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灾害恢复度量框架——Katrina飓风灾后恢复应用案例 被引量:20
1
作者 吴吉东 李宁 +2 位作者 周扬 顾孝天 郝晓琳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64,共7页
灾害恢复的量化判别对于灾害管理者掌握灾害恢复进程及合理优化灾后恢复重建策略至关重要。为了弥补灾害恢复概念不统一、量化判定方法和案例研究不足的问题,首先基于复杂巨系统理论,在灾害恢复理论层面,从"均衡"角度定义了... 灾害恢复的量化判别对于灾害管理者掌握灾害恢复进程及合理优化灾后恢复重建策略至关重要。为了弥补灾害恢复概念不统一、量化判定方法和案例研究不足的问题,首先基于复杂巨系统理论,在灾害恢复理论层面,从"均衡"角度定义了灾害恢复的概念;其次,利用文献归纳法,从灾害影响的基础设施、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四个维度提出了度量灾害恢复的指标体系;进而基于灾害恢复概念,提出了利用灾害恢复指标进行量化判定的模型,系统地构建了灾害恢复的度量框架;最后,以2005年美国Katrina飓风后路易斯安那州的灾后恢复为例,判定灾区恢复进程。结果显示,经过6年多的恢复重建,灾区仍未完全恢复。灾害恢复的定量化研究可以为灾害经济影响评估模型的构建及模型参数的验证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灾害恢复度量框架的有效性尚需要更多的案例对比分析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灾害恢复 度量框架 katrina飓风 灾害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in Transformer的太空台风识别模型
2
作者 乔枫 张清和 +5 位作者 邢赞扬 王勇 马羽璋 陆盛 张红波 王飞飞 《极地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7-436,共10页
太空台风是发生于地磁平静期极盖区内的一种涡旋状极光亮斑结构,可由局地堪比磁暴的太阳风能量注入引起。为解决从海量星载极光数据中准确而高效地识别出太空台风事件,进而研究太阳风能量注入过程等关键问题,本文基于Swin Transformer... 太空台风是发生于地磁平静期极盖区内的一种涡旋状极光亮斑结构,可由局地堪比磁暴的太阳风能量注入引起。为解决从海量星载极光数据中准确而高效地识别出太空台风事件,进而研究太阳风能量注入过程等关键问题,本文基于Swin Transformer构建了可用于美国国防气象卫星星载紫外光谱成像仪极光图像的太空台风识别模型。该模型通过拆分窗口加速计算,并使用移动窗口多头自注意力方法搭建窗口间信息传输通道,从而实现太空台风的自动识别。研究表明,该模型通过南北半球极盖区的太空台风图像数据集进行训练,实现了对太空台风事件更加精准的识别,其准确率高达95.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inTransformer 太空台风 识别模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进步促使沙漠成为宝贵的资源
3
作者 张蓝水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6期1-2,7,共3页
人的认识是随着时代进步的,尤其是科技的发展推动着认识的提升。对飓风和沙漠的认识、利用是一记鲜明的例证。在没有风力发电机和光伏发电板早期,人们把飓风和沙漠视作负资源、累赘和恶劣环境。有了风力发电机和光伏发电板,飓风和沙漠... 人的认识是随着时代进步的,尤其是科技的发展推动着认识的提升。对飓风和沙漠的认识、利用是一记鲜明的例证。在没有风力发电机和光伏发电板早期,人们把飓风和沙漠视作负资源、累赘和恶劣环境。有了风力发电机和光伏发电板,飓风和沙漠成为宝贵的绿色能源利用领域。风、光新能源发电成为整个人类追逐的领域。中国制造的光伏板成为新的三大受欢迎的出口产品之一,中国电建工人为非洲许多沙漠之国建设光伏电站,成为中非合作的一大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飓风 沙漠 风力发电机 光伏板 新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R的飓风海况下海浪多参数反演方法研究
4
作者 万勇 郭雅琦 +2 位作者 马恩男 戴永寿 张晓娜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4-81,180,共9页
针对卫星在飓风海况下观测海浪信息单一且准确性低的问题,利用哨兵1号卫星干涉宽刈幅模式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通过分析SAR特征与海浪参数间的影响关系,筛选出26个特征作为输入变量,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VR)建立海浪多参数反演模型。将... 针对卫星在飓风海况下观测海浪信息单一且准确性低的问题,利用哨兵1号卫星干涉宽刈幅模式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通过分析SAR特征与海浪参数间的影响关系,筛选出26个特征作为输入变量,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VR)建立海浪多参数反演模型。将该模型得到的有效波高、平均波周期、风涌浪波高、风涌浪波周期和平均波向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5代全球气候再分析数据、国家浮标数据中心浮标数据以及传统MPI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SVR的海浪多参数反演模型能有效反演海浪多参数,且与理论方法相比,显著提高了飓风海况下海浪参数反演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海浪多参数反演 飓风海况 支持向量机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灾害下考虑脆弱线路加固的新型电力系统弹性提升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峥 陆建忠 +3 位作者 牟善科 杨楠 周景 程浩忠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02,共9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传统电力系统将不断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变。在此背景下,有效应对台风等小概率高损失的极端自然灾害事件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的巨大挑战。线路加固在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弹性方面有重要作用,但现有加固措施方案制定过程...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传统电力系统将不断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变。在此背景下,有效应对台风等小概率高损失的极端自然灾害事件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的巨大挑战。线路加固在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弹性方面有重要作用,但现有加固措施方案制定过程中对新型电力系统内输电网侧脆弱线路关注较少,忽略了灾害下脆弱线路开断引发的多重故障风险,可能导致加固方案适用性减弱。文中聚焦台风灾害,将灾害下负荷损失和脆弱线路存护比例作为弹性量化指标,提出一种考虑脆弱线路加固的新型电力系统弹性提升模型。根据弹性指标特性,分别将灾害下负荷损失和脆弱线路存护比例作为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该模型以线路加固成本、台风灾害下切负荷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考虑了脆弱线路存护比例约束。通过IEEE RTS 24系统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满足弹性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灾害 弹性提升 脆弱线路 新型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典型海洋区域CYGNSS风速产品质量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桑文刚 张国威 +2 位作者 王田雨 李斌 宁一鹏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37,共6页
为了评估旋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YGNSS)海面风速产品在热带海洋上的精度及稳定性,本文在分析CYGNSS不同版本、不同等级的数据产品,以及其生成过程、时空分辨率、适用度等基础上,以全球热带系泊浮标阵列与美国国家飓风中心(NHC)提供的实... 为了评估旋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YGNSS)海面风速产品在热带海洋上的精度及稳定性,本文在分析CYGNSS不同版本、不同等级的数据产品,以及其生成过程、时空分辨率、适用度等基础上,以全球热带系泊浮标阵列与美国国家飓风中心(NHC)提供的实测风速数据为参照,选择大西洋、印度洋,以及太平洋中、东部热带典型区域为研究区,从有效数据量、不同精度指标等多方面重点对v2.1与v3.1版本的L2级风速产品进行了质量评估。结果表明:相比较于v2.1,v3.1中、低风速产品在各研究区的有效数据量平均提升约40%,与浮标实测风速的均方根误差减小了43%以上;高风速产品与NHC飓风监测数据的均方根误差减小了27%以上;在不同风速条件下的海面风速产品均与参照数据表现出了更高的相关性。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用户在精准选择CYGNSS数据产品进行海面风场探测领域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海面风速 浮标阵列 飓风监测 质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探空数据的飓风垂直风速特征研究
7
作者 孙尧 李煜斌 +3 位作者 汤杰 高志球 尹剑 吴宇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868,共10页
基于飞机下投探空数据分析了飓风中大气低层(地面3 km内)垂直风速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飓风近区(归一化半径R/RMW小于5的区域,其中R为下投探空与飓风中心之间的距离,RMW为飓风的最大风速半径)、远区(5≤R/RMW<10的区域)和外区(R/RMW... 基于飞机下投探空数据分析了飓风中大气低层(地面3 km内)垂直风速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飓风近区(归一化半径R/RMW小于5的区域,其中R为下投探空与飓风中心之间的距离,RMW为飓风的最大风速半径)、远区(5≤R/RMW<10的区域)和外区(R/RMW≥10的区域)垂直风的低风速段(垂直风速绝对值<2 m·s^(-1))随高度分布特征的区别不明显,但高风速段(垂直风速绝对值≥2 m·s^(-1))在近区出现正值的频次最高,明显多于远区和外区;而在外区出现负值的频次最高,明显多于近区和远区。在飓风近区随着高度的增加上升气流出现的频次降低,而下沉气流出现的频次增多,在飓风远区和外区上升气流的强弱和出现的比例随高度的变化不明显;在飓风近区上升气流的速度和出现的比例随着飓风强度增强而增大,而远区和外区的垂直风中位数速度和出现的比例随飓风强度的变化不明显。此外,观测发现飓风上升气流风速可超过10 m·s^(-1),通常出现在归一化半径为1~2.5的区域内,且需飓风最大风速达到50 m·s^(-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飓风 下投探空 垂直风速 归一化半径 大气低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R资料分析热带气旋卡特里娜降水特征 被引量:17
8
作者 游然 卢乃锰 +1 位作者 邱红 李小青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3-213,共11页
利用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mg Mission)卫星降水雷达(Precipitation Radar,PR)资料对2005年8月发生在墨西哥湾的热带气旋卡特里娜(Katrina)初生、发展和变性3个阶段的层状云和对流云的近地面降水和降水垂直廓线进行分析。结果表... 利用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mg Mission)卫星降水雷达(Precipitation Radar,PR)资料对2005年8月发生在墨西哥湾的热带气旋卡特里娜(Katrina)初生、发展和变性3个阶段的层状云和对流云的近地面降水和降水垂直廓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热带气旋的整个生命期,对流性降水个数约是层状云降水个数的四分之一;随着气旋的发展,对流性和层状云降水的平均强度逐渐增强,在登陆前有所减弱,登陆后对流性降水和总平均降水均增强,层状云降水稍有减弱;大部分降水廓线都随高度升高均呈现先略增大(到4 km高度)、再减小的趋势,在6~7 km处由于冻结层的存在使得降水达到最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MM 降水雷达 热带气旋 卡特里娜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特里娜飓风的启示——有关海洋和水利工程的风险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德辅 庞亮 +2 位作者 谢波涛 史宏达 逯义军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第10期24-29,共6页
2005年卡特里娜(Katrina)和丽塔(Rita)飓风对美国新奥尔良市和佛罗里达东部海岸带来的灾难性破坏,验证了笔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的复合极值分布理论及其对上述海域飓风强度预测结果的正确性。以此为鉴,讨论了海岸、近海、水利和城... 2005年卡特里娜(Katrina)和丽塔(Rita)飓风对美国新奥尔良市和佛罗里达东部海岸带来的灾难性破坏,验证了笔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的复合极值分布理论及其对上述海域飓风强度预测结果的正确性。以此为鉴,讨论了海岸、近海、水利和城市防灾工程中引入不确定性分析和多维联合概率理论进行风险分析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特里娜飓风 复合极值分布 多维复合极值分布 不确定性分析 海洋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2D红外探测器窗区通道非线性特性及其定标订正方案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娜 陈林 +1 位作者 胡秀清 陆风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7-343,共7页
利用实验室定标与基于高光谱探测器IASI的交叉匹配样本,分析了FY-2D红外探测器在窗区通道的非线性特征,结果显示,VISSR在信号两端都存在非线性特征,但对低信号端的影响最为显著.与实验室测量结果比较,线性定标在低温端会带来大于10 K的... 利用实验室定标与基于高光谱探测器IASI的交叉匹配样本,分析了FY-2D红外探测器在窗区通道的非线性特征,结果显示,VISSR在信号两端都存在非线性特征,但对低信号端的影响最为显著.与实验室测量结果比较,线性定标在低温端会带来大于10 K的亮温偏差.为了同时保证定标结果的质量及其稳定性,采用分段定标方案,高温端为线性定标而中低温端为非线性.从一致性以及台风个例分析等方面对定标方案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分段定标方案稳定,对低温端的定标精度改进显著,与线性结果比较台风监测亮温精度提升大于7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气象卫星 红外高光谱传感器 交叉定标 非线性订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变分同化机载雷达资料对飓风预报的影响研究——2012年Isaac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陆续 马旭林 王旭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11-1122,共12页
随着气旋内部资料(Inner core data)在热带气旋预报中的使用,其重要性逐渐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研究该资料中尾部机载雷达(Tail Doppler Radar,TDR)资料在业务系统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利用2012年飓风等级热带气旋Isaac期间的TDR资... 随着气旋内部资料(Inner core data)在热带气旋预报中的使用,其重要性逐渐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研究该资料中尾部机载雷达(Tail Doppler Radar,TDR)资料在业务系统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利用2012年飓风等级热带气旋Isaac期间的TDR资料,采用业务H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for Hurricane)数值模式与业务GSI(Grid-point Statistical Interpolation system)三维变分同化(Three-Dimensional Variational Data Assimilation,3DVar)系统对TDR资料进行了同化,展开了一系列预报试验,并对其效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与HWRF的业务预报相比,GSI系统同化TDR资料后对热带气旋的路径和强度预报有明显改进;但其同化效果同时也表明业务三维变分中的静态背景误差协方差在TDR资料的应用中仍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I(Grid-point Statistical Interpolation system) 三维变分同化 H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for hurricane) TDR(Tail Doppler Radar)资料 热带气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层海洋对热带气旋的响应与反馈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韩林生 高佳 +2 位作者 郭俊如 李希彬 魏莱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3-239,共7页
对60年来有关上层海洋与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的响应与反馈的研究进行了回顾,通过观测手段的完善和改进模式的应用,人们的认识不断提高:TC直接激发的近惯性流最大可达1 m/s,其导致的强烈的剪切造成混合层对下层冷水的夹卷是引... 对60年来有关上层海洋与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的响应与反馈的研究进行了回顾,通过观测手段的完善和改进模式的应用,人们的认识不断提高:TC直接激发的近惯性流最大可达1 m/s,其导致的强烈的剪切造成混合层对下层冷水的夹卷是引起混合层降温的主要原因,并往往伴随着混合层深度的增加,这一影响在TC右侧更为最著,并可延续几天到几十天不等。TC导致的混合层降温会使得海洋输出的热通量减少,反过来削弱TC的强度,形成一个负反馈,而海洋特殊的热力和环流结构(如暖涡、洋流等)则对TC有正反馈。所以了解TC经过前的海洋初始场对研究TC与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预测,TC的强度、路径变化等尤其重要;通过准确的初始场结合越来越完善的模式可以对TC进行更真实的模拟和预测,使得对TC准确的预报和预警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飓风 台风 上层海洋 数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loudSat卫星资料分析热带气旋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18
13
作者 严卫 韩丁 +2 位作者 周小珂 刘会发 唐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09-1824,共16页
利用2006—2010年的CloudSat热带气旋过境数据集资料,定量分析了大西洋地区飓风的云、降水和热力结构在不同演变阶段内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雷达反射率的发生概率以5km高度为"拐点"呈现不同的分布特点,且成熟阶段的回波强度... 利用2006—2010年的CloudSat热带气旋过境数据集资料,定量分析了大西洋地区飓风的云、降水和热力结构在不同演变阶段内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雷达反射率的发生概率以5km高度为"拐点"呈现不同的分布特点,且成熟阶段的回波强度明显大于发展和消亡阶段.各径向环内深对流云发生概率始终最大,积云和雨层云始终最小.冰水含量的最大值位于内核区且沿径向不断减小,有效粒子半径和分布宽度参数随高度减小而粒子数浓度却增大.温度距平在距离中心200km以内随飓风演变不断增大,而200km以外始终较小.各阶段8km以下存在湿心区,而其上方正好对应暖心区.内核区发展阶段存在近饱和区而成熟和消亡阶段存在向外倾斜的未饱和区.各阶段不同径向环内4km以上主要为稳定层结而4km以下的层结特性各异,且假相当位温沿径向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UDSAT 大西洋 飓风 云发生概率 热力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2年Andrew飓风的中尺度特征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陆汉城 钟科 张大林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27-836,共10页
根据PSU-NCAR中尺度模式(MM5)对1992年Andrew飓风数值试验的高分辨率输出资料,分析了Andrew飓风的中尺度特征,研究飓风中的眼区、眼壁区及螺旋性雨带区不同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结构。轴对称的物理量分布展... 根据PSU-NCAR中尺度模式(MM5)对1992年Andrew飓风数值试验的高分辨率输出资料,分析了Andrew飓风的中尺度特征,研究飓风中的眼区、眼壁区及螺旋性雨带区不同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结构。轴对称的物理量分布展现了眼壁区区别于眼区和螺旋性雨带区的动力学特征,非对称的物理量分布则表明眼壁区的强风暴天气发生在飓风的西北侧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飓风 螺旋性雨带 眼壁 1992年 中尺度模式 数值试验 发展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8年台风与飓风异常成因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曾中 程明虎 +2 位作者 杨振斌 孙除荣 薛建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1-166,共6页
1998年,西北太平洋台风年发生频数创下14个的谷值,打破了建国以来1951年全年生成20个台风的最低纪录。而在同年,大西洋飓风发生数目却创下了14个的近年最高纪录。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等资料,分析了台风发生与越赤道气流活动异... 1998年,西北太平洋台风年发生频数创下14个的谷值,打破了建国以来1951年全年生成20个台风的最低纪录。而在同年,大西洋飓风发生数目却创下了14个的近年最高纪录。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等资料,分析了台风发生与越赤道气流活动异常之间的关系。发现:1998年夏季(6~9月)东半球90°E~180°区间里越赤道气流明显地偏弱,而0~90°E区间里,特别是位于40~45°E的索马里急流处,越赤道气流极强,是造成1998年南海及西北太平洋台风发生数目特少的重要原因。而1998年大西洋飓风发生数比气候平均发生数目明显偏多以及当年强烈飓风造成重大灾害的主要原因,也正是由于1998年夏季40°W及75°W处越赤道气流异常强劲所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飓风 越赤道气流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飓风中的涡旋罗斯贝波 被引量:12
16
作者 钟科 康建伟 余清平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6-441,共6页
文中从柱坐标系下的正压无辐散涡度方程出发,用WKBJ方法求解方程,发现在飓风中存在类似于行星罗斯贝波的涡旋罗斯贝波,这种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飓风中基态涡度垂直分量的径向梯度所决定。利用一次飓风过程的精确数值模拟所输出高分辨的资... 文中从柱坐标系下的正压无辐散涡度方程出发,用WKBJ方法求解方程,发现在飓风中存在类似于行星罗斯贝波的涡旋罗斯贝波,这种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飓风中基态涡度垂直分量的径向梯度所决定。利用一次飓风过程的精确数值模拟所输出高分辨的资料,计算了飓风中径向涡度梯度的分布,指出这类波动主要存在于眼墙和眼心中。波动结构分析表明,波动能量具有径向频散,这有可能是飓风暖心结构的一种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飓风 WKBJ 涡旋罗斯贝波 波射线法 柱坐标系下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多普勒雷达资料同化在飓风“艾克”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沈菲菲 闵锦忠 +3 位作者 许冬梅 戴泽军 张冰 陈依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0-72,共13页
本文采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开发的中尺度数值模式WRFV3.7及其三维变分同化系统WRF-3DVAR对2008年飓风"艾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优点,将美国两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 本文采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开发的中尺度数值模式WRFV3.7及其三维变分同化系统WRF-3DVAR对2008年飓风"艾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优点,将美国两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进行速度退模糊等必要质量控制后同化进中尺度数值模式,考察雷达资料同化对飓风"艾克"预报的改进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将雷达资料用于对流尺度分辨率下飓风初始化需要对变分同化系统中特征尺度化因子进行优化调整,使观测资料能够以较为合理的方式调整模式初始场并进而改进预报;雷达径向风同化可以有效调整模式初始场中的飓风动力和热力结构,而经过尺度化因子调整后的雷达径向风同化则在飓风观测中心位置产生较为合理的气旋性风场增量,提供更为确切的中小尺度信息,使模式初始场更加接近观测并进而改进对飓风路径和强度的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飓风 雷达径向风 WRF模式 循环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飓风和台风对沿海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2
18
作者 仝川 杨玉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337-5344,共8页
飓风和台风是影响热带和温带沿海区域的主要灾害性气候之一,飓风和台风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是生态学关注的课题。综述了飓风和台风登陆对于森林生态系统树木和林分的危害影响形式及主要影响因素,着重举例阐述了树种和森林类型是影响... 飓风和台风是影响热带和温带沿海区域的主要灾害性气候之一,飓风和台风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是生态学关注的课题。综述了飓风和台风登陆对于森林生态系统树木和林分的危害影响形式及主要影响因素,着重举例阐述了树种和森林类型是影响台风危害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了目前国际上开展的关于飓风和台风登陆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飓风、台风干扰导致的森林凋落物输入量、凋落物分解速率以及森林碳储存量动态变化较为复杂,与森林类型、林分空间位置以及台风过后的时间段密切相关。飓风引起的森林受损的恢复途径和机理与树冠受损严重程度直接相关,并受到光和水分条件的影响,及时的开花、结果以及充足的土壤种子库对森林植被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在景观和区域尺度量化飓风和台风对沿海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日益引起关注,在这方面,整合气象数据、遥感数据和地面调查的模型模拟方法起到重要的作用。今后应加强对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森林生态系统遭受台风影响损失的生态监测和长期定位研究,加强关于台风对于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和不同树种的危害形式和危害程度的研究,以及台风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影响的研究,弥补我国在以上领域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飓风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影响 碳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减灾的应急及社会联动机制研究——以卡特里娜飓风为例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杨新红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1期118-122,共5页
卡特里娜飓风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本文从法律依据和国家灾难恢复和反应框架入手分析美国政府、社会各方对卡特里娜飓风灾害的应急反应和灾难恢复体系,从社会参与角度探讨美国的灾难联动参与反应机制,从新奥尔良市Broadm... 卡特里娜飓风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本文从法律依据和国家灾难恢复和反应框架入手分析美国政府、社会各方对卡特里娜飓风灾害的应急反应和灾难恢复体系,从社会参与角度探讨美国的灾难联动参与反应机制,从新奥尔良市Broadmoor社区的恢复重建过程剖析美国的自下而上的社区主导型恢复重建体制,美国特色的防灾减灾社会联动机制能对加强和完善我国应急反应体系,对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减灾救灾社会参与机制提供启示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特里娜飓风 社会联动 应急机制 灾难恢复 社区主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风与飓风的极值风速预测模型评述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朝晖 Erik VanMarcke +1 位作者 孙毅 李正良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8-163,共6页
结构在服役期内设计荷载的取值是否可靠,极大地影响着结构的安全性及经济效益。由于柔性大的结构如高耸、大跨结构和桥梁等对极值风速作用非常敏感,目前世界范围内因风灾造成的结构破坏和损失趋益严重,因此结构尤其是沿海地区结构的设... 结构在服役期内设计荷载的取值是否可靠,极大地影响着结构的安全性及经济效益。由于柔性大的结构如高耸、大跨结构和桥梁等对极值风速作用非常敏感,目前世界范围内因风灾造成的结构破坏和损失趋益严重,因此结构尤其是沿海地区结构的设计风荷载取值就非常重要。着重评述了近20年来欧美在常规风、飓风等极值风速统计预测模型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值风速 飓风 跨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