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餐后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糖耐量减低(IGT)人群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庆雯 徐冬青 +1 位作者 邵琦琦 元也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6-320,共5页
目的:观察规律性餐后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干预对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人群的血糖、血脂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糖耐量减低(IGT)受试者,年龄42~58岁,随机分为餐后运动干预组与餐前运动干预组,分别在晚... 目的:观察规律性餐后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干预对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人群的血糖、血脂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糖耐量减低(IGT)受试者,年龄42~58岁,随机分为餐后运动干预组与餐前运动干预组,分别在晚餐后与晚餐前1 h进行12周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干预(50 min/次,3次/周),比较2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胰岛素敏感性相关指标。结果:组内比较餐后干预组与餐前干预组受试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运动前相比均降低;餐后运动干预组与餐前组相比,餐后2 h血糖明显降低(P<0.05);餐后运动干预组与餐前组相比,胰岛素敏感性相关指标及血脂指标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2周餐后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干预,有效改善糖耐量减低人群的血糖、血脂与胰岛素敏感性,餐后血糖降低效果显著;运动方式与运动时间点的选择在IGT人群运动干预中同样重要。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提高IGT人群运动干预的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干预 糖耐量受损 血糖 餐后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耐量减低伴发抑郁状态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杨俏丽 荆鲁 +2 位作者 李梓荣 刘尚建 曹建春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4-478,486,共6页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伴发抑郁状态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将2021年0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多家附属医院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查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集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亲...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伴发抑郁状态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将2021年0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多家附属医院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查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集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亲友联系、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有效病例共487例,其中糖耐量减低伴发抑郁状态患者为85例,观察糖耐量减低伴发抑郁状态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因素。结果:IGT伴发抑郁状态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躯体性焦虑,占比为90.59%;精神焦虑次之,占比84.71%。中医体质分布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湿质(18.82%)、平和质(15.29%)、湿热质(14.12%)、气虚质(10.59%)、气郁质(10.59%)、血瘀质(4.71%)、特禀质(3.53%)、阴虚质(2.3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性格、健康教育、平和质、气郁质、痰湿质在IGT伴发抑郁状态患者与IGT不伴抑郁状态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OR=2.057)、急躁易怒性格(OR=2.306)是IGT伴发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P<0.05),气郁质(OR=4.209)、痰湿质(OR=1.887)是IGT伴发抑郁状态的危险体质(P<0.05),而平和质(OR=0.214)是IGT伴发抑郁状态的保护体质(P<0.05)。结论:气郁质、痰湿质是糖耐量减低伴发抑郁状态的易感体质;性别、性格是糖耐量减低伴发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减低 糖尿病前期 脾瘅 抑郁状态 中医体质 危险因素 分布特点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T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柏丽娜 张学东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12期945-947,共3页
糖耐量低减(i 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是介于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其所致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叙述了IGT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从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游离脂肪酸和... 糖耐量低减(i 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是介于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其所致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叙述了IGT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从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游离脂肪酸和脂肪细胞因子释放增多这几个方面阐述了IGT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理,强调对IGT患者进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低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高血糖 游离脂 肪酸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抑郁症患者糖代谢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夏青春 王高华 +2 位作者 陈海支 陈小陨 那万秋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糖代谢情况。方法:对10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及50名健康人进行糖耐量试验(OGTT),并检测其空腹血浆胰岛素的浓度。结果:餐后0 h、餐后1 h、餐后3h血糖值,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空腹血糖值...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糖代谢情况。方法:对10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及50名健康人进行糖耐量试验(OGTT),并检测其空腹血浆胰岛素的浓度。结果:餐后0 h、餐后1 h、餐后3h血糖值,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的血糖值、OGTT血糖曲线下面积,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糖耐量减退的发生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抑郁症组糖耐量减退发生率较对照组高。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存在一定的糖代谢异常,临床医师应该对抑郁症患者的血糖进行随访监测,以便早期发现、干预、治疗糖代谢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代谢 血糖 葡萄糖/代谢 葡萄糖耐量试验 首发抑郁症 糖耐量减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5
作者 夏珂 郭兰燕 +3 位作者 赵震宇 Ali Sheikh Md Sayed 李非 杨天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9-184,共6页
目的:检测脂联素(adiponectin,ADPN)在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血浆中浓度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在湘雅医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87名,根据糖代谢... 目的:检测脂联素(adiponectin,ADPN)在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血浆中浓度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在湘雅医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87名,根据糖代谢情况分为单纯冠心病组(coronary heart disease group,CHD组,n=31)、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组(CHD combine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group,CHD+IGT组,n=28)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CHDcombine with diabetes mellitus group,CHD+DM组,n=28),另选健康体检者31例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ADPN水平;为所有受试对象测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测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和肝、肾功能等,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结果:1)CHD组、CHD+IGT组、CHD+DM组患者血浆ADPN水平均低于NC组(P<0.05);2)与CHD组相比,CHD+DM组ADPN水平最低,CHD+IGT组次之,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DPN与HDL-C呈正相关(r=0.483,P<0.01),与hs-CRP和冠脉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489,P<0.05;r=–0.252,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ADPN浓度降低;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血浆ADPN浓度更低,且随着糖代谢异常程度加重降低更显著;冠心病与糖代谢异常是影响血浆ADPN浓度改变的两个重要因素,血浆ADPN水平显著降低反映了上述两种疾病状态的叠加作用。ADPN联合HDL-C,hs-CRP,Gensini积分等血清学指标可为判断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冠心病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冠心病 糖代谢异常 糖耐量异常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渴化瘀片干预治疗糖耐量减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郝爱真 呼健 +1 位作者 刘哲峰 崔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93-994,共2页
目的 评价消渴化瘀片对糖耐量减低 (IGT)的干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 16 8例已确诊的IGT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86例)与对照组 (82例 ) ,两组患者在观察期间均采用适当的饮食控制和体育运动加以干预 ,治疗组加服消渴化瘀片 (2个月为 1... 目的 评价消渴化瘀片对糖耐量减低 (IGT)的干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 16 8例已确诊的IGT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86例)与对照组 (82例 ) ,两组患者在观察期间均采用适当的饮食控制和体育运动加以干预 ,治疗组加服消渴化瘀片 (2个月为 1个疗程 ) ,对照组不服药。采用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方法对比观察 ,分析两组干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干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干预治疗后两组间比较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1年后随访 ,综合评定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1 8% ,而对照组为 6 8 3% ,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减低 消渴化瘀片 中约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对糖耐量异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徐建平 周瀚 +5 位作者 陆峥 谭庆荣 高成阁 高东 王旭梅 孙学礼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53-1259,共7页
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患者的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分别作为内外两种调节方式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生存质量量表等工具对全国不同地区6家三甲医院的283名糖耐量... 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患者的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分别作为内外两种调节方式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生存质量量表等工具对全国不同地区6家三甲医院的283名糖耐量异常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人口统计学变量不能预测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对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结论:情绪障碍、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机制在糖耐量异常患者中同样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异常 生活质量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腹血糖受损与糖耐量减低者血浆载脂蛋白A5、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阳琰 邓华聪 +3 位作者 龙健 苏艳新 李永玲 靡公仆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25-728,共4页
目的比较空腹血糖受损(IFG)与糖耐量减低(IGT)者的血浆载脂蛋白A5(apoA5)、甘油三酯(TG)、胰岛素抵抗(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初步探讨IFG与IGT发病机制中的差异。方法选取23例空腹血糖受损者(IFG组)、24例糖耐量减低者(IGT... 目的比较空腹血糖受损(IFG)与糖耐量减低(IGT)者的血浆载脂蛋白A5(apoA5)、甘油三酯(TG)、胰岛素抵抗(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初步探讨IFG与IGT发病机制中的差异。方法选取23例空腹血糖受损者(IFG组)、24例糖耐量减低者(IGT组)及30例正常糖耐量者(NGT组),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测010min胰岛素水平,计算急性胰岛素反应0-10(AIR0-10),并采用ELISA法测定空腹apoA5水平,比色法测定空腹游离脂肪酸(FFA)及糖负荷后120min FFA(2hFFA)水平,稳态模型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HOMA-B),探讨apoA5与AIR0-10、TG、HOMA-B、HOMA-IR、FF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FPG及2hPG的关系。结果 IFG组和IGT组apoA5、AIR0-10、HOMA-B显著低于NGT组(P〈0.05),而TG、FFA、2hFFA、HOMA-IR、FINS明显高于NGT组(P〈0.05);IFG组apoA5、AIR0-10、HOMA-B、FINS、2hPG显著低于IGT组(P〈0.05),TG、FFA2、hFFA、HOMA-IR、FPG明显高于IGT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apoA5与AIR0-10、HOMA-B、HDL-C呈正相关,而与TG、FFA、2hFFA、LDL-C、FPG、2hPG、FINS、HOMA-IR、BMI、WHR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AIR0-10、TG、FFA、HOMA-IR是apoA5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IFG人群的IR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受损较IGT人群更严重,其机制可能与IFG人群血浆中apoA5水平更低有关,提示apoA5可能是预防及延缓IFG进展为糖尿病的新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受损 糖耐量减低 载脂蛋白A5 甘油三酯 胰岛素抵抗 B细胞分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7
9
作者 梁若笳 姚志韬 +1 位作者 蒋学禄 应翩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98-702,共5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治疗结局的影响,并确定GDM患者合适血糖水平。方法: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在本院实施常规产前检查、住院分娩的妊娠妇女中筛选75例GDM患者(其中GDM50例,妊娠期糖耐量异常25例),... 目的:探讨个体化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治疗结局的影响,并确定GDM患者合适血糖水平。方法: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在本院实施常规产前检查、住院分娩的妊娠妇女中筛选75例GDM患者(其中GDM50例,妊娠期糖耐量异常25例),实施个体化饮食控制治疗(研究组)。比较控制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并和同期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的妊娠结局进行对照。结果:随访所有孕妇的妊娠结局,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巨大儿及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饮食控制治疗前后最高餐后血糖及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糖分层水平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显示,血糖相关的指标越高,其发生妊娠并发症的机会越高;空腹血糖和餐后最高血糖控制在4.0~4.8mmol/,L和4.8~7.0mmol/L时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最低。结论:个体化饮食控制可明显改善GDM的治疗结局,并提出空腹血糖和最高血糖控制在4.0~4.8mmoL/L和4.8~7.0mmol/L为合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饮食控制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耐量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糖耐量异常OLETF大鼠胰岛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郭南京 孙嘉 +5 位作者 陈宏 徐艳花 高飞 张桦 张振 蔡德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8-881,共4页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糖耐量异常大鼠胰岛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凋亡基因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12周龄糖耐量异常OLETF大鼠分为生理盐水组和不同剂量利拉鲁肽干预组(50、100、200μg/kg),8只LETO作为正常对照组。实验12周...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糖耐量异常大鼠胰岛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凋亡基因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12周龄糖耐量异常OLETF大鼠分为生理盐水组和不同剂量利拉鲁肽干预组(50、100、200μg/kg),8只LETO作为正常对照组。实验12周结束时,所有大鼠均检测糖耐量试验空腹及服糖后30 min胰岛素,并检测胰岛IL-1β和caspase3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利拉鲁肽干预的糖耐量异常大鼠和生理盐水干预组相比,胰岛IL-1β和caspase3表达显著降低,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及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明显改善。结论利拉鲁肽可能通过抑制胰岛IL-1β炎症因子表达,从而改善胰岛功能及糖代谢,延缓或阻止糖尿病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异常 利拉鲁肽 白细胞介素-1Β CASPASE3 OLETF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导致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1
11
作者 孙平平 李华萍 赵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导致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巨大儿的出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4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125例和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IGT)孕妇21例的临床...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导致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巨大儿的出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4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125例和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IGT)孕妇2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分娩巨大儿分为两组,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提示:与非巨大儿组孕妇相比,巨大儿组孕妇的糖尿病家族史、曾分娩巨大儿史、孕前体重、孕期体重增加、空腹血糖水平、OGTT-1小时血糖水平等因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空腹血糖水平升高、孕期体重增加、糖尿病家族史、分娩巨大儿史是巨大儿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③空腹血糖≥5.3mmol/L的孕妇,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发生巨大儿的风险亦明显增加。结论: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应加强其孕期体重和空腹血糖水平的监护和管理,以减少巨大儿的发生及改善相关不良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耐量异常 巨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干预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2
作者 王梅 李玉霞 +6 位作者 张田丽 曾斯琴 杜亮 柴丽 董燕飞 邱卓英 李安巧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72-1278,共7页
目的探讨运动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数据库2014年至2019年9月运动干预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相关文献。追溯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结果和结论运动以及运动结合饮食等,对糖尿病... 目的探讨运动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数据库2014年至2019年9月运动干预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相关文献。追溯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结果和结论运动以及运动结合饮食等,对糖尿病前期患者有明确疗效。运动种类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它们对血糖、胰岛素抵抗、血脂、血管内皮功能、脑的葡萄糖代谢、脑乳酸代谢都有正面影响。对于糖尿病患者,HIIT省时、高效、依从性好,与持续中等强度训练一样,可降低空腹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改善胰岛素抵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耐量受损 运动 高强度间歇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截点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艳丽 孟令荣 +4 位作者 马静静 郭淑芹 李志红 张红杰 张云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946-1949,共4页
背景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推荐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作为糖尿病(DM)的诊断标准,但此标准是否适用于我国人群,尚有待证实。不同海拔高度人群血红蛋白的差异也会影响HbA1c的测定值,给制订诊断标准带来了难度。目的通过检测冀中平原... 背景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推荐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作为糖尿病(DM)的诊断标准,但此标准是否适用于我国人群,尚有待证实。不同海拔高度人群血红蛋白的差异也会影响HbA1c的测定值,给制订诊断标准带来了难度。目的通过检测冀中平原中老年人群的HbA1c水平,探讨平原地区HbA1c诊断DM的最佳值。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0月冀中平原5个中心城市的3 168例社区居民,对其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检测空腹血糖(FPG)及指尖血糖,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合HbA1c进行DM的诊断。结果 HbA1c诊断DM的截点为6.3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5%和87.2%。HbA1c诊断空腹血糖受损(IFG)的截点为5.7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5%和31.3%。HbA1c诊断糖耐量受损(IGT)的截点为5.7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4%和34.4%。结论 HbA1c对DM的诊断价值优于单一采用FPG或餐后2 h血糖(2 hPG),在平原地区HbA1c可作为客观反映一段时间内血糖水平的良好指标,但并不适合作为IFG及IGT的诊断指标,需要同时行OGTT,避免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葡糖耐量试验 糖尿病 糖调节受损 糖耐量减退 空腹血糖受损 诊断 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卡波糖治疗糖耐量减低人群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雷 张连生 +2 位作者 梅勇 章月潇 刘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637-1640,共4页
目的评价阿卡波糖对我国糖耐量减低(IGT)人群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集2000—2012年公开发表使用阿卡波糖治疗IGT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 目的评价阿卡波糖对我国糖耐量减低(IGT)人群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集2000—2012年公开发表使用阿卡波糖治疗IGT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1软件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各研究之间进行异质性检验,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RR值和95%可信区间(CI),并用漏斗图查看发表偏倚。结果共检索出503篇有关阿卡波糖治疗IGT的文献,其中2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包含2 461例试验对象,其中治疗组1 243例,对照组1 21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RR=0.37,95%CI(0.29,0.48),阿卡波糖组治疗IGT转归为糖尿病的发生率是对照组的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斗图显示图形基本对称。结论阿卡波糖对IGT人群的治疗效果良好,能减少或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卡波糖 糖耐量减低 糖尿病 2型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体检中糖耐量异常和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心肌病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雅琴 杨娉婷 +2 位作者 曹霞 刘梅林 陈志恒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4-569,共6页
目的:观察糖耐量异常(IGT)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超声心动图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特征性改变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IGT及T2DM患者共682例,其中IGT组314例、T2DM组368例,另选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NC组,400... 目的:观察糖耐量异常(IGT)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超声心动图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特征性改变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IGT及T2DM患者共682例,其中IGT组314例、T2DM组368例,另选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NC组,400例)。分析各组超声心动图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室间隔厚度(IVSd)、一般资料、同期血糖、血脂及其他代谢指标。结果:与NC组比较,IGT组和T2DM组腰围(WC)、体质量指数(BMI)、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脂血症、尿素氮(BUN)和血肌酐(Cr)均显著增高(P<0.01);与NC组和IGT组比较,T2DM组LVEF显著降低,IVSd明显增厚(P<0.01);而NC组和IGT组之间,LVEF和IV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2DM患者的LVEF与HbA1c,TC及病程呈负相关(P<0.01);IVSd与WC,BMI,HbA1c及病程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bA1c、病程均同时纳入LVEF和IVSd回归方程。结论:T2DM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肌病变,且与血糖控制欠佳和病程长有关,而IGT患者心肌病变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异常 2型糖尿病 糖尿病性心肌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疏肝法治疗葡萄糖耐量减低2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丁萍 罗玉韵 徐进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08年第2期84-85,共2页
目的:以中医中药健脾疏肝法治疗葡萄糖耐量减低(IGT),以期减少其转化为糖尿病的危险。方法:将确诊为葡萄糖耐量减低的患者随机分为生活干预组(干预组)22例、中药加二甲双胍组(中西药组)24例、二甲双胍组(西药组)20例,3组患者... 目的:以中医中药健脾疏肝法治疗葡萄糖耐量减低(IGT),以期减少其转化为糖尿病的危险。方法:将确诊为葡萄糖耐量减低的患者随机分为生活干预组(干预组)22例、中药加二甲双胍组(中西药组)24例、二甲双胍组(西药组)20例,3组患者均给予生活干预,而中西药组给于口服健脾消糖颗粒及盐酸二甲双胍,西药组给于盐酸二甲双胍,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对血糖、血脂的影响。结果:治疗前后比较,3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水平均有下降(P〈0.05-P〈0.001),中西药组及西药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下降较为明显(P〈0.001);3组患者治疗前后TG、TC变化比较,干预组TG、TC水平下降不明显(P〈0.1);而中西药组TG、TC降低较为明显(P〈0.05-P〈0.001);西药组TG下降不明显(P〈0.1),TC降低较为明显(P〈0.05)。结论:通过生活干预、服用健脾消糖颗粒及盐酸二甲双胍均可改善IGT患者的血糖水平;中药健脾消糖颗粒能够改善空腹、餐后血糖水平及血脂水平,可以有效的治疗I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耐量减低 中医药疗法 健脾疏肝法 疗效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体质量指数、腰围和腰臀围比值与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15
17
作者 邱东鹰 胡予 +3 位作者 陆健 蔡映云 吴琳 朱继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确定老年人人体测量指数与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DM/IGT)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37例(男性416例,女性121俐)参加健康体检的上海城市老年人(年龄60~85岁)进行调查,分析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和腰臀围比值(WHR)分... 目的:确定老年人人体测量指数与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DM/IGT)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37例(男性416例,女性121俐)参加健康体检的上海城市老年人(年龄60~85岁)进行调查,分析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和腰臀围比值(WHR)分别与DM/IGT之间的关系;运用logisit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下面积(AUC)判断各人体测量指数对DM/IGT的预测价值。结果:(1)除女性WHR值外,本组老年男性和女性中具有DM/IGT者人体测量指数BMI、WC和WHR均高于非DM/IGT者,P〈0.05;同样,具有高BMI(≥25kg/m^2)、WC(≥90cm)和WHR(≥0.9)的DM/IGT发生率均分别大于低BMI、WC和WHR组。P〈0.05或P〈0.01。(2)在调整了年龄、活动强度和糖尿病家族史的影响后,对BMI、WC和WHR这3个因素与DM/IGT的关系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WHR和BMI分别是本组老年男性和女性DM/IGT的主要危险因素(P=0.0004,P=0.0002),ROC曲线分析表明老年男性WHR的AUC最大(P〈0.05),老年女性BMI的AUC最大(P〈0.05)。结论:在老年人群中肥胖与DM/IGT有相关性,WHR和BMI是较好的简易预测指标,在老年男女人群中分别测量WHR和BMI可以较好地预测DM/IG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臀围比值 体质指数 腰围 糖尿病 糖耐量异常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儿糖代谢紊乱的研究——胰岛素拮抗和胰岛素受体变化 被引量:9
18
作者 何健峰 雷培芸 +5 位作者 熊丰 邓蕾丽 杨锡强 王栋刚 杨渝生 程欣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709-711,719,共4页
目的 :探讨甲亢患儿糖代谢紊乱的特点及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检测 2 9例甲亢患儿血糖、胰岛素、C肽、胰高糖素、皮质醇及T3 、T4、TSH、TGA、TMA ,并与 2 0例正常健康儿童进行比较。采用放射受体分析法对 14例甲亢患儿进行了红细胞胰... 目的 :探讨甲亢患儿糖代谢紊乱的特点及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检测 2 9例甲亢患儿血糖、胰岛素、C肽、胰高糖素、皮质醇及T3 、T4、TSH、TGA、TMA ,并与 2 0例正常健康儿童进行比较。采用放射受体分析法对 14例甲亢患儿进行了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的检测 ,以 7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甲亢患儿糖代谢紊乱发生率 34.5 % ,病程 >1年者糖代谢紊乱发生率高于 <1年者。甲亢糖耐量低减组餐后 6 0min胰岛素、胰岛素 /血糖、胰岛素 /胰高糖素显著升高 ;红细胞膜高、低亲和力胰岛素受体数目餐前、餐后自身对照均明显下降。结论 :甲亢儿童存在糖代谢紊乱现象 ,表现为葡萄糖耐量低减和胰岛素拮抗 ,其发生与病程有关 ,病程较长 ,发生率较高。靶细胞受体数目减少可能是甲亢糖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糖耐量减低 胰岛素受体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和氟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姜海兵 李岚 +5 位作者 李秀芬 马骏 毛拉提 徐风燕 葛振嵘 姜述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05-508,共4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我院2009-05至2011-05收治的ACS合并IGT的患者21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时服用瑞舒伐他汀10 mg/d者为瑞舒伐他汀...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我院2009-05至2011-05收治的ACS合并IGT的患者21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时服用瑞舒伐他汀10 mg/d者为瑞舒伐他汀组(n=108),服用氟伐他汀40 mg/d者为氟伐他汀组(n=107),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12、24个月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新发糖尿病例数。结果:瑞舒伐他汀组、氟伐他汀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TC、LDL-C(6、12、24个月)降低、HDL-C(12、24个月)、餐后2 h血糖(24个月)均升高;瑞舒伐他汀组治疗6、12、24个月时与氟伐他汀组同期比较,TC和LDL-C均降低,HDL-C(24个月)升高。治疗6、12、24个月时瑞舒伐他汀组血脂达标率与氟伐他汀组同期比较均高(35.3%vs 26.1%;36.4%vs 22.0%;43.1%vs 31.8%),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个月时瑞舒伐他汀组新发糖尿病分别为11、18例,而氟伐他汀组分别为12、17例。瑞舒伐他汀组12、24个月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和新发糖尿病例数与氟伐他汀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降低ACS合并IGT患者的血脂水平的效果优于常规剂量的氟伐他汀,两药在常规剂量治疗时此类患者由糖耐量减低转化为糖尿病的风险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氟伐他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糖耐量减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对雌性大鼠脂质代谢及血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奚玲 李璐 +3 位作者 张日华 黄琼 刘梦兰 刘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SD大鼠脂质代谢及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40只7周龄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1对照组(Con组);2假手术组(sham组);3去卵巢组(OVX组);4去卵巢+雌激素替代组(OVX+E2组)。术后定期记录体重,给予相应处理,20周龄时测量空腹...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SD大鼠脂质代谢及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40只7周龄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1对照组(Con组);2假手术组(sham组);3去卵巢组(OVX组);4去卵巢+雌激素替代组(OVX+E2组)。术后定期记录体重,给予相应处理,20周龄时测量空腹血糖并进行糖耐量试验,心脏穿刺取血,检测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时取腹部脂肪称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VX组大鼠体重明显增加,腹部脂肪重量增加,血浆中TC、TG和LDL-C含量明显增加,空腹血糖无异常改变,但存在一定程度的糖耐量异常。OVX+E2组使用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体重明显减轻,腹部脂肪重量减轻,血脂无异常改变。结论:雌激素水平与体重呈负相关,雌激素水平下降可引起大鼠脂质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补充雌激素后上述异常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雌激素替代治疗 脂质代谢 糖耐量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