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RESSION OF A TELOMERASE-ASSOCIATED GENE IN NORMAL, ATROPHIC ,AND TUMOROUS TESTES 被引量:2
1
作者 Fang Mei Bo Zhang Zhi-wei Tang Lin Hou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17-220,共4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xpression of telomerase transcriptional elements-interacting factor (TEIF) in human testis under different status and its relation with 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hTERT) exp...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xpression of telomerase transcriptional elements-interacting factor (TEIF) in human testis under different status and its relation with 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hTERT) expression. Methods Specific antisera against TEIF were generated by immunization of rabbits with purified recombinated partial TEIF. Samples were assigned 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pathological types, including 16 normal testes, 8 atrophic testes, and 6 testicular seminomas. They were subjected to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of TEIF and hTERT. Results from both TEIF and hTERT were analyzed semi-quantitatively and compared. The expressions of TEIF and hTERT were detected in all samples of normal, atrophic testes, and seminomas. No differences of TEIF expressions among these three groups were observed (P 〉 0.05). On the contrary, the expressions of hTER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atrophic testes compared with those of normal testes and seminomas (both P 〈 0.05). Nevertheless, co-expressions of TEIF with hTERT were revealed to be in normal and malignant cases (P 〈 0.05) but not in atrophic testes, which generally presented TEIF expression. The cellular distributions of both proteins were similar and mainly in spermatocytes and some Sertoli cells, while were all negative in the interstitial cells and other stromal cells. Conclusion The uniform expressions of TEIF in all these specimens suggest that it may be a marker of testis and its related diseases. The strong expression of hTERT in normal testes and testicular seminomas comparing with the low expression in atrophic testes may suggest a role for telomerase in maintaining proliferation of germ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lomerase transcriptional elements-interacting factor 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MMUNOHISTOCHEMISTRY TEST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38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学成 王宗华 +5 位作者 梁光萍 刘志鹏 王军 邹利全 熊晓峰 陈陵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20-522,共3页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蛋白和hTERT调控相关miR-138在正常胃黏膜(NM)、肠上皮化生(IM)、异型增生(DYS)、早期胃癌(EGC)和进展期胃癌(AG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胃黏膜病变组织96例,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hT...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蛋白和hTERT调控相关miR-138在正常胃黏膜(NM)、肠上皮化生(IM)、异型增生(DYS)、早期胃癌(EGC)和进展期胃癌(AG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胃黏膜病变组织96例,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hTERT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检测miR-138表达丰度。结果在NM、IM、DYS、EGC和AGC 5组标本中,hTERT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分别为0.0%、26.1%、33.3%、75.0%和77.4%;miR-138表达水平呈逐步下降趋势,分别为2.93±1.24、2.12±0.98、1.90±0.58、1.27±0.89和1.68±1.02;低表达miR-138组织的百分率在低、未分化组中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组(83.3%vs 36.5%,P<0.01),而与性别、年龄、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等无关。结论 miR-138表达丰度的下降,是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的早期事件;miR-138有望成为新的胃癌早期诊断指标及治疗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miR-138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NA、p53和hTERT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吴国英 朱玲 +1 位作者 冯振卿 彭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56-258,共3页
目的:探讨PCNA、p53蛋白和hTERT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口腔黏膜单纯增生(HP)9例,轻度异常增生(LD)11例,中度异常增生(MD)10例,重度异常增生(原位癌CIS)9例,鳞癌(SCC)11... 目的:探讨PCNA、p53蛋白和hTERT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口腔黏膜单纯增生(HP)9例,轻度异常增生(LD)11例,中度异常增生(MD)10例,重度异常增生(原位癌CIS)9例,鳞癌(SCC)11例中p53蛋白、PCNA和hTERTmRNA的表达。结果:PCNA、p53和hTERT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鳞癌中均有表达的异常。结论:hTERT、PCNA和p53与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癌变的发生发展有关,它们的异常表达有助于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鳞癌的早期诊断,为研究癌前病变癌变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前病变 鳞癌 端粒酶逆转录酶 增殖细胞核抗原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使猪血管内皮细胞永生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苏正元 张彦明 +1 位作者 洪海霞 刘建玲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7-411,共5页
为寻求使猪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寿命延长的方法,本试验将含有人类端粒酶催化亚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I-neo-hTERT通过脂质体介导法导入猪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Porcine ... 为寻求使猪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寿命延长的方法,本试验将含有人类端粒酶催化亚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I-neo-hTERT通过脂质体介导法导入猪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Porcine arterial endothelial cell,PAEC)。对转染后的血管内皮细胞进行Ⅷ因子和CD34鉴定,利用PCR-ELISA方法检测hTERT导入后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情况,探讨了转染后细胞的生长特性。结果显示,转染后的细胞Ⅷ因子和CD34均呈阳性,证明转染后细胞仍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异性蛋白;导入hTERT后,细胞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增殖寿命较对照细胞延长了20代。表明hTERT导入细胞能重建细胞端粒酶活性,从而延长细胞在体外培养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血管内皮细胞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脂质体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甙单体Rh_2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继全 邱建武 +1 位作者 关宁 张晓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单体Rh2(GS-Rh2)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GS-Rh2处理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采用MTT法检测U251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观察U251细胞凋亡情况,TRAP-ELISA...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单体Rh2(GS-Rh2)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GS-Rh2处理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采用MTT法检测U251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观察U251细胞凋亡情况,TRAP-ELISA法检测U251细胞端粒酶活性,RT-PCR法检测U251细胞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的表达。结果 5、10、20、40、80μg/ml GS-Rh2组U251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0.42%、32.19%、45.09%、57.37%、73.82%。根据细胞增殖抑制曲线计算出IC30、IC50、IC70值分别为9.7、25.2、68.4μg/ml。FITC和PI荧光双参数点图显示实验组细胞分布区域与对照组相比出现明显改变,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早期凋亡、晚期凋亡或坏死的区域细胞数量逐渐增多。9.7、25.2、68.4μg/ml GS-Rh2处理12、24、48、72 h后U251细胞端粒酶活性随GS-Rh2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浓度为25.2μg/ml GS-Rh2作用24、48、72 h的U251细胞hTERTmRNA与β-actin灰度值比为0.964 9±0.004 2、0.401 8±0.001 4、0.297 8±0.001 8,对照组为0.976 4±0.005 1。作用48、72 h U251细胞hTERT mRNA与β-actin灰度值比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作用48、72 h者相比P<0.05。结论 GS-Rh2能够诱导人脑胶质瘤U25l细胞凋亡,抑制U25l细胞增殖。其机制与其抑制hTERT基因表达,降低端粒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单体Rh2 胶质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端粒酶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ERT永生化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敏 陈小云 +3 位作者 王磊 王栋 蒋桃珍 王静文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8-62,共5页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诱导的永生化细胞兼具原代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传代细胞系连续传代的能力,是一种理想的细胞来源,在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和生物工程领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主要就hTERT永生化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作...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诱导的永生化细胞兼具原代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传代细胞系连续传代的能力,是一种理想的细胞来源,在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和生物工程领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主要就hTERT永生化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生化 端粒 端粒酶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大肠干细胞的条件永生化 被引量:4
7
作者 朱永良 钟献 郑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79-384,共6页
目的 :建立正常人大肠干细胞系。方法 :用中性蛋白酶分级分离法从人胚肠中分离正常大肠干细胞 ,以含端粒酶逆转录酶和 SV4 0大 T抗原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 ,对其进行永生化 ;然后 ,对建立的正常大肠干细胞系进行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 :... 目的 :建立正常人大肠干细胞系。方法 :用中性蛋白酶分级分离法从人胚肠中分离正常大肠干细胞 ,以含端粒酶逆转录酶和 SV4 0大 T抗原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 ,对其进行永生化 ;然后 ,对建立的正常大肠干细胞系进行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 :用中性蛋白酶分级消化获得的 AKP活性阴性的细胞群生长呈多角形。该细胞群转染含端粒酶逆转录酶和 SV4 0大 T抗原的重组逆转录病毒后 8~ 12周出现上皮样细胞克隆 ,经细胞特性鉴定 :PAS染色黏蛋白阳性 ,上皮细胞角蛋白 pan、CK- 8、CK- 19均阳性 ;用 EL ISA- PCR法检测该细胞第 12代和第 4 3代端粒酶活性 ,分别为 0 .4 3、0 .83;用 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该细胞系表达端粒酶和 SV4 0大 T抗原 ;用 RT- PCR检测示该细胞株表达 Musashi- 1m RNA;以 1× 10 6细胞数接种裸鼠 ,观察 4个月无肿瘤形成 ,软琼脂克隆试验培养无转化细胞克隆出现。结论 :建立的正常的大肠干细胞系具有干细胞特征 ,可作为体外研究致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干细胞 端粒酶逆转录酶 SV40大T抗原 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对膀胱尿路上皮癌BIU-87细胞株端粒酶活性抑制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景抗震 高建平 +2 位作者 程文 张征宇 葛京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37-241,I0001,共6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使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沉默,对膀胱尿路上皮癌BIU-87细胞株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针对hTERT基因设计构建多种siRNA表达载体,并转染至膀胱肿瘤BIU-87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单四唑(MTT)检测端粒酶活...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使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沉默,对膀胱尿路上皮癌BIU-87细胞株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针对hTERT基因设计构建多种siRNA表达载体,并转染至膀胱肿瘤BIU-87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单四唑(MTT)检测端粒酶活性,观察siRNA表达载体对hTERT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实时荧光定量和MTT检测证明,所构建的载体能导致不同程度的hTERT基因沉默,并成功地抑制BIU-87细胞的生长。结论:RNA干扰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BIU-87)端粒酶hTERT基因,能影响端粒酶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端粒酶活性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 端粒酶 膀胱尿路上皮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LA-A^* 0201限制性CTL表位的预测和鉴定 被引量:3
9
作者 耿建 黄桂春 +1 位作者 王锐 陈龙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13-18,共6页
目的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而在肿瘤组织中广泛表达,且与肿瘤生长密切相关,是肿瘤免疫治疗的理想靶位。HLA-A*0201是中国人群中最为常见的HLA-I类分子的型别,阳性率达30%... 目的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而在肿瘤组织中广泛表达,且与肿瘤生长密切相关,是肿瘤免疫治疗的理想靶位。HLA-A*0201是中国人群中最为常见的HLA-I类分子的型别,阳性率达30%。筛选hTERT HLA-A*0201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lymphocyte,CTL)表位,对于有hTERT表达的人群的肿瘤免疫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文中采用生物信息学和免疫学方法,预测和鉴定hTERT的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方法联合利用表位预测数据库SYFPEITHI、BIMAS和NetCTL和分子模拟技术对hTERT的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进行预测。用T2细胞株测定各肽与HLA-A*0201分子的亲和力和稳定性。酶联免疫吸附斑点法(enzyme linkedimmunospot assay,ELISPOT)检测HLA-A*0201+健康人对肽的T淋巴细胞反应。结果预测得出hTERT抗原的6个CTL表位,即ILAKFLHWL(540~548)、LMSVYVVEL(548~556)、ILSTLLCSL(836~844)、CLKELVARV(76~84)、LLGASVLGL(675~683)、FLDLQVNSL(923~931)。分子模拟的计算结果提示ILAKFLHWL(540~548)和LLGASVLGL(675~683)肽与HLA-A*0201分子之间的结合较其他多肽稳固。亲和力实验结果表明上述2个肽与HLA-A*0201的亲合力较强,荧光系数FI分别为3.20和2.98,肽-HLA-A*0201复合物半数解离时间DC50均大于8 h。ELISPOT显示ILLGASVLGL(675~683)与其他5个肽相比,可诱导较强的T淋巴细胞反应,T细胞频率为(534±57)个斑点形成细胞(spot-forming cell,SFC)/106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euclear cell,PBMC)。结论 ILLGASVLGL(675~683)有可能是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LA-A*0201的限制性CTL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T细胞表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K20 mRNA和hTERT mRNA在大肠癌围手术期血行微转移中的转录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谦 孙启龙 +3 位作者 王传新 张建业 王洪春 杨晓静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9-412,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和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mRNA作为大肠癌围手术期血行微转移标志物的价值。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0例大肠癌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外周血CK20mRNA和hTERTmRNA的表达,并对不同分化...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和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mRNA作为大肠癌围手术期血行微转移标志物的价值。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0例大肠癌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外周血CK20mRNA和hTERTmRNA的表达,并对不同分化程度、不同Dukes分期的大肠癌患者CK20mRNA和hTERTmRNA的表达进行比较。结果40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和hTERTmRNA的表达率,术前分别为47.5%(19/40)和45.0%(18/40),术中为70.0%(28/40)和70.0%(28/40),术后为10.0%(4/40)和32.5%(13/40)。除术后hTERTmRNA阳性率与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外,术中外周血CK20mRNA、hTERTmRNA阳性率和表达强度(与内参照β-actin比值)均显著高于术前(P<0.01,P<0.05),术后明显低于术前和术中(P<0.01)。hTERTmRNA在低分化肿瘤的表达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而CK20mRNA在低分化肿瘤的表达强度低于高、中分化组(P<0.01)。大肠癌围手术期DukesB期和C+D期之间CK20mRNA和hTERTmRNA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血行微转移的发生几率较高,病理分化程度低者更易发生,但与Dukes分期无明显相关,CK20mRNA和hTERTmRNA联合检测对大肠癌血液微转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判断围手术期血行微转移的良好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角蛋白20mRNA 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mRNA 逆转录聚舍酶链反应 大肠癌 围手术期 血行微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hTERT启动子、PE38KDEL片段质粒构建及其对人胰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宝玉 孙晋津 陈剑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4-6,共3页
目的构建含hTERT启动子和PE38KDEL片段的重组表达质粒,并观察其对人胰腺癌MiaPaCa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法构建含hTERT启动子和PE38KDEL片段的重组表达质粒,并用双酶切法鉴定;将MiaPaCa2细胞分为5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仅加入含10%... 目的构建含hTERT启动子和PE38KDEL片段的重组表达质粒,并观察其对人胰腺癌MiaPaCa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法构建含hTERT启动子和PE38KDEL片段的重组表达质粒,并用双酶切法鉴定;将MiaPaCa2细胞分为5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仅加入含10%FBS的DMEM;B、C、D、E组分别转染pIRES2-EGFP、phTERT-IRES2-EGFP、pPE38KDEL-IRES2-EGFP、phTERTp-PE38KEDL-IRES2-EGFP,采用TUNEL法检测MiaPaCa2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重组质粒的PCR产物及酶切后片段的测序结果与GeneBank报道序列一致。A组转染24、48 h时MiaPaCa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7.12%±1.66%、24.86%±2.80%,B组分别为18.14%±1.61%、26.47%±2.71%,C组为19.08%±3.84%、27.42%±7.26%,D组为29.46%±2.86%、38.12%±3.19%,E组为72.16%±4.79%、86.40%±7.71%。B^E组与A组比较,P均<0.05;E组与D组比较,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含hTERT启动子和PE38KDEL片段的重组表达质粒,该质粒可促进人胰腺癌MiaPaCa2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人端粒酶反转录酶 启动子 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 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和人白细胞介素18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童向民 金洁 +2 位作者 姚航平 钱文斌 孟海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60-365,共6页
目的:以基因重组技术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人白细胞介素18(hIL-18)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融合基因,并观察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健康人单核细胞经RT-PCR扩增hIL-18后、T-A克隆。亚克隆至经N heⅠ、H indⅢ酶切的PCDNA 3.1(+)/hTERT中,限... 目的:以基因重组技术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人白细胞介素18(hIL-18)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融合基因,并观察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健康人单核细胞经RT-PCR扩增hIL-18后、T-A克隆。亚克隆至经N heⅠ、H indⅢ酶切的PCDNA 3.1(+)/hTERT中,限制性内切酶验证后,挑选出含有目标基因的正确克隆。经限制性内切酶和DNA测序分析两个基因是否已经正确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中。将hTERT/hIL-18融合基因质粒脂质体介导转染3T 3细胞中表达,经W estern-b lot验证目的基因表达产物,同时对转染细胞作免疫荧光染色。以EL ISA检测转染细胞刺激KG-1细胞分泌γ干扰素的能力,以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细胞抗MTX诱导凋亡的能力。结果:hTERT/hIL-18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构建成功,经限制性内切酶验证和DNA测序及同源性对比分析,该基因片段与NCB I基因库hIL-18和hTERT基因CDS序列同源性均达到99.9%;而细胞转染后经W estern-b lot验证,hTERT/hIL-18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127 kM r,与预期一致,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融合蛋白在细胞中弥散表达。此融合蛋白能刺激KG-1细胞分泌γ-干扰素,并具有抗MTX诱导凋亡的生物学功能。结论:本实验构建的PCDNA 3.1(+)/hTERT-hIL-18质粒能够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并具有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转染树突状细胞,研制肿瘤的治疗性疫苗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端粒 末端转移酶 基因表达 端粒酶逆转录酶 融合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AFPmRNA、h-TERTmRNA检测对肝细胞肝癌患者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利国 周杰 林建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5-7,共3页
目的检测肝细胞肝癌(HCC)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信使核糖核酸(AFPmRNA)、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的表达,探索其在HCC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FQ-PCR检测60例HCC患者外周血中AFPmR-NA、hTERTmRNA的表达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HCC患... 目的检测肝细胞肝癌(HCC)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信使核糖核酸(AFPmRNA)、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的表达,探索其在HCC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FQ-PCR检测60例HCC患者外周血中AFPmR-NA、hTERTmRNA的表达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HCC患者AFPmRNA、hTERTmRNA的表达量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表达数量相应减少,阳性率也明显降低,以1周后下降最为显著(P<0.05)。在肿瘤标志物持续表达阳性的患者中,其术后复发率也明显高于阴性者(P<0.01)。结论外周血中定量检测AFPmRNA、hTERTmRNA的表达可以及时发现患者术后HCC的微转移,预测肿瘤的复发倾向,为术后的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微转移 荧光定量 甲胎蛋白信使核糖核酸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ATM基因对辐射诱导AT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盛方军 曹建平 +5 位作者 罗加林 朱巍 刘芬菊 冯爽 宋建元 李翀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6-320,共5页
通过观察外源性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突变基因(Ataxia-telangiectasiamutation,ATM)对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Ataxia-telangiectasia,AT)患者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系AT5BIVA(AT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 通过观察外源性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突变基因(Ataxia-telangiectasiamutation,ATM)对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Ataxia-telangiectasia,AT)患者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系AT5BIVA(AT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hTERT)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ATM对hTERT的调控作用。采用RT-PCR法,对比ATM基因转染前、后AT细胞hTERTmRNA表达的变化及与源自正常人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系GM0639(GM细胞)相比的差异;以及细胞经3Gy60Coγ射线照射后其hTERT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未照射时,GM细胞hTERTmRNA表达呈阴性,AT细胞hTERTmRNA表达呈阳性,转染ATM基因后的ATM+-AT细胞其hTERT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60Coγ射线照射后,GM细胞hTERTmRNA表达呈阳性,AT细胞、空载体AT细胞(PEBS7-AT细胞)和ATM+-AT细胞hTERTmRNA的表达量比未照射时明显增加(p<0.05),ATM+-AT细胞hTERTmRNA相对表达量的增加低于AT细胞和空载体AT细胞(p<0.05)。提示ATM可下调hTERTmRNA的表达;电离辐射可诱导细胞hTERTmRNA表达;端粒酶参与DNA损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突变基因 端粒酶逆转录酶 电离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样囊性癌端粒酶活性的免疫组化检测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苏涛 孙宏晨 欧阳喈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62-363,共2页
目的 :通过检测腺样囊性癌和正常涎腺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 (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hTERT)蛋白的表达 ,探讨端粒酶活性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收集 15例腺样囊性癌 (其中有神经浸润者 7例 )... 目的 :通过检测腺样囊性癌和正常涎腺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 (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hTERT)蛋白的表达 ,探讨端粒酶活性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收集 15例腺样囊性癌 (其中有神经浸润者 7例 )和 12例正常涎腺组织标本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 ,以多克隆抗体H2 31检测hTERT在石蜡包埋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正常涎腺组织中无一例hTERT阳性 ,腺样囊性癌hTERT总阳性率为10 0 % ,hTERT蛋白主要位于细胞浆 ,少部分胞核同时表达。结论 :在腺样囊性癌中端粒酶活性较高 ,免疫组化法检测hTERT可以作为监测腺样囊性癌及其恶性程度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腺样囊性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反义分子探针的制备与理化性质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荣福 刘萌 +1 位作者 张春丽 闫平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5-40,共6页
制备放射性核素99Tcm标记的针对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mRNA的反义分子探针,探讨其在体外的稳定性和相关理化性质。针对hTERT mRNA(GEN-BANK号为AF015950)的第2331~2348位核苷酸(含18个碱基)... 制备放射性核素99Tcm标记的针对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mRNA的反义分子探针,探讨其在体外的稳定性和相关理化性质。针对hTERT mRNA(GEN-BANK号为AF015950)的第2331~2348位核苷酸(含18个碱基),即5′-TCAAGAGCCACGTCTCTA-3′(hTERT SON),设计反义寡核苷酸序列(hTERT ASON)为5′-TAGAGACGTGGCTCTTGA-3′;对hTERTASON进行适当修饰。通过双功能螯合剂S-Acetyl NHS-MAG3进行放射性核素99Tcm标记。针对影响标记的主要因素(SnCl2用量、反应体积、反应时间等)进行条件摸索,建立最优化标记方案。纸层析法测定反义分子探针(99Tcm-hTERT ASON)的标记率和放射化学纯度,计算比活度。检测99Tcm-hTERT ASON的放射稳定性与序列稳定性,以及血清蛋白结合率。所有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2.0进行分析。室温下反应15~30 min后,99Tcm-hTERT ASON的标记率为76%±5%(n=5);在相同条件下,无双功能螯合剂作用,ASON的标记率仅为5.0%±1.6%(n=5);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99Tcm-hTERT ASON放射化学纯度达到96%以上,比活度为1 850 GBq/g。在不同条件下,99Tcm-hTERT ASON的放射化学纯度在24 h内均达到93%以上。PAGE凝胶电泳显示99Tcm-hTERT ASON在与人新鲜血清37℃孵育6 h内未发生任何降解。与人新鲜血清37℃孵育1、3和6 h后,99Tcm-hTERT ASON的血清蛋白结合率分别为15.0%±1.6%、18.0%±1.9%和20.0%±2.4%。99Tcm-hTERT ASON具有较高标记率、放射化学纯度和比活度;其放射稳定性和序列稳定性均良好,与血清蛋白结合率较低,适合作为反义显像剂用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 S-Acetyl NHS-MAG3 99Tcm 分子探针 反义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性启动子携带报告基因NIS介导提高胶质瘤摄碘能力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承霞 李玮 谭建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1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目的在细胞实验中探讨靶向性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携带人类钠碘转运体(hNIS)基因能否提高胶质瘤的摄碘能力。方法检测在hTERT启动子引导下表达hNIS基因的腺病毒,使用该腺病毒转染U87和U251细胞系,然后使用γ记数仪检测转染后... 目的在细胞实验中探讨靶向性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携带人类钠碘转运体(hNIS)基因能否提高胶质瘤的摄碘能力。方法检测在hTERT启动子引导下表达hNIS基因的腺病毒,使用该腺病毒转染U87和U251细胞系,然后使用γ记数仪检测转染后细胞的摄碘能力。结果实验组肿瘤细胞在转染Ad-hTERT-hNIS后,相对于对照组细胞摄碘率提高约30~40倍。结论实验证明hTERT启动子能引导胶质瘤细胞系表现出肿瘤特异性的碘摄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NIS基因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 放射性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ERT与血清CA125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诊断和评估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静 陈铭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5期12-13,16,共3页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与血清CA125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试验组的46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标本和选作对照的同期内膜标本,包括20例不典型增生(EIN)、40例单纯及复杂增生和20例正...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与血清CA125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试验组的46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标本和选作对照的同期内膜标本,包括20例不典型增生(EIN)、40例单纯及复杂增生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hTERT的表达,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术前血清CA125水平。结果 (1)hTERT在内膜癌组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单纯及复杂增生组和EIN组(P<0.05),hTERT对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为76.1%,特异度为80.2%,准确度为71.4%;上述四组中血清CA125在内膜癌组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对照各组(P<0.05),血清CA125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为56.5%,特异度为77.6%,准确度为74.6%;(2)病灶组织hTERT和血清CA125水平的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手术病理分期(FIGO分期,2009)及组织学分级有关联(P<0.05);(3)病灶组织hTERT和血清CA125联合检测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为80.6%,特异度为88.6%,准确度为81.4%,较hTERT和CA125单项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增高(P<0.05)。结论病灶组织hTERT联合血清CA125对子宫内膜癌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同时对评估预后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增生 CA125抗原 端粒酶逆转录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HSV-tk/GCV系统在hTERT启动子调控下治疗人膀胱癌的实验研究
19
作者 王亚轩 蔡文清 +3 位作者 黎玮 杨书文 李景东 齐进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6-28,I0001,共4页
目的观察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调控的腺病毒介导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丙氧鸟苷(GCV)系统在体外及荷瘤裸鼠体内对人膀胱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hTERT启动子及小鼠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调控的携带HSV-tk基因的重... 目的观察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调控的腺病毒介导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丙氧鸟苷(GCV)系统在体外及荷瘤裸鼠体内对人膀胱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hTERT启动子及小鼠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调控的携带HSV-tk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hTERT-HSV/tk与Ad-CMV-HSV/tk)分别感染人膀胱癌细胞253 J和人正常肺成纤维细胞MRC-5,加入GCV,MTT法观察受染细胞的存活率。建立人膀胱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A组(Ad-hTERT-HSV/tk+GCV组)、B组(Ad-hTERT-HSV/tk+PBS组)、C组(PBS+GCV组)和D组(PBS对照组),观察各组肿瘤生长状况、重要脏器病理变化及裸鼠存活情况。结果体外实验表明,应用GCV处理后,Ad-CMV-HSV/tk对253 J和MRC-5细胞均有杀伤作用,而Ad-hTERT-HSV/tk只对膀胱癌细胞253 J具有杀伤作用。动物实验显示,A组移植瘤的体积和瘤重低于其他3组(P<0.01)。A组裸鼠平均存活期长于其他3组(P<0.01)。结论 hTERT启动子调控的重组腺病毒介导HSV-tk/GCV系统是一种安全、有效且靶向性高的基因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基因治疗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抑制hTERT对脑胶质瘤T98G细胞增殖及周期的影响
20
作者 王拓 王举波 +2 位作者 李超 董丹凤 王茂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5-559,共5页
目的研究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被抑制后胶质瘤细胞系体外增殖及周期的变化,以期寻找控制胶质瘤细胞恶性行为的有效途径。方法人工合成小干扰RNA(siRNA)序列,并将其通过lip2000转入体外培养的T98G胶质瘤细胞系中,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免... 目的研究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被抑制后胶质瘤细胞系体外增殖及周期的变化,以期寻找控制胶质瘤细胞恶性行为的有效途径。方法人工合成小干扰RNA(siRNA)序列,并将其通过lip2000转入体外培养的T98G胶质瘤细胞系中,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免疫印记检测蛋白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体外增殖表现,绘制生长曲线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成功转染siRNA,并有效抑制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活性,免疫印记验证干扰效果可靠,体外可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与对照组比较其抑制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条件下,可以通过siRNA有效抑制人端粒酶逆转录酶,从而有效抑制胶质瘤细胞的体外增殖,使胶质瘤细胞周期发生变化。这可能为胶质瘤的治疗带来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小干扰RNA 转染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