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距离引水电站多调压井输水系统的水力过渡过程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结少鹏 乔艳伟 +1 位作者 刘东虎 楚士冀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5-198,34,共5页
基于长距离引水电站工程的基本特点,通过对比计算说明了长距离输水隧洞沿线的调压井并不是越多越好,适当减少调压井数量可以缩短输水系统的波动时间;通过分析蜗壳压力波动的影响因素,指出了蜗壳压力波动的中短周期对机组日常运行的重要... 基于长距离引水电站工程的基本特点,通过对比计算说明了长距离输水隧洞沿线的调压井并不是越多越好,适当减少调压井数量可以缩短输水系统的波动时间;通过分析蜗壳压力波动的影响因素,指出了蜗壳压力波动的中短周期对机组日常运行的重要性,并推导了蜗壳压力波动中短周期公式。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所提分析方法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引水 水电站 调压井 蜗壳压力 水力过渡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引水上平段最小压力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2
作者 李敏 蔡付林 +1 位作者 周建旭 马朵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2,共7页
抽水蓄能系统引水上平段的布置设计与水力优化是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抽水蓄能系统水力过渡过程的数学模型,并系统探究引水上平段直径、长度及坡度对上平段末顶部最小压力的综合影响,拟合得到了引水上平段末顶部最... 抽水蓄能系统引水上平段的布置设计与水力优化是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抽水蓄能系统水力过渡过程的数学模型,并系统探究引水上平段直径、长度及坡度对上平段末顶部最小压力的综合影响,拟合得到了引水上平段末顶部最小压力的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的布置特性,适当增大上平段直径、缩短上平段长度和增加上平段坡度有利于改善上平段末顶部最小内水压力,并阐明了相应的影响机理;基于多参数回归拟合分析,揭示了引水上平段3个参数与上平段末压力极值近似呈线性关系,其中上平段末最小压力极值受坡度影响较大,直径及长度的影响次之,相关结论可为抽水蓄能电站引水上平段的水力优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水力过渡过程 上平段末最小压力 回归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阶Godunov格式与虚拟边界法的水电站水力瞬变建模
3
作者 曾丕江 赵勇 +5 位作者 陈刚 郑超 江出阳 杨铮 高杉雪 周领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43-247,共5页
采用二阶Godunov格式分别对水电站机组及其过流系统进行建模与求解,根据有限体积法对水锤控制方程进行离散,采用黎曼求解器中求解通量;提出虚拟边界法,实现水轮机与管线计算区域同时求解并达到的二阶Godunov格式求解精度;将所建模型与... 采用二阶Godunov格式分别对水电站机组及其过流系统进行建模与求解,根据有限体积法对水锤控制方程进行离散,采用黎曼求解器中求解通量;提出虚拟边界法,实现水轮机与管线计算区域同时求解并达到的二阶Godunov格式求解精度;将所建模型与传统特征线法、水力瞬变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库朗数对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对水电站水力瞬变过程,当库朗数等于1时,所建二阶Godunov格式与传统的特征线法2种方法均不存在任何数值衰减,两者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当库朗数小于1时,传统的特征线法由于插值会引起数值耗散,引起较大计算误差。所建的二阶Godunov格式能有效模拟水电站输水系统的压力波动、机组转速、流量等重要参数动态变化,具有更好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高效性。研究为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提供了一种精准、稳定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 有限体积法 二阶Godunov 特征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追踪法的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计算与分析
4
作者 阴鑫月 鲁传银 +3 位作者 赵克宇 王玉川 尹进步 曾宗耀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157,共6页
针对现有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计算方法的不足,推导了基于波追踪法的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水轮机、分叉管、调压井等水力过渡过程计算边界模型,通过坦桑尼亚尼雷尔水电站甩负荷等工况的计算与模型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计算方法和模型的准确... 针对现有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计算方法的不足,推导了基于波追踪法的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水轮机、分叉管、调压井等水力过渡过程计算边界模型,通过坦桑尼亚尼雷尔水电站甩负荷等工况的计算与模型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计算方法和模型的准确性;依据计算结果讨论了引水隧洞波速和导叶关闭时间对调压井涌浪极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钢管波速不变的情况下,引水隧洞波速取较小值时,调压井的涌浪最高水位升高,衰减周期变长;调压井涌浪最高水位随导叶关闭时间呈开口向下抛物线形状,存在一极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引水系统 水力过渡过程 波追踪法 调压井涌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蓄系统抽水快转发电过渡过程的水力不稳定性 被引量:1
5
作者 汤国和 闫晓彤 +3 位作者 何腾 张志兵 郑源 阚阚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1-832,共12页
为满足电力系统动态服务需求,要求抽蓄系统快速完成工况转换,抽水快转发电过渡过程是抽蓄系统在工况转换过程中最为复杂和危险的工况之一,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为明确该过程的水力不稳定性,建立抽蓄电站全过流系统三维模型,开展抽蓄系... 为满足电力系统动态服务需求,要求抽蓄系统快速完成工况转换,抽水快转发电过渡过程是抽蓄系统在工况转换过程中最为复杂和危险的工况之一,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为明确该过程的水力不稳定性,建立抽蓄电站全过流系统三维模型,开展抽蓄系统抽水快转发电过渡过程的数值模拟计算,探究水泵水轮机组的外特性参数变化、压力脉动特性和内部流态演变。研究表明:抽蓄机组抽水快转发电过程中,流量、力矩及受力的变化皆随着活动导叶动作呈现出阶梯式变化;水泵制动运行工况及转轮转速发生转向期间为机组易产生较大摆动、力矩易发生剧烈波动的时段,且尤以无叶区的压力波动最为剧烈;导叶开度的快速变化以及流量和转速的变向成为机组内部危险流动的主要来源。研究结果可为提高抽水快转发电过渡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优化控制策略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蓄全过流系统 水泵水轮机 抽水快转发电 过渡过程 水力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洪振国 潘忠华 李建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4-173,共10页
为确保水电站安全运行,开展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计算分析至关重要.采用特征线法建立水力瞬变模型,分析了有压引水系统水压、调压井水位、导叶开度、机组转速的水力过渡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 3台机组同时在甩负荷条件下,机组飞逸转速升... 为确保水电站安全运行,开展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计算分析至关重要.采用特征线法建立水力瞬变模型,分析了有压引水系统水压、调压井水位、导叶开度、机组转速的水力过渡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 3台机组同时在甩负荷条件下,机组飞逸转速升高率最大为0.40,蜗壳水压升高率最大为0.28;机组最大飞逸转速发生在水库死水位工况,蜗壳最大水头为99.5 m,调压井最高水位为1 116.3 m,发生在水库校核洪水位.(2) 3台机组同时从空载增至满负荷,蜗壳水压降低率大于-0.19,蜗壳最小水头为57.2 m,调压井最低水位为1 076.3 m;水轮机上游引水系统中最小水头均大于15 m,调压井最低水位高于隧洞顶7 m以上,不会将空气带入隧洞和压力钢管中.(3)水轮机导叶关闭及开启情况下,机组飞逸转速、管道水压、调压井水位波动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特征线法 瞬变模型 水力过渡 调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头泵站供水工程进排气阀的选型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高洁 吴建华 +2 位作者 刘春烨 杨德明 刘亚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5-98,共4页
为改善管路负压偏大的压力状态,以庄头泵站供水工程为例,选用美国标准ANSI/AWWA C512—2004计算方法、以色列设计空气阀结构尺寸时所采用方法、《Flow Control Devices》中的口径计算方法进行进排气阀的口径选型计算,得到了200 mm和150... 为改善管路负压偏大的压力状态,以庄头泵站供水工程为例,选用美国标准ANSI/AWWA C512—2004计算方法、以色列设计空气阀结构尺寸时所采用方法、《Flow Control Devices》中的口径计算方法进行进排气阀的口径选型计算,得到了200 mm和150 mm两种口径的进排气阀选型结果,并分别模拟了两种进排气阀防护工况下的泵站停泵水力过渡过程。结果表明,在200 mm口径的进排气阀防护下,管路负压明显减小,管路压力状态满足规范要求;在150 mm口径进排气阀的防护下,管路负压仍偏大,不满足规范要求。通过水力过渡过程计算对进排气阀的口径选型进行了复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排气阀选型 水力过渡过程 对比分析 庄头泵站供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安抽水蓄能电站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监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小虎 武威 郝佳圣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1-43,51,共4页
安全监测工作在泰安抽水蓄能电站施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控制施工质量提供了准确的监测数据,且为今后的工程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并为类似工程设计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 安全监测 过程控制 质量评价 监测数据 水工建筑物 泰安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站水力瞬变的二阶Godunov格式模型构建 被引量:10
9
作者 周领 胡安妮 吴金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42-50,共9页
为了提高复杂泵站系统水力瞬变数值模拟的高效性和稳定性,该研究基于泵站系统水力瞬变问题,建立有限体积法Godunov格式的数学模型,对简单管道系统和复杂泵站系统进行模拟研究。与常用的特征线法求解泵站水力模型方程不同,该模型引进有... 为了提高复杂泵站系统水力瞬变数值模拟的高效性和稳定性,该研究基于泵站系统水力瞬变问题,建立有限体积法Godunov格式的数学模型,对简单管道系统和复杂泵站系统进行模拟研究。与常用的特征线法求解泵站水力模型方程不同,该模型引进有限体积法二阶Godunov格式对模型进行离散,用Riemann求解器对离散通量进行求解。使用MUSCL-Hancock方法进行界面数值重构,采用MINMOD斜率限制器避免虚假震荡。提出双虚拟单元边界处理方法,实现计算区域与边界同时达到二阶精度。将所建模型计算结果与精确解、经典算例数据进行对比,并针对库朗数取值和计算网格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模拟结果与精确解、经典算例数据吻合较好;与特征线法相比,二阶Godunov格式更加准确、稳定且高效。对于简单管道系统,特征线法计算耗时0.227 s,二阶Godunov格式计算耗时0.017 s。对于实际泵站系统,由于存在多特性的管道结构,二阶Godunov格式模拟时需稍微降低库朗数。而采用特征线法进行泵站水力过渡过程计算时,若不调整管道长度或者波速,管道中库朗数会小于1,在该文算例中,库朗数为0.72~0.76,模拟计算结果偏差很大。所以需要调整局部管道长度或波速,以达到库朗数为1的条件,这样处理因改变管道特性而引入计算误差。综上,二阶Godunov格式模拟方法可以更有效提高传统泵站系统水力瞬变模拟的高效性、稳定性以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模型 有限体积法 二阶Godunov格式 水力过渡过程 特征线法 一阶Godunov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引水和尾水明渠输水的水电站过渡过程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梦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83,20,共5页
鉴于无压明渠的水力特性直接影响含明渠引水式水电站的过渡过程和运行控制,结合有压输水系统的特征线法,采用明渠瞬变流分析的特征隐式格式和相应的边界条件,构建含非自动调节引水明渠、压力前池、尾水池和尾水明渠的引水式水电站的过... 鉴于无压明渠的水力特性直接影响含明渠引水式水电站的过渡过程和运行控制,结合有压输水系统的特征线法,采用明渠瞬变流分析的特征隐式格式和相应的边界条件,构建含非自动调节引水明渠、压力前池、尾水池和尾水明渠的引水式水电站的过渡过程分析模型,研究了明渠流水力特性对水电站过渡过程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波动过渡过程中,明渠流水力特性对机组蜗壳进口内水压力和转速极值的影响很小,而尾水渠水力特性及尾水池最低涌波水位决定了尾水管进口的最小内水压力;考虑明渠瞬变流特性的影响,水力干扰下受扰机组的调节品质变化较为明显,而水力-机械系统小波动调节品质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式水电站 明渠流 水力过渡过程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过渡过程中坝后式水电站流道压力空间分布特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煜 陈玉 +1 位作者 张洋 欧邦虎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5-115,共11页
为了保证水电站运行安全,有效控制水力过渡过程中坝后式水电站流道压力变化,必须明确水力过渡过程中流道的三维压力分布特性。为此,以三峡右岸水电站这一典型的坝后式水电站为研究对象,对水力过渡过程中流道三维空间压力分布特性进行研... 为了保证水电站运行安全,有效控制水力过渡过程中坝后式水电站流道压力变化,必须明确水力过渡过程中流道的三维压力分布特性。为此,以三峡右岸水电站这一典型的坝后式水电站为研究对象,对水力过渡过程中流道三维空间压力分布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当导叶采用三段折线式关闭规律在额定工况下甩全部负荷时,水电站流道不同区域的压力瞬变规律具有不同的特征,同一过水断面上不同位置瞬时压力差值较大,特别在活动导叶外缘断面、转轮出口断面及尾水管肘管段出口断面,其同一时刻最大压力和最小压力的最大差值达393.207%。研究结果表明,对引水道短、断面面积大的水电站,采用三维数值模拟较传统一维特征线法更能反映水力过渡过程中流道的压力瞬变特性,为水电站的安全运行提供更好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过渡过程 CFD流体计算 坝后式水电站 压力空间分布特性 特征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供水工程输水系统过渡过程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12
作者 熊俊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1-196,共6页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工程上常常从现有水电站的引水隧洞或压力管道取水,兼顾发电与供水的需求。本文以南水水库供水工程为例,针对兼有发电、供水特征的输水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其在发电、供水以及发电+供水三种运行工况时,恒...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工程上常常从现有水电站的引水隧洞或压力管道取水,兼顾发电与供水的需求。本文以南水水库供水工程为例,针对兼有发电、供水特征的输水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其在发电、供水以及发电+供水三种运行工况时,恒定流计算初始参数的调整方法和发电与供水两系统在非恒定流过渡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探索兼有发电、供水特征的输水系统过渡过程的模拟计算分析思路与方法,为类似发电供水工程输水系统过渡过程的分析计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供水工程 过渡过程 水力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轮机导叶开启和关闭规律探讨 被引量:7
13
作者 占小涛 张晓宏 张俊发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9-93,共5页
为了使各项参数满足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中调节保证计算的要求,选择合理的水轮机导叶启闭规律至关重要,合理的启闭规律不仅能使水电站安全稳定地运行,而且也更加经济可靠。结合某水电站工程实例,采用特征线计算方法,借助于过渡过程计算软... 为了使各项参数满足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中调节保证计算的要求,选择合理的水轮机导叶启闭规律至关重要,合理的启闭规律不仅能使水电站安全稳定地运行,而且也更加经济可靠。结合某水电站工程实例,采用特征线计算方法,借助于过渡过程计算软件,对水锤的压力波动和调压室的涌浪波动进行联合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开启时间选择临界值30 s,关闭规律选择两段折线关闭时,能有效地使蜗壳末端压力、机组转速升高率以及调压室的涌浪水位等参数满足控制标准。该结果可为合理地选择导叶启闭规律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过渡过程 调保计算 导叶启闭规律 特征线法 两段折线关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水调压室尺寸对水电站小波动过渡过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心洲 陈建国 张超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3-125,131,共4页
带有调压室的长引水式电站,由于机组负荷出现微小变化等原因会导致出现小波动过渡过程,小波动过渡过程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过渡过程品质的好坏,涉及到电站安全及供电质量。当出现微小扰动时,若调速器可将该扰动状态恢复到初时段的稳定... 带有调压室的长引水式电站,由于机组负荷出现微小变化等原因会导致出现小波动过渡过程,小波动过渡过程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过渡过程品质的好坏,涉及到电站安全及供电质量。当出现微小扰动时,若调速器可将该扰动状态恢复到初时段的稳定状态或是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波动时,则系统稳定;若调节过程中系统一直处于振荡状态,则系统不稳定。在分析过程中,调压室作为水电站输水系统上的主要建筑物,其断面尺寸对输水系统小波动过渡过程的影响研究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压室 小波动 过渡过程 水电站 调节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消落深度的水电站机组导叶关闭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磊 陈胜 +1 位作者 蔡朝 郭兰波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1-195,共5页
水电站调节保证计算是指导水电站输水系统设计、机组参数优选,确保电站在全生命周期内健康工作和安全运行的关键。合理的机组导叶关闭规律是经济有效控制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调保参数的核心。以水库消落深度较大的水电站为例,基于特征线... 水电站调节保证计算是指导水电站输水系统设计、机组参数优选,确保电站在全生命周期内健康工作和安全运行的关键。合理的机组导叶关闭规律是经济有效控制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调保参数的核心。以水库消落深度较大的水电站为例,基于特征线法建立了水力过渡过程数值仿真模型,开展了导叶关闭规律的优化研究及相关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大消落深度的水电站蜗壳最大压力的控制工况为最大水头工况,而机组最大转速上升发生在额定水头工况;在一段直线无法满足调保控制标准的情况下,大消落深度的水电站可采用“先快后慢”的两段折线关闭规律以有效改善蜗壳最大压力及最大转速上升率;两段折线关闭规律的折点位置可根据最大发电水头工况的初始开度确定,宜接近该初始开度,可等于、略大于或略小于该初始开度;第二段关闭速率主要受蜗壳最大压力控制,可根据控制蜗壳压力的最大水头工况下的直线关闭规律结果确定,而第一段的关闭时间在小于第二段关闭规律的前提下根据机组转速上升控制工况确定。结果可为类似工程的关闭规律选取和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叶关闭规律 消落深度 水电站 水力过渡过程 两段折线关闭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泵水轮机全特性曲线对过渡过程轨迹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周喜军 倪晋兵 +2 位作者 韩文福 杨静 丁景焕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93,共9页
抽水蓄能电站的过渡过程是影响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在电站流道确定后,可逆式机组的全特性曲线成为决定电站过渡过程稳定性的关键。可研阶段定制转轮还未开发,需借用相近比转速电站的转轮全特性曲线用于过渡过程计算。由于对抽... 抽水蓄能电站的过渡过程是影响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在电站流道确定后,可逆式机组的全特性曲线成为决定电站过渡过程稳定性的关键。可研阶段定制转轮还未开发,需借用相近比转速电站的转轮全特性曲线用于过渡过程计算。由于对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不同阶段所用的转轮全特性曲线的对比分析不足,部分抽水蓄能电站投产后出现过渡过程运行稳定性问题,严重威胁其安全运行。为研究该问题,对国内一典型抽水蓄能电站在建设前期、运行期及改造期所用三个水泵水轮机转轮的全特性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典型工况甩负荷后采用不同全特性曲线机组运行轨迹的差异及其与过渡过程稳定性的联系。研究结果证实了过渡过程稳定性与特性曲线形状直接相关,甩负荷后机组运行轨迹在特性曲线各区域的历经时间与过渡过程控制参数极值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制动区与反水泵区的历经时间,其值越大,过渡过程稳定性越好。水泵水轮机转轮全特性曲线确定后,也可通过优化导叶关闭规律的方法来进行调整机组运行轨迹,以提高过渡过程稳定性。研究表明,对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不同阶段采用的水泵水轮机转轮特性曲线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对确保电站投运后的运行安全性很有必要。研究成果可为提高水泵水轮机转轮设计水平以及评判抽水蓄能电站的过渡过程稳定性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过渡过程 水泵水轮机 全特性曲线 水力特性 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机组水力过渡过程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平 李博 +3 位作者 魏加富 付亮 毕智伟 于佐东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111-115,共5页
本文以Simulink和S-Function为基础,对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机组水力过渡过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抽水蓄能电站MATLAB模型,进行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适度调整导叶关闭规律,可以保证机组在发电工况下,甩负荷和抽水工况下断电过程中,导水... 本文以Simulink和S-Function为基础,对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机组水力过渡过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抽水蓄能电站MATLAB模型,进行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适度调整导叶关闭规律,可以保证机组在发电工况下,甩负荷和抽水工况下断电过程中,导水机构无论正常关闭亦或异常关闭,均能够使最大压力上升和最大转速上升都在允许的范围内,满足电站调节保证要求和规定的动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水力过渡过程 模型仿真 调保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岗山水电站泄洪洞全过程水力学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桂林 郭金婷 +1 位作者 罗永钦 吴楠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14-219,共6页
大岗山水电站岸边泄洪洞具有水头高、流速大的特点,水力学问题突出。对泄洪洞的掺气设施、出口体型进行了系列优化试验研究,并通过对水力设计、水工模型试验、水力学原型观测成果的分析与对比,结合实际运行情况,阐述了泄洪洞全过程的关... 大岗山水电站岸边泄洪洞具有水头高、流速大的特点,水力学问题突出。对泄洪洞的掺气设施、出口体型进行了系列优化试验研究,并通过对水力设计、水工模型试验、水力学原型观测成果的分析与对比,结合实际运行情况,阐述了泄洪洞全过程的关键水力学问题。研究成果表明:可根据工程实际适当减小模型试验的最小掺气浓度控制值;前期的科研设计应更重视小流量工况的泄洪灵活与安全性。相关成果支撑了泄洪洞的安全合理运行,可为类似工程的建设、运行提供可靠与宝贵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洪洞 全过程水力学问题 模型试验 原型观测 大岗山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引水系统不同水力波动的耦合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光华 潘少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47-50,75,共5页
以明渠、压力管道和调压室的非恒定流方程为基本方程,以恒定流计算结果为初始条件,结合渠首边界、渠管结合处边界、调压室边界和阀门边界处的连续方程和能量方程,利用特征线法建立了水锤波、调压室波、明渠波等3种水力波动的数值计算模... 以明渠、压力管道和调压室的非恒定流方程为基本方程,以恒定流计算结果为初始条件,结合渠首边界、渠管结合处边界、调压室边界和阀门边界处的连续方程和能量方程,利用特征线法建立了水锤波、调压室波、明渠波等3种水力波动的数值计算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通过典型算例计算,分析了3种波的波动规律及其之间的耦合效应,计算结果符合一般规律,从而验证了所建模型及程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线法 过渡过程 非恒定流 算例分析 引水系统 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抽水蓄能电站技术供水管网水力校核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建德 张新 +2 位作者 何秋 陈小强 林靖涛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7-177,共11页
【目的】抽水蓄能电站当中的技术供水系统主要作用是对各个运行设备进行润滑与冷却,对整个抽水蓄能电站的安全与稳定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技术供水系统在稳态与暂态条件下能够保证其流量与压力的安全要求,同时实现绿色节能的目标,... 【目的】抽水蓄能电站当中的技术供水系统主要作用是对各个运行设备进行润滑与冷却,对整个抽水蓄能电站的安全与稳定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技术供水系统在稳态与暂态条件下能够保证其流量与压力的安全要求,同时实现绿色节能的目标,【方法】以某抽水蓄能电站技术供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MATLAB软件对抽水蓄能电站技术供水系统的暂态和稳态进行分析研究,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采用图论对复杂技术供水管网结构进行构建,应用MATLAB建立管网水力计算数学模型,通过矩阵对管网的各个属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采用迭代法进行求解获得稳态参数。基于有压管道非恒定流微分方程组的特征线法,模拟工况变化下暂态过程中的压力波动与流量波动,绘制技术供水管网各用水管路的压力与流量变化曲线。【结果】结果显示:(1)稳态过程中建立的管网模型大、小流量支管误差分别在2.70%、5.18%以内,压力误差在0.37 m以内;(2)动态过程管网在压力波动中产生的压力最大、最小值分别为38.890 m、2.647 m。【结论】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技术供水管网稳态水力计算模型精度能够满足工程要求,同时动态水力计算满足水锤防护标准要求,为抽水蓄能电站技术供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及对节能措施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网水力计算 图论 MATLAB 过渡过程 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