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ata fusion of radar and IFF for aircraft identification 被引量:3
1
作者 Yuanquan Tan dianyu Yang +1 位作者 Liangchao Li Jintao Xio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2年第5期715-722,共8页
The problem of identification of friend-or-foe aircraft in the actual application condition is addressed.A hybrid algorithm combining fuzzy neutral network with probability factor(FNNP),multi-level fuzzy comprehensi... The problem of identification of friend-or-foe aircraft in the actual application condition is addressed.A hybrid algorithm combining fuzzy neutral network with probability factor(FNNP),multi-level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the DempsterShafer(D-S) theory is proposed.This hybrid algorithm constructs a complete process from generating the fuzzy database to the final identification,realizes the identification of friend-or-foe automatically if the training samples or expert’s experience can be obtained,and reduces the effect of uncertainties in the process of identification.At the same time,the whole algorithm can update the identification result with the augment of observations.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assessed by simulations.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successfully deduce the aircraft’s identity even if the observations have measurement err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zzy neutral network with probability factor(FNNP) multi-level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Dempster-Shafer(D-S) theory identification of friend-or-foe(if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K XIIA IFF系统及其信号消息格式 被引量:17
2
作者 邱宏坤 杨建波 毛虎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20,共5页
Mark XIIA是美军和北约盟军统一研制的新型敌我识别系统,其中Mode 5 IFF是Mark XIIA的最重要部分。首先,分析了Mark XIIA Mode 5的性能特点,表明Mode 5不仅能完成基本的敌我识别功能,同时具有态势感知、选址询问、数据传输等功能;其次,... Mark XIIA是美军和北约盟军统一研制的新型敌我识别系统,其中Mode 5 IFF是Mark XIIA的最重要部分。首先,分析了Mark XIIA Mode 5的性能特点,表明Mode 5不仅能完成基本的敌我识别功能,同时具有态势感知、选址询问、数据传输等功能;其次,对Mark XIIA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系统工作原理框图;最后,叙述了Mark XIIA Mode 5的信号消息格式及处理流程,分析了其抗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我识别 MARK XIIA MODE 5 信号格式 消息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IFF系统及其信号检测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邱宏坤 杨建波 刘鹏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7-150,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敌我识别系统Mode 5 IFF,并分析了该系统的特点及信号产生流程。通过分析Mode 5 IFF系统询问及应答信号格式,提出了基于同步脉冲相关的Mode 5 IFF信号检测方法,该方法根据Mode 5 IFF信号同步脉冲数据一致性的特点,利用同... 介绍了一种新型敌我识别系统Mode 5 IFF,并分析了该系统的特点及信号产生流程。通过分析Mode 5 IFF系统询问及应答信号格式,提出了基于同步脉冲相关的Mode 5 IFF信号检测方法,该方法根据Mode 5 IFF信号同步脉冲数据一致性的特点,利用同步脉冲信号与所接收到的中频信号进行相关,取相关峰值达到Mode 5 IFF信号检测的目的。最后分析了该方法在"混扰"和低信噪比条件下的信号检测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我识别 MODE 5 iff 信号检测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多维特征与Transformer网络的敌我识别辐射源个体识别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杰梅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针对目前敌我识别辐射源个体识别(Specific Emitter Identification of Identification Friend or Foe,SEI-IFF)研究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特征与Transformer网络的SEI-IFF方法。该方法首先从单个脉冲及信号全局等多维度获取如... 针对目前敌我识别辐射源个体识别(Specific Emitter Identification of Identification Friend or Foe,SEI-IFF)研究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特征与Transformer网络的SEI-IFF方法。该方法首先从单个脉冲及信号全局等多维度获取如相位、幅度、时间、功率谱密度等信号特征,结合Transformer网络进一步提取不同IFF辐射源个体特征中如前后关联特性的细微特征并最终实现SEI-IFF。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针对20个目标搭载的IFF辐射源个体的平均识别正确率达95.3%,可较准确地完成SEI-IFF,有助于提升战场SEI-IFF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我识别(iff) 辐射源个体识别(SEI) 多维特征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与IFF背靠背配置时的关联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阎红星 王晓博 +1 位作者 王国宏 王晨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69-872,共4页
对于雷达与IFF(Identification Friend or Foe)背靠背配置时的关联问题,提出了关联算法.主要包括雷达航迹与IFF点迹的时间对准、判别函数构造、关联判决准则选择和关联判决门限设置等,并讨论了多义性问题.4种典型情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 对于雷达与IFF(Identification Friend or Foe)背靠背配置时的关联问题,提出了关联算法.主要包括雷达航迹与IFF点迹的时间对准、判别函数构造、关联判决准则选择和关联判决门限设置等,并讨论了多义性问题.4种典型情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目标间隔与目标到雷达距离之比越大时,关联效果越好;目标交叉时,离交叉点越近,关联效果越差;目标机动阶段时间对准采用雷达航迹平滑的关联效果优于航迹预测,其它情况下采用两种时间对准方法的关联效果相近;在NED(North EastDown)坐标系和极坐标系下的关联效果相近;n/m逻辑应选择2/3或3/4,以同时保证对友方目标的漏关联概率和不明目标的误关联概率都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iff 背靠背配置 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固有时间尺度分解的IFF辐射源个体识别算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玉 李天琪 +1 位作者 张进 唐波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30-437,共8页
为研究敌我识别(IFF)辐射源信号的细微特征,针对目前在复杂噪声环境中IFF辐射源个体识别研究不足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集成固有时间尺度分解的IFF辐射源个体识别算法。该算法应用集成固有时间尺度分解(EITD)将采样信号自适应划分为... 为研究敌我识别(IFF)辐射源信号的细微特征,针对目前在复杂噪声环境中IFF辐射源个体识别研究不足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集成固有时间尺度分解的IFF辐射源个体识别算法。该算法应用集成固有时间尺度分解(EITD)将采样信号自适应划分为若干有实际意义的信号分量并求取IFF辐射源信号在时频域的能量分布图。通过对时频能量谱的纹理分析,以图像的纹理特征表征辐射源信号的无意调制特征,送入支持向量机(SVM)中进行分类识别。实验表明,所提算法相较于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基于固有时间尺度分解(ITD)的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在识别准确度上有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敌我识别 辐射源个体识别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与快速熵的IFF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天琪 张玉 +1 位作者 张进 唐波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7-93,103,共8页
针对目前敌我识别(IFF)辐射源信号的细微特征分析研究不足与个体识别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时频与快速熵的IFF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集成固有时间尺度分解(EITD)将采样信号自适应分离为若干含有细微特征的信号分量,以分量求... 针对目前敌我识别(IFF)辐射源信号的细微特征分析研究不足与个体识别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时频与快速熵的IFF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集成固有时间尺度分解(EITD)将采样信号自适应分离为若干含有细微特征的信号分量,以分量求和的方式重构信号并选用快速样本熵表征辐射源信号无意调制特征并作为个体识别的依据,采用支持向量机(SVM)进行分类识别。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和基于固有时间尺度分解(ITD)的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在识别精准度与识别效率方面有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我识别 辐射源个体识别 时频分析 样本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k XIIA IFF系统中频数字接收机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峙岳 蒲红平 刘小铃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8-151,共4页
Mark XIIA IFF是一种由美军与北约盟军共同研制的为了提高战场态势感知能力的新型敌我识别系统。以其为研究对象,提出了Mark XIIA Mode 5系统中频数字应答接收机的框架结构,并利用Simulink软件设计了一种最佳的状态接收机仿真模型,对结... Mark XIIA IFF是一种由美军与北约盟军共同研制的为了提高战场态势感知能力的新型敌我识别系统。以其为研究对象,提出了Mark XIIA Mode 5系统中频数字应答接收机的框架结构,并利用Simulink软件设计了一种最佳的状态接收机仿真模型,对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为具体方案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我识别 SIMULINK 仿真 中频数字接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应用DS证据理论的雷达目标与IFF点迹关联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闫善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86-1191,共6页
针对目标数量多、目标构成复杂环境下雷达目标与敌我识别(Identification Friend or Foe,IFF)点迹关联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关联方法。基于区间灰数模型完成雷达目标与IFF点迹的灰关联度计算,并据... 针对目标数量多、目标构成复杂环境下雷达目标与敌我识别(Identification Friend or Foe,IFF)点迹关联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关联方法。基于区间灰数模型完成雷达目标与IFF点迹的灰关联度计算,并据此生成DS证据理论中辨识框架的基本概率赋值;利用Dempster规则对证据进行组合,当证据之间存在冲突时采用改进Murphy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最终通过概率转换方法完成关联判决,形成对目标敌我属性的判定。典型场景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雷达目标与IFF点迹的有效关联,通过多次询问及关联过程,可提升不同场景下的关联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目标 敌我识别 DS证据理论 关联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目标密集环境下的雷达目标与IFF点迹相关算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杰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54-1061,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概率数据关联(Joint Probability Data Association,JPDA)思想的雷达目标与敌我识别(Identification Friend or Foe,IFF)点迹相关方法,利用雷达目标历史IFF属性及关联概率作为先验信息,结合当前雷达目标航迹和IFF点... 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概率数据关联(Joint Probability Data Association,JPDA)思想的雷达目标与敌我识别(Identification Friend or Foe,IFF)点迹相关方法,利用雷达目标历史IFF属性及关联概率作为先验信息,结合当前雷达目标航迹和IFF点迹的分布情况,通过基于JPDA的方法计算各雷达目标与IFF点迹的关联概率,最后利用目标识别规则库对目标属性进行判定。几种典型场景下的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对目标的多次询问和相关概率的迭代,所提方法可有效提高目标密集环境下对我方合作目标的正确识别率,同时降低对非合作目标的误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目标 敌我识别 联合概率数据关联 相关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理论的雷达目标与IFF点迹关联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闫善勇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52,共7页
为提升复杂环境下雷达目标与IFF点迹的关联正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理论的关联方法。在不同场景下,通过计算灰关联度判断多个雷达目标与IFF点迹关联时是否存在竞争,若存在则利用雷达目标与IFF关联的历史信息对灰关联度进行修正,最后... 为提升复杂环境下雷达目标与IFF点迹的关联正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理论的关联方法。在不同场景下,通过计算灰关联度判断多个雷达目标与IFF点迹关联时是否存在竞争,若存在则利用雷达目标与IFF关联的历史信息对灰关联度进行修正,最后基于最大关联度识别原则完成关联判决,形成对目标的敌我属性判定及识别置信度估计。典型场景下的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对目标的多次询问及与雷达目标的关联,可提升不同环境下的关联正确率,提升合作目标属性判定的置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目标 敌我识别 灰色理论 复杂场景 关联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FF系统的杀伤兵器效能
12
作者 姜广顺 董亮 +1 位作者 张前 马永平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26-129,共4页
敌我识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现代战场上自动目标识别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介绍了敌我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敌我识别系统在战场上的战术使用。建立了敌我识别系统使用效能准则,通过杀伤兵器对决射击示例分析,对敌我识别系统的使用效能... 敌我识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现代战场上自动目标识别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介绍了敌我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敌我识别系统在战场上的战术使用。建立了敌我识别系统使用效能准则,通过杀伤兵器对决射击示例分析,对敌我识别系统的使用效能作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我识别系统 杀伤兵器 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乌冲突对军事目标属性判别能力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焦阳 王波 李琨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95-1900,共6页
快速、准确的军事目标属性判别是战争中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在俄乌冲突中由于目标属性判别手段不完善、使用不规范,频频发生误伤事件,引发了国际上的极大关注。以俄乌冲突中的典型误伤事件为背景,分析了交战双方采用的无线电类、光学... 快速、准确的军事目标属性判别是战争中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在俄乌冲突中由于目标属性判别手段不完善、使用不规范,频频发生误伤事件,引发了国际上的极大关注。以俄乌冲突中的典型误伤事件为背景,分析了交战双方采用的无线电类、光学类目标属性判别手段以及误伤原因,提出军事目标属性判别能力形成所需的装备建设需求和使用关注要点,以期为军事目标属性判别能力发展建设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乌冲突 误伤 敌我识别 军事目标 属性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束编码的敌我目标识别及其密码器设计 被引量:6
14
作者 施建良 王志兴 +1 位作者 贺安之 余松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48-152,共5页
为在现代电子战争中可靠地识别敌我,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束编码的合作式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半导体激光器发射含有询问、应答密码信号的调制光束进行通信,完成敌我目标的主动式识别,从而解决了传统无线电识别系统抗干扰性差、精... 为在现代电子战争中可靠地识别敌我,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束编码的合作式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半导体激光器发射含有询问、应答密码信号的调制光束进行通信,完成敌我目标的主动式识别,从而解决了传统无线电识别系统抗干扰性差、精度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以M序列为询问、应答码的密码器.解决了传统目标识别系统中密码容量不足,随机性、保密性差和抗干扰能力低等问题.给出了产生全部M序列的过程及其电路设计.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识别 激光编码 调制式 保密通信 密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T-IFS的空中目标敌我属性综合识别 被引量:13
15
作者 徐浩 邢清华 王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57-1764,共8页
为了实现复杂战场环境下空中目标敌我属性的综合识别,在利用证据权重衡量信息可信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和直觉模糊集相结合(Dempster-Shafer evidence theory-intuitionistic fuzzy sets,DST-IFS)的综合敌我识别方法。首... 为了实现复杂战场环境下空中目标敌我属性的综合识别,在利用证据权重衡量信息可信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和直觉模糊集相结合(Dempster-Shafer evidence theory-intuitionistic fuzzy sets,DST-IFS)的综合敌我识别方法。首先,分析了空中目标综合敌我识别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识别流程;然后,针对DS(DempsterShafer)函数向直觉模糊集转化过程中存在增大信息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信度分配方法用于直觉模糊隶属度和非隶属度赋值,并利用算例验证了信度分配方法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接着,给出了基于理想点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的DST-IFS决策方法步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DST-IFS的空中目标综合敌我识别的方法;最后进行了实例分析,验证了该综合敌我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空反导 敌我识别 不确定 直觉模糊集 DS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mT理论在综合敌我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6
作者 辛玉林 邹江威 +1 位作者 徐世友 陈曾平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385-2388,共4页
战场环境的复杂性要求使用多种传感器对战场目标进行综合敌我识别,而综合敌我识别有待解决的基础性难题之一是如何对异类传感器输出的不确定性信息进行有效处理。针对一包含雷达、红外、电子支援措施和敌我识别器等传感器的综合敌我识... 战场环境的复杂性要求使用多种传感器对战场目标进行综合敌我识别,而综合敌我识别有待解决的基础性难题之一是如何对异类传感器输出的不确定性信息进行有效处理。针对一包含雷达、红外、电子支援措施和敌我识别器等传感器的综合敌我识别系统,对异类传感器敌我识别过程进行分析,根据其特点提出采用DSmT理论进行决策级融合,同时针对每类传感器构造不同的基本置信指派方法,并进行了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层融合 综合敌我识别 DSMT 比例冲突再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离散布谷鸟算法的干扰资源分配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李东生 高杨 雍爱霞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99-905,共7页
该文对二次雷达机制的协同式敌我识别系统的干扰资源分配问题进行研究,将离散布谷鸟算法(Discrete Cuckoo Search,DCS)引入敌我识别系统的干扰资源分配问题。首先给出协同式敌我识别系统的干扰效果评估指标,建立干扰资源分配模型,将模... 该文对二次雷达机制的协同式敌我识别系统的干扰资源分配问题进行研究,将离散布谷鸟算法(Discrete Cuckoo Search,DCS)引入敌我识别系统的干扰资源分配问题。首先给出协同式敌我识别系统的干扰效果评估指标,建立干扰资源分配模型,将模型简化为一对一、多对少模型,使用DCS算法求解模型。针对Levy飞行后期出现搜索速度慢和精度低的问题,将遗传算法中的交叉与变异操作引入DCS算法得到改进的离散布谷鸟算法(Improved Discrete Cuckoo Search,IDCS),用以求解分配模型。仿真分析表明:所提干扰效果评估指标可以合理地评估干扰效果;IDCS算法比DCS算法收敛更快、耗时更短;IDCS算法与做出相应改进的遗传算法(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IGA)相比具有更好的寻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式敌我识别 干扰资源 资源分配 改进离散布谷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敌我识别系统及其进展 被引量:13
18
作者 肖顺旺 李升才 +2 位作者 张长泉 徐宗昌 张恒习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7,16,共4页
从敌我识别系统的应用背景出发,综述了敌我识别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各种敌我识别系统的特点,比较了毫米波敌我识别系统和激光敌我识别系统的性能,指出了数据融合技术和微米/纳米技术对敌我识别技术发展的重要性。相关研究内容对敌我... 从敌我识别系统的应用背景出发,综述了敌我识别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各种敌我识别系统的特点,比较了毫米波敌我识别系统和激光敌我识别系统的性能,指出了数据融合技术和微米/纳米技术对敌我识别技术发展的重要性。相关研究内容对敌我识别系统的论证、技术体制的选择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我识别系统 协同式敌我识别系统 非协同式敌我识别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K XIIA Mode 5系统仿真及抗干扰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邱宏坤 杨建波 毛虎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4-106,共3页
Mark XIIA Mode 5是美军及北约盟军用以提高态势感知能力的新型敌我识别系统。以其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它所应用的关键技术,如RS纠错编码、软扩频和MSK调制等新技术;其次根据所应用的关键技术对系统进行了模型构建,并以Matlab为仿真... Mark XIIA Mode 5是美军及北约盟军用以提高态势感知能力的新型敌我识别系统。以其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它所应用的关键技术,如RS纠错编码、软扩频和MSK调制等新技术;其次根据所应用的关键技术对系统进行了模型构建,并以Matlab为仿真平台进行了仿真,得出了询问/应答信号的时域波形及频谱;最后,重点对系统的抗干扰性能进行了分析,分别得出了MSK解调后、解扩后和RS解码后的误码率曲线,可以看出Mark XIIA Mode 5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我识别 MODE 5 系统仿真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中目标敌我识别模型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君 高晓光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0-103,107,共5页
首先阐述了目标敌我识别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接着建立上级指定、外部情报、飞行计划、敌我识别器、目标电子干扰、目标机动特征、目标速度特征和目标群特征等主要识别因素的识别模型和准则,并给出了目标敌我识别的判断逻辑。最后采用加... 首先阐述了目标敌我识别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接着建立上级指定、外部情报、飞行计划、敌我识别器、目标电子干扰、目标机动特征、目标速度特征和目标群特征等主要识别因素的识别模型和准则,并给出了目标敌我识别的判断逻辑。最后采用加权求和法构建了目标敌我综合识别的数学模型。研究成果可作为指挥员进行人工敌我识别判断的思维逻辑,也可作为开发程序化的自动敌我识别软件的建模依据,对防空指挥控制系统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目标 敌我识别 防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