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asma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segmented diverter strips subject to lightning strike 被引量:1
1
作者 Han CHEN Fusheng WANG +2 位作者 Xiu XIONG Zheng HE Zhufeng YUE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26-38,共13页
In order to research segmented diverters for aircraft lightning protection, a transient 2 D multiphysics model based on magnetohydrodynamics theory is proposed to predict the location of the arc plasma discharge and l... In order to research segmented diverters for aircraft lightning protection, a transient 2 D multiphysics model based on magnetohydrodynamics theory is proposed to predict the location of the arc plasma discharge and lightning channel, and to simulate the electrothermal behavior.Based on numerical calculation and preliminary analysis,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breakdown voltage of the segmented diverter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oltage increase rate of the voltage source, the width of the air gap between metal segments and the geometry of these segments influence the breakdown voltage of the strip. High-voltage tests of the segmented diverter are performed to reveal air breakdown of the strip and redirect the lightning current.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results are compared to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numerical model. The ionization of the air gap between metal segments and the breakdown voltage of the strip calculated by the model are qualitatively consistent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breakdown voltage of the segmented diverter is far lower than the lightning voltage. When a lightning strike occurs, the segmented diverter can be quickly ionized to form a plasma channel which can guide the lightning current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GMENTED diverter strip LIGHTNING STRIKE MAGNETOHYDRODYNAMICS plasma channel HIGH-VOLTAGE tes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dual-RPA based lateral flow strip for sensitive,on-site detection of CP4-EPSPS and Cry1Ab/Ac genes in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被引量:1
2
作者 Jinbin Wang Yu Wang +7 位作者 Xiuwen Hu Yifan Chen Wei Jiang Xiaofeng Liu Juan Liu Lemei Zhu Haijuan Zeng Hua Liu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CSCD 2024年第1期183-190,共8页
Traditional transgenic detection methods require high test conditions and struggle to be both sensitive and efficient.In this study,a one-tube dual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reaction system for CP4-EPSP... Traditional transgenic detection methods require high test conditions and struggle to be both sensitive and efficient.In this study,a one-tube dual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reaction system for CP4-EPSPS and Cry1Ab/Ac was proposed and combined with a lateral flow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named“Dual-RPA-LFD”,to visualize the dual detec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GM)crops.In which,the herbicide tolerance gene CP4-EPSPS and the insect resistance gene Cry1Ab/Ac were selected as target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most widespread application of insect resistance and herbicide tolerance traits and their stacked traits.Gradient diluted plasmids,transgenic standards,and actual samples were used as templates to conduct sensitivity,specificity,and practicality assays,respectively.The constructed method achieved the visual detection of plasmid at levels as low as 100 copies,demonstrating its high sensitivity.In addition,good applicability to transgenic samples was observed,with no cross-interference between two test lines and no influence from other genes.In conclusion,this strategy achieved the expected purpose of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the two popular targets in GM crops within 20 min at 37°C in a rapid,equipmentfree field manner,providing a new alternative for rapid screening for transgenic assays in the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tically modifi ed crops On-site detection Lateral fl ow test strips Dual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R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花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玉米中的呕吐毒素
3
作者 王志华 赵一鸣 +4 位作者 任文洁 王玉龙 李一帆 曾峻涛 何保山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299,共7页
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以及食品经济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该研究建立一种基于金纳米花(gold nanoflowers,AuNFs)的免疫层析试纸条(immunochromatographic test strip,ICTS)快速检测玉米中的呕吐毒素的方法。采... 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以及食品经济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该研究建立一种基于金纳米花(gold nanoflowers,AuNFs)的免疫层析试纸条(immunochromatographic test strip,ICTS)快速检测玉米中的呕吐毒素的方法。采用种子生长法制备了AuNFs,将其与抗DON单克隆抗体结合制备免疫层析试纸条中的金标探针,并对pH值、抗体量、上样缓冲液浓度、检测线(test-line,T线)浓度和金标探针量进行优化,最终用于玉米中的DON检测。经过优化实验条件,确定了最优pH值为7.5,最佳抗体添加量为1μL,最适上样缓冲液浓度为PBST+1%PVP K30,最好的T线质量浓度为0.1 mg/mL以及最佳探针量为3μL。在最优反应体系下,实验结果可以通过肉眼观察进行定性分析,该方法检出限为20μg/kg,灵敏度≥99%、假阳性率≤1%、假阴性率≤1%,且与现有标准方法检测结果一致,同时与其他真菌毒素无交叉反应。以AuNFs标记抗体为探针制备的ICTS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以实现玉米中DON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花 种子生长法 免疫层析试纸条 快速检测 呕吐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条式疏花执行装置试验研究
4
作者 冯生 张秀花 +3 位作者 孔德刚 陈磊 朱欣悦 魏华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0,共9页
疏花可以调整果树负载量,是影响果树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为研究机械疏花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自主研发的柔性条式疏花机执行装置对桃花进行试验,选取橡胶和尼龙两种材料的疏花条,以疏花条轴向间距、疏花条列数、主轴转速、工作模式... 疏花可以调整果树负载量,是影响果树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为研究机械疏花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自主研发的柔性条式疏花机执行装置对桃花进行试验,选取橡胶和尼龙两种材料的疏花条,以疏花条轴向间距、疏花条列数、主轴转速、工作模式为试验因素,以疏花指数来评价疏花效果,并优化了装置的工作参数。结果表明:若采用尼龙疏花,疏花轴转速为400 r/min、疏花条列数为4、工作模式为冠内垂直、疏花条轴向间距为5 cm时效果最优;若采用胶条疏花,疏花轴转速为450 r/min、疏花条列数为4、工作模式为冠外平行、疏花条轴向间距为4 cm时效果最优。经试验验证,设计满足疏花的工作要求,为柔性条式疏花机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树疏花 疏花机 柔性条式 参数优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花叶病毒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5
作者 王春琼 刘凯 +5 位作者 谢永辉 张轲 刘春明 张晓伟 孙浩巍 陈丹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7,共8页
针对传统烟草花叶病毒(TMV)检测方法耗时较长、应用受限的问题,基于双抗夹心法研发快速定性检测TMV的胶体金检测试纸条,并对其制备条件进行优化,考查其检测限、准确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该试纸条的适宜制备条件为缓冲液添加量4μL、抗... 针对传统烟草花叶病毒(TMV)检测方法耗时较长、应用受限的问题,基于双抗夹心法研发快速定性检测TMV的胶体金检测试纸条,并对其制备条件进行优化,考查其检测限、准确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该试纸条的适宜制备条件为缓冲液添加量4μL、抗体质量浓度10μg/mL、NC膜选择CN140型、样本提取液0.02 mol/L PBS;该试纸条对TMV-CP蛋白的检测限为0.1μg/mL,与烟草丛顶病毒、番茄斑萎病毒、马铃薯Y病毒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将其进行实际样品检测,与PCR的总符合率为95.0%,阳性符合率为93.3%,准确性良好。此试纸条在10 min内即可显示检测结果,且操作简单,可用于烟田TMV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花叶病毒 单克隆抗体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试纸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C中多层PBL剪力键的抗剪性能研究
6
作者 谭星宇 方志 +1 位作者 熊炫伟 刘新华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8-200,共13页
为明确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performance concrete,UHPC)中多层开孔板(PBL)剪力键的抗剪性能,以混凝土类型、PBL层数和层间距为试验参数,开展了13组静载推出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及精细化有限元分析明确多层PBL的群键效应机理;结合... 为明确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performance concrete,UHPC)中多层开孔板(PBL)剪力键的抗剪性能,以混凝土类型、PBL层数和层间距为试验参数,开展了13组静载推出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及精细化有限元分析明确多层PBL的群键效应机理;结合相关文献试验结果,提出描述单孔PBL剪力-滑移特征的本构方程及考虑界面黏结的多层非线性弹簧传力模型。结果表明:UHPC相比于普通混凝土可使PBL的抗剪刚度和受剪承载力分别增加23%、42%;群键效应则导致多层PBL的平均单键抗剪刚度和受剪承载力降低,其主要归因于多层PBL受力的不均匀性。增加开孔直径及剪力键层数,可使群键效应更为显著;而增大开孔钢板厚度和层间距则使之减弱。所提出的传力模型结合单键本构方程可较好地预测普通混凝土或UHPC中多层PBL的抗剪刚度及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PBL剪力键 超高性能混凝土 抗剪性能 推出试验 有限元分析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皮革胶原蛋白快速检测试纸的制备及应用
7
作者 徐冰 李艺畅 +1 位作者 张超 王秉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214-220,共7页
为检测古代皮革文物,制备了一种山羊皮革胶原蛋白快速检测试纸。通过设计制备胶原蛋白多克隆抗体,并采用胶体金作为示踪物对抗体进行标记,利用免疫反应完成后产生的颜色变化检测山羊皮革胶原蛋白;优化胶体金标记抗体的最适pH和最佳抗体... 为检测古代皮革文物,制备了一种山羊皮革胶原蛋白快速检测试纸。通过设计制备胶原蛋白多克隆抗体,并采用胶体金作为示踪物对抗体进行标记,利用免疫反应完成后产生的颜色变化检测山羊皮革胶原蛋白;优化胶体金标记抗体的最适pH和最佳抗体标记量,利用不同浓度的山羊皮革胶原蛋白溶液分析了试纸的灵敏度,选用7种抗原分析了试纸的特异性。结果表明:在胶体金标记抗体的pH值8、抗体标记量为48μg/mL时,所制备的快速检测试纸对山羊皮革胶原蛋白的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 LOD)可达800 ng/mL,15 min内可获得检测结果,并且具有优异的特异性,能有效排除一些干扰蛋白的影响,精准鉴别山羊皮制文物。该研究可为古蛋白文物考古现场快速检测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皮革文物 胶原蛋白多克隆抗体 胶体金 快速检测试纸 考古现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芘的双席夫碱荧光探针的合成及Zn^(2+)识别研究
8
作者 侯学清 王邁婧 +2 位作者 尚光富 王环江 何淑花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3-268,共6页
以1-芘甲醛和水合肼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制备了一种芘腙双席夫碱荧光探针PHB,将其用于识别检测锌离子。光谱实验表明:探针PHB对Zn^(2+)具有高效和专一识别能力,其与Zn^(2+)作用后,溶液荧光颜色由无色变为亮黄色,最低检测限为0.074μmol/L... 以1-芘甲醛和水合肼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制备了一种芘腙双席夫碱荧光探针PHB,将其用于识别检测锌离子。光谱实验表明:探针PHB对Zn^(2+)具有高效和专一识别能力,其与Zn^(2+)作用后,溶液荧光颜色由无色变为亮黄色,最低检测限为0.074μmol/L,该探针以1∶1的化学计量比与Zn^(2+)配位形成新的配合物且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高分辨质谱(HRMS)和核磁氢谱(^(1)H NMR)确定了探针PHB对Zn^(2+)的作用机理,该探针通过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和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机制对Zn^(2+)表现出荧光“关-开”的发射响应。应用研究表明,基于探针PHB的试纸可用于Zn^(2+)的微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量化计算 检测试纸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呼肠孤病毒抗体检测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制
9
作者 杨冰怡 谢芝勋 +5 位作者 黄娇玲 韦悠 谢丽基 谢志勤 罗思思 任红玉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38,共6页
为建立禽呼肠孤病毒抗体的特异快速检测方法,用兔抗鸡IgG标记胶体金制作金标垫,将禽呼肠孤病毒(ARV)μNS蛋白和羊抗兔IgG分别划膜作为检测线(T线)和质控线(C线),优化试验条件,制备检测禽呼肠孤病毒血清抗体的胶体金试纸条,并检验试纸条... 为建立禽呼肠孤病毒抗体的特异快速检测方法,用兔抗鸡IgG标记胶体金制作金标垫,将禽呼肠孤病毒(ARV)μNS蛋白和羊抗兔IgG分别划膜作为检测线(T线)和质控线(C线),优化试验条件,制备检测禽呼肠孤病毒血清抗体的胶体金试纸条,并检验试纸条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稳定性。通过对90份临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并与商品化ARV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比较,以评价该试纸条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结果显示,该试纸条能够特异性检出禽呼肠孤病毒阳性血清抗体,且对其他常见禽病病原血清抗体检测为阴性。敏感性试验表明禽呼肠孤病毒血清抗体的检测限为1∶160,不同批次的试纸条检测同一份样品结果均一致。试纸条保存4周后,其检测结果与新鲜制备的试纸条检测结果一致。研制的试纸条与商品化ELISA试剂盒检测临床血清样品的符合率为94.4%。表明研制的胶体金试纸条能特异准确地检测ARV抗体,且操作简便、快捷,灵敏度较高,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可应用于禽呼肠孤病毒抗体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呼肠孤病毒 μNS蛋白 胶体金试纸条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力作用下柔性带钢模态灵敏度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
10
作者 王兴东 胡朝阳 +4 位作者 郑帅 吴宗武 唐伟 李小白 鲁光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13-323,共11页
卷到卷工艺的产品正向薄和宽的方向发展,其柔性特征导致的振动特性变化需深入研究。针对弹性支撑的运动带钢,建立了面外振动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模态频率灵敏度影响因子;搭建了试验平台,针对柔性带模态试验提出了力锤的选择方法。开展... 卷到卷工艺的产品正向薄和宽的方向发展,其柔性特征导致的振动特性变化需深入研究。针对弹性支撑的运动带钢,建立了面外振动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模态频率灵敏度影响因子;搭建了试验平台,针对柔性带模态试验提出了力锤的选择方法。开展了张力作用下的不同宽厚比带钢模态试验,并建立了数值仿真模型。有限元与试验结果对比说明了有限元模型有效性。定量分析了不同张力下宽度、厚度对带钢模态灵敏度的影响,及张力对不同带钢模态灵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宽度、厚度变化m=2阶模态灵敏度影响较大且随宽度、厚度增大而增大,其余四阶模态灵敏度接近于0;不同张力下n=3阶的模态灵敏度是n=2阶的两倍均随张力的增大而增大,更薄更宽带钢的(2,2)和(2,3)阶模态频率对张力变化的灵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带钢 模态灵敏度 弹性支撑 面张力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诺瓦病毒和牛轮状病毒双重RAA-LFD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惠惠 董可儿 +6 位作者 刘馨博 张春晓 马超 陈利苹 钟旗 姚刚 马雪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6-412,共7页
为建立能同时检测牛诺瓦病毒(bovine norovirus,BNoV)和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的重组酶辅助扩增-侧流层析试纸条(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lateral flow dipstick,RAA-LFD)快速检测方法。本试验按照RAA引物探针设计... 为建立能同时检测牛诺瓦病毒(bovine norovirus,BNoV)和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的重组酶辅助扩增-侧流层析试纸条(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lateral flow dipstick,RAA-LFD)快速检测方法。本试验按照RAA引物探针设计原则,分别针对BNoV RdRp基因和BRV VP7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和探针,制备标准重组质粒,建立并优化RAA-LFD反应体系,同时对该检测方法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评估,用建立的RAA-LFD法与PCR法、qPCR法分别对采集的168份腹泻犊牛的临床样本进行平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可在20 min,39℃的条件下扩增目标片段,对BNoV和BRV敏感度均为103 copies·μL^(-1),与PCR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且与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无交叉反应,虽低于qPCR检测结果,但可通过肉眼直接观察试纸条的检测结果。综上所述,RAA-LFD法灵敏度较高、且简便、快速、同时不依赖于仪器、专业操作人员,适用于现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诺瓦病毒 牛轮状病毒 重组酶介导扩增 侧向流试纸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比尺条形基础承载力模型试验的尺寸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一伟 刘润 梁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89-1299,共11页
开展小比尺模型试验是土力学承载力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但小比尺模型的尺寸效应会影响试验的定量结果,导致小比尺试验一般仅能用于定性研究。在饱和砂土地基中开展了20组条形基础承载力的小比尺模型试验,通过改变基础尺寸、埋深以及砂土... 开展小比尺模型试验是土力学承载力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但小比尺模型的尺寸效应会影响试验的定量结果,导致小比尺试验一般仅能用于定性研究。在饱和砂土地基中开展了20组条形基础承载力的小比尺模型试验,通过改变基础尺寸、埋深以及砂土的密实度研究承载力的变化,进而引入离散元分析方法,采用抗转动模型模拟砂土颗粒的力学行为,对条形基础承载力试验进行模拟,从微观角度揭示小比尺模型试验尺寸效应的来源和对宏观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饱和砂土地基密实度与基础埋深越大,小比尺实试验的尺寸效应越明显,尺寸效应的产生是应力水平变化、破坏模式改变以及渐进破坏程度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形基础 地基承载力 小比尺模型试验 尺寸效应 离散元模拟 微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氏柠檬酸杆菌RPA-LFD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姝然 范厚勇 +3 位作者 徐嘉楠 周天琦 许丹 郑跃平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1-249,共9页
为建立一种针对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临床快速检测方法,根据该菌定居因子基因cfa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并结合琼脂糖... 为建立一种针对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临床快速检测方法,根据该菌定居因子基因cfa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并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AGE)和侧流层析试纸条(LFD)方法进行反应条件的优化及特异性与灵敏度的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中所建立的弗氏柠檬酸杆菌重组酶聚合酶扩增结合侧向流动试纸条(RPA-LFD)快速检测方法,在38℃条件下扩增20 min后,能特异性地检测到弗氏柠檬酸杆菌,对弗氏柠檬酸杆菌纯培养物和基因组DNA的最小检出限分别为1.5×102 CFU/mL和200 fg/μL,是常规PCR(cfa引物)检测灵敏度(20 pg/μL)的100倍;利用所建立的RPA-LFD法与常规PCR同时检测杂交鲟攻毒试验样本,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研究表明,本研究中建立的弗氏柠檬酸杆菌RPA-LFD方法,操作简便、反应迅速、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并且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该方法可为未来弗氏柠檬酸杆菌细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氏柠檬酸杆菌 快速检测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 侧向流动试纸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检测砷(Ⅲ)的适配体试纸条
14
作者 杨晔 张琴琴 +4 位作者 徐斐 黄海轩 王雨萱 叶煜玮 袁敏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9-205,共7页
利用三明治夹心法构建基于适配体胶体金的试纸条,目的在于开发切实可行的As(Ⅲ)检测应用装置。通过As(Ⅲ)与金标适配体的特异性结合,将其截留在试纸条检测线处。纳米金作为显色材料,其颗粒直径为(13±1)nm。经过优化反应条件,选择Sa... 利用三明治夹心法构建基于适配体胶体金的试纸条,目的在于开发切实可行的As(Ⅲ)检测应用装置。通过As(Ⅲ)与金标适配体的特异性结合,将其截留在试纸条检测线处。纳米金作为显色材料,其颗粒直径为(13±1)nm。经过优化反应条件,选择Satorius CN 140作为硝酸纤维素膜,控制线上捕获探针链霉亲和素与生物素的最佳比例为1∶4,对应的划线浓度为10μmol/L。检测线上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的最优比例为1∶3,金标适配体最优浓度为0.5μmol/L。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观察试纸条的显色结果,颜色响应信号与砷浓度形成很好的梯度关系,检测限为0.1μmol/L。本试纸条对As(Ⅲ)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并且稳定性良好。其检测成本不足1元,可满足低收入地区普通人群实时检测As(Ⅲ)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纸条 纳米金 适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环向施工缝处膨胀止水条防水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勇 许召强 郭瑞 《山西建筑》 2024年第4期145-148,共4页
针对遇水膨胀型橡胶止水条的实际防水效果,开展一系列室内试验研究,研究发现:PZ-150型遇水膨胀止水条最大自由膨胀率450%左右,且日膨胀速率起初最大,随时间逐渐变缓;圆柱型抗渗试块模型试验表明止水条遇水膨胀止水工作性能良好,且随着... 针对遇水膨胀型橡胶止水条的实际防水效果,开展一系列室内试验研究,研究发现:PZ-150型遇水膨胀止水条最大自由膨胀率450%左右,且日膨胀速率起初最大,随时间逐渐变缓;圆柱型抗渗试块模型试验表明止水条遇水膨胀止水工作性能良好,且随着体积的不断膨胀,止水条所能阻止水流渗出的水头高度也在增加;台阶型模型注水测试试验表明,止水条在实际环境状态下的工作性能较好,在施工质量可靠的前提下,能够阻止来自围岩方向的水流,确保防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向施工缝 遇水膨胀止水条 模型试验 防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钒免疫层析法检测玉米中T-2毒素
16
作者 罗昌伟 陈晓阳 +3 位作者 黄现青 宋莲军 张西亚 补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27-234,共8页
旨在构建一种碳化钒免疫层析试纸条,用于现场灵敏检测玉米中T-2毒素。通过超声辅助-液相剥离法合成碳化钒纳米片(vanadium carbide nanosheets,VCNSs),与T-2单克隆抗体(T-2 monoclonal antibody,T-2-mAb)偶联标记,作为信号探针。基于竞... 旨在构建一种碳化钒免疫层析试纸条,用于现场灵敏检测玉米中T-2毒素。通过超声辅助-液相剥离法合成碳化钒纳米片(vanadium carbide nanosheets,VCNSs),与T-2单克隆抗体(T-2 monoclonal antibody,T-2-mAb)偶联标记,作为信号探针。基于竞争原理,样品中的T-2毒素与检测线(T线)上T-2抗原竞争结合黑色的VCNSs-mAb探针,试纸条T线读值与T-2毒素质量浓度呈反比。以空白试纸条T线显色情况(信号读值>800,MD-600金标读数仪检测)和0.5、1.5 ng/mL T-2毒素的抑制率为优化指标,获得最佳实验条件,建立标准曲线。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T-2毒素的线性范围在0.14~0.78 ng/mL之间、视觉检出限为0.25 ng/mL、消线值为1.5 ng/mL、半抑制浓度为0.344 ng/mL,灵敏度较传统胶体金试纸条提高了5.6倍。此外,该方法与其他5种常见真菌毒素均无交叉反应。针对玉米样品进行真实检测,回收率在92.8%~117.2%之间、变异系数均小于9.13%、检出限为5.06μg/kg。综上所述,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和成本低等优点,为谷物中T-2的检测提供一定的现场快速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毒素 玉米 碳化钒 免疫层析试纸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车门密封空腔噪声及其传递实验研究
17
作者 张斌瑜 王毅刚 +3 位作者 俞悟周 彭紫宁 宋俊 叶斌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4-114,共11页
汽车车门密封系统风激下的发声和向车内的传声,其现象和机制复杂,研究较少,认识不明晰。以某SUV车门B柱、C柱第1道密封空腔和尾门密封空腔为研究对象,抽取其结构并等效成规则空腔结构;建立了在小型声学风洞中空腔发声和传声的实验测试... 汽车车门密封系统风激下的发声和向车内的传声,其现象和机制复杂,研究较少,认识不明晰。以某SUV车门B柱、C柱第1道密封空腔和尾门密封空腔为研究对象,抽取其结构并等效成规则空腔结构;建立了在小型声学风洞中空腔发声和传声的实验测试平台和方法,开展了风激下的空腔声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密封条不同压缩量和密封间隙传声特性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车门密封空腔形成的啸叫(尾门空腔)机理不同,低风速时是自激振荡与赫姆霍兹共振腔耦合共振产生,高风速时是自激振荡与空腔模态耦合共振产生,自激振荡以及在流体宽带激励下的空腔共振是频谱中其它峰值产生的根源;B柱和C柱空腔与尾门空腔密封条对声特征的影响差异较大;来流偏航角、俯仰角和湍流度变化对自激振荡激发的幅值和频率影响较大,是车内小于1000 Hz的带宽峰值噪声的来源之一;密封条压缩量较小时(如0~4 mm)其压缩量增加传声能力反而有增加的情况。基于空腔噪声理论得到的车门门缝小空腔声现象和机理是之前研究缺少的,具有独特性;密封条不同压缩量传声结论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车门 密封条 空腔噪声 传声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丝绳-聚合物砂浆面层竖向-交叉条带加固砌体墙拟静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增超 蒋济同 +2 位作者 傅与天 高之皓 周献祥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24年第3期46-56,共11页
课题组前期试验结果表明,钢丝绳-聚合物砂浆面层交叉条带加固可以提高砌体墙的抗剪承载力,但对于抑制砌体墙尤其是高宽比大于1.5的砌体墙受弯破坏和弯剪破坏的效果不够理想。为进一步研究条带法对加固砌体墙抗震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了1... 课题组前期试验结果表明,钢丝绳-聚合物砂浆面层交叉条带加固可以提高砌体墙的抗剪承载力,但对于抑制砌体墙尤其是高宽比大于1.5的砌体墙受弯破坏和弯剪破坏的效果不够理想。为进一步研究条带法对加固砌体墙抗震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了1面未加固墙、2面交叉条带加固墙和2面竖向-交叉条带加固墙试件,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结果表明:交叉条带可提高墙体各阶段荷载,但对高窄墙试件受弯破坏和弯剪破坏的抑制效果不明显;竖向条带可显著降低宏观弯矩对墙体的影响,对高窄墙试件的作用尤为明显,与没有竖向条带的高窄墙试件相比,经竖向条带加固后的高窄墙试件各阶段荷载均有显著提高,滞回曲线更加饱满,耗能能力和延性性能更好。分析了组合墙体的破坏机理,推导了组合墙体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和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并通过试验数据拟合得到了组合墙体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向条带 交叉条带 砌体墙加固 拟静力试验 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和GICA检测小麦中呕吐毒素质量分数及分布规律
19
作者 李小芳 张嘉 +4 位作者 刘丽强 李丁 匡华 胥传来 郭玲玲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0-97,共8页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通常被称为呕吐毒素,主要由禾谷镰刀菌产生,具有神经毒性、免疫毒性、胚胎毒性、致畸性和致癌性。DON主要污染小麦,不仅会导致小麦品质下降,还会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健康。分别通过液相色谱-串...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通常被称为呕吐毒素,主要由禾谷镰刀菌产生,具有神经毒性、免疫毒性、胚胎毒性、致畸性和致癌性。DON主要污染小麦,不仅会导致小麦品质下降,还会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健康。分别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法检测小麦中的DON质量分数,通过加标回收试验评估2种方法的准确度及稳定性,2种方法的回收率分别为92.98%~97.43%和104.53%~108.92%,且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分别用2种方法检测天然污染小麦加工后各部分的DON质量分数。磨粉加工后,面粉与全麦粉中DON质量分数的平均比值为0.56,麸皮与全麦粉中DON质量分数的平均比值为1.55。结果表明,小麦经磨粉加工后,面粉中DON质量分数与全麦粉相比显著降低,而麸皮中DON质量分数与全麦粉相比显著升高,因此小麦加工时将麸皮最大化分离可以有效降低面粉中DON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呕吐毒素 小麦磨粉加工 分布规律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胶体金试纸条 胶体金免疫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结合乳胶微球试纸条检测副溶血性弧菌 被引量:3
20
作者 贾博涵 张琳 +3 位作者 陈耀 黄小桃 谭有将 关烨锋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4-84,共11页
目的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结合乳胶微球试纸条(latex microsphere test strips,LMTS)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方法。方法以副溶血性弧菌的不耐热溶血素(TLH... 目的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结合乳胶微球试纸条(latex microsphere test strips,LMTS)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方法。方法以副溶血性弧菌的不耐热溶血素(TLH)基因作靶标设计引物,6-羧基荧光素(6-carboxyfluorescein,6-FAM)和生物素(Biotin)标记引物,对体系各项反应参数进行优化;将新鲜菌液作10倍梯度稀释后进行LAMP、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实时荧光定量LAMP(quantitative LAMP,qLAMP)反应,比较三者的敏感度;对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氏菌、福氏志贺氏菌、粪链(肠)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进行LAMP扩增,验证其特异性;虾样品用菌液进行模拟污染,分析LAMP-LMTS的可靠性。结果LAMP-LMTS方法的灵敏度可达4.16×10^(2)copies/μL,与qLAMP、LAMP-琼脂糖凝胶电泳(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AGE)方法结果一致,检出限要比利用外引物建立的PCR方法低10倍的拷贝数,灵敏度更高。结论该方法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具有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可应用于基层实验室、应急检测或现场监测,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乳胶微球试纸条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