造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19
作者 赵楠 杨梦洁 唐青青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79,共12页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数据库和WIOD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构建微观面板数据,研究了进口上游度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进口上游度与制造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呈倒U形关系,引入工具变量并去除关税因素和企业自身因素干...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数据库和WIOD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构建微观面板数据,研究了进口上游度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进口上游度与制造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呈倒U形关系,引入工具变量并去除关税因素和企业自身因素干扰后,回归结果依然稳健;机制检验表明,进口上游度主要通过进口产品内嵌技术水平、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研发效率对出口产品质量产生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加工贸易企业、外资企业、高技术行业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受进口上游度影响更加显著,且一定条件下地区要素流动能够强化进口上游度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论对于从进口结构角度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上游度 出口产品质量 要素流动 全要素生产率 研发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EP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数字贸易壁垒与价值链分工地位
20
作者 周国富 湛婧宁 徐莹莹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129,共10页
RCEP协定作为区域开放合作的重要探索,也是中国抢占科技创新领域高地的重要平台,在世界竞争新格局中发挥着主导作用。RCEP协定的签署及生效,为我国抵御发达国家技术封锁带来了不可或缺的目标市场和技术优势。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 RCEP协定作为区域开放合作的重要探索,也是中国抢占科技创新领域高地的重要平台,在世界竞争新格局中发挥着主导作用。RCEP协定的签署及生效,为我国抵御发达国家技术封锁带来了不可或缺的目标市场和技术优势。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07~2023年RCEP的15个成员国高技术产品贸易数据测算了RCEP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的结构指标,考察其对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中国在逐渐成为RCEP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中的核心国家;(2)RCEP各成员国间不断加深的贸易往来,有利于中国分散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的风险;(3)RCEP成员国在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中的中心性对其在价值链中分工地位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4)RCEP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对价值链分工地位的促进作用会受到数字贸易壁垒的负面影响。据此,中国应利用自身在RCEP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优势,发挥好“承高启低”的作用;对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搭建RCEP高质量贸易平台;同时还应抓住数字贸易机遇,打破数字贸易壁垒,加强与RCEP成员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差异化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 价值链分工地位 社会网络分析 数字贸易壁垒 网络中心性 进出口市场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