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两步正则化Gauss-Newton迭代算法的ECT图像重建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立峰 陈达 刘卫亮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551,共6页
电容层析成像(ECT)技术求解图像重建问题属于非线性问题,并且存在严重的不适定性。为提高图像重建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两步正则化Gauss-Newton迭代算法的ECT图像重建方法。针对标准正则化Gauss-Newton迭代算法在图像重建中存在的不收敛... 电容层析成像(ECT)技术求解图像重建问题属于非线性问题,并且存在严重的不适定性。为提高图像重建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两步正则化Gauss-Newton迭代算法的ECT图像重建方法。针对标准正则化Gauss-Newton迭代算法在图像重建中存在的不收敛问题,引入了两步迭代方法;改进了正则化矩阵,提高了解估计的精确度;考虑到Gauss-Newton算法对迭代初值的依赖性,加入了同伦算法。最后,进行仿真和静态实验,并与线性反投影(LBP)算法、Landweber算法、Tikhonov正则化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图像重建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测量 电容层析成像 两步正则化 Gauss-newton迭代算法 正则化矩阵 同伦算法 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Gauss-Newton的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算法 被引量:33
2
作者 陈德运 陈宇 +1 位作者 王莉莉 于晓洋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39-743,共5页
针对电容层析成像技术中的"软场"效应和病态问题,在分析Gauss-Newton算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Gauss-Newton新的电容层析成像算法,采用奇异值分解定理对算法的稳定性进行了证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ECT应用该算法的... 针对电容层析成像技术中的"软场"效应和病态问题,在分析Gauss-Newton算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Gauss-Newton新的电容层析成像算法,采用奇异值分解定理对算法的稳定性进行了证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ECT应用该算法的可行性,算法满足收敛条件且重建图像误差小.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和LBP、Landweber和共轭梯度算法相比,算法兼备成像质量高、稳定性好等优点,为ECT图像重建算法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图像重建 迭代算法 Gauss-newt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wton/Gauss-Seidel迭代的DGM隐式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刘伟 张来平 +2 位作者 赫新 贺立新 张涵信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2-796,共5页
在Newton迭代方法的基础上,对高阶精度间断Galerkin有限元方法 (DGM)的时间隐式格式进行了研究.Newton迭代法的优势在于收敛效率高效,并且定常和非定常问题能够统一处理,对于非定常问题无需引入双时间步策略.为了避免大型矩阵的求逆,采... 在Newton迭代方法的基础上,对高阶精度间断Galerkin有限元方法 (DGM)的时间隐式格式进行了研究.Newton迭代法的优势在于收敛效率高效,并且定常和非定常问题能够统一处理,对于非定常问题无需引入双时间步策略.为了避免大型矩阵的求逆,采用一步Gauss-Seidel迭代和Matrix-free技术消去残值Jacobi矩阵的上、下三角矩阵,从而只需计算和存储对角(块)矩阵.对角(块)矩阵采用数值方法计算.空间离散采用Taylor基,其优势在于对于任意形状的网格,基函数的形式是一致的,有利于在混合网格上推广.利用该方法,数值模拟了Bump绕流和NACA0012翼型绕流.计算结果表明,与显式的Runge-Kutta时间格式相比,隐式格式所需的迭代步数和CPU时间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减少,计算效率能够提高1~2个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Galerkin有限元 Taylor基函数 newton迭代 Gauss-Seidel迭代 时间隐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稳定收敛的偏正态联合位置与尺度模型的参数估计算法
4
作者 薛潇 吴刘仓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10,共10页
传统的迭代算法(例如牛顿算法,EM算法等)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初始值较为敏感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一种强稳定的收敛算法——Upper-crossing/Solution算法(以下称US算法)被提出,这种算法虽然在求解一元非线性函数时具有强稳定性,但... 传统的迭代算法(例如牛顿算法,EM算法等)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初始值较为敏感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一种强稳定的收敛算法——Upper-crossing/Solution算法(以下称US算法)被提出,这种算法虽然在求解一元非线性函数时具有强稳定性,但是不能推广到多元的情形.那么针对多元情形,本文将结合偏正态分布的随机表示,对偏正态联合位置与尺度模型的似然函数进行分层,并且利用MM算法得到一元的情形,再使用US算法构造强稳定的收敛算法.最后通过随机模拟分析和实例分析研究表明了US算法较牛顿迭代法大大降低了算法对初值的敏感度以及显著地提高了收敛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正态联合位置与尺度模型 牛顿迭代法 US算法 强稳定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秃鹰搜索和K均值混合迭代的点云简化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牛宏侠 李富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83,共12页
针对激光雷达的固有特性和复杂环境易造成点云噪声和冗余点云,以及传统点云简化算法忽略了点云固有特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秃鹰搜索和K均值聚类(KMC)混合迭代的点云简化算法(IBESSA)。首先,通过秃鹰搜索(BES)算法迭代阶段的竞争... 针对激光雷达的固有特性和复杂环境易造成点云噪声和冗余点云,以及传统点云简化算法忽略了点云固有特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秃鹰搜索和K均值聚类(KMC)混合迭代的点云简化算法(IBESSA)。首先,通过秃鹰搜索(BES)算法迭代阶段的竞争融合(CFBES),提高其收敛速度和优化精度;其次,通过CFBES和KMC算法的混合迭代,实现了点云数据的聚类;然后,在k近邻(k-NN)实现点云簇密度估计的基础上,结合香农熵实现点云信息量化;最后,删除信息量化值小于阈值的聚类簇,完成点云数据简化。使用UCI国际标准数据集和斯坦福点云数据集分别对CFBES-KMC算法的聚类效果及点云的简化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改进飞蛾扑火的K均值交叉迭代、K-means++、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聚类效果相比,CFBES-KMC算法的聚类准确率分别提高了1.02%、12.31%、14.72%;在斯坦福点云数据集上,IBESSA算法在有效滤除冗余点云的基础上保留了原本点云的细节和形状特征,不失为一种高效的点云简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鹰搜索算法 竞争融合 K均值聚类混合迭代 香农熵 点云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竞价模式和智能迭代模式的边缘协作缓存算法研究
6
作者 李长敏琛 陆飞澎 王燕灵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5-169,共5页
为了让用户更快地获取内容,提出一种基于竞价模式和智能迭代模式的综合式边缘协作缓存算法。在竞价算法部分,采用熵权法计算中间值、访问热度、缓存空间和内容热度的权重,并综合计算节点上内容的缓存分数,根据缓存分数进行缓存替换。在... 为了让用户更快地获取内容,提出一种基于竞价模式和智能迭代模式的综合式边缘协作缓存算法。在竞价算法部分,采用熵权法计算中间值、访问热度、缓存空间和内容热度的权重,并综合计算节点上内容的缓存分数,根据缓存分数进行缓存替换。在迭代算法部分,将网络空间划分为多个子域,每个子域通过混合遗传算法进行周期性计算,并得出子域内内容缓存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降低云服务器负载、减少请求平均跳数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协作缓存 竞价模式 智能迭代模式 熵权法 网络空间 混合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御恶意攻击的无线传感网络安全梯度下降安全与牛顿迭代安全定位算法
7
作者 王俊海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1期92-95,共4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梯度下降和基于牛顿迭代两种安全定位算法,在无线传感网络抵御恶意攻击中的应用策略。基于梯度下降的安全定位算法,采用梯度下降法求最小二乘解,使估计值接近真实值,然后进行异常检测,剔除检测到的恶意锚节点,从而提...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梯度下降和基于牛顿迭代两种安全定位算法,在无线传感网络抵御恶意攻击中的应用策略。基于梯度下降的安全定位算法,采用梯度下降法求最小二乘解,使估计值接近真实值,然后进行异常检测,剔除检测到的恶意锚节点,从而提高定位精度,保证网络安全;基于牛顿迭代的安全定位算法,采用牛顿迭代法缩小定位误差,然后使用差分自适应策略进行异常检测,滤除恶意锚节点后提高定位精度。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对比实验,将RSSI测量值与两种算法下的仿真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安全定位算法都能较为准确地定位节点,基于牛顿迭代的安全定位算法定位精度更高,在无线传感网络抵御恶意攻击方面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梯度下降算法 牛顿迭代算法 节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混合误差梯度下降算法的过程神经网络训练 被引量:11
8
作者 许少华 宋美玲 +1 位作者 许辰 朱新宁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2-96,11-12,共5页
针对过程神经网络(PNN)单一训练算法自适应调整能力差、缺乏对学习性质有效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梯度下降与牛顿迭代相结合的求解算法——混合误差梯度下降算法.在训练初始阶段,基于网络训练目标函数,采用梯度下降法进行迭代寻优,只需计... 针对过程神经网络(PNN)单一训练算法自适应调整能力差、缺乏对学习性质有效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梯度下降与牛顿迭代相结合的求解算法——混合误差梯度下降算法.在训练初始阶段,基于网络训练目标函数,采用梯度下降法进行迭代寻优,只需计算目标函数一阶导数数值公式,复杂度低且误差下降快;当梯度下降法学习效率降低时,引入牛顿迭代法,并将梯度下降法的训练结果作为初始参数代入目标函数,使问题转化为求解非线性方程组,不需要一维搜索而提高网络训练效率.通过学习效率分析自适应调节两种算法的切换,直至满足停机条件.将其应用于时变信号模式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较大地提高PNN训练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神经元网络 算法效率 牛顿迭代法 梯度下降法 混合误差梯度下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阻油层通用有效介质对称电阻率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唐晓敏 宋延杰 张传英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22,109,共6页
基于并联导电和有效介质对称各向异性导电理论,建立低阻油层通用有效介质对称电阻率模型,研究模型确定含水饱和度的求解方法及参数确定方法,评价模型的实用效果,表明模型导出的关于可动水孔隙度函数在0~(有效孔隙度)区间内存在一个... 基于并联导电和有效介质对称各向异性导电理论,建立低阻油层通用有效介质对称电阻率模型,研究模型确定含水饱和度的求解方法及参数确定方法,评价模型的实用效果,表明模型导出的关于可动水孔隙度函数在0~(有效孔隙度)区间内存在一个局部极小值,且该极小值点对应的孔隙度随骨架渗滤指数、微孔隙渗滤指数、骨架渗滤速率、微孔隙渗滤速率及其他参数的变化而变化,为保证迭代收敛,采用牛顿和二分结合的混合迭代算法,试算结果表明其收敛性.利用有该模型,对大庆XX油田的B井进行处理,并将模型计算的含水饱和度与试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的含水饱和度是合理的,说明该模型适用于低阻油层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油层 有效介质对称各向异性导电理论 电阻率模型 牛顿和二分混合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载荷下微裂纹扩展的微观力学岩石弹塑性损伤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袁小平 李波涛 +2 位作者 刘红岩 王志乔 孙鸣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200-3208,共9页
建立基于微裂纹扩展的岩石弹塑性损伤微观力学模型。压缩载荷下微裂纹尖端翼裂纹稳定扩展表征岩石的微观损伤,基于应变能密度准则用Newton迭代法求复合型断裂的翼裂纹扩展长度,并采用微裂隙统计的二参数Weibull函数模型反映绝对体积应... 建立基于微裂纹扩展的岩石弹塑性损伤微观力学模型。压缩载荷下微裂纹尖端翼裂纹稳定扩展表征岩石的微观损伤,基于应变能密度准则用Newton迭代法求复合型断裂的翼裂纹扩展长度,并采用微裂隙统计的二参数Weibull函数模型反映绝对体积应变对微裂纹分布数目影响,进而用翼裂纹扩展所表征的应力释放体积和微裂纹数目来表示含有微裂隙的岩石损伤演化变量;宏观塑性屈服函数采用Voyiadjis等效塑性应变的硬化函数,反映塑性内变量对硬化函数的影响;建立岩石的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及其数值算法,并用回映隐式积分算法编制弹塑性损伤模型的程序。分析弹塑性损伤模型的基本特性和围压对岩石损伤的影响,并从围压和短微裂隙长度等因素分析弹塑性损伤模型的岩石的损伤和宏观塑性特性。以2个单轴压缩岩石试验为例验证该模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弹塑性损伤模型与数值和试验结果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裂隙 应变能密度 newton迭代法 塑性 损伤演化 隐式积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牵引供电系统交-直流潮流算法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胡海涛 王江峰 +3 位作者 何正友 王斌 高仕斌 钱清泉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28,共7页
地铁牵引供电网采用双边供电方式,使得相邻牵引变电所换流器之间相互影响。本文分上、下行线路进行直流功率分配,考虑换流器之间的联系以及再生制动工况,计算各牵引变电所的有功功率输出;考虑换流器特性,将牵引变电所视为PQ节点,进行交... 地铁牵引供电网采用双边供电方式,使得相邻牵引变电所换流器之间相互影响。本文分上、下行线路进行直流功率分配,考虑换流器之间的联系以及再生制动工况,计算各牵引变电所的有功功率输出;考虑换流器特性,将牵引变电所视为PQ节点,进行交流潮流计算;将直流功率分配收敛为最终指标,将交流潮流计算嵌入其中,并用其结果来修正直流潮流的输入量,最终达到收敛的目的。该混合迭代算法收敛性能好,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牵引供电系统 交-直流潮流算法 混合迭代 直流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独立分量分析算法 被引量:11
12
作者 季策 于洋 于鹏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86-1088,1097,共4页
对独立分量分析算法的基本理论和FastICA算法进行了简要介绍.传统的FastICA算法只具有二阶的收敛速度,为了提高独立分量分析算法的收敛速度,减少迭代次数和运行时间,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独立分量分析算法——五阶收敛的牛顿迭代法.对牛顿... 对独立分量分析算法的基本理论和FastICA算法进行了简要介绍.传统的FastICA算法只具有二阶的收敛速度,为了提高独立分量分析算法的收敛速度,减少迭代次数和运行时间,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独立分量分析算法——五阶收敛的牛顿迭代法.对牛顿迭代算法加以修正,使改进的独立分量分析算法具有五阶的收敛速度.图像信号分离仿真实验表明,改进算法与传统的FastICA算法在分离效果相当的情况下,明显减少了传统的FastICA算法的迭代次数和运行时间,提高了收敛速度和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分量分析 定点算法 牛顿迭代法 负熵 最速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实用的6-6Stewart平台的实时位置正解法 被引量:15
13
作者 董彦良 吴盛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6-119,共4页
为提高Stewart平台位置正解的工程实用性 ,提出了附加传感器法和Newton -Raphson法相结合的6 - 6Stewart平台位置正解法 .该方法应用附加传感器使平台的位置正解过程大大简化 ;由附加传感器方法产生的位置正解可以为Newton -Raphson迭... 为提高Stewart平台位置正解的工程实用性 ,提出了附加传感器法和Newton -Raphson法相结合的6 - 6Stewart平台位置正解法 .该方法应用附加传感器使平台的位置正解过程大大简化 ;由附加传感器方法产生的位置正解可以为Newton -Raphson迭代法提供较可靠的迭代初始值 ,可显著改善Newton -Raphson法的收敛性 ,并减少了迭代次数 ,提高了计算速度 .仿真研究表明 ,与单纯的Newton -Raphson法相比 ,在相同的计算精度下 ,该方法具有更好的快速性、可靠性 ,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WART平台 位置正解 附加传感器 newton-Raphson法 迭代法 并联六自由度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独立分量分析的盲多用户检测算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晓志 冯大伟 +1 位作者 杨英华 秦树凯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78-781,共4页
针对DS-CDMA通信系统中的盲多用户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核独立分量分析(KICA)算法.该算法首先将五阶收敛的牛顿迭代公式引入到传统的FastICA算法中,同时还引入了一种新的核函数——混合核函数来解决非线性混合信号的分离问题,从而... 针对DS-CDMA通信系统中的盲多用户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核独立分量分析(KICA)算法.该算法首先将五阶收敛的牛顿迭代公式引入到传统的FastICA算法中,同时还引入了一种新的核函数——混合核函数来解决非线性混合信号的分离问题,从而实现了多用户信号检测.最后将所提出的算法与传统的FastICA算法和KICA算法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不仅收敛速度较快,而且具有较小的误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独立分量分析 多用户检测 牛顿迭代 混合核函数 多址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牛顿算法的弹丸阻力系数辨识 被引量:8
15
作者 史继刚 易文俊 +1 位作者 管军 刘世平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3-26,29,共5页
针对传统牛顿迭代法在辨识弹丸气动参数时需要精确估计参数初值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粒子群初值选取的牛顿迭代优化算法辨识弹丸的零升阻力系数。采用弹丸的六自由度模型作为系统模型,以最大似然准则作为辨识判据,结合粒子群算法的群体搜... 针对传统牛顿迭代法在辨识弹丸气动参数时需要精确估计参数初值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粒子群初值选取的牛顿迭代优化算法辨识弹丸的零升阻力系数。采用弹丸的六自由度模型作为系统模型,以最大似然准则作为辨识判据,结合粒子群算法的群体搜索性以及牛顿迭代法的局部细致搜索性,对辨识判据进行了优化,并且根据灵敏度计算分析了参数的可辨识性。通过仿真和实际数据辨识对算法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仿真和实际辨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辨识旋转弹丸零升阻力系数,可为进一步提高射表精度、节省用弹量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升阻力系数辨识 粒子群 牛顿迭代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析梯度的经典Lambert问题迭代求解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世杰 聂涛 +1 位作者 赵亚飞 段晨阳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6-324,共9页
针对现有求解模型复杂、收敛速度慢等问题,在将经典Lambert转移问题转化为超越方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解析梯度的Lambert问题迭代求解算法。选择转移轨道的真近点角为迭代变量,导出转移时间关于真近点角的解析梯度,构造一种基于解析... 针对现有求解模型复杂、收敛速度慢等问题,在将经典Lambert转移问题转化为超越方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解析梯度的Lambert问题迭代求解算法。选择转移轨道的真近点角为迭代变量,导出转移时间关于真近点角的解析梯度,构造一种基于解析梯度的牛顿迭代算法,降低了算法计算复杂度。理论分析表明该算法具有二阶以上的收敛速度。依据偏心率向量与转移轨道形状的关系,通过几何方法分析得到转移轨道在初始位置处的速度约束条件,推导转移轨道真近点角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解析表达式,并采用线性插值方法确定迭代初值,进一步提高了迭代算法的收敛速度。数学仿真结果表明在各种转移条件下算法均能快速收敛,采用所给出的初值选取方法初值确定精度高,进而能够加快收敛速度,而与较割线法相比较收敛速度快、计算量小,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转移 Lambert问题 真近点角 解析梯度 牛顿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OA的非同步照射辐射源定位算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奎 罗景青 吴世龙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04-1210,共7页
针对现有基于信号到达时差(TDOA)的定位算法难以适应辐射源信号非同步到达的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同步照射辐射源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脉冲样本图外推各站辐射源脉冲的到达时间(TOA)序列,进而计算TDOA序列(TDOAs),解决了非同步照... 针对现有基于信号到达时差(TDOA)的定位算法难以适应辐射源信号非同步到达的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同步照射辐射源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脉冲样本图外推各站辐射源脉冲的到达时间(TOA)序列,进而计算TDOA序列(TDOAs),解决了非同步照射引起的TDOA计算困难问题,通过两条双曲线的渐近线交点求取初值,通过牛顿迭代法实现对辐射源位置的估计。最后给出的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同步照射 脉冲样本图 外推 时差序列 牛顿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和牛顿迭代法的空中目标定位 被引量:18
18
作者 吕晶晶 姚金杰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8-110,共3页
在对远程高速运动目标进行定位的过程中,提高定位精度是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最小二乘法受测量误差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和牛顿迭代法的混合算法.该算法结合了最小二乘法估计性好和牛顿迭代法收敛速度快的优点.仿... 在对远程高速运动目标进行定位的过程中,提高定位精度是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最小二乘法受测量误差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和牛顿迭代法的混合算法.该算法结合了最小二乘法估计性好和牛顿迭代法收敛速度快的优点.仿真结果表明,时差测量精度为5ns时,均方根误差较最小二乘法定位结果减少了43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精度 最小二乘法 牛顿迭代法 空中目标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顿迭代一致性算法及其在板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魏祖健 李明瑞 黄文彬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579-588,共10页
本文简略讨论了有限载荷增量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中传统切线刚度法丧失精度和牛顿迭代平方收敛速度的原因,并提出保持牛顿迭代平方收敛速度、保证一阶精度和无条件稳定性的一致性算法.一致性算法具备以下两个特征:1)采用路径无关计算格式;2... 本文简略讨论了有限载荷增量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中传统切线刚度法丧失精度和牛顿迭代平方收敛速度的原因,并提出保持牛顿迭代平方收敛速度、保证一阶精度和无条件稳定性的一致性算法.一致性算法具备以下两个特征:1)采用路径无关计算格式;2)采用一致弹塑性切线模量。根据一致性算法构造出以弯矩和曲率为基本变量的弹塑性板弯曲有限元NIDKQ元。数值结果表明NIDKQ元具有令人满意的精度,同时验证了有限载荷增量下牛顿迭代一致性算法的平方收敛率特性,而传统切线刚度法随着塑性区的扩展将大大降低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顿迭代 一致性算法 弹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替迭代遗传算法的多级车间生产计划与调度的集成优化 被引量:8
20
作者 熊福力 严洪森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3-187,共5页
为了提高多级生产系统的运作效率,研究了一类多周期的多级车间生产计划与调度的集成优化问题,该生产系统由一级混批Job-shop车间和一级混流装配车间串联而成.首先建立了该类集成优化问题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该模型从上下游生产车间的需... 为了提高多级生产系统的运作效率,研究了一类多周期的多级车间生产计划与调度的集成优化问题,该生产系统由一级混批Job-shop车间和一级混流装配车间串联而成.首先建立了该类集成优化问题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该模型从上下游生产车间的需求关系出发,综合考虑上下游车间的物料平衡、设备负荷以及开工位置等约束条件,同时满足优化上下游生产线的费用目标.然后提出了一种交替式混合遗传协调优化算法求解该集成优化问题,其主要思想是给定计划用一种混合遗传算法求调度,反过来给定已求调度用另一种混合遗传算法求取新计划,如此不断交替使用2种混合遗传算法实现计划与调度的同时优化.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车间 生产计划和调度 集成优化 交替迭代方法 混合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