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9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ol-gel derived Co-Mn/TiO_2 catalysts for light olefins production
1
作者 Mohammad Mehdi Khodaei Mostafa Feyzi +1 位作者 Jahangir Shahmoradi Mohammad Joshaghani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2-218,共7页
在这个研究工作,二 30%(Co-Mn )/TiO2 催化剂用大音阶的第五音胶化(催化剂 A ) 和一起沉淀(催化剂 B ) 被准备方法。到在 Fischer-Tropsch 合成(英尺) 的 C24 轻石蜡的活动和选择在不同运作的条件下面在一个改正床反应堆被学习了。这... 在这个研究工作,二 30%(Co-Mn )/TiO2 催化剂用大音阶的第五音胶化(催化剂 A ) 和一起沉淀(催化剂 B ) 被准备方法。到在 Fischer-Tropsch 合成(英尺) 的 C24 轻石蜡的活动和选择在不同运作的条件下面在一个改正床反应堆被学习了。这些运作的条件是: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light olefins character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tilization of α-olefins obtained by pyrolysis of waste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to synthesize α-olefin-succinic-anhydride based cold flow improvers
2
作者 Norbert MISKOLCZI Richard SAGI László BARTHA Lívia FORCEK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2-310,共9页
浪费聚合物热分解获得的石蜡富人烃部分的利用的一条新线路被调查。-olefin-succinic-anhydride 基于中介倒点镇静剂添加剂因为柴油被综合,在哪个反应需要的石蜡被废物的热分解获得高密度的聚乙烯(HDPE ) 。石蜡的部分被塑料废物的de... 浪费聚合物热分解获得的石蜡富人烃部分的利用的一条新线路被调查。-olefin-succinic-anhydride 基于中介倒点镇静剂添加剂因为柴油被综合,在哪个反应需要的石蜡被废物的热分解获得高密度的聚乙烯(HDPE ) 。石蜡的部分被塑料废物的de聚合在 500 滓鲥?在一个试管反应堆生产???????????????????????禧?????迋????骤??????吗鲥??????禧哉????嫪????滓?????篤?廯??????可??????????????裍??妢???????臙???????蚨?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添加剂 石油炼制 成份 燃料化学 高温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烃重整油脱烯烃剂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范景新 李滨 +2 位作者 洪鲁伟 洪美花 龚鑫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5,共12页
轻质芳烃苯、甲苯、二甲苯(合称BTX)被广泛应用于橡胶、纺织纤维、药物及香料等大宗产品的合成,是重要的基础有机化工材料。近年来,随着国内石油化工行业蓬勃发展,中国BTX芳烃需求量以每年2%~6%的速度逐年增加,并且对芳烃重整技术环保... 轻质芳烃苯、甲苯、二甲苯(合称BTX)被广泛应用于橡胶、纺织纤维、药物及香料等大宗产品的合成,是重要的基础有机化工材料。近年来,随着国内石油化工行业蓬勃发展,中国BTX芳烃需求量以每年2%~6%的速度逐年增加,并且对芳烃重整技术环保要求日益严苛,这推动了芳烃重整油脱烯烃剂的不断更新换代。基于此,首先概述了颗粒白土、选择性加氢精制催化剂这两种传统脱烯烃剂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着重介绍了新兴的分子筛脱烯烃剂的催化、失活机理和工业化应用现状。最后,从分子筛形貌与晶粒尺寸调节、孔道结构调节和酸性调节等三个方面对分子筛改性方法进行了综述,指出未来工业化芳烃连续重整装置用分子筛催化剂的设计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 微量烯烃 脱烯烃剂 催化烷基化 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石化催化裂化催化剂技术发展概述
4
作者 高雄厚 秦松 +4 位作者 刘宏海 陈军 邹旭彪 刘涛 张海瑞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36,共4页
现代石油、化工、生化、环保等工业领域,大约90%以上的工业过程与催化技术密切相关并涉及催化剂的应用,催化技术是促进现代工业发展不可替代的关键技术。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简称兰州石化)催化剂厂于1964年建成投产,是我国第一座炼油... 现代石油、化工、生化、环保等工业领域,大约90%以上的工业过程与催化技术密切相关并涉及催化剂的应用,催化技术是促进现代工业发展不可替代的关键技术。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简称兰州石化)催化剂厂于1964年建成投产,是我国第一座炼油催化剂生产厂,在这里诞生了石油战线“五朵金花”之一的小球催化剂,被誉为中国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摇篮。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兰州石化催化剂业务始终聚焦国家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发展重大需求,始终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发出4大系列50多个品种的催化剂,研发成果全部实现了产业化,为建成世界单套产能最大的催化剂生产装置提供了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出完全自主可控的催化剂产业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催化剂 汽油 烯烃 分子筛 原位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E分子筛的孔道调控和酸量对催化裂解正庚烷制低碳烯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范军 杨诗棋 +4 位作者 濮鑫 叶磊 朱卡克 纪晔 刘纪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多级孔化和调控酸量是提高MSE分子筛催化裂解性能的有效途径。通过珠磨-重结晶法合成了具有纳米尺度、窄粒径分布的多级孔UZM-35分子筛,探讨了制备过程中珠磨时间和重结晶时间等因素对分子筛结构的影响,并通过硝酸溶液脱铝降低MSE分子... 多级孔化和调控酸量是提高MSE分子筛催化裂解性能的有效途径。通过珠磨-重结晶法合成了具有纳米尺度、窄粒径分布的多级孔UZM-35分子筛,探讨了制备过程中珠磨时间和重结晶时间等因素对分子筛结构的影响,并通过硝酸溶液脱铝降低MSE分子筛的酸量。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氮气物理吸附-脱附、固体核磁、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 3-TPD)和吡啶红外(Py-IR)等手段对分子筛的形貌、孔道结构和酸性质进行表征测定。以正庚烷催化裂解制备低碳烯烃为探针反应,对MSE分子筛进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通过引入多级孔结构和降低酸量促进MSE孔道中的单分子裂解反应,抑制氢转移副反应,使乙烯+丙烯收率提高,失活速率降低。在反应温度913 K、质量空速5 h-1的条件下,脱铝多级孔UZM-35分子筛的裂化机理比达到73.5,氢转移系数低至0.11;乙烯+丙烯收率为48.6%,比初始UZM-35分子筛提高了6.1%;反应10 h的失活率为4.1%,比初始UZM-35分子筛降低了1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烯烃 催化裂解 多级孔 UZM-35分子筛 珠磨-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催化CO_(2)加氢制烯烃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华勇 邢小芳 +2 位作者 林世源 王阳 吴明铂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共14页
化石燃料大量消耗造成的碳排放导致大气中CO_(2)浓度剧增,引起了一系列严峻的环境问题。捕集CO_(2)并将其转化为高值化学品是重要的减碳途径之一。热催化CO_(2)加氢制烯烃因其优异的CO_(2)转化效率和产物产率而备受关注。改进费托路径... 化石燃料大量消耗造成的碳排放导致大气中CO_(2)浓度剧增,引起了一系列严峻的环境问题。捕集CO_(2)并将其转化为高值化学品是重要的减碳途径之一。热催化CO_(2)加氢制烯烃因其优异的CO_(2)转化效率和产物产率而备受关注。改进费托路径和甲醇中间体路径是目前的主流工艺,前者主要基于Fe基催化剂,后者主要基于金属氧化物/分子筛复合催化剂。首先总结了近年来热催化CO_(2)加氢制烯烃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包括不同反应路径的反应机理、催化剂物化性质的调控策略,以及影响烯烃合成性能的关键因素。其次对CO_(2)加氢制烯烃工艺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 热催化 烯烃 Fe基催化剂 双功能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金属催化线性α-烯烃聚合获取高分子量产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俊杰 吴建民 +2 位作者 孙启文 王建成 孙燕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9-1322,共14页
相比传统Ziggler-Natta催化剂和Lewis酸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具备活性高、产物分子量高、分布单一和环境友好等特点。但催化剂的复杂制备过程和无水无氧的反应环境等苛刻要求严重限制其发展。基于此,本文概述了以往研究中催化聚合不同种... 相比传统Ziggler-Natta催化剂和Lewis酸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具备活性高、产物分子量高、分布单一和环境友好等特点。但催化剂的复杂制备过程和无水无氧的反应环境等苛刻要求严重限制其发展。基于此,本文概述了以往研究中催化聚合不同种类线性α-烯烃(LAO)的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反应条件和性能表现,从催化剂的空间结构、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助催化剂的影响等方面详细分析了造成不同性能表现的主要原因,如空间位阻、β-H占比和整体分子刚性等,并分别提出适合于催化聚合不同种类LAO的茂金属催化剂类型和最佳操作条件。对以有机硼化物为助催化剂的催化聚合LAO的体系构建,后续LAO的催化聚合机理和影响因素研究,以铪为金属活性中心的茂金属催化剂的合成设计进行了展望。旨在为LAO催化聚合获取高分子量产物的茂金属催化剂的开发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金属催化剂 线性Α-烯烃 催化聚合 聚合物 高分子量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式吡虫啉(olefin IMI)光解及其光解产物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葛峰 单正军 +2 位作者 戴亦军 陈婷 袁生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imidacloprid,IMI)在环境中可代谢为生物活性提高10倍的烯式吡虫啉(olefin IMI)。研究了olefin IMI的光稳定性、光解动力学和光解代谢途径。结果表明:olefin IMI在避光条件下较为稳定,室温下放置400d后,olefin IMI... 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imidacloprid,IMI)在环境中可代谢为生物活性提高10倍的烯式吡虫啉(olefin IMI)。研究了olefin IMI的光稳定性、光解动力学和光解代谢途径。结果表明:olefin IMI在避光条件下较为稳定,室温下放置400d后,olefin IMI含量仅减少3%;而在室内模拟日光条件下,olefin IMI易于分解,光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r>0.99),半衰期为4d。olefin IMI的光解反应存在2条主要途径:一是羟基化生成4,5-二羟基化吡虫啉,该产物进一步氧化断裂药效基团硝基亚胺基生成羰基化产物;二是直接脱去硝基基团生成胍基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式吡虫啉(olefin IMI) 光解 代谢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软件预测性能评价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蓉 郝璐 +5 位作者 袁洪福 何桂梅 邓天龙 杜彪 龚丽 岳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221,共9页
常用的多元分析模型评价指标尚缺乏评价近红外分析软件多项重要预测性能指标的能力,成为近红外光谱仪预测性能以及实际近红外应用中模型适用性评价的痛点。为此,旨在发展一种近红外定量分析软件预测性能的评价方法。以近红外测定汽油烯... 常用的多元分析模型评价指标尚缺乏评价近红外分析软件多项重要预测性能指标的能力,成为近红外光谱仪预测性能以及实际近红外应用中模型适用性评价的痛点。为此,旨在发展一种近红外定量分析软件预测性能的评价方法。以近红外测定汽油烯烃浓度为研究对象,收集了192个国Ⅵ汽油样品,包括92#、95#和98#;采集其近红外光谱;按照GB/T 30519-2014测定其烯烃浓度作为参考值,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多元分析软件(1种是偏最小二乘(PLS)建模软件,另1种是非PLS的软件),建立了两个校正模型。研究发现,与参考值相比,PLS模型对低浓度样品预测值呈正偏差,高浓度的呈负偏差,即“均值化”现象。常用的模型预测性能评价指标尚不能评价模型预测值的均值化程度,也不能评价:(1)预测值与参考值偏差大于参考方法再现性的样本占比,(2)模型泛化能力。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4项新评价指标包括均值化指数(AE)、预测偏差超限值样本占比(Ratio)、异常样本预测偏差(DAS)和孤立样品预测偏差(DIS)。综合常用的评价指标和新评价指标(共12项),对仪器选型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软件预测性能的评价、实际近红外分析应用中模型适用性的评价均具有实际意义,对近红外分析学术研究也具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多元分析模型评价 近红外分析软件评价 汽油烯烃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塑料的热解及工业应用现状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璐 朱建华 +1 位作者 武本成 刘宗鹏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4-180,共7页
采用热解法处理废塑料可以获得高附加值产物,具有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了近几年塑料制品产量、废塑料的产生量及回收量等数据,表明仍有大部分废塑料未能实现资源的再利用。介绍了反应器、催化剂及操作条件等对废塑料热解反应的影响... 采用热解法处理废塑料可以获得高附加值产物,具有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了近几年塑料制品产量、废塑料的产生量及回收量等数据,表明仍有大部分废塑料未能实现资源的再利用。介绍了反应器、催化剂及操作条件等对废塑料热解反应的影响,重点综述了近年来分别以氢气、低碳烯烃气体、汽油及柴油等馏分油为主要产物时,废塑料热解适宜的工艺方法。此外,总结了含聚氯乙烯的混合废塑料的脱氯方法,包括低温热处理、碱土金属脱氯、吸附脱氯及加氢预处理等。最后,详细阐述了近些年国内外废塑料热解技术的工业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塑料回收 热解 塑料油 塑料油脱氯 低碳烯烃 氢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C汽油窄馏分烃类分布规律及其加氢改质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钟海军 张学瑞 +5 位作者 宋玺文 陈渤燕 王月 高卓然 胡亚琼 李望良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4,共11页
采用实沸点蒸馏法对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分公司催化裂化(FCC)汽油进行了窄馏分切割,归纳分析全馏分及各切割窄馏分段的族组成、辛烷值、总硫含量和硫形态分布规律;采用等体积饱和浸渍法制备了ZnLaNiMo/ZSM-5加氢改质催化剂,采用XRD、N_(2... 采用实沸点蒸馏法对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分公司催化裂化(FCC)汽油进行了窄馏分切割,归纳分析全馏分及各切割窄馏分段的族组成、辛烷值、总硫含量和硫形态分布规律;采用等体积饱和浸渍法制备了ZnLaNiMo/ZSM-5加氢改质催化剂,采用XRD、N_(2)吸附-脱附、吡啶红外光谱等手段对该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分别以FCC汽油不同窄馏分及其混合馏分为原料考察ZnLaNiMo/ZSM-5/γ-Al_(2)O_(3)催化剂的加氢改质性能。结果表明:窄馏分中烯烃质量分数为6.39%~44.78%,烯烃含量随着馏分沸点的升高而显著降低,FCC汽油中约80%以上的烯烃集中在<115℃的轻馏分中,主要是C_(5)~C_(8)烯烃;ZnLaNiMo/ZSM-5加氢改质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径和孔体积分别为272.9 m 2/g、7.28 nm和0.25 cm^(3)/g,采用该催化剂加氢改质处理Cut-2~Cut-5混合馏分时,在反应压力2.0 MPa、体积空速1.5 h^(-1)、氢/油体积比300、反应温度340℃的条件下,加氢脱硫率为62.5%,加氢改质产物的烯烃体积分数降低了12.04%、研究法辛烷值增加1.14,说明ZnLaNiMo/ZSM-5加氢改质催化剂同步具有加氢脱硫、大幅降烯烃和保持辛烷值三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C汽油 加氢改质 窄馏分 烃族组成 脱硫 硫分布 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烷烃催化脱氢制备含氟烯烃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均星 于万金 +3 位作者 李玲 程铭 刘武灿 张建君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93-1598,共6页
含氟烷烃催化脱氢制备相应烯烃的技术路线理论上可避免传统卤代烷烃脱卤化氢/脱卤路线的三废、设备腐蚀等问题,相比之下更为绿色高效,极具发展潜力。检索并探讨氯氟烯烃与氢氟烯烃单体的脱氢制备策略,不仅系统总结了现有的主流生产工艺... 含氟烷烃催化脱氢制备相应烯烃的技术路线理论上可避免传统卤代烷烃脱卤化氢/脱卤路线的三废、设备腐蚀等问题,相比之下更为绿色高效,极具发展潜力。检索并探讨氯氟烯烃与氢氟烯烃单体的脱氢制备策略,不仅系统总结了现有的主流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选择、反应条件优化及产物分离纯化等关键步骤,还广泛搜集并分析了不同类型含氟丙烯合成路径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采用催化脱氢技术实现的创新性尝试,以期为含氟烯烃的高效合成及制备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烷烃 含氟烯烃 催化 脱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化学的轻烃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的反应机理研究进展
13
作者 宗雅慧 陈冬冬 +4 位作者 刘东阳 张宇豪 赵亮 高金森 徐春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0-990,共11页
轻烃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技术是实现燃料油减量和低碳烯烃增产的高效途径。量子化学方法通过精准确定原子间电荷转移、活性位点、吸附能和反应路径活化能,为催化裂解过程的高效转化和低碳烯烃最大化生产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撑。综述了利用... 轻烃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技术是实现燃料油减量和低碳烯烃增产的高效途径。量子化学方法通过精准确定原子间电荷转移、活性位点、吸附能和反应路径活化能,为催化裂解过程的高效转化和低碳烯烃最大化生产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撑。综述了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揭示不同烃类催化裂解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探讨酸性分子筛的酸性质和孔结构等因素对催化裂解反应的影响,并结合相关实验结果验证了量子化学方法在催化裂解反应机理研究中的应用潜力。同时,在化工行业低碳化和智慧化转型升级背景下,提出了量子化学在人工智能赋能下对催化裂解理论研究和催化剂设计等方面的发展方向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催化裂解 低碳烯烃 分子筛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油增化”目标下汽油降烯烃研究进展
14
作者 马骏 沈陟 +3 位作者 康顺吉 宋浩 梁源 沈喜洲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3,共6页
为了满足环保和经济需求,生产低烯烃含量的清洁汽油成为石化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针对国内炼化行业发展状况,综述了国内常见的汽油降烯烃方法,如控制催化裂化原料和工艺条件、采用降烯烃催化剂和催化裂化技术以及进行汽油后处理(如加氢... 为了满足环保和经济需求,生产低烯烃含量的清洁汽油成为石化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针对国内炼化行业发展状况,综述了国内常见的汽油降烯烃方法,如控制催化裂化原料和工艺条件、采用降烯烃催化剂和催化裂化技术以及进行汽油后处理(如加氢精制、醚化技术、芳构化技术和溶剂萃取法)等,重点介绍了溶剂萃取法的工艺、萃取剂及萃取机理。溶剂萃取法能够回收汽油中的烯烃,用于生产其他高附加值产品,对石化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和实现“减油增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汽油 催化裂化 汽油烯烃 溶剂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加氢脱氯合成烯烃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杨晨 毛伟 +3 位作者 董兴宗 田松 赵锋伟 吕剑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70,共18页
近年来,随着乙烯、丙烯等脂肪族不饱和化合物用量日益剧增,利用选择性加氢脱氯技术将多氯代烃转化为这类高附加值化学品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其核心在于高性能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首先综述了加氢脱氯合成烯烃用催化剂的研究进... 近年来,随着乙烯、丙烯等脂肪族不饱和化合物用量日益剧增,利用选择性加氢脱氯技术将多氯代烃转化为这类高附加值化学品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其核心在于高性能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首先综述了加氢脱氯合成烯烃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重点归纳总结了催化剂活性组分如Pd、Pt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以及催化助剂、制备方法等对烯烃生成的影响规律。其次,从动力学、理论计算等方面对催化选择性加氢脱氯合成烯烃反应机理进行了概述。此外,总结了造成催化剂失活的四个主要因素。最后指出,基于金属氟化物在高温强腐蚀性HCl气氛下结构保持稳定、易于实现调控载体与活性组分之间相互作用等特点,设计制备金属氟化物负载型Pd、Pt催化剂,是实现温和条件下选择性加氢脱氯合成烯烃的一个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载体 选择性 活性 加氢脱氯 烯烃 贵金属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铝氧烷的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16
作者 徐艳焦 楼琳瑾 +3 位作者 樊茁钦 张浩淼 王靖岱 阳永荣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4-465,共12页
甲基铝氧烷(MAO)是多种烯烃聚合体系的重要助催化剂,但其生产难度大、经济性差,并且在脂肪烃溶剂中溶解度低、稳定性差,因此,通过对MAO改性克服上述问题具有重要研究价值。针对MAO改性的主要技术路线,综述了水解法、非水解法及其他改性... 甲基铝氧烷(MAO)是多种烯烃聚合体系的重要助催化剂,但其生产难度大、经济性差,并且在脂肪烃溶剂中溶解度低、稳定性差,因此,通过对MAO改性克服上述问题具有重要研究价值。针对MAO改性的主要技术路线,综述了水解法、非水解法及其他改性策略,并重点介绍基于3D打印技术的改性甲基铝氧烷(MMAO)流动化学反应器设计和合成方法。该MMAO连续流合成平台包括异丁基铝氧烷(IBAO)合成模块、IBAO与三甲基铝(TMA)快速络合模块以及异丁基改性产品iBu-MMAO合成模块,通过有效降低固体堵塞和热失控的风险,实现安全、稳定、连续合成MMAO,收率最高可达80%,且该产品与市售产品的助催化活性相当。在此基础上,综述了MMAO的分析与检测手段,及其系列产品在聚合体系中的应用,为MMAO的合成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铝氧烷 流动化学 多相反应器 水解 合成 烯烃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载体Co基催化剂对丙烷脱氢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毛波 谢永刚 +3 位作者 赵堃 张盼 何芳 陆江银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06,213,共7页
通过水热合成法成功制备出二维六方介孔SBA-15分子筛,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将2.0%Co分别负载于SBA-15、SiO_(2)、Al_(2)O_(3)、SBA-15S(商业SBA-15)、ZSM-5、SAPO-34等6种载体上,用于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考察其催化性能及构效关系。结果表明... 通过水热合成法成功制备出二维六方介孔SBA-15分子筛,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将2.0%Co分别负载于SBA-15、SiO_(2)、Al_(2)O_(3)、SBA-15S(商业SBA-15)、ZSM-5、SAPO-34等6种载体上,用于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考察其催化性能及构效关系。结果表明,Co/SBA-15表现出最佳的稳定性及催化性能,丙烷最高转化率可达到45.45%,丙烯选择性为87.25%,丙烯最高收率为39.66%。Co/SBA-15催化剂具有独特的织构性质,既保证了反应物的吸附与活化,又保证了孔道不被堵塞,有利于反应物在其表面进行较快的扩散,表现出最优异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基催化剂 低碳烯烃 丙烷脱氢 SBA-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源改性MSE分子筛对催化裂解正庚烷制低碳烯烃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王婷婷 叶磊 +6 位作者 马明轩 周鹏 邬尔庄 濮鑫 韩鑫 朱卡克 刘纪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7-1022,共16页
为解决传统水热合成法中模板剂合成复杂、晶化周期长等问题,采用沸石转晶法将超稳Y型(USY)沸石作为Si和Al的主要来源,以少量的MCM-68作为晶种,成功合成了UZM-35分子筛。基于磷改性是改善Mobil sieves(MSE)分子筛催化裂解性能的有效手段... 为解决传统水热合成法中模板剂合成复杂、晶化周期长等问题,采用沸石转晶法将超稳Y型(USY)沸石作为Si和Al的主要来源,以少量的MCM-68作为晶种,成功合成了UZM-35分子筛。基于磷改性是改善Mobil sieves(MSE)分子筛催化裂解性能的有效手段,通过浸渍法将3-氨基丙基磷酸和磷酸三甲酯分别负载在UZM-35分子筛上,磷元素的引入降低了分子筛的酸强度,对分子筛的骨架结构起到保护作用。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氮气物理吸附-脱附、固体核磁、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吡啶红外(Py-IR)等手段对不同磷源改性的分子筛形貌、孔道结构和酸强度进行了表征测定。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进行正庚烷催化裂解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933 K、质量空速5 h^(-1)、磷负载质量分数1%的条件下,3-氨基丙基磷酸改性的UZM-35分子筛的乙烯+丙烯选择性为65.0%,比未改性的UZM-35-DeAl和磷酸三甲酯改性的UZM-35分别高出8.8百分点和7.5百分点,比ZSM-5分子筛高出12.6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改性 UZM-35分子筛 催化裂解 低碳烯烃 沸石转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材用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的结构及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19
作者 张宸 常诚 +2 位作者 顾雪萍 张才亮 冯连芳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聚乙烯(PE)管材在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上存在不足,可以通过与α-烯烃共聚改善,以延长管材在地暖系统、工业运输等应用场景下的使用寿命。“系带”分子作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片晶之间的连结链,承担着传递环境应力的作用。当管材发生应力开裂... 聚乙烯(PE)管材在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上存在不足,可以通过与α-烯烃共聚改善,以延长管材在地暖系统、工业运输等应用场景下的使用寿命。“系带”分子作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片晶之间的连结链,承担着传递环境应力的作用。当管材发生应力开裂时,“系带”分子上的短支链长度是影响裂纹增长快慢的重要因素。共聚单体类型决定了短支链的长度,对管材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1-丁烯、1-己烯作为共聚单体时PE的结构与性能,论述了共聚单体类型对共聚PE性能的影响,比较得出1-己烯为最佳选择。对比了气相法、环管淤浆、釜式淤浆共聚工艺,气相法工艺较为成熟并广泛用于共聚产品的生产,但操作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而导致结块现象;环管淤浆工艺需要通过优化反应器结构来减少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黏壁问题;釜式淤浆工艺操作条件温和、产品分子量分布易调控,选择戊烷作溶剂是其进一步发展方向,为PE管材的产品设计与工艺改进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α-烯烃共聚 管材用品 微观结构 共聚单体类型 聚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模板剂合成SAPO-35分子筛及其甲醇制烯烃催化性能
20
作者 梁妮 康蕾 +4 位作者 王钰佳 王海彦 白英芝 韩乔 孙娜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526,共12页
以六亚甲基亚胺(HMI)和N-甲基哌啶(NMP)为模板剂,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硅铝比((n(SiO_(2))/n(Al_(2)O_(3)))的SAPO-35分子筛。采用XRD、SEM、FT-IR、NH_(3)-TPD、XRF、固体核磁以及N_(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合成的分子筛样品进... 以六亚甲基亚胺(HMI)和N-甲基哌啶(NMP)为模板剂,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硅铝比((n(SiO_(2))/n(Al_(2)O_(3)))的SAPO-35分子筛。采用XRD、SEM、FT-IR、NH_(3)-TPD、XRF、固体核磁以及N_(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合成的分子筛样品进行表征,并对其甲醇制烯烃(MTO)催化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表征结果表明,分子筛的结晶度及酸密度随初始凝胶中硅铝比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当硅铝比为0.3时所合成的SAPO-35-0.3(HMI)样品具有较高的结晶度、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适宜的酸分布。与HMI为结构导向剂合成的SAPO-35-HMI相比,在相同硅铝比投料下、新型NMP为结构导向剂合成的SAPO-35-NMP样品用于MTO反应时,其催化稳定性明显改善,且对小分子烯烃具有较好的择形选择性,双烯选择性提高至81.3%,乙烯选择性达到45.6%,远超过丙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35分子筛 模板剂 六亚甲基亚胺 N-甲基哌啶 甲醇制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