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定模同步顶出技术汽车杯托底座的注塑模具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洪维 李朋 傅莹龙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1,118,共7页
根据汽车杯托底座产品的结构形状与技术要求,设计了两点针阀式热流道进胶的注塑模具。在模具的动模侧设计了多组滑块脱模机构,且为防止产品侧面的加强筋被滑块拉伤,在滑块内部设计了两处顶针。在定模侧设计了两个大斜顶的分型顶出机构,... 根据汽车杯托底座产品的结构形状与技术要求,设计了两点针阀式热流道进胶的注塑模具。在模具的动模侧设计了多组滑块脱模机构,且为防止产品侧面的加强筋被滑块拉伤,在滑块内部设计了两处顶针。在定模侧设计了两个大斜顶的分型顶出机构,通过两组定距拉钩在模具开模时,实现定模斜顶的同步顶出,解决产品定模侧倒扣特征的脱模问题;通过“斜顶块+直顶块+顶针”组成的脱模系统顶出产品。在定模侧设计了“直通式+隔水片式+喷泉式”的水路,动模侧设计了“直通式随形”水路,组成模具的温度调节系统。经实践生产后,汽车杯托底座产品表面无缺陷,各尺寸符合要求,说明该模具结构合理。本文为相关产品的模具开发提供了有价值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杯托底座 注塑模具 定距拉钩 同步顶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互联配电网探测式相间距离保护
2
作者 徐瑞东 常仲学 +3 位作者 杨佳怡 王晨清 袁宇波 宋国兵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56,共9页
在基于智能软开关(SOP)的柔性互联配电网中,受到电力电子设备弱馈性和非线性调控特性的影响,电流保护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无法满足要求。为此,基于探测式保护思想,利用SOP向故障侧注入双频探测信号,建立了由SOP注入信号激励下的单电源系统... 在基于智能软开关(SOP)的柔性互联配电网中,受到电力电子设备弱馈性和非线性调控特性的影响,电流保护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无法满足要求。为此,基于探测式保护思想,利用SOP向故障侧注入双频探测信号,建立了由SOP注入信号激励下的单电源系统,进而提出了包含故障距离、过渡电阻和对端系统参数在内的故障距离求解方程。基于故障距离整定动作延时,以反时限动作策略实现配合,设计了柔性互联配电网探测式相间距离保护方案。基于PSCAD开展了仿真验证,并开发了保护装置样机。仿真和硬件在环测试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相比于传统保护原理,提出的保护方案不受弱馈特性的影响,且克服了经过渡电阻故障时对端系统和分支线引发的电流助增及外汲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配电网 智能软开关 短路 双频信号注入 距离保护 反时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距螺旋锥齿轮的精确建模与金属粉末注射成型工艺试制
3
作者 刘赣华 唐乃夫 汪啟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4,共8页
等距螺旋锥齿轮作为一种新型锥齿轮,其螺旋齿面具有法向等距的特点,适用于金属粉末注射成型工艺批量化生产。根据坐标变换理论推导出球面渐开线和等距圆锥螺旋线的参数方程,再基于齿面形成原理建立齿面数学模型;在MATLAB中对齿面数学模... 等距螺旋锥齿轮作为一种新型锥齿轮,其螺旋齿面具有法向等距的特点,适用于金属粉末注射成型工艺批量化生产。根据坐标变换理论推导出球面渐开线和等距圆锥螺旋线的参数方程,再基于齿面形成原理建立齿面数学模型;在MATLAB中对齿面数学模型编程计算出齿面离散点坐标,并通过UG逆向工程完成等距螺旋锥齿轮的精确建模;利用ANSYS仿真分析等距螺旋锥齿轮的啮合接触,得出齿轮的传动性能;最后通过金属粉末注射成型工艺完成等距螺旋锥齿轮的试制。研究结果表明,齿面数学模型结合离散点逆向建模可确保模型的精度,金属粉末注射成型工艺可用于等距螺旋锥齿轮的批量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距螺旋锥齿轮 齿面数学模型 三维建模 啮合分析 金属粉末注射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环流三号聚变加料超声分子束注入系统有效距离研究
4
作者 肖国梁 陈程远 +6 位作者 刘生晖 殷娇 许可 朱毅仁 王驰宇 冯北滨 钟武律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4-181,共8页
中国自主研发的超声分子束注入技术在国际聚变装置中广泛应用,其中有效距离(即注入器出口至第1马赫盘的距离)是关键设计指标,尤其需保证此距离大于注入器至等离子体边界间的距离。本文针对中国环流三号(HL-3 Tokamak)的超声分子束系统... 中国自主研发的超声分子束注入技术在国际聚变装置中广泛应用,其中有效距离(即注入器出口至第1马赫盘的距离)是关键设计指标,尤其需保证此距离大于注入器至等离子体边界间的距离。本文针对中国环流三号(HL-3 Tokamak)的超声分子束系统进行了有效距离的深入研究。仿真结果显示,实际运行条件下,影响有效距离的关键因素是气源压力。模拟揭示了有效距离与气源压力间存在1/2幂指数关系,与常规超声分子束束流的定标规律相符,但在高压力比条件下,原定标关系可能低估有效距离。通过修正后的定标关系,研究表明中国环流三号装置中超声分子束系统的有效距离即使在小气源压力9×10^(4) Pa下也能满足注入器至等离子体边界距离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分子束注入 有效距离 中国环流三号 聚变加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不同耦合方式下注入脉冲的加权IMF局放信号等效性
5
作者 董冰冰 李康 +3 位作者 高常胜 刘贯科 戴喜良 夏云峰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3,共9页
注入脉冲模拟局放是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特高频(ultra high frequency,UHF)局放监测装置功能校验的主要方法,由于现场校验脉冲注入的耦合方式不同,模拟局放与实际局放等效性规律尚不明确,无法保证... 注入脉冲模拟局放是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特高频(ultra high frequency,UHF)局放监测装置功能校验的主要方法,由于现场校验脉冲注入的耦合方式不同,模拟局放与实际局放等效性规律尚不明确,无法保证监测装置功能校验的有效性。文中首先建立126 kV GIS典型局放缺陷(尖端、悬浮、绝缘子气泡)和内/外置式脉冲注入UHF局放检测平台,并对UHF信号有效脉冲进行归一化提取;接着提出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加权本征模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信号处理方法,通过计算局放信号欧式距离平均值和最大值表征其等效性;最后与常规信号偏差法进行对比验证。研究表明,相较于常规信号等效性分析方法,加权IMF法可有效解决UHF信号波形局部差异较大的问题;使用内置传感器脉冲注入的模拟局放信号与悬浮局放信号等效性最高,局放信号的欧式距离平均值M_(e)和最大值M_(a)分别为3.82%和10.28%。因此,UHF监测装置功能校验可采用恒定参数注入脉冲代替悬浮缺陷,且模拟局放可优先选择内置UHF传感器注入脉冲。文中研究可为UHF局放监测装置功能校验的脉冲注入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入脉冲 局放模拟 经验模态分解 信号等效性分析 本征模函数(IMF) 欧式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捕获跟踪设备闭环注入式仿真试验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吴军辉 李慧 +1 位作者 许振领 杨淼淼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166-3171,共6页
提出了一种采用数字图像注入式方法进行红外捕获跟踪设备闭环仿真和性能测试。在仿真测试时,红外捕获跟踪设备的传感器被图像仿真机和图像注入设备取代,图像生成及脱靶量计算环节的延迟和误差使跟踪伺服系统的性能与实际工作情况不一致... 提出了一种采用数字图像注入式方法进行红外捕获跟踪设备闭环仿真和性能测试。在仿真测试时,红外捕获跟踪设备的传感器被图像仿真机和图像注入设备取代,图像生成及脱靶量计算环节的延迟和误差使跟踪伺服系统的性能与实际工作情况不一致,影响了仿真试验结果精度和置信度。从设备的实际情况和注入式仿真试验下伺服控制系统的等效性考虑,利用某型实际设备的伺服控制系统模型,仿真分析了在不同脱靶量延时和脱靶量误差下,系统跟踪迎头飞行目标时的稳定性和动态跟踪精度的变化,获得了设备允许的脱靶量大小和图像仿真最大延时。结果表明:脱靶量输出延迟不大于2帧时设备能稳定跟踪目标,为保持两种情况下伺服系统性能的一致,注入式试验时脱靶量随机误差最大为25″,图像仿真的最大延迟时间为19 ms。研究成果为红外捕获跟踪设备的闭环注入式仿真试验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捕获跟踪 闭环注入式仿真 脱靶量延迟 脱靶量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注射成型中芯/壳层材料黏度比对追赶距离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利霞 卢松涛 +1 位作者 朱文娜 申长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6-118,122,共4页
在塑料共注射成型中,芯/壳层材料分布是衡量制品质量的主要指标,当芯层熔体前沿突破壳层熔体前沿时形成前端突破,前端突破是导致废品的主要原因。成型过程中芯/壳层材料黏度比是影响材料充填和最终分布的最主要的因素。文中采用计算机... 在塑料共注射成型中,芯/壳层材料分布是衡量制品质量的主要指标,当芯层熔体前沿突破壳层熔体前沿时形成前端突破,前端突破是导致废品的主要原因。成型过程中芯/壳层材料黏度比是影响材料充填和最终分布的最主要的因素。文中采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软件对不同的芯/壳层材料组合进行共注射模拟分析,研究了不同的芯/壳层材料黏度比对充填过程中芯层熔体和壳层熔体前沿推进距离的影响,获得了芯/壳层材料黏度比对共注射成型过程中芯/壳层前沿距离演化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注射 前端突破 追赶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yX胶远程与常规注射系统栓塞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4
8
作者 何小艳 张国忠 +5 位作者 李明洲 王刚 刘丹 漆松涛 李伟光 冯文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9-432,共4页
目的比较Onyx胶远程与常规注射系统栓塞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的疗效、安全性、术者辐射暴露量、注胶时间和注胶量。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Onyx栓塞治疗的59例DAVF的临床资料,分为远程组(28例)和常规组(31例),... 目的比较Onyx胶远程与常规注射系统栓塞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的疗效、安全性、术者辐射暴露量、注胶时间和注胶量。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Onyx栓塞治疗的59例DAVF的临床资料,分为远程组(28例)和常规组(31例),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数据的临床特点、术者射线暴露量、注胶量、注胶时间和栓塞效果。结果远程组在术者射线暴露量(P<0.01)较常规组低,两组患者的注胶时间(P=0.53)、注胶量(P=0.78)、供血动脉数(P=0.80)、Cognard分型(P=0.67)、栓塞效果(P=0.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Onyx胶远程注射系统栓塞DAVF经初步证实是一种安全可行、能够有效降低术者射线暴露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YX 远程注射系统 栓塞 硬脑膜动静脉瘘 临床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前支承压力对煤层注水速率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董跃文 胡国忠 +2 位作者 许家林 秦伟 汪锋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7-49,共3页
为了分析煤层注水速率与工作面前方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之间的关系,采用现场观测的方法对开元煤矿9801工作面前方超前支承压力与煤层注水速率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煤层注水速率受工作面前方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的影响较为明显,在... 为了分析煤层注水速率与工作面前方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之间的关系,采用现场观测的方法对开元煤矿9801工作面前方超前支承压力与煤层注水速率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煤层注水速率受工作面前方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的影响较为明显,在工作面超前极限平衡区0~20m段,注水速率增长明显,最高达到2.88m3/h,为应力上升区20~35m段的4.5~9.6倍,充分利用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影响区进行注水是保证煤层注水效果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注水速率 超前支承压力 湿润半径 注水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仿真故障注入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蔡伯根 尹青 +1 位作者 上官伟 苟晨曦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60,共6页
故障注入测试方法对于系统设计缺陷的发现与补救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故障注入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仿真测试领域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国内外故障注入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研究了基于HLA的列控系统故障注入... 故障注入测试方法对于系统设计缺陷的发现与补救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故障注入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仿真测试领域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国内外故障注入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研究了基于HLA的列控系统故障注入仿真平台的构建方法,利用基于仿真的故障注入方法对目标仿真系统进行关键设备(联锁、RBC等)典型故障注入案例的测试,对典型场景下的速度-距离曲线进行分析比较,并总结分析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故障注入仿真可以有效地对列控系统做出可靠性评估分析,提高系统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体系结构(HLA)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故障注入仿真 速度-距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开模距离对微发泡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蒋团辉 曾祥补 +3 位作者 张翔 李胜男 何力 段于喜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65,共6页
以聚丙烯(PP)为基体,碳酸氢钠(NaHCO3)为发泡剂,采用精确二次开模注塑成型工艺制备微发泡PP材料,系统考察了微开模距离对微发泡PP材料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开模距离的增加,微发泡PP样品的密度、拉伸屈服强度、弯曲强... 以聚丙烯(PP)为基体,碳酸氢钠(NaHCO3)为发泡剂,采用精确二次开模注塑成型工艺制备微发泡PP材料,系统考察了微开模距离对微发泡PP材料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开模距离的增加,微发泡PP样品的密度、拉伸屈服强度、弯曲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呈现相似的指数级降低趋势,微发泡PP样品的缺口冲击强度明显低于未发泡PP样品。当微开模距离为0.53mm时,微发泡PP样品的密度为0.813g/cm^3,拉伸屈服强度为12.7MPa,弯曲强度为16.6MPa,断裂伸长率为18.3%,缺口冲击强度为10.6kJ/m^2,与未发泡PP样品的缺口冲击强度31.0kJ/m^2相比,缺口冲击强度保持率仅为34%;随着微开模距离的增加,微发泡PP样品的弯曲弹性模量呈线性降低,比弯曲弹性模量随着微开模距离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微开模距离为0.50~0.70mm时,可获得较为均一的泡孔结构,微发泡PP样品的比弯曲弹性模量最佳,同时材料减重幅度高达21%~28%。当微开模距离为0.61mm时,比弯曲弹性模量达到最大值,为1682N/m^2,相对于未发泡PP样品的1408N/m2提高了19.5%,同时材料减重幅度为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微发泡 微开模距离 聚丙烯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注射点间距研究 被引量:57
12
作者 陈灵芝 肖天华 孟金平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点的最佳间距。方法将258例需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A、B、C三组,并将三组患者的注射部位呈网络式分别划分为1.50cm×1.50cm、2.00cm×2.00cm、2.50cm×2.50cm的小区作为一个注射点...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点的最佳间距。方法将258例需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A、B、C三组,并将三组患者的注射部位呈网络式分别划分为1.50cm×1.50cm、2.00cm×2.00cm、2.50cm×2.50cm的小区作为一个注射点。结果258例均无肌肉萎缩发生。注射时疼痛强度、局部红肿、皮下硬结,B组、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时,其注射部位应轮换,每个注射点所占的面积越大,注射疼痛强度越弱,并发症发生率越低,而网络式划分法的2.00cm×2.00cm注射区既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又不易导致血糖波动,因此为最佳注射点间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 注射部位 网络式划分 注射点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燃油喷射模型及其在直喷汽油机开发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丁宁 陈明 +5 位作者 张小矛 徐政 辛军 杨洋 信曦 李世伟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5-260,共6页
直喷汽油机的开发对于缸内喷雾精确性要求较高,商业软件自带的模型在喷雾形状和模拟准确度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针对这一现状,利用STAR-CD软件平台,采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适用于直喷汽油机的程序代码,并进行了定容环境下喷雾形状的对比... 直喷汽油机的开发对于缸内喷雾精确性要求较高,商业软件自带的模型在喷雾形状和模拟准确度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针对这一现状,利用STAR-CD软件平台,采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适用于直喷汽油机的程序代码,并进行了定容环境下喷雾形状的对比,两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在油粒分裂、破碎过程中,油束分布和实际物理过程更加吻合,而喷雾的贯穿距离,试验和CFD分析基本吻合,误差均在5%以内,说明该模型有很好的计算精度.随后,在2.0,L增压直喷汽油机的开发过程中,应用该程序进行了缸内瞬态过程的数值分析,并对制造样机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喷雾模型结合ECFM燃烧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缸内油气混合及燃烧状况,能够很好地支持工程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汽油机 喷雾形状 贯穿距离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喷汽油机喷雾撞壁特性试验与模拟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艳华 李波 +1 位作者 李云清 陈峰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0-415,共6页
为了研究缸内直喷汽油机喷雾撞壁特性,建立了可视化喷雾试验台,测量了撞壁喷雾的高度、喷雾半径及喷雾远端发展速度.对喷雾撞壁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利用试验数据进行了校核.通过试验和模拟,分析了不同喷射压力、环境背压、喷嘴到壁... 为了研究缸内直喷汽油机喷雾撞壁特性,建立了可视化喷雾试验台,测量了撞壁喷雾的高度、喷雾半径及喷雾远端发展速度.对喷雾撞壁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利用试验数据进行了校核.通过试验和模拟,分析了不同喷射压力、环境背压、喷嘴到壁面的距离、壁面倾角及壁面温度等因素对撞壁喷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背压的增大导致撞壁喷雾的高度和喷雾半径减小;在低背压条件下,由于环境气体对喷雾动量的反作用力较小,喷雾撞壁时刻明显早于高背压条件,且具有较大的喷雾远端速度;随着壁面距离的增大,撞壁喷雾高度和油膜厚度减小,喷雾半径增大;增大壁面倾角,撞壁时间提前,油膜厚度减小,撞壁喷雾高度和喷雾半径略有增大;壁面油膜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缸内直喷 喷雾撞壁 撞壁喷雾特性 壁面距离 壁面倾角 壁面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障碍物对爆震燃烧起爆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永佳 范玮 +3 位作者 李舒欣 张扬 何建男 张启斌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46-652,共7页
为研究流体障碍物对于缓燃火焰向爆震波转变特性的影响,用乙烯和40%的富氧空气作为燃料和氧化剂,在6mm方形爆震管中进行了爆震燃烧实验。将带流体障碍物的爆震管与常规光滑爆震管起爆性能进行了对比,并首次提出了用热态流体障碍物加速... 为研究流体障碍物对于缓燃火焰向爆震波转变特性的影响,用乙烯和40%的富氧空气作为燃料和氧化剂,在6mm方形爆震管中进行了爆震燃烧实验。将带流体障碍物的爆震管与常规光滑爆震管起爆性能进行了对比,并首次提出了用热态流体障碍物加速起爆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恰当的喷射孔径下,流体障碍物能够有效地加速爆震波的起始。对于6mm方形爆震管,通入1mm直径的冷态和热态流体障碍物均能够明显地加速起爆,分别使起爆距离缩短24%和15%;2mm热态流体障碍物没有明显的加速起爆作用,而2mm冷态流体障碍物甚至阻碍了火焰的传播。在相同的射流尺寸下,相比于传统的冷态流体障碍物,热态流体障碍物有更好的爆震加速起始增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态流体障碍物 热态流体障碍物 起爆距离 喷射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I喷油器积碳对尾喷现象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裴毅强 王志东 +3 位作者 周建伟 王莉 张延峰 郭瑞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33-1639,共7页
为了研究缸内直喷(GDI)发动机喷油器积碳对尾喷现象的影响,利用高速摄像机对GDI喷油器喷雾图像进行近场拍摄。对比清洁喷油器和积碳喷油器在不同喷射压力下的尾喷图像,结果表明:随喷油压力增加,尾喷起始时刻提前,尾喷贯穿距和尾喷贯穿... 为了研究缸内直喷(GDI)发动机喷油器积碳对尾喷现象的影响,利用高速摄像机对GDI喷油器喷雾图像进行近场拍摄。对比清洁喷油器和积碳喷油器在不同喷射压力下的尾喷图像,结果表明:随喷油压力增加,尾喷起始时刻提前,尾喷贯穿距和尾喷贯穿速度略有增加,但对尾喷持续期影响较小;积碳会改变喷孔的有效面积,增加喷孔附近的粗糙度,对尾喷油束起阻碍和吸附作用,导致尾喷起始时刻滞后,尾喷持续期缩短,并使尾喷油束的贯穿距和速度减小。在常温下,尾喷现象属于第二类风生破碎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汽油机 喷油器积碳 尾喷现象 雾化特性 多孔喷油器 尾喷贯穿距 破碎类型 米散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微结构特征的微注塑过程充填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崔志香 刘春太 +1 位作者 司军辉 申长雨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69,共5页
由于宏观制件尺寸与微特征尺寸的巨大差别,具有微特征的注塑充填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几何多尺度结构流动和传热问题.采用数值和解析方法分析了带有微结构注塑成型过程的流动和传热行为,基于有限元/有限差分法动态模拟了宏观充模过程,并用... 由于宏观制件尺寸与微特征尺寸的巨大差别,具有微特征的注塑充填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几何多尺度结构流动和传热问题.采用数值和解析方法分析了带有微结构注塑成型过程的流动和传热行为,基于有限元/有限差分法动态模拟了宏观充模过程,并用解析法建立了微结构中的充填距离与微结构入口压力、尺寸、流动速度以及材料性质之间的定量关系,详细分析了宏观模温、注射速率及微特征尺寸等因素对微特征填充距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注塑成型 微结构特征 填充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测距和定位的新技术 被引量:65
18
作者 桑在中 潘贞存 +1 位作者 李磊 张慧芬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50-52,55,共4页
按照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特点,本文提出了通过检测注入信号的路径和特征来实现故障选线、测距和定位的“S注入法”选线、测距和定位新原理,导出了有关的公式和算法,研制出了相应的装置,并已在较大范围内推广应用。“S注入... 按照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特点,本文提出了通过检测注入信号的路径和特征来实现故障选线、测距和定位的“S注入法”选线、测距和定位新原理,导出了有关的公式和算法,研制出了相应的装置,并已在较大范围内推广应用。“S注入法”的主要特点有:(1)通过接地时暂时处于空闲状态的接地相PT注入信号,毋需增加任何一次设备,不会对运行设备产生任何不良影响;(2)注入信号具有不同于系统中任何一种固有信号的特征,对它的检测不受系统运行情况影响;(3)注入的信号电流仅在接地线路接地相中流通,不会流系统的其它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小电流接地系统 单相接地故障 故障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袋式除尘器滤袋侧壁压力峰值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纪伟 沈恒根 +2 位作者 杨勇 瞿晓燕 黄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62-265,共4页
清灰系统是脉冲袋式除尘器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而喷吹系统中喷管到花板的距离、滤袋的长度直接影响清灰效果。采用试验的方法,对袋式除尘器脉冲清灰过程进行研究,得到不同工况下的滤袋侧壁压力峰值曲线,探讨喷吹距离、滤袋长度对滤袋清... 清灰系统是脉冲袋式除尘器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而喷吹系统中喷管到花板的距离、滤袋的长度直接影响清灰效果。采用试验的方法,对袋式除尘器脉冲清灰过程进行研究,得到不同工况下的滤袋侧壁压力峰值曲线,探讨喷吹距离、滤袋长度对滤袋清灰效果的影响,确定各因素对清灰性能的影响,为清灰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脉冲袋式除尘器滤袋的清灰强度最薄弱的部位在袋口区域附近;相同喷吹条件下,滤袋过长会导致滤袋中下游区域清灰不力,喷吹管到滤袋距离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脉冲清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压力峰值 喷吹距离 滤袋长度 清灰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储层水平井-直井联合布井极限注采井距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侯晓春 陆程 +1 位作者 蔡文 郑兴范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96,共6页
低渗透储层水平井—直井联合布井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布井方式至关重要。首先利用劈分流场的方法直观地给出常规储层水平井—直井联合布井的产能评价方法;然后针对低渗透储层的渗流特点,在考虑启动压力梯度条件下建立新的井网渗... 低渗透储层水平井—直井联合布井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布井方式至关重要。首先利用劈分流场的方法直观地给出常规储层水平井—直井联合布井的产能评价方法;然后针对低渗透储层的渗流特点,在考虑启动压力梯度条件下建立新的井网渗流物理模型并求解得到产能评价公式;最后经分析计算给出启动压力梯度影响的面积井网极限注采井距关系曲线。研究结果为低渗透储层部署水平井—直井联合井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直井联合布井 劈分流场 启动压力梯度 极限注采井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