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去骨瓣减压应用改良Paine点穿刺监测脑室内颅内压的优势
被引量:
3
1
作者
田和平
钟琦
+1 位作者
王耿焕
周海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开颅去骨瓣减压术(DC)中应用改良Paine点穿刺行脑室内颅内压(ICP)监测探头置入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4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48例重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DC联合脑室内ICP...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开颅去骨瓣减压术(DC)中应用改良Paine点穿刺行脑室内颅内压(ICP)监测探头置入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4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48例重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DC联合脑室内ICP监护术,按照ICP监测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3例)与对照组(25例),其中观察组行DC切口内改良Paine点穿刺脑室内ICP监测探头置入术,对照组行传统DC对侧切口颅骨钻孔经Kocher点脑室内ICP监测探头置入术。比较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手术用时、术后甘露醇使用剂量及持续时间、ICP监测持续时间、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术后3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两组一般资料、甘露醇使用剂量、甘露醇持续时间和ICP监测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明显少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传统的DC对侧切口颅骨钻孔经Kocher点行脑室内ICP监测探头置入术,重型脑外伤DC术中通过切口内改良Paine点穿刺行脑室内ICP监测探头置入术可缩短手术用时,降低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探头置入术
改良Paine点脑室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脑室外引流联合颅内压监测在小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勇
陈伟强
+4 位作者
李玻
陈达建
黄云
韦兴泽
唐勇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目的分析脑室外引流联合颅内压监测在小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6例小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脑室外引流...
目的分析脑室外引流联合颅内压监测在小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6例小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脑室外引流联合颅内压监测治疗;对照组患者除未接受脑外室引流外,其他治疗同观察组。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1、3、7天颅内压的变化情况;术后6个月,统计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3、7天,观察组患者的颅内压均显著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无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室外引流联合颅内压监测治疗小脑出血,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控制性脑室外引流,能够调控患者的颅内压,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外引流
颅内压监测
小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去骨瓣减压应用改良Paine点穿刺监测脑室内颅内压的优势
被引量:
3
1
作者
田和平
钟琦
王耿焕
周海航
机构
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87,共6页
基金
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AD32193)。
文摘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开颅去骨瓣减压术(DC)中应用改良Paine点穿刺行脑室内颅内压(ICP)监测探头置入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4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48例重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DC联合脑室内ICP监护术,按照ICP监测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3例)与对照组(25例),其中观察组行DC切口内改良Paine点穿刺脑室内ICP监测探头置入术,对照组行传统DC对侧切口颅骨钻孔经Kocher点脑室内ICP监测探头置入术。比较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手术用时、术后甘露醇使用剂量及持续时间、ICP监测持续时间、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术后3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两组一般资料、甘露醇使用剂量、甘露醇持续时间和ICP监测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明显少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传统的DC对侧切口颅骨钻孔经Kocher点行脑室内ICP监测探头置入术,重型脑外伤DC术中通过切口内改良Paine点穿刺行脑室内ICP监测探头置入术可缩短手术用时,降低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
关键词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探头置入术
改良Paine点脑室穿刺
Keywords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implantation of ventricular 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ing probe
modified Paine point
ventricular
puncture
分类号
R65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脑室外引流联合颅内压监测在小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勇
陈伟强
李玻
陈达建
黄云
韦兴泽
唐勇
机构
三亚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期116-118,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脑室外引流联合颅内压监测在小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6例小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脑室外引流联合颅内压监测治疗;对照组患者除未接受脑外室引流外,其他治疗同观察组。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1、3、7天颅内压的变化情况;术后6个月,统计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3、7天,观察组患者的颅内压均显著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无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室外引流联合颅内压监测治疗小脑出血,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控制性脑室外引流,能够调控患者的颅内压,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
脑室外引流
颅内压监测
小脑出血
Keywords
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
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ing
Cerebellar hemorrhage
分类号
R651.1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去骨瓣减压应用改良Paine点穿刺监测脑室内颅内压的优势
田和平
钟琦
王耿焕
周海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脑室外引流联合颅内压监测在小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杨勇
陈伟强
李玻
陈达建
黄云
韦兴泽
唐勇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