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清代书院课艺:联结书院学与科举学的历史文献 |
刘海峰
赵凯
|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2
|
“体用排偶”与明清制义的文体特征 |
陈维昭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论福建科举在明代的领先地位及其成因 |
郭培贵
蔡惠茹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4
|
|
4
|
明代书院与历史教育 |
邓洪波
宗尧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5
|
清代科场冒籍与土客冲突 |
王日根
张学立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13
|
|
6
|
教育、科举的发展与关陇作家群的兴起——明代中期关陇作家群形成原因探析之一 |
师海军
张坤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7
|
论科举制与明清社会秩序建设的耦合——以山东临朐冯氏科举家族为例 |
王日根
张先刚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4
|
|
8
|
清代官学教育的特点——兼论适应性教育的后果及其启示 |
王筱宁
李忠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9
|
清代科举文人官年现象及其规律 |
张剑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3
|
|
10
|
明代乡试录、武举乡试录的版本及庋藏 |
陈长文
|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11
|
明代“贡士”小考 |
邱进春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12
|
科举对清代社会流动的影响——基于清代朱卷作者之家世分析 |
郑若玲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0
|
|
13
|
清末新政时期的袁世凯与实业教育 |
彭干梓
夏金星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4
|
晚清科举评价的负面化倾向 |
陈兴德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15
|
清代书院“以古文为时文”教育论析 |
程嫩生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6
|
|
16
|
论清圣祖的遗民策略——以“博学鸿儒科”为考察中心 |
孔定芳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17
|
科举背景下的明清教育对文学的负面影响 |
付琼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18
|
清代书院的知识结构——以阅读指南、课业设置和考课题目为考察视角 |
鲁小俊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19
|
经史之学与清代书院科举文教育 |
程嫩生
文洋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5
|
|
20
|
事有定数:明人对科举功名的认识 |
汪维真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