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频整流液压蓄能式波能装置功率跟踪控制方法
1
作者 高东照 王坤林 +3 位作者 盛松伟 叶寅 王振鹏 王文胜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0-705,共6页
针对液压蓄能式波能装置由于蓄能器的解耦作用无法最大功率跟踪,不可控整流模式液压发电机组频繁启停、功率不可控、无法自适应跟踪来波功率等问题,提出基于高频整流的功率跟踪控制方法。建立完整的液压蓄能发电系统以及压力负载数学模... 针对液压蓄能式波能装置由于蓄能器的解耦作用无法最大功率跟踪,不可控整流模式液压发电机组频繁启停、功率不可控、无法自适应跟踪来波功率等问题,提出基于高频整流的功率跟踪控制方法。建立完整的液压蓄能发电系统以及压力负载数学模型,通过高频整流器控制发电机转速,改善液压发电系统输出特性,实现液压发电机组在功率变化范围内自动跟踪来波功率。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液压发电机组马达输入流量能自动跟踪液压缸的输出流量,系统压力自动匹配来波功率。因此,功率跟踪控制方法可改善波能装置液压发电机组特性,减少启停,实现功率跟踪与自适应负载调节,有利于推进液压蓄能式波能装置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能装置 功率控制 流量 液压发电机组 功率跟踪 负载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力负荷对两种生态沟渠内沉水植物苦草净化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蔡敏 崔娜欣 +3 位作者 张旭 陈桂发 周丽 邹国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21-1631,共11页
利用农业灌排系统改造建设生态沟渠是治理农田面源污染的重要技术措施,水生植物、填料及水力负荷等是影响沟渠净化效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沟渠和沸石+苦草沟渠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水力负荷(HLR)下... 利用农业灌排系统改造建设生态沟渠是治理农田面源污染的重要技术措施,水生植物、填料及水力负荷等是影响沟渠净化效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沟渠和沸石+苦草沟渠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水力负荷(HLR)下两种沟渠对农田径流中氮磷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差异,阐明了苦草对沟渠脱氮除磷的贡献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HLR下沟渠对水体氮和磷浓度去除率分别为47.7%~66.0%和57.5%~77.1%,随HLR升高而降低;氮和磷单位面积去除率为305.3~1009.2 mg·m^(-2)·d^(-1)和17.8~66.7 mg·m^(-2)·d^(-1),随HLR升高而升高。HLR显著影响沟渠氮、磷净化效率(P<0.05),而沸石填料则影响较小(P>0.05)。与沟渠运行前相比,苦草的密度、叶长以及总生物量(干质量)分别增加5.9~7.0、1.8~2.3倍和4.0~5.0倍,低HLR下苦草生长更好。苦草叶片及根系的氮、磷和叶绿素含量与水体氮磷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苦草直接吸收去除氮和磷量分别为2674.4~3384.1mg·m^(-2)和579.6~673.9mg·m^(-2),对沟渠氮和磷去除的贡献分别为5.6%~19.9%和20.1%~65.0%,苦草吸收贡献率随HLR升高而降低,HLR是影响苦草直接吸收对沟渠氮、磷去除贡献的主要因素。综上,苦草沟渠可有效削减农田氮、磷流失,提高HLR虽然降低氮、磷浓度去除率,但能显著增加氮、磷截留量。沸石+苦草沟渠长期运行后,应及时更新沸石以保障沟渠内填料强化净化功能的发挥。因此,从浓度和通量两方面对生态沟渠净化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对于优化沟渠设计和运行管理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径流 生态沟渠 沉水植物 填料 水力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波脉动荷载作用下煤岩体动态损伤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鲍先凯 姜斌 +4 位作者 张武 宋翔宇 赵金昌 于超云 张童 《煤炭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4-223,共20页
为了研究水中高压电脉冲激波脉动荷载特性及其作用下的煤岩体动态损伤特征,开展了真三轴煤岩体压裂试验。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压、电压条件下的水激波峰值压力、冲击荷载、加载速率等水激波加载特性,探究了煤岩体钻孔侧壁环向有效应力与动... 为了研究水中高压电脉冲激波脉动荷载特性及其作用下的煤岩体动态损伤特征,开展了真三轴煤岩体压裂试验。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压、电压条件下的水激波峰值压力、冲击荷载、加载速率等水激波加载特性,探究了煤岩体钻孔侧壁环向有效应力与动态抗拉强度的关系,同时揭露了煤岩体裂纹起裂应力、扩展角与地应力、水压力、脉冲激波之间的关系。基于CT扫描和ABAQUS数值模拟计算不同液电参数下的煤岩体损伤变量,进而评价煤岩体动态损伤和裂纹起裂扩展形态及演化特征。结果表明:脉冲水激波峰值压力随着放大电压和水压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加载速率随放电电压增加而增加,随水压增加而减小;相对于水压变化,放电电压的变化对水激波峰值压力及其加载速率影响更大;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所得结果吻合度较高,二者从细、微观角度互相印证了随着水压、放电电压的增加,煤岩体的损伤变量增加明显,损伤致裂程度加剧,裂纹数量、扩展长度、开度、复杂程度变化明显,其中放电电压的改变对煤岩体的损伤影响尤其明显。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水中高压电脉冲压裂煤岩体,高效抽采煤层气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激波 加载速率 损伤变量 动态损伤 高压电脉冲水力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负荷对内循环生物脱氮装置脱氮效能影响及其机理
4
作者 郑毅凯 李甍 +3 位作者 孙佐梁 宋协法 李贤 董登攀 《渔业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94,共13页
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RAS)中高溶氧浓度、低碳氮比等特点限制生物滤池反硝化性能,造成NO_(3)^(-)-N累积,危害养殖动物健康,给水产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带来挑战。本研究使用内循环生物脱氮装置对海水循环水养... 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RAS)中高溶氧浓度、低碳氮比等特点限制生物滤池反硝化性能,造成NO_(3)^(-)-N累积,危害养殖动物健康,给水产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带来挑战。本研究使用内循环生物脱氮装置对海水循环水养殖尾水进行处理,探究了水力负荷(HLR)分别为1、2和3 m^(3)/(m^(2)·d)条件下装置中水质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在每阶段试验结束后取PCL和K3填料样本进行高通量测序,对其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功能基因预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装置稳定运行期间,HLR为2 m^(3)/(m^(2)·d)时,NO_(3)^(-)-N平均去除率最高,为67.31%±3.03%;NO_(3)^(-)-N去除负荷随HLR的升高而上升,在HLR为3 m^(3)/(m^(2)·d)时,达55.38±6.13 g·N/(m^(3)·d)。门水平上,PCL样本与K3样本中的优势菌群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属水平上,具有反硝化功能的红杆菌科未知属( unclassified_f__Rhodobacteraceae )和鲁杰氏菌属( Ruegeria )在PCL填料与K3填料生物膜中均占据主导,这2种微生物为影响装置脱氮效能的关键属水平微生物。功能基因预测结果表明,当HLR升高时,参与反硝化作用的硝酸盐还原酶(EC 1.7.99.4)、亚硝酸盐还原酶(EC 1.7.2.1)、一氧化氮还原酶(EC 1.7.2.5)和一氧化二氮还原酶(EC 1.7.2.4)的丰度升高。研究表明,生物脱氮装置可将HLR定为2 m^(3)/(m^(2)·d),并在装置中定植、培养红杆菌科未知属和鲁杰氏菌属这2种细菌。该研究成果可为实际生产中生物脱氮装置HLR的设计提供参考,为相关脱氮效能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负荷 生物脱氮装置 反硝化 微生物群落 循环水养殖 聚己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加载工况下水工混凝土断裂特性 被引量:2
5
作者 宁英杰 吴迪高 +1 位作者 楼树桢 徐慧颖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0-214,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加载工况下水工混凝土的断裂性能,对边长分别为300 mm和450 mm的带缺口立方体水工混凝土试件展开3种加载速率(0.001 mm/s、0.01 mm/s、0.1 mm/s)的单调和峰后循环加卸载楔入劈拉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起裂荷... 为了研究不同加载工况下水工混凝土的断裂性能,对边长分别为300 mm和450 mm的带缺口立方体水工混凝土试件展开3种加载速率(0.001 mm/s、0.01 mm/s、0.1 mm/s)的单调和峰后循环加卸载楔入劈拉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起裂荷载、峰值荷载、起裂断裂韧度、失稳断裂韧度和断裂能均逐渐增大,临界裂缝长度逐渐减小,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不同加载速率下临界裂缝长度随裂缝口张开位移均表现为两阶段的变化规律。循环加卸载作用下,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试件刚度退化减弱,总耗散能减小;基于耗散能建立的水工混凝土断裂损伤演化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水工混凝土的断裂损伤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混凝土 加载速率 加载工况 断裂特性 耗散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力负荷下凤眼莲去除氮、磷效果比较 被引量:27
6
作者 张志勇 常志州 +3 位作者 刘海琴 郑建初 陈留根 严少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8-154,共7页
采用人工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力负荷(0.14、0.20、0.33和1.00m3.m-2.d-1)对凤眼莲去除富营养化水体氮、磷效果的影响,试验期间进水TN、NH4+-N、NO3-N、TP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4.85、1.33、2.92和0.50mg.L-1。结果表明,凤眼莲净化系统对... 采用人工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力负荷(0.14、0.20、0.33和1.00m3.m-2.d-1)对凤眼莲去除富营养化水体氮、磷效果的影响,试验期间进水TN、NH4+-N、NO3-N、TP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4.85、1.33、2.92和0.50mg.L-1。结果表明,凤眼莲净化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低水力负荷(0.14、0.20m3.m-2.d-1)下,出水TN、NH4+-N和TP均达到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Ⅳ类水质标准;当水力负荷提高到1.00m3.m-2.d-1后,出水TN、NH4+-N、NO3-N和TP质量浓度明显上升。4种水力负荷下,凤眼莲净化系统对TN和TP去除率分别为84.95%和80.65%、73.87%和73.04%、51.60%和64.05%、30.77%和47.79%,即随水力负荷的提高而降低;相应的TN、TP去除负荷分别为0.58和0.06、0.72和0.07、0.83和0.11、1.47和0.23g.m-2.d-1,即随水力负荷的提高而增加。综合考虑净化效果和污水处理能力,本试验条件下凤眼莲系统的水力负荷宜控制在0.33m3.m-2.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眼莲 富营养化水体 水力负荷 去除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快速渗滤复合系统处理洗浴污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6
7
作者 张金炳 陈鸿汉 +3 位作者 钟佐燊 马生明 张达政 宁志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0-32,42,共4页
针对传统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水力负荷低 ,占地面积大的弱点 ,提出了采用人工砂和天然砂作为渗滤介质建立复合系统的试验方案 ,并以洗浴污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 5个月的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复合系统具有较高的水力负荷和较好的... 针对传统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水力负荷低 ,占地面积大的弱点 ,提出了采用人工砂和天然砂作为渗滤介质建立复合系统的试验方案 ,并以洗浴污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 5个月的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复合系统具有较高的水力负荷和较好的去污效果 ,其对COD、BOD5、SS和阴离子洗涤剂 (以MBAS代表 )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86 2 5 %、86 75 %、98 95 %和 90 86% ;处理出水中COD、BOD5、SS和阴离子洗涤剂的平均浓度分别为 17 3 0、5 84、0 3和 0 18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浴污水 复合系统 水力负荷 出水水质 人工快速渗滤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茄人工湿地净化循环海水养殖废水效果 被引量:19
8
作者 高锋 杨朝晖 +2 位作者 李晨 金卫红 张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92-198,共7页
为了深入研究采用人工湿地方法处理循环海水养殖废水的可行性及其运行特性,以红树林植物秋茄(Kandelia candel)为湿地植物构建耐盐人工湿地,对循环海水养殖废水进行生物处理。该文对比研究了秋茄人工湿地与无植物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在... 为了深入研究采用人工湿地方法处理循环海水养殖废水的可行性及其运行特性,以红树林植物秋茄(Kandelia candel)为湿地植物构建耐盐人工湿地,对循环海水养殖废水进行生物处理。该文对比研究了秋茄人工湿地与无植物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在系统启动17d后的稳定运行阶段,秋茄人工湿地对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和氨氮(NH4+-N)的去除率分别在66.4%~73.8%和64.3%~72.4%,明显高于无植物人工湿地对COD56.7%~62.4%的去除率和对NH4+-N51.2%~57.5%的去除率;在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去除方面,秋茄人工湿地和无植物人工湿地的去除率分别为55.7%~61.7%和54.3%~60.4%,两者并无明显差别。对人工湿地基质酶活性的分析发现,秋茄人工湿地的基质脲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均明显高于无植物人工湿地;同时在秋茄人工湿地基质床中,根系分布最多的表层0~5cm区域基质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区域,表明秋茄的根部对于提高人工湿地基质床的生物活性及其去污能力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对秋茄人工湿地水力条件的研究表明,表面水力负荷对系统去除有机物和氮有较明显的影响,表面水力负荷控制在0.1m3/(m2·d)及以下时,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渔业水质标准的要求。该文研究结果为循环海水养殖废水提供了一种生物处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净化 海水 人工湿地 红树林 水力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生物滴滤器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的性能及生物膜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郭俊元 周明杰 +5 位作者 甘鹏飞 谭显东 郭子豪 付琳 黄婉怡 柏雪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601-3609,共9页
构建沸石生物滴滤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了滴滤器的挂膜启动特征、进水水力负荷对滴滤器处理生活污水性能的影响.滴滤器采用连续进水的方式挂膜,挂膜26d后,COD和氨氮去除率分别达到85%和68%以上,且COD和氨氮相邻两次监测结果的相对偏... 构建沸石生物滴滤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了滴滤器的挂膜启动特征、进水水力负荷对滴滤器处理生活污水性能的影响.滴滤器采用连续进水的方式挂膜,挂膜26d后,COD和氨氮去除率分别达到85%和68%以上,且COD和氨氮相邻两次监测结果的相对偏差均低于10%,表明滴滤器挂膜成功,并基本达到了稳定的运行状态.滴滤器表现出对进水水力负荷变化较强的适应性,水力负荷为300L/(m^2·d)时,滴滤器对COD、氨氮、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0.8%、87.1%、67.2%、90.1%.滴滤器对有机物和氮磷的去除途径结果表明,微生物降解和转化作用对污水中COD、氨氮、TN的去除贡献率最大,填料的吸附则是TP去除的主要途径,铁屑的氧化是影响填料吸附去除TP的重要因素.生物量及生物膜的分布特征表明,滴滤器内生物膜中细菌的多样性十分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生物滴滤器 生活污水 水力负荷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厌氧反应器COD去除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魏锐 王素兰 +3 位作者 崔燕平 张琪 雷达 邢传宏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8,共6页
以模拟高浓度有机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新型厌氧反应器对COD去除影响因素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试验研究,考察了污泥负荷、水力停留时间(HRT)、容积负荷、进水COD、VFA、出水SS等因素对COD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COD去除的主要因素是污泥... 以模拟高浓度有机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新型厌氧反应器对COD去除影响因素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试验研究,考察了污泥负荷、水力停留时间(HRT)、容积负荷、进水COD、VFA、出水SS等因素对COD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COD去除的主要因素是污泥负荷、HRT和容积负荷,次要因素是进水COD、VFA和出水SS,当反应器内COD污泥负荷在0.297 2~0.464 7 kg.kg-1.d-1之间、HRT=7 h时,COD的去除效率维持在72%~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反应器 COD去除率 容积负荷 HRT 污泥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净化养殖效能与参数优化 被引量:29
11
作者 于涛 成水平 +3 位作者 贺锋 钟非 张世羊 吴振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8-193,共6页
该文对基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IVCW)的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净化效率、养殖效果和系统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420 mm/d的水力负荷下,湿地可有效地去除循环水中的总悬浮物(去除率85%)、CODCr(去除率50%)、BOD5(去除率44%)、总氨氮... 该文对基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IVCW)的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净化效率、养殖效果和系统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420 mm/d的水力负荷下,湿地可有效地去除循环水中的总悬浮物(去除率85%)、CODCr(去除率50%)、BOD5(去除率44%)、总氨氮(去除率53%)、亚硝酸盐(去除率83%)和硝酸盐(去除率54%),能够满足养殖用水的要求,整个试验期间系统实现了零污水排放。经过5个月的养殖,成功地将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鱼苗(1.8 cm,0.08g)培育成鱼种(15.9 cm,33.9g),成活率达到92.6%。在养殖容量、病害控制、成活率以及鱼体生长速度等方面均优于常规池塘养殖模式。建立了一个预测湿地与养殖池塘面积配比的数学模型,为实际应用和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 循环水养殖系统 水力负荷 去除率常数 养殖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负荷对处理海水和养殖废水的无纺布滤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俊新 刘长发 +2 位作者 魏海峰 赵不凋 周小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326,共4页
采用水产养殖中最常用的生物滤池工艺,以无纺布为填料处理模拟海水养殖废水和牙鲆养殖废水。通过改变水力负荷,研究了水力负荷对滤器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以沸石、煤渣和塑料短管为填料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以无纺布为填料的滤器处理模... 采用水产养殖中最常用的生物滤池工艺,以无纺布为填料处理模拟海水养殖废水和牙鲆养殖废水。通过改变水力负荷,研究了水力负荷对滤器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以沸石、煤渣和塑料短管为填料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以无纺布为填料的滤器处理模拟海水养殖废水的氨氮容积负荷可达1.75g·m-3·h-1;亚硝酸盐负荷可达0.10g·m-3·h-1;处理牙鲆养殖废水时,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负荷分别达2.52和2.34g·m-3·h-1。增大水力负荷可提高滤器的硝化性能。本试验中,最佳水力负荷高于处理生活污水的普通生物滤池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水产养殖废水 无纺布 水力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湿地的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工艺设计及净化效能 被引量:70
13
作者 吴振斌 李谷 +2 位作者 付贵萍 贺锋 成水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9-133,共5页
该研究首次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同池塘养殖结合.通过构建养殖-湿地生态系统,验证人工湿地对水产养殖用水和废水净化与回用的可行性。近9个月的新建人工湿地运行结果表明,水力负荷从313、469、625mm/d增加到781mm/d,人工湿地对TSS... 该研究首次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同池塘养殖结合.通过构建养殖-湿地生态系统,验证人工湿地对水产养殖用水和废水净化与回用的可行性。近9个月的新建人工湿地运行结果表明,水力负荷从313、469、625mm/d增加到781mm/d,人工湿地对TSS、CODcr和BOD5去除率的变动范围分别为80.5%~82.9%、45.2%~64.2%和61.0%~77.0%,对NH4^+-N、NO3^-—N、TN去除率的变动范围分别为51.5%~67.8%、-90.6%~40.0%和29.1%~68.6%,对TP和IP的去除率为72.7%~89.1%和o~33.3%,对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藻类等生命物质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湿地出水水质除溶氢外能诀到国家渔业水质标准。初步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应用于水产养殖用水处理和回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 循环水产养殖系统 水力负荷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流湿地冬季运行效果及植物腐烂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李静 尹澄清 +1 位作者 王为东 陈庆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82-1488,共7页
为探索改善表流湿地在冬季低效率的方法以及水生湿地植物腐烂对水质产生的影响,通过改变水力负荷(HLR)和进水方式研究了不同水力条件下表流湿地对CODMn、CODCr、NH4+-N、TP的去除效果,并采集不同水生湿地植物地上部分的样品,浸泡测定浸... 为探索改善表流湿地在冬季低效率的方法以及水生湿地植物腐烂对水质产生的影响,通过改变水力负荷(HLR)和进水方式研究了不同水力条件下表流湿地对CODMn、CODCr、NH4+-N、TP的去除效果,并采集不同水生湿地植物地上部分的样品,浸泡测定浸出液中CODMn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冬季水温3~10℃、水力负荷为0.092m·d-1时,湿地对CODMn、CODCr、NH4+-N、TP的去除率分别为6.8%、30.2%、47.0%和25.1%。水力负荷降低到0.040m·d-1时可进一步提高净化效果。而水力负荷上升到0.21m·d-1后,表流湿地对CODMn、NH4+-N、TP的去除率几乎为零,对CODCr的去除率为负,出水中难降解有机质比例增大。将进水间隔从每日1次增加到2次后,湿地对CODMn的去除率显著提高。冬季水生植物腐烂释放实验表明,植物的叶比茎更容易腐烂并释放出还原性物质。在种植湿地植物时应尽量选择冬季释放速率较低的品种,如芦苇(Phragmitescommunis)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流湿地 水力负荷 进水间隔 植物腐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填料磷去除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汤显强 李金中 +1 位作者 刘学功 黄岁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48-752,共5页
为分析人工湿地填料磷去除效果的影响因素,选取页岩、粗砾石、铁矿石、麦饭石等不同填料进行等温磷吸附实验和室内小试磷去除研究。结果表明,填料类型和粒径影响填料磷吸附性能。上述填料磷吸附性能依次为页岩>铁矿石>麦饭石>... 为分析人工湿地填料磷去除效果的影响因素,选取页岩、粗砾石、铁矿石、麦饭石等不同填料进行等温磷吸附实验和室内小试磷去除研究。结果表明,填料类型和粒径影响填料磷吸附性能。上述填料磷吸附性能依次为页岩>铁矿石>麦饭石>粗砾石且页岩最大磷吸附量随粒径增加而减小。水力负荷(HLA)变化对不同填料磷去除效率影响效果不同,当HLA从200mm·d-1降至142.8mm·d-1时,粗砾石构建湿地总磷去除率增加大约10%;麦饭石因为吸附渐进饱和总磷去除率呈现出不断下降趋势;铁矿石可能受微生物影响导致Fe等金属元素释放,总磷去除率从大约6%(HLA=200mm·d-1)上升至35%(HLA=142.8mm·d-1)左右;页岩受HLA变化影响较小,总磷去除率基本稳定在80%以上。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发现填料种类、粒径及水力负荷均影响湿地填料磷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填料 磷去除 水力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负荷和气温对生态滤池处理农户灰水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建军 席银 +3 位作者 廖再毅 卢少勇 刘耀兴 何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12-2018,共7页
在三峡库区一个农户家构建了一套处理单个农户灰水的生态滤池工艺,研究了水力负荷和气温对工艺系统运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5~0.4 m3·m-2·d-1的变化范围内,随着水力负荷的逐渐升高,工艺系统对CODCr、NH+4-N、TN、浊度... 在三峡库区一个农户家构建了一套处理单个农户灰水的生态滤池工艺,研究了水力负荷和气温对工艺系统运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5~0.4 m3·m-2·d-1的变化范围内,随着水力负荷的逐渐升高,工艺系统对CODCr、NH+4-N、TN、浊度(T)的去除率均呈现逐渐降低的整体变化趋势,而TP的去除率则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数据分析表明,生态滤池工艺的最佳运行水力负荷约为0.2 m3·m-2·d-1,在该水力负荷条件下,工艺系统对农户灰水中CODCr、TN、NH+4-N、TP和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5%、58%、72%、50%、80%。工艺系统对灰水中各污染物的去除率平均值均表现为夏季高于冬季,且其在冬季对各项指标的去除率仍然较高。在所监测的各项指标中,气温对CODCr指标的系统去除率影响相对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滤池 农户 灰水 水力负荷 气温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菩提子/美人蕉-黑麦草人工湿地生态工程净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青山 常杰 +2 位作者 蒋跃平 牛晓音 葛滢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1-566,共6页
本论文研究了菩提子/美人蕉-黑麦草人工湿地生态工程在杭州气候条件下,净化流入西湖污水的效果,比较了不同季节、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系统的净化效果及其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该湿地对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的总去除... 本论文研究了菩提子/美人蕉-黑麦草人工湿地生态工程在杭州气候条件下,净化流入西湖污水的效果,比较了不同季节、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系统的净化效果及其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该湿地对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的总去除率在40%~50%之间,总磷(TP)的去除率在60%~70%之间,氨氮(NH4-N)的去除率达90%以上.春夏季的净化效果优于秋冬季,全年TN、TP、COD、BOD5的最低去除率分别保持在30%、60%、40%、35%左右.在同一时期不同的水力负荷(200~1200 mm/d)下系统净化效果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净化效果 去除率 水力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负荷对潜流湿地净化效果和氧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鹏 董仁杰 +2 位作者 吴树彪 刘平 庞昌乐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8-52,共5页
以芦苇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水力负荷(HLR)的变化对湿地净化效果和氧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LR由454下降至91mm.d-1,湿地对NH4+-N、NO3--N、TN、TP、COD的净化能力分别提高了约约35、8、20、25和20个百分点。运行... 以芦苇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水力负荷(HLR)的变化对湿地净化效果和氧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LR由454下降至91mm.d-1,湿地对NH4+-N、NO3--N、TN、TP、COD的净化能力分别提高了约约35、8、20、25和20个百分点。运行期间,湿地水体溶解氧(DO)在水平方向上从前至后呈下降趋势,在垂直方向上,水体DO上层要高于下层。随着HLR的降低,湿地水体DO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差异有缩小之势。同时湿地床层的DO含量随着HLR的下降呈现出升高态势,且湿地床上层的DO波动变化较明显。研究发现,湿地床的耗氧过程和复氧过程能同步协调进行,当污染物降解的耗氧速率大于湿地系统的复氧速率时,会出现湿地水体DO不升而降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水力负荷 净水效果 溶解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流人工湿地对尾水的净化效果及最佳水力负荷 被引量:15
19
作者 梁康 常军军 +2 位作者 王飞华 刘双元 梁威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以污水厂尾水为处理对象,研究垂直流人工湿地在4种水力负荷(125、250、375和500 mm/d)条件下的周年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秋季时系统的总氮去除率最高,冬季则显著降低;温度为10℃、溶解氧浓度为1.1 mg/L是反硝化强度显著降低的关键拐点;总... 以污水厂尾水为处理对象,研究垂直流人工湿地在4种水力负荷(125、250、375和500 mm/d)条件下的周年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秋季时系统的总氮去除率最高,冬季则显著降低;温度为10℃、溶解氧浓度为1.1 mg/L是反硝化强度显著降低的关键拐点;总磷在冬季较其他季节净化效果高;125 mm/d水力负荷下CODCr去除率显著高于其他水力负荷,冬季CODCr去除率显著降低,而其他水力负荷及季节下的去除效果没有显著差异;当湿地以高去除率为目标时,最佳水力负荷为125 mm/d;当湿地以地表水水环境质量Ⅴ类标准为目标时,最佳水力负荷为375 mm/d;当湿地以污染物去除量为目标时,最佳水力负荷为500 mm/d.综合推荐375 mm/d为最佳水力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流人工湿地 尾水 水力负荷 季节变化 净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力负荷率对潜流人工湿地内部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荣新 焦玉恩 +3 位作者 傅金祥 刘瑞 梁伦彰 徐静怡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48-754,共7页
为深入研究污染物在潜流人工湿地各填料层内的迁移转化规律,提高潜流人工湿地污染物降解效率,考察了4种进水水力负荷率(HLR,0.15、0.35、0.55、0.80 m^3/(m^2·d))下潜流湿地填料层内部不同区域DO、COD和氨氮浓度分布。结果表明:HLR... 为深入研究污染物在潜流人工湿地各填料层内的迁移转化规律,提高潜流人工湿地污染物降解效率,考察了4种进水水力负荷率(HLR,0.15、0.35、0.55、0.80 m^3/(m^2·d))下潜流湿地填料层内部不同区域DO、COD和氨氮浓度分布。结果表明:HLR为0.35m^3/(m^2·d)时,湿地内部DO浓度水平最高,湿地系统污染物处理效果最好,COD、氨氮去除率分别为93.32%、90.16%,COD及氨氮的主要降解区域分别为湿地0~60、0~40cm深度处,60cm深度以下DO水平较低,为污染物降解低效区,可研发新技术提高湿地底层DO水平以提高COD及氨氮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流人工湿地 水力负荷率 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