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5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ydro-mechanical modeling of impermeable discontinuity in rock by 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被引量:3
1
作者 郑安兴 罗先启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4337-4346,共10页
The 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XFEM) is a numerical method for modeling discontinuities within the classical finite element framework. The computation mesh in XFEM is independent of the discontinuities, such that ... The 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XFEM) is a numerical method for modeling discontinuities within the classical finite element framework. The computation mesh in XFEM is independent of the discontinuities, such that remeshing for moving discontinuities can be overcome. The 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hydro-mechanical modeling of impermeable discontinuities in rock. The governing equation of XFEM for hydraulic fracture modeling is derived by the virtual work principle of the fracture problem considering the water pressure on crack surface.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pressure gradient on crack surface and fracture opening width is obtained by semi-analytical and semi-numerical method. This method simplifies coupling analysis iteration and improves computational precision. Finally,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for modeling hydraulic fracture problems is verified by two examples and the advantages of the XFEM for hydraulic fracturing analysis are display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CRACK hydraulic f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n Static Strength of a Complex Section
2
作者 隋欣 方蜀州 张平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6年第4期272-275,共4页
A static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 of an impulsive controller section is presented. The boundary condition and a part of the loads are applied. Considering the grades of the stress around the holes being large, th... A static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 of an impulsive controller section is presented. The boundary condition and a part of the loads are applied. Considering the grades of the stress around the holes being large, the dense grids are adjusted accordingly. Four cases with different loads are compared, thus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loads on the section are analyzed.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stress of the section is lower than the strength limit of the material, and the section will not be broken with the static loa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 复合舱段 静应力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 FEM analysis for layered rock considering anisotropy of shear strength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玉军 张维庆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6期1357-1363,共7页
An empirical expression of cohesion (C) and friction angle (Ф) for layered rock was suggested. This expression was compared with a test result made by the former researchers. The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of a tr... An empirical expression of cohesion (C) and friction angle (Ф) for layered rock was suggested. This expression was compared with a test result made by the former researchers. The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of a transversely isotropic medium and Mohr-Coulomb criterion in which C and Ф vary with directions were employed, and a relative 3D elasto-plastic FEM code was developed, in which the important thing was to adopt a search-trial method to find the orientation angle (p) of shear failure plane (or weakest shear plane) with respect to the major principal stress as well as the corresponding C and Ф Taking an underground opening as the calculation object, the numerical analyses were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FEM code for two cases of transversely isotropic rock and isotropic rock, respectively, and the computa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rock is a transversely isotropic one, the distributions of displacements, plastic zones and stress contours in the surrounding rock will be non-axisymmetric along the tunnel's vertical axis, which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isotropic rock. The stability of the tunnel in transversely isotropic rock is relatively 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yered rock mass shear strength ANISOTROPY three 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ethod computation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Influence of the Inclusion on the Fatigue Strength of Ceramic Bush
4
作者 YANG He-lai 1, DAI Yan-liang 2 (1.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Beijing 100083, China 2. American Standard Pottery (Tianjin) Co., Tianjin 300181,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56-57,共2页
In traditional plain bearing, bushes are made of metal.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perties of the bush, 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an experiment in which the purpose is to replace metal with ceramic. Because of its hi... In traditional plain bearing, bushes are made of metal.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perties of the bush, 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an experiment in which the purpose is to replace metal with ceramic. Because of its high hardness, long fatigue wear life, excellent corrosion resistance, good self-lubricating and low density, ceramic bush is suitable for plain bearing.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f the inclusion on the fatigue wear strength of the bush are analysed under the action of a external load with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All these work may provide proofs for analysing the wearing mechanism and for controlling the effect of the inclusion. When the normal outer load is 6 N/mm, namely P=6 N/mm. The compressive main stress will be formed inside the basic part of the bush, which gathers in the center touching area between the journal and the the bush around the inclusion, most of the units have their own maximum alternate stress σ max, which is smaller than the fatigue limit of the material of bushes σ 0 (σ 0=60 MPa). If there is P=30 N/mm, some units will have σ max approaching the fatigue limit, stress concentration will occur around the inclusion, so will the local plastic deformation. Some special units exceed the fatigue limit of the material. When P=225 N/mm,most of the units will have the σ max, about 50~300 MPa, which surpasses the fatigue limit. At this time micro pitting and cracking on the bush surface can be observed with SEM. When P=350 MPa, the σ max is about 300~900 MPa, the center touching area on the surface of the sample and the units around the inclusion will exceed the fatigue limit generally, the surface of the bush, the serious wear corrosion and big fatigue cracking can be obse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ite element method includsion fatigue streng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confined water on the limit support pressure of tunnel face in weakly water-rich strata
5
作者 LI Yun-fa WU Guo-jun +2 位作者 CHEN Wei-zhong YUAN Jing-qiang HUO Meng-zh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2844-2859,共16页
In the process of shield tunneling through soft soil layers,the presence of confined water ahead poses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tunnel face.Therefore,it is crucial to consider the impact of confine... In the process of shield tunneling through soft soil layers,the presence of confined water ahead poses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tunnel face.Therefore,it is crucial to consider the impact of confined water on the limit support pressure of the tunnel face.This study employed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to analyze the limit support pressure of shield tunnel face instability within a pressurized water-containing layer.Subsequently,a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pproach was applied to derive a concise solution formula for the limit support pressure,incorporating various influencing factors.The analysis yield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1)The influence of confined water on the instability mode of the tunnel face in soft soil layers makes the displacement response of the strata not significant when the face is unstable;2)The limit support pressure increases approximately linearly with the pressure head,shield tunnel diameter,and tunnel burial depth.And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thickness of the impermeable layer,soil cohesion and internal friction angle;3)Through an engineering case study analysis,the results align well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traditional theoretical methods,thereby validating the rationality of the equations proposed in this paper.Furthermore,the proposed equations overcome the limitation of traditional theoretical approaches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changes in impermeable layer thickness.It can accurately depict the dynamic variation in the required limit support pressure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tunnel face during shield tunneling,thus better reflecting engineering re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akly water-rich strata confined aquifer limit support pressure finite element metho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筋增强UHPC-CFST组合桥墩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郑仁亮 庄一舟 +1 位作者 张仁巍 曾武华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1,共12页
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开展了高强钢筋增强UHPC-CFST组合桥墩的抗震数值建模分析,通过与已有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建模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轴压比、UHPC强度、UHPC厚度和钢管屈服强度等参数对组合桥墩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 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开展了高强钢筋增强UHPC-CFST组合桥墩的抗震数值建模分析,通过与已有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建模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轴压比、UHPC强度、UHPC厚度和钢管屈服强度等参数对组合桥墩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给出了各参数的建议取值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增大轴压比和纵筋配筋率可提升组合桥墩的水平承载力和耗能能力,然而会限制试件的变形;提高UHPC强度和UHPC厚度,组合桥墩的水平承载力和位移延性系数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提升钢管屈服强度可稳步增强组合桥墩的水平承载力;增加钢管厚度可明显提升组合桥墩的抗震性能,而体积配箍率和混凝土强度对组合桥墩的抗震性能影响较小。基于分析数据样本,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水平峰值荷载和位移延性系数的计算方法,公式计算值与有限元分析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筋 超高性能混凝土 钢管混凝土柱 有限元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作用下40 m和32 m简支箱梁动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罗锟 王凯新 +1 位作者 甄慧杰 帅蔚晨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5,共7页
为研究不同跨度高速铁路简支箱梁在列车作用下的动力性能,以郑济高铁40 m简支箱梁和京沪高铁32 m简支箱梁为背景,研究40 m和32 m简支箱梁共振条件;采用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车-轨-桥耦合振动模型,对比分析列车以不同运行... 为研究不同跨度高速铁路简支箱梁在列车作用下的动力性能,以郑济高铁40 m简支箱梁和京沪高铁32 m简支箱梁为背景,研究40 m和32 m简支箱梁共振条件;采用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车-轨-桥耦合振动模型,对比分析列车以不同运行速度通过40 m和32 m简支箱梁时的动力系数、竖向和横向加速度、竖向位移等振动响应。结果表明:40 m和32 m简支箱梁的共振速度分别为428.5 km/h和517.8 km/h,在我国目前高速铁路的列车运行速度下,箱梁不会发生一阶共振响应,但会出现二阶与三阶超谐共振以及三阶消振现象;2种箱梁的挠度动力系数均小于运营动力系数,且挠度动力系数与列车运行速度成正相关;在相同工况下,40 m简支箱梁上的竖向振动和跨中竖向位移幅值大于32 m简支箱梁,但横向振动更小;在不产生共振消振情况下,列车通过速度越快,箱梁竖向位移越大,但由于2种箱梁的截面尺寸、跨径不同,使得2种箱梁的挠跨比差值很小。在现有列车运行速度条件下,可推广使用40 m简支箱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简支箱梁 列车运行速度 共振 动力系数 加速度 位移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附加变形的高速磁浮梁轨分离式简支箱梁桥车-轨-桥耦合振动研究
8
作者 汪斌 邓钢 +2 位作者 孙体佳 龚俊虎 李永乐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100,共8页
为了解不同附加变形对时速600 km的高速磁浮梁轨分离式简支箱梁桥车-轨-桥动力性能的影响,以某梁轨分离式简支箱梁桥为背景进行有限元研究。建立高速磁浮列车-轨道-桥梁动力耦合模型,考虑温度变形、混凝土收缩徐变以及支座不均匀沉降引... 为了解不同附加变形对时速600 km的高速磁浮梁轨分离式简支箱梁桥车-轨-桥动力性能的影响,以某梁轨分离式简支箱梁桥为背景进行有限元研究。建立高速磁浮列车-轨道-桥梁动力耦合模型,考虑温度变形、混凝土收缩徐变以及支座不均匀沉降引起的主梁附加变形,分别将3种附加变形和轨道不平顺叠加,作为系统激励进行有限元计算,对比分析不同附加变形下的车-轨-桥动力响应。结果表明:温度变形、混凝土收缩徐变和支座不均匀沉降附加变形对简支箱梁、轨道的动力响应及列车磁浮间隙影响较大,分别考虑这3种附加变形时Sperling指标较不考虑附加变形时增大13.3%、12.3%、28.0%。3种附加变形中支座不均匀沉降的影响最大,需予以重点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磁浮桥梁 简支梁桥 车-轨-桥耦合振动 附加变形 温度变形 收缩徐变 支座沉降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构型集成竹格栅夹芯板抗弯性能
9
作者 王智丰 周李承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5,共9页
【目的】针对集成竹利用效率不高,使用形式较为单一的问题,探索其轻质、高效特性的先进结构形式,这对推动竹材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构型格栅芯体对集成竹格栅夹芯板弯曲性能的影响,选出不同格栅构型中... 【目的】针对集成竹利用效率不高,使用形式较为单一的问题,探索其轻质、高效特性的先进结构形式,这对推动竹材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构型格栅芯体对集成竹格栅夹芯板弯曲性能的影响,选出不同格栅构型中抗弯性能最优的结构,为其在实际工程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集成竹为原材料,通过嵌锁法分别设计加工3种具有不同构型(三角形格栅、方形格栅和Kagome形格栅)的集成竹格栅夹芯板。对不同格栅芯体的集成竹格栅夹芯板进行四点弯曲试验,探讨夹芯板结构的受弯性能,分析夹芯板结构在受弯荷载下的破坏机理、跨中挠度、抗弯刚度和极限承载力的变化规律,并对3种不同芯体集成竹格栅夹芯板结构的比强度和比刚度进行对比。同时,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集成竹格栅夹芯板四点弯曲试验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3种不同构型格栅芯体的集成竹格栅夹芯板结构在受弯加载过程中均表现为剪切破坏。三角形集成竹格栅夹芯板的承载能力最好,三角形和Kagome形格栅极限承载力分别为38.7和27.5 kN,较极限承载力22.5 kN的方形格栅增加了71.9%和22.2%;同时三角形集成竹格栅夹芯板的比强度为133.5 kN·m/kg,较方形(94.6 kN·m/kg)和Kagome形(96.7 kN·m/kg)分别提高了41.2%和38.1%。有限元模型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一致,能有效预测集成竹格栅夹芯板的弯曲性能。【结论】3种格栅构型中三角形集成竹夹芯板弯曲性能最优,能够更好地发挥集成竹轻质高强的性能优势。研究结果可为竹材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提供一种高效的结构形式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板材 有限元法 失效模式 弯曲强度 集成竹夹芯板 格栅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Ⅱ算法的GIS隔离开关盆式绝缘子电场分布和机械性能综合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维凯 孙强 +3 位作者 葛延鹏 甲宗庆 谭文 高文胜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6-345,共10页
为提高高压GIS隔离开关内盆式绝缘子的绝缘性能,对盆式绝缘子的结构设计进行了优化。首先基于有限元仿真分析了原结构下盆式绝缘子周围的电场分布情况和盆体的机械性能,基于贝塞尔曲线下的伯恩斯坦多项式对盆式绝缘子的凹面和凸面形状... 为提高高压GIS隔离开关内盆式绝缘子的绝缘性能,对盆式绝缘子的结构设计进行了优化。首先基于有限元仿真分析了原结构下盆式绝缘子周围的电场分布情况和盆体的机械性能,基于贝塞尔曲线下的伯恩斯坦多项式对盆式绝缘子的凹面和凸面形状进行了参数化重构,进而构建了考虑机械强度和电场分布的双目标优化模型,并基于非支配排序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Ⅱ)实现了盆式绝缘子的结构优化,得到了盆式绝缘子在不同机械强度指标下的最优电场分布及对应结构。最终实现优化后的盆式绝缘子凹面和凸面的沿面场强最大值和盆体的最大应力值均在许用值内,凹面和凸面的最大场强相比于原结构分别下降11.63%和12.87%,此时机械性能裕度为1.11,相比于原结构仅下降了2.93%。该优化方法可在满足绝缘子机械强度的基础上有效改善绝缘子表面电场分布,对隔离开关内盆式绝缘子的结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式绝缘子 有限元法 电场分布 机械强度 多目标优化 NSGA-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度折减有限元法的堤防边坡稳定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从从 肖艳 +1 位作者 刘晨 袁波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7-220,共4页
为探讨堤防边坡相关参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某堤防边坡为例,将数值模拟和数理统计法相结合,基于强度折减有限元法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计算出边坡安全系数,采用正交设计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边坡系数、内摩擦角、粘聚力、弹性模量4个边... 为探讨堤防边坡相关参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某堤防边坡为例,将数值模拟和数理统计法相结合,基于强度折减有限元法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计算出边坡安全系数,采用正交设计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边坡系数、内摩擦角、粘聚力、弹性模量4个边坡参数作为影响因素进行搭配组合试验,每个因素上下浮动固定值,设置出4个水平变量进行极差分析和单因素敏感度分析,研究4个因素对边坡稳定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粘聚力、内摩擦角、边坡系数、弹性模量对堤防边坡稳定性影响程度依次降低,粘聚力越大,堤防边坡越稳定;内摩擦角越大,堤防边坡越稳定;边坡系数越大,堤防边坡越稳定;弹性模量取值越大或越小时堤防边坡安全系数反而下降,取中间值时堤防边坡安全系数最大。在今后的堤防治理中,应按边坡参数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程度综合考虑设计增强边坡稳定性的方案,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堤防治理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折减有限元法 边坡稳定性 正交试验 敏感性分析 极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铆压型轮毂轴承单元内圈结构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车文侃 李立新 汪峰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1-500,共10页
针对轮毂轴承铆压成型后产品铆压强度和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对铆压成型过程进行了原理分析、模拟仿真、优化设计和试验验证等方面的研究。首先,分析了铆压成型设备和原理,获得了铆头运动轨迹方程;采用ABAQUS软件构建了轮毂轴承铆压成型有... 针对轮毂轴承铆压成型后产品铆压强度和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对铆压成型过程进行了原理分析、模拟仿真、优化设计和试验验证等方面的研究。首先,分析了铆压成型设备和原理,获得了铆头运动轨迹方程;采用ABAQUS软件构建了轮毂轴承铆压成型有限元模型,并对该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分析了法兰轴端变形区域的应变,获得了铆压过程中容易开裂影响铆压强度的区域;然后,应用响应面方法,以铆压预紧力与内圈外径变化量的比值(RPC)为优化目标,对该区域的斜线角度θ、斜线距离L、圆角半径R三个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获得了RPC的优化最大值和以上三个结构参数优化结果,并通过数值计算和试验,对优化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最后,针对优化结构后的内圈铆压装配成的轴承,进行了铆压松脱力试验和铆压强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斜线距离L是最显著影响RPC的因素,斜线角度θ与圆角半径R的交互作用对RPC的影响也很显著,而斜线距离L和圆角半径R没有明显的交互影响;使用优化结构后的内圈铆压装配成的轴承具有较强的轴向预紧能力和较高的铆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强度 铆压成型有限元模型 轮毂轴承 响应面方法 结构优化 铆压预紧力与内圈外径变化量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cky的立筒仓地震作用下贮料侧压力分析
13
作者 陈佳 丁永刚 +3 位作者 索焕 张磊 刘强 许启铿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0-178,185,共10页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柱承式筒仓结构贮料动态侧压力分布规律,本文基于Rocky离散元软件,通过建立贮料-筒仓结构有限元-离散元(FEM-DEM)耦合分析模型,将数值模拟与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与现有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柱承式筒仓结构贮料动态侧压力分布规律,本文基于Rocky离散元软件,通过建立贮料-筒仓结构有限元-离散元(FEM-DEM)耦合分析模型,将数值模拟与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与现有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数值模拟与振动台测试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本文所提数值模拟方法的有效性。基于Rocky的模拟方法考虑了贮料颗粒属性,实现了粮食散体与筒仓结构的相互作用。随筒仓仓壁深度的增加,仓壁静态侧压力呈线性增大。基于FEM-DEM耦合数值模拟结果与规范法得到的侧压力分布规律一致。地震作用下筒仓结构仓壁动态侧压力随着PGA增大而逐渐增大,其峰值出现在筒仓中上部位置处。研究成果可为立筒仓结构动态侧压力计算和数值模拟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承式筒仓 侧压力 有限元法 离散元法 Rock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海冰弯曲强度计算参数确定及锥体破冰数值研究
14
作者 朱圣涛 邹璐 +1 位作者 邹早建 邹明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0,共10页
为构建黏聚单元物理参数与海冰弯曲强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回归模型用于海冰弯曲强度计算参数的确定。首先,基于有限元法及黏聚单元法对海冰三点弯曲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并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然后,选择五个影响参数,采用拉... 为构建黏聚单元物理参数与海冰弯曲强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回归模型用于海冰弯曲强度计算参数的确定。首先,基于有限元法及黏聚单元法对海冰三点弯曲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并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然后,选择五个影响参数,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算法生成427个样本,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其对应的海冰弯曲强度,构建神经网络的数据集。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对所有样本预报结果进行训练,得到预报海冰弯曲强度的回归模型。以此建立与试验海冰弯曲强度相近的层冰数值模型,并考虑流体浮力和拖曳力对碎冰的作用,对不同参数影响下的锥体层冰相互作用进行数值模拟及分析。结果显示,锥体受到层冰纵向力的均值、标准差以及峰值均随碰撞速度、锥体水线面直径和锥体角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黏聚单元法 海冰弯曲强度 神经网络 结构物-层冰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支结构对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影响
15
作者 邸瑜 王丙寅 +3 位作者 王志强 李婉华 李锐锐 梁庭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20,共4页
针对MEMS加速度传感器发展进程中传统仿真模型因未充分考虑固支结构所带来的影响,致使限制了传感器的优化设计。为此,针对四端四梁MEMS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运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封装约束方法及固支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 针对MEMS加速度传感器发展进程中传统仿真模型因未充分考虑固支结构所带来的影响,致使限制了传感器的优化设计。为此,针对四端四梁MEMS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运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封装约束方法及固支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引入固支结构会造成压敏电阻路径应力约9%的偏差,不同封装方法对应力影响约1.8%。当固支结构宽度为400μm时,可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将整体结构尺寸缩小近32%,为微型化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的设计制造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 微型化 有限元仿真 固支结构 封装约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破损形式对船舶结构剩余极限强度的影响分析
16
作者 张孝恒 孔祥韶 吴卫国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163,共12页
[目的]旨在深入分析船体结构的破口形状、破口面积和破口位置等因素对船体结构剩余极限强度的影响。[方法]基于简化数值计算方法,开展系列碰撞结构响应计算,得到不同速度、不同角度、不同撞击位置碰撞工况下船体结构的破损情况。结合非... [目的]旨在深入分析船体结构的破口形状、破口面积和破口位置等因素对船体结构剩余极限强度的影响。[方法]基于简化数值计算方法,开展系列碰撞结构响应计算,得到不同速度、不同角度、不同撞击位置碰撞工况下船体结构的破损情况。结合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开展船舶剩余极限强度研究,探究舷侧不同破损形式对船舶结构剩余极限强度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对船舶剩余极限强度大小影响显著的2个因素分别是破口面积和破口位置,破口形状对剩余极限强度大小的影响较小,但对结构的断裂形式有较大影响;在破口形状一致的情况下,随着破口面积的增大,结构剩余极限强度不断降低;在破口面积相当的情况下,随着破口边缘逐渐变得尖锐,结构的断裂路径与舱段中部横剖面的夹角逐渐变小,断裂位置从结构端部逐渐向结构中部靠近。[结论]所做研究可作为船舶剩余极限强度评估计算的基础,能为船舶在航行中遭受碰撞后的应急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体结构 剩余极限强度 碰撞响应 准静态法 破损形式 有限元法 ABAQ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C外包层-钢管界面黏结抗剪性能非线性分析
17
作者 秦志清 吴庆雄 +1 位作者 许志坤 袁辉辉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8,共11页
为研究UHPC外包层-钢管界面的黏结抗剪性能,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UHPC外包层-钢管界面试件的精细化实体有限元模型。对试件各组成部分的材料本构模型和接触关系进行讨论,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所建立有限元模型... 为研究UHPC外包层-钢管界面的黏结抗剪性能,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UHPC外包层-钢管界面试件的精细化实体有限元模型。对试件各组成部分的材料本构模型和接触关系进行讨论,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所建立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进而对不同界面构造措施的UHPC外包层-钢管界面黏结抗剪性能和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同时进行了构造参数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达到界面承载力时,UHPC外包层-钢管普通界面只剩下摩擦力抵抗界面剪力,而设抗剪连接件界面试件则存在摩擦力和机械咬合力共同抵抗界面剪力;栓钉对提高界面极限黏结抗剪强度的效果最佳;当外包UHPC层厚度小于40 mm时,可采用竖向钢筋或环向钢筋作为界面的抗剪连接件;UHPC外包层-钢管界面黏结抗剪强度随着UHPC强度、外包层厚度以及抗剪连接件直径的增加而增大,而随钢管外径的增大而减小。最后,根据有限元参数分析结果,提出了采用不同界面构造措施的UHPC外包层-钢管界面黏结抗剪强度简化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UHPC外包层 钢混连接件 黏结抗剪强度 有限元分析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腐蚀凹坑海底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方法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小乐 万宇飞 +2 位作者 吴景健 赵铭文 梁鹏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1-174,180,共5页
为计算含腐蚀坑海底管道的剩余强度,分析海底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方法,对海底管道施加内压和轴向力,从行业标准、美国工程师协会规范、挪威船级社规范和有限元计算4方面对海底管道腐蚀坑的剩余强度进行计算,分析几种方法的差异,结果显示,... 为计算含腐蚀坑海底管道的剩余强度,分析海底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方法,对海底管道施加内压和轴向力,从行业标准、美国工程师协会规范、挪威船级社规范和有限元计算4方面对海底管道腐蚀坑的剩余强度进行计算,分析几种方法的差异,结果显示,当深度较浅时,采用理论计算的方式更加保守;当缺陷深度较大时,建议采用有限元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剩余强度 评价方法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艉轴密封装置Ω弹簧刚度计算及模型可信度分析
19
作者 孙玮 申帅 +3 位作者 孙锋 曾良辉 叶晓明 曹海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4-119,共6页
艉轴密封装置用于出舱艉轴与舱壁之间的密封,是船舶推进系统的关键设备。Ω弹簧作为艉轴密封装置的重要部件,其应变特性将直接影响艉轴密封装置的密封性能。本文建立某型艉轴密封装置Ω弹簧结构强度数值模型,分别对外圈弹簧和内圈弹簧... 艉轴密封装置用于出舱艉轴与舱壁之间的密封,是船舶推进系统的关键设备。Ω弹簧作为艉轴密封装置的重要部件,其应变特性将直接影响艉轴密封装置的密封性能。本文建立某型艉轴密封装置Ω弹簧结构强度数值模型,分别对外圈弹簧和内圈弹簧进行有限元分析,获得不同压缩量下Ω弹簧的轴向力及最大应力值,并拟合得到Ω弹簧的刚度。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艉轴密封装置Ω弹簧应变测试。仿真结果与测试数据误差在5%以内,表明了本文所建数值模型的准确性。本文研究结果为艉轴密封装置设计与校核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结构强度 艉轴密封装置 可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约束系数研究
20
作者 杨志华 李海枫 胡永林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应力约束系数是水工混凝土结构温控设计与计算分析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其合理取值直接关系基础容许温差选取,进而影响到容许最高温度确定和浇筑温度拟定。关于应力约束系数取值,现有规范仅对坝工等大体积水工结构有所规定,而对软基上的水... 应力约束系数是水工混凝土结构温控设计与计算分析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其合理取值直接关系基础容许温差选取,进而影响到容许最高温度确定和浇筑温度拟定。关于应力约束系数取值,现有规范仅对坝工等大体积水工结构有所规定,而对软基上的水工混凝土结构没有提及;另外,《混凝土坝温度控制设计规范》仅给出H=L取值,对于H≠L或基岩弹性模量和混凝土弹性模量相差较大时,该规范没有明确规定;上述问题本质上是不同弹性模量比和不同宽高比下浇筑块约束系数R的取值问题。为此,本文基于有限元法开展不同弹性模量比和不同宽高比下均匀冷却时浇筑块温度应力及约束系数研究。研究成果表明:约束系数R随弹性模量比E_c/E_R呈负相关变化而随宽高比L/H呈正相关变化,该变化趋势可采用改进后的复合指数函数式进行拟合;该拟合公式能够同时考虑弹性模量比值E_c/E_R和宽高比L/H的综合影响,可为不同弹性模量比和不同宽高比浇筑块的约束系数取值提供依据;进行水工混凝土结构温控设计时,混凝土坝的约束系数可按照规范规定进行取值,岩基上其他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约束系数可由该拟合公式计算得到,软基上水工混凝土结构的约束系数建议取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混凝土 温度应力 约束系数 有限元 弹性模量比 宽高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