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0 Mt/a环烷基油加氢裂化装置多产重石脑油的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泽腾 郑港西 方友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37,共7页
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4.0 Mt/a加氢裂化装置采用RN-410C RHC-210 RHC-220催化剂级配,通过分馏系统改造进行了多产优质化工原料的产品结构升级。标定结果表明,以焦化蜡油掺入量(w)为20.16%、氮质量分数为0.1846%、密度(20℃)为0.910 g/... 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4.0 Mt/a加氢裂化装置采用RN-410C RHC-210 RHC-220催化剂级配,通过分馏系统改造进行了多产优质化工原料的产品结构升级。标定结果表明,以焦化蜡油掺入量(w)为20.16%、氮质量分数为0.1846%、密度(20℃)为0.910 g/cm^(3)的混合蜡油为原料,在入口总压力为15.18 MPa、精制段和裂化段平均温度分别为385.6℃和389.3℃、采用一次通过流程的条件下,氢耗为2.98%,重石脑油收率为35.23%,尾油收率为10.69%。石脑油、喷气燃料、柴油产品指标均在合格范围内,其中喷气燃料烟点可达30 mm,柴油十六烷指数可达72.3、多环芳烃质量分数为1%,尾油BMCI为12;装置能耗为21.91 kgOE t(1 kgOE=41.8 MJ),达到同类装置先进水平。重石脑油选择性从上周期的77.3%提高到了本周期的84.2%,表明催化剂级配及反应分区调控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烷基 加氢裂化 重石脑油 喷气燃料 尾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润滑油加氢异构装置上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许育鹏 刘丹 +3 位作者 褚小立 章群丹 陈瀑 吴梅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29-738,共10页
基于大量有代表性的样本,采集其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预测加氢裂化尾油和基础油馏程、黏度、黏度指数和倾点的近红外分析模型,模型交互验证结果表明,近红外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通过配置在线近红... 基于大量有代表性的样本,采集其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预测加氢裂化尾油和基础油馏程、黏度、黏度指数和倾点的近红外分析模型,模型交互验证结果表明,近红外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通过配置在线近红外分析系统和应用所建加氢裂化尾油和基础油多性质近红外分析模型,将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于润滑油加氢异构装置,对加氢裂化尾油和基础油进行在线分析,可在30 min内完成对6路物料馏程、黏度、黏度指数和倾点的在线分析。加氢裂化尾油初馏点和终馏点的预测标准偏差分别为7和6℃,100℃黏度为0.261 mm^(2)/s,黏度指数为2;基础油初馏点和终馏点的预测标准偏差分别为5和6℃,40和100℃黏度分别为1.01、0.151 mm^(2)/s,倾点为3℃,黏度指数为1,满足工业现场快速分析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近红外 加氢裂化尾油 基础油 馏程 黏度 黏度指数 倾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异构脱蜡反应温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小珠 李鸣 +1 位作者 宫卫国 王泽爱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4-57,共4页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惠州石化分公司引进Chevron公司开发的加氢异构脱蜡专利技术,投资建设了400kt/a加氢异构脱蜡装置。以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在反应压力和氢油比相近的条件下,研究了加氢裂化尾油进料量、原料蜡含量和主产品150...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惠州石化分公司引进Chevron公司开发的加氢异构脱蜡专利技术,投资建设了400kt/a加氢异构脱蜡装置。以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在反应压力和氢油比相近的条件下,研究了加氢裂化尾油进料量、原料蜡含量和主产品150N基础油的倾点对反应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种原料,为达到150N基础油性质相同,进料量每提高1t/h,反应温度需提高约0.5℃;而在进料量稳定的情况下,150N基础油的倾点每降低1℃,反应温度需提高1.2℃左右;当进料量和150N基础油性质相同时,采用蜡含量越高的原料,则所需反应温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尾油 异构脱蜡 反应温度 倾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基础油异构化和非对称裂化(IAC)脱蜡技术工业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胡胜 田志坚 +1 位作者 辛公华 阎立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60,共4页
介绍了自主研发的加氢预精制异构化/非对称裂化-补充精制技术(IAC技术)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炼化分公司200 kt/a润滑油基础油加氢装置进行工业应用的情况。结果表明:在缓和的操作条件下,加工石蜡基200SN浅度脱蜡油、650SN... 介绍了自主研发的加氢预精制异构化/非对称裂化-补充精制技术(IAC技术)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炼化分公司200 kt/a润滑油基础油加氢装置进行工业应用的情况。结果表明:在缓和的操作条件下,加工石蜡基200SN浅度脱蜡油、650SN糠醛精制油和蜡下油三种原料油,可生产Ⅱ、Ⅲ类的轻质、中质和重质润滑油基础油;生产的Ⅱ类中质基础油和Ⅲ类重质基础油收率分别比传统的异构脱蜡技术提高约9百分点和20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基础油 加氢异构化 非对称裂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裂化尾油异构脱蜡催化剂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孙国方 郑修新 +1 位作者 刘有鹏 于海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2-46,共5页
研究了润滑油异构脱蜡催化剂中ZSM-22分子筛含量对基础油倾点和基础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分子筛含量降低催化剂活性略有下降,但基础油收率增加。以中海油惠州炼化分公司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对TH-2催化剂进行加氢工... 研究了润滑油异构脱蜡催化剂中ZSM-22分子筛含量对基础油倾点和基础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分子筛含量降低催化剂活性略有下降,但基础油收率增加。以中海油惠州炼化分公司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对TH-2催化剂进行加氢工艺考察以及稳定性评价,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20℃,反应压力14 MPa,氢油体积比600∶1,体积空速1.1 h-1。装置连续运行1 000 h,催化剂性能稳定,150N基础油倾点-18℃,基础油总收率达到7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尾油 ZSM-22分子筛 异构脱蜡 润滑油基础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裂化尾油作润滑油加氢原料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林荣兴 刘英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10,共5页
为合理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中国石化高桥分公司润滑油加氢装置采用VGO掺炼加氢裂化尾油、加工纯加氢裂化尾油以及加氢裂化尾油减压分馏后的塔底油直接进异构脱蜡单元的方法,增加了润滑油加氢原料的来源,改善了润滑油加氢原料的质量。重... 为合理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中国石化高桥分公司润滑油加氢装置采用VGO掺炼加氢裂化尾油、加工纯加氢裂化尾油以及加氢裂化尾油减压分馏后的塔底油直接进异构脱蜡单元的方法,增加了润滑油加氢原料的来源,改善了润滑油加氢原料的质量。重点对加氢裂化尾油作润滑油加氢原料的工业应用情况进行跟踪分析,考察了加氢裂化尾油作润滑油加氢原料时润滑油加氢装置的生产情况。结果表明,掺炼加氢裂化尾油或加工纯加氢裂化尾油可以生产多种高档润滑油加氢基础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尾油 润滑油 加氢 基础油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含量对异构脱蜡工艺加氢补充精制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国方 高鹏 +1 位作者 赵甲 于海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3-36,共4页
研究了润滑油基础油补充精制催化剂载体SiO_2含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iO_2质量分数为30%时,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酸性较强,催化剂的芳烃饱和性能最佳。以加氢裂化尾油脱蜡油为原料,采用SA-30催化剂时的最佳... 研究了润滑油基础油补充精制催化剂载体SiO_2含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iO_2质量分数为30%时,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酸性较强,催化剂的芳烃饱和性能最佳。以加氢裂化尾油脱蜡油为原料,采用SA-30催化剂时的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30℃、反应压力15 MPa、氢油体积比500、体积空速1.1h^(-1),此条件下加氢产物中芳烃质量分数为0.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尾油 加氢补充精制 润滑油基础油 芳烃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裂化尾油临氢降凝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高丽 马向荣 +1 位作者 王延臻 宋春敏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43,共5页
以ZSM-5分子筛为载体制备了Ni/Ca/ZSM-5临氢降凝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中Ni、Ca改性对润滑油基础油凝点、收率和黏度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Ni、Ca改性后,催化剂的裂化活性降低,润滑油基础油的收率和黏度指数升高。以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对... 以ZSM-5分子筛为载体制备了Ni/Ca/ZSM-5临氢降凝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中Ni、Ca改性对润滑油基础油凝点、收率和黏度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Ni、Ca改性后,催化剂的裂化活性降低,润滑油基础油的收率和黏度指数升高。以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对Ni-Ca/ZSM-5催化剂作用下的加氢工艺条件进行考察,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10℃、体积空速3.0 h^(-1)、反应压力15 MPa、氢油体积比500,在此条件下,润滑油基础油凝点为-17℃,黏度指数为93,收率为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尾油 ZSM-5分子筛 临氢降凝 润滑油基础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裂化尾油临氢降凝生产润滑油基础油 被引量:1
9
作者 高丽 马向荣 +3 位作者 王延臻 宋春敏 段红玲 宗丽娜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1-164,共4页
以齐鲁石化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采用实验室自制临氢降凝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进行实验,在反应压力15 MPa、温度260~340℃、空速1.0~3.0 h^-1、氢油比500的条件下,考察了反应温度和空速对润滑油基础油凝点、黏度指数和收率的影响。... 以齐鲁石化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采用实验室自制临氢降凝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进行实验,在反应压力15 MPa、温度260~340℃、空速1.0~3.0 h^-1、氢油比500的条件下,考察了反应温度和空速对润滑油基础油凝点、黏度指数和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300℃、空速为2.0 h-1时,可得到凝点为-16℃、收率为72.6%、黏度指数为97的润滑油基础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尾油 临氢降凝 催化剂 润滑油基础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裂化尾油蜡质量分数与异构脱蜡反应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鸣 宫卫国 +1 位作者 王泽爱 黄小珠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0-1034,共5页
在400kt/a加氢异构脱蜡装置上,控制压力15MPa、进料量38t/h、氢/油体积比约710,以及确保主产品150N性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考察了加氢裂化尾油蜡质量分数对加氢异构脱蜡单元入口温度和反应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床层入口温度和反应温... 在400kt/a加氢异构脱蜡装置上,控制压力15MPa、进料量38t/h、氢/油体积比约710,以及确保主产品150N性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考察了加氢裂化尾油蜡质量分数对加氢异构脱蜡单元入口温度和反应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床层入口温度和反应温度与加氢裂化尾油蜡质量分数呈线性关系,蜡质量分数增加1%,第1床层入口温度和反应温度分别需提高约1.8和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尾油 加氢异构脱蜡 反应温度 基础油 蜡质量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裂化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霞 白振民 +2 位作者 吴子明 范思强 曹正凯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4-230,共7页
考察了加氢裂化过程中转化深度、精制深度、氢分压及原料油类型对加氢裂化尾油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镇海炼化减压蜡油为原料,当转化率大于75%时,随着转化深度的增加,尾油中链烷烃与单环环烷烃的总量减少、黏度指数降低;随着精制... 考察了加氢裂化过程中转化深度、精制深度、氢分压及原料油类型对加氢裂化尾油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镇海炼化减压蜡油为原料,当转化率大于75%时,随着转化深度的增加,尾油中链烷烃与单环环烷烃的总量减少、黏度指数降低;随着精制温度的升高,精制生成油中环烷烃含量增加、尾油黏度指数增大;氢分压越高,尾油黏度指数越高、芳烃指数越低。加氢裂化尾油经溶剂脱蜡后,基础油黏度指数为123,收率为55.00%(w)。加氢裂化尾油经异构脱蜡后,基础油黏度指数为121,收率为68.91%(w)。采用这两种工艺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的黏度指数均满足APIⅢ类基础油标准,但采用异构脱蜡工艺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的黏度指数损失低、产品收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 润滑油基础油 原料油类型 工艺条件 尾油性质 黏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裂化尾油的加氢异构性能
12
作者 王强 沈本贤 +2 位作者 凌昊 贺产鸿 李坤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65-1269,共5页
在连续微型固定床反应装置中,氢气分压9.0MPa、温度300~345℃和体积空速0.6~1.2h^-1条件下评价了加氢裂化尾油的加氢异构性能。研究了反应产物的碳数分布和族组成变化,并建立了三集总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工艺条... 在连续微型固定床反应装置中,氢气分压9.0MPa、温度300~345℃和体积空速0.6~1.2h^-1条件下评价了加氢裂化尾油的加氢异构性能。研究了反应产物的碳数分布和族组成变化,并建立了三集总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润滑油基础油收率可达75%左右,粘度指数在110以上,适合生产API Ⅱ^+标准的润滑油基础油。所建立的芳烃和环烷烃、长链烷烃、轻质产物的三集总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产物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尾油 加氢异构 集总 基础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Mg加氢异构脱蜡催化剂临氢异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郑修新 余文东 +1 位作者 刘有鹏 孙国方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21,共6页
以制备的H-ZSM-23分子筛为载体,采用等体积共浸渍的方法制备加氢异构催化剂Pt/ZSM-23,Pt-Mg/ZSM-23-1%,Pt-Mg/ZSM-23-2%,研究Mg的引入对催化剂酸性质的影响,并以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对Pt/ZSM-23和Pt-Mg/ZSM-23-2%的临氢异构性能进行研... 以制备的H-ZSM-23分子筛为载体,采用等体积共浸渍的方法制备加氢异构催化剂Pt/ZSM-23,Pt-Mg/ZSM-23-1%,Pt-Mg/ZSM-23-2%,研究Mg的引入对催化剂酸性质的影响,并以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对Pt/ZSM-23和Pt-Mg/ZSM-23-2%的临氢异构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Mg的引入可极大降低催化剂的中强酸含量,催化剂选择性提高;将Pt/ZSM-23和Pt-Mg/ZSM-23-2%按体积比1∶1级配装填,在反应温度为325℃、反应压力为13 MPa、氢油体积比为500、液时体积空速为1.1h^(-1)的条件下,基础油收率由75.0%提高至79.0%;1 000h长周期运行期间催化剂性能稳定,150N润滑油基础油的倾点为-18℃、收率为48.0%,高于常规工业装置的46.0%,基础油总收率为79.3%,催化剂加氢异构性能优异,具备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加氢异构 加氢裂化尾油 润滑油基础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基础油络合-吸附精制工艺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蒋舰 周新红 +1 位作者 郭宝华 王瑞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23,共6页
以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MVI、HVIH馏分油为原料,在实验室进行白土精制和络合-吸附精制试验,对工艺条件和精制油质量作对比。结果表明:两种工艺的精制油均满足Q/SY 44—2009润滑油基础油标准的技术要求,对MVI脱蜡油,络合-吸附精制油... 以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MVI、HVIH馏分油为原料,在实验室进行白土精制和络合-吸附精制试验,对工艺条件和精制油质量作对比。结果表明:两种工艺的精制油均满足Q/SY 44—2009润滑油基础油标准的技术要求,对MVI脱蜡油,络合-吸附精制油质量优于白土精制油;对以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的HVIH脱蜡油,两种精制工艺油品质量相当。对两种工艺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对比发现,采用络合-吸附工艺取代白土工艺,固体废料量可以减少95%,精制油收率提高1.62百分点,油品损失降低82.3%,综合能耗降低11.1%,加工成本明显降低,因而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基础油 络合-吸附精制 白土精制 络合剂 吸附剂 加氢尾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加氢装置运行末期的生产状况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谷云格 徐亚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8-71,共4页
针对润滑油加氢装置运行末期,由于无法掺炼加氢裂化尾油,原料性质发生较大改变,导致加氢裂化精馏塔塔底油氮含量超标、基础油倾点不合格以及加氢裂化反应器内催化剂床层出现热点等问题,采取了提高加氢裂化、异构脱蜡反应温度及采用减二... 针对润滑油加氢装置运行末期,由于无法掺炼加氢裂化尾油,原料性质发生较大改变,导致加氢裂化精馏塔塔底油氮含量超标、基础油倾点不合格以及加氢裂化反应器内催化剂床层出现热点等问题,采取了提高加氢裂化、异构脱蜡反应温度及采用减二线蜡油等相关措施,使加氢裂化精馏塔塔底油满足异构脱蜡单元进料氮质量分数不大于2gμ/g、异构脱蜡系统减压塔塔底基础油倾点不高于-15℃的指标要求,加氢裂化反应器热点未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加氢 氮含量 基础油倾点 运行末期 加氢裂化尾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基加氢裂化尾油抽余油制备环保橡胶填充油的研究
16
作者 孙显锋 刘美芳 +2 位作者 李正 付刚 闵小建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32,共5页
以煤基加氢裂化尾油溶剂抽余油为原料,采用临氢降凝-溶剂抽提组合工艺,开展了降低抽余油凝点和降低抽余油多环芳烃含量、制备煤基环保橡胶填充油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压力为5.0 MPa、温度为350℃、质量空速为1.0 h-1、氢油体积比为800∶... 以煤基加氢裂化尾油溶剂抽余油为原料,采用临氢降凝-溶剂抽提组合工艺,开展了降低抽余油凝点和降低抽余油多环芳烃含量、制备煤基环保橡胶填充油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压力为5.0 MPa、温度为350℃、质量空速为1.0 h-1、氢油体积比为800∶1的条件下,抽余油的凝点由26℃降低为-6℃;以糠醛为溶剂,在抽提温度为60℃、剂油质量比为2∶1的条件下,对降凝油中大于300℃馏分开展了二级逆流抽提试验,制备了多环芳烃质量分数为1.88%、芳碳率C A为12.0%的环保橡胶填充油,其主要性质满足国家标准GB T 33322—2016中环保橡胶填充油A0709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橡胶填充油 临氢降凝 溶剂抽提 煤基加氢裂化尾油 多环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