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nRH或HCG处理黄体早期阶段西门塔尔肉牛对血清激素水平和繁殖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张泽华 谢占峰 +2 位作者 吕世春 张晗 贾振伟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4,共5页
为了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处理黄体早期阶段西门塔尔肉牛对血清激素水平和繁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择繁殖机能正常的母牛60头,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20头,进行同期发情和人工授精,人工授精后5 d,GnRH组... 为了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处理黄体早期阶段西门塔尔肉牛对血清激素水平和繁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择繁殖机能正常的母牛60头,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20头,进行同期发情和人工授精,人工授精后5 d,GnRH组母牛肌肉注射GnRH(200μg/头),HCG组每牛肌肉注射HCG(3000 IU/头),对照组母牛注射生理盐水。于人工授精后5和14 d检测各组母牛血清孕激素(P4)、雌二醇(E2)和干扰素-tau(IFNT)水平;人工授精后45 d进行妊娠诊断,统计受胎率;母牛分娩后统计产犊率和犊牛初生重。结果显示,GnRH组和HCG组母牛人工授精后14 d,血清P4和IFN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nRH组和HCG组母牛受胎率、产犊率和犊牛初生重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GnRH或HCG处理黄体早期阶段西门塔尔肉牛,可显著提高血清P4和IFNT水平,显著降低血清E2水平,且受胎率升高了10%~15%。本试验结果可为提高肉牛繁殖效率和促进高效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母牛 孕激素 受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石英晶体微阵列免疫传感器检测hCG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波 府伟灵 +3 位作者 蒋天伦 陈鸣 俞凡 陈小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 构建一种新型压电石英晶体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免疫微阵列传感器。方法 抗hCG β单克隆抗体采用蛋白A(SPA)法固定在 2× 5的AT切向、基频 1 0MHz的石英晶体微阵列金膜电极表面制成抗体敏感膜 ,构成压电石英晶体hCG免疫... 目的 构建一种新型压电石英晶体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免疫微阵列传感器。方法 抗hCG β单克隆抗体采用蛋白A(SPA)法固定在 2× 5的AT切向、基频 1 0MHz的石英晶体微阵列金膜电极表面制成抗体敏感膜 ,构成压电石英晶体hCG免疫微阵列传感器。结果 构建的hCG压电石英晶体微阵列免疫传感器对hCG的响应特性良好 ,其检测线性范围为 2 .5~ 2 50mIU ml,TSH、FSH、LH对hCG的检测基本无干扰 ;60例临床标本检测结果与荧光免疫检测法符合 (P >0 .0 5) ,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为 0 .92。结论 研制的压电石英晶体hCG免疫微阵列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成本低廉、省时、操作简单、不需标记、能在线实时检测等优点 ,对比实验表明其检测结果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 免疫传感器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微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移植术后9和11d血清β-HCG值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彩蓉 全松 +5 位作者 王秋香 李艳红 邱佩嫦 赵晓英 周林荣 郭海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50-1054,共5页
目的:探讨胚胎移植术后9 d和11 d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冻融复苏胚胎移植(FET)术后妊娠结局早期诊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2月清远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27个胚... 目的:探讨胚胎移植术后9 d和11 d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冻融复苏胚胎移植(FET)术后妊娠结局早期诊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2月清远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27个胚胎移植周期,胚胎移植后9 d和11 d检测血清β-HCG,并追踪妊娠结局,应用ROC曲线确定移植后9 d和11 d具有预测各种妊娠结局的最佳血清β-HCG界值。结果(1)将患者妊娠结局分为:未孕组(A)、生化妊娠组(B)和临床妊娠组(C);A、B、C3组移植后9 d和11 d血清β-HCG值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2)C组内分为单胎妊娠组(C1)、双胎妊娠组(C2)、早孕流产组(C3)、宫外孕组(C4)、宫内合并宫外孕组(C5);C1-C5五组9 d和11 d血清β-HCG值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3)移植后9 d,预测临床妊娠和双胎妊娠的β-HCG最佳阈值分别为49.05 U/L和105.15 U/L;移植后11 d,预测临床妊娠和双胎妊娠的β-HCG最佳阈值分别为51.2 U/L和241.75 U/L。结论胚胎移植后9 d及11 d的血清β-HCG定量可准确诊断是否妊娠,并可以预测生化妊娠、临床妊娠,及单双胎妊娠等不同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Β-hcg 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的睾丸间质细胞对hCG刺激的反应性 被引量:9
4
作者 王鲜忠 吴建云 +2 位作者 孙燕 潘红梅 张家骅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7-300,共4页
本文介绍了用酶解法结合差速离心分离仔猪睾丸间质细胞,并研究其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结果表明在0~50IUml内,睾酮的分泌量随着hCG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在50IUml~100IUml内,加大hCG剂量并不能增强间质细胞的分泌功能。研究还发现随着培... 本文介绍了用酶解法结合差速离心分离仔猪睾丸间质细胞,并研究其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结果表明在0~50IUml内,睾酮的分泌量随着hCG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在50IUml~100IUml内,加大hCG剂量并不能增强间质细胞的分泌功能。研究还发现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的功能逐渐减低,培养1d和2d时对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刺激的反应能力最强;随着培养时间的进一步延长,间质细胞的反应性下降,4d时与对照无明显差异(P>0.05)。间质细胞对首次刺激的反应敏感,当连续给予刺激时,睾酮的分泌受到抑制,在24h的分泌峰后不再出现分泌高峰。而首次刺激后间隔2d再刺激,间质细胞虽有反应,但反应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间质细胞 睾酮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反应性 hcg 培养时间 分泌量 离心分离 分泌功能 细胞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125、HCG、P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预测的比较 被引量:40
5
作者 黄烨 陈纬 刁军成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研究妊娠第5-7周血清糖链蛋白(carbohydrate antigen,Ca)12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和孕酮(progesterone,P)水平预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价值。方法:按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3年1... 目的:研究妊娠第5-7周血清糖链蛋白(carbohydrate antigen,Ca)12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和孕酮(progesterone,P)水平预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价值。方法:按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江西省中医院的妊娠5-7周先兆流产患者267例,前来我院早孕体检者96例。按妊娠结局分为继续妊娠组及难免流产组,早孕体检者为正常妊娠组。先兆流产患者均在接受治疗前检测Ca125、HCG、P水平,随访所有病例至妊娠12周,分析各组的Ca125、HCG、P水平的变化,以及对早期先兆流产妊娠结局预测灵敏度的差异。结果:1正常妊娠组、继续妊娠组血清Ca125水平高于难免流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50,P=0.000);2妊娠5-7周,Ca125诊断难免流产的灵敏度77.4%,特异度80.0%。HCG诊断难免流产的灵敏度75.3%,特异度68.5%。P诊断难免流产的灵敏度76.3%,特异度68.5%。结论:妊娠5-7周Ca125、HCG和P在预测难免流产中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链蛋白125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孕酮 先兆流产 难免流产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β HCG、E2、P测定及E2/P在早期宫外孕诊断中的估价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德永 王友芳 +1 位作者 张浩 刘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5-127,共3页
本文选择1992年11月~1994年5月经我院妇科确诊宫外孕患者27例为研究组,33例正常宫内妊娠为对照组。两组均经临床检查、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测定及B超声检查确诊,宫外孕经腹腔镜或剖腹手术证实。以放射免... 本文选择1992年11月~1994年5月经我院妇科确诊宫外孕患者27例为研究组,33例正常宫内妊娠为对照组。两组均经临床检查、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测定及B超声检查确诊,宫外孕经腹腔镜或剖腹手术证实。以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βHCG、E2(雌二醇)、P(孕酮)值并计算E2/P,数值均经统计学(t检验)处理。结果在同期妊娠中,宫外孕组βHCG、E2和P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值(P<0.01),与文献报道相符,而E2/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目前尚未见文献有类似报道。E2/P中E2高时,可能造成相对高雌素状态而引起卵管活动异常导致宫外孕。因此推测βHCG、E2、P多项测定并以E2/P值来判断宫外孕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绒毛膜 促性腺激素 雌二醇 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卵泡液hCG水平与卵母细胞成熟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9
7
作者 张丽丽 王海英 +4 位作者 张仁礼 梁洁玲 刘彩霞 周艳 闻安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0-264,共5页
目的:探讨控制性卵巢刺激周期中,取卵日卵泡液hCG水平与获卵数、卵母细胞成熟率、胚胎发育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分析2012~2013年间进行的311个IVF/ICSI-ET周期,化学发光法检测取卵日卵泡液hCG值,并根据hCG值进行分组,比较各组获... 目的:探讨控制性卵巢刺激周期中,取卵日卵泡液hCG水平与获卵数、卵母细胞成熟率、胚胎发育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分析2012~2013年间进行的311个IVF/ICSI-ET周期,化学发光法检测取卵日卵泡液hCG值,并根据hCG值进行分组,比较各组获卵数、卵母细胞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在IVF/ICSI-ET治疗周期中,取卵日hCG水平14~21 nmol/L组卵母细胞成熟率和受精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lt;0.05),获卵数、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以及临床妊娠率与其它各组相比较高,但不存在显著差异(P&gt;0.05)。取卵日hCG水平&gt;21 nmol/L组卵母细胞成熟率和受精率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lt;0.05),可利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与其它各组相比较低,但不存在显著差异(P&gt;0.05)。结论取卵日卵泡液hCG水平与卵母细胞成熟率、受精能力、胚胎发育潜能和最终的临床结局相关,取卵日卵泡液hCG水平过高可能不利于卵母细胞成熟和胚胎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液 体外受精 胚胎发育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G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的超微结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吴玲玲 尹玉竹 +2 位作者 孙珂 吴金浪 侯红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16-1519,共4页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的疗效及机制。方法:诱导法成功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以每天19.4 IU/100 g(HCG低剂量组)、25.8 IU/100 g(HCG中剂量组)和51.6 IU/100 g(HC...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的疗效及机制。方法:诱导法成功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以每天19.4 IU/100 g(HCG低剂量组)、25.8 IU/100 g(HCG中剂量组)和51.6 IU/100 g(HCG高剂量组)的HCG治疗15 d,并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异位病灶体积的变化及异位内膜、在位内膜电镜下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HCG治疗后,HCG低、中和高剂量组的异位病灶体积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治疗前子宫内膜和异位内膜胞浆内可见大量线粒体、内质网及核糖体;治疗后部分细胞结构不清,部分线粒体嵴减少或消失,细胞致密、萎缩,胞浆中自噬体增多,线粒体和内质网肿胀。结论:HCG可能使在位和异位内膜中的细胞功能代谢减退,从而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G共培养自体PBMCs宫腔灌注治疗反复种植失败及相关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华坤 付志红 +3 位作者 刘庆芝 赵婷 王萍 李雪梅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7-361,共5页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共培养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宫腔灌注对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宫腔内相关细胞因子的改变。方法:选择在我院生殖中心行冻融胚胎移植(FET)的RIF患者65例,接受移植前自体PBMCs宫...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共培养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宫腔灌注对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宫腔内相关细胞因子的改变。方法:选择在我院生殖中心行冻融胚胎移植(FET)的RIF患者65例,接受移植前自体PBMCs宫腔灌注治疗及取宫腔液的患者28例为实验组,于排卵前抽取自体外周血分离PBMCs,与hCG混合共培养于移植前3天行宫腔灌注;另外37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行常规FET,随访妊娠结局;Bio-plex悬液芯片分析系统检测灌注前、后宫腔液相关细胞因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基础性激素水平(FSH、LH、E2)、既往移植周期数、平均内膜厚度和移植胚胎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妊娠率(42.86%vs16.22%)和胚胎种植率(25.86%vs9.21%),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灌注后宫腔液中Eotaxin表达水平升高,而INF-γ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灌注hCG共培养PBMCs是一项针对RIF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此类患者FET周期的临床妊娠率,改善RIF患者宫腔局部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胚胎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种植失败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宫腔灌注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血β-HCG定性检测诊断异位妊娠的探讨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佳平 刘德顺 +1 位作者 蔡春华 王荃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42-344,共3页
目的:探讨以腹腔血βHCG定性检测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尿试纸法定性检测90例腹腔内出血患者的腹腔血βHCG,并与其尿βHCG定性和血清βHCG定量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74例异位妊娠中,腹腔血βHCG定性法5~10分钟... 目的:探讨以腹腔血βHCG定性检测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尿试纸法定性检测90例腹腔内出血患者的腹腔血βHCG,并与其尿βHCG定性和血清βHCG定量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74例异位妊娠中,腹腔血βHCG定性法5~10分钟能出结果,诊断异位妊娠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98.7%,准确性为98.9%,与血清βHCG定量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合其他辅助方法能快速诊断出异位妊娠,明显优于尿βHCG定性。结论:对腹腔内出血患者,采用腹腔血βHCG定性检查能方便、快速和准确地诊断出异位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腹腔内出血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孕妇血清β-hCG水平的临床检测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麻莉 成娅 +1 位作者 章容 胡香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81-1083,共3页
目的 探讨早产孕妇血清 β hCG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 3 0例早产患者和 2 43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的血清 β hCG水平 ,对早产患者的胎盘胎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并观察其新生儿状况。结果 早产组血清 β hCG水平(... 目的 探讨早产孕妇血清 β hCG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 3 0例早产患者和 2 43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的血清 β hCG水平 ,对早产患者的胎盘胎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并观察其新生儿状况。结果 早产组血清 β hCG水平(2 5 2 4± 13 87) μg /L显著高于对照组 (16 45± 7 3 7) μg/L ,P <0 0 1。早产组中 β hCG水平升高 (≥ 2MOM )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 /3 0vs 7/12 8,P <0 0 0 1。)早产组中 β hCG水平升高者胎盘病变和胎儿预后不良的发生率均高于 β hCG未升高 (<2MOM)者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动态监测整个妊娠期尤其是 3 0周以后的母体血清 β hCG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孕妇 血清 Β-hcg 临床检测意义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抑制人PBMC促炎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白虹 潘菊芬 +1 位作者 贾晓青 黄焕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3-195,203,共4页
目的 :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对促炎细胞因子基因表达是否有影响。方法 :人PBMC与不同浓度的hCG(10 0、5 0、2 5、12 5、6 2 5、3 12 5U ml)共同于 37℃、5 %CO2 条件下培养 4小时 ,培养细胞行RT PCR测定 ,RT PCR产物经琼脂糖... 目的 :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对促炎细胞因子基因表达是否有影响。方法 :人PBMC与不同浓度的hCG(10 0、5 0、2 5、12 5、6 2 5、3 12 5U ml)共同于 37℃、5 %CO2 条件下培养 4小时 ,培养细胞行RT PCR测定 ,RT PCR产物经琼脂糖电泳后用图象分析仪作半定量测定 ,比较各组结果。结果 :5 0~ 6 2 5U ml的hCG对TNF αmRNA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且与不加hCG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而 2 5及 12 5U ml的hCG对PBMCIL 1及IL 6mRNA的表达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 <0 0 1)。结论 :hCG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有抑制促炎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作用 ,提示在正常人体中也可存在的hCG在机体促炎 抗炎自稳机制中可能参与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TNFΑ IL-1 IL-6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胚胎移植后12天的孕母血清β-HCG水平对早孕期妊娠结局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薪 郭萍萍 +3 位作者 刘玉东 叶德盛 冯淑娴 陈士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15-1418,共4页
目的:探索冻融胚胎移植后12 d的孕母血清β-HCG水平对早孕期妊娠结局的预测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进行的冻融胚胎移植后抽血显示妊娠的患者248例,分为早期妊娠终止组136... 目的:探索冻融胚胎移植后12 d的孕母血清β-HCG水平对早孕期妊娠结局的预测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进行的冻融胚胎移植后抽血显示妊娠的患者248例,分为早期妊娠终止组136例和继续妊娠组112例。比较两组的基本特征,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类树分析。结果:两组在年龄、BMI、对应取卵周期的HCG日E2水平、获卵数和受精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开始黄体支持前E2、P、子宫内膜厚度和胚胎移植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T-FET后12 d,血清β-HCG>298.60和≤70.71 IU/L,分别可预测妊娠12周是否继续妊娠。结论:根据HRT-FET后12 d孕母血清β-HCG的值可以预测早孕期妊娠结局,有助于咨询建议和分类管理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胚胎移植 Β-hcg 早期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血β-HCG下降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烨 周璘 +2 位作者 雷月 周晓美 苏亦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34-838,共5页
目的:探讨葡萄胎后低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患者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时间与临床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07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继发于葡萄胎后低危型GTN患者50例。通过单... 目的:探讨葡萄胎后低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患者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时间与临床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07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继发于葡萄胎后低危型GTN患者50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年龄、既往葡萄胎妊娠史、葡萄胎清宫术后的组织病理学诊断、GTN确诊前的持续时间(葡萄胎清宫术后至确诊GTN的时间)、有无转移性病灶、治疗前血β-HCG水平、FIGO评分、一线化疗方案与血β-HCG下降时间的相关性。结果:血β-HCG下降时间平均(34.2±19.3)天。多因素分析表明完全性葡萄胎(HR 1.446)、GTN确诊前的持续时间<12周(HR 1.775)、有转移性病灶(HR 1.228)、治疗前血β-HCG水平高(HR 1.468)与血β-HCG下降时间相关。FIGO评分与血β-HCG下降时间的线性分析表明,FIGO评分每增加1分,血β-HCG下降时间平均增加7天。结论:完全性葡萄胎、治疗前血β-HCG水平高、确诊GTN前的持续时间小于12周及转移性病灶的存在是延长葡萄胎后低危型GTN患者血β-HCG下降时间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下降时间 临床因素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人绒毛膜促性腺素(HCG)的酶免疫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吕鸣祥 张杰 +2 位作者 申群英 陈昆明 冯光易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74-179,共6页
本文研制了固定HCG抗体的醋酸纤维素生物活性膜。采用夹心法在膜上发生免疫化学反应,将形成夹心结构的膜,安装在氧电极上,构成酶免疫传感器。耦联过氧化物酶的膜,催化分解H_2C_2致使传感器的输出电流提高,表示为溶液O_2含量的增高。通... 本文研制了固定HCG抗体的醋酸纤维素生物活性膜。采用夹心法在膜上发生免疫化学反应,将形成夹心结构的膜,安装在氧电极上,构成酶免疫传感器。耦联过氧化物酶的膜,催化分解H_2C_2致使传感器的输出电流提高,表示为溶液O_2含量的增高。通过溶液中O_2含量的变化值ΔC_2,测定HCG的浓度。被测HCG的浓度范围为5~2500mIU/ml。酶免疫传感器与放射免疫测定相比较,两种方法具有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r=0.998,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g 酶免疫传感器 夹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授精-胚胎移植后血β-HCG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巧莉 叶虹 +2 位作者 刘东云 裴莉 黄国宁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讨胚胎移植(ET)后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胚胎移植且符合入选条件的669个助孕周期,回顾性分析ET后14天血清β-HCG值。结果:生化妊娠流产组血清β-HCG值与临床妊娠组比较差... 目的:探讨胚胎移植(ET)后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胚胎移植且符合入选条件的669个助孕周期,回顾性分析ET后14天血清β-HCG值。结果:生化妊娠流产组血清β-HCG值与临床妊娠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临床妊娠流产组与继续妊娠组血清β-HCG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单胎妊娠与多胎妊娠两组血清β-HCG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β-HCG值<100U/L可作为不良妊娠的判断限值,阳性预测价值为84.9%,阴性预测价值为85.9%,血清β-HCG值>1000U/L对多胎妊娠阳性预测价值为68.5%,阴性预测价值为81.1%。结论:ET后14天单次血清β-HCG值可以有效预测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授精胚胎移植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G通过StAR蛋白快速调节睾酮的合成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鲜忠 潘红梅 +2 位作者 孙燕 吴建云 张家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89-793,共5页
以2~3周龄长白仔猪睾丸间质细胞为材料研究HCG对睾酮合成的快速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在2 h内,对照组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的量为(3.25±0.28)ng/mL,而HCG(浓度为50 IU/mL)处理组睾酮的浓度为(8.79±0.54)ng/mL,增幅为4.54 ng/mL,... 以2~3周龄长白仔猪睾丸间质细胞为材料研究HCG对睾酮合成的快速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在2 h内,对照组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的量为(3.25±0.28)ng/mL,而HCG(浓度为50 IU/mL)处理组睾酮的浓度为(8.79±0.54)ng/mL,增幅为4.54 ng/mL,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2)在2 h内,对照组细胞内cAMP的浓度为(13.13±1.12)pmol/mL,而处理组cAMP的浓度为(39.22±2.38)pmol/mL,二者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3)加入前体物后,胆固醇对照组睾酮浓度为(3.81±0.45)ng/mL,处理组睾酮浓度为(27.13±1.27)ng/mL,处理组睾酮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P<0.05),其它几种前体对照组与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4)在2 h内,HCG增加了StAR蛋白和mRNA的表达.这表明在快速反应期,HCG通过促进StAR蛋白的表达,增强睾酮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g 睾丸间质细胞 睾酮 类固醇合成快速调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系癌中HCG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竹林 李永国 +1 位作者 庄赞根 钟德午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564-566,共3页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发现部分胃癌(5/40)、肠癌(4/32)、胰腺癌(5/42)、胆囊癌(5/40)和胆管癌(5/42)含HCG阳性细胞,HCG阳性病例多表现为低或未分化癌、组织学分级Ⅲ级和易发生淋巴结或其他器...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发现部分胃癌(5/40)、肠癌(4/32)、胰腺癌(5/42)、胆囊癌(5/40)和胆管癌(5/42)含HCG阳性细胞,HCG阳性病例多表现为低或未分化癌、组织学分级Ⅲ级和易发生淋巴结或其他器官转移,提示HCG阳性消化系癌恶性度高,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肿瘤 人绒毛膜 促性腺激素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液和血清β-hCG在胎膜早破诊断和感染判断上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幼飞 成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4-358,共5页
目的 评价阴道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 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 ,β hCG)的定性 (早孕试条 )和定量检测诊断胎膜早破的价值 ;探讨血清 β hCG水平对胎膜早破合并感染的诊断意义。 方法 选择 10 0例足月妊娠妇女为研究对象 ,利用... 目的 评价阴道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 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 ,β hCG)的定性 (早孕试条 )和定量检测诊断胎膜早破的价值 ;探讨血清 β hCG水平对胎膜早破合并感染的诊断意义。 方法 选择 10 0例足月妊娠妇女为研究对象 ,利用早孕试条定性检测阴道液 β hCG水平 ,硝嗪试纸检测阴道液pH值变化 ,放射免疫法定量检测阴道液和血清 β hCG浓度 ,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清C 反应蛋白含量 ,并对胎盘胎膜进行病理学检查和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症状的观察。结果 ①早孕试条诊断胎膜早破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4 2 0 %、93 5 5 %、97 0 1%和 87 88% ,与pH试纸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②早孕试条和pH试纸联合检测敏感度 :84 0 6% ,特异度 :10 0 0 0 % ,阳性预测值 :10 0 0 0 % ,与单一pH试纸应用比较 ,特异度显著提高 (P <0 0 5 )。③阴道液 β hCG水平的定量检测诊断胎膜早破的价值与定性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④胎膜早破感染组血清 β hCG水平比无感染组显著升高 (2 3 2 3± 8 66ng/mlvs 16 85± 7 2 2ng/ml ,P <0 0 5 )。⑤血清 β hCG≥ 2MOM或CRP≥ 10mg/L时 ,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均 <0 0 1)。⑥血清 β hCG和CRP水平改变在诊断胎膜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绒毛膜羊膜炎 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C-反应蛋白 阴道液 血清 诊断 Β-hc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β-HCG和孕酮监测在药物治疗异位妊娠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任春花 赵爱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8-45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孕酮监测在药物治疗异位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氨甲喋呤治疗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治疗前血清β-HCG和孕酮水平分为两组,其中A组(n=39)患者血清β-HCG<2 000 mIU/mL,孕酮<10 ng/... 目的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孕酮监测在药物治疗异位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氨甲喋呤治疗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治疗前血清β-HCG和孕酮水平分为两组,其中A组(n=39)患者血清β-HCG<2 000 mIU/mL,孕酮<10 ng/mL,B组(n=21)患者血清β-HCG≥2 000 mIU/mL,孕酮≥10 ng/mL。治疗前后动态监测患者血清β-HCG和孕酮的变化,记录其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比较治疗后第4天治疗成功与治疗失败患者β-HCG和孕酮的下降幅度。结果A组患者治疗前血清β-HCG为(1 206±608)mIU/mL,孕酮为(5.92±2.22)ng/mL,治愈率为79.48%;B组患者治疗前血清β-HCG为(3 231±698)mIU/mL,孕酮为(11.48±1.07)ng/mL,治愈率为38.09%。两组治愈率、血清β-HCG和孕酮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天,两组中治疗成功的患者血清孕酮的下降幅度均明显大于治疗失败的患者(P<0.01);而血清β-HCG的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孕酮降至正常的时间均明显短于血清β-HCG(P<0.01)。结论药物治疗异位妊娠过程中,血清孕酮下降幅度大于β-HCG,降至正常时间短于β-HCG,孕酮监测优于β-HC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药物治疗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