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94篇文章
< 1 2 2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thod of closed loop springback compensation for incremental sheet forming process 被引量:1
1
作者 韩飞 莫健华 +1 位作者 龚攀 李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509-1517,共9页
The closed loop control model was built up for compensating the springback and enhancing the work piece precision.A coupled closed loop algorithm and a finite element method were developed to simulate and correct the ... The closed loop control model was built up for compensating the springback and enhancing the work piece precision.A coupled closed loop algorithm and a finite element method were developed to simulate and correct the springback of incremental sheet forming.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simulation of springback in incremental sheet forming process.The closed loop algorithm of trajectory profile for the incremental sheet forming based on the wavelet transform combined with fast Fourier transform was constructed.The profile of processing tool path of shallow dishing with spherical surface was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the profile correction algorithm.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algorithm can predict an ideal profile of processing track,and the springback error of incremental sheet forming is eliminated effectively.It has good convergence efficiency,and can improve the workpiece dimensional accuracy grea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remental sheet forming spingback numerical simulation closed loop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 investigation on visualization an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closed loop plate oscillating heat pipe with parallel channels 被引量:1
2
作者 SHI Wei-xiu PAN Li-sh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2410-2418,共9页
Using ethanol or acetone as the working fluid, visualization of oscillations in steady state was observed visually by high-speed cameras, and temperature oscillating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closed-loop pl... Using ethanol or acetone as the working fluid, visualization of oscillations in steady state was observed visually by high-speed cameras, and temperature oscillating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closed-loop plate oscillating heat pipe with parallel channels(POHP-PC) wer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by varying liquid filled ratios(50%, 70%, 85%), section scales(1 mm×1 mm and 1 mm×1.5 mm), inclination angles, working fluids and heating inputs. It was found that during operating there was mixed flow consisting of plug flow and annular flow in channels of oscillating heat pipe at steady-state. There was an equilibrium position for working fluid of condenser during oscillating, and periodic oscillations occurred up and down in the vicinity of equilibrium position. With heat input increasing, equilibrium position rose slowly as a result of vapor pressure of evaporation.Evaporation temperature oscillating amplitude possessed a trend of small-large-small and frequency trend was of small-large during steady-state. It may be generally concluded that temperature, whether evaporator or condenser, fluctuated sharply or rose continuously when oscillating heat pipe coming to dry burning state. Simultaneously, it was found that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cooling water possibly dropped with heat input rising during dry burning state. Thermal resistance of No. 2 with aceton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No. 1 during experiments, but No. 2 achieving heat transfer limit was earlier than No. 1. However, with ethanol, thermal resistance of No. 1 and No. 2 were similar with the heating input less than 110-120 W and filling ratios of 50% and 70%. And with filling ratio of 85%, heating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No. 2 was better compared to No. 1 during all the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sed loop with parallel channels plate oscillating heat pipe VISUALIZATION temperature oscillating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filling ratio section sca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en-closed Loop ILC Corrected with Angle Relationship of Output Vectors for Tracking Control of Manipulator 被引量:8
3
作者 WANG Hong-Bin WANG Yan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58-1765,共8页
关键词 ILC 自动化 跟踪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ise behaviors of a closed-loop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capacitive accelerometer 被引量:1
4
作者 马铭骏 金仲和 +1 位作者 刘义冬 马铁英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4634-4644,共11页
The noise of closed loop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 capacitive accelerometer is treated a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s.Traditional optimization of noise performance often focuses on de... The noise of closed loop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 capacitive accelerometer is treated a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s.Traditional optimization of noise performance often focuses on designing large capacitive sensitivity accelerometer and applying closed loop structure to shape total noise,but different noise sources in closed loop and their behaviors at low frequencies are seldom carefully studied,especially their behaviors with different electronic parameters.In this work,a thorough noise analysis is established focusing on the four noise sources transfer functions near 0 Hz with simplified electronic parameters in closed loop,and it is found that the total electronic noise equivalent acceleration varies differently at different frequency points,such that the noise spectrum shape at low frequencies can be altered from 1/f noise-like shape to flat spectrum shape.The bias instability changes as a consequence.With appropriate parameters settings,the 670 Hz resonant frequency accelerometer can reach resolution of 2.6 μg/(Hz)1/2 at 2 Hz and 6 μg bias instability,and 1300 Hz accelerometer can achieve 5μg/(Hz)1/2 at 2 Hz and 31 μg bias instability.Both accelerometers have flat spectrum profile from 2 Hz to 15 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sed-loop MEMS accelerometer noise spectrum shape electronic parameters bias in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identification analysis for closed loop system
5
作者 WANG Jianhong RICARDO A.Ramirez-Mendoz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4期939-946,共8页
The existing theories for closed loop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linear feedback controller are very mature.To apply the existed theories directly in the control field,we propose a new idea about replacing the original u... The existing theories for closed loop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linear feedback controller are very mature.To apply the existed theories directly in the control field,we propose a new idea about replacing the original unknown and nonlinear feedback controller with one approximated linear controller,while guaranteeing the equivalent property for the obtained closed loop system.Based on some statistical correlation functions,one condition is derived to show the equivalent property between the approximated linear controller and the original nonlinear controller.The detailed explicit form,corresponding to the approximated linear controller,is also constructed.Furthermore,to give a complete analysis for closed loop identification,the cost function is rewritten as one extended expression,being convenient to understand.Then spectral estimation is introduced to identify the unknown plant in the closed loop system.Finally,the proposed theories are verified by one simulation exam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sis analysis closed loop system simplified function equivalent controll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linear instability suppression of closed-loop pilot-vehicle system with rate-limiting actuator based on anti-windup compensation
6
作者 Liang Qu Yinghui Li +1 位作者 Haojun Xu Qimeng C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6年第4期892-899,共8页
To solve the flight safety problem caused by nonlinear instabilities(category II pilot induced oscillations, PIOs) of the closed-loop pilot-vehicle system with rate-limiting actuator, the antiwindup(AW) compensati... To solve the flight safety problem caused by nonlinear instabilities(category II pilot induced oscillations, PIOs) of the closed-loop pilot-vehicle system with rate-limiting actuator, the antiwindup(AW) compensation method to avoid category II PIOs is investigated. Firstly, the AW compensation method originally used for controlling input magnitude limited system is introduced, then this method is extended for controlling input rate-limiting system through a circle criterion theorem. Secondl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W compensator is transformed into the solving of 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 Finally, an AW compensator establishment algorithm for the closed-loop pilot-vehicle system with the rate-limiting actuator is obtain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W compensation method to avoid category II PIOs is validated by time-domain simulations,and compared with rate-limited feedback(RLF) command rate compens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W compensation method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category II PIOs and maintain the nominal performance when the closed-loop pilot-vehicle system is normal. Unlike the command rate compensator which works upon system uninterruptedly, the AW compensation method affects the closed-loop pilot-vehicle system only when the rate-limiting of actuator is activated, so it is a novel PIO avoidance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te-limiting pilot induced oscillation(PIO) antiwindup(AW) compensation closed-loop pilot-vehicle system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command rate compens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恢复室预约系统应用于术后患者管理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晨 何苗 +1 位作者 果旭 康百慧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 :分析麻醉恢复室预约系统应用于术后患者管理的效果,以加快患者周转,并保障患者安全。方法 :以医院麻醉排班系统为支撑,构建麻醉恢复室预约系统,2023年6月将该系统应用于麻醉恢复室,比较系统应用前(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及应用后(... 目的 :分析麻醉恢复室预约系统应用于术后患者管理的效果,以加快患者周转,并保障患者安全。方法 :以医院麻醉排班系统为支撑,构建麻醉恢复室预约系统,2023年6月将该系统应用于麻醉恢复室,比较系统应用前(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及应用后(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患者平均等候时长、预约内容错误率、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 :应用麻醉恢复室预约系统后,患者平均等候时长由(13.26±3.44)min缩短至(8.89±2.83)min(P<0.05),预约错误率由0.84%降至0.37%(P<0.05),医护人员满意度由(2.70±0.81)分上升至(4.68±0.62)分(P<0.05)。结论 :麻醉恢复室预约系统优化了麻醉恢复室预约方式,有助于保障患者安全,加速患者周转,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恢复室 预约系统 信息化 闭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D切换控制的弹道修正引信滚转角控制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杨东晓 曹信一 申强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3,共7页
为解决弹道修正引信在修正过程中弹体受力变化较大引起的模型非线性问题,为保证滚转角控制算法的有效控制范围可有效覆盖整个修正控制过程,采用了基于动压变化的位置-速度双闭环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PID... 为解决弹道修正引信在修正过程中弹体受力变化较大引起的模型非线性问题,为保证滚转角控制算法的有效控制范围可有效覆盖整个修正控制过程,采用了基于动压变化的位置-速度双闭环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PID)切换控制算法.在传统PID控制算法基础上引入切换控制,将PID控制系统设计成子系统,依靠引信动力学模型与动压之间的关联,以动压为切换信号制定切换规则将多个PID控制系统串联,拓宽了滚转角控制系统的有效控制范围.结合理论分析与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整个弹道修正控制过程中定位精度在0.25°以内,响应时间小于0.3 s,验证了基于动压变化的PID切换控制算法对非线性的引信滚转角控制模型、持续滚转角控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换控制 弹道修正 滚转角控制 比例-积分-微分(PID) 双闭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闭环管理模式的临床诊疗操作管理策略与思考
9
作者 吴少玮 夏仕笑 +5 位作者 杨超 吕斌 贺哲 汪业胜 翁雨雄 夏家红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62,共3页
临床诊疗操作的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是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医院临床诊疗操作管理现状进行梳理,总结临床诊疗操作管理存在的问题。以闭环管理模式为基础,提出持续优化医院临床诊疗操作的管理措施及建议:建立院级操作目... 临床诊疗操作的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是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医院临床诊疗操作管理现状进行梳理,总结临床诊疗操作管理存在的问题。以闭环管理模式为基础,提出持续优化医院临床诊疗操作的管理措施及建议:建立院级操作目录并进行分类管理、对操作人员进行授权并动态调整、开展操作的质量管理、注重操作管理的信息化、操作管理应与医师绩效管理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管理 临床诊疗 操作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库方法构建危急值闭环管理实践与评价
10
作者 司超增 胡宇 +7 位作者 张晟 涂玲 王薇 庞杨 李琳 夏沁芳 张伟硕 夏杰峰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知识库方法的医院危急值闭环管理实践,以摆脱现有的危急值被动监管模式。方法:基于对危急值管理模式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构建以知识库方法为核心的危急值闭环管理体系;收集2022年7月至2022年9月和2023年7月至2023年9月... 目的:探讨基于知识库方法的医院危急值闭环管理实践,以摆脱现有的危急值被动监管模式。方法:基于对危急值管理模式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构建以知识库方法为核心的危急值闭环管理体系;收集2022年7月至2022年9月和2023年7月至2023年9月期间共6个月的危急值上报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评估知识库方法应用效果。结果:知识库方法的构建显著改善了危急值管理的质量指标。具体而言,临床医护响应时间平均缩短14.44分钟,临床处置率提高了16.78%,危急值患者死亡人数及比例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知识库方法构建的医院危急值智能管理体系,不仅显著提升了危急值的管理质量,还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高效的医疗保障,对于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库 危急值 闭环管理 智能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链条闭环护理管理在老年慢性病患者出入院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李慧 张宏岩 +4 位作者 王田田 张帅 赵倩 吕世慧 韩丽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8-524,共7页
目的:评价基于精益六西格玛的全链条闭环护理管理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体验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青岛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3年3月至6月住院的273例老年患者为对照组,2023年... 目的:评价基于精益六西格玛的全链条闭环护理管理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体验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青岛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3年3月至6月住院的273例老年患者为对照组,2023年7月至10月住院的273例老年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采用基于精益六西格玛的全链条闭环护理管理的就诊流程。比较两组患者在办理出入院手续所需时间、护理服务体验评价以及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办理入院、出院手续所需时间分别为(5.51±1.76)、(2.36±0.55)min,短于对照组的(59.03±4.23)、(59.69±3.56)min,且护理服务体验评价、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将基于精益六西格玛的全链条闭环护理管理应用于老年慢性病患者可有效缩短患者办理出入院手续所需时间,改善患者护理服务体验及护士人文关怀品质,为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精益六西格玛 闭环管理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起重机结构闭环优化设计方法
12
作者 董青 南方磊 +2 位作者 徐格宁 胡双贤 戚其松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93-2309,共17页
针对传统经验模式下起重机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承载性能与实际服役场景不匹配的问题,以数字化设计模式为理念,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起重机结构闭环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利用“运行状态-承载性能-形状特点”一体化的思想,从虚实行性映射、数... 针对传统经验模式下起重机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承载性能与实际服役场景不匹配的问题,以数字化设计模式为理念,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起重机结构闭环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利用“运行状态-承载性能-形状特点”一体化的思想,从虚实行性映射、数据融合与交互、服务及可视化呈现3个层面,搭建用于起重机结构闭环优化设计的数字孪生系统。其次,在应力预测方面,以不同工况下的结构应力点云样本为基础,采用K最近邻算法(KNN)、球树算法(Ball-Tree)算法和径向神经网络(RBF),构建粗细网格节点匹配模型和应力预测模型,实现随机载荷作用下结构应力快速预测。而后,在结构优化方面,利用应力预测结果,构建静强度和疲劳强度约束条件,结合结构主控尺寸参数,以及由质量和寿命匹配组成的多目标函数,采用非定向算子(NDX)改进NSGA-Ⅱ算法,完成起重机结构闭环优化设计。最后,以YDC20/30轻小型移动式起重机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及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起重机结构 闭环优化设计 应力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切种机多刀闭环协同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13
作者 李尚平 甘伟光 +3 位作者 郑创锐 文春明 李凯华 李洋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7-154,共8页
针对课题组研发的预切种式智能甘蔗切种机(下称甘蔗切种机)切种效率不高的问题,设计开发了智能甘蔗切种机多刀闭环协同控制系统。为初步验证系统的有效性,搭建了调刀模拟平台进行试验,结果显示闭环控制平均调刀时间比开环控制少0.21 s... 针对课题组研发的预切种式智能甘蔗切种机(下称甘蔗切种机)切种效率不高的问题,设计开发了智能甘蔗切种机多刀闭环协同控制系统。为初步验证系统的有效性,搭建了调刀模拟平台进行试验,结果显示闭环控制平均调刀时间比开环控制少0.21 s。样机试验结果表明:(1)电机脉冲频率f=6 kHz时,调刀电机达到最佳速度120 mm/s,调刀绝对位移误差小于5 mm,相对位移误差<1%;当f>6 kHz时,调刀相对位移误差大于5%;当f≥8 kHz时,步进电机出现严重堵步,影响正常工作。(2)调刀速度为120 mm/s时,闭环控制切刀调刀时间为0.95 s/根,调刀效率提高了74.32%。(3)甘蔗传送速度达到0.15 m/s,提高了50%;甘蔗传送间距提升了80%;综合传送效率提升了86.6%。(4)切种合格率达98.02%,伤芽率小于1%,与原系统相比切种机总体切种效率提高83.20%,工作稳定,实现了连续、高效自动切种,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切种机 闭环控制 协同控制 调刀模拟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星系任务新型热控技术
14
作者 李金岳 苏若斌 +4 位作者 杨金 段晓闻 何春黎 陆希 牛俊坡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5-191,共7页
木星系探测器通常采用金星-地球-地球等借力序列实现地木转移,由于大范围的器日距离变化引起太阳光照强度大尺度变化,进而导致探测器舱外热控部组件温度交变范围宽,不仅要适应金星附近达2938 W/m2以上的高太阳热流,还需适应木星附近50 W... 木星系探测器通常采用金星-地球-地球等借力序列实现地木转移,由于大范围的器日距离变化引起太阳光照强度大尺度变化,进而导致探测器舱外热控部组件温度交变范围宽,不仅要适应金星附近达2938 W/m2以上的高太阳热流,还需适应木星附近50 W/m2直至阴影区为0 W/m2的超低太阳热流,对热控设计的极端高低温适应性带来挑战。目前传统方式主要采用流体回路、百叶窗及多层组件等热控措施进行控温,增加了热控系统的复杂度和设计难度,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热控设计方法,使用三维隔热太阳翼实现对阳光的遮挡,并采用闭环解耦控制算法来调节太阳翼与星体的位置关系,从而减小太阳对探测器外表面单机设备的热辐射并维持固定的散热面,同时减少探测器的温度波动,通过仿真分析太阳翼离星体1.5 m情况下,星体遮挡处的散热能力可以达到170 W/m2,用于金星处高太阳热流的遮挡;当太阳翼离星体0.5 m情况时,散热能力减少到50 W/m2,能起到在木星处保温作用,减少散热面的漏热。具有简化热控设计和适应性强的优点,为后续深空探测器热控设计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星及行星穿越探测器 热控技术 三维隔热太阳翼 闭环解耦控制 太阳翼遮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海洋水色卫星海岸带成像仪设计与验证
15
作者 张孝弘 褚备 +12 位作者 郑君 李妥妥 高扬 刘晓林 李可 范建凯 曹伟 王牧卿 刘辉 王磊 齐文雯 徐彭梅 张可立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8,共9页
为满足对海岸带区域高分辨率、高信噪比、低杂光、大动态范围与高重访特性的观测需求,新一代海洋水色卫星创新性设计了兼具高空间分辨率、高信噪比和宽幅成像能力的海岸带成像仪,成像仪基于离轴三反主光学系统,采用成像镜头加高精度指... 为满足对海岸带区域高分辨率、高信噪比、低杂光、大动态范围与高重访特性的观测需求,新一代海洋水色卫星创新性设计了兼具高空间分辨率、高信噪比和宽幅成像能力的海岸带成像仪,成像仪基于离轴三反主光学系统,采用成像镜头加高精度指向镜侧摆、多谱段集成TDICCD线阵探测器推扫的成像体制,实现了9个谱段在水体低辐亮度条件下的高信噪比和大动态范围成像。文章围绕成像仪的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突破及性能验证展开研究,在关键技术方面,详细论述了大口径高精度指向镜机构设计、高稳定性光机结构设计以及杂散光抑制设计等。通过实验室性能测试、外场性能测试和在轨性能测试验证了成像仪的成像品质和功能性能,结果表明:成像仪运行稳定,各工作模式功能正常,全色谱段和多光谱谱段的分辨率、图像信噪比、动态传函等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研究成果为提升海岸带遥感观测能力、服务海洋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提供了可靠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成像仪 多光谱 遥感相机 信噪比 闭环控制 大口径指向摆镜 海洋水色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感与负载识别的AGV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闭环恒流与效率优化控制方法
16
作者 李小飞 蒋光利 +2 位作者 李志恒 戴欣 苏玉刚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418-4430,共13页
为了解决自动导向车(AGV)无线充电系统中互感与负载变化导致系统输出电流和系统效率变化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互感与负载识别的AGV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闭环恒流与效率优化控制方法。首先,该文进行系统电路分析,给出互感与负载的识别原... 为了解决自动导向车(AGV)无线充电系统中互感与负载变化导致系统输出电流和系统效率变化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互感与负载识别的AGV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闭环恒流与效率优化控制方法。首先,该文进行系统电路分析,给出互感与负载的识别原理。其次,阐述了基于该互感与负载识别原理的系统闭环恒流与效率优化控制方法。在闭环恒流控制方面,对基于移相控制的闭环系统进行分析,说明该系统利用反馈检测电压进行输出电流闭环控制的基本原理;在效率优化控制方面,针对LCC-LCC和SS谐振补偿拓扑建立效率数学模型,对两种补偿拓扑工作模式下的效率负载临界点(即两种拓扑下系统效率相等时的临界负载取值)进行分析,给出可通过识别负载以优化系统效率方法的理论依据,得到基于互感与负载识别的系统效率优化控制流程。最后,搭建了实验装置样机平台,分别对互感与负载识别方法、系统闭环恒流控制方法和效率优化控制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了该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导向车(AGV) 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 闭环恒流 参数识别 效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光纤激光系统的高增益高稳定性光纤放大器研究
17
作者 黎志刚 谢卓鑫 +4 位作者 李晓晖 张良 陈峰 杨万里 杨小亮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07,共6页
针对高功率光纤激光系统对增益与稳定性的双重需求,设计了一种高增益高稳定性光纤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单纤双程双级放大技术的光路设计,结合全保偏光纤结构,提升增益介质利用率,同时开发了基于自动功率控制与闭环反馈的电路系统,通过... 针对高功率光纤激光系统对增益与稳定性的双重需求,设计了一种高增益高稳定性光纤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单纤双程双级放大技术的光路设计,结合全保偏光纤结构,提升增益介质利用率,同时开发了基于自动功率控制与闭环反馈的电路系统,通过峰值采样电路和精密泵浦驱动电路实现动态调节。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最大增益达28.25dB,闭环控制使输出能量波动从2.21%降至0.42%,稳定性提升了81%;减少泵浦激光器用量,在260mA泵浦电流时实现70.2nJ脉冲能量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系统 高增益 能量稳定性 光纤放大器 闭环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激振系统单神经元PID闭环控制研究
18
作者 贾文昂 陈泽吉 +2 位作者 陈统中 倪子帆 李胜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0-315,345,共7页
以高频电液激振系统载荷力闭环控制以及提升系统鲁棒性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神经元PID算法的电液激振控制系统。首先,阐述电液激振系统的结构组成,分别建立电液激振系统以及控制器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对激振系... 以高频电液激振系统载荷力闭环控制以及提升系统鲁棒性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神经元PID算法的电液激振控制系统。首先,阐述电液激振系统的结构组成,分别建立电液激振系统以及控制器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对激振系统载荷力的幅值与偏移闭环进行仿真研究;最后,以电液疲劳试验机作为对象,采用阶跃试验测试单神经元PID算法作用下电液激振系统载荷力幅值与偏移的实际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单神经元PID算法下,电液激振系统在不同工作频率输出载荷力的幅值与偏移闭环响应迅速,鲁棒性强。当频率为800 Hz时,载荷力幅值达到稳态所需要的调节时间为2.7 s。载荷力范围变动性最大为1.43%。在电液激振系统中应用单神经元PID控制算法可以实现载荷力幅值与偏移的闭环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激振系统 单神经元PID 激振阀 载荷力幅值与偏移闭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主动制动液压力控制
19
作者 孙宁 张宇 +3 位作者 张奇祥 王金湘 田端洋 张荣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643-5654,共12页
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的复杂非线性特性和动态摩擦特性等导致精确的液压力控制仍面临一定的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主动制动液压力精确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的结构方案和控制框架,建立了... 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的复杂非线性特性和动态摩擦特性等导致精确的液压力控制仍面临一定的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主动制动液压力精确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的结构方案和控制框架,建立了面向控制器设计的各组件等效简化模型。其次,提出了一种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主动制动三层闭环级联压力控制方法。具体而言,基于自抗扰控制方法设计压力控制层以削弱液压系统迟滞非线性因素的影响,位置控制层采用鲁棒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并考虑了传动机构的动静态摩擦问题,此外,通过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设计电流控制层以提高制动电机的动态跟随性能。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测试结果表明,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在多种工况下具有良好的液压力控制性能,稳态压力跟随误差控制在0.1 MPa以内,相比传统基于比例-积分(proportion-integration, PI)控制方法,采用本文方法瞬态压力跟随误差均值下降了0.14 MPa,稳态压力跟随误差均值减少了0.8 MPa,响应迟滞时间降低了0.04 s,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 主动制动 液压力控制 三层闭环级联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双线并行”到“闭环联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
20
作者 祝建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7,共12页
在传统救助帮扶模式中,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往往“双线并行”,彼此之间没有形成互补与合力,无法发挥最大效能。研究基于资源依赖理论,提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将在彼此借力获取各自资源的同时实现组织效能的最大化,形成有效衔接的“闭环... 在传统救助帮扶模式中,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往往“双线并行”,彼此之间没有形成互补与合力,无法发挥最大效能。研究基于资源依赖理论,提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将在彼此借力获取各自资源的同时实现组织效能的最大化,形成有效衔接的“闭环联动”综合救助帮扶模式。从制度环境、共同载体、主体协同、服务类救助的内容供给、数字赋能过程衔接等维度分析了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的现实需求;基于浙江省杭州市的“双循环”救助帮扶体系,从制度环境、衔接载体、衔接主体、衔接内容、衔接过程等方面分析了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的典型经验,由此提出了相应的五个层面的优化策略。最后基于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的“闭环联动”综合救助帮扶体系,从理念、体系、功能、主体、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推进了社会救助体系的迭代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救助 慈善帮扶 衔接 闭环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