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肟-氨酯键的自修复生物基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
1
作者 崔豹 童庆玲 +4 位作者 杨建军 吴庆云 吴明元 张建安 刘久逸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09-1916,共8页
首先,以香草醛和盐酸羟胺为原料合成了香草肟(VO);然后,以VO、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分别为醇和亲水扩链剂,聚四氢呋喃(PTMEG)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原料,制备了阴离子型香草肟自修复水性聚氨酯(SWPU)乳液,并制成SWPU薄膜。采用... 首先,以香草醛和盐酸羟胺为原料合成了香草肟(VO);然后,以VO、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分别为醇和亲水扩链剂,聚四氢呋喃(PTMEG)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原料,制备了阴离子型香草肟自修复水性聚氨酯(SWPU)乳液,并制成SWPU薄膜。采用FTIR、1HNMR对VO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DSC和TGA对SWPU薄膜进行了热性能测试;采用自愈合实验和拉伸测试,考察了异氰酸酯指数(R值)和n(PTMEG)/n(VO)对制备的SWPU薄膜自愈合能力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VO的加入没有显著影响SWPU薄膜的热降解,所有样品的T5%(失重5%时的温度)均在210℃以上;由R=1.2、n(PTMEG)/n(VO)=2.5制备的SWPU-1薄膜在45℃下修复40 min后划痕完全消失;由n(PTMEG)/n(VO)=2.5制备的SWPU-1薄膜和SWPU-3薄膜在60℃下愈合2 h后,拉伸强度分别为13.23和19.12 MPa,自修复效率分别为96.5%和8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草醛 盐酸羟胺 自愈合 肟氨基甲酸酯键 水性聚氨酯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羟胺强化芬顿体系在近中性条件下去除2,4-DCP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2
作者 廖兵 祝鑫宇 +3 位作者 黄倩倩 胥雯 寇梦瑶 郭娜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273-4283,共11页
针对传统芬顿体系中低pH和低活性铁含量等问题,通过向Fenton体系加入碳酸氢盐,与H_(2)O_(2)反应生成HCO_(4)^(-),再经盐酸羟胺(HAH)还原提升活性铁含量,可实现近中性条件下对2,4-二氯苯酚(2,4-DCP)的高效降解。结果表明,HAH强化HCO_(3)^... 针对传统芬顿体系中低pH和低活性铁含量等问题,通过向Fenton体系加入碳酸氢盐,与H_(2)O_(2)反应生成HCO_(4)^(-),再经盐酸羟胺(HAH)还原提升活性铁含量,可实现近中性条件下对2,4-二氯苯酚(2,4-DCP)的高效降解。结果表明,HAH强化HCO_(3)^(-)改良Fenton体系在pH约为6.46的条件下,Fe^(2+)、NaHCO_(3)、H_(2)O_(2)与HAH的浓度分别为4、10、10和0.5 mmol·L^(-1)时,反应60 min后,2,4-DCP可被完全降解。高浓度的NO_(3)^(-)、Cl^(-)和共存有机质会对2,4-DCP的降解产生抑制作用。反应体系中HAH的引入促进了Fe^(2+)和Fe3+的循环,提高体系的催化能力,降低Fe^(2+)的用量。通过自由基淬灭实验和EPR检测验证了在反应过程中主要参与的自由基是HO·,^(1)O_(2)和O_(2)^(·-)的贡献很小。且毒性评估结果显示,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大多有机中间体的毒性相较于2,4-DCP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顿 碳酸氢盐 过氧化氢 盐酸羟胺 碳氢化合物 活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酸浸出电解后三元正极粉末工艺研究
3
作者 王燕 李金辉 +2 位作者 欧阳剑 何莹 郑卓群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5,共9页
针对目前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工艺的高酸耗和高能耗问题,本文以电解后的废旧523型镍钴锰正极材料为原料,硫酸+盐酸羟胺作为浸出剂,进行了镍钴锰浸出试验,考察了各工艺条件对浸出率的影响,并对浸出前后的正极材料进行了表征分析,还对浸出... 针对目前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工艺的高酸耗和高能耗问题,本文以电解后的废旧523型镍钴锰正极材料为原料,硫酸+盐酸羟胺作为浸出剂,进行了镍钴锰浸出试验,考察了各工艺条件对浸出率的影响,并对浸出前后的正极材料进行了表征分析,还对浸出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该体系较优浸出条件为盐酸羟胺浓度1.5 mol/L、硫酸浓度1 mol/L、浸出温度75℃、液固比25 mL/g、浸出时间60 min,此时镍、钴、锰的浸出率分别为96.84%、99.87%、97.35%;XRD谱图分析表明,浸出后的物质几乎没有峰,只有微弱的NiO和MnO_(2)的峰偏移,SEM图分析表明,浸出后正极材料呈现出小块的破碎粉末,表明其中的有价金属已被浸出;浸出动力学研究表明,本试验的浸出过程适合采用Avrami方程进行拟合,镍、钴、锰的活化能分别为8.3779 kJ/mol、4.6836 kJ/mol、4.9614 kJ/mol,浸出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不大,浸出过程受扩散控制。本研究结果为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提供了有效的湿法浸出工艺,并为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离子电池 废旧523型镍钴锰电池 镍钴锰回收 湿法浸出 硫酸+盐酸羟胺 酸耗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溴酸盐-盐酸羟胺转化法测试铵态氮同位素方法研究及应用
4
作者 陈培宇 尹希杰 杨海丽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1-727,共7页
铵态氮作为氮元素的一种重要存在形态,是水体污染状况的指标之一。鉴于目前铵态氮同位素测试方法都存在预处理过程复杂,转化率低,所需样品量大,检测效率低下,对测试NH+4浓度低的水样存在困难,本研究建立了次溴酸盐-盐酸羟胺转化法测试... 铵态氮作为氮元素的一种重要存在形态,是水体污染状况的指标之一。鉴于目前铵态氮同位素测试方法都存在预处理过程复杂,转化率低,所需样品量大,检测效率低下,对测试NH+4浓度低的水样存在困难,本研究建立了次溴酸盐-盐酸羟胺转化法测试铵态氮同位素的方法,并应用于三种类型的水样(海水、河水和土壤浸提液)铵态氮同位素测试。通过测试铵态氮标准样品的氮同位素,确定该方法的转化率、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等指标,并建立铵态氮同位素校准曲线。实验结果显示,铵态氮标准溶液NH+4浓度范围2.5~50.0μmol/L之间,NH+4氧化还原为N 2O的转化效率均大于90%,不同浓度δ15 N(N_(2)O)标准偏差均在0.5‰以内;4种丰度铵态氮同位素标样校准曲线斜率为0.489,相关系数R^(2)为0.999,相关性良好,转化过程氮同位素未见分馏;水样中NH+4浓度的检出限为2.5μmol/L。实测三种类型水样δ15 N(NH+4)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18‰、0.27‰和0.30‰(n=5),与次溴酸盐-叠氮化钠转化法测得δ15 N(NH+4)的差值分别为-0.03‰、0.86‰和-0.95‰,表明两种方法测试结果差值在误差范围之内,其结果可相互验证。本转化法中用盐酸羟胺替代剧毒易爆的叠氮化钠试剂,对环境更友好,且具有更高的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能够满足环境中不同类型水样铵态氮同位素分析测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盐酸羟胺 次溴酸盐 氮同位素 铵态氮 前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实验条件的探讨 被引量:23
5
作者 姚雪霞 戴存礼 +1 位作者 李晓林 刘玉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19,共4页
在实验教学中,一般采用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因为该方法具有取样少、简便和灵敏度高等特点。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该实验的影响因素较多,如波长的选择、缓冲溶液的用量、显色时间、显色剂的用量,以及还原剂的选择等... 在实验教学中,一般采用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因为该方法具有取样少、简便和灵敏度高等特点。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该实验的影响因素较多,如波长的选择、缓冲溶液的用量、显色时间、显色剂的用量,以及还原剂的选择等都对最终的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不同的教材版本介绍的操作方法也不尽相同。为了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探讨了以上各种影响因素对吸光度的影响,并得出最佳的实验条件。和以往传统的实验教学相比,改进后的实验不仅可以节省很多化学试剂,也减少了一定的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邻菲罗啉 盐酸羟胺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杆菌的化学诱变及对低品位黄铜矿的浸出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晓军 宫磊 +1 位作者 孟云生 蒋金娥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2-44,共3页
用盐酸羟胺将氧化铁硫杆菌优势菌 (T .f菌 )化学诱变后对低品位黄铜矿进行细菌浸出 ,结果表明 ,盐酸羟胺化学诱变能够使T .f菌产生较明显的变异 ,能较好地提高菌种的活性和对低品位黄铜矿的生物浸出性能。经盐酸羟胺化学诱变 ,T .f诱变... 用盐酸羟胺将氧化铁硫杆菌优势菌 (T .f菌 )化学诱变后对低品位黄铜矿进行细菌浸出 ,结果表明 ,盐酸羟胺化学诱变能够使T .f菌产生较明显的变异 ,能较好地提高菌种的活性和对低品位黄铜矿的生物浸出性能。经盐酸羟胺化学诱变 ,T .f诱变菌的活性比原始T .f菌提高了 37.4 % ,对黄铜矿的浸出率提高了 11.5 % ,达到浸出终点的时间比原始T .f菌减少了 5~ 1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杆菌 化学诱变 低品位 黄铜矿 浸出 生物湿法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酮肟水解可逆反应的进程分析和过程工艺 被引量:4
7
作者 严生虎 林春昕 +2 位作者 沈介发 刘建武 张跃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374-3378,共5页
以丙酮肟、盐酸为原料,经水解反应合成盐酸羟胺,研究建立了对水解可逆反应进程作定量检测的HPLC-氧化还原滴定组合分析方法,分析结果的平均回收率达99.64%,相对标准偏差≤2.04%(n=6)。建立了反应-蒸馏耦合工艺装置,研究和优化了丙酮肟... 以丙酮肟、盐酸为原料,经水解反应合成盐酸羟胺,研究建立了对水解可逆反应进程作定量检测的HPLC-氧化还原滴定组合分析方法,分析结果的平均回收率达99.64%,相对标准偏差≤2.04%(n=6)。建立了反应-蒸馏耦合工艺装置,研究和优化了丙酮肟水解反应制备盐酸羟胺的反应-蒸馏过程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丙酮肟与盐酸的摩尔比为1∶2,盐酸质量分数为38%,加热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3h时,丙酮肟原料转化率达到89%左右,盐酸羟胺产品收率达到84%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肟 水解 盐酸羟胺 进程分析 反应-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羟胺-柠檬酸体系提取土壤中的游离氧化铁 被引量:8
8
作者 龚琦 蒋新建 +1 位作者 张信贵 易念平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99-302,共4页
对盐酸羟胺柠檬酸体系(95℃水浴加热)提取土壤中游离氧化铁的实验条件进行了研究。在所选的实验条件下,该体系对土壤中游离氧化铁的提取能力与常用的连二亚硫酸钠柠檬酸钠重碳酸钠(DCB法)体系相当,但避免了DCB法中... 对盐酸羟胺柠檬酸体系(95℃水浴加热)提取土壤中游离氧化铁的实验条件进行了研究。在所选的实验条件下,该体系对土壤中游离氧化铁的提取能力与常用的连二亚硫酸钠柠檬酸钠重碳酸钠(DCB法)体系相当,但避免了DCB法中引入Na2S2O4给随后分离和测定造成的沉淀、基体效应等各种弊端。方法的精密度较好,RSD(n=6)为2.5%~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提取 游离氧化铁 氧化铁 盐酸羟胺 柠檬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含烟中羰基化合物检测 被引量:6
9
作者 毕艳玖 刘鸿 +3 位作者 戚大伟 郑赛晶 吴达 顾文博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共8页
为测定口含烟中甲醛、乙醛和巴豆醛,采用O-(2,3,4,5,6-五氟苄基)羟胺(PFBHA)衍生化GC-MS的方法,将口含烟经水萃取,与PFBHA反应生成相应的O-(2,3,4,5,6-五氟苄氧基)肟衍生产物,正己烷萃取后利用GC-MS分析正己烷相测定相应物质含量。甲醛... 为测定口含烟中甲醛、乙醛和巴豆醛,采用O-(2,3,4,5,6-五氟苄基)羟胺(PFBHA)衍生化GC-MS的方法,将口含烟经水萃取,与PFBHA反应生成相应的O-(2,3,4,5,6-五氟苄氧基)肟衍生产物,正己烷萃取后利用GC-MS分析正己烷相测定相应物质含量。甲醛、乙醛以D4-乙醛为内标,巴豆醛以D5-丁酮为内标,甲醛、乙醛检出限为0.010μg/g,巴豆醛检出限为0.001μg/g,各组分回收率为91.7%~104.1%,日内相对标准偏差≤5.3%,日间相对标准偏差≤9.6%。通过该方法测试的35个不同规格国外品牌口含烟,甲醛含量0.275~2.397μg/g,乙醛含量0.383~8.010μg/g,巴豆醛含量0.003~0.027μg/g。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干扰少,结果准确,易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基化合物 口含烟 O-(2 3 4 5 6-五氟苄基)羟胺 衍生化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氧化组合反应器与耦合分离新技术的研究构想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超 杨柳 +1 位作者 李向阳 袁绍军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23,共11页
目前大量化学品经过氧化反应制造,如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环氧丙烷(PO)、环氧氯丙烷(ECH)和盐酸羟胺等,现有工艺存在严重的"三高"问题,在环保、经济和安全性方面需全面提升。国内自主创新的H_2O_2氧化工艺是以H_2O_2为氧化剂、... 目前大量化学品经过氧化反应制造,如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环氧丙烷(PO)、环氧氯丙烷(ECH)和盐酸羟胺等,现有工艺存在严重的"三高"问题,在环保、经济和安全性方面需全面提升。国内自主创新的H_2O_2氧化工艺是以H_2O_2为氧化剂、在钛硅分子筛催化下的氧化反应,具有原子经济、环境友好等优点。但该过程是强放热的多相快反应,反应器设计与工程放大亟需解决高效混合、快速换热和安全性等问题,而氧化副产物的高效分离则是另一共性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进行了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的全链条设计和一体化实施,重点解决H_2O_2氧化体系的分子混合与界面传递机理、跨尺度传递与反应耦合机制和反应器放大规律及过程强化新途径3个共性科学问题。研究完成后将形成多个自主产业化成套技术,建成2个H_2O_2绿色氧化体系工业示范装置(环氧丙烷工业示范装置、盐酸羟胺工业示范装置)以及环氧氯丙烷成套新技术工艺包,同时,打破国外技术的封锁与垄断,颠覆和淘汰污染环境严重的现有工艺,实现节能环保绿色清洁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O2氧化 反应器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盐酸羟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羟胺-盐酸体系提取黄土中游离氧化铁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玉兵 谢巧勤 陈天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3-136,共4页
黄土中游离氧化铁是指示夏季风的替代性气候指标之一。使用经典的CBD法提取游离氧化铁实验过程烦琐,而且实验条件不同对浸提结果影响很大。本实验采用盐酸羟胺-盐酸体系在不同的温度下浸提黄土中的游离氧化铁。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实验... 黄土中游离氧化铁是指示夏季风的替代性气候指标之一。使用经典的CBD法提取游离氧化铁实验过程烦琐,而且实验条件不同对浸提结果影响很大。本实验采用盐酸羟胺-盐酸体系在不同的温度下浸提黄土中的游离氧化铁。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盐酸浓度次之。与经典的CBD法进行对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代替CBD法,从而简化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铁 盐酸羟胺 盐酸 黄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羟胺的间接分光光度法测定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明 杨丰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64-66,共3页
拟定了在铁(Ⅲ)—2-[2-(6-甲基苯并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6MeBTAEB)络合物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盐酸羟胺的间接分光光度测定方法,回收试验表明该法准确可靠,方便快捷。同时测定了盐酸羟胺与F... 拟定了在铁(Ⅲ)—2-[2-(6-甲基苯并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6MeBTAEB)络合物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盐酸羟胺的间接分光光度测定方法,回收试验表明该法准确可靠,方便快捷。同时测定了盐酸羟胺与Fe(Ⅲ)-6_Me_BTAEB络合物的反应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羟胺 分光光度法 间接法 测定 BTAE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土中游离氧化铁的分离及其测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龚琦 韦小玲 +2 位作者 尹建华 张信贵 易念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04-205,共2页
研究了盐酸羟胺 -草酸 -草酸铵体系提取粘土中游离氧化铁及其测量 ,试验表明 ,用此体系提取粘土中的游离氧化铁 ,其测量结果与 DCB法一致 ,而提取及测量所需的时间却较前者短。相对标准偏差 RSD≤ 2 .0 %。
关键词 粘土 游离氧化铁 草酸 草酸铵 分离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黏剂对杯凝胶可塑度及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华强 段雯雯 +3 位作者 李文博 王岳坤 王洪振 辛振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4-88,95,共6页
以盐酸羟胺(HH)和OPRHAZ(OP) 2种恒黏剂对天然橡胶杯凝胶进行恒黏改性,制备恒黏橡胶。用门尼黏度仪、凝胶渗透色谱、华莱士塑性计分析盐酸羟胺和OPRHAZ对天然橡胶门尼黏度、相对分子质量、塑性初值(P0)和塑性保持率(PRI)的影响。实验结... 以盐酸羟胺(HH)和OPRHAZ(OP) 2种恒黏剂对天然橡胶杯凝胶进行恒黏改性,制备恒黏橡胶。用门尼黏度仪、凝胶渗透色谱、华莱士塑性计分析盐酸羟胺和OPRHAZ对天然橡胶门尼黏度、相对分子质量、塑性初值(P0)和塑性保持率(PRI)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0. 2~0. 6 phr的盐酸羟胺和0. 2~0. 6 phr的OPRHAZ都可以有效地将天然橡胶杯凝胶的门尼黏度控制在60以下,制备出恒黏胶的塑性初值(P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凝胶 盐酸羟胺 烷基酰肼化物 恒黏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羟胺对PAN基预氧化纤维裂解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法涛 王浩静 +3 位作者 侯亚琴 韩丽华 李宝峰 翟旭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64,77,共3页
通过热失重分析、在线质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盐酸羟胺对PAN基预氧化纤维在碳化过程中裂解行为的影响。发现盐酸羟胺能够使预氧化纤维在裂解过程中释放出更多的小分子,但同时能大大地降低焦油的产量,最终使碳收率得到提高;同时发现,用盐... 通过热失重分析、在线质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盐酸羟胺对PAN基预氧化纤维在碳化过程中裂解行为的影响。发现盐酸羟胺能够使预氧化纤维在裂解过程中释放出更多的小分子,但同时能大大地降低焦油的产量,最终使碳收率得到提高;同时发现,用盐酸羟胺处理预氧化纤维可以使所得的碳纤维的性能得到较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氧化纤维 碳纤维 裂解 碳化 盐酸羟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碘酸钠氧化制备椰衣醛基纤维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斌 黄广民 王政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44-1250,共7页
利用高碘酸钠作为氧化剂,选择性地氧化椰衣纤维上的羟基,使其转化为椰衣醛基纤维。椰衣纤维氧化过程中,采用盐酸羟胺滴定法跟踪测定其醛基的浓度,以考察椰衣纤维的氧化进程。结果表明:当高碘酸钠溶液浓度为0.7 mol/L,氧化温度为50℃,氧... 利用高碘酸钠作为氧化剂,选择性地氧化椰衣纤维上的羟基,使其转化为椰衣醛基纤维。椰衣纤维氧化过程中,采用盐酸羟胺滴定法跟踪测定其醛基的浓度,以考察椰衣纤维的氧化进程。结果表明:当高碘酸钠溶液浓度为0.7 mol/L,氧化温度为50℃,氧化时间为3.5 h,高碘酸钠溶液p H为2.8时,氧化效果最佳,椰衣纤维上醛基的量增加,椰衣纤维的结构和功能也将发生了变化,为下一步合成新的椰衣纤维高聚物提供有效的反应点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羟胺 高碘酸钠 选择性氧化 醛基椰衣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剂对纳米金粒子大小及粒径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爱灵 许艳敏 +1 位作者 许洁 朱倩楠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8-82,共5页
探究了还原剂盐酸羟胺、硼氢化钠对于纳米金颗粒的形貌、粒径分布的影响,用紫外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还原得到的纳米金形貌和粒径进行了表征,并用对硝基苯酚转化为对氨基苯酚的模板反应评价了其催化性能.结果显示,单独以盐酸羟胺为... 探究了还原剂盐酸羟胺、硼氢化钠对于纳米金颗粒的形貌、粒径分布的影响,用紫外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还原得到的纳米金形貌和粒径进行了表征,并用对硝基苯酚转化为对氨基苯酚的模板反应评价了其催化性能.结果显示,单独以盐酸羟胺为还原剂时,在实验条件下不能将三价金还原为Au0;以盐酸羟胺、硼氢化钠依次为还原剂制备的纳米金基本呈球形,粒径较小,平均粒径为4.0 nm,粒径分布均匀、转化频率(TOF)高、催化效果最好.其中硼氢化钠不仅为盐酸羟胺提供了碱性环境,同时起到了一定的还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羟胺 硼氢化钠 纳米金 还原电势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改性腈纶酸性染料染色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炜栋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37,共3页
为解决腈纶吸湿性差、酸性染料不易上染的问题,采用盐酸羟胺及醋酸铵对腈纶纤维进行阳离子化改性处理。将腈纶纤维的腈基通过偕胺肟化转变成氨键,由于改性后纤维含有大量的氨键,纤维的亲水性及阴离子可染性得到很大增强。通过实验确定... 为解决腈纶吸湿性差、酸性染料不易上染的问题,采用盐酸羟胺及醋酸铵对腈纶纤维进行阳离子化改性处理。将腈纶纤维的腈基通过偕胺肟化转变成氨键,由于改性后纤维含有大量的氨键,纤维的亲水性及阴离子可染性得到很大增强。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改性工艺为:盐酸羟胺10 g/L,醋酸铵20 g/L,85℃下处理60 min,然后用酸性染料对改性后的腈纶纤维进行染色,并对其染色性、染色牢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腈纶纤维可以用酸性染料染色,且具有较好的染色牢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纶 盐酸羟胺 酸性染料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环境雌激素双酚S 被引量:6
19
作者 卫世乾 刑晓轲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3-526,共4页
在碱性介质中,鲁米诺与还原剂盐酸羟胺反应产生化学发光,Co(Ⅱ)可催化此化学发光反应,而双酚S的存在能够明显抑制发光信号的强度,由此建立测定微量双酚S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双酚S浓度在1.008×10-6~1.209 ×10-5mol&... 在碱性介质中,鲁米诺与还原剂盐酸羟胺反应产生化学发光,Co(Ⅱ)可催化此化学发光反应,而双酚S的存在能够明显抑制发光信号的强度,由此建立测定微量双酚S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双酚S浓度在1.008×10-6~1.209 ×10-5mol·L-1范围内线的性回归方程为Y =550.83X+ 15 989.24(R=0.993 2).对样品浓度为1.0×10-6mol·L-1的标准溶液进行7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检出限为1.0×10-6mol·L-1.应用该法测定环境样品中双酚S,简便、快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米诺 盐酸羟胺 双酚S 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AES法测定高温质子导体中的五种元素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淑英 魏斌 李烈凤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6-157,共2页
研究用ICP AES法测定高温质子导体中的钡、铈、锶、钇和镱 ,选定了适宜的溶解方法及分析条件 ,在溶解酸中加入盐酸羟胺 ,获得了较为满意的分析结果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10 %。
关键词 ICP-AES 高温质子导体材料 还原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