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改性聚乳酸及其亲/疏水性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罗彦凤 王远亮 +4 位作者 潘君 谷俐 罗琦 苏爱华 夏烈文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47-51,59,共6页
合成了基于马来酸酐改性聚乳酸 (MPLA)和丁二胺的新型改性聚乳酸 (BM PLA) ,旨在提高聚乳酸的亲水性 ,克服聚乳酸和MPLA在降解过程中的酸性 ,并为进一步引入多肽和胶原等生物信号分子提供活性基团。通过红外光谱测定到了丁二胺已成功引... 合成了基于马来酸酐改性聚乳酸 (MPLA)和丁二胺的新型改性聚乳酸 (BM PLA) ,旨在提高聚乳酸的亲水性 ,克服聚乳酸和MPLA在降解过程中的酸性 ,并为进一步引入多肽和胶原等生物信号分子提供活性基团。通过红外光谱测定到了丁二胺已成功引入到MPLA中。利用接触角和吸水率评价了BMPLA的亲 /疏水性变化 ,表明丁二胺改性所得BMPLA的亲水性相对于PDLLA和MPLA已大大改善 ,测定了材料在 12周降解过程中的 pH变化 ,表明丁二胺改性聚乳酸不表现酸致自加速降解特征 ,未出现pH陡降现象 ,已完全克服了聚乳酸和马来酸酐改性聚乳酸降解过程中的酸性。上述研究结果提示 ,丁二胺改性聚乳酸是一族新型的具有优良亲水性和良好降解行为的组织工程材料 ,预示着它可望具有优良的细胞亲和性 ,在组织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乳酸 马来酸酐 二胺 生物材料 亲水性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2中疏水改性聚丙烯酸的合成及其溶液性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怀平 许凯 +3 位作者 艾好 许林利 陈嘉 陈鸣才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48,共5页
在水溶性单体丙烯酸(AA)与疏水性单体丙烯酸十八酯(ODA)中,加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在超临界CO_2介质中合成了疏水改性聚丙烯酸(HMPAA)。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乌氏黏度计和旋转黏度计对HMPAA的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温度、HM... 在水溶性单体丙烯酸(AA)与疏水性单体丙烯酸十八酯(ODA)中,加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在超临界CO_2介质中合成了疏水改性聚丙烯酸(HMPAA)。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乌氏黏度计和旋转黏度计对HMPAA的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温度、HMPAA溶液质量浓度、MBAM含量、HMPAA溶液pH对HMPAA溶液表观剪切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MPAA为白色粉末,由粒径约2μm的颗粒组成;HMPAA溶液表观剪切黏度随HMPAA溶液pH的增大先增大后降低;HMAA溶液表观剪切黏度随HMPAA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MBAM的质量分数小于0.51%时,HMPAA溶液表观剪切黏度随MBAM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HMPAA溶液质量浓度为0.8 g/dL、温度30℃、m(AA):m(ODA)=9:1、w(MBAM)=0.51%时,HMPAA溶液的表观剪切黏度达到75.0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丙烯酸 丙烯酸十八酯 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疏水改性聚丙烯酸 疏水缔合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改性膨润土吸附铜离子性能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何玉凤 刘世磊 +3 位作者 宴得珍 张玲 王荣民 王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4-86,127,共4页
用硫酸酸化钙基膨润土为原料,通过丙烯酸原位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改性膨润土(PAA/HB)无机/有机高分子改性剂。采用IR、TG、XRD、SEM对其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发现膨润土与丙烯酸很好地复合,呈现出层状结构和粗糙的表面。考察了该新型吸... 用硫酸酸化钙基膨润土为原料,通过丙烯酸原位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改性膨润土(PAA/HB)无机/有机高分子改性剂。采用IR、TG、XRD、SEM对其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发现膨润土与丙烯酸很好地复合,呈现出层状结构和粗糙的表面。考察了该新型吸附剂对Cu2+的吸附性能,最佳条件下对Cu2+去除率可达98%以上。并探讨了PAA/HB的吸附机理,表明PAA/HB对Cu2+的去除有很好的效果,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水处理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膨润土 聚丙烯酸 高分子吸附剂 铜离子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丙烯酸中疏水基团对不同染料脱色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嘉 许凯 陈鸣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40,共4页
通过脱色率以及稠度系数的测定,研究了疏水改性聚丙烯酸在不同分散染料水悬浮液中的絮凝脱色作用,揭示了聚合物的疏水基团含量、疏水基团结构、染料的起始浓度、聚合物的用量和染料的结构与絮凝脱色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疏水基团... 通过脱色率以及稠度系数的测定,研究了疏水改性聚丙烯酸在不同分散染料水悬浮液中的絮凝脱色作用,揭示了聚合物的疏水基团含量、疏水基团结构、染料的起始浓度、聚合物的用量和染料的结构与絮凝脱色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疏水基团含量的增加,絮凝脱色效果得到显著的增强;疏水基团的链长决定聚合物的增粘性能,疏水基团链越长,缔合作用越强烈,丙烯酸二十二酯改性聚丙烯酸(poly(DCA-co-AA))的脱色率接近于100%;随着聚合物用量的增大,聚合物与染料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明显增加,可达到很好的絮凝脱色效果;疏水改性聚丙烯酸对不同结构分散染料的脱色效果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 疏水缔合 脱色作用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Br/TX10溶液中疏水改性聚丙烯酸的缔合行为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航 杨军 +1 位作者 梅拥军 周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0-53,共4页
通过黏度法和动态光散射法研究了疏水改性聚丙烯酸(HMPA)在仲辛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NaBr水溶液中的缔合行为和微观形态。由Huggins方程确定了HMPA在溶液中的特性黏数[η]和Huggins常数KH。在NaBr水溶液中,体系存在尺寸较小的分子线团... 通过黏度法和动态光散射法研究了疏水改性聚丙烯酸(HMPA)在仲辛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NaBr水溶液中的缔合行为和微观形态。由Huggins方程确定了HMPA在溶液中的特性黏数[η]和Huggins常数KH。在NaBr水溶液中,体系存在尺寸较小的分子线团以及相对较大的缔合聚集体。TX10参与HMPA的疏水缔合,使其微观形态发生变化。结果表明,在引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盐水溶液中,HMPA经历了解缔合-重新缔合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改性聚丙烯酸 疏水缔合 特性黏数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系中制备改性聚天冬氨酸/聚丙烯酸复合吸水性树脂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琼 胡灯 +3 位作者 赵彦生 贾智信 师海岗 陈小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3-115,共3页
以改性聚天冬氨酸(MKPAsp)为交联剂,丙烯酸(AA)为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得可生物降解的聚天冬氨酸/聚丙烯酸(MKPAsp/PAA)复合吸水性树脂,探讨了组成、交联剂和引发剂用量对复合吸水性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 以改性聚天冬氨酸(MKPAsp)为交联剂,丙烯酸(AA)为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得可生物降解的聚天冬氨酸/聚丙烯酸(MKPAsp/PAA)复合吸水性树脂,探讨了组成、交联剂和引发剂用量对复合吸水性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A与改性聚琥珀酰亚胺(KPSI)的质量比为5∶1、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用量为0.42%(摩尔分数)、KPS用量为0.2%(质量分数)时,MKPAsp/PAA的吸液性能最好,在去离子水和0.9%NaCl盐溶液中吸液倍率分别为886.7和120.3g/g,比未复合的KPAsp树脂分别提高了3.8和1.1倍。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热重等手段对复合吸水性树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AA的加入不仅能够改善吸水性树脂的孔道结构,使孔径更加规则均匀,而且能够提高吸水性树脂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天冬氨酸 聚丙烯酸 复合 高吸水性树脂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6/锌中和乙烯-丙烯酸共混物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涛 余忠勇 徐鹏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9-31,86,共4页
用熔融共混法将锌中和乙烯-丙烯酸(Zn-EAA)接枝尼龙6(PA6),从而制得改性尼龙6,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分析(FTIR)等手段系统研究了不同含量的锌中和乙烯-丙烯酸对此体系中尼龙6晶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通... 用熔融共混法将锌中和乙烯-丙烯酸(Zn-EAA)接枝尼龙6(PA6),从而制得改性尼龙6,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分析(FTIR)等手段系统研究了不同含量的锌中和乙烯-丙烯酸对此体系中尼龙6晶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熔融共混,Zn-EAA很好的接枝到尼龙6分子上,改变了PA6的晶体结构,并且使PA6的结晶度降低。当Zn-EAA质量含量为3%时,阻隔性能最好,相对于纯尼龙6,提高了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锌中和乙烯-丙烯酸 尼龙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天冬氨酸/聚丙烯酸/羧甲基纤维素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7
8
作者 南鹏林 张维磊 +2 位作者 赵彦生 王茜 李亚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51-759,共9页
以聚琥珀酰亚胺(KPSI)、丙烯酸(AA)和羧甲基纤维素(CMC)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改性聚天冬氨酸/聚丙烯酸/羧甲基纤维素复合高吸水性树脂(KPAsp/PAA/CMC)。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和扫描电镜(SEM)对产物的结构、热稳定... 以聚琥珀酰亚胺(KPSI)、丙烯酸(AA)和羧甲基纤维素(CMC)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改性聚天冬氨酸/聚丙烯酸/羧甲基纤维素复合高吸水性树脂(KPAsp/PAA/CMC)。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和扫描电镜(SEM)对产物的结构、热稳定性和表面形态进行表征。探讨了CMC和AA用量对复合吸水性树脂吸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CMC)∶m(AA)∶m(KPSI)=0.15∶3∶1时,树脂的吸液性能最佳,在去离子水和质量分数0.9%的NaCl水溶液(生理盐水)中的吸液倍率分别达到843 g/g和130 g/g。研究了不同组成KPAsp/PAA/CMC吸水性树脂的盐敏感性、温度敏感性和pH敏感性,以及树脂在人工血、人工尿和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水溶液的吸液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树脂盐敏感性提高,在盐溶液中的吸液大小顺序为NaCl>FeCl_3>CaCl_2;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比KPAsp提高了15℃;在溶液pH=5和pH=9出现了两吸液高峰;在人工血和人工尿中的最大吸液倍率为211 g/g和142 g/g,在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水溶液中的最大吸液倍率为295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天冬氨酸 聚丙烯酸 羧甲基纤维素 吸水性树脂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原位聚合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聚乙烯醇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洪铮铮 蒋学 +1 位作者 王鸿博 高卫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3-167,共5页
利用丙烯酸原位聚合和纤维素纳米晶体与聚乙烯醇复合制备聚乙烯醇-聚丙烯酸-纤维素纳米晶体(PVA-(PAACNC))复合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接触角测试、拉伸试验和透光率测试考察了CNC和PAA的共同添加对复合膜结... 利用丙烯酸原位聚合和纤维素纳米晶体与聚乙烯醇复合制备聚乙烯醇-聚丙烯酸-纤维素纳米晶体(PVA-(PAACNC))复合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接触角测试、拉伸试验和透光率测试考察了CNC和PAA的共同添加对复合膜结构形态、耐水性、力学性能和透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PVA膜相比,改性复合膜仍然保持较高的透光率,在可见光低波段最低只降低5.6%;表面疏水性得到改善,接触角提高了40°以上;只用CNC改性时,所得的PVA-CNC复合膜中CNC的团聚现象比较严重,且力学性能对环境湿度非常敏感;同时用PAA和CNC改性时,所得复合膜中CNC的团聚现象得到明显抑制,在100RH%湿态环境下仍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且断裂伸长率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改性 纳米纤维素晶体 聚丙烯酸 耐水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及其月桂醇醚酯共聚物的水溶液流变行为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统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26-129,共4页
合成了丙烯酸月桂基聚乙二醇(23)酯(LPG23),并与丙烯酸(AA)在无分散剂情况下进行了水溶液共聚。产物在盐水或加有小分子乳化剂的水溶液中显示了与聚丙烯酸不同甚至相反的流变性能,笔者认为这是分子链上憎水基团的缔合... 合成了丙烯酸月桂基聚乙二醇(23)酯(LPG23),并与丙烯酸(AA)在无分散剂情况下进行了水溶液共聚。产物在盐水或加有小分子乳化剂的水溶液中显示了与聚丙烯酸不同甚至相反的流变性能,笔者认为这是分子链上憎水基团的缔合力与带电基团的排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共聚 憎水改性 月桂醇醚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