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3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丹 徐晓风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144,共7页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思政课”理念要求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历史与现实相贯通、改革与创新相结合、主导与主体相协同,树立“大格局”、构建“大课堂”、拓展“大资源”、写好“大文章”。透视当...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思政课”理念要求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历史与现实相贯通、改革与创新相结合、主导与主体相协同,树立“大格局”、构建“大课堂”、拓展“大资源”、写好“大文章”。透视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主流,但依然存在组织协同性不足、场域联动性不强、资源支撑性不够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实践教学的思想意识淡薄、保障机制阻滞、考核评价失衡。在“大思政课”视域下,深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要坚持系统性、协同性、整体性思维,构建全周期、全要素、全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思政课 实践教学 改革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价值内涵、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被引量:5
2
作者 付国华 张浩瑜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8,共5页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技术精神、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当前,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教学资源不足与更新滞后、教师思政素养不高、学生参与...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技术精神、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当前,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教学资源不足与更新滞后、教师思政素养不高、学生参与度较低、缺乏创新性和特色、机制不健全等困境。未来,职业院校需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创新课程设计、激活内生动力、提升教师素养、健全评价机制来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提升人才培养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理念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凯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41,共5页
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存在教学目标与思政目标脱节、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割裂、教学方法与思政需求偏离、教学评价难以衡量思政效果的困境。OBE理念与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具有耦合性,可以从目标体系、设计路径... 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存在教学目标与思政目标脱节、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割裂、教学方法与思政需求偏离、教学评价难以衡量思政效果的困境。OBE理念与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具有耦合性,可以从目标体系、设计路径、教学要素、教学流程等方面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进行重构。OBE理念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为:强化课堂联动、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师能力、完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应用型本科高校 英语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五链融合”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俊玲 贾蕃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4,共12页
当前围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理念内涵、实施框架、评价体系等有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的一致性评价研究还较为少见。“五链融合”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尝试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设计链、内容链、模式链... 当前围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理念内涵、实施框架、评价体系等有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的一致性评价研究还较为少见。“五链融合”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尝试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设计链、内容链、模式链、管理链及评价链五个方面去构建教学体系。基于该体系,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从教师和学生双重视角进行评价,结果发现,教师和学生对该教学体系评价较高,但在教学设计、隐性融入、教学评价等方面值得进一步完善;研究还从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研究能力、挖掘能力和评价能力方面提出建议,为全面落实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链融合 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优化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亮亮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2,共6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以话语作为载体和媒介,通过话语影响思政课教学成效,关系着思政课的学理性、生命力、解释力和亲和力。进入新时代,数字技术革新与迭代升级打破了传统思政课教学空间的固有形态,由此建构出的虚拟...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以话语作为载体和媒介,通过话语影响思政课教学成效,关系着思政课的学理性、生命力、解释力和亲和力。进入新时代,数字技术革新与迭代升级打破了传统思政课教学空间的固有形态,由此建构出的虚拟空间也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形塑着教学的空间、模式、场景与话语格局,成为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关键变量。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优化的路径是明晰教学话语优化的依据,选好教学话语优化的内容,创新教学话语优化的手段,把握教学话语优化的时机,找准教学话语优化的分寸,将教材文本转化为教学文本,化文本为生活、化抽象为形象,使思政课堂中的大学生既“抬头”又“点头”,既“解渴”又“过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话语优化 教学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通识课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秀丽 范桂枝 +3 位作者 孟凡娟 敖红 王荣 张会慧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79-85,共7页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为了适应教学领域呈现的新特征,高等院校开展的通识课程改革已成为拓宽学生知识领域与拓展认知视野的必然选择。以东北林业大学通识课程“舌尖上的植物学”为例,其改革进程以“五星教学法”为核心导向,充分...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为了适应教学领域呈现的新特征,高等院校开展的通识课程改革已成为拓宽学生知识领域与拓展认知视野的必然选择。以东北林业大学通识课程“舌尖上的植物学”为例,其改革进程以“五星教学法”为核心导向,充分融合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互补,深入挖掘思政元素,重新规划并优化课程内容在时空维度的布局,构建与之适配的考核及反馈机制体系。通过教师课前线上发布预习任务以聚焦问题,课堂上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建立任务驱动式的互动,并在课后线上章节测试应用新知识,以实现融会贯通,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自主学习、团队协作以及实践应用等能力方面均实现显著提升,同时获得了积极正向的学习体验。通过系统教学实践探索,新教学模式在选课人数规模、师生互动成效以及期末学习成绩表现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教学优势。该创新模式致力于培育学生终身自主学习的关键能力,树立持续学习的意识,不断培养更多创新人才,以满足新时代社会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课程思政 线上线下混合式 立德树人 以学生为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科普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反思
7
作者 杨德红 王坤 +3 位作者 杨利婷 范文捷 张留学 赵尧敏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02-1009,共8页
当前我国青年学生科学素养水平仍然偏低,大学科普教育刻不容缓。同时,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显著,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大学科普和课程思政在大学课堂能否携手并进?论文论证了二者在育人育才目标上的一致性及其相融相通的紧密... 当前我国青年学生科学素养水平仍然偏低,大学科普教育刻不容缓。同时,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显著,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大学科普和课程思政在大学课堂能否携手并进?论文论证了二者在育人育才目标上的一致性及其相融相通的紧密关系,介绍了我校以科普为特色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模式,从科普理念、教学目标、科普创作、科普成果和思政成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提出科普和思政都是高等教育的有良因子,根植在大学课堂,二者可以同向同行,为培养高素质青年人才共同发力;其深度融合有助于学生践行“知行合一”,并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高阶考核模式。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提供新思维新范式,也为推动当前高校化学科普教育活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科普 课程思政 有机化学 教学实践 科普创作 建设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元素融入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的教学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章云 高文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2期85-88,共4页
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沈阳农业大学园艺专业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为例,在阐述思政元素融入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中的现实意义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思政元素融入该课程教学中的实施目标、内容、方... 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沈阳农业大学园艺专业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为例,在阐述思政元素融入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中的现实意义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思政元素融入该课程教学中的实施目标、内容、方案及成效,有效地将思政元素融入了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出了既具备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爱国情怀、科学精神、责任意识的新时代青年,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的发展,促进农业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元素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 教学探索 沈阳农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潍坊科技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为例
9
作者 肖万里 杨文霞 +3 位作者 王欣英 张敬敏 徐友信 曹文超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9期139-142,共4页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肩负着为地方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要紧扣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该文以潍坊科技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为例,基于OBE理念,针对目前课程思政具体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肩负着为地方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要紧扣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该文以潍坊科技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为例,基于OBE理念,针对目前课程思政具体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团队、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持续改进措施,以期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涉农专业土壤肥料学及其他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 一流课程 课程思政 土壤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图景、风险及进路
10
作者 于祥成 杨莉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103,共7页
以ChatGPT、Sora、Deep Seek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凭借其强大的语言处理能力、深度的拟人交互能力和高超的创造生成能力而具备赋能优势,通过对话式知识生成、多元性主体互嵌、拟态化场景创设、可视化评价分析赋能高校思政课深度学习... 以ChatGPT、Sora、Deep Seek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凭借其强大的语言处理能力、深度的拟人交互能力和高超的创造生成能力而具备赋能优势,通过对话式知识生成、多元性主体互嵌、拟态化场景创设、可视化评价分析赋能高校思政课深度学习、具身互动、沉浸体验和过程叙事,擘画了思政课创新发展的应用图景。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张力失度,使其赋能高校思政课的风险大大增加,表现为内容资源的无序涌现影响价值传递、智能工具的类人响应冲击师生地位、拟态环境的过度渲染弱化实践属性、过程评价的符号表征阻碍情感连接。为此,可以通过研发思政垂直大模型、提升师生智能素养、发挥场景情境效应、开展智能循证评价,积极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生成式人工智能 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与课程思政的农业机械学教学策略思考
11
作者 阮培英 杨善东 +3 位作者 张祥彩 张银平 于国良 耿端阳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4期92-94,共3页
在剖析“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内涵及其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针对农业机械化专业的核心课程农业机械学,思考如何将“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和课程思政进行融合应用,从教师与学生作用和地位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升级和教学... 在剖析“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内涵及其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针对农业机械化专业的核心课程农业机械学,思考如何将“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和课程思政进行融合应用,从教师与学生作用和地位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升级和教学评价的完善等方面提出了教学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课程思政 农业机械学课程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
12
作者 刘东宇 王雪 +4 位作者 张金友 张琦 郭庆 张宇 韩欢胜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5年第3期86-89,共4页
在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有效地回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针对当前专业课教学中思政元素挖掘与利用相对薄弱的情况,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遗传学教学团队采用实例分析、情境教学、案例展示等多种教学... 在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有效地回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针对当前专业课教学中思政元素挖掘与利用相对薄弱的情况,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遗传学教学团队采用实例分析、情境教学、案例展示等多种教学方式,从基因突变、群体遗传学、遗传与进化等教学内容中挖掘科学精神、创新思维、社会责任等思政元素,将思政理念融入知识传授的过程中。结果表明:该教学实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感,进而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遗传学 动物科学 新农科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师策略研究
13
作者 薛冬雪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8,共7页
体育院校在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体育院校课程思政是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趋势研判,并分析其现实困囿:教师思政素... 体育院校在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体育院校课程思政是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趋势研判,并分析其现实困囿:教师思政素养有待提升,课程思政执行动力受阻;教学过程现实观照缺失,课堂教学亲和力不足;协同育人联结不够,体系建设联动合力有限;教学评价互动机制欠缺,课程思政整体效能弱化。据此,提出基于调查研究的教学准备、基于靶向定位的教学探索、基于提质升效的教学反思是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策略 体育院校 课程思政 体育教学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维探赜
14
作者 任福兵 郭倩蓉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9-44,共6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作用的精神滋养。探究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可以从价值、理论以及实践三个维度展开。价值维度重在回答“因何融入”问题,突出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作用的精神滋养。探究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可以从价值、理论以及实践三个维度展开。价值维度重在回答“因何融入”问题,突出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守正创新的时代价值、立德树人的功能价值以及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价值;理论维度重在回答“融入什么”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理性与政治性、掌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与开放性;实践维度重在回答“怎样融入”问题,强调增强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关联性,围绕学生主体实现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讲深讲透讲活讲新,发挥教师主导提升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价值维度 理论维度 实践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产业学院探索乳品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15
作者 李春 张国芳 +6 位作者 于思洋 李艾黎 崔立雪 任萌 杜鹏 钱芳 刘丽波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3期121-124,共4页
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是精进人才培育供给侧改革的必然决策,代表着新发展观念的实质需求,以及满足产业进步所需的基础途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机构在进行人才培育时应以靠省内乳品产业发展需求为基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赖... 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是精进人才培育供给侧改革的必然决策,代表着新发展观念的实质需求,以及满足产业进步所需的基础途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机构在进行人才培育时应以靠省内乳品产业发展需求为基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赖现代产业学院优化产教一体化的人才培养配合机制,执行扶持人才基本职责,探索乳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培育适应市场进步需求的高技巧、强素质的优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产业学院 乳品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思政 研究生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引领力建设的契机、隐忧及进路
16
作者 赵俊芳 白玲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114,共9页
在人机共存的数智化时代,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引领力建设既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题中之义,也是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数智技术以数据驱动、算法主导、模型建构以及算力保障为技术基底,深刻重塑... 在人机共存的数智化时代,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引领力建设既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题中之义,也是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数智技术以数据驱动、算法主导、模型建构以及算力保障为技术基底,深刻重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从赋能维度看,数智技术驱动思政教育资源供给配置精准化、教育叙事样态感性具象化以及教育评价反馈体系智能化,极大提升了高校思政引领力建设的精度、温度和效度。然而,“技术政治互嵌”“技术资本合谋”“技术主义裹挟”以及“技术鸿沟扩大”等风险隐忧相伴而生,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正确政治方向引领力、思想文化价值引领力、人文关怀感召引领力以及铸魂育人目标引领力构成严重威胁。基于此,高校应当通过夯实政治根基、规制资本逻辑、袪魅技术应用以及弥合技术鸿沟等措施以道御术,使数智技术这一“最大变量”转化为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引领力的“有效增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高校思政引领力 教育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畜牧兽医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动物病理”课程为例
17
作者 董亚青 王永娟 孟婷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74-79,共6页
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为探索高职院校畜牧兽医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以“动物病理”课程为例,进行“四环双线三段”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从思政承载点构建、思政素材挖掘、思政融入方式创... 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为探索高职院校畜牧兽医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以“动物病理”课程为例,进行“四环双线三段”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从思政承载点构建、思政素材挖掘、思政融入方式创新、思政价值塑造“四个环节”探索育人元素的融入和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设计,并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课前渗透、课中内化、课后升华“三个阶段”对教学模式进行实施,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融为一体,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动物病理 课程思政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高职院校思政课“五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构建路径研究
18
作者 赵越 李峰 +1 位作者 苏莉 金满文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46-49,共4页
立足农业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际,分析构建农业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育人体系的重要意义,指出实践育人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构建课堂实践活动、主题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大课堂、网络育人平台“五位一体”的实践育人体系,使理论教... 立足农业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际,分析构建农业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育人体系的重要意义,指出实践育人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构建课堂实践活动、主题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大课堂、网络育人平台“五位一体”的实践育人体系,使理论教学和实践锻炼相结合、课上实践和课下实践相配合,满足农业高职院校学生的成长需求和期待,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职院校 思政课 “五位一体” 实践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思政课的教学困境与破解之道: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视域
19
作者 朱晓宏 崔晓鑫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89,共9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宗旨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塑造学生的理想信念。近年来,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的研究成果较少关注一线教师与学生的真实感受。从高中教师、大学教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宗旨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塑造学生的理想信念。近年来,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的研究成果较少关注一线教师与学生的真实感受。从高中教师、大学教师、大学新生三重视角来考察高中思政课的教学现状,通过对比研究发现,高中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缺失缘于三个层面的误区:一是在教学方法上偏重应试技巧训练;二是在教学评价上偏重考核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记忆力;三是在教学观念上割裂理论知识与理论思维的内在关联。基于教育学立场尝试从教学一体化视域寻找破解之道:一是在教学原理上明确理想信念、理论知识与理论思维的内在一致性;二是在教学评价上从考核学生熟记理论知识转向考查其运用理论的思辨能力;三是在教学方法上从讲授知识点转向培养学生的哲学理论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教学一体化 理想信念教育 哲学理论思维 哲学反思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里的思政课:涉农高职院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20
作者 谢玉明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95,共8页
乡村里的思政课,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的经验总结,是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破解“谁来种田”“谁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怎样才能端稳中国饭碗”等现实问题的探索尝试。乡村里的思政课作为一门理论与... 乡村里的思政课,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的经验总结,是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破解“谁来种田”“谁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怎样才能端稳中国饭碗”等现实问题的探索尝试。乡村里的思政课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交叉的课程,在教学任务上体现了价值性与知识性相融合,在授课对象上呈现出学生与学员同时上课、同步推进的特点,在形式上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在内容上将课堂与乡村紧密相连。涉农高职院校开展好乡村里的思政课,要围绕乡村五大振兴,结合“五史”中的乡村实践,一体构建“三全育人”大课堂,深化拓展产教融合大平台,系统推进大师资队伍建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里的思政课 涉农高职院校 高质量发展 着力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