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0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llumina测序技术的IGROV-1/CP细胞中miRNA种类鉴定及相对丰度分析
1
作者 张政希 莫凡 +3 位作者 郭妍 徐学敏 林标扬 李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9-134,共6页
从正常培养的IGROV-1/CP细胞中提取小RNA,构建小RNA的cDNA文库,然后用illum ina通用测序平台对上述cDNA文库进行测序。从测序获得的序列数据中去除冗余数据后,与已知人类m iRNA序列数据库进行比对,获得IGROV-1/CP细胞m iRNA表达谱。以... 从正常培养的IGROV-1/CP细胞中提取小RNA,构建小RNA的cDNA文库,然后用illum ina通用测序平台对上述cDNA文库进行测序。从测序获得的序列数据中去除冗余数据后,与已知人类m iRNA序列数据库进行比对,获得IGROV-1/CP细胞m iRNA表达谱。以所获的序列长度与已知人类m iRNA数据库中序列长度差异不大于2和无碱基错配为限制条件,共找到53种已知m iRNA。按在cDNA文库测序中的出现频率计算,出现频率不大于10的低拷贝m iRNA最多,占检测到所有m iRNA种类的56.6%。说明illum ina通用测序技术能够在检测细胞内的各种小RNA序列的同时反应相对丰度信息,该研究利用上述新技术获得了顺铂耐药性IGROV-1/CP细胞系m iRNA表达种类和相对丰度的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顺铂耐药性 IGROV-1/CP细胞系 MIRNA illumina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代测序技术高温和中高温大曲真菌多样性解析及酵母菌的分离鉴定
2
作者 崔梦君 王玉荣 +4 位作者 侯强川 张海波 田龙新 叶明波 郭壮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3,共9页
为明确不同类型大曲真菌多样性及可培养酵母菌的差异,本研究采用三代测序技术对高温和中高温大曲的真菌类群进行了解析,并结合传统微生物纯培养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蕴含的酵母菌资源进行挖掘。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种类型大曲真... 为明确不同类型大曲真菌多样性及可培养酵母菌的差异,本研究采用三代测序技术对高温和中高温大曲的真菌类群进行了解析,并结合传统微生物纯培养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蕴含的酵母菌资源进行挖掘。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种类型大曲真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种属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大曲主要以疏棉状嗜热霉(Thermomyces lanuginosus)为主,平均相对含量为73.81%,中高温大曲主要以多育曲霉(Aspergillus proliferans)为主,平均相对含量为52.58%;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和中高温大曲真菌群落结构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LEfSe分析表明,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和曲霉科(Aspergillaceae)可以分别作为高温和中高温大曲的生物标志物;纯培养技术结果表明,从10份大曲样品中共分离得到18株酵母菌,高温和中高温大曲的优势分离株均为扣囊复膜孢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由此可见,高温和中高温大曲真菌多样性上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大曲 中高温大曲 三代技术 真菌类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重症感染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徐柳炎 钟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2期6-8,共3页
宏基因组测序(mNGS)技术可通过检测患者的核酸样本,快速、客观地识别多种病原微生物,协助临床精准定位靶向病原体,在重症感染性疾病患者病原微生物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该文对近年来mNGS技术在重症感染性疾病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宏基因组测序(mNGS)技术可通过检测患者的核酸样本,快速、客观地识别多种病原微生物,协助临床精准定位靶向病原体,在重症感染性疾病患者病原微生物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该文对近年来mNGS技术在重症感染性疾病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特别是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血流感染及消化系统感染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以期为临床重症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技术 重症感染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测序技术在肾细胞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梁宁 林春华 《安徽医学》 2025年第1期124-127,共4页
单细胞测序技术是一种具有革命性突破的工具,它能够在单个细胞水平,通过差异表达分析的方式研究肿瘤的个体发生机制和肿瘤微环境的变化。本文通过回顾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探索肾细胞癌的个体发生机制、肿瘤微环境、肿瘤诊断治... 单细胞测序技术是一种具有革命性突破的工具,它能够在单个细胞水平,通过差异表达分析的方式研究肿瘤的个体发生机制和肿瘤微环境的变化。本文通过回顾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探索肾细胞癌的个体发生机制、肿瘤微环境、肿瘤诊断治疗等方面应用的最新进展,进一步扩展对肾细胞癌的发生、进展、诊断和治疗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技术 肾细胞癌 肿瘤发生机制 肿瘤异质性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腌腊肉制品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5
作者 杜黎丹 尹丹韩 +6 位作者 李高天 倪伟红 方陈玉 俞慧丽 赵奇琦 李英 肖海龙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5期222-231,共10页
目的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腌腊肉制品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取36只小鼠随机分成3组,雌雄各半每组12只,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饲养一段时间,收集小鼠粪便及肠道内容物进行菌群分析,研究摄入腌腊肉对小鼠肠道微生物... 目的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腌腊肉制品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取36只小鼠随机分成3组,雌雄各半每组12只,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饲养一段时间,收集小鼠粪便及肠道内容物进行菌群分析,研究摄入腌腊肉对小鼠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总菌落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革兰氏阴性菌菌落数与革兰氏阳性菌菌落数变化显著(P<0.05);乳杆菌菌落数低剂量组无明显变化(P>0.05),高剂量组变化显著(P<0.05)。小鼠肠道菌群16S核糖体RNA(16S ribosomal RNA,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表明,从实验第4周开始,高剂量组的肠道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从第12周开始,低剂量组的α多样性也开始有了明显下降。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小鼠肠道微生物群落中发生变化的菌种类型基本一致,表现为革兰氏阳性菌占比增加,拟杆菌门、螺旋菌属等的相对丰度增加,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减少。从实验第4周起,各组小鼠之间代谢通路在糖代谢、氨基酸代谢、蛋白代谢等方面均有差异,在第8周差异减小,在第12周高、低剂量与对照组差异较显著(P<0.05),高剂量与低剂量组之间差异性加大。结论 持续性摄入腌腊肉制品可改变小鼠肠道菌群结构与组成,造成肠道微生态结构失衡,改变有益与有害菌群在小鼠肠道中的定植情况,这可能与诱发肠道疾病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腌腊肉制品 高通量技术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云南小曲清香型白酒水封发酵下的产酸特性研究
6
作者 赵刚 庞春雄 +1 位作者 庞浩 付树良 《食品界》 2025年第2期111-113,共3页
云南小曲清香型白酒凭借其别具一格的风味深受大众喜爱,在白酒的酿制流程中,发酵阶段占据着关键地位,微生物群落的改变直接左右着酸的生成及最终成品的质量。本研究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全面剖析了水封发酵状况下云南小曲白酒里微生物群... 云南小曲清香型白酒凭借其别具一格的风味深受大众喜爱,在白酒的酿制流程中,发酵阶段占据着关键地位,微生物群落的改变直接左右着酸的生成及最终成品的质量。本研究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全面剖析了水封发酵状况下云南小曲白酒里微生物群落的动态转变,以及其对酸产特性产生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发酵进程中乳酸菌的大量繁殖极大地增强了酸度,构建了繁杂的微生物生态体系。此项研究不仅为增进白酒的风味和品质提供了科学支撑,也为精确调控酿造进程提供了理论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阶段 云南小曲白酒 产酸特性 微生物群落 高通量技术 动态转变 水封 微生物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孔测序技术检测水环境中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应用综述
7
作者 王羽洁 胡意凡 +1 位作者 高欣然 施鹏 《净水技术》 2025年第1期8-15,134,共9页
【目的】抗生素抗性细菌(ARB)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传播和扩散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挑战,其中因水环境具有流动性和广泛性,成为抗生素耐药性(AMR)传播的重要媒介,因此对其中细菌AMR的检测显得尤为关键。文章旨在探讨水环境... 【目的】抗生素抗性细菌(ARB)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传播和扩散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挑战,其中因水环境具有流动性和广泛性,成为抗生素耐药性(AMR)传播的重要媒介,因此对其中细菌AMR的检测显得尤为关键。文章旨在探讨水环境中细菌AMR的检测方法,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指导。【方法】文章介绍了包括基于传统培养的药敏试验法、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分子生物学、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宏基因组学3种检测水环境细菌AMR的主流方法,并阐述了它们的优缺点。还主要介绍了单分子纳米孔测序技术的原理与特点,综述了纳米孔测序技术凭借长读长优势在检测水环境细菌AMR的应用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药敏试验法、分子生物学检测复杂水环境中的ARB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宏基因组学可检测数百种ARGs,并能直接定位ARGs宿主。这其中使用纳米孔测序技术无需组装、分装便能直接得到ARGs宿主、遗传位置等丰富的抗生素ARGs组信息,但现主要面向生物量大的水环境样本,对饮用水等生物量少的水环境原位分析能力不足。【结论】可使用多种检测方法全面识别水环境中细菌AMR的表型和基因型,需要发展水环境细菌富集和DNA提取技术,这方便使用纳米孔测序对更多种类的环境进行抗生素抗性基因组深度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孔技术 水环境 细菌抗生素耐药性 药敏试验 分子生物学 宏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杀菌型益生菌含乳饮料菌群结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俞漪 庄孝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43-250,共8页
目的分析杀菌型益生菌含乳饮料中菌群组成结构,并探究宣称添加益生菌的真实性和合规性。方法本研究以高通量测序技术为基础,从市售11批次杀菌型益生菌含乳饮料中全基因组提取,进行V3/V4变异区序列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 目的分析杀菌型益生菌含乳饮料中菌群组成结构,并探究宣称添加益生菌的真实性和合规性。方法本研究以高通量测序技术为基础,从市售11批次杀菌型益生菌含乳饮料中全基因组提取,进行V3/V4变异区序列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后,整理及统计样品测序序列数目,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UT)归类,生成稀释曲线、Alpha多样性、聚类、丰度分布曲线与分析菌群结构和菌种标示合规性。结果共得到39231条优质序列,分布在210~518 bp范围内;共注解到16个门、37个纲、71个目、129个科、265个属;从门分类水平主要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 91.66%),从纲的分类水平主要为芽孢杆菌纲(Bacill 90.43%),从目的分类水平主要为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 82.74%);优势菌种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热链球菌;同时产品有检出携带致病性非益生菌菌群。11种产品标签标示与实际检测到菌株完全一致的仅有1批次。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高通量测序技术能准确、快速地探究杀菌型益生菌含乳饮料中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和潜在的致病性,市售产品益生菌种类丰富,但同质化程度较高,产品间菌群分布均匀度差异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杀菌型 高通量技术 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S-rRNA测序技术分析早产儿肠道细菌基因组指导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时机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翟刚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1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16S-rRNA测序技术分析早产儿肠道细菌基因组指导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百色市人民医院需要手术治疗的NEC患儿3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内科保守治疗的Ⅰ期15例和Ⅱa期15例... 目的探讨16S-rRNA测序技术分析早产儿肠道细菌基因组指导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百色市人民医院需要手术治疗的NEC患儿3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内科保守治疗的Ⅰ期15例和Ⅱa期15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HiSeq测序平台,借助双端测序模式进行高通量二代测序,比较两组多样性指数、优势均属丰度及不同优势菌比值等;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16S-rRNA测序技术的指导价值。结果60例患者60份样本中共获得细菌84个,且两组样品均为副杆状菌属最高,其次为Ruminococcus、Blautia、Aeromonas和Fusobacterium;两组肠道菌群上述菌门丰度存在差异(P<0.05);从粪便标本中共获得有效序列7347481条,人均130857条,测序平均覆盖度为(92.15±5.61)%;观察组手术治疗的NEC患儿中香农-维纳(Shannon)及辛普森多样性(Simpson)指数低于对照组内科保守治疗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16S-rRNA测序技术在NEC患儿手术时机选择中的指导AUC为0.846,指导灵敏度为87.51%,特异度为83.16%。结论NEC患儿常伴有肠道细菌基因组改变,且菌群结构的变化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有关,通过16S-rRNA测序技术能指导NEC患儿手术治疗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16S rRNA技术 肠道细菌基因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地区米酒曲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
10
作者 罗莉 甘晋铭 +4 位作者 向亮亮 毛文定 谭爱华 徐丹艺 李方桥 《酿酒科技》 2024年第9期82-86,共5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湖北宜昌当地传统米酒曲与广西玉林传统米酒曲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解析,获得了酒曲中主要微生物种属和占比。结果表明,广西米酒曲在物种丰富度以及群落多样性上均高于宜昌米酒曲;广西米酒曲中优势真菌属以根霉属...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湖北宜昌当地传统米酒曲与广西玉林传统米酒曲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解析,获得了酒曲中主要微生物种属和占比。结果表明,广西米酒曲在物种丰富度以及群落多样性上均高于宜昌米酒曲;广西米酒曲中优势真菌属以根霉属(Rhizopus)、毛霉属(Mucor)、毕赤酵母属(Pichia)和假丝酵母属(Candida)为主,宜昌米酒曲中根霉属(Rhizopus)和毛霉属(Mucor)为优势菌属;在细菌属水平上,广西米酒曲以片球菌属(Pedio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魏斯氏属(Weissella)、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为主,宜昌米酒曲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魏斯氏属(Weissella);ASV/OTU韦恩图分析表明宜昌酒曲在物种独特性上要优于广西玉林酒曲。本研究揭示了宜昌传统米酒曲中的真菌与玉林传统米酒曲真菌菌种的差别,为逐步改善传统酒曲质量,以及相关微生物的进一步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技术 菌落结构 米酒曲 ASV/OTU韦恩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序技术在农业环境微生物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杨帆 吕翡斐 +2 位作者 张怡心 吴超然 孟宪刚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3期159-162,共4页
环境微生物在消除次生环境污染、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通量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标记基因及宏基因组测序,可使微生物分类更明确,有助于发掘农业环境中的未开发微生物资源。对此,在阐述DNA测序鉴定环境微生... 环境微生物在消除次生环境污染、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通量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标记基因及宏基因组测序,可使微生物分类更明确,有助于发掘农业环境中的未开发微生物资源。对此,在阐述DNA测序鉴定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的原理基础上,介绍了测序技术应用领域,包括农业微生物制剂、水环境微生物和土壤微生物,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以期为农业环境微生物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农业 环境微生物 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利川酱豆真菌多样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蕴 张苗苗 +3 位作者 邓子文 剧柠 郭壮 赵慧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7-141,共5页
该研究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酱豆样品的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利川酱豆样品中的真菌菌群隶属于3个门、15个纲、27个目、34个科、45个属,核心真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 该研究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酱豆样品的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利川酱豆样品中的真菌菌群隶属于3个门、15个纲、27个目、34个科、45个属,核心真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96.79%)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2.63%);核心真菌属为毕赤酵母属(Pichia)(37.46%)、曲霉属(Aspergillus)(29.48%)、德巴利氏酵母属(Debaryomyces)(3.92%)、假丝酵母属(Candida)(2.86%)、Starmerella(2.62%)、节担菌属(Wallemia)(2.19%)和镰刀菌属(Fusarium)(1.03%),且核心真菌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川酱豆 illumina MiSeq高通量技术 真菌多样性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长PCR靶向捕获测序技术的高同源SNP鉴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决恒 周宇荀 +1 位作者 李凯 肖君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170,共8页
为建立一种高同源区段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基因分型技术,通过构建本地Blast对SNP所在的200和400 bp区段进行同源性评估,并筛选出高同源区段的SNP。利用第一轮多重长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捕获329个样本的9个高同源区段SNP所... 为建立一种高同源区段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基因分型技术,通过构建本地Blast对SNP所在的200和400 bp区段进行同源性评估,并筛选出高同源区段的SNP。利用第一轮多重长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捕获329个样本的9个高同源区段SNP所在的长片段,使用纯化后的第一轮PCR产物作为模板进行扩增子建库测序,检测样本共得2 928个SNP位点信息,测序成功率高达98.885 6%。利用Hardy-Weinberg(HWE)法则计算试验研究的9个高同源区段SNP位点的基因频率(p值均大于0.05,符合HWE法则),并与NCBI(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中千人基因组数据库中获取的基因频率相比对,发现二者单碱基基因频率一致(误差限<0.15)。研究表明,利用多重长PCR靶向捕获技术结合二代测序技术为高同源区段的SNP分型提供一个准确、快速、大样本检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P分型 高同源区段 多重长PCR靶向捕获技术 高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传统酸马奶细菌多样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宋凯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75-182,共8页
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并结合数理统计对传统酸马奶的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优势细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两者相对丰度之和可达98%;在属水平检出78个细菌属,其主要为乳杆菌属(Lactoba... 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并结合数理统计对传统酸马奶的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优势细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两者相对丰度之和可达98%;在属水平检出78个细菌属,其主要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两者相对丰度可达70%~82%。此外,发现牧民手工酿造酸马奶样品的细菌多样性要显著高于农场生产样品,且两者的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该研究全面了解传统酸马奶的细菌种群分布,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及筛选潜在价值的益生菌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马奶 illumina Miseq高通量 细菌群落 多样性 数理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分子纳米孔测序技术揭示大白菜抽薹期全长转录组差异的复杂性
15
作者 王树彬 张志刚 +5 位作者 王荣花 李巧云 王立华 胡新新 赵智中 刘栓桃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共12页
为了解春白菜抽薹相关转录组的结构和表达差异,采用单分子纳米孔测序技术对早抽薹材料He102与晚抽薹材料06-247带叶片的花序轴进行了全长转录组分析。与大白菜参考基因组V3.0比对后,He102与06-247分别得到了6051557条和4844987条有效读... 为了解春白菜抽薹相关转录组的结构和表达差异,采用单分子纳米孔测序技术对早抽薹材料He102与晚抽薹材料06-247带叶片的花序轴进行了全长转录组分析。与大白菜参考基因组V3.0比对后,He102与06-247分别得到了6051557条和4844987条有效读段以及37309条和30415条非冗余全长转录本。两材料中共鉴定到46485个非冗余基因,其中包括1688个新基因。从He102与06-247中分别鉴定出2421个和993个独有的可变剪切事件,内含子保留是最常见的可变剪切类型;分别鉴定到3286个和2646个独有的可变多聚酰胺酸位点。共筛选出453个lncRNA,80%以上的lncRNA属于基因间区非编码RNA,分别鉴定到81个和55个He102和06-247独有的lncRNA。在两材料中筛选到519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He102中上调的有2453个,下调的有2744个,结合功能富集分析获得了41个与抽薹有关的候选基因。本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抽薹期大白菜材料转录组在结构和表达上存在复杂的差异,这为阐释大白菜抽薹分子机理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高通量技术 单分子纳米孔技术 大白菜 抽薹期 全长转录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病毒检测方法与测序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16
作者 吕岱玥 陈延飞 +2 位作者 翟天舒 曹胜波 薛青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398-5411,共14页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国际贸易日益频繁,由未知病毒感染引起的新发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畜牧业的发展以及公共卫生安全的威胁正在不断增加。因此快速、精确地监测和检测新发病毒是控制和预防传染病疫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传统的病...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国际贸易日益频繁,由未知病毒感染引起的新发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畜牧业的发展以及公共卫生安全的威胁正在不断增加。因此快速、精确地监测和检测新发病毒是控制和预防传染病疫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传统的病毒检测方法操作简单、技术要求低,但在准确性、时效性等方面存在较多局限。而利用适宜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及测序技术可直接从临床样本中检测未知病毒,这对于病原的快速识别并及时发现新型病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应用于新发病毒检测的方法及测序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情况和应用领域,分析比较其差异及优缺点,以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病毒 方法 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技术与电镜技术在RNA表观修饰研究中的应用
17
作者 卜芋芬 苏钰莹 +1 位作者 荆艳萍 林金星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4-732,共9页
RNA表观遗传学是继DNA表观遗传学和蛋白表观遗传学的发展而兴起的新兴研究领域。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RNA表观遗传修饰对RNA的加工代谢和生物学过程具有调控作用,在生命科学的多个领域已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商业前景。RNA表观遗传修... RNA表观遗传学是继DNA表观遗传学和蛋白表观遗传学的发展而兴起的新兴研究领域。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RNA表观遗传修饰对RNA的加工代谢和生物学过程具有调控作用,在生命科学的多个领域已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商业前景。RNA表观遗传修饰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生命活动调控的复杂机制。本文将关注于RNA表观遗传修饰研究中各种技术手段的应用,特别聚焦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电镜技术在RNA表观修饰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以及相关局限性,并对这两种技术在未来可能的联合应用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表观修饰 高通量技术 电镜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转录组测序技术在一起仔猪病毒性腹泻疾病诊断中的运用及分析
18
作者 李跃 张长春 +11 位作者 刘光裕 高梦源 符超俊 邢家宝 徐思佳 邝麒元 刘静 高校鹏 王衡 龚浪 张桂红 孙彦阔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79-3589,共11页
为了确定2023年春季广西贺州地区猪场仔猪腹泻病原,采用宏转录组测序技术筛查该地区猪群发病和感染情况,为当地仔猪腹泻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采集2023年3月广西贺州地区10 km范围内6个相邻并同时暴发腹泻的猪场仔猪的肛拭子和粪便,运用M... 为了确定2023年春季广西贺州地区猪场仔猪腹泻病原,采用宏转录组测序技术筛查该地区猪群发病和感染情况,为当地仔猪腹泻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采集2023年3月广西贺州地区10 km范围内6个相邻并同时暴发腹泻的猪场仔猪的肛拭子和粪便,运用MGISEQ 200测序平台进行宏转录组测序开展猪病原感染组学研究,系统性地筛查该区域仔猪腹泻的病原谱,使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最主要病毒进行确认,定量分析各病原的丰度并选取鉴定到的病毒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Pearson分析解析病原混合感染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通过宏转录组测序技术在这些样品中共检测到17种致病性细菌、12种病毒和3种寄生虫。病毒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代表的腹泻相关病毒为主,包括猪札幌病毒(porcine sapovirus, SaV)、猪嵴病毒(porcine kobuvirus, PKV)、猪星状病毒(porcine astrovirus, PAstV)、猪猴禽猪肠病毒(porcine sapelovirus, PSV)、轮状病毒A(rotavirus, RVA)等;细菌主要包括3种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3种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2种芽胞杆菌科(Bacillaceae)等;寄生虫包括两种滴虫和碘阿米巴原虫。来自5个场区的PEDV刺突基因(spike gene,S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毒株均属于G2c簇群,毒株之间核苷酸相似性为99.99%,毒株S基因存在重组情况;其中,一发病猪场还检测到P[6]基因型的rotavirus A部分VP4序列,与人源轮状病毒的核苷酸相似性最高。此外,在4个猪场检测到2种以上的仔猪腹泻相关病毒,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提示,此区域存在腹泻病原多谱系共同流行的情况。病原相关性分析显示,PEDV/PSV(P<0.001)、PEDV/猪环曲病毒(porcine torovirus, PToV)(P<0.001)和PEDV/PAstV(P<0.05)有显著的负相关,而PEDV/PKV(P<0.05)有显著的正相关。以上结果提示,在该地区相邻养殖区域中,仔猪腹泻的病原谱具有多样性,其中,直接致病病原是PEDV,同时,PEDV与样品中其他腹泻相关病毒之间存在关联。本研究较为全面地展示该地区仔猪腹泻病原的感染谱,并鉴定出导致腹泻发生最直接的病原体;同时也能分析小范围养殖区域内腹泻相关病原的相关性,为该区域仔猪腹泻疾病防控提供更加精准的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转录组技术 仔猪腹泻疾病 病原识别 PEDV 遗传进化分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老面酵头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分析
19
作者 安香玉 郝建雄 +4 位作者 王成祥 赵鑫燕 马淑红 刘玉红 郭海云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41,共7页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活化时间及活化次数老面酵头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活化时间的增加,老面酵头的细菌菌群丰富度无显著变化(P>0.05),多样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真菌菌群丰富度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多...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活化时间及活化次数老面酵头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活化时间的增加,老面酵头的细菌菌群丰富度无显著变化(P>0.05),多样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真菌菌群丰富度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多样性呈下降趋势;随着活化次数的增加,老面酵头的细菌菌群丰富度无显著变化(P>0.05),真菌菌群丰富度及细菌和真菌菌群多样性均呈下降趋势,说明活化对于老面酵头的菌群多样性具有不利的影响。不同老面酵头样品中相对丰度较高的微生物属具有一定差异。在门水平上,共检测出16个细菌门,优势细菌门分别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共检测出4个真菌门,优势真菌门分别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在属水平,共检测出195个细菌属,优势细菌属分别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共检测出46个真菌属,优势真菌属分别为哈萨克斯坦酵母属(Kazachstania)、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和曲霉属(Aspergill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技术 老面酵头 活化时间 活化次数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代测序技术诊断鹦鹉热衣原体肺炎8例
20
作者 郑文川 吴敏丹 +5 位作者 庄嘉 吴树瀚 周琪鹏 蔡俊福 郑泓斌 张淇钏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9-12,共4页
目的探索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随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经mNGS确诊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男1例,女7例,年龄为33~81岁。4例有鸟类/家禽的... 目的探索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随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经mNGS确诊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男1例,女7例,年龄为33~81岁。4例有鸟类/家禽的接触史。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8/8)、咳嗽(8/8)、咳痰(4/8)、神经系统症状(3/8)。实验室检查提示白细胞升高(4/8)、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升高(8/8)、淋巴细胞比例均降低(8/8);所有患者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明显升高伴有低蛋白血症(8/8);谷丙转氨酶(8/8)、谷草转氨酶(8/8)、肌酸激酶(4/8)、乳酸脱氢酶(6/8)升高;胸部影像学多表现为斑片状渗出实变(7/8)、团块状实变(1/8),累及单侧居多(7/8)。所有患者均由肺泡灌洗液mNGS确诊,确诊后调整为多西环素(4/8)或奥玛环素(2/8)或莫西沙星(2/8),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有一定的特征性,但临床诊断仍然困难。mNGS检测快、准确性高,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尽早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二代技术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