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过程N_(2)O排放特性及减排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亚宜 贺泰来 +3 位作者 李佳 吴巧玉 汪涵 赵立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0-358,共9页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embrane aerated biofilm reactor,MABR)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因其高效的氮去除能力和较低的N_(2)O排放水平而受到广泛关注。传统污水处理脱氮过程中,硝化反硝化阶段主要通过羟胺氧化、AOB反硝化、异养反硝...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embrane aerated biofilm reactor,MABR)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因其高效的氮去除能力和较低的N_(2)O排放水平而受到广泛关注。传统污水处理脱氮过程中,硝化反硝化阶段主要通过羟胺氧化、AOB反硝化、异养反硝化以及化学变化途径产生N_(2)O。MABR处理市政污水较传统曝气方式具有更低的N_(2)O排放潜力,主要得益于MABR特殊的底物异向扩散模式和无泡曝气方式,这会减少N_(2)O产生潜力及排放水平。该文总结了MABR在运行过程中N_(2)O产生与降低途径,讨论了N_(2)O产生和排放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并对今后研究MABR体系中N_(2)O排放进行了展望,以期说明MABR进一步工程应用在碳减排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embrane aerated biofilm reactor MABR) N_(2)O 污水处理 温室气体 碳减排 生物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膜反应器气体逆扩散与控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海翔 陈宇超 +3 位作者 蒋敏敏 张学洪 王敦球 董堃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9-132,共14页
膜生物膜反应器(MBfR)将膜曝气技术与生物膜技术相结合,能够高效利用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实现碳减排与废水废气协同处理。然而,气体逆扩散现象显著降低了MBfR的运行效能,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该文深入分析了MBfR的工艺原理和气体传... 膜生物膜反应器(MBfR)将膜曝气技术与生物膜技术相结合,能够高效利用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实现碳减排与废水废气协同处理。然而,气体逆扩散现象显著降低了MBfR的运行效能,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该文深入分析了MBfR的工艺原理和气体传输机制,系统探讨了逆扩散的成因及其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通过总结影响逆扩散的关键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为MBfR的优化设计与高效运行提供了理论支持,旨在推动该技术的实际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膜反应器 中空纤维膜 气体逆扩散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BR耦合AO工艺处理高原生活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钠 刘鹏宇 +1 位作者 杨斌国 蔺宏铭 《水处理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4,共6页
建立并启动MABR耦合AO工艺反应器,探讨耦合工艺对高原地区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不同运行条件下耦合工艺对COD、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硝化液回流比为200%,连续运行下耦合工艺对COD、总氮、氨氮的平均... 建立并启动MABR耦合AO工艺反应器,探讨耦合工艺对高原地区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不同运行条件下耦合工艺对COD、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硝化液回流比为200%,连续运行下耦合工艺对COD、总氮、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17%、71.35%、89.45%。通过微生物群落分析可知,改变水力停留时间和硝化液回流比对菌群丰度和多样性有所增加,生物膜内含有多种硝化及反硝化菌群,各菌群协同作用实现高效脱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膜曝气生物反应器 生活污水 微生物群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BR合成微生物膜降解甲苯的运行效能及生态学机理
4
作者 胡腾宇 葛平平 +3 位作者 杨笑霖 徐鑫培 李保安 田海龙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140,共5页
甲苯作为典型的强致癌性有机化合物,能够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与破坏。实验以甲苯作为碳源分离筛选出2株高效甲苯降解菌,分别命名为HTZ1和HTZ2。按不同次序定植于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系统,构建合成微生物群落。在进水甲苯800 mg/L... 甲苯作为典型的强致癌性有机化合物,能够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与破坏。实验以甲苯作为碳源分离筛选出2株高效甲苯降解菌,分别命名为HTZ1和HTZ2。按不同次序定植于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系统,构建合成微生物群落。在进水甲苯800 mg/L,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2 h时,甲苯降解率分别为97.6%±0.3%(HTZ1-HTZ2)和96.2±0.4%(HTZ2-HTZ1)。经16S rDNA高通量测序发现,优先接种菌属在生物膜群落结构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但菌株HTZ1比HTZ2受到接种顺序的影响更小。通过非靶标代谢组学分析,发现1#MABR生物膜比2#MABR中的TCA循环、γ-氨基丁酸能突触、双组分系统和ABC转运等关于增强微生物降解甲苯能力的代谢通路均显著上调(P<0.05),可能是导致两个反应器甲苯去除差异的主要原因,也说明菌株的接种顺序对MABR合成生物膜的甲苯降解功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课题通过合成微生物膜在MABR系统中实现了对甲苯的有效去除,初步解析了生物膜降解高浓度甲苯的微生物生态学机理,为拓展MABR在高毒性苯系污染物绿色无害化处理的应用提供重要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降解菌 合成菌群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 微生物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基质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去除卤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何俊霞 周经洲 夏四清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卤代有机污染物(HOPs)广泛存在于水体环境,因其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而对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威胁。因此,探寻水体中HOPs去除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氢基质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H_(2)-MBf R)技术结合中空纤维膜无泡曝气和氢... 卤代有机污染物(HOPs)广泛存在于水体环境,因其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而对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威胁。因此,探寻水体中HOPs去除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氢基质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H_(2)-MBf R)技术结合中空纤维膜无泡曝气和氢自养还原,因经济高效、中间产物毒性较低、可同步去除多种污染物等优势而颇受关注,在HOPs降解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总结H_(2)-MBf R去除HOPs的实验室研究,系统梳理H_(2)-MBf R对多种HOPs的降解效能以及影响HOPs去除效率的关键因素,阐述HOPs降解的具体机理和涉及的优势微生物,简略分析该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对应的解决措施,期望为H_(2)-MBf R的工程化应用与推广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有机污染物(HOPs) 氢基质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H_(2)-MBfR) 影响因素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碘酸钠促进PG/PEI共沉积改性中空纤维曝气膜性能优化及稳定性研究
6
作者 李一心 周军浩 +5 位作者 刘子强 吴强 王暄 吕晓龙 张萌萌 胡皓楠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0-178,共9页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在废水处理中具有高效率、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等优势,而膜材料作为MABR系统的核心部分,须具备优异的氧传质性能和稳定性。针对MABR研究中疏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在氧传质性能方面的不足以及稳定性较差等问...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在废水处理中具有高效率、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等优势,而膜材料作为MABR系统的核心部分,须具备优异的氧传质性能和稳定性。针对MABR研究中疏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在氧传质性能方面的不足以及稳定性较差等问题,本研究采用邻苯三酚(PG)和聚乙烯亚胺(PEI)体系对自制PVDF疏水性微孔膜进行表面共沉积改性,并引入高碘酸钠(SP)作为氧化剂。研究结果表明,改性膜较原膜亲水性提高,水接触角从89.7°下降到52.5°,泡点压力从8 kPa提升到66 kPa,氧转移系数从0.76×10^(-2)/min增加到1.47×10^(-2)/min(1.93倍),氧传质性能显著增强。此外,SP的引入显著缩短了共沉积时间并提高了改性膜稳定性,其中高盐环境下的稳定性能尤其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 疏水膜 邻苯三酚 聚乙烯亚胺 共沉积 高碘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BR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殷超 郭洁 +3 位作者 刘佳 沈虹 王凯丽 唐玉霖 《应用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694-2699,2705,共7页
透气膜曝气供氧与生物膜工艺相互结合,形成了一种创新的废水处理技术,即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在介绍MABR的膜材料、膜组件和传质机理的基础上着重综述了MABR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传氧速率、水力停留时间(H... 透气膜曝气供氧与生物膜工艺相互结合,形成了一种创新的废水处理技术,即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在介绍MABR的膜材料、膜组件和传质机理的基础上着重综述了MABR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传氧速率、水力停留时间(HRT)、碳氮比(C/N)、生物膜厚度和pH等影响因子对工艺体系的影响。最后对MABR作为一种节能减碳的水处理工艺成为我国传统污水厂提质降耗的突破口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 活性污泥法 水处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曝气生物膜厚度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翟心瑜 魏春海 +5 位作者 郭绮琪 荣宏伟 罗敏 包进锋 邱勇 黄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867-3878,共12页
生物膜厚度控制是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工艺运行管理的关键,存在获得最佳碳氮磷同步去除效能的最优生物膜厚度.本文回顾了近20年来有关MABR生物膜厚度控制技术(包括定期冲刷、连续水力剪切、真核生物捕食、群体感应淬灭)的研究发展... 生物膜厚度控制是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工艺运行管理的关键,存在获得最佳碳氮磷同步去除效能的最优生物膜厚度.本文回顾了近20年来有关MABR生物膜厚度控制技术(包括定期冲刷、连续水力剪切、真核生物捕食、群体感应淬灭)的研究发展历程,探讨展望未来的研发方向,以期为MABR工艺向水质提升与节能降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 生物膜厚度 冲刷 水力剪切 捕食 群体感应淬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膜过滤工艺保障不同管材供水管网水质生物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朱海龙 刘唯源 +3 位作者 邓博苑 张雅梅 董志强 李伟英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91,共6页
供水管网末梢水水质生物安全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采用生物膜环状反应器(BAR)模拟实际供水管网,探究了自来水和金属膜滤后水(膜滤水)对5种管材管壁生物膜影响的异同性。结果表明,金属膜过滤工艺对水中浑浊度、溶解性有机碳的平均去除率... 供水管网末梢水水质生物安全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采用生物膜环状反应器(BAR)模拟实际供水管网,探究了自来水和金属膜滤后水(膜滤水)对5种管材管壁生物膜影响的异同性。结果表明,金属膜过滤工艺对水中浑浊度、溶解性有机碳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4%、19.0%;5种管材管壁生物膜在生长稳定期的生物量排序为铜<不锈钢≈聚氯乙烯(PVC)≈高密度聚乙烯(HDPE)<球墨铸铁;自来水体系中反应器进出水平均浑浊度分别为1.52、3.44 NTU,而膜滤水体系反应器进出水平均浑浊度分别为0.10、0.42 NTU,且各管材管壁生物膜生长缓慢。这是因为膜滤水体系微生物群落物种丰富度较低,管壁生物膜样品的OTU数减少了39.7%~56.5%,耐氯致病菌(分枝杆菌、甲基杆菌等)相对丰度明显减少。因此,金属膜过滤工艺可有效保障供水管网饮用水水质生物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膜 生物膜环状反应器 供水管材 生物稳定性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脱氮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志鹏 陈小光 +1 位作者 唐崇俭 陆慧锋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7,共6页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有效地将生物膜法技术和膜分离技术结合在一起,在污水脱氮方面潜力巨大。以MABR处理模拟生活污水和豆制品加工废水,着重考察了MABR的稳定性及脱氮性能。结果表明,在HRT=12 h、曝气压力=10 kPa和C/N=5时,MABR对...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有效地将生物膜法技术和膜分离技术结合在一起,在污水脱氮方面潜力巨大。以MABR处理模拟生活污水和豆制品加工废水,着重考察了MABR的稳定性及脱氮性能。结果表明,在HRT=12 h、曝气压力=10 kPa和C/N=5时,MABR对模拟生活污水处理效果最佳,COD、氨氮、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0%、86.5%、83.3%。而在HRT=8 h和曝气压力=10 kPa时,MABR对豆制品加工废水处理效果最佳,COD、氨氮、TN的容积负荷分别为1320、125.5、184 g(/m^(3)·d),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4.2%、81.5%、79.7%,优于传统生物膜法脱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 脱氮 碳氮比 曝气压力 豆制品加工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Ⅱ)EDTA络合吸收耦合H_(2)-MBfR处理NO效能
11
作者 刘婉婷 钱飞跃 +3 位作者 赵俊杰 徐正慧 王建芳 缪润珠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35-1346,共12页
构建Fe(Ⅱ)EDTA络合吸收耦合H_(2)-MBfR一体化系统,驯化具有同步反硝化及铁还原能力的混合菌种,在维持反应体系稳定反硝化性能的基础上,探究进水Fe(Ⅱ)EDTA浓度、pH值对NO去除效率的影响,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Fe(Ⅱ)EDTA络合吸... 构建Fe(Ⅱ)EDTA络合吸收耦合H_(2)-MBfR一体化系统,驯化具有同步反硝化及铁还原能力的混合菌种,在维持反应体系稳定反硝化性能的基础上,探究进水Fe(Ⅱ)EDTA浓度、pH值对NO去除效率的影响,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Fe(Ⅱ)EDTA络合吸收耦合H_(2)-MBfR还原一体化系统对NO具有稳定去除效能,最大去除效率为99.50%.提高初始Fe(Ⅱ)EDTA浓度有助于Fe(Ⅱ)EDTA-NO的生成,且体系内的NO平均去除速率随着Fe(Ⅱ)EDTA浓度的提升而提升.在Fe(Ⅱ)EDTA浓度为10mmol/L时,NO最大去除速率达到44.68mg/(m3·h).pH值升高则不利于Fe(Ⅱ)EDTA-NO的生成,控制pH值为6更适合一体化系统运行.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发现一体化阶段优势菌门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和Firmicutes,在该反应器中承担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其丰度占比分别为50.35%,16.43%,14.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自养膜生物膜反应器(H_(2)-MBfR) 烟气脱硝 络合吸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处理航天生活废水效能研究
12
作者 詹承博 张良长 +2 位作者 薛玉荣 艾为党 董文艺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针对未来星球基地与长期地外飞行产生废水的处理需求,构建了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以探究该工艺对含尿液与卫生废水的模拟航天废水的处理效能。通过为期376 d的连续试验,开展了反应器启动和驯化,对含不同体积分数尿液的生活废水、... 针对未来星球基地与长期地外飞行产生废水的处理需求,构建了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以探究该工艺对含尿液与卫生废水的模拟航天废水的处理效能。通过为期376 d的连续试验,开展了反应器启动和驯化,对含不同体积分数尿液的生活废水、飞行阶段废水的处理效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尿液体积分数10%的生活废水,MABR稳定运行时可实现97%的总有机碳(TOC)去除率,以及83%的总氮(TN)去除率;对尿液体积分数40%的生活废水,可实现99%的TOC去除率,以及92%的总氮去除率;对飞行阶段废水,可实现98%的TOC去除率,以及65%的总氮去除率。从反应器的活性污泥中检测到丰富的反硝化细菌以及少量厌氧氨氧化菌。经历驯化后,MABR在286 d内对航天生活废水中碳、氮保持了较高的去除率,从而初步验证了该工艺应用于载人航天生活废水处理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BR 星球基地生活废水 生物脱氮 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合流制溢流污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竞 刘炎炎 +3 位作者 简向阳 刘龙志 米鑫豪 王凤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2,48,共5页
以聚丙烯复合材料经熔融拉伸制成的帘式超薄微孔中空纤维膜为载体,构建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装置处理合流制溢流污水,研究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曝气压力、水流流速条件下,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对水体中污染物COD、NH_(4)^(+)-N、TN的去除率... 以聚丙烯复合材料经熔融拉伸制成的帘式超薄微孔中空纤维膜为载体,构建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装置处理合流制溢流污水,研究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曝气压力、水流流速条件下,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对水体中污染物COD、NH_(4)^(+)-N、TN的去除率。结果表明: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对水体中各项污染物均有较好去除效果。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时,COD、NH_(4)^(+)-N、TN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为80.8%、82.4%、65.4%;水力停留时间为8 h时,TP去除效果达到34.2%,后期逐渐趋于平缓。溶解氧浓度随曝气压力增加而增加,曝气压力达到25 kPa之后COD、NH_(4)^(+)-N达到较佳的去除率,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2%、84.1%;而TN去除的最佳曝气压力为15 kPa,去除率为70.0%。水流流速为0.03 m/s和0.05 m/s时,反应器整体运行效果较好,对COD、NH_(4)^(+)-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1.8%、83.5%、6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 合流制溢流污水 曝气压力 氨氮 水力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硝化反硝化的膜生物反应器烟气脱硝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黄倩茹 陈洲洋 +4 位作者 黄振山 王剑斌 张再利 樊青娟 魏在山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18,共6页
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污染、臭氧层破坏和城市灰霾天气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重要根源.文章结合课题组研究结果,介绍了空气介质下膜生物反应器烟气脱硝的性能、微生物群落、硝化反硝化烟气脱硝作用,建立了膜生物反应器传质与硝... 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污染、臭氧层破坏和城市灰霾天气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重要根源.文章结合课题组研究结果,介绍了空气介质下膜生物反应器烟气脱硝的性能、微生物群落、硝化反硝化烟气脱硝作用,建立了膜生物反应器传质与硝化反硝化耦合作用动力学模型;基于硝化反硝化的复合催化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模拟烟气的性能和含氧量的影响,为建立基于硝化反硝化的膜生物反应器烟气脱硝的污染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硝化 反硝化 膜生物反应器 复合催化膜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膜—膜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性能 被引量:25
15
作者 成英俊 张捍民 +1 位作者 张兴文 杨凤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2-75,共4页
在膜生物反应器中投加聚乙烯悬浮填料,考察生物膜—膜生物反应器对生活污水中污染物质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投加悬浮填料使膜生物反应器去除有机污染物质的能力得到增强,总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由45.5%和47.2%分别增至57.4%和71.8%.投加... 在膜生物反应器中投加聚乙烯悬浮填料,考察生物膜—膜生物反应器对生活污水中污染物质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投加悬浮填料使膜生物反应器去除有机污染物质的能力得到增强,总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由45.5%和47.2%分别增至57.4%和71.8%.投加悬浮填料还可以延缓膜污染,膜生物反应器中膜丝比流量在试验结束时为0.1L/(hkPa),而未投加悬浮填料的膜生物反应器中膜丝比流量降至0.036L/(h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膜生物反应嚣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膜-膜生物反应器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被引量:15
16
作者 彭玉梅 吴歆悦 +1 位作者 施金豆 杨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17-222,共6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器—生物膜-膜生物反应器(BMBR),并综述了其技术进展、优点和缺点,比较了几种常见的生物膜膜生物反应器。生物膜膜生物反应器中微生物主要以附着方式生长于填料上,可以延缓膜的污染;反应器中填料的移动可对膜...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器—生物膜-膜生物反应器(BMBR),并综述了其技术进展、优点和缺点,比较了几种常见的生物膜膜生物反应器。生物膜膜生物反应器中微生物主要以附着方式生长于填料上,可以延缓膜的污染;反应器中填料的移动可对膜表面进行有效清洗,减轻膜污染;同时该类反应器具有较高的有机物的去除率、脱氮除磷效率,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生物膜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废水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膜生物反应器 膜污染 生物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同步去除多种污染物 被引量:11
17
作者 夏四清 梁郡 +1 位作者 李海翔 徐晓茵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6-881,889,共7页
利用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hydrogen-basedmembrane biofilm reactor,MBfR)对含有多种氧化性污染物包括硝酸盐(NO3--N)、硫酸盐(SO24-)、溴酸盐(BrO3-)、六价铬(Cr(Ⅵ))和对氯硝基苯(p-CNB)的模拟地下水进行同步去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MBf... 利用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hydrogen-basedmembrane biofilm reactor,MBfR)对含有多种氧化性污染物包括硝酸盐(NO3--N)、硫酸盐(SO24-)、溴酸盐(BrO3-)、六价铬(Cr(Ⅵ))和对氯硝基苯(p-CNB)的模拟地下水进行同步去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MBfR中生长于中空纤维膜表面的氢自养还原菌利用氢气作为电子供体进行自养还原反应,将水中NO3--N还原成N2,SO24-还原成硫化物(S2-/H2S),BrO3-还原成Br-,Cr(Ⅵ)还原成Cr(Ⅲ),p-CNB逐步还原成对氯苯铵(p-CAN)和苯胺(AN).通过生物还原达到对氧化性污染物的去除或毒性的降低.在氢分压为0.06MPa和水力停留时间为4.67h条件下,经过生物膜驯化及32d的连续运行,反应器对各种氧化性污染物的去除性能达到稳定:NO3--N和BrO3-近于完全去除,SO24-去除率达19.8%,Cr(Ⅵ)去除率达85.8%,p-CNB去除率达86.1%.研究表明,利用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含多种氧化性污染物的地下水可行,且具有一定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性污染物 地下水 同步去除 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BR—MBR组合工艺处理生活垃圾沥滤液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叶杰旭 穆永杰 +1 位作者 孙德智 钟晨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4,共5页
室温下,采用缺氧/两级好氧MBBR—MBR组合工艺对厌氧处理后的垃圾焚烧厂沥滤液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pH约为7、进水流量1.0 L/d和总回流比400%的条件下,即使沥滤液的NH4+-N高约1 650 mg/L、COD约为6 500 mg/L时,组合工艺对COD、N... 室温下,采用缺氧/两级好氧MBBR—MBR组合工艺对厌氧处理后的垃圾焚烧厂沥滤液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pH约为7、进水流量1.0 L/d和总回流比400%的条件下,即使沥滤液的NH4+-N高约1 650 mg/L、COD约为6 500 mg/L时,组合工艺对COD、NH4+-N、TN的去除率仍达到80%、99%、81%左右,出水NH4+-N<15mg/L,该工艺能实现对高浓度NH4+-N的有效去除。另外,二级好氧MBBR和MBR中的亚硝氮积累率分别达到90%、80%左右。这两个反应器中亚硝酸菌的数量远多于硝酸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焚烧 沥滤液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膜生物反应器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膜厚度对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硝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荣昌 肖帆 赵建夫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1-158,共8页
在设定的膜内压力下(2 k Pa)启动并运行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对生物膜生长过程中的硝化性能及生物膜组成变化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生物膜厚度增长到(293.3±5.8)μm的过程中,生物膜内的总氧通量先增加后减少,最高可达21... 在设定的膜内压力下(2 k Pa)启动并运行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对生物膜生长过程中的硝化性能及生物膜组成变化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生物膜厚度增长到(293.3±5.8)μm的过程中,生物膜内的总氧通量先增加后减少,最高可达21.3 g O2?m?2?d?1,证实了生物膜的存在可增强MABR的氧传质能力。在生物膜厚度增长的过程中,氨氮表面去除负荷也是先增加后减少,最高可达4.91 g N?m?2?d?1,表明在MABR硝化过程中存在最佳的生物膜厚度,根据所研究最佳生物膜厚度为(119.0±3.0)μm,此时MABR具有最高的氧通量和氨氮表面去除负荷,硝化性能最好。生物膜内胞外聚合物(EPS)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膜厚度的增加,生物膜内层紧密型EPS的含量增加,导致氧传质阻力增加,这是生物膜内氧通量及氨氮去除负荷随生物膜厚度先增加后下降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 生物膜厚度 硝化性能 氧通量 胞外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泡曝气膜生物反应器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韩振为 苏晓叶 +2 位作者 纪志永 孙津生 李鑫钢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10,共5页
概述了新型生物膜反应器-无泡曝气膜生物反应器(MABR)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探讨了膜材料和气液操作条件等因素对MABR运行的影响,并着重介绍了其在有机废水和含氮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最后指出当前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 概述了新型生物膜反应器-无泡曝气膜生物反应器(MABR)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探讨了膜材料和气液操作条件等因素对MABR运行的影响,并着重介绍了其在有机废水和含氮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最后指出当前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泡曝气膜生物反应器 无泡供氧 同步硝化与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