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ES硐室FRP-混凝土界面增韧改性效果试验研究
1
作者 蒋中明 袁振 +2 位作者 肖喆臻 杨雪 石兆丰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5-62,共8页
针对CAES人工硐室储气库FRP-混凝土密封结构层间界面抗剪切变形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在传统环氧树脂黏结剂中加入聚脲进行增韧改性的试验方案。研究针对工程实际需要,提出一种新的界面黏结方案,用于增强界面黏结韧性,提高地下储气... 针对CAES人工硐室储气库FRP-混凝土密封结构层间界面抗剪切变形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在传统环氧树脂黏结剂中加入聚脲进行增韧改性的试验方案。研究针对工程实际需要,提出一种新的界面黏结方案,用于增强界面黏结韧性,提高地下储气库密封结构的安全可靠性,更好地适应地下储气库复杂的赋存环境。通过进行FRP-混凝土界面直剪试验,测试了聚脲改性的环氧黏结剂界面的黏结性能与变形特性,并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综合分析界面破坏形态与增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聚脲的加入能极大改善界面的剪切变形适应性能,增大界面的剪切变形滑移量,但同时也将导致界面的抗剪强度降低。因此界面剪切关键力学参数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添加聚脲的含量,此外聚脲的含量还对界面的破坏形态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结构 环氧树脂 聚脲 增韧改性 界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韧性环氧树脂的制备及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甘顺昌 曾亮 +4 位作者 蒋庆庚 刘文浩 杨海洋 黄安民 彭超义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
为探究不同纳米核壳增韧粒子对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选用了3种纳米核壳增韧剂与自制的改性酸酐固化剂结合,制备出具有高韧性的环氧灌注树脂组合料。在固化前,对比测试了所制环氧树脂组合料的外观、密度、黏度和环氧值,发现... 为探究不同纳米核壳增韧粒子对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选用了3种纳米核壳增韧剂与自制的改性酸酐固化剂结合,制备出具有高韧性的环氧灌注树脂组合料。在固化前,对比测试了所制环氧树脂组合料的外观、密度、黏度和环氧值,发现黏度受增韧剂的影响尤为显著。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了环氧树脂固化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树脂增韧的机理。采用真空灌注工艺,将环氧树脂制备成高韧性环氧树脂/玻璃布复合材料,并测试了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性能。结果显示,使用纳米核壳增韧剂的改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超过140℃,显示出良好的耐热性。特别是采用增韧剂MX125的树脂,在-50℃的低温下,拉伸强度达到96.2MPa,冲击强度为36kJ/m^(2)。对比测试不同纳米粒子含量的改性树脂,发现当纳米粒子质量分数约为15%时,改性树脂的冲击韧性达到最佳。SEM观察树脂断面的微观结构表明,当树脂受到冲击发生断裂时,纳米粒子会在树脂断面的表面形成空穴或残留颗粒,有助于提高树脂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纳米核壳增韧剂 合成树脂 复合材料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低温强韧型环氧树脂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昱恺 呼博渊 +4 位作者 薛雄飙 甄诚 井新利 李瑜 张承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1-190,共10页
环氧树脂作为广泛使用的复合材料基体树脂,在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近地空间探测的持续深入,发展适用于宇宙环境的飞行器结构材料对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兼顾树脂的低温韧性与高温模量是... 环氧树脂作为广泛使用的复合材料基体树脂,在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近地空间探测的持续深入,发展适用于宇宙环境的飞行器结构材料对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兼顾树脂的低温韧性与高温模量是该领域研究的难点。文中系统分析了环氧树脂增韧的研究现状,重点关注了低温条件下环氧树脂的韧性改善措施,从分子结构设计、低温力学性能和增韧机理等方面梳理了本领域代表性的研究工作,以期为开发耐低温的特种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低温 力学性能 增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韧环氧树脂、多元醇分子量及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对复合涂层防护性能的研究
4
作者 杨志 张翼 杨慧敏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0-189,共10页
传统涂层因材料单一、综合防护性能较差,将聚醚胺D230、D400、D2000以不同比例固化E51来改善其韧性,作为环氧树脂底层。通过PTMG650与PTMG2000混合来调控聚氨酯微相分离结构,再将有机硅引入改进聚氨酯的力学、防水等性能,将其作为中间... 传统涂层因材料单一、综合防护性能较差,将聚醚胺D230、D400、D2000以不同比例固化E51来改善其韧性,作为环氧树脂底层。通过PTMG650与PTMG2000混合来调控聚氨酯微相分离结构,再将有机硅引入改进聚氨酯的力学、防水等性能,将其作为中间层。二者与聚脲外层制备出一种具有优良耐磨、防腐、抗冲击的复合涂层。结果表明,m(D230)∶m(D2000)=2∶1固化的E51涂层的附着力为1级,伸长率有较明显提升,抗冲击强度达100 cm。m(PTMG2000)∶m(PTMG6500)=1∶2制备的聚氨酯综合性能最佳,将羟基硅氧烷(PDMS)引入聚氨酯中发现,PU/Si-10%拉伸强度为34.07 MPa,伸长率从318.78%增加到343.74%,50%热分解温度较PU-650从363.26℃提升至417.97℃,静态水接触较PU-2000从80.23°升至100.02°,吸水率从2.28%降到1.132%。复合涂层附着力可达1级,远高于ISO 2409—2007要求的3级,冲击强度可达100 cm,远高于GB/T 1732—2020的要求。经过有机硅改性后,阻抗从6.647×10^(7)Ω·cm^(2)升至7.212×10^(7)Ω·cm^(2),30 min磨损量从8.17 mg降低到7.54 mg,防护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防护涂层 增韧环氧树脂 有机硅 改性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5
作者 叶木意 陈循军 +3 位作者 郭清兵 赖锐豪 龚涛 王刚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35,共6页
环氧树脂是一种具有较高强度和刚度、良好化学稳定性且容易加工的高分子材料,但环氧树脂由于其脆性大,应用受到极大限制。针对环氧树脂的增韧,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主要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采用增韧剂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情况,涉... 环氧树脂是一种具有较高强度和刚度、良好化学稳定性且容易加工的高分子材料,但环氧树脂由于其脆性大,应用受到极大限制。针对环氧树脂的增韧,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主要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采用增韧剂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情况,涉及增韧材料包括橡胶弹性体、热塑性塑料、纳米材料、柔性链段、超支化聚合物和嵌段共聚物等,并对未来环氧树脂增韧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未来,研究人员可在填充方法、改性方法、增韧机理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推动环氧树脂增韧设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增韧 改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老化下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裙部环氧树脂基体跨尺度损伤机理
6
作者 魏傲楠 李静 +3 位作者 于知非 黄薇 许进升 陈雄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04-112,129,共10页
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裙部复合结构在长期贮存过程中发生老化,对发动机壳体结构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针对壳体裙部复合结构典型材料进行了湿热加速老化试验,并对老化过程中结构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同时对其失效薄弱环节(即复合结构界面处... 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裙部复合结构在长期贮存过程中发生老化,对发动机壳体结构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针对壳体裙部复合结构典型材料进行了湿热加速老化试验,并对老化过程中结构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同时对其失效薄弱环节(即复合结构界面处的环氧树脂材料)进行了微细观参数表征,基于测试结果进行了壳体复合结构界面材料损伤的跨尺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加速老化过程中,环氧树脂基体表面逐渐出现沟壑形态的损伤,表面损伤程度随着老化过程而增加,三维表面粗糙度不断增大,使得材料脆化且韧性降低,导致了复合结构界面力学性能的衰退。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证明了环氧树脂基体的分子级别损伤,随老化时间的延长,元素基团发生化学反应,同时元素含量变化说明在加速老化过程中可能发生了氧化交联或氧化分解反应。最后利用测试结果进行了宏观-细观-微观参数变化规律的关联性分析,解释了壳体复合结构界面的跨尺度失效损伤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体裙部复合结构 湿热老化 环氧树脂 失效机理 跨尺度损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孔结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3D打印制备与性能
7
作者 华晨曦 张涛 +4 位作者 徐势轩 刘衍均 宋欣雨 刘禹 王震宇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2-178,共7页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元器件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愈发重要。当前,电磁干扰和外力损坏是电子元器件面临的主要威胁,因此亟需兼具良好力学性能与出色电磁屏蔽性能的材料。本工作通过冷冻干燥辅助三维(3D)打印工艺将纳米碳纤维/水性环氧树...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元器件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愈发重要。当前,电磁干扰和外力损坏是电子元器件面临的主要威胁,因此亟需兼具良好力学性能与出色电磁屏蔽性能的材料。本工作通过冷冻干燥辅助三维(3D)打印工艺将纳米碳纤维/水性环氧树脂(CNF/WEP)浆料制备成多级孔结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通过流变性和电导率分析选定了添加质量分数10%CNF的打印浆料配比,并通过挤出压力和打印速度调控实现了400μm线宽的稳定成型。通过形貌图片表征了多级孔结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和孔分布状态。研究结果显示,多级孔结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通过毫米级网格孔隙和线条中的微米级孔隙,两级孔隙结构能够协同提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韧性和电磁屏蔽性能。同时本文系统探究了结构类型对多级孔结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面心立方结构(FCT)具备更优的力学和电磁屏蔽性能。该多级孔结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成功制备,为开发兼具良好力学性能与出色电磁屏蔽性能的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对保障电子元器件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三维打印 多级孔结构 力学性能 电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生的增韧环氧树脂的冲蚀磨损特性研究
8
作者 徐林红 沈东 +2 位作者 杨皓 卢禄华 邓州州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18-127,138,共11页
目的针对钾盐输送过程中钾盐颗粒对设备造成的冲蚀磨损问题,以及具有较好可溶性和吸湿性的钾盐易黏附于金属设备,从而造成的腐蚀和堵塞问题,将耐冲蚀磨损、耐腐蚀的高分子复合材料与耐冲蚀磨损仿生结构相结合对冲蚀关键零件进行设计,以... 目的针对钾盐输送过程中钾盐颗粒对设备造成的冲蚀磨损问题,以及具有较好可溶性和吸湿性的钾盐易黏附于金属设备,从而造成的腐蚀和堵塞问题,将耐冲蚀磨损、耐腐蚀的高分子复合材料与耐冲蚀磨损仿生结构相结合对冲蚀关键零件进行设计,以提高散料输送过程中相关部件表面的耐冲蚀磨损性能和防黏附性能。方法利用自备的疏水二氧化硅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处理,结合贝壳表面肋条结构及鲨鱼表皮盾鳞的特殊排列方式对冲蚀表面进行仿生设计,再利用翻模法在增韧环氧树脂表面制备耐冲蚀仿生结构,完成接触角的测量,以及表面耐磨性、表面硬度、耐冲蚀磨损性能等测试,探究疏水二氧化硅颗粒质量分数、仿生结构对环氧树脂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增加疏水二氧化硅的含量,可以提高试样的疏水性;相较于无仿生结构试样,贝壳/鲨鱼复合仿生结构试样的耐磨性能更强,其质量损失率由0.22%降至0.072%。同时,在疏水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为4%时,冲蚀率最低,仅为1.4%。结论疏水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为4%的增韧环氧树脂贝壳/鲨鱼仿生结构试样的综合性能最优,其疏水性、耐磨性、耐冲蚀性能均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蚀磨损 仿生结构 增韧环氧树脂 疏水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树脂增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璇蕊 郑婷 +2 位作者 王晓东 张晓红 乔英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8-818,共11页
为了解决环氧树脂固化导致严重脆弱,低韧性和恶劣的内冲击性缺点,在特定范围内限制适用的问题,本文通过整理近年来环氧树脂增韧的相关文献,研究了热塑性树脂的改性方法和改性后界面情况的进展,对聚砜、聚醚砜、聚醚醚酮、聚酰亚胺等热... 为了解决环氧树脂固化导致严重脆弱,低韧性和恶劣的内冲击性缺点,在特定范围内限制适用的问题,本文通过整理近年来环氧树脂增韧的相关文献,研究了热塑性树脂的改性方法和改性后界面情况的进展,对聚砜、聚醚砜、聚醚醚酮、聚酰亚胺等热塑性树脂增韧环氧树脂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热塑性树脂增韧环氧树脂的共混体系从均相状态到高交联结构的固定相形态,这种转变极大程度提高了材料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增韧改性 热塑性树脂 聚醚醚酮 聚醚砜 聚氨酯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苯型环氧树脂强韧化TDE-85树脂体系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镇弘 陆奇 +5 位作者 赵星诺 徐锦文 夏宏伟 张颂 侯锐钢 周权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3-48,共6页
环氧树脂因其黏结力强、热稳定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涂料、电子封装材料和胶黏剂等领域,但其高交联密度也带来了脆性大、韧性差的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应用的主要因素。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以3,3′-二氨基二苯砜(3,3′-DDS)为固化剂,... 环氧树脂因其黏结力强、热稳定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涂料、电子封装材料和胶黏剂等领域,但其高交联密度也带来了脆性大、韧性差的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应用的主要因素。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以3,3′-二氨基二苯砜(3,3′-DDS)为固化剂,用联苯型环氧树脂3,3′,5,5′-四甲基联苯双酚二缩水甘油醚(TMBP)改性高性能环氧树脂(TDE-85)。研究了改性树脂体系的力学性能,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分析表明液晶结构能良好分散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并增强增韧。结果表明:当TMBP含量为6wt%时,固化物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30%和27%,韧性和强度明显提升;当TMBP含量为4wt%时,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均达到最大,分别为93.69 MPa与5.39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热性能 力学性能 共混改性 液晶结构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氢氧化物/官能化碳纳米管复合协效阻燃剂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代励 刘恒均 +1 位作者 郭艺琳 杨琪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5-411,共7页
环氧树脂(EPs)广泛应用于飞机结构部件中,为其开发高性能阻燃剂对提高飞机防火安全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一锅法在交织的官能化碳纳米管(F-CNTs)骨架上生长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纳米片,构建得到二者的复合结构MgAl-LDH... 环氧树脂(EPs)广泛应用于飞机结构部件中,为其开发高性能阻燃剂对提高飞机防火安全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一锅法在交织的官能化碳纳米管(F-CNTs)骨架上生长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纳米片,构建得到二者的复合结构MgAl-LDH/F-CNTs。以MgAl-LDH/F-CNTs复合结构作为力学支撑,进一步负载CuMoO4纳米颗粒,最终得到适用于环氧树脂的MgAl-LDH/F-CNTs-CuMoO4协效阻燃剂。其中,MgAl-LDH/F-CNTs复合结构可助于实现各阻燃组分在环氧树脂聚合物基材中的均匀分散,相较于未经阻燃处理的环氧树脂材料,阻燃环氧树脂在燃烧测试中其峰值热释放速率可降低40.5%,总热释放量可降低7.49%,CO生成量和总烟气释放量可显著降低43.0%和26.3%,极限氧指数LOI提升38.2%,可见经阻燃处理后的EP复合材料阻燃性能显著提升。此外,经阻燃处理后环氧树脂拉伸、弯曲强度仅下降7.1%和22.4%,表明CNTs的添加以及MgAl-LDH/F-CNTs复合结构的构建能够有效补偿LDH添加对EP力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氢氧化物 碳纳米管 复合结构 阻燃剂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基金属有机框架增强环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2
作者 蒋旭辉 刘洋 +1 位作者 张鹏 胡心雨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78-383,共6页
为解决环氧树脂修复混凝土存在的韧性差的问题,展开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环氧树脂韧性研究。采用水热法合成钛基金属有机框架(NH_(2)-MIL-125),与环氧树脂物理共混制备室温可固化NH_(2)-MIL-125/环氧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差示量热(DSC)、动... 为解决环氧树脂修复混凝土存在的韧性差的问题,展开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环氧树脂韧性研究。采用水热法合成钛基金属有机框架(NH_(2)-MIL-125),与环氧树脂物理共混制备室温可固化NH_(2)-MIL-125/环氧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差示量热(DSC)、动态热机械分析(DMA)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探究NH_(2)-MIL-125对环氧树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NH_(2)-MIL-125有效改善了环氧树脂的微观形貌,显著增强环氧树脂的韧性与粘结性能,poly(0.5MIL/EP)的冲击强度增加至16.8kJ/m^(2),拉伸剪切强度提高至20.8MPa,抗压强度达95.2MPa,为纳米增韧环氧树脂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 2-MIL-125 环氧树脂 纳米增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环氧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夏敏 罗运军 +1 位作者 李国平 张文栓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9-71,共3页
概述超支化环氧化合物的基本概念、结构及性能特点,介绍超支化环氧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途经,并对超支化环氧化合物在环氧树脂改性及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超支化结构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SiO_2杂化材料增强增韧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佳铌 俞科静 +3 位作者 钱坤 曹海建 卢雪峰 孙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51-55,71,共6页
采用原位接枝法制备得到三维结构的石墨烯/SiO2杂化材料,用透射电镜对杂化材料的表观形貌进行表征,同时对二氧化硅的粒径进行表征。利用环氧树脂固化工艺制备复合材料样条,将不同比例(0.1%、0.3%、0.5%)的杂化材料添加到树脂中制备树脂... 采用原位接枝法制备得到三维结构的石墨烯/SiO2杂化材料,用透射电镜对杂化材料的表观形貌进行表征,同时对二氧化硅的粒径进行表征。利用环氧树脂固化工艺制备复合材料样条,将不同比例(0.1%、0.3%、0.5%)的杂化材料添加到树脂中制备树脂基复合材料,利用万能强力仪测试样条的拉伸性能,利用扫描电镜对样条的断截面进行扫描,研究不同比例的杂化材料对树脂增强增韧效果的影响,并得到最佳的添加比例。再以最佳添加比例将石墨烯、SiO2、杂化材料分别添加到树脂中制备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不同种类的填料对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增强增韧效果。结合拉伸测试结果和断截面扫描结果分析可以得到,杂化材料的添加量为0.3%时,对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增强增韧效果最佳;且杂化材料对树脂的增强增韧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独添加石墨烯和二氧化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SIO2 杂化材料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增强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的阻燃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5
作者 方雷 石光 李国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3-55,共3页
按发挥阻燃功效的物质或元素与环氧树脂分子结构的关系,将各种阻燃环氧树脂分为复合型和结构型两类,并分别介绍了它们的研究现状、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环氧树脂 阻燃性 分子结构 复合型 结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耐热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6
作者 曾小亮 刘甲 +1 位作者 熊远钦 夏新年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86-990,共5页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应用于该领域的环氧树脂的耐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传统的环氧树脂受到严峻的挑战。因此,提高环氧树脂的耐热性势在必行。本文综述了当前国内外提高环氧树脂耐热性能所采取的方法:主要包括开发...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应用于该领域的环氧树脂的耐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传统的环氧树脂受到严峻的挑战。因此,提高环氧树脂的耐热性势在必行。本文综述了当前国内外提高环氧树脂耐热性能所采取的方法:主要包括开发具有耐热性骨架的环氧树脂;合成具有新型结构的环氧树脂固化剂;与无机纳米材料共混或共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耐热性 稠环结构 固化剂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湿法缠绕基体配方及成型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晓洁 张炜 刘炳禹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0-63,共4页
研究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湿法成型工艺、基体配方的性能和使用期。研究的 HT1 1 A、HT1 1 B两种配方浇注体拉伸强度达到 1 0 0 MPa以上 ,模量为 3.9GPa,力学性能优良。配方具有较高的耐热性 ,使用期大于 9h,完全适用于湿法缠绕成型... 研究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湿法成型工艺、基体配方的性能和使用期。研究的 HT1 1 A、HT1 1 B两种配方浇注体拉伸强度达到 1 0 0 MPa以上 ,模量为 3.9GPa,力学性能优良。配方具有较高的耐热性 ,使用期大于 9h,完全适用于湿法缠绕成型。缠绕的 Φ1 50 mm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容器特性系数 ( PV/W)均大于 34 km,纤维强度转化率 ( K)达到 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缠绕 成型 配方 基体 转化率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耐热性 浇注 力学性能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聚硫聚脲增韧环氧树脂形态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全一武 董文昭 陈庆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5-137,141,共4页
以液体聚硫聚脲齐聚物来增韧环氧-聚酰胺体系,用DMTA和SEM研究了固化后环氧树脂的形态结构、相分离程度和增韧效果。结果表明,液体聚硫聚脲齐聚物的用量、齐聚物中聚脲含量对固化后的环氧树脂玻璃化温度、模量及形态有较大影响。随增韧... 以液体聚硫聚脲齐聚物来增韧环氧-聚酰胺体系,用DMTA和SEM研究了固化后环氧树脂的形态结构、相分离程度和增韧效果。结果表明,液体聚硫聚脲齐聚物的用量、齐聚物中聚脲含量对固化后的环氧树脂玻璃化温度、模量及形态有较大影响。随增韧剂中聚脲含量的提高,固化物的玻璃化温度、相分离程度及模量增加,同时固化物韧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聚硫 聚脲 增韧环氧树脂 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材料对环氧树脂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伟玲 李恩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98-101,共4页
论述了各种增强材料在影响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发展情况,主要包括纤维、无机纳米材料、碳纳米管、有机聚合物等增强材料对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的改善情况及每种增强材料不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 论述了各种增强材料在影响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发展情况,主要包括纤维、无机纳米材料、碳纳米管、有机聚合物等增强材料对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的改善情况及每种增强材料不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发展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增强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类反应性微凝胶的制备及结构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静 涂伟萍 杜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5-38,共4页
选用长疏水链的丙烯酸酯分散稳定剂,采用自稳定分散聚合的方法制备了球形丙烯酸酯类反应性微凝胶颗粒。研究结果表明,当自分散稳定剂丙烯酸十八酯(ODA)用量为30mol%~40mol%,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用量为5mol%时得... 选用长疏水链的丙烯酸酯分散稳定剂,采用自稳定分散聚合的方法制备了球形丙烯酸酯类反应性微凝胶颗粒。研究结果表明,当自分散稳定剂丙烯酸十八酯(ODA)用量为30mol%~40mol%,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用量为5mol%时得到平均粒径在25nm左右的球形微凝胶颗粒。由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结果可知,选用不同的单丙烯酸酯单体,可获得在室温下为橡胶态或玻璃态的微凝胶颗粒;且制备的反应性微凝胶是环氧828/间苯二胺(EPON828/MPDA)体系的一种有效增韧剂,含有环氧基团的微凝胶颗粒,增韧效果最好,同时环氧树脂的热性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类 反应性微凝胶 结构性能 粒径 环氧树脂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