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接入的花瓣式配电网故障自愈策略
1
作者 陈晓龙 孙中青 +3 位作者 李永丽 黄奕俊 蔡燕春 张少凡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70,共10页
为消除花瓣式配电网的故障阻塞,实现花瓣式配电网与园区综合能源系统(PIES)协同优化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优化模型的故障自愈策略。分析了花瓣式配电网发生故障阻塞的原因及其与PIES功率交互的过程。设计了基于“重构-激励”双层优... 为消除花瓣式配电网的故障阻塞,实现花瓣式配电网与园区综合能源系统(PIES)协同优化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优化模型的故障自愈策略。分析了花瓣式配电网发生故障阻塞的原因及其与PIES功率交互的过程。设计了基于“重构-激励”双层优化模型的动态故障自愈策略流程。其中,考虑负载均衡度、网络损耗及开关操作简便性,建立了基于网络重构的上层优化模型;考虑配电系统运营商与PIES聚合商的利益均衡,引入主从博弈思想,通过激励电价实现双方博弈互动,建立了基于激励型需求响应的下层优化模型。使用MATLAB软件搭建算例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有效消除了故障阻塞,实现了花瓣式配电网故障后快速自愈及优化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瓣式配电网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故障自愈 故障阻塞 激励型需求响应 主从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动态碳排的含氢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调度 被引量:1
2
作者 许乐 徐玉韬 +2 位作者 袁旭峰 熊炜 陆之洋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9,共10页
在“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含氢综合能源系统(hydrogen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HIES),以其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集成应用,已成为推动高效节能与实现深度脱碳的关键途径之一。HIES不仅有助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更能有效促进碳排放的减少... 在“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含氢综合能源系统(hydrogen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HIES),以其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集成应用,已成为推动高效节能与实现深度脱碳的关键途径之一。HIES不仅有助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更能有效促进碳排放的减少。为充分挖掘氢能在HIES中蕴含的低碳潜力,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电气混合制氢及多氢能协同优化的HIES低碳经济调度策略。在传统IES基础上引入电制氢系统和气制氢系统,并对其产-储-用全过程进行精细化建模,在HIES中实现多元氢能的协调产用;为进一步控制系统碳排量以及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通过在HIES供给侧中引入动态碳排放因子来降低碳排放量,并减少弃风弃光。算例分析表明,所提出的计及动态碳排因子的电气混合制氢调度策略能够有效提高HIES的经济性和低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碳排放因子 氢能多元产用 含氢综合能源系统 低碳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能量转换装置可变效率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调度 被引量:1
3
作者 姜延卓 高冲 +4 位作者 刘艳云 张真理 叶荣江 李万彬 谢庆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83,共13页
为了全面考虑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性能,提出一种计及能量转换装置可变效率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运行方法。首先,对具有可变效率的能量转换设备运行特性曲线进行分段线性化处理。其次,建立以经济成本、碳排放量和综合能源利用效率为... 为了全面考虑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性能,提出一种计及能量转换装置可变效率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运行方法。首先,对具有可变效率的能量转换设备运行特性曲线进行分段线性化处理。其次,建立以经济成本、碳排放量和综合能源利用效率为优化对象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并通过Charnes-Cooper变换解决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目标的非凸非线性问题。最后,在求解该多目标模型时,运用规格化法平面约束法生成均匀分布的帕累托前沿,再采用改进熵权双基点法决策出折衷最优解。对修改的IEEE 33节点电网和8节点热网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模型和算法可以得到兼顾综合能源系统经济性、低碳性及高效性的优化运行方案,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多目标优化 可变效率 规格化法平面约束法 改进熵权双基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能综合能源系统的自适应最优能量调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东阳 崔佳 +3 位作者 赵宇航 王仕瀚 吴筱熳 秦博宇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6,共8页
氢能综合能源系统已成为一种应对化石燃料枯竭和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的有效方案。为增强系统稳定性,提高运行效率,本文提出一种使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的最优能量调度方法。最优调度问题被建模为一个具有动作空间、环境状... 氢能综合能源系统已成为一种应对化石燃料枯竭和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的有效方案。为增强系统稳定性,提高运行效率,本文提出一种使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的最优能量调度方法。最优调度问题被建模为一个具有动作空间、环境状态和动作值函数的马尔科夫决策过程(MDP)问题。基于策略梯度和神经网络,通过对动作-评价网络的训练和策略迭代,提出了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的最优能源调度方法,可根据氢能综合能源系统的动态响应进行自适应优化。最后结合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综合能源系统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马尔科夫决策过程 自适应最优能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发展现状、问题与机制研究
5
作者 冯义钧 张健赟 +2 位作者 向柏祥 李祥升 赵树成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38,共6页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内涵,多品种电源协同互补、新能源稳妥有序替代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任务,国家积极出台政策鼓励支持风光火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模式。然而,当前以大型风光清洁能源基地为代表的多能互补型项目,...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内涵,多品种电源协同互补、新能源稳妥有序替代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任务,国家积极出台政策鼓励支持风光火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模式。然而,当前以大型风光清洁能源基地为代表的多能互补型项目,在投资、建设、运行和经营等过程中面临一系列挑战。系统梳理了我国多能互补发展现状,深入剖析了多能互补型基地投资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从规划机制、调度机制、价格机制和需求响应等4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机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互补 综合能源基地 新型电力系统 清洁能源消纳 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Fe基添加剂对准东煤热解特性的影响及动力学分析
6
作者 刘健 朱玉雯 +3 位作者 王愿洁 王帅 马天明 刘汉桥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5,共6页
采用热重法研究Fe基添加剂种类与升温速率对准东脱灰煤热解特性的影响,并采用单一反应模型(Doyle积分法)和分布活化能模型(Miura积分法)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Fe基添加剂均增加煤热解的质量损失率,其中Fe(NO_(3))_(3)对煤热解... 采用热重法研究Fe基添加剂种类与升温速率对准东脱灰煤热解特性的影响,并采用单一反应模型(Doyle积分法)和分布活化能模型(Miura积分法)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Fe基添加剂均增加煤热解的质量损失率,其中Fe(NO_(3))_(3)对煤热解质量损失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Fe_(2)(C_(2)O_(4))_(3)和FeCl_(3)。随着升温速率增大,煤热解质量损失速率曲线朝着高温方向偏移,最大质量损失速率对应的温度升高。采用Doyle积分法计算10℃/min升温速率下的煤样热解动力学参数,与脱灰煤相比,4种铁源均降低了煤热解活化能。负载Fe(NO_(3))_(3)煤样在活泼热解和热缩聚阶段的活化能均为最低,分别为10.61和14.50 kJ/mol,其次为负载FeCl_(3)、Fe_(2)(C_(2)O_(4))_(3)、Fe的煤样,但该积分法只能求得某一较窄温度范围内活化能的平均值。采用Miura积分法得到各煤样转化率在0.1—0.9的连续分布的活化能,且随着转化率增加,热解活化能逐渐增大。其中,添加Fe(NO_(3))_(3)煤样的热解活化能最低,分布在12.58—84.95 kJ/mol,其次为添加FeCl_(3)和Fe_(2)(C_(2)O_(4))_(3)的煤样,与Doyle积分法计算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Fe基添加剂 Doyle积分法 Miura积分法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转移的5G融合配电网储能调控与削峰填谷方法
7
作者 尹喜阳 王忠钰 +2 位作者 欧清海 马文洁 李从非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9-106,共8页
为降低5G基站运营成本和配电网负荷峰谷差,提出一种基于能量转移的5G融合配电网储能调控与削峰填谷方法。构建5G融合配电网储能调控与削峰填谷系统,提出了能量转移模型;以降低5G基站运营成本及提高削峰填谷收益为目标,设计基站储能调控... 为降低5G基站运营成本和配电网负荷峰谷差,提出一种基于能量转移的5G融合配电网储能调控与削峰填谷方法。构建5G融合配电网储能调控与削峰填谷系统,提出了能量转移模型;以降低5G基站运营成本及提高削峰填谷收益为目标,设计基站储能调控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多主体能量转移的基站储能调控优化算法,以实现5G基站与配电网的互利共赢。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2种传统的基站储能调控算法,所提算法可有效促进配电网削峰填谷,实现了5G基站降本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基站 5G融合配电网 能量转移 储能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氢能汽车需求响应的电-气-氢综合能源系统事件式分布鲁棒优化调度
8
作者 朱振山 郭磊 罗冠辉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19-3229,I0057-I0063,共18页
在电力系统向能源低碳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氢能具有零碳排、高能量密度的特点,电-气-氢综合能源系统具备巨大的应用潜力。为充分发挥氢能汽车和氢供应链促进电-气-氢系统经济可靠运行的优势,该文提出一种考虑氢能汽车需求响应的电-气-氢... 在电力系统向能源低碳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氢能具有零碳排、高能量密度的特点,电-气-氢综合能源系统具备巨大的应用潜力。为充分发挥氢能汽车和氢供应链促进电-气-氢系统经济可靠运行的优势,该文提出一种考虑氢能汽车需求响应的电-气-氢综合能源系统事件式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建立基于消费者心理学的氢能汽车充氢-放电需求响应模型,引入效用函数量化消费者满意程度,并通过氢能汽车充氢-放电的响应容量反映其参与调度的响应意愿。其次,建立掺氢入气与长管拖车运氢的氢供应链模型,提出考虑氢能汽车需求响应的氢供应链参与系统协同调度的运行模式。此外,针对风电预测误差不确定性,在传统风电预测误差分布的概率距离模糊集中纳入离散场景信息构造了事件式分布模糊集,提出一种基于事件式分布模糊集的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调度策略,并采用事件式仿射决策规则进行求解。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兼顾系统运行经济效益并提升系统应对风电不确定性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氢综合能源系统 氢能汽车需求响应 氢供应链 事件式分布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路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3
9
作者 严新平 韩亚 +2 位作者 吴兵 李梦霞 张笛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2,共8页
水路交通系统是以船舶等为载运工具、以港口为节点、以海洋、江河、湖泊等水域为通道的一种运输方式,能够实现货物、人员的搭载与时空位移,是综合交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水路交通系统发展现状,梳理了水路... 水路交通系统是以船舶等为载运工具、以港口为节点、以海洋、江河、湖泊等水域为通道的一种运输方式,能够实现货物、人员的搭载与时空位移,是综合交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水路交通系统发展现状,梳理了水路交通系统未来需求及技术特征,提出了水路交通运输规划与组织优化、绿色船舶动力系统及供给体系、人机共融船舶岸基驾控系统、海域立体综合运输系统、水路交通系统控制体系、气象导航与安全航行等未来水路交通系统发展方向,为提高水路交通系统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新一代航运系统 岸基驾控 新能源动力 海域立体运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陆清洁能源基地±800kV/10000MW直流外送拓扑设计 被引量:5
10
作者 向往 梅晓波 +3 位作者 赵峥 郑宽 孟沛彧 文劲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52-2066,共15页
大力开发大规模清洁能源基地是国家“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的重点任务。针对藏东南地区大规模水电、光伏送出场景,计及新能源基地海拔高、输电走廊受限问题,设计了±800 kV/10000 MW多直流电压等级混合直流、多直流电压等... 大力开发大规模清洁能源基地是国家“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的重点任务。针对藏东南地区大规模水电、光伏送出场景,计及新能源基地海拔高、输电走廊受限问题,设计了±800 kV/10000 MW多直流电压等级混合直流、多直流电压等级柔直和四端混合直流系统送出拓扑。针对沙戈荒地区风电、光伏送出场景,设计了±800 kV/10000 MW三端柔直、四端柔直和多直流电压等级混合直流系统送出拓扑。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搭建了各拓扑方案的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了各拓扑的技术特点。通过研究,以期为未来相关工程实践拓扑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并网 柔性直流输电 常规直流输电 换流器拓扑 架空线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用能经济性与用户满意度灵活协同的综合能源系统双层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华昊辰 吴浩星 +2 位作者 陈星莺 吴星辰 余昆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74-4184,I0065-I0067,I0064,共15页
在含氢能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参与碳交易的能量协同优化过程中,用户经济性和满意度目标一致性动态变化,给含多决策变量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能量协同优化带来了挑战。为此,该文构建了包含氢能梯级利用的冷热电联产系统模型,提出了基于预测平... 在含氢能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参与碳交易的能量协同优化过程中,用户经济性和满意度目标一致性动态变化,给含多决策变量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能量协同优化带来了挑战。为此,该文构建了包含氢能梯级利用的冷热电联产系统模型,提出了基于预测平均投票数指标的用户综合需求响应策略,具体地,以上层综合能源运营商为领导者和下层用户聚合商为跟随者构建了主从双层博弈均衡模型,并采用基于成功历史的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嵌套CPLEX求解双方收益均衡化的交互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所提策略提升了双方收益,且该文采用基于成功历史的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的求解时间分别比差分进化算法、遗传算法、自适应遗传算法减少了15.6%,8.6%,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能量协同 碳交易 基于成功历史的自适应差分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风光综合基地多风险量化及长期多目标协调优化调度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志鹏 于志辉 +2 位作者 程春田 王进 冯仲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18-130,共13页
水风光一体化运行可以发挥多种能源优势,提高综合效益。风光能源大规模并入水电基地,因不确定性增加致使系统能源消纳和电力供应问题更加突出,将面临更高弃水和缺电风险。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评估各时段蓄水状态的风险量化方法。基于... 水风光一体化运行可以发挥多种能源优势,提高综合效益。风光能源大规模并入水电基地,因不确定性增加致使系统能源消纳和电力供应问题更加突出,将面临更高弃水和缺电风险。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评估各时段蓄水状态的风险量化方法。基于该方法构建了考虑弃水量、发电量、弃水风险和缺电风险的多目标调度模型,基于双层优化,采用动态规划、离散微分动态规划和逐步优化相结合的算法进行高效求解,将分层序列法与线性加权和法嵌入算法中,以协调多目标矛盾。最后,以中国某水风光综合基地为工程背景模拟调度,并将所提模型与传统模型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较好地刻画运行风险,通过调整水电运行方式能合理消纳新能源,并获得更高稳定收益;模型能以较高效率完成求解,并满足实际调度时效性要求;在实际场景与预测场景出现偏差时,能显著降低弃水损失,通过改变水电运行方式以适应新能源日益增长带来的运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量化 弃水 缺电 优化调度 不确定性 水风光综合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踪源荷实时变化的仿射最优电-气能流在线计算方法
13
作者 陈飞雄 郑翔昊 +3 位作者 邵振国 郭奕鑫 林勇棋 蔡明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29-3339,I0092-I0097,共17页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逐步提高,电-气互联系统的运行态势更为复杂多变。为响应源荷的实时变化,该文提出一种仿射最优电-气能流在线计算方法。首先,利用泰勒展开与隐式有限差分法构建天然气动态模型,并采用流速基值自适应校正方法提高模型...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逐步提高,电-气互联系统的运行态势更为复杂多变。为响应源荷的实时变化,该文提出一种仿射最优电-气能流在线计算方法。首先,利用泰勒展开与隐式有限差分法构建天然气动态模型,并采用流速基值自适应校正方法提高模型准确性。其后,利用仿射算术描述系统的源荷不确定性,将最优能流由确定域拓展至仿射域,构建仿射最优电-气能流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离线优化获取最优调度方案关于噪声元的仿射解析表达式,利用噪声元追踪源荷的实时变化,进而在线获取决策方案。所提方法依据即时信息快速决策,可满足实时调度需求。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动态模型的准确性,表明所提在线方法的调度性能接近具有完备预测信息的最优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互联系统 最优能流 源荷不确定性 在线计算 仿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5G融合配电网的基站能量共享方法
14
作者 尹喜阳 吕国远 +5 位作者 王忠钰 卢志鑫 刘乙召 李从非 周振宇 麻秀范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0-317,共8页
针对5G融合配电网的经济性多基站能量共享机理及实现方法这一关键性问题,首先,构建基站能量共享系统,提出基站能量共享能力模型,建立基站间能量共享连接以及配电网-基站购电模型;之后,提出基于一对多升价匹配的低成本基站能量共享方法,... 针对5G融合配电网的经济性多基站能量共享机理及实现方法这一关键性问题,首先,构建基站能量共享系统,提出基站能量共享能力模型,建立基站间能量共享连接以及配电网-基站购电模型;之后,提出基于一对多升价匹配的低成本基站能量共享方法,解决能量共享冲突问题;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所提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基于单边匹配的基站能量共享算法和基站最优购电算法,所提算法能够使基站群购电成本和弃光量分别降低14.37%、41.80%和56.80%、85.58%,可促进基站购电成本降低与新能源就地消纳,助力5G网络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融合配电网 多基站能量共享 基站能量共享冲突 新能源就地消纳 一对多升价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推进新疆大规模综合能源基地的发展(续) 被引量:26
15
作者 严陆光 夏训诚 +3 位作者 吕绍勤 吴甲春 林闽 黄常纲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共4页
新疆能源资源丰富,地缘位置特殊,在国家的能源储备、能源供给、能源安全和能源通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叙述了发展新疆综合能源基地的主要内容、新疆综合能源基地建设设想和推进新疆大规模综合能源基地发展的主要建议。
关键词 新疆 可再生能源 综合能源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源端基地综合能源系统的技术方案设计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刘斌 张玉琼 +4 位作者 麻林巍 李政 赵强 陈思源 孔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68-580,共13页
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大规模发展,面临着风光资源和电力负荷逆向分布以及可再生能源电力输出不稳定等问题的挑战。为此,有学者提出"源端基地综合能源系统"的概念,提议通过多能互补、特高压直流输电、就地消纳等途径促进风光... 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大规模发展,面临着风光资源和电力负荷逆向分布以及可再生能源电力输出不稳定等问题的挑战。为此,有学者提出"源端基地综合能源系统"的概念,提议通过多能互补、特高压直流输电、就地消纳等途径促进风光资源充分利用。该文基于该概念,结合西北地区实例开展建模优化研究,以明确系统的技术方案及揭示其优化规律。首先,通过政策解读和工程技术调研,明确建模的目的和边界。之后,以最大化风光电力占比和最小化系统总成本为目标函数,建立仅考虑特高压直流外送和进一步考虑需求响应的2类系统优化模型,分别得到帕累托最优前沿,并通过分析对比揭示风光电力占比提高过程中系统优化配置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为实现高风光电力占比的外送,应更加重视配套风电机组、天然气联合循环机组、锂电池储能机组的建设,以形成若干风光气储一体化基地。此外建议尽早引入需求响应机制来改善电力外送经济性、促进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端基地 综合能源系统 建模优化 特高压直流 需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风电场和储能系统联合运行的输电系统扩展规划 被引量:34
17
作者 郑静 文福拴 +2 位作者 李力 王珂 高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5-142,共8页
储能系统可以为电力系统提供调频和备用等辅助服务,与风电场联合运行时还可以平抑风电功率波动,改善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风电场和储能系统(简称风储系统)联合运行已成为一种受推崇的运行模式。因此,在未来的输电系统规划中就需... 储能系统可以为电力系统提供调频和备用等辅助服务,与风电场联合运行时还可以平抑风电功率波动,改善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风电场和储能系统(简称风储系统)联合运行已成为一种受推崇的运行模式。因此,在未来的输电系统规划中就需要适当考虑风储系统的联合运行,这正是文中旨在解决的中心问题。首先,以钠硫储能系统为例,分析了储能系统成本与可放电次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风储系统联合运行策略,在降低储能系统成本和平抑风电功率波动之间进行合理折中。之后,建立了考虑风储系统联合运行的输电系统两层规划模型,综合考虑了输电投资成本和风储运行成本,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求解所建立的优化模型。最后,用18节点和46节点算例系统说明了所提出模型与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钠硫储能系统 联合运行 输电系统规划 两层规划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性直流互联的抽水蓄能与可再生能源协同运行策略 被引量:22
18
作者 孙凯祺 李可军 +2 位作者 刘智杰 王卓迪 王美岩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1-48,92,共9页
为了抑制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并网波动,提出一种适用于含抽水蓄能电站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协同运行策略。该策略根据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电压波动情况,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利用直流输电系统并网之前,通过调... 为了抑制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并网波动,提出一种适用于含抽水蓄能电站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协同运行策略。该策略根据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电压波动情况,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利用直流输电系统并网之前,通过调整抽水蓄能机组的运行速率以及计划输出功率,减少其实际出力与预测出力偏差,从而降低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波动对交流系统带来的影响。通过建立由互联抽水蓄能电站、风力发电场、光伏发电站和交流电网组成的四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 抽水蓄能 可再生能源并网 协同运行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电价型需求侧响应含碳捕集设备的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 被引量:84
19
作者 崔杨 曾鹏 +3 位作者 王铮 王茂春 张节潭 赵钰婷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47-459,共13页
目前,通过各类低碳技术辅之合理的市场机制是实现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运行的重要手段。将碳捕集技术引入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调度中,并考虑到碳捕集设备高能耗导致难以在峰荷额定运行的问题,将电价型需求侧响应引入系统,综合系统经济性和低碳... 目前,通过各类低碳技术辅之合理的市场机制是实现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运行的重要手段。将碳捕集技术引入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调度中,并考虑到碳捕集设备高能耗导致难以在峰荷额定运行的问题,将电价型需求侧响应引入系统,综合系统经济性和低碳性。首先,以负荷波动性为目标构建电价型需求侧响应模型,对原始负荷曲线"削峰填谷"。其次,建立以综合成本最低为目标含碳捕集电厂的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模型,并将需求侧响应结果引入模型,构建双阶段模型。最后,利用CPLEX优化软件,基于改进的IEEE-30节点电网模型、7节点气网模型和6节点热网模型对文中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兼顾低碳性和经济性,可为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碳捕集技术 电价型需求侧响应 削峰填谷 CPL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的综合能源系统工程规划设计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钟崴 王丽腾 +3 位作者 赵宏飞 戴哲 林小杰 俞自涛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2年第4期365-373,共9页
随着中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中国能源生产消费革命迫切需要推进综合能源建设。综合能源建设对能源系统规划的全局性、系统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可再生能源的飞速发展和各种新型能源单元的出现使得能源系统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提高,... 随着中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中国能源生产消费革命迫切需要推进综合能源建设。综合能源建设对能源系统规划的全局性、系统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可再生能源的飞速发展和各种新型能源单元的出现使得能源系统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提高,传统的能源系统规划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的诉求。中国能源系统规划领域迫切需要引入系统工程方法来改造传统规划方法,因此借鉴系统工程理论中的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 engineering,MBSE)概念,从MBSE在中国其他行业的实践应用出发,依托系统工程理念提出采用MBSE的综合能源规划路线。相比于传统系统工程方法下的能源系统规划设计,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综合能源规划设计方法从概念性设计开始包含了能源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由单元设计、能源子系统设计、综合能源系统评价、实际应用验收4个阶段组成。各个单元模型之间相互关联,保证对于不同系统的结构、需求、行为存在差异时快速迭代。采用MBSE手段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规划,有助于解决目前综合能源系统规划中能源与产业规划脱节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能源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