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omparative Study on Serum PreS2 and Polymerized Human Serum Albumin Binding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1
作者 田琦琦 骆抗先 +1 位作者 章廉 卢桥生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89年第3期248-250,共3页
Antiserum against PreS2 peptide was raised with a synthetic polypeptide from the rabbits.The anti-preS2 antibody and polymerized human serum albumin were used as reagents in aradioimmunoassay to detect preS2 and polym... Antiserum against PreS2 peptide was raised with a synthetic polypeptide from the rabbits.The anti-preS2 antibody and polymerized human serum albumin were used as reagents in aradioimmunoassay to detect preS2 and polymerized human serum albumin bindingactivity respectively. Both were absent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A or HBsAg negative chronic liver di-seases. In biopsy - proven patients with chronic active hepatitis (CAH)B, prevalences of bothmarker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t exacerbation that at remission stage of the disease, and so werein CAH than in chronic asymptomatic HBV carrier (AsC) with normal histology. Besides, the pre-valenc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HBeAg positive group than in anti-HBe positive group.However, the polymerized human serum albumin binding activity and the preS2 were undoubtedlynot the same, as the prevalence of the latter was only 56.7% of the form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HBsAg/prcS2 polymerized human serum ALBUM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uman Serum Albumin Hybrid Incorporating Synthetic Hemes:A Novel O_2-Carrying Hemoprotein
2
作者 Eishun TSUCHIDA Teruyuki KOMATSU +1 位作者 Yuping WU Yubin HUANG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6-321,共6页
Incorporation of synthetic heme(FeP) into recombinant human serum albumin(rHSA) provides an artificial hemoprotein(rHSA-FeP) which can bind and release oxygen reversibly under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in aqueous media... Incorporation of synthetic heme(FeP) into recombinant human serum albumin(rHSA) provides an artificial hemoprotein(rHSA-FeP) which can bind and release oxygen reversibly under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in aqueous media, pH 7.3, 37 ℃) like hemoglobin(Hb) and myoglobin. An rHSA host absorbs maximally eight FeP molecules, and the solution properties are almost identical to those of rHSA itself. The second-order structure and surface charge distribution of rHSA were always constant independent of the binding numbers of FeP. Its O 2-binding ability satisfies the initial cli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d cell substitute. Although the NO-binding affinity is 8-fold high compared to the Hbs, administration of this fluid into rats showed negligible change in the blood pressure.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exchange transfusion with this rHSA-FeP into anaesthetized rats have also been evalu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清白蛋白 氧载血红素蛋白 血液代用 人工合成血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代黄酮类化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3
作者 姚甜 文旭娜 +4 位作者 刘帅华 吴睿 张强 刘存芳 田光辉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3-365,共13页
探索以天然产物丹皮酚为原料合成二卤代黄酮类化合物,考察其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简称HSA)的相互作用。以丹皮酚与不同二卤取代的苯甲醛经羟醛缩合和关环反应,合成出8种二卤代黄酮类化合物,并在模拟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 探索以天然产物丹皮酚为原料合成二卤代黄酮类化合物,考察其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简称HSA)的相互作用。以丹皮酚与不同二卤取代的苯甲醛经羟醛缩合和关环反应,合成出8种二卤代黄酮类化合物,并在模拟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法探究了与HSA结合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8种二卤代黄酮类化合物与HSA有明显的静态荧光猝灭作用,且都是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要作用力类型的自发放热过程。同步荧光光谱显示,黄酮可降低络氨酸残基的微环境极性,增强其疏水性;黄酮醇同时改变了络氨酸残基和色氨酸残基的微环境。热力学和分子对接分析发现,二卤代黄酮类化合物与HSA形成氢键的总个数分别为1、4、4、4、3、4、4、2。在黄酮上引入羟基虽然对复合物形成的主要作用力类型影响不大,但是能够改变与HSA结合的具体点位。合成的8种新二卤代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潜在的药理活性和开发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黄酮 合成 人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快速测定人血清中40余种矿物质元素的方法研究
4
作者 姚雪漫 夏瑜 +3 位作者 张秋萍 蒋建荣 王欣 柳旭艳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6-363,共8页
该文建立了人血清中40余种矿物质元素的快速测定方法。血清样品经含0.01%曲拉通Triton X-100、0.1%硝酸的稀释液直接稀释后,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的动能歧视型(KED)碰撞模式进行测定。分别用内标法和外标法进行方法学考察... 该文建立了人血清中40余种矿物质元素的快速测定方法。血清样品经含0.01%曲拉通Triton X-100、0.1%硝酸的稀释液直接稀释后,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的动能歧视型(KED)碰撞模式进行测定。分别用内标法和外标法进行方法学考察,在选择的仪器工作条件下,大部分待测矿物质元素均获得了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检出限为0.000 200~18.6μg/L。准确度测定结果显示,血清标准品L-1、L-2给出的15种矿物质元素的内标法和外标法检测结果均在认定范围内;对没有给出认定范围的其余元素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其加标回收率为89.9%~117%。针对实际血清样品,通过优化稀释浓度和梯度,使用0.1 mL血清样品即可实现含量差异大的多种矿物质元素的测定。所建方法安全、高效、准确,可应用于大样本量人群样本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人血清 矿物质元素 直接稀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苯烯莫德与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孙燕 严丽俊 +2 位作者 张洁雪 王如意 刘浩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1期18-25,37,共9页
目的探讨苯烯莫德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揭示其构象变化。方法运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同步荧光和三维荧光等,在分子水平上系统分析苯烯莫德与血清白蛋白(SA)的相互作用机制。利用Stern-Volmer... 目的探讨苯烯莫德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揭示其构象变化。方法运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同步荧光和三维荧光等,在分子水平上系统分析苯烯莫德与血清白蛋白(SA)的相互作用机制。利用Stern-Volmer方程式和Van’t Hoff方程式计算出苯烯莫德分别与BSA和HSA在298、303、310 K下的速率常数(Ksv)、猝灭速率常数(Kq)、结合位点数(n)、焓变(ΔH)、熵值(ΔS)和吉布斯自由能(ΔG)。结果随着苯烯莫德浓度的递增,BSA和HSA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均发生了变化,这两种SA的荧光强度明显降低,最大发射波长发生了峰位移,Ksv和Ka随温度升高而降低,n为1.0~1.5,ΔH、ΔS和ΔG均<0。同步荧光和三维荧乐的结果表明,BSA和HSA色氨酸(Trp)和酪氨酸(Tyr)残基与苯烯莫德生成了复合物,且苯烯莫德主要影响BSA和HSA中Trp残基的微环境,对Tyr残基的微环境影响较弱。此外,苯烯莫德与HSA的作用力明显强于BSA。结论苯烯莫德能够与SA生成复合物,导致SA的内源性荧光静态猝灭,苯烯莫德与SA主要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作用力,反应为自发反应。苯烯莫德使用初始剂量应较大,与其他高结合率药物合用时,应考虑血药浓度增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法 牛血清白蛋白 人血清白蛋白 苯烯莫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tablishment of in vitro human aging model and primary screening of aging peptide-biomarkers
6
作者 张玫 鄯科明 +3 位作者 徐伟 林凡凯 陈昭 邓玉林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6年第2期295-300,共6页
Aging refers to a multidimensional process that all changes were accumulated in a person over time.These aging changes are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ive increases in the chance of disease and death. Thus,it is necessary... Aging refers to a multidimensional process that all changes were accumulated in a person over time.These aging changes are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ive increases in the chance of disease and death. Thus,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model to screen biomarkers to characterize and evaluate aging degree. In this study,an in vitro aging model was set up by formaldehdye and human serum albumin( HSA),the most abundant protein in human plasma,based on Maillard Reaction. Th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 /MS) method with ^18O-labeling technique was employed to quantify modification degree of peptides cleaved from HSA. This model was established and optimized for further quantitative biomarker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serum albumin AGING BIOMARKER 18O-labeling HPLC/ESI-TOF 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虫啶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晓娟 邓培渊 +1 位作者 范春丽 田云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67,共8页
新烟碱类杀虫剂环氧虫啶对非靶标生物具有潜在危害,但对其毒理机理、其在人体内的运输机制等方面缺乏研究。本研究运用荧光光谱法、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结合自由能计算和丙氨酸扫描等方法,研究了环氧虫啶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 新烟碱类杀虫剂环氧虫啶对非靶标生物具有潜在危害,但对其毒理机理、其在人体内的运输机制等方面缺乏研究。本研究运用荧光光谱法、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结合自由能计算和丙氨酸扫描等方法,研究了环氧虫啶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模式。结果表明:1)环氧虫啶能有效猝灭HSA荧光,不同温度下环氧虫啶与HSA的结合常数在0.76×10^(5)~1.57×10^(5)L/mol之间,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2)环氧虫啶结合在HSA的IIA疏水腔内,有1个结合位点;3)结合自由能分析和热力学参数计算显示,环氧虫啶和HSA结合的主要作用力是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4)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二者结合自由能为-25.90 kJ/mol,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复合物;5)丙氨酸突变扫描结果显示,氨基酸残基Gln459是环氧虫啶与HSA结合的关键氨基酸。该研究结果可为阐明环氧虫啶在人体内的毒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虫啶 人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荧光猝灭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人体血清中12种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的含量
8
作者 罗佳 杨海兵 +5 位作者 张秋萍 许红睿 王春民 侯朋艺 肖梦晴 夏瑜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5-822,共8页
传统和新型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由于其会对人类产生潜在的健康风险而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提出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血清中7种全氟羧酸类化合物、3种全氟磺酸类化合物和2种新型PFAS... 传统和新型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由于其会对人类产生潜在的健康风险而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提出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血清中7种全氟羧酸类化合物、3种全氟磺酸类化合物和2种新型PFASs替代品[全氟(2-甲基-3-氧杂己酸)(HFPO-DA),6∶2氯代多氟醚基磺酸(6∶2 Cl-PFESA)]含量的方法。健康人血清样品经解冻后,加入混合内标溶液和体积比1∶1的乙腈-甲醇混合溶液,超声混匀后于-20℃冷冻1 h,于4℃高速离心,上清液经真空冷冻挥干后复溶于体积比的3∶7甲醇-水混合溶液中,冰浴中涡旋混匀、超声,于4℃高速离心后,上清液上机测定。12种PFASs在Phenomenex Kinetex F5色谱柱上以不同体积比的2 mmol·L^(-1)乙酸铵溶液和甲醇的混合液梯度洗脱分离,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以胎牛血清为基质进行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12种PFASs质量浓度和内标的质量浓度比值与其峰面积比值均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05~0.01μg·L^(-1);在3个浓度水平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8.5%~112%,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0.20%~8.7%;方法用于20份健康人血清样品的分析,9种PFASs检出率为100%(包括一种新型PFASs替代品6∶2 Cl-PFE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 人体血清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谱法与分子模拟研究亥茅酚苷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特性
9
作者 洪传彬 刘桂明 +5 位作者 郑彭予 迟雪婷 周佳 李丽 许佳明 黄晓巍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21-1528,共8页
本实验利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及圆二色光谱法,结合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研究亥茅酚苷(SOG)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结果表明SOG静态猝灭人血清白蛋白固有荧光且伴随非辐射能量转移,同时通过疏水作用、氢键和静电力与HSA结合... 本实验利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及圆二色光谱法,结合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研究亥茅酚苷(SOG)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结果表明SOG静态猝灭人血清白蛋白固有荧光且伴随非辐射能量转移,同时通过疏水作用、氢键和静电力与HSA结合形成复合物,与HSA的主要结合位为IIA亚域。随着SOG与HSA反应地进行,HSA的二级结构α-螺旋含量减少,肽键伸展,疏水基团裸露,构象发生变化。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证明,SOG与HSA形成的复合物体系紧密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清白蛋白 亥茅酚苷 分子对接 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二甲氧基查尔酮荧光探针用于人血清白蛋白的检测
10
作者 王超 贾爱萍 +1 位作者 张亚雯 陈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7-33,共7页
人血清白蛋白(HSA)是人血清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它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也与某些疾病息息相关,是临床诊断的重要生物标志物.本文以结构简单、合成简便且荧光性质易调控的查尔酮化合物为荧光探针母体,通过在查尔酮的A环引入2个甲氧... 人血清白蛋白(HSA)是人血清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它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也与某些疾病息息相关,是临床诊断的重要生物标志物.本文以结构简单、合成简便且荧光性质易调控的查尔酮化合物为荧光探针母体,通过在查尔酮的A环引入2个甲氧基获得一种用于HSA检测的D-π-A型荧光探针3,4-二甲氧基查尔酮(DDP);经1H NMR和13C NMR及MS表征确证了其结构.查尔酮A环甲氧基的引入可以调控探针的推拉电子效应及其对HSA的荧光响应性能.进一步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了DDP的光谱性质及其与HSA的相互作用.DDP的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其荧光对溶剂的极性非常敏感,其荧光发射波长随溶剂极性增大而发生红移.DDP与HSA响应后荧光增强73倍,响应前后的荧光量子产率分别为0.2%和4.0%.DDP对HSA的响应有优异的选择性,响应速度快且响应后荧光稳定.经Job’s plot和荧光滴定实验确定了DDP与HSA结合的化学计量比为1∶1,检出限(LOD)为40.32 nmol/L,结合常数为3.95×10^(5) L/mol;并通过置换实验证明了DDP的结合位点是HSA的DS2区.该探针可实现对HSA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荧光光谱 查尔酮 人血清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分子拥挤环境下多酚结构类似物抑制人血清白蛋白聚集的研究
11
作者 姜梦瑶 闫雨 +2 位作者 关姣 王梦凡 彭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4-44,共11页
为了揭示生理拥挤环境下巴西苏木素(Brazilin,Bra)、苏木素(Hematoxylin,Hto)和氧化苏木精(Hematein,Hte)抗蛋白质聚集能力,本文首先利用大分子拥挤试剂聚乙二醇构建了模拟拥挤环境,然后利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动态光散... 为了揭示生理拥挤环境下巴西苏木素(Brazilin,Bra)、苏木素(Hematoxylin,Hto)和氧化苏木精(Hematein,Hte)抗蛋白质聚集能力,本文首先利用大分子拥挤试剂聚乙二醇构建了模拟拥挤环境,然后利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动态光散射法和原子力显微镜法研究了这三种结构类似的多酚类化合物对人血清白蛋白(HSA)聚集行为的抑制机制。结果表明,在拥挤环境中它们均能够维持HSA结构的稳定,减少形成的淀粉样纤维数量,缩短其长度,从而抑制蛋白质的聚集过程,且抑制能力依次为:Hto>Bra>Hte,此外,与体外稀溶液环境相比,拥挤试剂的存在会导致这三个抑制剂的抑制活性降低。总之,本研究表明Hto可作为潜在的蛋白质聚集抑制剂和功能性食品成分,用于淀粉样变性疾病的治疗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苏木素 苏木素 氧化苏木精 人血清白蛋白 蛋白质聚集 大分子拥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测定人血清中曲唑酮浓度及其临床个体化用药
12
作者 曹银 周旋 +5 位作者 戴彪 邓逸芸 闫春宇 单锋 夏清荣 梁俊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9期991-997,共7页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患者血清中曲唑酮浓度,并用于曲唑酮的临床个体化用药。方法 色谱柱为MSCB-2A(2.1 mm×50 mm,2.5μm);流动相为甲醇(B)-水(A,含0.01%氨水),梯度洗脱(梯度设置为0~0.2 min,55%B;0.2~2....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患者血清中曲唑酮浓度,并用于曲唑酮的临床个体化用药。方法 色谱柱为MSCB-2A(2.1 mm×50 mm,2.5μm);流动相为甲醇(B)-水(A,含0.01%氨水),梯度洗脱(梯度设置为0~0.2 min,55%B;0.2~2.0 min,55%~95%B;2.0~2.5 min,95%~95%B;2.5~2.6 min,95%~55%B;2.6~3.0 min,55%~55%B),流速0.5 m L·min^(-1),柱温40℃,进样量0.1μL;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电离模式:正离子模式。血清经乙腈沉淀蛋白,地西泮为内标,对本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和定量下限、精密度与回收率、基质效应和稳定性进行相应的考察。同时将该方法应用于16例使用曲唑酮患者的血药浓度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给出相应的干预意见。结果 血清中曲唑酮在10.0~1 500.0 ng·m L^(-1)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4);低、中、高3组不同质控浓度(50.0、400.0、1 000.0 ng·m L^(-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7%,准确度为91.90%~98.67%;低、中、高浓度的曲唑酮血清在常温下4 h、2~8℃冰箱冷藏24 h、长期冷冻3个月以及反复冻融循环条件下稳定性良好,在各条件下准确度为95.04%~105.78%。该法已成功应用于曲唑酮临床样本治疗药物监测。结论 UPLC-MS/MS法检测曲唑酮血药浓度具有快速简便、稳定准确、灵敏度高、污染小等优点,该法可应用于曲唑酮临床个体化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唑酮 UPLC-MS/MS 治疗药物监测 血药浓度 人血清 个体化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西孟旦与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治疗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庄见群 李莲娜 盛清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3期98-101,共4页
目的 探究左西孟旦与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治疗对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AH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接受左西孟旦治疗,在此基础... 目的 探究左西孟旦与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治疗对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AH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接受左西孟旦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心脏功能[心脏指数(C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较对照组的73.33%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0(2.94±0.48)ng/L高于对照组的(2.13±0.35)ng/L, IL-17(16.21±3.22)ng/L、IL-6(3.63±0.89)ng/L、CRP(10.18±2.07)mg/L低于对照组的(26.43±5.66)ng/L、(5.17±1.01)ng/L、(14.39±2.58)mg/L(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D(55.22±3.21)mm低于对照组的(59.39±3.85)mm,LVEF(44.94±3.42)%、CI(4.92±0.56)L/min、SV(39.22±3.15)ml高于对照组的(41.15±2.63)%、(4.43±0.34)L/min、(36.23±2.45)ml(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HF患者应用左西孟旦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能够更快地调节其炎性因子水平,促进心脏功能改善,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左西孟旦 重组人脑利钠肽 血清炎性因子 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经阴道彩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联合血清β-HCG检测在宫外孕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14
作者 张盼 江艳丽 姜卫波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经阴道彩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联合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检测在宫外孕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56例宫外孕患者作为宫外孕组,另同期选取在本... 目的:探讨早期经阴道彩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联合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检测在宫外孕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56例宫外孕患者作为宫外孕组,另同期选取在本院行体检的健康孕妇156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两组均行早期经阴道彩超检查记录子宫内膜厚度、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VS)、舒张末期流速(Enddiastolic velocity,VD)和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β-HCG水平。对比两组上述指标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对宫外孕的诊断价值。结果:宫外孕组患者VS、VD和R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清β-HC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ROC分析显示,子宫内膜厚度、VS、VD、RI、血清β-HCG及其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AUC)分别为0.780、0.743、0.733、0.746、0.793和0.934,(P均<0.05)。结论:早期经阴道彩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联合血清β-HCG检测可以提高宫外孕诊断的准确度,有助于及时发现异常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彩超检查 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子宫内膜厚度 宫外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HE4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15
作者 王云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663-665,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水平和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1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子宫全切术治疗,收集患者的临... 目的:分析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水平和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1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子宫全切术治疗,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资料,检测所有患者HE4水平,分析血清HE4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1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病理类型:子宫内膜样腺癌46例、子宫内膜样透明细胞癌36例、子宫内膜样鳞癌38例;淋巴结转移:发生35例、未发生85例;肌层浸润深度:>1/2肌层40例、≤1/2肌层80例;TNM分期:Ⅰ期22例、Ⅱ期43例、Ⅲ期55例.病灶所处部位:子宫底55例、子宫角37例、宫颈管28例.不同病理类型、TNM分期、病灶所处部位患者的血清HE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肌层浸润深度>1/2肌层患者的血清HE4水平高于肌层浸润深度≤1/2肌层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血清HE4水平较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明显增加(P<0.05).经Logistic回归显示,血清HE4水平升高是子宫内膜癌患者肌层浸润深度>1/2肌层的风险因子(OR>1,P<0.05);血清HE4水平升高是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因子(OR>1,P<0.05).结论:血清HE4水平升高增加可加剧肌层浸润深度,促使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 临床病理特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CdS纳米荧光探针荧光增敏法测定人血清白蛋白 被引量:20
16
作者 汪乐余 周运友 +3 位作者 朱昌青 张明翠 陶海升 王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12-614,共3页
CdS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and modified with mercaptoacetic acid. The functionalized nanoparticles were water soluble and biocompatible and used as fluorescence probe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Human serum albumin(H... CdS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and modified with mercaptoacetic acid. The functionalized nanoparticles were water soluble and biocompatible and used as fluorescence probe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Human serum albumin(HSA) and γ globulin( γ G).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linear relationship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enhanced intensity of fluorescence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protein in the range of 0 2 and 3 5 μg/mL for HSA and 0 2 and 11 0 μg/mL for γ G. The limits of detection were 0 09 μg/mL for HSA and 0 18 μg/mL for γ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硫化镉 CDS纳米粒子 荧光探针 人血清白蛋白 荧光分析 荧光增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类药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7
17
作者 王宁 刘忠英 +2 位作者 胡秀丽 卜凤泉 赵学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1-245,共5页
利用荧光猝灭技术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黄芩苷和汉黄芩苷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性质,由药物对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作用求出其结合常数.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结合力的性质,并进一步研究了Zn2+,Mg2+,Al3+和Cu2+存在时对结合性质的... 利用荧光猝灭技术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黄芩苷和汉黄芩苷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性质,由药物对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作用求出其结合常数.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结合力的性质,并进一步研究了Zn2+,Mg2+,Al3+和Cu2+存在时对结合性质的影响.此研究不仅对于揭示体内药物动力学问题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一定意义,而且对药物分子设计及新药开发等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汉黄芩苷 人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茜素红S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分光光度研究 被引量:39
18
作者 迟燕华 庄稼 +3 位作者 李克安 李娜 董发勤 童沈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9-12,共4页
在pH4.3左右的Bri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茜素红S(ARS)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结合,生成红色的复合物,吸光度值与HSA含量呈线性关系。复合物的吸收峰值λmax为530nm,比ARS试... 在pH4.3左右的Bri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茜素红S(ARS)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结合,生成红色的复合物,吸光度值与HSA含量呈线性关系。复合物的吸收峰值λmax为530nm,比ARS试剂本身红移110nm。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0×104L·mol-1·cm-1。HSA标准曲线在其质量浓度10~900mg/L间呈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3mg/L。研究了该配合物用于蛋白质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基本条件。应用该法测定了人血清样品,回收率在96.9%~102.1%范围内。实验表明该反应选择性、重现性和对照性均好,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茜素红S 人血清白蛋白 分光光度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测定人血清中酞酸酯类环境污染物 被引量:22
19
作者 蔡智鸣 史馨 +4 位作者 张前龙 王枫华 曾盈 张俊勇 厉曙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5-117,119,共4页
为了解酞酸酯类环境污染物在人血清中的含量水平。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选择离子检测(GC-MS-SIR)技术,结合有机溶剂提取,高速离心去蛋白和低温浓缩的方法测定103份健康人血清中酞酸二丁酯(di--nbutyl phthalate,DBP)和酞... 为了解酞酸酯类环境污染物在人血清中的含量水平。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选择离子检测(GC-MS-SIR)技术,结合有机溶剂提取,高速离心去蛋白和低温浓缩的方法测定103份健康人血清中酞酸二丁酯(di--nbutyl phthalate,DBP)和酞酸二异辛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测定结果提示酞酸酯类环境污染物已进入人血清,DBP约为7.10 mg.L-1,DEHP约为6.78 mg.L-1,大部分人体内已有一定的污染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质谱 酞酸酯 选择离子检测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血清白蛋白为固定相的分子生物色谱分析几种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2
20
作者 孔亮 邹汉法 +2 位作者 汪海林 倪坚毅 张玉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6-40,共5页
提出用人血清白蛋白分子生物色谱分析中药活性成分的方法 ,分别比较了当归等 4种单味中药的分离结果 ,考察了提取当归的 3种溶剂及提取时间对活性物质提取量的影响 ,同时建立了当归中阿魏酸与藁本内酯的定量分析方法 .
关键词 人血清白蛋白 分子生物色谱 中药 生物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