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HDH35多级混流式谷物烘干机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夏吉庆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9-62,共4页
详细介绍了5HDH35多级混流式大型谷物烘干机的设计计算,并对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该机烘干玉米的一次性降水幅度可达18%以上,日出干粮200t以上。烘干水稻的爆腰率增值为2.7%。
关键词 混流式 谷物烘干机 设计 5hdh35 玉米 水稻 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解析函数的HDH复合边值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田大增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研究了一阶线性椭圆型偏微分方程组的边界条件中含有斜微商的HDH复合边值问题,把它化为等价的广义解析向量的Hilbert边值问题,并给出了可解性条件。
关键词 椭圆型方程组 广义解析函数 H复合边值问题
全文增补中
钛材降低成本的途径 被引量:20
3
作者 杨遇春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6-29,共4页
降低钛及钛材加工生产成本是钛及钛材走向民用的重大问题。本文介绍了海绵钛、钛铸件、钛粉冶金产品、钛合金及残钛回收的低成本生产和加工方法 。
关键词 海绵钛 FFC剑桥法 氢化脱氢法 金属氢化物还原法 生产成本 生产工艺 粉末冶金 铸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解析函数的斜微商复合边值问题
4
作者 田大增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S1期12-12,共1页
本文讨论了一阶线性椭圆型偏微分方程组的边界条件中含有斜微商的RDR复合边值问题和边界条件中含有科微商的HDH复合边值问题.通过变换将椭圆型复方程转化为一阶微分方程组和不含导数的边界条件组,由此得到一等价性定理。
关键词 广义解析函数 RDR复合边值问题 广义解析向量函数 hdh复合边值问题 边界条件 微商 偏微分方程组 等价性定理 奇异积分方程组 一阶微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落地生根组氨醇脱氢酶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5
作者 葛永强 张利娟 +4 位作者 杜小姣 朱敏群 黄慧青 梁小红 钟天秀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共8页
组氨醇脱氢酶将组氨醇氧化成组氨酸,是组氨酸合成途径中的最后一步,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为了更好地理解大叶落地生根中胎生苗调控的分子机制,利用RACE-PCR技术从大叶落地生根中克隆了1个新的组氨醇脱氢酶基因KdHDH。该基因编码... 组氨醇脱氢酶将组氨醇氧化成组氨酸,是组氨酸合成途径中的最后一步,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为了更好地理解大叶落地生根中胎生苗调控的分子机制,利用RACE-PCR技术从大叶落地生根中克隆了1个新的组氨醇脱氢酶基因KdHDH。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具有483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52 130,等电点为5.78,其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452 bp。KdHDH蛋白与葡萄、拟南芥、蓖麻等植物的蛋白相似性都很高,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与甜菜和菠菜的遗传距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基因在大叶落地生根的根中表达量最高,且受渗透胁迫(甘露醇)的诱导下调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落地生根 组氨醇脱氢酶(hdh)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连续式氢化脱氢制取高纯钛粉设备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强 边悦 王占奇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86-790,共5页
受工艺和设备双重因素的制约,当前国内生产的钛粉普遍因含氧量较高而导致品质偏低,无法在主流高端制造领域中应用。为满足国内厂商批量生产低含氧量高品质钛粉的迫切需求,北京北方华创真空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多方合作,研制了国内首台使用... 受工艺和设备双重因素的制约,当前国内生产的钛粉普遍因含氧量较高而导致品质偏低,无法在主流高端制造领域中应用。为满足国内厂商批量生产低含氧量高品质钛粉的迫切需求,北京北方华创真空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多方合作,研制了国内首台使用氢化脱氢法(HDH),多工艺室连续工作制取高品质钛粉的大型设备。设备由多个工艺室根据工艺流程模块化串联组成,各工艺室间通过大型闸板阀进行通断与隔离,料舟内的粉料经由辊轴传动运送到各个工艺室内进行相应的工艺处理,并能按预设工艺生产节拍全程自动控制,不间断连续生产。在实际应用测试期间,设备工作稳定可靠,由于保证了所有生产环节都在高真空环境或高纯氩气保护下进行,最终批量制取出的I类钛粉(粒度≤44μm)氧含量能够稳定控制在0.12%以下,完全达到了国家粉末冶金行业钛粉标准中最高等级牌号TF-0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脱氢 多工艺室 连续工作 高真空 低含氧量 高品质钛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蒸发冷却技术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楠 张帅帅 +2 位作者 陈俊阳 邢强杰 马学虎 《水处理技术》 2025年第10期18-27,共10页
随着全球淡水资源日益紧张,海水作为重要的替代水源,其高效利用成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关键途径之一。海水蒸发冷却技术利用水的蒸发潜热实现高效散热,具有换热量大、能耗低等优势,尤其适用于沿海地区的高耗水行业,可极大幅度地降低海水... 随着全球淡水资源日益紧张,海水作为重要的替代水源,其高效利用成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关键途径之一。海水蒸发冷却技术利用水的蒸发潜热实现高效散热,具有换热量大、能耗低等优势,尤其适用于沿海地区的高耗水行业,可极大幅度地降低海水取水量,从而消除海水直流冷却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海水蒸发冷却的传热设计等需再现有淡水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模型修正,可利用强化管结合超亲水改性等实现热质传递强化。海水蒸发冷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浓海水富含钾、镁、溴、锂等高价值元素,可通过资源化提取实现“水—盐—热”联产,提升经济性与环境友好性。该技术还可与增湿-降湿(HDH)等系统耦合,进一步提升冷却效率并实现淡水联产,拓展了低品位废热利用场景。未来,应进一步推动海水蒸发冷却技术与海水淡化、低品位余热回收、海水资源利用等多系统耦合,成为多功能综合系统,研发高效防垢防腐材料,构建完整的浓海水资源化产业链,以实现水资源与能源的协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蒸发冷却 浓海水资源化 增湿-降湿系统(hdh) 低品位余热利用 水-盐-热联产 工业节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