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学评估肝脏体积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益铭 张小燕 +2 位作者 乔苗苗 王苗苗 郭顺林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5-200,227,共7页
肝脏体积(liver volume,LV)的测量在疾病诊断、手术规划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肝脏体积测量方法经历了从传统手动测量到现代自动化分割的显著演变。然而,现有技术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传统手动测量耗... 肝脏体积(liver volume,LV)的测量在疾病诊断、手术规划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肝脏体积测量方法经历了从传统手动测量到现代自动化分割的显著演变。然而,现有技术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传统手动测量耗时并存在主观差异,半自动或早期自动化方法测量误差高等。研究发现,基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等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能够提高肝脏体积测量的精度和效率,尤其在异质性病变和边界模糊区域中表现突出。近年来,尚未有系统性的文章对其进行综述。本文深入回顾了肝脏体积测量技术的演进历程,对比分析了不同技术的优劣,重点探讨了AI在该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但其仍存在对某些复杂病例的泛化能力不足、依赖高质量标注数据等局限性。因此,未来研究应聚焦于影像技术优化、高效自动化算法开发、多模态融合及鲁棒性AI模型构建等方向,推动肝脏体积测量的精准化和临床应用,以期为临床实践和技术创新提供系统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疾病 肝切除术 肝脏体积测量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全模型迭代算法(AIIR)临床应用价值
2
作者 洪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3-514,共2页
深度学习全模型迭代算法(AIIR)创新性地将全模型迭代与深度学习技术相结合,以弥补传统CT重建方法在噪声伪影抑制及纹理表现等方面的局限而提高图像质量;其用于低剂量成像及复杂解剖结构成像表现不俗,可为患者安全及精准诊断提供有力保... 深度学习全模型迭代算法(AIIR)创新性地将全模型迭代与深度学习技术相结合,以弥补传统CT重建方法在噪声伪影抑制及纹理表现等方面的局限而提高图像质量;其用于低剂量成像及复杂解剖结构成像表现不俗,可为患者安全及精准诊断提供有力保障。本文针对AIIR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深度学习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用于“双低”脑CT灌注成像
3
作者 张梦圆 王落桐 +7 位作者 原典 张怡存 齐珂 张炜珽 张炯 岳松伟 高剑波 刘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99-805,共7页
目的观察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算法用于70 kVp、40 ml对比剂用量方案(“双低”)全脑CT灌注成像(CTP)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105例疑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3组,分别接受常规标准剂量80 kVp、150 mA扫描联合自适应统计... 目的观察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算法用于70 kVp、40 ml对比剂用量方案(“双低”)全脑CT灌注成像(CTP)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105例疑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3组,分别接受常规标准剂量80 kVp、150 mA扫描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50%水平重建(CN组,n=35),低剂量(LD)70 kVp、100 mA扫描联合DLIR最高档(DLIR-H)重建(LD组,n=35),以及超低剂量(ULD)70 kVp、70 mA扫描联合DLIR-H重建(ULD组,n=35),比较各组辐射剂量。测量额叶、顶叶、颞叶灰质和白质ROI内的CT值及CT值标准差(SD CT),计算信噪比(SNR)及灰质与白质的对比度噪声比(CNR)并进行组间比较。生成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及残余组织达峰时间(T_(max))伪彩图并进行主观评分,以Kappa检验分析其主观评分的一致性;测量灌注参数值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相比CN组,LD组与ULD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均降低(校正P均<0.05)。ULD组额叶、顶叶及颞叶白质SD CT均高于CN组,顶叶白质SD CT高于LD组(校正P均<0.05),组间灰质SD 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D组及ULD组顶叶及颞叶白质SNR均低于CN组(P均<0.05),组间额叶白质及额叶、顶叶及颞叶灰质S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间额叶、顶叶、颞叶灰质与白质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者间对于CBV图、CBF图及T_(max)图的主观评分一致性均较高(Kappa分别为0.623、0.644、0.638),而对MTT图的一致性良好(Kappa=0.560)。针对不同CTP伪彩图的观察者内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伪彩图额叶、顶叶、颞叶灰质、白质的CBV、CBF、MTT及T_(max)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DLIR算法用于“双低”CTP扫描可保证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重建腹部CT检查腰椎图像
4
作者 韩玮辰 刘继华 +3 位作者 王落桐 吕喆 谭军彦 万业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0-67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算法重建腹部CT检查的腰椎图像,以降低腰椎CT检查辐射剂量及避免重复检查。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4年3—5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同期行腹部CT检查及腰椎CT检查的32例患者,腹部CT检查(DLIR...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算法重建腹部CT检查的腰椎图像,以降低腰椎CT检查辐射剂量及避免重复检查。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4年3—5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同期行腹部CT检查及腰椎CT检查的32例患者,腹部CT检查(DLIR组)条件为管电压120 kVp,管电流200 mA,使用高强度DLIR重建腰椎;常规腰椎CT检查(腰椎组)条件为管电压120 kVp,管电流260 mA,使用60%权重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进行重建。应用客观评价法,在第3腰椎椎弓根层面和第2/3腰椎间盘层面测量肌肉、脂肪、椎体松质骨、腰椎间盘、硬膜囊、椎弓根骨皮质CT值、噪声(SD值)、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不包含脂肪组织)。主观评价采用5分法,评价图像对比度、图像噪声、图像锐利度。结果腰椎组、DLIR组CT容积剂量指数分别为15.25 mGy、11.74 mGy。DLIR组和腰椎组各结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腰椎组相比,DLIR组SD值显著降低,各测量组织分别降低31.09%、35.66%、13.48%、27.82%、24.93%、15.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9~7.21,P<0.05);各测量组织信噪比分别提高36.40%、52.31%、16.56%、34.13%、38.39%、18.81%,对比噪声比分别提高51.70%、51.32%、36.24%、34.47%、53.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58~-4.23,P<0.001)。DLIR组图像对比度、图像噪声和细微结构空间分辨力评分显著优于腰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5(4.00,5.00)分比4.45(4.00,5.00)分,4.39(4.00,5.00)分比4.06(4.00,4.00)分,4.27(4.00,5.00)分比4.00(4.00,4.00)分;Z=-3.80、-4.38、-3.55,P<0.001]。结论应用高强度DLIR腹部检查的腰椎图像,可获得降低25%辐射剂量的高质量腰椎CT图像,实现腹部、腰椎一次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腹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深度学习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全模型迭代算法联合60kVp扫描用于头颈部CT血管成像
5
作者 孙其中 孟婷 +2 位作者 彭俪颖 韩义成 王锡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0-524,共5页
目的 观察深度学习全模型迭代算法(AIIR)联合60 kVp扫描用于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86例疑诊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对其中43例行常规剂量(120 kVp)、对其余43例行低剂量扫描(60 kVp),记录对比剂用量及辐射剂量... 目的 观察深度学习全模型迭代算法(AIIR)联合60 kVp扫描用于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86例疑诊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对其中43例行常规剂量(120 kVp)、对其余43例行低剂量扫描(60 kVp),记录对比剂用量及辐射剂量。对常规剂量扫描原始图像进行混合迭代重建(HIR)得到A组图像,对低剂量扫描原始图像分别以HIR和AIIR得到B1组、B2组图像。比较3组图像总体质量,显示目标大、小血管及诊断信心的主观评分,以及其目标大血管噪声值(SD)、信噪比(SNR)及对比度噪声比(CNR)。结果 相比常规剂量扫描,低剂量扫描对比剂用量及有效剂量(ED)分别降低36.52%及77.56%。B2组与A组图像质量各项主观评分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校正P均>0.05)且均高于B1组(校正P均<0.05);除主动脉弓外,B2组中其余各目标大血管SD均低于A组(校正P均<0.05)。B2组各目标大血管SNR及CNR均高于A组及B1组(校正P均<0.05),而各大血管SD均低于B1组(校正P均<0.05)。结论 AIIR联合60 kVp扫描用于头颈CTA可在保证图像质量满足诊断需求的同时降低对比剂用量及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深度学习 CT血管成像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畜高通量体尺测量及体重预估技术研究进展
6
作者 梁金鑫 苑志宇 +3 位作者 罗新惠 陈耿 吴毓瑾 王春昕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9-758,共10页
家畜的体尺参数和体重数据是衡量生产繁育特性的主要参数之一,可为优良品种的选择提供主要参照数据。传统的家畜体尺、体重测量方法费时费力,且受个人等主观因素干扰较大,严重损害动物福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家畜体尺及体重... 家畜的体尺参数和体重数据是衡量生产繁育特性的主要参数之一,可为优良品种的选择提供主要参照数据。传统的家畜体尺、体重测量方法费时费力,且受个人等主观因素干扰较大,严重损害动物福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家畜体尺及体重自动测量技术的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作者对当下主流的体尺测量和体重预估方法进行总结,全面阐述了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家畜体尺测量和体重预测的研究现状、方法特点及优缺点,通过了解高效的现代技术手段,准确地对家畜进行体尺测量和体重预估,进而帮助养殖者更好地管理畜群,预测生长趋势,评估畜体健康状况,提高生产效率。作者还对基础自动测量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家畜体尺测量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畜 体尺测量 体重预估 图像处理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全模型迭代算法用于重建CT图像:体模实验
7
作者 曹文静 孙昊桦 +2 位作者 赵立毅 李翔 全国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7-562,共6页
目的 利用体模评估深度学习全模型迭代算法(AIIR)用于重建CT图像的价值。方法 以模型迭代重建(MBIR)结合深度学习(DL)生成AIIR,对CCT MITA IQ体模、CT ACR 464体模、Catphan 700体模、光盘叠加体模及CT PBU-60全身体模进行CT扫描;分别... 目的 利用体模评估深度学习全模型迭代算法(AIIR)用于重建CT图像的价值。方法 以模型迭代重建(MBIR)结合深度学习(DL)生成AIIR,对CCT MITA IQ体模、CT ACR 464体模、Catphan 700体模、光盘叠加体模及CT PBU-60全身体模进行CT扫描;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法(FBP)、KARL 3D迭代重建等常规算法及AIIR重建CT图像,比较各种重建图像的噪声、X线剂量水平,以及低对比度分辨力、高对比度空间分辨力、锥束伪影及条形伪影等。结果 相比常规算法,利用AIIR重建CT图像可使噪声降低61.74%~99.76%、X线剂量降低60.00%~90.00%,同时将低密度分辨能力提升至1.99~4.86倍、高对比度空间分辨力提升至1.55~2.57倍,且能明显减轻锥束伪影及条形伪影。结论 AIIR用于重建CT图像较常规算法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深度学习 体模 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脊髓CT血管成像不同后处理方式显示硬脊膜动静脉瘘效果
8
作者 杨志丽 曹旭阳 +3 位作者 马世亮 郭旗 张富涛 徐建民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3-416,共4页
目的观察全脊髓CT血管成像(CTA)不同后处理方式显示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SDAVF,对全脊髓CTA原始图像行传统后处理[改良组织生长去骨容积再现(VR)及全范围轴位最大密度投影(MIP)],对病变层面原始图像分别行轴... 目的观察全脊髓CT血管成像(CTA)不同后处理方式显示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SDAVF,对全脊髓CTA原始图像行传统后处理[改良组织生长去骨容积再现(VR)及全范围轴位最大密度投影(MIP)],对病变层面原始图像分别行轴位、矢状位、冠状位MIP、VR和MIP+VR重建;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采用5分法对基于不同后处理方式所获图像显示SDAVF瘘口位置、病变范围及供血动脉效果进行主观评分。结果轴位MIP、VR及MIP+VR图显示SDAVF瘘口位置及供血动脉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均高于以其他方式重建CTA图像(P均<0.05)。矢状位MIP、VR及MIP+VR图显示SDAVF病变范围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均高于以其他后处理方式所获CTA图像(P均<0.05)。结论基于全脊髓CTA轴位MIP、VR及MIP+VR可观察瘘口位置及供血动脉,而矢状位MIP、VR及MIP+VR更利于观察SDAVF病变范围;联合应用多种后处理方式有助于全面显示病变结构及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 硬脊膜 CT血管成像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空心透平叶片全流程尺寸测量研究
9
作者 胡童童 王江 +3 位作者 段方苗 帅三三 玄伟东 任忠鸣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92-98,共7页
为提高燃气轮机空心透平叶片制备合格率,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三维扫描技术、超声等无损检测技术对熔模铸造透平叶片过程中关键阶段展开尺寸测量,实现了陶瓷型芯-蜡模-模壳-叶片铸件的全过程尺寸检测。通过三维扫描测量结果对C... 为提高燃气轮机空心透平叶片制备合格率,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三维扫描技术、超声等无损检测技术对熔模铸造透平叶片过程中关键阶段展开尺寸测量,实现了陶瓷型芯-蜡模-模壳-叶片铸件的全过程尺寸检测。通过三维扫描测量结果对CT测量技术进行精度校准,结果表明,CT技术对陶瓷型芯、蜡模的检测精度可以满足测量精度要求,并将CT技术进一步应用于模壳尺寸的检测。此外,利用工业CT检测陶瓷型芯、蜡模、模壳内腔及壁厚尺寸精度的同时,可以实现对其内部裂纹及缩孔等缺陷的检测和评估。本研究建立的空心透平叶片制备全流程尺寸测量方法为保障空心透平叶片制备,提高大尺寸空心透平叶片精密铸造成品合格率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透平叶片 全流程尺寸测量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超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输气管道噪声源形成机理研究
10
作者 宋翔 项行鸿 +3 位作者 陈磊 王愉 赵天飞 周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2-898,共7页
针对天然气输气管道噪声辐射问题,本文基于管道声振测试技术与流体仿真方法,构建了实验与仿真互融的输气管道噪声源辨识架构。基于此架构,以实际天然气输气管道振动、噪声测试结果为输入,结合管道内部流动特性分析结果,辨识了天然气输... 针对天然气输气管道噪声辐射问题,本文基于管道声振测试技术与流体仿真方法,构建了实验与仿真互融的输气管道噪声源辨识架构。基于此架构,以实际天然气输气管道振动、噪声测试结果为输入,结合管道内部流动特性分析结果,辨识了天然气输气管道主要振动与噪声源的空间及频率特性,明晰了天然气输气管道噪声的产生及传播机制,由此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输气管道噪声源辨识架构的有效性,揭示了天然气输气管道噪声形成的机理,为天然气输气管道噪声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 声成像 麦克风阵列 声信号处理 气动噪声 振动测试 振动分析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人工智能模型迭代重建和70kV超低管电压大幅度降低肺动脉CTA辐射剂量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建新 朱卓 +3 位作者 张清 韩锦涛 陈颖 许炜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61-1366,共6页
目的:探讨联合人工智能模型迭代重建(AIIR)和70kV超低管电压在大幅度降低肺动脉CTA(CTPA)辐射剂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0例疑似肺动脉栓塞或肺动脉栓塞复查的患者随机分成A组(100 kV管电压)和B组(70 kV管电压)行CTPA检查,A组采用混合... 目的:探讨联合人工智能模型迭代重建(AIIR)和70kV超低管电压在大幅度降低肺动脉CTA(CTPA)辐射剂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0例疑似肺动脉栓塞或肺动脉栓塞复查的患者随机分成A组(100 kV管电压)和B组(70 kV管电压)行CTPA检查,A组采用混合迭代重建(HIR),B组采用HIR和AIIR。评估A、B两组辐射剂量。评估A组HIR图像、B组HIR图像和AIIR图像背景噪声、肺动脉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并采用5分法对CTPA图像质量进行评分。结果:100例患者中10例存在呼吸运动伪影或大量胸腔积液被排除,最终A组和B组分别有50例和40例患者纳入。A、B两组有效辐射剂量(ED)分别为(4.3±0.8)mSv和(1.3±0.2)mSv,与A组相比B组ED下降69.8%(P<0.001)。A组HIR图像、B组HIR和AIIR图像背景噪声分别为(19.2±3.7)HU、(28.1±4.4)HU和(13.7±6.5)HU;B组AIIR图像背景噪声显著低于A组HIR图像和B组HIR图像(P<0.001)。A组HIR图像上右肺动脉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分别为21.5±5.9和18.8±5.6,左肺动脉SNR和CNR分别为21.9±6.2和19.2±5.9;B组HIR图像上右肺动脉SNR和CNR分别为19.4±3.7和17.2±3.5,左肺动脉相应数值分别为19.4±3.5和17.2±3.3;B组AIIR图像上右肺动脉SNR和CNR分别为45.7±14.5和40.9±13.4,左肺动脉相应数值分别为46.0±14.6和41.1±13.6;B组AIIR图像上右肺动脉及左肺动脉SNR和CNR均明显高于A组HIR图像和B组HIR图像(P<0.001)。A组HIR图像、B组HIR图像和B组AIIR图像主观评分分别为4.5±0.6、4.1±0.5和4.9±0.3,B组AIIR图像主观评分显著高于A组和B组HIR图像(P<0.001)。结论:联合AIIR和70kV超低管电压在大幅度降低CTPA辐射剂量的同时,图像质量相对于100kV管电压HIR图像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术 人工智能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图像增强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1024×1024重建矩阵结合Karl算法对CT门静脉成像的门脉图像质量和肝脏体积测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勇 刘义军 +3 位作者 李贝贝 王诗耕 魏巍 陈安良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究1024×1024重建矩阵结合Karl算法对CT门静脉成像的门脉图像质量和肝脏体积测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腹部增强CT检查的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联影uCT760进行扫描。成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设置为剂量调制等... 目的:探究1024×1024重建矩阵结合Karl算法对CT门静脉成像的门脉图像质量和肝脏体积测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腹部增强CT检查的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联影uCT760进行扫描。成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设置为剂量调制等级3,重建512×512矩阵,Karl 5级图像,获得图像为常规组(A组)。使用常规组的原始数据重建得到实验组(B组)图像:采用1024×1024矩阵,结合Karl 5、7、9级重建获得B_(1)~B_(3)组图像。应用联影智能科研平台系统测量肝脏体积,比较A、B两组门静脉和肝脏CT值、标准差(SD)值、对比噪声比(CNR)、肝脏体积值及图像主观评分。结果:B组门静脉和肝脏CT值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0.766)。随着Karl等级的提高,B组门静脉和肝脏的SD值逐渐下降(P<0.001),CNR逐渐升高(P<0.001),肝脏体积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主观评价上,随着Karl等级的增加,B组伪影评分逐渐降低(P<0.05),图像噪声、门静脉边缘锐利度、远端血管显示清晰度及显示的门静脉分支数逐渐提高(P<0.05),B3组图像质量最佳,优于A组。结论:采用1024×1024重建矩阵结合Karl 9级重建算法能够优化门静脉图像质量,且准确测量肝脏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门静脉 计算机体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人工智能模型迭代重建和80 kV管电压降低腹部增强CT辐射剂量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建新 朱卓 +2 位作者 陈颖 李嘉帅 张清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81-1386,共6页
目的:探讨联合人工智能模型迭代重建(AIIR)和80 kV管电压降低腹部增强CT辐射剂量的应用价值。方法:120例行腹部增强CT的患者分成A(标准剂量组)、B(低剂量组)两组。A组采用120 kV管电压及混合迭代重建(HIR),B组采用80 kV管电压及HIR和AII... 目的:探讨联合人工智能模型迭代重建(AIIR)和80 kV管电压降低腹部增强CT辐射剂量的应用价值。方法:120例行腹部增强CT的患者分成A(标准剂量组)、B(低剂量组)两组。A组采用120 kV管电压及混合迭代重建(HIR),B组采用80 kV管电压及HIR和AIIR。评估A、B两组的辐射剂量,并评估A组HIR图像、B组HIR图像和AIIR图像上肝组织、腹主动脉、腰大肌、髂腰肌、门静脉主干噪声以及肝组织、肝动脉及门静脉信噪比(SNR)。两位医师采用盲法按5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5分为优秀;1分为差)。结果:A、B两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11.3±1.9)mSv和(5.0±0.7)mSv;与A组相比,B组辐射剂量下降55.8%(P<0.001)。在动脉期,A组HIR图像上肝组织、腹主动脉、腰大肌及髂腰肌噪声分别为(12.1±1.3)HU、(13.9±2.2)HU、(13.3±1.9)HU和(12.5±2.0)HU,B组HIR图像上相应数值分别为(14.9±1.8)HU、(18.3±2.8)HU、(17.1±2.6)HU和(15.2±2.7)HU,B组AIIR图像上的相应数值分别为(7.9±0.8)HU、(9.1±1.4)HU、(8.7±1.6)HU和(8.7±2.2)HU;在静脉期,A组HIR图像上肝组织及门静脉主干噪声分别为(13.0±1.9)HU和(14.1±2.3)HU,B组HIR图像相应数值分别为(15.5±2.4)HU和(17.7±2.9)HU,B组AIIR图像上相应数值分别为(8.3±0.9)HU和(9.3±2.0)HU;A组HIR图像上动脉期肝组织、腹主动脉、静脉期肝组织和门静脉主干SNR分别为5.2±0.8、25.0±5.7、8.6±1.5和11.3±2.1,B组HIR图像上相应数值分别为4.6±0.7、29.2±6.6、8.7±1.7和11.0±2.3,B组AIIR图像上对应数值分别为8.5±0.9、58.5±11.8、16.1±2.6和21.9±4.1;与B组和A组HIR图像相比,B组AIIR图像上肝组织、腹主动脉、腰大肌、髂腰肌及门静脉主干噪声明显下降(P<0.001),而肝组织、腹主动脉及门静脉SNR显著提升(P<0.001)。医师1对动脉期A组HIR图像、B组HIR图像和AIIR图像的主观评分分别为4.42±0.53、3.48±0.50和4.87±0.34,静脉期相应数值分别为4.23±0.56、3.40±0.49和4.92±0.28;医师2对动脉期相应图像评分分别为4.40±0.53、3.47±0.54和4.88±0.32,静脉期相应数值分别为4.23±0.56、3.40±0.53和4.95±0.22;B组AIIR图像评分显著高于B组和A组HIR图像(P<0.001)。结论:联合人工智能模型迭代重建(AIIR)和80 kV管电压能够显著降低腹部增强CT辐射剂量,且低剂量AIIR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常规剂量HIR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图像增强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管电压联合顺适性低剂量容积双空间迭代重建技术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丁晨寒 宋凤祥 杨泽铖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9-385,共7页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联合顺适性低剂量容积双空间迭代重建技术(AIDR 3D)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中对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穿支动脉显示的影响,以期获得最佳扫描方案。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0月—2022年1月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联合顺适性低剂量容积双空间迭代重建技术(AIDR 3D)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中对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穿支动脉显示的影响,以期获得最佳扫描方案。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0月—2022年1月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行头颈部CTA检查的90例患者,根据不同扫描条件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扫描参数为120 kV和300 mA,B组扫描参数为100 kV,自动毫安,C组扫描参数为80 kV,自动毫安,3组均采用AIDR 3D算法进行数据重建,测量3组图像的肌肉和动脉CT强化值、噪声标准差(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辐射有效剂量(ED)。将获得数据进行后处理,获取多方位血管图像,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并观察甲状腺上动脉穿支血管显示情况。对比3组图像在图像质量(图像质量主观评分、SNR、CNR、SD)、辐射剂量(CTDIvol、DLP、ED)及穿支动脉显示方面的差异。结果3组在C4、C7椎体水平图像评分均≥3分,C7椎体水平图像主观评分为4分者B组最多(93.3%),A组次之(80.0%),C组最低(66.7%)(P<0.05);C4椎体水平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管节段,B组SNR[(33.46±3.46)Hu]及CNR[(29.18±3.14)Hu]均略低于C组[(38.58±3.65)Hu、(34.26±3.58)Hu],但高于A组[(27.47±3.23)Hu、(22.17±3.12)Hu,P<0.05]。B组CTDIvol[(4.16±1.14)mGy]、DLP[(167.75±46.82)mGy·cm]和ED[(0.43±0.15)mSv]均低于A组[(8.51±2.13)mGy、(280.16±26.34)mGy·cm和(1.00±0.08)mSv],且DLP及ED较A组降低明显,仅略高于C组[(3.47±0.62)mGy、(139.06±25.37)mGy·cm和(0.34±0.08)mSv]。在甲状腺上动脉穿支血管显示方面,B组的显示比例最高(20例,66.7%),明显高于A组(15例,50.0%)和C组(10例,33.3%)(P<0.05)。结论行头颈部CTA扫描,由AIDR 3D执行数据重建时,当扫描参数为100 kV、自动毫安,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有效控制辐射剂量,对穿支动脉显示效果最佳,推荐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术 辐射剂量 信噪比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后处理技术诊断耳硬化症
15
作者 关荣 张宏 +4 位作者 邬小平 杨静 杨想春 张增增 马鸣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用于诊断耳硬化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47例(92耳)耳硬化症及65例(79耳)非耳硬化症听力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轴位平扫MSCT,对MSCT原始图像行后处理,包括镫骨、耳蜗多平面重组(MPR)及听骨链曲面重组...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用于诊断耳硬化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47例(92耳)耳硬化症及65例(79耳)非耳硬化症听力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轴位平扫MSCT,对MSCT原始图像行后处理,包括镫骨、耳蜗多平面重组(MPR)及听骨链曲面重组(CPR),比较MSCT原始图像及其联合后处理技术诊断耳硬化症的效能。结果根据MSCT原始图像诊断66耳、联合后处理技术诊断89耳耳硬化症,二者敏感度分别为71.74%和96.74%,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1.29%和96.49%,后者均高于前者(P均<0.05);其特异度(92.41%vs.96.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后处理技术有助于提高MSCT诊断耳硬化症的敏感度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硬化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利用光子图像解决深度学习中子CT缺乏成对数据的方法
16
作者 郭虎 陈帅 +3 位作者 杨明翰 张子恒 邵慧 汪建业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8-751,共14页
由于缺少高质量成对数据集,深度学习在中子层析(CT)重建中的应用与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虽然中子层析和光子层析成像原理都基于Radon变换,但二者在粒子输运过程中的成像特征不同,所以光子层析图像训练的网络无法直接用于解决中子层析成... 由于缺少高质量成对数据集,深度学习在中子层析(CT)重建中的应用与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虽然中子层析和光子层析成像原理都基于Radon变换,但二者在粒子输运过程中的成像特征不同,所以光子层析图像训练的网络无法直接用于解决中子层析成像的重建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解决光子和中子层析成像迁移过程中概率分布差异问题的无监督域适应网络。该方法通过引入最大均值差异计算以减小光子与中子层析图像特征之间的分布差异,并通过小波变换与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式增强重建的有效特征。与其他算法的对比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从低投影通量下的中子层析结果中重建出高质量的中子层析图像,有效缓解了低投影通量下中子层析成像退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中子CT重建 域适应迁移学习 稀疏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原理-数据-领域知识融合ECT重建方法
17
作者 李珍兴 邵继续 +1 位作者 吴俊杰 任婷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21,共10页
低质量的图像制约了电容层析成像在多相流参数测量中的应用。针对该问题,引入了由深度卷积神经网络预测的数据驱动先验,提出了融合测量原理、数据驱动先验和稀疏先验的成像模型;建立了新的算法实现成像模型的高效求解。评估结果证实,与... 低质量的图像制约了电容层析成像在多相流参数测量中的应用。针对该问题,引入了由深度卷积神经网络预测的数据驱动先验,提出了融合测量原理、数据驱动先验和稀疏先验的成像模型;建立了新的算法实现成像模型的高效求解。评估结果证实,与其他的成像算法相比,新算法在细节重建、伪影去除和鲁棒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成像问题 数据驱动先验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电容层析成像 反问题 多相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2
18
作者 苏金亮 徐兆龙 +3 位作者 纪建松 卢陈英 周利民 孟潘炜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7,31,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67例临床拟诊为急性阑尾炎的病例行MSCT检查,并经工作站进行多层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图像后处理,分析其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急性阑尾炎M...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67例临床拟诊为急性阑尾炎的病例行MSCT检查,并经工作站进行多层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图像后处理,分析其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急性阑尾炎MSCT的主要征象有阑尾管腔直径增粗(直径>6mm)、管壁增厚38例,阑尾周围炎31例,阑尾结石19例,回盲部管壁肥厚15例,阑尾脓肿12例,阑尾炎性包块7例。MSCT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82%、93%、96%、75%。结论:急性阑尾炎有典型的CT表现。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多方位显示阑尾本身及其周围组织改变及合并症,可显著提高急性阑尾炎的术前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1
19
作者 刘景旺 赵静 +4 位作者 郭庆乐 郑宝霞 刘淑娟 李健 李静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85-588,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曲面重建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临床拟诊为急性阑尾炎而行64层螺旋CT检查和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的病例。其中,CT诊断急性阑尾炎61例,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结果 ...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曲面重建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临床拟诊为急性阑尾炎而行64层螺旋CT检查和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的病例。其中,CT诊断急性阑尾炎61例,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结果 91.67%(55/60)成功获得曲面重建图像。应用64层螺旋CT曲面重建后,提高了阑尾系膜水肿、回盲肠壁水肿的显示率及阑尾识别率。64层螺旋CT结合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准确度为98.78%,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5.45%。阳性预测值为98.36%,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 64层螺旋CT曲面重建可以准确地识别阑尾,从而做出急性阑尾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水产动物视觉特征测量研究综述 被引量:64
20
作者 段延娥 李道亮 +1 位作者 李振波 傅泽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11,共11页
作为水产养殖集成信息化管理的主要信息源,水产动物视觉属性信息的测量不仅是判定水产动物生长状况,调控水质环境的主要信息依据,也是对水产动物进行喂养、用药、捕获、选别和分级等操作的前提基础。近年来,计算机视觉技术作为一项快速... 作为水产养殖集成信息化管理的主要信息源,水产动物视觉属性信息的测量不仅是判定水产动物生长状况,调控水质环境的主要信息依据,也是对水产动物进行喂养、用药、捕获、选别和分级等操作的前提基础。近年来,计算机视觉技术作为一项快速、客观、无损的检测方法,已被逐渐用于水产动物视觉属性的测量中,许多研究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该文更新和总结了国内外近20多年来有代表性的相关研究和解决方案,在描述计算机视觉检测系统的概念和组成结构的基础上,围绕尺寸测量、形状分析、颜色识别和质量估计等方面详细分析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水产动物(以鱼类为主)视觉属性测量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着重阐述总结了研究人员在水产动物视觉检测的图像采集、轮廓提取、特征标定与计算等方面的具体改进措施,并对基于计算机视觉测量的水产动物疾病诊断,识别分类等综合应用现状也进行了分析探讨,以评估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水产动物视觉质量检测领域的总体应用情况和现存的主要问题,同时给出了今后的研究趋势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计算机视觉 视觉 测量 图像处理 品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