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天然林保护工程区生态成效评估 被引量:20
1
作者 陶蕴之 吕一河 +4 位作者 李凤全 胡健 张琨 李婷 任艳姣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6-723,共8页
随着大尺度生态保护和恢复工程的开展和不断深化,工程有效性评估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大尺度生态保护和恢复的成效评估对于相应的宏观决策与管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基于年均植被覆盖度、景观格局指数和人类威胁因子评估指... 随着大尺度生态保护和恢复工程的开展和不断深化,工程有效性评估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大尺度生态保护和恢复的成效评估对于相应的宏观决策与管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基于年均植被覆盖度、景观格局指数和人类威胁因子评估指标体系,对西南4省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区的生态保护成效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保护成效总体上明显改善,地类景观斑块分布更加合理规整,连通性提高,人类干扰强度逐步减小,尤其是4省市交界林区以及重庆与湖北、四川与陕西、四川与三江源地区的交界区域生态成效显著提高;而汶川周边林区、横断山脉部分林区以及云南文山林区生态保护成效较弱。因此,在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进一步实施过程中有必要在分析保护成效空间分异特征的基础上采取保护和恢复并重的策略,将植被、景观格局和生境质量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压力综合起来,以促进大尺度生态保护和恢复的可持续有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景观格局指数 人类威胁因子 生态保护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白山龙洞沟区域林麝活动状况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范晓东 孙斌 +1 位作者 胡建华 蒲平娟 《绿色科技》 2017年第4期14-16,共3页
指出了林麝种群在2000年以前分布很多,近年来林麝数量已经明显减少。龙洞沟地区不仅是太白山最主要的林麝分布区域,也是秦岭地区林麝最主要的分布区域。根据龙洞沟地区林麝的活动特点设计了调查样线,从海拔1600~2800m,每300m的海拔段设... 指出了林麝种群在2000年以前分布很多,近年来林麝数量已经明显减少。龙洞沟地区不仅是太白山最主要的林麝分布区域,也是秦岭地区林麝最主要的分布区域。根据龙洞沟地区林麝的活动特点设计了调查样线,从海拔1600~2800m,每300m的海拔段设为一个调查样带,在每个样带内调查此区域野生动物种类、林麝活动情况和威胁林麝生存的因素。结果发现:林麝主要集中分布在龙洞沟海拔1900~2500m的落叶阔叶与常绿针叶混交林带,但此区域人为干扰很强烈,包括旅游、挖药和放套捕猎等行为。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威胁因素 龙洞沟 人为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