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8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ri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echanical Seals with Laser-textured Seal Faces 被引量:9
1
作者 YU Xin-qi 1,2, HE Song 1, CAI Ren-ling 1 (1. Research Institute of Pressure Vessel and Process Equi pment,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China 2. College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 d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050018,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57-,共1页
Heat generated by friction between faces of mechanica l seals is a major factor that causes deterioration of the seals and shortens th eir service life. Excessive temperature rise can greatly alter the seal geometry a... Heat generated by friction between faces of mechanica l seals is a major factor that causes deterioration of the seals and shortens th eir service life. Excessive temperature rise can greatly alter the seal geometry and vaporize the sealing fluid, resulting in friction of boundary lubrication. These effects on face seals usually lead to excessive leakage and ultimately ren der the seal inoperable.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reliability of seals, high fri ction and unwanted wear must be avoided. Using the laser-texturing process to produce regular micro-surface structures is a fast and convenient technique compared to some more conventional etching or erosion technique currently used by the seal industry for various grooved face seals. Indeed, by using a pulse laser, better control is obtained on the geometr y, size and pore ratio of seal rings made of metallic or ceramic materials. In t his study, seal rings are made of silicon carbide and carbon. Mating faces of th e rings are polished and only silicon carbide rings are laser-textured. The las er texturing can be controlled to produce spherical pores at selected diameters, depths and pore ratio. The textured rings are then super-polished to remove th e bulges formed on the pores rims. After this process the average pore diameter, pore depth and pore ratio reach the predetermined parameter. Some untextured ri ngs are also treated to the same surface roughness and served as a reference for comparison of the textured rings. A special test rig is used to simulate a mech anical seal system and to measure the effect of the laser texturing on friction and seal performance. Tests are performed at various rotational speeds and vario us axial loads.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mechanical seals, temperature rise, friction torq ue and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mechanical seals with laser-textured seal faces are much lower. These preliminary results show the potential of improving fricti on performance and increasing seal life with laser-textured seal fa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 mechanical seals friction characteristics hydrodynamic effec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ing factors on hydrodynamic lubrication failure of upstream pumping mechanical seal 被引量:2
2
作者 CHEN Huilong LI Xinwen +4 位作者 WANG Bin WU Qiangbo REN Kunteng LI Tong ZHAO Binjuan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09-516,共8页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viscosity-temperature relationship and cavitation of micro-scale film,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hydrodynamic lubrication performance of upstream pumping mechanical seal were investigated bas...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viscosity-temperature relationship and cavitation of micro-scale film,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hydrodynamic lubrication performance of upstream pumping mechanical seal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hydrodynamic lubrication.N-S equation,energy equation,viscosity-temperature equation and vapor transport equation were solved with the finite volume method by using Fluent software,which was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 viscosity-temperature and cavitation effect on hydrodynamic lubrication failure of the film.The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at it will lead to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temperature field by considering the coupling of temperature and viscosity.When the film thickness decreases and the rotating speed rises,cavitation regions and viscous friction heat increases,the opening force of the film is also enhanced.However,the growth rate is restricted to the cavitation regions and viscous friction heat,and the opening force begins to decline to a certain extent,and thereby being insufficient to open the surfaces of the seals and leading to the failure of automatic adjustment function and severe wear,lubrication failure occurrs.Through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s of viscosity-temperature and cavitation effect on hydrodynamic lubrication performance,the theories of failure and design of upstream pumping mechanical seal are further develop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chanical seal hydrodynamic lubrication viscosity-temperature effect cavitation effect lubrication failur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气井油管悬挂器金属密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春宇 李敖 +2 位作者 陈晓琳 杜文波 罗晓龙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08,131,共8页
针对140 MPa超高压芯轴式油管悬挂器密封问题,优选半X形金属密封作为油管悬挂器的金属密封形式,通过有限元仿真研究了顶丝位移、凸台半径、底部夹角、过盈量和温度等参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密封关键结构参数进行优化。... 针对140 MPa超高压芯轴式油管悬挂器密封问题,优选半X形金属密封作为油管悬挂器的金属密封形式,通过有限元仿真研究了顶丝位移、凸台半径、底部夹角、过盈量和温度等参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密封关键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密封接触宽度和最大von Mises应力与半X形金属密封顶丝位移呈正相关,最大接触应力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密封接触宽度与最大接触应力随凸台半径、底部夹角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过盈量与von Mises应力、最大接触应力、密封宽度呈正相关;半X形金属密封可在高低温的极端工况下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能。优选出顶丝位移为1.6~2.0 mm,凸台半径为3.11 mm,夹角为103.1°,过盈量为0.6 mm。将优化后的油管悬挂器密封组件安装并进行140 MPa气压试验及现场试验,密封性能满足要求。研究结果可为高压环境下油管悬挂器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轴式油管悬挂器 超高压 金属密封 接触力学 密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多边形织构化密封端面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磊 穆塔里夫·阿赫迈德 樊智超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1,共5页
针对机械密封磨损严重、使用寿命低的问题,以摩擦副密封环为研究对象,通过激光在表面加工正多边形织构,研究了其在干磨条件下的磨损性能,探讨了正五边形织构的耐磨性原因。通过摩擦磨损试验,得到了织构化密封端面的摩擦系数、磨损系数... 针对机械密封磨损严重、使用寿命低的问题,以摩擦副密封环为研究对象,通过激光在表面加工正多边形织构,研究了其在干磨条件下的磨损性能,探讨了正五边形织构的耐磨性原因。通过摩擦磨损试验,得到了织构化密封端面的摩擦系数、磨损系数、磨损量以及磨损形貌图,验证了基于Archard磨损公式的数值模型的正确性,研究了织构形状以及旋转角度对磨损数据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五边形织构试件与无织构试件相比,磨损量减少了44.322%,摩擦系数减少了18.803%;当正五边形织构旋转角度在48°左右时,正五边形织构的磨损量和磨损深度最小;在干磨条件下,不同织构的形状、结构参数对机械密封使用寿命的影响不同,选取合适的织构形状、结构参数有利于提高机械密封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干磨条件 织构化端面 磨损形貌 摩擦磨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密封织构化表面粗糙度效应的试验研究
5
作者 穆塔里夫·阿赫迈德 何伟霖 +3 位作者 李振华 邱威 李端正 刘磊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84,共7页
为了探究机械密封端面粗糙度以及织构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以摩擦因数、磨损量和温升等参数作为表征指标,分析表面粗糙度以及圆形织构对机械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碳化钨配副下,磨损以黏着磨损和磨... 为了探究机械密封端面粗糙度以及织构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以摩擦因数、磨损量和温升等参数作为表征指标,分析表面粗糙度以及圆形织构对机械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碳化钨配副下,磨损以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为主,织构有一定的动压效应,并在乏油情况下可以发挥“二次润滑”的作用,减少干摩擦和润滑不足所导致的磨损;硬环为织构基体时拥有良好的摩擦磨损性能;较高的粗糙度的表面在流体润滑状态下展现出动压效应,即具有一定纹理的表面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润滑性能,但较高的表面粗糙度下机械密封端面温升较高,容易引起热损伤。研究结果为密封端面微织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干摩擦 表面粗糙度 表面织构 流体动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密封热变形仿真及其对润滑性能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尚雪梅 冯湛航 +3 位作者 张可飞 王晓鹏 曾群锋 贾谦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4-1033,共10页
为了解决机械密封在高温、高压、高速等极端工况下的安全性问题,针对工作在高温环境下的涡轮泵螺旋槽机械密封变形的量化及其影响问题,开展了热变形方面的研究。首先,分析了涡轮泵机械密封的结构和使用工况;然后,建立了润滑性能分析模型... 为了解决机械密封在高温、高压、高速等极端工况下的安全性问题,针对工作在高温环境下的涡轮泵螺旋槽机械密封变形的量化及其影响问题,开展了热变形方面的研究。首先,分析了涡轮泵机械密封的结构和使用工况;然后,建立了润滑性能分析模型,并计算了机械密封在工作时动环和静环之间的液膜力;最后,使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获得了机械密封在高温和液膜力作用下的变形量,分析了变形对机械密封润滑性能的影响,并将理论数据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液膜力为2 kN时,得到了机械密封动环和静环的变形量,动环最大变形量为8.3μm,静环最大变形量为0.6μm;考虑变形后,机械密封的最小润滑膜厚h_(min)较不考虑变形时的膜厚h要小,而流量Q较不考虑变形时要大;理论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更加接近,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该研究结果可为高参数机械密封的相关设计及性能仿真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泵 非接触式机械密封 螺旋槽机械密封 SolidWorks实体建模 液膜力计算 开启力 泄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渗滞后效应的水驱裂缝性气藏注N_(2)提高天然气采收率机理
7
作者 王军磊 位云生 +2 位作者 曹正林 陈东 唐海发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11,共16页
裂缝与基质的渗透率级差导致水驱裂缝性气藏非均匀水侵严重,水淹区内以水封气和水锁气等形式存在的剩余天然气难以动用,严重影响了气藏天然气采收率的提高。为此,基于Killough、Carlson和Larsen经典相渗滞后理论,建立了先渗吸后驱替的... 裂缝与基质的渗透率级差导致水驱裂缝性气藏非均匀水侵严重,水淹区内以水封气和水锁气等形式存在的剩余天然气难以动用,严重影响了气藏天然气采收率的提高。为此,基于Killough、Carlson和Larsen经典相渗滞后理论,建立了先渗吸后驱替的气水相渗滞后模型,然后应用数值模拟方法,根据典型数据建立了一维长岩心模型和二维岩板模型,模拟了水锁气和水封气形成及解封过程并分析滞后作用对水侵和注气开发效果的影响,最后结合嵌入式离散裂缝技术建立了水驱裂缝性气藏注采概念模型,系统论证了注N_(2)气提高天然气采收率的多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气藏水侵后水淹区内的剩余天然气主要以2种形式存在,即气水两相中的水锁气以及被连续水相封隔的水封气;(2)在相渗滞后作用下,水锁气饱和度为渗吸残余气饱和度,高于驱替实验中的相渗端点饱和度值,导致水淹区内形成更多的水锁气;(3)裂缝与基质渗透率级差越高、缝网越发育、压力差越小的区域越易形成水封气,水锁气是形成水封气的直接原因;(4)注气以补能、挡水、驱替和置换4种方式重构了气藏压力场和饱和度场,通过重新动用未水淹区内剩余天然气提高了压力衰竭效率,通过重新驱替水淹区内水锁气和水封气提高了波及系数,进而提高了天然气采收率。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为认识水侵过程中水封气和水锁气的形成机理、确定注气解封锁的最优技术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含水裂缝性气藏的规模效益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气藏 水侵 水封 水锁 相渗滞后 注N_(2) 天然气采收率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研究
8
作者 张吉喜 张正旖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118,共10页
构建成年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是平衡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以及实现犯罪者复归社会之需要。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为构建成年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提供经验和理念铺垫,司法系统的数智化赋能为构建成年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提供... 构建成年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是平衡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以及实现犯罪者复归社会之需要。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为构建成年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提供经验和理念铺垫,司法系统的数智化赋能为构建成年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提供技术支撑。该制度应以维护社会安全为前提,同时最大限度实现犯罪者复归社会为价值目标。其构建需从实体性制度和程序性制度两个维度进行体系化设计。在实体性制度层面,需要限定封存适用的案件范围、扩大封存的记录范围、明确解除封存的条件。在程序性制度层面,需要通过准备程序化解审判公开原则对犯罪记录封存效果的不利影响,构建封存前的考察机制,明确考察主体、决定主体和执行主体等责任主体,确立依职权封存与依申请封存并行的二元化启动方式。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时,考虑将成年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纳入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微犯罪记录 犯罪记录封存 复归社会 考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政府的纠错机制述论
9
作者 程民生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140,共9页
宋政府极为重视纠错机制的设计与施行,构建了一张纵横交错、内外协同的网络,以便及时发现、纠正错误,保障国家机器的良好运转。宋政府纠错的制度设计,主要有朝廷决策纠错机制,包括朝议纠错、封驳纠错、政令审查纠错;监察纠错机制,包括... 宋政府极为重视纠错机制的设计与施行,构建了一张纵横交错、内外协同的网络,以便及时发现、纠正错误,保障国家机器的良好运转。宋政府纠错的制度设计,主要有朝廷决策纠错机制,包括朝议纠错、封驳纠错、政令审查纠错;监察纠错机制,包括台谏纠错、考课纠错、审计纠错;司法纠错机制,包括鞫谳纠错、录问别勘纠错。宋政府纠错的外部机制,主要有诣阙上诉纠错、舆论纠错、灾异纠错。纠错方式多样、途径多元,既有上级对下级的常规督导,也多自下而上的社会力量参与,更有臣民对皇帝决策的谏正。宋政府纠错机制取得了较好效果,包括完善制度、调整政策、改善任命、改革机构、平反冤案、改善民生等,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长治久安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但在奸臣当道、政治腐败时,纠错机制往往失效,对宋朝纠错机制的实效,也不能评价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政府 纠错机制 封驳 鞫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陶瓷的机械密封端面变形可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尹佳乐 赵文静 +2 位作者 孟祥铠 江锦波 彭旭东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90,共11页
针对机械密封运行过程中液膜失稳不可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压电陶瓷的可控机械密封结构,通过调节端面的间隙分布,使机械密封能更好地适应工况条件的变化,以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首先,基于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密封静环组件的压电-结构... 针对机械密封运行过程中液膜失稳不可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压电陶瓷的可控机械密封结构,通过调节端面的间隙分布,使机械密封能更好地适应工况条件的变化,以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首先,基于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密封静环组件的压电-结构多场耦合仿真模型,分析了压电陶瓷电压和周向分布数量对机械密封静环端面变形的影响规律;其次,设计并搭建了静环端面变形测量装置,研究了压电陶瓷作用下静环端面的变形规律;最后,基于机械密封动静环的多场耦合分析模型,研究了可控机械密封在不同密封工况下的性能调控能力。结果表明:在压电陶瓷作用下,静环端面产生周向波度和径向锥度变形,并且变形量随施加电压的增加而增大,这有利于密封端面快速形成收敛锥形,进而提高液膜动静压效应,提升液膜承载力;随着静环背部周向压电陶瓷个数的增加,静环端面周向波度变形减小,径向锥度变形增大,端面变形趋于周向均匀化,使得密封端面动压效应减弱,静压效应增强,可以更好地维持密封运行的稳定性。多场耦合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增大压电陶瓷的电压,机械密封可由接触式逐渐转变为非接触式,这有利于降低密封端面磨损和端面温升,但会导致密封泄漏量增大。研究结果可为可控机械密封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机械密封 压电陶瓷 端面变形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密封界面摩擦声发射信号的特征提取与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陆俊杰 刘柱 +2 位作者 丁俊华 高德 丁雪兴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1-419,共9页
机械密封非正常接触状况下的高频摩擦信号识别与诊断研究较为匮乏,因此采用高频宽域与强灵敏的声发射技术,搭建密封监测试验台,采集机械密封启停、无压、低压、高压、低速、高速等运行状况下的声发射信号。使用时域、频域和时频域分析... 机械密封非正常接触状况下的高频摩擦信号识别与诊断研究较为匮乏,因此采用高频宽域与强灵敏的声发射技术,搭建密封监测试验台,采集机械密封启停、无压、低压、高压、低速、高速等运行状况下的声发射信号。使用时域、频域和时频域分析方法处理试验数据,进行测试,并建立基于AE信号均方根(RMS)值变化判定机械密封界面摩擦状态的方法,揭示了机械密封从接触式到非接触式过程中的端面摩擦信号与运行状态的对应关系,进一步探明了密封运行过程中,从端面接触摩擦的边界润滑(BL)与混合润滑(ML),逐渐转变为非接触下流体动力润滑(HL)状态的滑动接触信号演变规律,获取了密封界面摩擦时的AE信号频率带范围(240~320 kHz),并通过对AE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发现了连续小波变换(CWT)能有效表征机械密封不同工况下的AE信号时频特征信息。本文研究结果为机械密封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声发射 摩擦 状态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温高湿环境下油水两相O形液压杆封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冰清 李晓暄 +3 位作者 彭旭东 李运堂 陈源 金杰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针对宽温高湿环境下液压油受水污染而使密封处于油包水两相润滑状态,建立油包水流型下油水两相液压杆封热弹流混合润滑模型,探究宽温环境和含水率对油水两相O形液压杆封静力学特性、密封行为及密封性能的影响机制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宽温高湿环境下液压油受水污染而使密封处于油包水两相润滑状态,建立油包水流型下油水两相液压杆封热弹流混合润滑模型,探究宽温环境和含水率对油水两相O形液压杆封静力学特性、密封行为及密封性能的影响机制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油包水流型下,含水率增大时,油水混合物黏度略增大,流体动压效应增强,净泄漏率减小,摩擦力减小,密封润滑特性及性能均提升;低温环境下,密封挤压变形小,液膜黏度大,流体动压效应强,净泄漏率虽小但摩擦力大;高温环境下,密封挤压变形大,诱发局部应力集中,液膜黏度小,流体动压效应弱,净泄漏率大;环境温度对密封性能影响十分显著,特别是高温高速或高温高压工况下,净泄漏率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杆封 油水两相流 液压系统 宽温高湿环境 密封性能 静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竭页岩气储层CO_(2)地质封存机理及潜力评估方法
13
作者 成其 汤积仁 +4 位作者 卢义玉 陆朝晖 贾云中 周军平 张弛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95-1704,共10页
页岩气在我国已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开发,未来大量资源枯竭的页岩气水平井可提供巨大的CO_(2)封存容量。但页岩气储层的地质特征与深部咸水层、油气藏等常规封存地质体有显著区别,目前CO_(2)在页岩地层中的圈闭机理、封存机制及封存潜力评... 页岩气在我国已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开发,未来大量资源枯竭的页岩气水平井可提供巨大的CO_(2)封存容量。但页岩气储层的地质特征与深部咸水层、油气藏等常规封存地质体有显著区别,目前CO_(2)在页岩地层中的圈闭机理、封存机制及封存潜力评估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以页岩气储层的地质特征为基础,分析了CO_(2)在页岩气储层中的圈闭机理及封存机制。CO_(2)地质封存可以视作页岩气生产的逆过程,主要的封存空间为产出页岩气所占据的原始孔裂隙空间。基于改造储层体积(SRV)作为CO_(2)封存空间的前提,结合有效容积法和“游离-吸附-溶解”多重封存机制,以盖层安全性为约束条件,建立了页岩气储层CO_(2)封存潜力评估模型;基于我国页岩气开发的现状,初步评估了我国未来枯竭页岩气储层CO_(2)封存潜力。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毛细管力封闭是页岩盖层对CO_(2)的主要封闭机理;在水平方向上,SRV被未经改造的致密页岩包围,可形成对CO_(2)侧向运移的有效屏障。基于以上机理研究,结合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一般经验,计算得到页岩气水平井单井控制SRV内的最大CO_(2)封存潜力可达71.2万t,其中游离封存机制的占比为41.82%,吸附封存机制的占比为56.79%,溶解封存机制的占比为1.39%。初步评估我国现有页岩气井的CO_(2)封存潜力为15.02亿t,未来新增页岩气井的封存潜力为121.04亿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地质封存 页岩气储层 圈闭机理 封存机制 封存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产品智能包装封口机械二级臂抗振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璐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0,共6页
工业产品智能包装封口机械二级臂的结构设计涉及多个关节和连杆,动力学参数极为复杂,设计的动力学模型在相对密度、模型强度和刚等度约束条件下,利用Altair Inspire对原模型结构进行拓扑优化,仍然无法去除原模型多余材料,其不同工况的... 工业产品智能包装封口机械二级臂的结构设计涉及多个关节和连杆,动力学参数极为复杂,设计的动力学模型在相对密度、模型强度和刚等度约束条件下,利用Altair Inspire对原模型结构进行拓扑优化,仍然无法去除原模型多余材料,其不同工况的受力会引起振动。设计出一种工业产品智能包装封口机械二级臂抗振方法。利用拉格朗日功能平衡法确定机械二级臂参数,计算其动能与势能,获得优化动力学参数。结合动力学参数分析包装封口机械二级臂相关参数,结合残余变形量与运动灵敏度,得到自由振动时微分方程描述。根据振动方程中描述的角位移、角速度作为反馈,带入PD控制求出机械二级臂控制律,根据非线性控制算法获得振动抑制控制量,从而完成机械二级臂抗振。通过实验证明:所提方法对工业产品智能包装封口机械二级臂抗振效果好,可提高产品质量,延长设备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二级臂抗振 工业产品智能包装封口 残余变形 微分增益 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式机械密封端面磨损演化特性研究
15
作者 宋凯亮 雷征 +3 位作者 郝木明 李强 任宝杰 李天照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44,共8页
为探究接触式机械密封磨损演化特性,以浸锑石墨密封环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运转时长的磨损试验,分析多工况下密封端面分形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磨损分形计算模型,探究端面磨损演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端面磨损率在磨合阶段先增大后... 为探究接触式机械密封磨损演化特性,以浸锑石墨密封环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运转时长的磨损试验,分析多工况下密封端面分形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磨损分形计算模型,探究端面磨损演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端面磨损率在磨合阶段先增大后减小,在稳定运行阶段逐渐趋于稳定,且磨损率与分形维数呈负相关;提高转速与轴向载荷均会增大磨损率,并加速磨损状态由磨合阶段进入稳定运行阶段;较大的PV值会导致密封端面产生严重的偏磨现象。在后续研究中,可以采用径向分区分别计算各个环带上磨损率的方式,以减小由于偏磨导致现有磨损计算模型产生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端面磨损 磨损演化 分形理论 浸锑石墨密封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低序级断层内部结构及封闭机制
16
作者 黄超 曾溅辉 +1 位作者 王建 吴义志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8-388,共11页
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低序级断层表现出较强的封闭性,对油气成藏及剩余油分布起重要的控制作用,但其内部结构及封闭机制研究尚不够深入。本文首先利用H68-XJ1井对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低序级断层进行系统取心,并对岩心开展断层内部结构单元... 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低序级断层表现出较强的封闭性,对油气成藏及剩余油分布起重要的控制作用,但其内部结构及封闭机制研究尚不够深入。本文首先利用H68-XJ1井对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低序级断层进行系统取心,并对岩心开展断层内部结构单元识别和划分,然后通过突破压力、全岩矿物成分、碳氧同位素组成等实验分析,进行断层岩特征及封闭机制研究。H68-XJ1井断裂带岩心识别出3个断层核和4个断层破碎带。断层核主要由断层角砾岩、碎裂岩和断层泥组成。断层破碎带位于断层核的两侧,发育大量的裂缝和微断层。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断层碳酸盐矿物充填具有普遍性,越靠近主断层核,碳酸盐含量越高。碳酸盐胶结物成分主要为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受碳酸盐胶结的影响,碎裂岩在测井上呈现致密高阻的特征。高压压汞实验显示其突破压力高,对断层封闭起决定作用。碳氧同位素分析表明,碳酸盐胶结物成因与深部热液流体有关。碳酸盐胶结增强了低序级断层的封闭能力,同时其测井特征有助于识别井上断点。本研究对丰富低序级断层封闭机理,提高低序级断层井上断点识别精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序级断层 断层内部结构 胶结作用 封闭机理 断点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织构对航空发动机机械密封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王长钊 郝木明 +4 位作者 任宝杰 袁俊马 李勇凡 李天照 宋凯亮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7,共7页
滑油系统是保障航空发动机稳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滑油系统机械密封性能至关重要。以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机械密封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3种常用槽型(激光脸、人字槽、螺旋槽)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槽型端面磨损表... 滑油系统是保障航空发动机稳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滑油系统机械密封性能至关重要。以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机械密封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3种常用槽型(激光脸、人字槽、螺旋槽)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槽型端面磨损表面轮廓和端面温度。实验结果表明:端面开槽有利于减少密封端面摩擦磨损,延长密封使用寿命,但不利于控制密封泄漏量;3种槽型中,人字槽表面磨损最轻微,运行温度最低,相比接触式密封温度降低3℃;螺旋槽磨损位置较为集中,有明显端面变形,运行温度最高,运行温度相比接触式密封升高5℃;激光脸槽磨损最大,但运行温度与接触式密封相差不大;螺旋槽泄漏量最小,激光脸槽泄漏量次之,人字槽泄漏量最大,且大于接触式密封泄漏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航空发动机 表面织构 螺旋槽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式机械密封动特性中的辅助密封研究进展
18
作者 赵祥 刘莹 廖浩然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2-636,共15页
非接触式机械密封的动特性关系着密封的安全稳定运行,辅助密封是影响密封系统动特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梳理和总结辅助密封的研究历程,有利于解决密封系统动特性问题.本文中首先归纳总结了影响非接触式机械密封动特性的辅助密封的关键参数... 非接触式机械密封的动特性关系着密封的安全稳定运行,辅助密封是影响密封系统动特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梳理和总结辅助密封的研究历程,有利于解决密封系统动特性问题.本文中首先归纳总结了影响非接触式机械密封动特性的辅助密封的关键参数.随后,对辅助密封与密封插入件之间的接触、摩擦及其自身刚度阻尼等研究历程和不足进行了梳理.最后,总结归纳了以提高主密封追随性为目标的密封系统动特性方面辅助密封研究关键和热点问题,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密封 接触特性 摩擦特性 动特性 机械密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压式自泵送机械密封端面的液膜汽化及其结构优化研究
19
作者 饶远 孙见君 闻兰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3-941,953,共10页
针对扩压式自泵送机械密封的液膜汽化问题,建立了基于Mixture两相流模型、黏温方程、饱和汽化压力和温度关系式的液膜汽化计算模型,研究了中高温工况下密封界面间液膜相变的主要区域和原因,并通过均匀实验法和NSGA-Ⅱ算法求得393 K工况... 针对扩压式自泵送机械密封的液膜汽化问题,建立了基于Mixture两相流模型、黏温方程、饱和汽化压力和温度关系式的液膜汽化计算模型,研究了中高温工况下密封界面间液膜相变的主要区域和原因,并通过均匀实验法和NSGA-Ⅱ算法求得393 K工况下的最优端面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相变主要产生于扩压环槽和密封面内径侧;随着介质温度的升高,气相体积分数增大以及介质的黏度降低,泵送效应减弱,高压区和低压区面积都减小;在保证密封运行稳定的前提下,求得刚漏比的最优解为257.17 GN·h/(m·L),此时的端面结构参数螺旋角β、密封坝坝长w_(d)、螺旋槽槽长w_(g)、螺旋槽槽深h_(g)、扩压环槽宽w_(k)分别为34.4°、5.2 mm、8.9 mm、43.3μm、5 mm。研究结果对端面结构优化设计、控制液膜相变和提高扩压式自泵送机械密封的密封性能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汽化 流体动压 密封性能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力耦合作用下涡轮泵用镶装式机械密封端面变形规律研究
20
作者 余嘉桐 孟祥铠 +3 位作者 赵文静 刘磊 张力豪 彭旭东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00-2912,共13页
以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用镶装式机械密封为研究对象,考虑密封静环的过盈配合作用及密封环与环座之间的接触,建立了其深冷工况下的热弹流润滑耦合模型,采用原始对偶内点优化方法 (IPOPT)处理接触带来的变形求解问题,研究了静环镶装过盈... 以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用镶装式机械密封为研究对象,考虑密封静环的过盈配合作用及密封环与环座之间的接触,建立了其深冷工况下的热弹流润滑耦合模型,采用原始对偶内点优化方法 (IPOPT)处理接触带来的变形求解问题,研究了静环镶装过盈量、转速和密封压力对深冷环境下涡轮泵镶装式机械密封端面变形行为及密封界面的热弹流润滑特性。结果表明,在密封环热力耦合作用及密封组件间的接触作用下,密封动静环端面间产生沿半径方向非单调变化的膜厚分布,深冷环境下的温度变形远大于密封压力的力变形;密封静环的初始过盈量在装配后的研磨去除影响工作状态下密封的液膜厚度分布,静环过盈量和深冷环境下的收缩变形是密封环结构设计中需重点考虑的因素。建立的考虑密封组件接触作用的流固热力耦合模型可为镶装式机械密封环的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泵 镶装式机械密封 深冷环境 原始对偶内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