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1篇文章
< 1 2 1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raining Simulator for Multi-purpose Construction Crawler
1
作者 李文鸿 孙劭文 +2 位作者 张琦 孙伟 史本广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8年第4期316-320,共5页
An efficient multi-purpose construction crawler training simulator is developed based on windows platform using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multimedia,sensing,simulation modeling and real-time visualization simulation t... An efficient multi-purpose construction crawler training simulator is developed based on windows platform using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multimedia,sensing,simulation modeling and real-time visualization simulation technologies. The simulator architecture and each part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module designs for data acquisition,dynamic modeling and visual,sound and assess simulation are focused. The system has been put into practice and the satisfactory results are g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仿真 模拟 技术 系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ining, simulation, restoration expert system for power grid
2
作者 LUO An,CHEN Qia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1年第1期69-73,共5页
The paper introduces some technology for training, simulation, restoration expert system of power grid, the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including function composition, hardware and software composition are discussed, know... The paper introduces some technology for training, simulation, restoration expert system of power grid, the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including function composition, hardware and software composition are discussed,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and the method to establish device graphical library for expert system are given, the fault setting and diagnosis for training and simulation as well as restoration technology with deep first searching arithmetic and heuristic inference are presented. The research provides a good base for developing the training, simulation, restoration system of power compan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ining SIMULATION RESTORATION expert system power gr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钻井参数监测控制与钻井风险防控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进 韦龙贵 +5 位作者 顾纯巍 宋宇 李晓刚 王哲 史旻 顾岳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5,共9页
针对中国海上石油钻井监测控制与风险防控技术实现智能化面临的诸如海上钻井参数实时监测评价能力差等难题,根据中国海域特点改进相关理论计算模型,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和应用工具对海洋钻井参数进行精确预测、对海洋钻井风... 针对中国海上石油钻井监测控制与风险防控技术实现智能化面临的诸如海上钻井参数实时监测评价能力差等难题,根据中国海域特点改进相关理论计算模型,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和应用工具对海洋钻井参数进行精确预测、对海洋钻井风险进行评估、对海上员工进行操作监控培训等;同时引入Optidrill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等国外成熟商业钻井监控软件去解决海洋钻井参数实时监控难的问题。上述技术体系应用后,中国渤海海域部分区块单井复杂工况时间降低30%以上,复杂事故处理时间减少20%以上,钻井周期减少20%以上,培训效率提升40%,最终形成了钻井工程设计可视化模拟评估技术、钻井实时监测与控制优化技术、复杂工况多方决策技术和钻井工程仿真模拟培训技术等四大关键技术。本项研究的海洋钻井参数监测控制与钻井风险防控技术体系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为实现海上安全高效钻井作业目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钻井 智能监控 可视化模拟评估 多方决策 模拟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速磁浮列车-轨道-T构梁耦合振动 被引量:1
4
作者 娄会彬 魏凌云 +3 位作者 彭也也 魏高恒 龚俊虎 赵春发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88,共6页
为评估中低速磁浮列车在大跨度T构梁上的走行性能,建立了磁浮列车-轨道-T构梁耦合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由考虑了PID控制系统的磁浮车辆动力学模型、T构梁和轨道有限元模型组成。基于该模型仿真计算了20~160 km/h速度下磁浮车-轨-桥耦合系... 为评估中低速磁浮列车在大跨度T构梁上的走行性能,建立了磁浮列车-轨道-T构梁耦合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由考虑了PID控制系统的磁浮车辆动力学模型、T构梁和轨道有限元模型组成。基于该模型仿真计算了20~160 km/h速度下磁浮车-轨-桥耦合系统的动力学响应,研究了行车速度对车-桥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车-桥系统动力学响应均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在160 km/h处取得最大值。梁体和轨排竖向位移随速度变化较小,跨中处梁体最大竖向位移为2.39 mm,梁体竖向加速度最大值为0.14 m/s^(2)。车体前端竖向加速度取得最大值0.49 m/s^(2),悬浮间隙波动量最大值可达2.28 mm。随着速度的增大,车辆乘坐舒适性逐渐降低,但在20~160 km/h范围内磁浮列车运行平稳性等级仍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浮列车 电磁悬浮 T构梁 数值仿真 车-桥耦合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构梁温度和收缩徐变效应对磁浮车-轨-桥耦合振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娄会彬 彭也也 +3 位作者 赵春发 冯洋 魏高恒 魏凌云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98,共6页
T构梁在长期服役过程中易受到温度和收缩徐变效应的影响而发生较大变形,而中低速磁浮交通对轨道梁的变形等要求十分严格。本文建立了细致的T构梁有限元模型及包含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反馈控制的6节编组中低速磁浮车... T构梁在长期服役过程中易受到温度和收缩徐变效应的影响而发生较大变形,而中低速磁浮交通对轨道梁的变形等要求十分严格。本文建立了细致的T构梁有限元模型及包含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反馈控制的6节编组中低速磁浮车辆动力学模型,仿真计算了考虑T构梁温度和收缩徐变前后,磁浮车辆以20~160 km/h速度通过T构梁时车-轨-桥耦合系统的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考虑T构梁20℃升温温差和10年收缩徐变后,F轨轨面形成了9.47 mm的静态几何不平顺。磁浮车辆以160 km/h通过T构梁时,F轨竖向振动加速度幅值比不考虑温度、收缩徐变工况下增加显著,增幅为10.0%,轨道梁动挠度和竖向加速度变化甚微,车体竖向加速度增幅为44.2%。车-轨-桥系统动力学响应随车速增加而增大,在160 km/h时取得最大值。梁体最大竖向振动加速度为0.11 m/s^(2),车体最大竖向振动加速度为0.59 m/s~2,悬浮间隙波动幅值达2.53 mm。车辆Sperling平稳性指标随车速提高而增大,最大值为2.42,乘坐舒适性等级仍为优秀。T构梁的温度和收缩徐变主要影响车辆高速运行时的平稳性和舒适性,该T构梁能满足磁浮车辆的安全平稳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构梁 中低速磁浮车辆 仿真计算 温度和收缩徐变效应 耦合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参数优化迭代设计
6
作者 姜杰 丁国富 +4 位作者 邹益胜 张海柱 黄海于 黎荣 张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9-687,697,共10页
针对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参数优化求解问题,首先,搭建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优化迭代设计框架,提取动力学属性设计参数并建立动力学性能分析模型;其次,基于设计参数重要度分析和自组织映射缩减设计空间维度,通过多学科领域耦合仿真计算生成... 针对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参数优化求解问题,首先,搭建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优化迭代设计框架,提取动力学属性设计参数并建立动力学性能分析模型;其次,基于设计参数重要度分析和自组织映射缩减设计空间维度,通过多学科领域耦合仿真计算生成性能参数试验样本集;最后,构建多工况下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贝叶斯优化随机森林的高速列车多工况代理模型,通过改进NSGA-Ⅱ算法找出满意的设计参数集.以某工况为例,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横向平稳性、垂向平稳性、轮轨垂向力、轮轴横向力、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和倾覆系数性能分别提升1.14%、3.19%、2.86%、2.30%、8.33%、2.77%、8.11%,验证了所提迭代设计方法有效可行,对复杂装备正向创新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动力学性能参数 多领域耦合仿真 优化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轨虚拟编组列车群多状态运行模型构建与仿真研究
7
作者 李海军 赵颖 +1 位作者 黄岩 田卫刚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6-275,共10页
为有效掌握城轨虚拟编组列车群的追踪运行表现,本文提出一种虚拟编组列车群多状态运行仿真模型。通过分析虚拟编组列车运行控制原理,提出考虑通信和控制延迟的列车安全防护间距计算方法,以列车运行动力学模型为基础,结合虚拟编组列车运... 为有效掌握城轨虚拟编组列车群的追踪运行表现,本文提出一种虚拟编组列车群多状态运行仿真模型。通过分析虚拟编组列车运行控制原理,提出考虑通信和控制延迟的列车安全防护间距计算方法,以列车运行动力学模型为基础,结合虚拟编组列车运行状态转换过程,构建城轨虚拟编组列车群多状态运行仿真模型。以济南地铁3号线为例,从不同编组模式、编队结构和延迟时间等角度进行仿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2辆列车构成的列车群中,虚拟编组列车的平均列车间距仅为固定编组列车的21.93%;在4辆列车构成的列车群中,固定编队列车群的平均编队长度和运行速度差分别是混合编队的1.26倍和1.94倍,是虚拟编队的1.45倍和4.17倍,且虚拟编队列车群的到站时间偏差也仅为固定编队和混合编队列车群的46.29%和74.56%;因此虚拟编组列车群能有效缩短列车运行间距,提高运行速度追踪精度,降低列车到站时间偏差。此外,当虚拟编组列车的控制延迟和通讯延迟时间分别是0.5 s时,因其带来的列车间距偏差最大值可达到10.83 m和0.83 m,控制延迟对列车群追踪运行的负面影响大于通讯延迟。研究结果能够为城轨虚拟编组列车群运行决策和运行方案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列车运行仿真模型 数值仿真 虚拟编组列车 安全防护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部导流板结构对高速列车气动减阻特性影响研究
8
作者 武振锋 周洋 +1 位作者 安乐 刘万露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5,共9页
为降低高速列车转向架区域的气动阻力,提出3种不同结构的导流板设计方案,通过对列车底部的气流进行合理引流,进而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数值模拟采用基于SST k-ω模型的改进的延迟分离涡方法(Improved Delayed Detached Eddy Simulation,I... 为降低高速列车转向架区域的气动阻力,提出3种不同结构的导流板设计方案,通过对列车底部的气流进行合理引流,进而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数值模拟采用基于SST k-ω模型的改进的延迟分离涡方法(Improved Delayed Detached Eddy Simulation,IDDES),对安装不同结构导流板的高速列车气动减阻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导流板对列车底部转向架区域流场和尾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安装导流板后,虽然列车车体阻力增大,但转向架自身气动阻力大幅降低;因导流板的引流作用,列车底部空气流速变缓,转向架突出部件受气流冲击程度减弱;转向架区域的正压面积大幅减小,前后压力差变小是转向架自身气动阻力降低的主要原因;当列车以350 km/h速度运行时,与原型车相比,模型Ⅰ、模型Ⅱ和模型Ⅲ的整车减阻率分别为8.1%,9.8%和12.1%;受导流板的影响,3种列车模型尾部三维涡旋结构均出现变化,尾车鼻尖附近的湍动能强度也呈现出降低的趋势,说明尾涡对列车的拖拽效果减弱,进而降低了高速列车的气动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底部导流板 气动阻力 流场结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受电弓区域气动噪声特性大涡模拟研究
9
作者 许建林 郑培杰 +3 位作者 公沛霖 陈嘉辉 钊文昊 李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35-2147,共13页
采用大涡模拟方法(large eddy simulation,LES)以及Ffowcs Williams and Hawkings(FW-H)声比拟方法模拟高速列车受电弓区域周围流场的流动,并分析400 km/h和450 km/h工况下近远场气动噪声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受电弓区域中心至展向两... 采用大涡模拟方法(large eddy simulation,LES)以及Ffowcs Williams and Hawkings(FW-H)声比拟方法模拟高速列车受电弓区域周围流场的流动,并分析400 km/h和450 km/h工况下近远场气动噪声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受电弓区域中心至展向两侧5 m范围是声压级衰减最大的区域,在400 km/h和450 km/h这2种工况下衰减15~16 dB,衰减率约为3.2 dB/m,噪声主频集中在200~500 Hz。在400 km/h和450 km/h的工况下分别在260 Hz、275 Hz达到声压级峰值。沿着列车纵向,受电弓区域至车厢尾部声压级最大衰减4 dB;距离列车中心线30 m处,垂向两侧声压级最大衰减6.4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受电弓 气动噪声 大涡模拟 FW-H声比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曲线隧道长期沉降监测与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徐平 程明 +1 位作者 杨延峰 薛士勇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0-156,共7页
以中原地区某地铁隧道工程为依托,对隧道沉降进行了现场监测,并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曲率半径和地铁车速对曲线隧道基底土体动力响应和隧道长期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长期监测发现,曲线隧道的沉降高于直线隧道... 以中原地区某地铁隧道工程为依托,对隧道沉降进行了现场监测,并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曲率半径和地铁车速对曲线隧道基底土体动力响应和隧道长期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长期监测发现,曲线隧道的沉降高于直线隧道,在曲线段沿隧道轴线出现明显的沉降槽,且曲线内侧隧道的沉降高于曲线外侧;单次地铁列车运行时,地铁列车引起隧道基底土体的振动主要分布在基底以下8 m和隧道轴线两侧各5 m的范围内,隧道曲率半径越小,加速度和沉降的峰值越大,沉降的波动幅度也越大,而车速越低,隧道基底土体沉降峰值的持续时间越长;隧道长期沉降随运营时间的变化曲线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迅速发展阶段(运营期的前5年)、持续发展阶段(运营后5~10年)和稳定阶段(运营10年后);车速较低时,地铁列车易引起隧道基底土体的低频振动,并延长了在同一位置的作用时间,从而产生较大的长期沉降;综合隧道沉降、轨道磨损、列车行驶安全和行驶时间等因素,列车在曲线隧道的行驶速度宜控制在60 km/h左右。研究结果可为地铁小半径曲线隧道长期沉降控制和治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沉降监测 数值模拟 曲率半径 列车速度 长期沉降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形态结构与生长发育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11
作者 黄小忠 王充 +2 位作者 胡晓丹 胡荣 潘然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1期63-66,共4页
植物形态学涵盖的知识点繁多,且植物的微观结构和生长发育过程难以直接观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为应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构建植物形态结构与生长发育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以辅助教学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结... 植物形态学涵盖的知识点繁多,且植物的微观结构和生长发育过程难以直接观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为应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构建植物形态结构与生长发育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以辅助教学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及生理功能的教学提供有力支持。该系统基于B/S架构,部署在校园网服务器上,用户通过Web浏览器访问,终端与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系统包括理论学习、理论考核、实操练习和实操考核四个模块。教学实践表明,该系统克服了学时和微观结构的限制,规范了实验操作,提高了切片操作的安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形态结构 生长发育 虚拟仿真实训系统 教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轨跨线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研究
12
作者 殷勇 江承蓁 +2 位作者 梁铖 陈锦渠 李搏志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1-190,共10页
智能轨道快运(ART)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轨道交通制式,其具有运输组织灵活、便于跨线运营组织的特点。近年来,随着ART系统的不断建设,部分城市的ART系统逐渐建设成网,为了节约运营成本,便于乘客出行,研究ART跨线列车开行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轨道快运(ART)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轨道交通制式,其具有运输组织灵活、便于跨线运营组织的特点。近年来,随着ART系统的不断建设,部分城市的ART系统逐渐建设成网,为了节约运营成本,便于乘客出行,研究ART跨线列车开行方案具有重要意义。考虑乘客的路径选择行为,以企业运营和乘客出行综合成本最优为目标,客流需求及线路通过能力等为约束,构建了用于确定跨线运营背景下,不同交路上列车发车频率及跨线交路折返站位置的ART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并运用模拟退火遗传算法实现了模型的求解。最后,以宜宾智轨为例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跨线列车开行方案与独立运营方案相比,综合成本降低了7.15%,能够有效提升ART系统的运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轨道快运系统 网络化运营 跨线列车 模拟退火遗传算法 开行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排烟制式下列车越站对地铁站台排烟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甘甜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331,共8页
为研究地铁车站协同排烟系统在列车越站时能否有效控制烟气扩散,以武汉某地铁站为研究对象,基于车站排热风机协同站台大系统风机的排烟方案,首先通过现场试验测试有无列车越站运行时站台各通道口的风速,分析列车越站工况下流场的变化特... 为研究地铁车站协同排烟系统在列车越站时能否有效控制烟气扩散,以武汉某地铁站为研究对象,基于车站排热风机协同站台大系统风机的排烟方案,首先通过现场试验测试有无列车越站运行时站台各通道口的风速,分析列车越站工况下流场的变化特征;然后,利用测试结果对车站全尺寸的数值计算方法进行验证,并计算站台行李火灾工况下站台内能见度、CO体积分数、温度等指标,分析列车越站工况下站台烟气的控制效果。测试结果表明:1)无列车运行工况下,楼扶梯口处向下风速为1.8~3.5 m/s;2)列车以40 km/h越站运行时,楼扶梯口处向下风速经历下降—升高—下降3阶段变化,并低至约0.5 m/s;3)列车越站显著影响楼扶梯口处的风速,且向下气流速度变化时间与列车运行的时间密切相关。烟气模拟结果表明:1)无列车运行工况下,站台内烟气控制效果良好;2)列车以40 km/h越站运行时,协同排烟系统整体表现良好,能够有效控制烟气扩散,仅有近火源处L5楼扶梯口局部位置(约占站台面积的10%)CO体积分数、能见度和温度等指标不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台 站台火灾 列车越站 协同排烟系统 数值模拟 楼扶梯口处向下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人员生物安全虚拟仿真演练系统培训内容的构建 被引量:1
14
作者 吾超 张宏丽 +1 位作者 徐欢 郎红娟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8-395,共8页
目的:搭建临床护理人员生物安全虚拟仿真演练系统,为临床护理人员生物安全培训提供平台。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小组会议、德尔菲函询等方法,搭建临床护理人员生物安全虚拟仿真演练系统知识库和案例库。结果: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 目的:搭建临床护理人员生物安全虚拟仿真演练系统,为临床护理人员生物安全培训提供平台。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小组会议、德尔菲函询等方法,搭建临床护理人员生物安全虚拟仿真演练系统知识库和案例库。结果: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专家意见一致性好,专家权威程度为0.910。第2轮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431,0.403,0.401(均P<0.01),最终形成包含生物安全概述、生物安全监测预警、生物安全防护感控、生物安全护理处置四大类别及28个知识条目的护理人员生物安全虚拟仿真演练系统知识内容;通过小组初审、专家函审、教学会审构建了涵盖28个生物安全救护的案例库。结论:构建的临床护理人员生物安全虚拟仿真演练系统培训内容形式多样、内容全面,可为临床护理人员生物安全培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人员 生物安全 虚拟仿真演练 培训 知识库 案例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客货争能的中老铁路货物列车开行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廖宇霞 赵雁峰 +1 位作者 汤银英 陈思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51,共9页
在中老铁路既有技术运输条件下,以保证客运服务能力为前提,为提高中老铁路货物运输收益,研究提出考虑中老双方作业时间不匹配的货物列车开行方案,以确定货物列车开行的始发终到站、开行数量、编组内容、编组辆数和开行时段等内容。基于... 在中老铁路既有技术运输条件下,以保证客运服务能力为前提,为提高中老铁路货物运输收益,研究提出考虑中老双方作业时间不匹配的货物列车开行方案,以确定货物列车开行的始发终到站、开行数量、编组内容、编组辆数和开行时段等内容。基于中老铁路通道运输作业特点和市场需求特征,以通道货物运输收益最大化为目标,考虑车流选择径路唯一、区段通过能力、列车编组辆数及运到时间等约束,构建中老铁路通道货物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模拟退火算法求解。以中老铁路跨境通道下行方向相关数据进行算例求解分析,结果显示研究中的优化模型能够在满足运输需求的同时提高货物运输收益,并合理分配列车开行时段,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铁路通道 作业时间 货物列车 开行方案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全封闭声屏障泄压方案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吉晓宇 何旭辉 敬海泉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87,共7页
为缓解列车通过时全封闭声屏障内的气动压力,提出两种泄压方案:在声屏障顶部设置泄压槽和泄压孔。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两种方案的缓解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全封闭声屏障顶部设置泄压槽和泄压孔分别将声屏障内最大压力变化幅值降低了约4... 为缓解列车通过时全封闭声屏障内的气动压力,提出两种泄压方案:在声屏障顶部设置泄压槽和泄压孔。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两种方案的缓解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全封闭声屏障顶部设置泄压槽和泄压孔分别将声屏障内最大压力变化幅值降低了约40.2%和26.1%,泄压效果显著。两种方案的泄压原理不同,泄压槽通过降低初始压力波的强度和消除反射波降低声屏障内部压力,泄压孔则通过使部分压力波以相反形式的波反射回去并通过泄压孔向外部传播来降低声屏障内部压力。在横截面压力方面,泄压槽显著降低其附近2 m范围内的测点正压极值,而泄压孔则显著降低中部截面附近6 m范围内的测点压力极值。研究结果对全封闭声屏障的设计提供了实际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全封闭声屏障 泄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语言模拟聊天机器人在孕产妇尿失禁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艳艳 李洁 +2 位作者 钟珍童 梁素瑞 蔡文智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基于人工智能语言模拟器构建孕产妇尿失禁健康咨询和健康教育类聊天机器人干预方案,并评估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小组基于文献研究、组内讨论初步构建方案初稿,通过专家会议法论证并完善内容。人工智能专家在方案指导下基于提示学... 目的基于人工智能语言模拟器构建孕产妇尿失禁健康咨询和健康教育类聊天机器人干预方案,并评估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小组基于文献研究、组内讨论初步构建方案初稿,通过专家会议法论证并完善内容。人工智能专家在方案指导下基于提示学习理论反复调试和训化人工智能语言模拟器,完成聊天机器人的开发。将17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指导模式,干预组在其基础上使用聊天机器人。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2周以及产后4周使用尿失禁症状问卷简表、妊娠期尿失禁知识问卷、系统可用性问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组82例、对照组83例孕产妇完成研究。干预组尿失禁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尿失禁知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聊天机器人系统可用性总分为82.96±3.13。结论基于人工智能语言模拟器构建的健康咨询和健康教育类聊天机器人可用性良好,有助于提高孕产妇尿失禁知识水平,降低尿失禁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尿失禁 人工智能 聊天机器人 语言模拟器 盆底肌训练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真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弹性分析
18
作者 高杉 廖正文 +2 位作者 苗建瑞 栾晓洁 孟令云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9-98,共10页
高速铁路是以准时高效为特征的运输方式,然而对于某些线路,由于其繁忙程度高,能力趋于饱和,列车间相互作用紧密,导致对外界干扰的敏感程度高,因此,判断高速铁路繁忙线路列车运行图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满足日常运营要求至关重要。据此,提出... 高速铁路是以准时高效为特征的运输方式,然而对于某些线路,由于其繁忙程度高,能力趋于饱和,列车间相互作用紧密,导致对外界干扰的敏感程度高,因此,判断高速铁路繁忙线路列车运行图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满足日常运营要求至关重要。据此,提出基于列车运行图仿真的弹性分析方法,首先利用基于优化模型的压力测试法,生成实际发车间隔不同的运行图,然后采用基于列车运行调整优化算法的列车运行图仿真,加载运行图实际执行中可能遇到的外界干扰,生成干扰条件下的列车运行调整图,并计算列车总晚点时间、晚点恢复时间、严重晚点列车数和进入天窗列车数,以衡量列车运行图的抗干扰能力。以某繁忙高速铁路为例,着重分析不同实际发车间隔下列车运行图受干扰后的列车运行调整图指标,以此反映运行图的弹性水平,并对未来运行图的编制给予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运行图弹性 压力测试法 列车运行图仿真 动态性能 列车运行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任务驱动模式”的模拟医学师资培训实证研究
19
作者 杨红荣 李波 +1 位作者 王燕 陈怡绮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4-568,共5页
目的:通过构建并实践基于“任务驱动型”模式的模拟医学师资培训课程,分析实施效果,加强模拟医学师资队伍建设。方法:选取师资培训班学员为研究对象,实施“任务驱动型”模拟医学师资培训课程体系,从基本信息、自我满意度、课程满意度、... 目的:通过构建并实践基于“任务驱动型”模式的模拟医学师资培训课程,分析实施效果,加强模拟医学师资队伍建设。方法:选取师资培训班学员为研究对象,实施“任务驱动型”模拟医学师资培训课程体系,从基本信息、自我满意度、课程满意度、导师满意度等方面对学员开展满意度调查,了解课程体系实施效果。采用SPSS 22.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模拟医学师资培训以团队任务为导向;学员涵盖内外妇儿等专业,80.0%的学员带教模拟课程≦2次/年;学员自我满意度、课程满意度、导师满意度分别为4.39、4.63、4.82。结论:基于“任务驱动型”的模拟医学师资培训,坚持以目标为基础,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小组”为主体,提高模拟医学导师的教学能力与积极性,是加强模拟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驱动 模拟医学 师资培训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算法的虚拟手术血雾仿真模拟方法
20
作者 王文聪 孙龙 +2 位作者 周峰 张峰峰 孙立宁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98-1404,共7页
针对在虚拟手术系统中血流和烟雾的仿真模拟效果的运动规律和实时性的不足,本文利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无网格技术对虚拟手术中血液和烟雾的仿真模拟进行研究。针对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的粒子属性更新速度受临近粒子搜索计算影响较... 针对在虚拟手术系统中血流和烟雾的仿真模拟效果的运动规律和实时性的不足,本文利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无网格技术对虚拟手术中血液和烟雾的仿真模拟进行研究。针对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的粒子属性更新速度受临近粒子搜索计算影响较大的问题,对已有的临近粒子搜索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表明:在8000个粒子时采用遍历搜索法和树形搜索算法分别需要耗时548.6 ms和129.6 ms,采用本文改进的邻近粒子搜索算法需19.4 ms,改进后的算法相比直接遍历搜索算法减少了96.5%计算量,比树形搜索算法减少了85%计算量,而且随着粒子数量的增加,本文的方法越来越具有优势。搭建了虚拟手术训练平台,实现了电剪切训练和电凝止血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手术 血液仿真 烟雾仿真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算法 NAVIER-STOKES方程 临近粒子搜索算法 电剪切训练 电凝止血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