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级联型HVDC系统的后续换相失败预判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鹤 邱腾飞 +2 位作者 潘禹含 边竞 李石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53-3066,I0116-I0117,共16页
白鹤滩—江苏±800k 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于2022年7月1日在中国投运,在世界上首次创造性地研发应用了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新技术方案。基于此系统背景对逆变侧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进行具有一定时间裕... 白鹤滩—江苏±800k 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于2022年7月1日在中国投运,在世界上首次创造性地研发应用了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新技术方案。基于此系统背景对逆变侧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进行具有一定时间裕度的后续换相失败预判。分析了LCC控制器对电气量的控制作用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s,MMC)对LCC的电压支撑作用,明确了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逆变侧LCC发生后续换相失败的机理。推导了逆变侧LCC在首次换相失败后恢复过程末期关断角与故障后线路传输功率最小值的关系,定义了阈值功率的概念。然后建立了关断角与阈值功率的定量关系,提出一种故障后直流传输功率最小值与功率阈值相比较的后续换相失败预判方法。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相应的仿真模型,验证了理论分析和预测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 后续换相失败预判 交流故障 阈值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线路的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淑萍 杨莉莉 +2 位作者 武心宇 周晋宇 宋国兵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6,共10页
针对因结构复杂导致的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变分模态分解算法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故障定位方法(VMD-CNN)。首先,利用PSCAD/EMTDC软件构建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系统模型,获得故障电流数据,应用克拉... 针对因结构复杂导致的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变分模态分解算法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故障定位方法(VMD-CNN)。首先,利用PSCAD/EMTDC软件构建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系统模型,获得故障电流数据,应用克拉克变换对其解耦,获取故障电流的线模分量;其次,对得到的线模分量进行变分模态分解(VMD),得到多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分量,选取特征信息最丰富的IMF分量作为VMD-CNN模型的输入;然后,利用高效的分类模型支持向量机(SVM)判别故障发生的区域,将提取到的IMF分量作为SVM输入进行训练学习,可以准确判断出故障发生区域;最后,搭建VMD-CNN模型进行故障定位,挖掘出行波信号中蕴藏的故障信息,同时通过麻雀搜索算法优化CNN中的超参数,实现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线路的精确定位。仿真结果表明:过渡电阻为100Ω,不同故障位置情况下的定位相对误差均在0.17%以内;故障位置为460 km,不同过渡电阻情况下的定位相对误差均在0.25%以内;过渡电阻为50Ω,不同故障类型情况下的相对误差均在0.3%以内。所提方法能够提升不同故障位置、过渡电阻和故障类型下的定位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三端直流输电 故障定位 变分模态分解 卷积神经网络 麻雀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交直流混合输电并网中VSC-HVDC的控制 被引量:31
3
作者 范心明 管霖 +3 位作者 夏成军 李峰 饶宏 李立浧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8期4781-4790,共10页
为提高风电场交直流混合输电并网的系统性能,提出一种更加灵活的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控制策略。对于风电场侧电压源换流器,设计了一种新的交流电压–功角控制... 为提高风电场交直流混合输电并网的系统性能,提出一种更加灵活的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控制策略。对于风电场侧电压源换流器,设计了一种新的交流电压–功角控制方法。对于交直流混合输电模式,该方法通过调节风电场交流母线电压与电压源换流器输出电压间的功角来实现定有功功率控制。对于纯柔性直流输电模式,风电场交流母线电压自动被调节为具有恒幅恒频的交流电压,实现了对波动风电的同步输送。该方法中输电模式的变化无需切换控制;另外,通过附加电流高通滤波器增强了对系统谐振的阻尼作用。对电网侧电压源换流器,采用一种新的直接电流矢量控制,使直流电压稳定在参考值上。运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对分别接入笼型感应发电机(squirrel cage induction generator,SCIG)风电场和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风电场的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建模仿真。一系列运行条件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交直流混合输电 电压源换流器 高压直流输电 控制策略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VSC-HVDC的交直流混合系统状态估计 被引量:16
4
作者 孙国强 李育燕 +1 位作者 卫志农 叶芳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12,23,共8页
针对以电压源换流器(VSC)为基础的新一代高压直流输电(HVDC),对含VSC-HVDC的交直流混合系统进行静态状态估计。介绍了VSC-HVDC的稳态模型,通过确定交直流混合系统的量测函数、状态变量和雅可比矩阵,建立了含VSC-HVDC的交直流混合系统的... 针对以电压源换流器(VSC)为基础的新一代高压直流输电(HVDC),对含VSC-HVDC的交直流混合系统进行静态状态估计。介绍了VSC-HVDC的稳态模型,通过确定交直流混合系统的量测函数、状态变量和雅可比矩阵,建立了含VSC-HVDC的交直流混合系统的状态估计模型;在基本加权最小二乘状态估计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含VSC-HVDC的交直流混合状态估计同时迭代求解法;对经过修改的IEEE 14、IEEE30、IEEE 57节点系统算例进行仿真,从算法的估计误差、迭代次数和计算速度等方面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电压源换流器 VSC-HVdc 静态状态估计 交直流混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VSC-HVDC交直流混合系统机电暂态仿真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芳 李静远 李传栋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24,共8页
对含基于电压源型变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交直流混合系统进行机电暂态仿真研究。VSC-HVDC系统的外环功率、电压控制器采用PI控制,以产生内环电流参考值。针对dq同步旋转坐标系下VSC-HVDC交流侧数学模型不能精确解耦的问题,建立... 对含基于电压源型变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交直流混合系统进行机电暂态仿真研究。VSC-HVDC系统的外环功率、电压控制器采用PI控制,以产生内环电流参考值。针对dq同步旋转坐标系下VSC-HVDC交流侧数学模型不能精确解耦的问题,建立基于αβ静止坐标系的VSC-HVDC数学模型,引入比例谐振(PR)控制改进了内环电流控制器,可以无静差跟踪内环电流信号。采用以上控制策略实现VSCHVDC系统的精确解耦控制,并采用双时步仿真方法对VSC-HVDC系统的动态响应进行准确模拟。通过在新英格兰系统上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VSC-HVDC机电暂态控制模型的正确性和双时步混合仿真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C-HVdc 高压直流输电 机电暂态 比例谐振控制 双时步混合仿真 交直流混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C-HVDC中直流换流器的比例积分-准谐振-重复控制策略 被引量:9
6
作者 操丰梅 朱喆 +5 位作者 张效宇 韩健 陈建卫 司喆 陈俊 许树楷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68-975,共8页
为解决交流电网不平衡和畸变导致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C transmission,VSC-HVDC)的交直流侧电能质量恶化问题,提出单正序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d、q轴电流分量的比例积分-谐振控制-重... 为解决交流电网不平衡和畸变导致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C transmission,VSC-HVDC)的交直流侧电能质量恶化问题,提出单正序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d、q轴电流分量的比例积分-谐振控制-重复控制的混合控制策略。通过使有功功率的瞬时波动为零获得了网侧电流正负序分量参考值的表达式,进而利用比例积分控制器控制正序电流分量、谐振控制器控制负序电流分量,而利用重复控制用于抑制交流电网谐波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采样频率与被控信号频率的比值为非整数时对重复控制的影响,进而提出基于线性插值的实际采样点对应的反馈信号的估计方法,以改善重复控制的性能。详细的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混合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不平衡 畸变 单旋转坐标系 混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C-HVDC换流站电流波动抑制策略研究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陈继开 张程 +3 位作者 王振浩 李国庆 辛业春 董飞飞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842-3849,共8页
在交流系统不对称的情况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阀侧交流电流会出现基频负序分量,可能导致过流使系统闭锁或停运,同时MMC内部电流会出现2倍频零序分量,导致直流系统电流的2倍频波动。为了抑制交流三... 在交流系统不对称的情况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阀侧交流电流会出现基频负序分量,可能导致过流使系统闭锁或停运,同时MMC内部电流会出现2倍频零序分量,导致直流系统电流的2倍频波动。为了抑制交流三相不对称引发的MMC交、直流侧的电流波动,通过分析交流不对称条件下的MMC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通用控制器(universal controller,UC)的换流站电流波动抑制策略。通过对所提出的通用控制器与二阶谐振控制器(second-order resonant controller,SORC)控制效果的对比分析,理论证明采用UC作为电流控制器的MMC闭环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且结构简单的优势。利用RT-LAB仿真平台,建立双端31电平MMC—HVDC输电系统模型,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有效性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交流系统不对称条件下,该文所提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抑制MMC交、直流侧的电流波动,保证阀侧交流电流的对称性与直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MMC系统的运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交流系统不对称 电流波动 通用控制器 交直流混合输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DC混合输电系统分散协调控制 被引量:28
8
作者 李国栋 毛承雄 +1 位作者 陆继明 胡兆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37-42,共6页
针对电压源型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在应用中带来的AC/DC交直流输电系统的协调控制问题,建立了AC/DC数学模型,并对AC/DC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散最优协调控制模式。在该模式中,逆系统线性化理论被应用于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文中为了与交流... 针对电压源型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在应用中带来的AC/DC交直流输电系统的协调控制问题,建立了AC/DC数学模型,并对AC/DC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散最优协调控制模式。在该模式中,逆系统线性化理论被应用于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文中为了与交流电网相配合,将标幺制引入了直流输电系统,并以Lyapunov间接法证明了该闭环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AC/DC混合输电系统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交直流混合输电:电压源型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 分散协调控制 逆系统理论 李亚普诺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保协同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线路保护 被引量:3
9
作者 戴志辉 牛宝仪 +2 位作者 李铁成 奚潇睿 李杭泽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21,共14页
灵敏可靠的保护原理对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现有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线路保护原理易受过渡电阻、噪声等因素干扰,且多忽略与换流器控制环节之间的协调配合。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控制特征量的多端混合直流线路单... 灵敏可靠的保护原理对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现有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线路保护原理易受过渡电阻、噪声等因素干扰,且多忽略与换流器控制环节之间的协调配合。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控制特征量的多端混合直流线路单端保护方案。首先,利用故障电流变化方向进行故障区域识别;然后,基于不同故障情况下等效阻抗回路中电感的差异,分析不同位置故障时控制信号积分值的大小差异,以此构造区内、外故障识别判据,并利用正、负极控制信号积分值比值进行故障选极;最后,通过PSCAD/EMTDC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案能够可靠、灵敏地识别各种故障,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和抗过渡电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混合直流输电 控保协同 积分值 线路保护 拉普拉斯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换相面积理论的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连续换相失败抑制策略
10
作者 张香松 王长江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9-270,共12页
为解决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传统直流连续换相失败导致的电压跌落和功率中断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混合多馈入系统的连续换相失败抑制策略。首先,基于换相面积理论分析了传统直流的换相失败机理;然后,采用变斜率函数设计了一种动态非... 为解决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传统直流连续换相失败导致的电压跌落和功率中断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混合多馈入系统的连续换相失败抑制策略。首先,基于换相面积理论分析了传统直流的换相失败机理;然后,采用变斜率函数设计了一种动态非线性低压限流控制器(Voltage dependent current order limiter,VDCOL),灵活调控VDCOL曲线斜率来限制直流电流的增长速率,减小换相需求面积;同时,根据直流电流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无功输出量之间映射关系,设计了一种考虑无功容量约束的MMC快速无功控制器,实时调整MMC逆变器发出的无功来提升换相电压,增大换相供给面积,进而构建出一种基于换相面积理论的混合多馈入系统连续换相失败抑制策略;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仿真系统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有效提升传统直流抵御连续换相失败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 连续换相失败 换相面积 直流电流 换相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电平双有源混合全桥DC-DC变换器最小回流功率控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陶海军 张金生 +1 位作者 肖群星 郑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1-532,共12页
三电平双有源混合全桥(H-TLFB)DC-DC变换器通过引入三电平桥臂提高输入电压范围.针对该变换器在传统双重移相控制下具有较大的功率回流、较高的电流应力等问题,提出一种最小回流功率控制策略.首先分析H-TLFB DC-DC变换器功率传输特性,... 三电平双有源混合全桥(H-TLFB)DC-DC变换器通过引入三电平桥臂提高输入电压范围.针对该变换器在传统双重移相控制下具有较大的功率回流、较高的电流应力等问题,提出一种最小回流功率控制策略.首先分析H-TLFB DC-DC变换器功率传输特性,比较变换器在两种不同工作模式下回流功率值的大小,并根据回流功率与电压比、移相比、传输功率的数学关系,计算出回流功率达到最小时对应的最优移相比,并设计相应优化控制策略.与传统双重移相控制策略相比,最小回流功率控制策略下的回流功率可以在全功率传输范围内达到最小值,并且在一定的电压比范围内,回流功率、电流应力可以同时得到优化.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设计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双有源混合全桥dc-dc变换器 移相控制 回流功率 传输效率 电流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边界折射系数的混合直流输电线路单端保护方案:以乌东德混合直流工程为例
12
作者 武传健 李聪聪 +3 位作者 侯延琦 张岩 张晓东 张大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659-7667,共9页
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存在边界元件不统一、故障响应特性不一致、高阻故障影响难解决和近端故障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降低了保护方案的可靠性。为此,分析了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区域折射系数相位特征,并据此提出了一种适合混合边界的单端保护... 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存在边界元件不统一、故障响应特性不一致、高阻故障影响难解决和近端故障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降低了保护方案的可靠性。为此,分析了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区域折射系数相位特征,并据此提出了一种适合混合边界的单端保护方案。首先,建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模型,解析不同故障类型的行波传递特征;随后,划分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故障区域,分别推导区域的折射系数表达式及其相频特征;最后,提出基于特定频率折射系数的单端保护方案并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案具备传统保护方案的快速性外,具备更好的耐高阻故障、噪声干扰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流输电 线路保护 单端保护 近端故障 故障电阻 折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送端交流不对称故障下LCC-MMC-HVDC穿越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梅军 何梦雪 +2 位作者 梁东 覃朝云 宗瑾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56,共9页
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将LCC-HVDC和VSC-HVDC进行优势互补,其发展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当送端交流系统发生不对称故障时,LCC-MMC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将面临输送功率跌落甚至中断和直流侧二倍频波动的问题。首先阐述了LCC-MMC-HVDC的拓扑结构、数学... 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将LCC-HVDC和VSC-HVDC进行优势互补,其发展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当送端交流系统发生不对称故障时,LCC-MMC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将面临输送功率跌落甚至中断和直流侧二倍频波动的问题。首先阐述了LCC-MMC-HVDC的拓扑结构、数学模型和基本控制策略,在分析系统在送端交流不对称故障情况下暂态特性的基础上,提出集功率续传和二倍频波动抑制为一体的穿越控制策略:基于主动降压控制的功率续传策略通过改变逆变侧MMC运行点减小输送功率跌落幅度;三次谐波注入法增大了逆变侧直流电压的可调节范围;直流电压波动抑制策略中,逆变侧直流电压作为唯一控制变量,有效降低送端交流系统负序分量对系统逆变器及受端系统造成的影响。最后,在PSCAD/EMTDC中建立仿真模型,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穿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流输电 送端交流不对称故障 功率续传控制 三次谐波注入 直流电压波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 kV混合直流输电工程用DC 80 kV SF_(6)/N_(2)等离子体喷射触发间隙研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志兵 徐晓东 +3 位作者 张然 李晓昂 黄印 赵科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37-945,共9页
白鹤滩—江苏±800 kV混合直流输电工程在交流侧故障穿越过程中,为了限制柔直母线上过电压吸收冗余能量需要加装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为了实现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的1 ms快速投入,需要研制DC 80 kV SF_(6)/N_(2)等离子体喷射触发间... 白鹤滩—江苏±800 kV混合直流输电工程在交流侧故障穿越过程中,为了限制柔直母线上过电压吸收冗余能量需要加装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为了实现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的1 ms快速投入,需要研制DC 80 kV SF_(6)/N_(2)等离子体喷射触发间隙。根据工程需求,分析了工程应用条件,明确触发间隙关键技术要求。针对高性能触发的要求,提出了高压脉冲型等离子体双级接续触发方法,设计了同轴层压式产品化触发腔,搭建触发特性试验平台,开展触发性能试验研究,并提出通过监测触发过程中储能电容电压变化在线监测触发性能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可触发电压为50 kV,触发时延在0.3 ms以内,空载触发寿命为1800次。针对大直流通流及快速绝缘恢复的要求,依据横磁电极旋弧原理,完成自旋弧主电极设计,开展电场及旋弧仿真,设计搭建了通流及绝缘恢复试验回路开展试验研究,拍摄电弧运动。结果表明,电弧能够沿主电极边缘高速旋转,实现30kA/50ms通流后0.1s恢复耐受1.5倍额定电压、通流寿命50次。基于上述关键问题的解决,完成了双冗余等离子体喷射触发间隙本体及高电位测控的成套装置结构设计,研制了样机并通过了第三方性能试验验证,绝缘、触发和通流关键技术指标全面满足白江工程要求并将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流输电工程 等离子体喷射 触发间隙 触发寿命 通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换流器内部故障的LCC-HVDC动态平均化建模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洪泽祺 许寅 +1 位作者 和敬涵 吴海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84-93,共10页
随着多个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陆续投入运行,中国输电网呈现交直流混联的特征,其稳态与暂态特性区别于传统的交流互联电网。常规高压直流线路采用晶闸管换流器作为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的接口,换流器内部发生故障往往给系统的运行带来安全风... 随着多个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陆续投入运行,中国输电网呈现交直流混联的特征,其稳态与暂态特性区别于传统的交流互联电网。常规高压直流线路采用晶闸管换流器作为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的接口,换流器内部发生故障往往给系统的运行带来安全风险。研究高压直流换流器内部故障对电网运行的影响,需要建立准确高效的直流换流器暂态模型。基于分立开关的直流换流器详细模型在仿真过程中需处理大量开关动作事件,计算效率无法满足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在线分析的需求。提出一种考虑内部故障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动态平均化模型,能够准确模拟由于直流换流器内部故障引起的暂态响应,且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并以CIGRE标准直流输电系统为例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准确性与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平均化模型 高压直流输电 内部故障 交直流混联电网 电磁暂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LCC-HVDC的交直流混联电网统一谐波状态估计方法 被引量:13
16
作者 林晓婉 代锋 +3 位作者 刘沈全 王钢 曾德辉 吴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94-103,共10页
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的高压直流(LCC-HVDC)输电系统的大量应用使交直流混联电网谐波与谐振问题日益突出。谐波状态估计是电网谐波治理的前提,但是现有研究主要着眼于交流电网,即使考虑直流系统,也仅将其视为谐波电流源,不能实现计及交直... 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的高压直流(LCC-HVDC)输电系统的大量应用使交直流混联电网谐波与谐振问题日益突出。谐波状态估计是电网谐波治理的前提,但是现有研究主要着眼于交流电网,即使考虑直流系统,也仅将其视为谐波电流源,不能实现计及交直流系统间谐波相互作用的统一谐波状态估计。为此,基于广域宽频同步监测系统,首先将含LCC-HVDC的交直流混联电网视为一有机整体,建立其统一谐波状态估计模型,有效地反映交直流系统间的谐波相互耦合关系;其次,提出计及经济性、冗余度和鲁棒性的宽频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综合优化配置模型及其分阶段求解方法,提高了优化配置的科学性和计算效率;再次,采用抗差最小二乘法,求解含LCC-HVDC的交直流混联电网的统一谐波状态估计值;最后,基于PSCAD/EMTDC建立了交直流混联电网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交直流混联电网 谐波状态估计 广域宽频同步监测系统 同步相量测量单元 量测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极管整流器的双极型复合式海上换流站及其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瑞 郑涛 +2 位作者 俞露杰 索之闻 徐殿国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0-1201,共12页
为提高海上换流站的紧凑型性并降低换流站一次性投入成本,西门子公司提出了基于二极管整流器(diode rectifier,DR)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学者对其控制策略及各种串并联拓扑进行了研究,但仍存在结构复杂、可行性差、运行... 为提高海上换流站的紧凑型性并降低换流站一次性投入成本,西门子公司提出了基于二极管整流器(diode rectifier,DR)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学者对其控制策略及各种串并联拓扑进行了研究,但仍存在结构复杂、可行性差、运行灵活性低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二极管整流器的双极型复合式海上换流站拓扑,正负极分别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multilevelconverter,MMC)和DR,以充分利用MMC灵活可控和DR体积小、成本低、可靠性高的优点。为降低直流电缆输电损耗,提出了复合式换流站正负极功率平衡控制,将接地极电流控制在零附近,提高了输电效率,可将高压直流电缆所产生的损耗降低67.7%。设计了限功率控制,在发生直流非对称故障期间通过低速通信,可主动对风电场发出功率进行限制,防止了换流站过电流风险,提高了系统可靠性。最后通过PSCAD/EMTDC仿真分析对所提拓扑及其控制策略进行了可行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柔性直流输电 复合式换流站 二极管整流器 直流故障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暂态电流行波突变的LCC-MMC混合双极直流输电纵联方向保护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淑萍 李元泽 +3 位作者 宋国兵 吕宇星 左俊杰 沈渠旺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9,56,共10页
在直流线路中行波保护作为主保护应用广泛,但行波保护作为单端量的保护具有误动性较高且耐过渡电阻能力较差的缺点。在分析了行波在直流输电系统中传播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区内和区外故障时暂态电流行波变化方向的不同提出了一种基于暂态... 在直流线路中行波保护作为主保护应用广泛,但行波保护作为单端量的保护具有误动性较高且耐过渡电阻能力较差的缺点。在分析了行波在直流输电系统中传播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区内和区外故障时暂态电流行波变化方向的不同提出了一种基于暂态电流行波突变的LCC-MMC混合双极直流输电系统纵联方向保护。若故障时两侧暂态电流行波突变方向相同,则为区内故障,否则为区外故障。通过PSCAD和MATLAB的仿真结果表明,该保护能快速准确地识别故障,并且不受故障类型、过渡电阻以及故障发生位置距离的影响,因此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保护 混合直流输电 纵联方向保护 暂态电流行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电流采样轨迹的混合直流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戴志辉 石旭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79-2188,I0108,I0109-I0112,共15页
为提高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线路保护的抗干扰能力和适用范围,提出一种基于电压-电流采样轨迹的直流输电线路保护方案。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直流线路故障时测量电压与测量电流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区内/外故障时的电压-电流线性度差异。然后,... 为提高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线路保护的抗干扰能力和适用范围,提出一种基于电压-电流采样轨迹的直流输电线路保护方案。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直流线路故障时测量电压与测量电流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区内/外故障时的电压-电流线性度差异。然后,以区外故障时电压-电流所服从的线性模型作为假设模型,将实测数据得到的采样轨迹与假设模型对应的直线进行比对,引入拟合优度指标作为特征量来量化并放大实测数据与假设模型的差异,并进一步给出直流输电线路保护方案。最后,在PSCAD/EMTDC中建模并仿真分析了多种因素对所提保护方案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案能够可靠、快速地识别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在高阻和强噪声的场景下仍可适用,且无需提取特征频带,无需双端数据严格同步,对于保护装置的采样率要求较低,易实现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流输电 纵联保护 采样轨迹 线性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混合双极直流输电的纵联方向保护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淑萍 李元泽 +3 位作者 宋国兵 左俊杰 吕宇星 沈渠旺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4,共12页
直流输电线路通常是以大电感和直流滤波器作为边界,故障行波在边界发生折射和反射时,其行波能量也会因为电感和滤波器的存在而被吸收,导致区内、外高频行波能量产生差异.当故障发生为正方向故障时,其高频前行波能量小于高频反行波能量;... 直流输电线路通常是以大电感和直流滤波器作为边界,故障行波在边界发生折射和反射时,其行波能量也会因为电感和滤波器的存在而被吸收,导致区内、外高频行波能量产生差异.当故障发生为正方向故障时,其高频前行波能量小于高频反行波能量;当故障发生为反方向故障时,其高频前行波能量大于高频反行波能量.由此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前、反行波高频能量差异的纵联方向保护,该保护采用小波包变换提取行波的高频能量,利用前行波与反行波在区内故障和区外故障时的高频能量差异判别故障.仿真结果表明,该保护能快速准确地识别故障,并且不受故障类型、过渡电阻以及故障发生位置距离和噪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保护 混合直流输电 高频行波能量 小波包变换 纵联方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