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6篇文章
< 1 2 1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ll for Paper from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1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I0019-I0019,共1页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FSHW ISSN:2213-4530,CN 10-1750/TS)publishes original research papers demonstrating the latest advancement of multidisci-plinary subjects related to food science and human health.Topics ...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FSHW ISSN:2213-4530,CN 10-1750/TS)publishes original research papers demonstrating the latest advancement of multidisci-plinary subjects related to food science and human health.Topics may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nutriology,bio-chemistry,microbiology,immunology and toxicology.Papers regarding components of food especially nutrients and non-nutrient bioactive compounds(with putative health benefits)are welcomed.FSHW aims to unveil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food science and human health through the dissemination of both fundamental and applied research outcomes worldw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nents food human wellness fshw unveil correlations nutriology BIOCHEMISTRY food science hum food science human heal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l for Paper from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2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I0023-I0023,共1页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FSHW ISSN:2213-4530,CN10-1750/TS)publishes original research papers demonstrating the latest advancement of multidisci-plinary subjects related to food science and human health.Topics m...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FSHW ISSN:2213-4530,CN10-1750/TS)publishes original research papers demonstrating the latest advancement of multidisci-plinary subjects related to food science and human health.Topics may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nutriology,bio-chemistry,microbiology,immunology and toxicology.Papers regarding components of food especially nutrients and non-nutrient bioactive compounds(with putative health benefits)are welcomed.FSHW aims to unveil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food science and human health through the dissemination of both fundamental and applied research outcomes worldw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nents food IMMUNOLOGY nutriology BIOCHEMISTRY MICROBIOLOGY unveil correlations food science huma food science human heal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l for Paper from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3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I0014-I0014,共1页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FSHw ISSN:2213-4530,CN 10-1750/TS)publishes original researchpapers demonstrating the latest advancement of multidisci-plinary subjects related to food science and human health.Topics m...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FSHw ISSN:2213-4530,CN 10-1750/TS)publishes original researchpapers demonstrating the latest advancement of multidisci-plinary subjects related to food science and human health.Topics may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nutriology,bio-chemistry,microbiology,immunology and toxic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od science human Well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l for Paper from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4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I0017-I0017,共1页
办刊宗旨:传播国内外食品科学、营养学、免疫学及其交叉学科领域内具有较强创新性和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和健康饮食理念,促进慢性疾病预防。
关键词 human Wellness Food sci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l for Paper from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5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I0017-I0017,共1页
办刊宗旨:传播国内外食品科学、营养学、免疫学及其交叉学科领域内具有较强创新性和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和健康饮食理念,促进慢性疾病预防。
关键词 human Wellness Food sci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 for Science:认知性协作、全过程效应与行动领域
6
作者 王硕 张徐姗 +2 位作者 武晨箫 阎妍 李正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28,共12页
AI for Science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从AI、Science、for三个核心概念出发,探讨如何理解和发展AI for Science。在人机协作形态的历史演进中理解AI,即在感知性协作、肢体性协作... AI for Science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从AI、Science、for三个核心概念出发,探讨如何理解和发展AI for Science。在人机协作形态的历史演进中理解AI,即在感知性协作、肢体性协作、计算性协作到认知性协作的脉络中考察AI在科学研究中的角色。AI不再只是从外部为科研赋能,而是逐步介入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在认知层面与科学家建立深度协作。从全过程科研视角分析Science,AI不仅赋能科学知识生产,也推动科技传播的民主化与精准化,助力科研管理与评价的智能化。从技术—社会系统的视角来看,为了更好地释放AI for Science的潜力,应着眼于面向AI for Science的科研生态系统整体建设。未来应从人才培养、科研组织、数据资源、伦理治理等行动领域出发,提升科研人员的AI for Science胜任力、推动跨领域合作、促进高质量数据流通与共享以及加强科技伦理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 for science 人工智能 人机协作 认知性协作 全过程科研 科技伦理治理 科研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Mt.Kilimanjaro Glacier and Its Impact on Human and Science
7
作者 Escain Kiwonde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57-257,共1页
The glacier of Mt.Kilimanjaro has been on retreat situation for over a century and no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on its persistence.Today glaciers cover a tiny fraction relative to their extent during 1880s when Kib... The glacier of Mt.Kilimanjaro has been on retreat situation for over a century and no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on its persistence.Today glaciers cover a tiny fraction relative to their extent during 1880s when Kibo alone had 50 times more ice than today.This might be due to poor linkage of its significance to science and human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This notion has been proved negative by most researchers who have been conducting research on tropic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OLUTION Mt.Kilimanjaro GLACIER sciencE and hum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l for Paper from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8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共1页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FSHW ISSN:2213-4530) publishes original research papers demonstrating the latest advancement of multidisciplinary subjects related to food science and human health. Topics may include ...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FSHW ISSN:2213-4530) publishes original research papers demonstrating the latest advancement of multidisciplinary subjects related to food science and human health. Topics may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nutriology, biochemistry, microbiology,immunology and toxicology. Papers regarding components of food especially nutrients and non-nutrient bioactive compounds (with putative health benefits) are welcom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L for PAPER from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l for Paper from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9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5-95,共1页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mess(FSHW ISSN:2213-4530)publishes original research papers demonstrating the lastest advancement of multidisciplinary subjects related to food science and human health.Topics may include but...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mess(FSHW ISSN:2213-4530)publishes original research papers demonstrating the lastest advancement of multidisciplinary subjects related to food science and human health.Topics may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nutriology,biochemistry,microbiology,immunology and toxic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OD sciencE human Welmess IMMUNOLOGY and TOXIC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l for Paper from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10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共1页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FSHW ISSN:2213-4530)publishes original research papers demonstrating the lastest advancement of multidisciplinary subjects related to food science and human health.Topics may include bu...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FSHW ISSN:2213-4530)publishes original research papers demonstrating the lastest advancement of multidisciplinary subjects related to food science and human health.Topics may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nutriology,biochemistry,microbiology,immunology and toxic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OD sciencE human WELL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型人机关系的社会临场感 被引量:4
11
作者 翁智刚 陈潇潇 +1 位作者 张小妹 张琚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62,共17页
社会临场感(Social Presence,SP)又称社会存在,是一种与他人在一起的共在感。社会临场感作为面向新型人机关系态度形成机制的经典与主流中介变量,亟待对多学科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梳理与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构建。本文以人机关系演进为背景... 社会临场感(Social Presence,SP)又称社会存在,是一种与他人在一起的共在感。社会临场感作为面向新型人机关系态度形成机制的经典与主流中介变量,亟待对多学科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梳理与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构建。本文以人机关系演进为背景,从人与计算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CI)和人与机器人交互(Human-Robot Interaction,HRI)的历史视角对社会临场的概念内涵与适用边界进行界定。再以拟人化为前置变量,个体因素为调节变量,认知、情感、行为的态度为结果变量,构建了以社会临场感为中介变量的整合性理论框架,解构面向新型人机关系的心理机制。最后,对人机关系调整与机器社会心理、社会临场感的概念内涵外延的扩展、拟人化与社会临场感三方面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机关系 社会临场感 拟人化 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责任的社会科学数据治理的内涵、特征与层次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英 卢国强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4,共11页
[目的/意义]“十四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的背景下,负责任的数据治理成为促进社会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推进社会科学研究与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亟须探索负责任的社会科学数据治理的基础理论。[方法/过程]运用主题分析法,探寻负责任... [目的/意义]“十四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的背景下,负责任的数据治理成为促进社会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推进社会科学研究与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亟须探索负责任的社会科学数据治理的基础理论。[方法/过程]运用主题分析法,探寻负责任的数据治理的概念要素及维度,按照国际标准ISO704:2009的概念关系,结合社会科学数据的特性,阐释负责任的社会科学数据治理的内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特征、层次与内容,旨在构建一个较为全面且系统的概念体系。[结果/结论]负责任的社会科学数据治理是多元主体在现有的数据治理环境之下,运用相应的治理机制和手段,将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的理念和原则融入社会科学数据全生命周期,以确保所有涉及社会科学数据的流程和成果的责任性的过程,具有责任性、反思性、前瞻性、开放性和工具性特征,可划分为战略层、数据层和活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数据 负责任的数据治理 数据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何以赋能学生数字素养培育——基于信息科技课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朱莎 李嘉源 +1 位作者 况秀林 白洁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3,共9页
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学生数字素养是培养符合数字时代需求的高质量人才队伍的必由之路。然而,由于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理念过于强调技术工具的操作使用,忽视了智能时代倡导的人机协同自主学习,这已成为制约... 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学生数字素养是培养符合数字时代需求的高质量人才队伍的必由之路。然而,由于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理念过于强调技术工具的操作使用,忽视了智能时代倡导的人机协同自主学习,这已成为制约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瓶颈。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创设灵活开放、包容共享的人机协同环境,引导学生自组织学习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可为破解上述困境提供新的契机。鉴于此,该文构建了基于自组织学习理论的学生数字素养培育模型,提出面向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GAiSOLEs教学模式,并在信息科技课程中开展准实验研究,验证GAiSOLEs教学模式对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影响。结果表明,GAiSOLEs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整体水平,以及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等维度水平,但对信息社会责任的提升效果不显著。基于此,提出应该重视技术伦理安全,构建可控教育大模型,关注学生数字知识技能发展,避免陷入认知陷阱,并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教学培训,提升教师数字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人机协同 生成式人工智能 信息科技课程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事实思维对建筑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乃文 张雪莹 牛莉霞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47,共7页
为探讨反事实思维对建筑工人安全行为的作用机制,通过理论分析和文献研究提出假设模型。采用反事实思维量表、安全知识量表、风险感知量表和安全行为量表,随机抽取398名建筑工人进行调查,通过SPSS和AMOS分析验证假设模型。结果显示:反... 为探讨反事实思维对建筑工人安全行为的作用机制,通过理论分析和文献研究提出假设模型。采用反事实思维量表、安全知识量表、风险感知量表和安全行为量表,随机抽取398名建筑工人进行调查,通过SPSS和AMOS分析验证假设模型。结果显示:反事实思维对建筑工人安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安全知识和风险感知在反事实思维与建筑工人安全行为间不仅分别起独立中介作用,还共同发挥了链式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增加反事实思维,提高建筑工人安全知识水平和风险感知能力可有效提高安全行为,减少安全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科学 反事实思维 安全知识 风险感知 安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家庭冲突与引航员工作行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庄元 兰承宇 +2 位作者 马小聪 雷胡根 刘钊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6-1035,共10页
为探究工作家庭冲突与引航员工作行为(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之间的作用机制以及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随机对长江引航员进行调查,利用SPSS和AMOS实证研究理论假设模型。结果表明:(1)引航员的工作家庭冲突在年龄、婚姻状况上存在显... 为探究工作家庭冲突与引航员工作行为(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之间的作用机制以及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随机对长江引航员进行调查,利用SPSS和AMOS实证研究理论假设模型。结果表明:(1)引航员的工作家庭冲突在年龄、婚姻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2)引航员的工作家庭冲突负向预测其组织公民行为且正向预测其反生产行为;(3)引航员的工作家庭冲突通过情绪耗竭的完全中介作用对其组织公民行为产生负向影响,对其反生产行为产生正向影响;(4)组织支持感在引航员的工作家庭冲突与情绪耗竭间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关注引航员群体差异,降低工作家庭冲突,提升引航员个体的组织支持感,缓解情绪耗竭,能够改善引航员工作行为,推动引航事业安全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科学 引航员 工作家庭冲突 工作行为 情绪耗竭 组织支持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加速思想及人类解放的现实推进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哲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2,共8页
马克思作为社会加速思想的奠基者,对社会加速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构想。马克思认为,科技革新加剧社会阶级对立继而导致社会危机的加速机制使得反噬效应越发明显,也相应使得劳动异化的超越、私有财产关系的解构以及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 马克思作为社会加速思想的奠基者,对社会加速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构想。马克思认为,科技革新加剧社会阶级对立继而导致社会危机的加速机制使得反噬效应越发明显,也相应使得劳动异化的超越、私有财产关系的解构以及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成为可能。进而言之,社会加速进程中劳动解放、社会解放和政治解放的“嵌套式”展开模式,不仅能够促进当代劳动者在网络合作中建设“自治”的智识平台,而且能够推动社会层面积极追求以“人类社会”为出发点的新型社会关系,政治领域不断探索以“人本逻辑”为基础的自由人联合体,这总体上构成社会加速机制下人类解放的当代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加速 科技革新 阶级对立 社会危机 人类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责任的社会科学数据治理伦理向度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英 《图书与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3,共8页
研究负责任的社会科学数据治理的伦理向度,旨在深化人们对负责任的社会科学数据治理的理解,推动其伦理实践。文章基于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RRI)的公共利益旨归和四维度模型,提出负责任的社会科学数据治理的伦理向度包含:预见、审慎、理... 研究负责任的社会科学数据治理的伦理向度,旨在深化人们对负责任的社会科学数据治理的理解,推动其伦理实践。文章基于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RRI)的公共利益旨归和四维度模型,提出负责任的社会科学数据治理的伦理向度包含:预见、审慎、理解、担当和公益。预见旨在通过预期干预履行前瞻性责任,审慎旨在通过反思性治理贯彻积极责任理念,理解旨在通过协商合作促进利益相关者的交互,担当要求利益相关者共同承担责任,公益要求始终践行社会责任。其“五位一体”,构成负责任的社会科学数据治理的伦理要素结构,彰显其伦理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数据治理 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 伦理向度 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科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职业认知及其改善研究——基于104名社科学术期刊编辑人员职业自述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普 孙婉婷 梁鑫渊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52,共12页
编辑人才队伍建设是社科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编辑人员的职业认知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对待编辑工作的态度,进而决定着办刊工作成效。通过对《“作嫁衣者”说》和《“为人梯者”说》两书中104位社科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职... 编辑人才队伍建设是社科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编辑人员的职业认知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对待编辑工作的态度,进而决定着办刊工作成效。通过对《“作嫁衣者”说》和《“为人梯者”说》两书中104位社科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职业自述进行文本分析,深入了解社科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职业认知状况,发现编辑人员的正向职业认知占主流,但也存在一些负向职业认知,值得关注。可在分析编辑人员负向职业认知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以马斯洛需求理论和ERG理论为指导,从改进社科学术期刊管理与服务角度,提出改善编辑人员职业认知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科学术期刊 编辑人员 职业认知 职业认同 期刊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期刊对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意义——以社会学学科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晓虹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7,155,156,共19页
学术期刊和图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布和传播科学发现或学术见解的两种主要途径。同人文学科相比,除了社会科学更依赖学术期刊发布自己的知识成果外,期刊对学科发展还具有一系列鲜明的意义:它表征了一学科的存在理由,也体现了学... 学术期刊和图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布和传播科学发现或学术见解的两种主要途径。同人文学科相比,除了社会科学更依赖学术期刊发布自己的知识成果外,期刊对学科发展还具有一系列鲜明的意义:它表征了一学科的存在理由,也体现了学科内部的分歧;它展示了某一学科内部的学术精进过程,不仅学者常常借用工作论文到期刊论文再到学术专著的形式提升自己的话语复杂性,而且在较长时段上也能体现出学术精进的发展轨迹;它孵化了科学家共同体或学术共同体,一方面共同体的形成会表现出地域性特征,另一方面不同的亚学术共同体也会相互影响;它培育了民族精神和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社会学学科有关“社会学中国化”的百年讨论历程就是最好的例证。最后,文章以社会学学科为例,讨论了学术期刊如何通过关注总体性引领学术发展,以及网络化时代传统学术期刊所遭遇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 学术期刊 学科表征 学术精进 学术共同体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欠发达县域的空间识别及其发展路径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彦随 杨林朋 郭远智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9-253,共15页
欠发达地区是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突出短板。本研究基于欠发达地区的科学认知,识别了中国欠发达县域的空间分布及其地域类型,提出了欠发达县域的发展路径,以期为建立健全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 欠发达地区是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突出短板。本研究基于欠发达地区的科学认知,识别了中国欠发达县域的空间分布及其地域类型,提出了欠发达县域的发展路径,以期为建立健全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1)作为人地关系负向演化的结果,欠发达地区是一个以经济欠发达为主要内容的相对地理概念,由此决定了对欠发达地区的识别宜采取“1+N”的方案。(2) 2022年,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新疆的边境地区以及苏-浙-闽沿海地区,其背后的主导因素包括交通运输用地占比、受教育年限、城镇化率和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3)基于主导因素识别的部门欠发达县域包括交通欠发达县域、教育欠发达县域、城镇化欠发达县域和工业化欠发达县域,宜采取针对性措施补短板、强弱项。(4)经济欠发达县域主要分布在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可依据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主导制约因素将其划分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约束型经济欠发达县域、工业化约束型经济欠发达县域、教育和城镇化约束型经济欠发达县域、多要素相对约束型经济欠发达县域和多要素严格约束型经济欠发达县域5类,不同类型欠发达县域的常态化帮扶策略应立足其主导制约因素的组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水平 “1+N”方案 经济欠发达县域 欠发达地区 乡村地域系统 人地系统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