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热法制备PZT压电陶瓷粉体 被引量:16
1
作者 古映莹 戴恩斌 黄可龙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65-668,共4页
本文报道了水热法制备 P Z T 压电陶瓷粉体的研究结果, 给出了 P Z T 粉体的结晶性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氢氧化钾添加量之间的关系, 用 X R D、 S E M 等测试手段分析了实验结果, 表明所得到的 P Z T粉体为四方晶... 本文报道了水热法制备 P Z T 压电陶瓷粉体的研究结果, 给出了 P Z T 粉体的结晶性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氢氧化钾添加量之间的关系, 用 X R D、 S E M 等测试手段分析了实验结果, 表明所得到的 P Z T粉体为四方晶相钙钛矿结构, 粒子粒径为06 ~21μ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pzt粉体 压电陶瓷 锆钛酸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水热法合成PZT纳米粉体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林海波 刘海涛 +1 位作者 王富耻 曹茂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56-859,共4页
结合溶胶-凝胶和水热法的优点,采用改进的溶胶-水热复合法在较低温下制备出纯相PZT纳米粉体,并对粉体的烧结性能进行了研究,分别讨论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烧结陶瓷密度、微观结构和压电性能的影响.270℃保温热处理2 h可合... 结合溶胶-凝胶和水热法的优点,采用改进的溶胶-水热复合法在较低温下制备出纯相PZT纳米粉体,并对粉体的烧结性能进行了研究,分别讨论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烧结陶瓷密度、微观结构和压电性能的影响.270℃保温热处理2 h可合成出粒径约为20~30 nm,具有良好分散性的钙钛矿型PZT纳米粉体,且具有良好的烧结活性.在1150℃烧结保温2 h,压电性能达到最优(机电耦合系数:0.50,机械品质因数:410,压电常数:220 pC/N,介电常数:1 060).结果表明,溶胶水热复合法具有合成温度低、组分易于控制、粉体烧结活性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水热 锆钛酸铅(pzt) 纳米粉体 压电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PZT粉体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建华 孙清池 杨会平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04-706,共3页
采用共沉淀法,利用Pb(Ac)2·3H2O、ZrOCl2·8H2O、TiCl4为原料,以浓氨水为沉淀剂,聚乙二醇(PEG)为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为助溶剂。经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反应物浓度为1mol/L,反应物配比为r[Pb(Ac)2]:r[ZrOCl2]... 采用共沉淀法,利用Pb(Ac)2·3H2O、ZrOCl2·8H2O、TiCl4为原料,以浓氨水为沉淀剂,聚乙二醇(PEG)为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为助溶剂。经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反应物浓度为1mol/L,反应物配比为r[Pb(Ac)2]:r[ZrOCl2]:r[TiCl4]:r[NH3·H2O]=2:1.04;1:12,盐酸浓度为0.04~0.08mol/L,PEG浓度为0.004~0.006mol/L,反应温度为常温,反应时间为1~2h。能够制备出粒度均匀、分散性好的纳米PZT超细粉体,粒径为φ10~30nm。650℃煅烧保温2h,已完全合成为单一晶型钙钛矿PZT固溶体。1150℃烧结保温2h,然后对此压电陶瓷的相对介电常数ε^T33/ε0、介电损耗tanδ、压电应变常数d33、机电耦合系数kp、机械品质因数Qm、体积密度ρ、居里温度Tc等主要性能进行了测试;对显微结构及相组成进行了分析,实验数据表明可得到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压电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 pzt压电陶瓷粉体 超微粉体 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ZT压电陶瓷制备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
4
作者 牟国洪 杨世源 +1 位作者 李翔 张福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2-34,20,共4页
影响PZT压电陶瓷质量的主要因素有粉体团聚、化学计量及老化等。本文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这些问题所进行的研究以及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论述,并对PZT压电陶瓷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pzt压电陶瓷 制备工艺 粉体团聚 化学计量 老化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PZT粉体制备及PZT/水泥基复合材料压电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魏雪 罗健林 +3 位作者 李秋义 张帅 王彬彬 李璐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7-712,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CH3COO)2Pb浓度、pH值、反应时间和煅烧温度)对PZT粉体结晶程度和晶粒大小的影响。用压制成型法制备出PZT压电陶瓷和PZT/硫铝酸盐水泥基复合材料。用正交极差与方差法分析了反应...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CH3COO)2Pb浓度、pH值、反应时间和煅烧温度)对PZT粉体结晶程度和晶粒大小的影响。用压制成型法制备出PZT压电陶瓷和PZT/硫铝酸盐水泥基复合材料。用正交极差与方差法分析了反应条件对PZT粉体物相与粒度及陶瓷片和复合材料的压电与介电性能的影响,得出粉体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显示:最佳反应条件为(CH3COO)2Pb浓度为15%,pH=5.0,反应时间2h,煅烧温度600℃;煅烧温度对陶瓷片及复合材料的压电与介电性能影响最显著;相应陶瓷片压电常数d33、相对介电常数εr分别为38.5pC/N、1.3;而复合材料的d33、εr分别为4.4pC/N、29.4,数值偏低可能是水泥水化不充分,结构不致密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级pzt粉体 溶胶-凝胶法 pzt压电陶瓷 水泥基压电复合材料 正交试验 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合成PZT热电体结晶粉末工艺及相关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惠春 徐爱兰 梁瑞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32-336,共5页
研究了水热合成PZT热电体结晶粉末及相关性能,考察了合成温度、合成时间和促进剂对结晶栓的影响。用XRD、SEM、EPMA和原子吸收光谱等测试手段分析了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结晶粉末的粒子粒径为0.1μm~3μm,呈立方体... 研究了水热合成PZT热电体结晶粉末及相关性能,考察了合成温度、合成时间和促进剂对结晶栓的影响。用XRD、SEM、EPMA和原子吸收光谱等测试手段分析了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结晶粉末的粒子粒径为0.1μm~3μm,呈立方体状。用它制作的PZT热电体陶瓷烧结温度1160℃左右,比传统的固相法降低60℃左右,在烧结过程中PbO的挥发达率比固相法小得多,有害杂质K ̄+离子的含量为0.002%~0.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pzt 热电体 陶瓷 结晶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化学法合成PZT微粉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洪喜 刘大格 徐崇泉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9-54,共6页
通过湿化学法合成PZT陶瓷微粉可实现粉料的高纯、超细、粒度均匀及化学成分的精确控制。综述了湿化学法制备PZT陶瓷粉料的常用方法及其基本原理和生产工艺条件,并对溶胶-凝胶法、共沉淀-煅烧法和水热法制备PZT微粉的优越性... 通过湿化学法合成PZT陶瓷微粉可实现粉料的高纯、超细、粒度均匀及化学成分的精确控制。综述了湿化学法制备PZT陶瓷粉料的常用方法及其基本原理和生产工艺条件,并对溶胶-凝胶法、共沉淀-煅烧法和水热法制备PZT微粉的优越性及不足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zt 陶瓷粉料 溶胶-凝胶法 共沉淀 湿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条件对溶胶-水热法合成PZT陶瓷粉体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胡艳华 宋艳 +3 位作者 李禄 丁铂洺 杨永兵 冀耀武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21-1025,1033,共6页
采用溶胶-水热法,合成了具有单一钙钛矿结构的PbZr_(1-x)Ti_xO_3反铁电陶瓷粉体,探讨了水热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PZT粉体的结晶过程、晶体结构、微观形貌等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水热反应温度的升高或者水热反应时间的延长,溶胶-水热反... 采用溶胶-水热法,合成了具有单一钙钛矿结构的PbZr_(1-x)Ti_xO_3反铁电陶瓷粉体,探讨了水热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PZT粉体的结晶过程、晶体结构、微观形貌等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水热反应温度的升高或者水热反应时间的延长,溶胶-水热反应的产物由非晶态向晶态逐步过渡。当水热反应温度达到180℃,反应时间高于18 h时,合成了立方形貌、结晶良好且具有钙钛矿结构的PZT陶瓷粉体。继续升高水热反应温度或者延长水热反应时间,PZT陶瓷粉体XRD衍射峰的峰强增强,峰位不变。但进一步升高水热反应温度时,PZT粉体的粒径尺寸增加明显。而进一步延长水热反应时间,PZT陶瓷粉体的粒径尺寸略有增加。由此,实验确定,本研究中溶胶-水热法合成PZT反铁电陶瓷粉的最佳水热条件为:水热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1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水热法 水热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pzt陶瓷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烧结用PZT粉体水热合成 被引量:2
9
作者 胡志强 奥谷昌之 金子正治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1年第2期7-10,共4页
水热合成了低温烧结用PZT粉体。合成时添加Fe+ 2 ,Bi+ 3 ,Cu+ 2 等离子化合物 ,生成粉体中外加微量Ba(Cu0 .5W0 .5)O3 ,经X -ray,SEM ,TG -DTA及比表面积的测定 ,表明当反应介质为 4mol/LNaOH ,时间 2h,反应温度 2 0 0°C时 ,合成... 水热合成了低温烧结用PZT粉体。合成时添加Fe+ 2 ,Bi+ 3 ,Cu+ 2 等离子化合物 ,生成粉体中外加微量Ba(Cu0 .5W0 .5)O3 ,经X -ray,SEM ,TG -DTA及比表面积的测定 ,表明当反应介质为 4mol/LNaOH ,时间 2h,反应温度 2 0 0°C时 ,合成的粉体中PZT微晶子已大量生成。PZT陶瓷在 850°C温度下烧成 ,密度可达理论值 98%。并对其压电性能进行了测定 ,结果证实 ,微量烧结助剂的添加除有效地降低烧结温度外 ,使Qm 值提高 ,而Kp值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低温烧结 pzt粉末 锆钛酸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均匀沉淀法制备PZT压电陶瓷超细粉体
10
作者 向芸 杨世源 +2 位作者 牟国洪 王军霞 刘伟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24,共4页
采用一种改进的沉淀法快速均匀沉淀法在水相体系中制备PZT95/5压电陶瓷超细粉体.以乙酸铅、氧氯化锆和钛酸丁酯为前驱物,氨水作沉淀剂,聚乙二醇作表面活性剂,通过控制合理的反应条件和热处理温度,制备出组分均一的钙钛矿相PZT粉体,采用... 采用一种改进的沉淀法快速均匀沉淀法在水相体系中制备PZT95/5压电陶瓷超细粉体.以乙酸铅、氧氯化锆和钛酸丁酯为前驱物,氨水作沉淀剂,聚乙二醇作表面活性剂,通过控制合理的反应条件和热处理温度,制备出组分均一的钙钛矿相PZT粉体,采用XRD和TEM对粉体试样的物相、形貌和晶粒大小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该法制得PZT粉体在较低的温度下就可以合成亚微米级的PZT粉体,且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制备周期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均匀沉淀法 pzt 压电陶瓷 超细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ZN含量变化对PZT-PZN-PMS压电陶瓷相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李慧 杨祖培 +1 位作者 宗喜梅 常云飞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4-77,共4页
通过熔盐法成功地合成了四元系压电陶瓷材料0.9Pb0.95Sr0.05(Zr0.52Ti0.48)O3 xPb(Zn1/3Nb2/3)O3 (0.1-x)Pb(Mn1/3Sb2/3)O3(简称PZT PZN PMS),用XRD技术分析了粉体和陶瓷的相结构,研究了不同Pb(Zn1/3Nb2/3)O3含量对该材料的机械品质因... 通过熔盐法成功地合成了四元系压电陶瓷材料0.9Pb0.95Sr0.05(Zr0.52Ti0.48)O3 xPb(Zn1/3Nb2/3)O3 (0.1-x)Pb(Mn1/3Sb2/3)O3(简称PZT PZN PMS),用XRD技术分析了粉体和陶瓷的相结构,研究了不同Pb(Zn1/3Nb2/3)O3含量对该材料的机械品质因数Qm、机电耦合系数Kp、压电常数d33以及介电损耗tgδ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ZN含量逐渐增加,Kp先增加后降低,d33逐渐增加,tgδ先减小后增加,而Qm却逐渐减小;当PZN摩尔含量为0.05时,陶瓷具有优良的压电性能.材料的主要性能参数为:Qm=1381,Kp=0.64,d33=369pC/N,tgδ=0.0044.该材料可作为大功率压电陶瓷变压器的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法 pzt—PZN—PMS 压电陶瓷 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水声换能器材料PZT超微粉制备研究
12
作者 蔡晓红 王德石 许跃彩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40,共4页
纳米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制备高性能陶瓷材料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途径。为获得性能优良的眩r压电陶瓷。满足水声换能器的应用需要,试验针对化学沉淀法制备PZT超微细粉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合成了一次颗粒小于10nm、平均粒径40~50nm的PZ... 纳米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制备高性能陶瓷材料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途径。为获得性能优良的眩r压电陶瓷。满足水声换能器的应用需要,试验针对化学沉淀法制备PZT超微细粉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合成了一次颗粒小于10nm、平均粒径40~50nm的PZT超微细粉。检测结果表明,化学沉淀法是制备高性能PZT超微细粉体的合理方法,粉体颗粒细小、活性好、尺寸分布范围窄,适合制备高性能的PZT压电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pzt 水声换能器 化学沉淀法 超微细粉 压电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粉对PZT压电陶瓷电极表面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富春 赵玲 邬云川 《贵金属》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9-43,共5页
本文重点讨论不同银粉对PZT(PbZrO3-PbTiO3)压电陶瓷电极表面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选择合适的银粉 ,配制成银浆 ,可以烧结出结构平整、致密 ,性能优良的PZT表面银电极。
关键词 pzt压电陶瓷 银粉 表面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在制备电子陶瓷粉体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邓宏 姜斌 +2 位作者 曾娟 李阳 王恩信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7期30-31,66,共3页
近年来,水热法用于纳米粉体和纳米材料制备、超导材料处理等前沿课题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按研究对象和目的的不同,水热法可分为水热晶体生长、水热合成、水热反应、水热处理、水热烧结等,分别用来生长各种单晶,制备超细、无... 近年来,水热法用于纳米粉体和纳米材料制备、超导材料处理等前沿课题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按研究对象和目的的不同,水热法可分为水热晶体生长、水热合成、水热反应、水热处理、水热烧结等,分别用来生长各种单晶,制备超细、无团聚或少团聚、结晶完好的陶瓷粉体,以及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完成某些陶瓷材料的合成等。对水热技术的原理和发展,以及该技术在电子陶瓷粉体制备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电子陶瓷 纳米粉体 制备 PIT热电体陶瓷 水热反应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铋钠基无铅压电陶瓷粉体的制备技术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丽敏 方必军 李祥东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5-319,共5页
作为一类具有发展前景的无铅压电陶瓷,钛酸铋钠(BNT)基陶瓷的开发和应用正日益受到重视。陶瓷粉体的形貌、化学成分的均匀性等,直接影响着陶瓷材料的组成与结构乃至其电学性能。本文综述了近几年BNT基无铅压电陶瓷粉体的制备技术,介绍... 作为一类具有发展前景的无铅压电陶瓷,钛酸铋钠(BNT)基陶瓷的开发和应用正日益受到重视。陶瓷粉体的形貌、化学成分的均匀性等,直接影响着陶瓷材料的组成与结构乃至其电学性能。本文综述了近几年BNT基无铅压电陶瓷粉体的制备技术,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工艺,并讨论了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铋钠 压电陶瓷 粉体 制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步水热法制备钛酸铋钠粉体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明珠 江向平 +3 位作者 展红全 陈云婧 傅小龙 于坤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2-95,共4页
以二氧化钛(TiO2)和氢氧化钠(NaOH)为原料,经水热反应成功合成钛酸钠(Na2Ti3O7)晶体纤维。以合成的钛酸钠和五水硝酸铋(Bi(NO3)3·5H2O)为原料,NaOH为矿化剂,进行二次水热反应制备钛酸铋钠(Na0.5Bi0.5TiO3)粉体。通过X线衍射仪(XRD... 以二氧化钛(TiO2)和氢氧化钠(NaOH)为原料,经水热反应成功合成钛酸钠(Na2Ti3O7)晶体纤维。以合成的钛酸钠和五水硝酸铋(Bi(NO3)3·5H2O)为原料,NaOH为矿化剂,进行二次水热反应制备钛酸铋钠(Na0.5Bi0.5TiO3)粉体。通过X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反应制备的粉体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二步水热反应,可制备出颗粒尺寸均匀的Na0.5Bi0.5TiO3聚集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钛酸钠 钛酸铋钠 压电陶瓷 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Na_(0.5)Bi_(0.5)TiO_3粉体的水热合成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朱刚强 苗鸿雁 +2 位作者 谈国强 刘运 仇越秀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2期27-31,共5页
以Bi(NO3)3·5H2O、Ti(OC4H9)4为原料,研究和分析了水热条件下Na0.5Bi0.5TiO3(BNT)晶体生长和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60~180℃,保温时间为4~16h,NaOH浓度为4~12mol/L的条件下可制备出高纯度的纳米Na0.5Bi0.5TiO... 以Bi(NO3)3·5H2O、Ti(OC4H9)4为原料,研究和分析了水热条件下Na0.5Bi0.5TiO3(BNT)晶体生长和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60~180℃,保温时间为4~16h,NaOH浓度为4~12mol/L的条件下可制备出高纯度的纳米Na0.5Bi0.5TiO3粉体,其颗粒尺寸约为15~6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无铅压电陶瓷 钛酸铋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低碱浓度条件下水热法制备锆钛酸铅粉体
18
作者 邱忠诚 朱刚强 +2 位作者 周剑平 边小兵 刘鹏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99-903,共5页
以Pb(NO3)2、ZrOCl2.8H2O和TiCl4作为原料,NaOH作为矿化剂,水热合成锆钛酸铅粉体。系统研究了物质的量比Pb/(Zr,Ti)、矿化剂NaOH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4个因素对PZT晶相形成和粉体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Pb/(Zr,Ti)在1.7~2.0,NaOH的... 以Pb(NO3)2、ZrOCl2.8H2O和TiCl4作为原料,NaOH作为矿化剂,水热合成锆钛酸铅粉体。系统研究了物质的量比Pb/(Zr,Ti)、矿化剂NaOH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4个因素对PZT晶相形成和粉体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Pb/(Zr,Ti)在1.7~2.0,NaOH的浓度为1mol/L、反应温度为200℃、时间2h的水热条件下,可以合成结晶良好的Pb(Zr,Ti)O3粉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pzt粉末 压电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合成铌酸钾钠系无铅压电陶瓷粉体的研究
19
作者 杨雪蛟 高朋召 +3 位作者 李玉平 李骏驰 竺宝成 沈冠群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46-1048,1058,共4页
分别采用微波加热法和电加热法合成了固相0.94(K0.5Na0.5)NbO3-0.06LiNbO3无铅压电陶瓷粉体,对比研究了两种不同合成工艺及其对陶瓷粉体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常规的电加热合成工艺,微波法可使合成温度降低达200℃,合成... 分别采用微波加热法和电加热法合成了固相0.94(K0.5Na0.5)NbO3-0.06LiNbO3无铅压电陶瓷粉体,对比研究了两种不同合成工艺及其对陶瓷粉体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常规的电加热合成工艺,微波法可使合成温度降低达200℃,合成时间缩短至电热合成的1/20,可制备出形状规则,大小均匀,团聚较少的粉体,是一种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材料合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压电陶瓷 微波加热 固相合成 粉体 团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改性钛酸铅微粉的水热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熊荣 程虎民 +4 位作者 马季铭 陈守六 庄泳谬 张沛霖 钟维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1580-1584,共5页
用水热法合成了几种稀土(La,Pr,Nd,Sin,Eu)和锰掺杂改性的钛酸铅(PbTiO3,简称PT)陶瓷微粉.研究了掺La和Mn的PT固溶体的四方(铁电)相与立方(顺电)相之间的相变,掺杂La(x(La)=0·04)和Mn(y(Mn)=0.o1)的PT固... 用水热法合成了几种稀土(La,Pr,Nd,Sin,Eu)和锰掺杂改性的钛酸铅(PbTiO3,简称PT)陶瓷微粉.研究了掺La和Mn的PT固溶体的四方(铁电)相与立方(顺电)相之间的相变,掺杂La(x(La)=0·04)和Mn(y(Mn)=0.o1)的PT固溶体的居里温度大约为400℃.测定了稀土掺杂量(x=0.04~0.08)与其压电性能之间的关系.随La掺杂量的增加,PT固溶体的d33增大,g33、Kt及机电耦合各向异性kt/kp值下降;其它稀土也有类似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铅 水热合成 压电陶瓷 掺杂 改性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