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催化裂化柴油复合溶剂抽提芳烃工艺
1
作者 杨帅康 李琦 +3 位作者 许文龙 赵强 田原宇 乔英云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1-347,共7页
以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采用馏分切割的方式分离原料中含有较多单环芳烃的轻组分,仅保留重组分,选用复合溶剂探究多环芳烃抽提的实验条件,借助了反抽提技术进一步降低抽出油中饱和烃的含量,并通过减压蒸馏对复合溶剂进行回收。实验结果表... 以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采用馏分切割的方式分离原料中含有较多单环芳烃的轻组分,仅保留重组分,选用复合溶剂探究多环芳烃抽提的实验条件,借助了反抽提技术进一步降低抽出油中饱和烃的含量,并通过减压蒸馏对复合溶剂进行回收。实验结果表明,以重组分为原料,在复合溶剂V(环丁砜)∶V(N-甲基吡咯烷酮)=3∶7、剂油体积比为1.2、抽提温度50℃条件下,多环芳烃收率可达75.06%,多环芳烃含量为94.88%(w)。经预处理及溶剂抽提后,抽余油中的芳烃含量由原料中的79.47%(w)降至11.59%(w)。回收后的溶剂颜色变深,使用回收的溶剂进行抽提实验,多环芳烃收率为69.33%,相较于新鲜的溶剂抽提效率略有降低,实现了资源的可重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柴油 溶剂抽提 多环芳烃 复合溶剂 抽余油 反抽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烃中芳烃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何燎 李俊 +5 位作者 高梦舒 刘东阳 张宇豪 赵亮 高金森 徐春明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09-1926,共18页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精细化加工和节能降耗成为新趋势,“分子炼油”技术是炼油行业绿色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从石油烃中高效分离芳烃,为芳烃按需加工提供优质原料,是实现“分子炼油”理念的重要技术途径。详细介绍了芳烃与非芳烃...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精细化加工和节能降耗成为新趋势,“分子炼油”技术是炼油行业绿色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从石油烃中高效分离芳烃,为芳烃按需加工提供优质原料,是实现“分子炼油”理念的重要技术途径。详细介绍了芳烃与非芳烃及芳烃组分间分离技术研究现状,进一步总结了芳烃分离技术选型策略,并提出了芳烃分离低碳工业化主要发展方向,从而实现芳烃高值化利用和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 芳烃 混合物 分离 溶剂 分子炼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推理系统的稀释沥青黏度预测模型
3
作者 田镍 郑木莲 刘侠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20,共9页
为探究不同溶剂对沥青黏度的影响规律,采用碳氢溶剂(HS)和乙酸乙酯(EA)制备了单、复掺型稀释沥青,进行了布氏旋转黏度试验,分析了两种溶剂的降黏效果.基于模糊推理系统(FIS),建立了沥青黏度预测模型,并将预测值与试验测得的实际值作了... 为探究不同溶剂对沥青黏度的影响规律,采用碳氢溶剂(HS)和乙酸乙酯(EA)制备了单、复掺型稀释沥青,进行了布氏旋转黏度试验,分析了两种溶剂的降黏效果.基于模糊推理系统(FIS),建立了沥青黏度预测模型,并将预测值与试验测得的实际值作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单掺HS的降黏曲线呈指数函数倒数形式分布,且单掺的HS质量分数为10%~30%时,降黏曲线急速下降段的沥青黏度从88 000 mPa·s下降到5 800 mPa·s;复掺的HS和EA质量分数分别为10%和25%时,沥青黏度分别小于3 500 mPa·s和150 mPa·s,复掺HS和EA对沥青降黏效果较好,且EA降黏更高效;预测值与试验值的误差项MAE、MAPE、RMSE、R^(2)和配对t检验p值分别为12.216 7、0.068 5、18.159 4、0.999 3和0.667,表明预测模型能真实反映实际效果,建立的复掺溶剂型沥青黏度预测模型的精度较高,形成的交互式黏度计算窗口具有实用便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度 稀释沥青 模糊推理系统 碳氢溶剂 乙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化工园区土壤中石油烃(C_(10)~C_(40))的含量
4
作者 李超群 蒋敬思 +3 位作者 刘立平 赵锦华 吴宗源 任颖俊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1,共6页
样品参照标准处理后,分取约10 g,加入约8 g灼烧后的硅藻土,混合均匀,以体积比1∶1的丙酮-正己烷混合液进行加速溶剂萃取,萃取液浓缩至约1 mL后依照HJ 1021—2019净化。净化液进入气相色谱仪,其中的石油烃(C_(10)~C_(40))在HP-5色谱柱上... 样品参照标准处理后,分取约10 g,加入约8 g灼烧后的硅藻土,混合均匀,以体积比1∶1的丙酮-正己烷混合液进行加速溶剂萃取,萃取液浓缩至约1 mL后依照HJ 1021—2019净化。净化液进入气相色谱仪,其中的石油烃(C_(10)~C_(40))在HP-5色谱柱上以升温程序分离,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石油烃(C_(10)~C_(40))的质量浓度在31~6200 mg·L^(-1)内和保留时间窗5.09~32.78 min内的总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143s)为3.93 m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6.8%~102%,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8.2%~9.0%,有证标准物质测定值的相对误差为-9.7%。方法用于化工园区15个采样点的50个土壤样品的分析,在46个样品中检出了石油烃(C_(10)~C_(40)),最高检出量为540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C_(10)~C_(40)) 加速溶剂萃取 气相色谱法 土壤 化工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化工业园区表层土壤16种多环芳烃检测方法建立
5
作者 李国文 胡柠檬 +2 位作者 尤买艳 刘宇 刘淑娟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6-1033,共8页
为实现磷化工业园区表层土壤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检测,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16种PAHs残留的分析方法。并对仪器关键参数及样品前处理步骤进行了优化,采用加速溶剂对样品进行... 为实现磷化工业园区表层土壤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检测,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16种PAHs残留的分析方法。并对仪器关键参数及样品前处理步骤进行了优化,采用加速溶剂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选择离子监测(selective ion monitoring,SIM)模式检测,HP-5MS色谱柱分离,氘代内标法定量,16种PAHs可在20.0 min内完成色谱分离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优提取条件下,16种PAHs线性(10~1000μg·L^(-1))关系良好,平均相对响应因子(RRF)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7.4%,方法检出限为0.1~0.4μg·kg^(-1),定量下限为0.4~1.6μg·kg^(-1)。在空白样品添加3个不同质量比(2.5、10、50μg·kg^(-1))水平下,测得16种PAHs的平均回收率为65.7~93.4%、相对标准偏差(n=6)为0.5~9.1%。研究建立的方法具有简便快捷、回收率高、选择性强等优点,适合磷化工园区表层土壤中16种PAHs残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PAHs) 土壤 磷化工业园区 加速溶剂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溶剂法制备SiO_(2)填充的碳氢树脂基覆铜板及其性能表征
6
作者 严玉茹 李会录 +2 位作者 王超 于紫萱 薛小龙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112,共12页
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为树脂基体,SiO_(2)为填料,采用双辊开炼机和平板硫化机通过热压法制备SiO_(2)/碳氢高频板。探究树脂膜成型方法,以及在开炼机制膜下不同含量、形貌的SiO_(2)对碳氢高频板介电性能、剥离强度、导热性能、拉... 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为树脂基体,SiO_(2)为填料,采用双辊开炼机和平板硫化机通过热压法制备SiO_(2)/碳氢高频板。探究树脂膜成型方法,以及在开炼机制膜下不同含量、形貌的SiO_(2)对碳氢高频板介电性能、剥离强度、导热性能、拉伸性能和吸水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溶剂法制备的树脂胶膜,利用开炼机进行无溶剂制膜在复合树脂成型及材料性能等方面有明显优势;随着SiO_(2)含量的增加,碳氢高频板的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增大,剥离强度和吸水率均降低;填充相同粒径、含量的SiO_(2)时,球形SiO_(2)/碳氢高频板的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和吸水率低于角形SiO_(2)/碳氢高频板。当球形SiO_(2)质量分数为75%时,碳氢高频板的综合性能较优,介电常数低于3.3,介质损耗因数为0.002 2,吸水率低于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高频板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 无溶剂制膜 低介质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橡胶填充油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胡正海 王宁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7,共9页
概述了橡胶填充油(简称橡胶油)的分类、发展现状及国内外环保橡胶油的生产工艺和研究进展。环保橡胶油主要有处理芳烃油、重质环烷基油、浅度溶剂抽提油、残余芳烃抽提油以及调合油5大类。以润滑油精制装置副产抽出油、催化裂化油浆、... 概述了橡胶填充油(简称橡胶油)的分类、发展现状及国内外环保橡胶油的生产工艺和研究进展。环保橡胶油主要有处理芳烃油、重质环烷基油、浅度溶剂抽提油、残余芳烃抽提油以及调合油5大类。以润滑油精制装置副产抽出油、催化裂化油浆、渣油等为原料,环保橡胶油的生产工艺主要有溶剂精制工艺、复合溶剂抽提工艺、加氢精制-溶剂抽提复合工艺、加氢精制工艺等,这些工艺通过选择性脱除原料中的多环芳烃、保留低环芳烃和烷基芳烃来生产环保橡胶油,国内目前存在产能低、产品芳碳率低等问题,影响了环保橡胶油在国内的大规模应用,也影响环保型橡胶轮胎质量的提高。在原有技术方案上开发新的环保橡胶油生产工艺,探索新的加工路线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橡胶填充油 加氢精制 溶剂抽提 多环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阶煤热溶萃取物的配煤炼焦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显哲 胡振中 +8 位作者 胡大为 李显 贺世泽 赵纯亮 夏慈良 吴波 张小勇 罗光前 姚洪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20-2427,共8页
目前,使用黏结性添加物进行配煤炼焦,降低焦/肥煤的使用比例,是焦化行业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国内外学者已经在实验室阶段初步证明了低阶煤热溶萃取物替代焦/肥煤炼焦的可行性,工业化应用需要开展大规模的萃取物炼焦实际验证。基于此,... 目前,使用黏结性添加物进行配煤炼焦,降低焦/肥煤的使用比例,是焦化行业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国内外学者已经在实验室阶段初步证明了低阶煤热溶萃取物替代焦/肥煤炼焦的可行性,工业化应用需要开展大规模的萃取物炼焦实际验证。基于此,本文搭建了低阶煤热溶萃取装置,并与多家焦化厂展开合作,完成了萃取物替代焦/肥煤的小焦炉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萃取物取代20%肥煤或10%焦煤时能够明显降低焦炭的灰分,保持焦炭冷热性能基本不变。并且萃取物在炼焦过程中有72%~77%的留存率,不会造成焦炭产量的明显降低。因此,本研究明确了低阶煤热溶萃取物取代焦/肥煤炼焦方案的可行性,为焦化行业的降本增效提供了新选择,并进一步推动了低阶煤热溶萃取技术的工业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碳氢化合物 热解 溶剂萃取 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优先解聚”策略下生物质定向解聚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治宇 逯炀炀 +3 位作者 王文文 张玉春 易维明 付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41,共13页
木质素的来源、催化剂和溶剂对木质素整体转化和产物分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木质素优先解聚的最近研究进展,分析比较了酸催化剂、碱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以及非贵金属催化剂的优势与不足,指出金属负载型催化... 木质素的来源、催化剂和溶剂对木质素整体转化和产物分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木质素优先解聚的最近研究进展,分析比较了酸催化剂、碱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以及非贵金属催化剂的优势与不足,指出金属负载型催化剂能有效促进木质素苯丙烷单元间C-C键或C-O键的断裂转化为芳烃化合物,并对木质素脱出率和单体产率进行了评述与分析。对比分析了不同种类的溶剂对木质素的脱出率、碳水化合物的脱出率以及浆液的宏观结构造成的影响,发现醇类溶剂不仅可以断开木质素和半纤维素之间的酯键,而且可以保护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不受破坏,从而达到生物质高值化利用的效果。最后对当前生物质解聚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指出通过催化剂和溶剂结合可以有效地解聚出木质素单体,因此催化剂开发和溶剂的选择将是该领域未来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催化 木质素优先解聚 溶剂降解 碳氢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低压过热蒸汽热裂解塑料制油过程特性
10
作者 赵培涛 傅彬彬 +3 位作者 赵泉 左武 周海云 韩东太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20-3429,共10页
低碳清洁处理塑料垃圾对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在低压过热溶剂蒸汽体系中高效热裂解液化塑料的方法,以聚丙烯(PP)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原料,研究了塑料在溶剂低压过热蒸汽环境中(≤5MPa)热裂解液化过程... 低碳清洁处理塑料垃圾对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在低压过热溶剂蒸汽体系中高效热裂解液化塑料的方法,以聚丙烯(PP)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原料,研究了塑料在溶剂低压过热蒸汽环境中(≤5MPa)热裂解液化过程特性,并提出了两种塑料热液化过程中的降解机制。结果表明:低压有机溶剂蒸汽体系能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实现塑料的高效液化,330℃是本研究中实现塑料快速热裂解液化的起始温度。在此温度下,PP在甲醇、乙醇、丙酮中的热裂解液化率均为100%,HDPE在三种溶剂中的热裂解液化率分别为100%、72.9%和71.03%。在本研究条件下,塑料液化中小分子更容易发生缩聚反应,放出大量热并使反应体系温度出现不同幅度的飞升,从而为塑料进一步解聚为小分子提供能量,提高塑料的热裂解液化率。PP热裂解液化油中含氧化合物的质量分数大于40%,而HDPE的热裂解液化油中氧化物含量低,且烃类的质量分数大于80%,作为燃料使用的潜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 溶剂 低压过热蒸汽 热裂解 液化 回收 碳氢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溶剂校正结合高温离子源GC-MS/MS同时分析烟气中16种多环芳烃
11
作者 窦思颖 张华 +5 位作者 刘琪 沈海峰 张媛 朱怀远 廖惠云 姚忠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7-576,I0006,共11页
本研究建立了高温离子源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法结合基质溶剂校正,使用样品萃取溶液直接进样,同时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16种多环芳烃(PAHs)。考察了常温和高温离子源对目标物响应情况的影响,探究基质溶剂制备方法及基质... 本研究建立了高温离子源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法结合基质溶剂校正,使用样品萃取溶液直接进样,同时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16种多环芳烃(PAHs)。考察了常温和高温离子源对目标物响应情况的影响,探究基质溶剂制备方法及基质效应对目标物定量结果的影响,分析市售不同圆周卷烟烟气的释放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6种PAHs的定量工作曲线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的相关系数R2为0.996 4~0.999 8,检出限为0.29~1.48 ng/支,定量限为0.95~4.94 ng/支,在低、中、高3个不同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7.71%~123.26%,精密度为1.58%~9.45%。通过分析参比卷烟3R4F,该方法的检测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无明显差异。采用该方法检测市售58个品牌卷烟样品中的PAHs,总释放量为742.76~1 505.99 ng/支,并随卷烟焦油量减少而下降。该方法具有前处理简便,准确及重复性好的优点,适用于卷烟主流烟气中痕量PAHs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PAHs) 基质溶剂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 高温离子源 卷烟主流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装置副产C_9馏分制备芳烃溶剂油及石油树脂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杨靖华 许修强 曹祖宾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30,共5页
利用沸程在100-200℃的乙烯装置副产C9馏分为原料,研究了以Lewis酸为催化剂的两段聚合法制备芳烃溶剂油的工艺条件。主要考察催化剂用量、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对产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两段聚合法,在催化剂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 利用沸程在100-200℃的乙烯装置副产C9馏分为原料,研究了以Lewis酸为催化剂的两段聚合法制备芳烃溶剂油的工艺条件。主要考察催化剂用量、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对产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两段聚合法,在催化剂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质量分数1.0%、三氯化铝质量分数1.5%、聚合温度60℃、聚合时间6h的条件下,芳烃溶剂油收率为71.1%,石油树脂收率最高可达20%;同时所得的芳烃溶剂油切割为120号和200号溶剂油,指标达到行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装置 9碳 芳烃 溶剂油 石油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溶剂(ASE)提取、凝胶渗透色谱(GPC)联合固相萃取(SPE)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的多环芳烃 被引量:45
13
作者 张茜 刘潇威 +4 位作者 罗铭 王璐 李红 王迪 徐亚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1-777,共7页
建立了采用快速溶剂提取(ASE),固相萃取(SPE)与凝胶渗透色谱(GPC)协同净化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荧光检测器(HPLC-UV-FLD)串联检测土壤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多残留的检测方法.通过对加速溶剂提取仪提取条件,凝胶渗透色谱和固相萃取... 建立了采用快速溶剂提取(ASE),固相萃取(SPE)与凝胶渗透色谱(GPC)协同净化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荧光检测器(HPLC-UV-FLD)串联检测土壤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多残留的检测方法.通过对加速溶剂提取仪提取条件,凝胶渗透色谱和固相萃取净化条件的优化,确定土壤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多残留的前处理方法:提取溶剂为丙酮∶二氯甲烷(V∶V,50∶50),提取温度120℃,GPC在线浓缩系统真空腔真空度为130mbr/140mbr,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5mL二氯甲烷作为洗脱剂.方法回收率在62.9%—118.9%之间,RSD为0.6%—1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加速溶剂萃取 凝胶渗透色谱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烃类溶剂透过HDPE/MPA层状容器的传质模型 被引量:5
14
作者 承民联 裘兆蓉 全易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72-376,共5页
烃类溶剂透过HDPE/MPA层状聚合物共混物的传质过程符合溶解-扩散模型D/D0=a1eb1/φ。烃类溶剂渗透量J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为:J=a2eb2T。渗透量J随时间t的变化初始数天为指数关系,其后符合线性关系;M... 烃类溶剂透过HDPE/MPA层状聚合物共混物的传质过程符合溶解-扩散模型D/D0=a1eb1/φ。烃类溶剂渗透量J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为:J=a2eb2T。渗透量J随时间t的变化初始数天为指数关系,其后符合线性关系;MPA的体积分数φ为定值时,温度升高,D/D0值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溶剂 HDPE MPA 共混物 层状容器 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104区块重复酸化增注工作液优选 被引量:4
15
作者 程兴生 舒玉华 +1 位作者 陈伟 赵辉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1998年第3期17-20,共4页
在深入研究储层特征、回注污水及前期酸化等对储层伤害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结果,考虑了一些室内试验无法模拟的因素,对酸化工作液进行了重点优选.采用有机溶剂前冲洗地层,再用有机缓速酸酸化,满足了深度酸化和重复酸化过程中保护... 在深入研究储层特征、回注污水及前期酸化等对储层伤害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结果,考虑了一些室内试验无法模拟的因素,对酸化工作液进行了重点优选.采用有机溶剂前冲洗地层,再用有机缓速酸酸化,满足了深度酸化和重复酸化过程中保护储层的要求,初步解决了桩西油田低渗透地层欠注井重复酸化增注的难题。先期使用酸化工作液试验的两口井均获得了显著的增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压裂 增注 水力压裂 压裂液 油层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E萃取-SPE净化-HPLC法测定土壤中多环芳烃 被引量:39
16
作者 卢福峰 邢核 +1 位作者 许秀艳 李国刚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27,31,共4页
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固相萃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的方法,优化了试验条件。方法线性关系良好,16种多环芳烃的检出限在0.412 ng/g^3.974 ng/g之间,空白加标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2%~12.7%之间,基质加标回收率在60.4... 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固相萃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的方法,优化了试验条件。方法线性关系良好,16种多环芳烃的检出限在0.412 ng/g^3.974 ng/g之间,空白加标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2%~12.7%之间,基质加标回收率在60.4%~126%之间。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离效果好,能够满足土壤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加速溶剂萃取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烃提高凝析气井产能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敬松 李相方 唐恩高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2期51-53,共3页
凝析气井在低于露点压力生产时,由于凝析油析出并在井筒附近发生聚集,导致气井产能下降,通过向井内注入烃类溶剂,利用反蒸发及混相机理,可以恢复气井产能,提高凝析气藏采收率。以实际凝析气藏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注入介质、储层... 凝析气井在低于露点压力生产时,由于凝析油析出并在井筒附近发生聚集,导致气井产能下降,通过向井内注入烃类溶剂,利用反蒸发及混相机理,可以恢复气井产能,提高凝析气藏采收率。以实际凝析气藏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注入介质、储层物性、流体性质等因素对提高气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入丁烷加戊烷可以完全解除近井地带凝析液堵塞,改善凝析气藏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气井 产能 烃类溶剂 井筒 采收率 流体性质 丁烷 戊烷 地层压力 露点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小麦中多环芳烃 被引量:7
18
作者 薛海全 崔兆杰 +1 位作者 杜世勇 王在峰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46,共5页
建立了小麦中8种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样品通过加速溶剂萃取,经全自动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浓缩联用系统和硅胶柱净化,最后用GC-MS测定。实验中优化了加速溶剂萃取条件和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条件。结果表明,在120℃用正己烷-丙酮(V∶V=1∶1)提... 建立了小麦中8种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样品通过加速溶剂萃取,经全自动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浓缩联用系统和硅胶柱净化,最后用GC-MS测定。实验中优化了加速溶剂萃取条件和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条件。结果表明,在120℃用正己烷-丙酮(V∶V=1∶1)提取8min,萃取3次的提取效果最好,1000~1800s是凝胶渗透色谱净化的最佳收集时间段。方法的样品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70.6%~117.7%、5.42%~16.6%。多环芳烃的方法检测限在0.11~0.9μg/kg之间。用该方法测得小麦样品中8种PAHs含量在7.6~495.2μg/kg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多环芳烃 加速溶剂萃取 凝胶渗透色谱 气质联用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样品中多环芳烃的GC-MS快速分析方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佟玲 周瑞泽 +2 位作者 吴淑琪 张玲金 李重九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24-126,129,共4页
In this study,a GC-MS/SIM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16 PAHs in soil by ASE on-line clean-up.The average recoveries were ranged from 67% to 129%.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were between 2.7% and 21.1%.The calcula... In this study,a GC-MS/SIM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16 PAHs in soil by ASE on-line clean-up.The average recoveries were ranged from 67% to 129%.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were between 2.7% and 21.1%.The calculated limits of detection were no more than 0.95 ng/g.This method was fast,simple,and cost-saving,and can be used in the large quantities of samples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 accelerated solvent extraction(ASE) soil GC-MS RESIDUES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沙四段烃源岩留-排烃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颜永何 邹艳荣 +3 位作者 屈振亚 蔡玉兰 魏志福 彭平安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9-86,共8页
东营凹陷沙四段是渤海湾盆地优质烃源岩层,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选取沙四段烃源岩,运用IH-Tmax图,进行了演化趋势分析。采用溶胀实验对烃源岩的留烃能力进行模拟研究,结合该地区的生烃特征和生烃过程,对沙四段留-排烃史进行了恢复。部... 东营凹陷沙四段是渤海湾盆地优质烃源岩层,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选取沙四段烃源岩,运用IH-Tmax图,进行了演化趋势分析。采用溶胀实验对烃源岩的留烃能力进行模拟研究,结合该地区的生烃特征和生烃过程,对沙四段留-排烃史进行了恢复。部分样品是由同一生烃母质演化而来的,而且随着成熟度不断增加,可以视为一自然演化剖面。留烃量模拟显示,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溶胀比下降,留烃量随之降低,其中未成熟样品留烃能力最强。液态烃中各组分的留烃量也不同,饱和烃留烃量最低,最容易从烃源岩中排出,而NSOs留烃量最大。将留烃史与盆地生烃史结合,得到东营凹陷沙四段的整个留-排烃过程。建立了自然演化系列样品留烃量的实验与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胀 留烃量 排烃史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