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羧基末端结合蛋白CtBP2与泛素结合酶UBE2Ⅰ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叶晓霞 石彦 +2 位作者 霍克克 陈东 吴民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783-1788,共6页
目的筛选并确定人羧基末端结合蛋白CtBP2的相互作用蛋白。方法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人CtBP2为诱饵蛋白筛选人肝cDNA文库,获得与之相互作用的候选蛋白,采用酵母共转化和细胞免疫共沉淀实验确认相互作用的特异性,最后利用荧光蛋白融合表达... 目的筛选并确定人羧基末端结合蛋白CtBP2的相互作用蛋白。方法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人CtBP2为诱饵蛋白筛选人肝cDNA文库,获得与之相互作用的候选蛋白,采用酵母共转化和细胞免疫共沉淀实验确认相互作用的特异性,最后利用荧光蛋白融合表达技术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确认CtBP2与其相互作用蛋白的亚细胞共定位情况。结果酵母双杂交筛选获得了41个与Bd-CtBP2相互作用的阳性克隆,编码10个不同的蛋白,其中有4个克隆编码泛素结合酶UBE2Ⅰ的不同片段。从人肝cDNA文库中扩增获得UBE2Ⅰ的全长编码序列,酵母共转化和细胞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CtBP2与UBE2Ⅰ能够特异性结合。亚细胞定位研究表明GFP-CtBP2弥散分布于细胞核,DsRed-UBE2Ⅰ不均匀分布于细胞核,有部分点状聚集。两者共转染时能够呈点状共定位于细胞核。结论人CtBP2能够在细胞核内与UBE2Ⅰ特异性相互作用,是UBE2Ⅰ的靶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末端结合蛋白 酵母双杂交 泛素结合酶UBE2 免疫共沉淀 亚细胞共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tb2过表达对牙髓干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旭 何丽娜 +2 位作者 潘爽 李艳萍 牛玉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7-600,共4页
目的:通过慢病毒介导Satb2(special AT-rich binding protein 2,Satb2)感染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观察Satb2过表达对人牙髓干细胞迁移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Satb2过表达慢病毒感染人牙髓干细胞,通... 目的:通过慢病毒介导Satb2(special AT-rich binding protein 2,Satb2)感染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观察Satb2过表达对人牙髓干细胞迁移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Satb2过表达慢病毒感染人牙髓干细胞,通过筛选得到稳定过表达Satb2细胞克隆。CCK8实验检测过表达Satb2对人牙髓干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骨架微管的变化。结果:过表达Satb2的人牙髓干细胞相比对照组增殖能力增强(P<0.05),微管更粗大,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强。结论:过表达Satb2能使人牙髓干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2 人牙髓干细胞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消化细胞团块法对人胚胎干细胞中OCT4与SOX2蛋白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孙潇智 李爽 +1 位作者 金颖 廖兵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3-420,共8页
目的·探究酶消化细胞团块法对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hESC)的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amerbinding protein 4,OCT4)和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ex determining region Y-box 2,SOX2)蛋白水平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究酶消化细胞团块法对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hESC)的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amerbinding protein 4,OCT4)和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ex determining region Y-box 2,SOX2)蛋白水平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利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检测酶消化细胞团块法[分散酶Dispase或胶原酶Ⅳ(collagenase typeⅣ,COL4)]、酶消化单细胞法(细胞分离溶液Accutase或胰酶)和机械刮取法对hESC中OCT4和SOX2蛋白水平的影响。(2)使用金属离子螯合剂乙二醇双(2-氨基乙醚)四乙酸(EGTA)破坏hESC-hESC细胞间连接,然后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EGTA单独处理或联合COL4处理对hESC中OCT4与SOX2的蛋白水平的影响。(3)通过基于质谱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COL4单独处理或与EGTA联合处理hESC细胞样本中差异表达的磷酸化蛋白和总蛋白,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4)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蛋白酶体抑制剂bortezomib或溶酶体抑制剂氯喹预处理对COL4引起的hESC中OCT4与SOX2蛋白水平下调的影响。(5)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COL4对丝切蛋白(cofilin)的影响,以及Rac1小分子抑制剂EHT1864和EHop-016对SOX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COL4和Dispase引起OCT4和SOX2的蛋白水平下降;Accutase、胰酶和机械刮取法未观察到此作用。(2)EGTA处理能够抑制COL4消化hESC引起的OCT4和SOX2蛋白水平下降。(3)蛋白质谱和功能富集分析发现,COL4消化hESC引起的OCT4和SOX2蛋白水平下降可能与肌动蛋白微丝(actin filament,F-actin)、微管和溶酶体相关蛋白的变化有关。(4)氯喹能够抑制COL4消化hESC引起的OCT4和SOX2蛋白水平下降,bortezomib则不能。(5)COL4处理或Rac1抑制剂均能下调cofilin和SOX2的蛋白水平。结论·当使用酶消化细胞团块法处理hESC时,OCT4和SOX2蛋白水平下降,Rac1/cofilin/F-actin信号通路和溶酶体可能参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胎干细胞 细胞外基质 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 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 溶酶体 丝切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P2对LECs生物学行为和上皮-间质转化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4
作者 牛超 吴众 +4 位作者 黄亚琳 张颖 王应飞 李晓华 陆文龙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甲基化CpG集合蛋白2(MeCP2)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生物学行为和上皮-间质转化(EMT)发生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根据细胞中转染物序列不同将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株SRA01/04分为MeCP2类似物组、MeCP2-空质粒组和小干扰RNA-MeCp2(s... 目的探讨甲基化CpG集合蛋白2(MeCP2)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生物学行为和上皮-间质转化(EMT)发生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根据细胞中转染物序列不同将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株SRA01/04分为MeCP2类似物组、MeCP2-空质粒组和小干扰RNA-MeCp2(si-MeCP2)组,分别将相应序列的质粒转染SRA01/04细胞。转染后24 h采用逆转录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eCP2 mRNA相对表达量;于转染后48 h采用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测定细胞内Wnt3a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β-catenin、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7和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蛋白表达。结果转染后24 h,MeCP2-拟似物组、MeCP2-空质粒组和si-MeCP2组细胞中MeCP2 mRNA相对表达量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73.00,P<0.001)。划痕试验结果显示,MeCP2-拟似物组、MeCP2-空质粒组和si-MeCP2组细胞迁移率分别为(57.45±5.20)%、(32.71±10.02)%和(17.77±9.22)%,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4.00,P<0.001),其中si-MeCP2组细胞迁移率明显低于MeCP2-拟似物组和MeCP2-空质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MeCP2-拟似物组、MeCP2-空质粒组和si-MeCP2组细胞中Wnt3a蛋白荧光强度(A值)分别为75.92±6.10、52.03±5.22和28.75±3.39,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1.30,P<0.001),其中MeCP2-mimics组显著高于MeCP2-CN组,si-MeCP2组细胞中Wnt3a蛋白荧光强度明显低于MeCP2-空质粒组和MeCP2-拟似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si-MeCP2组细胞内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MeCP2-拟似物组和MeCP2-空质粒组,细胞中β-catenin、Vimentin、MMP-9和MMP-7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MeCP2-拟似物组和MeCP2-空质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eCP2-拟似物组、MeCP2-空质粒组和si-MeCP2组细胞内SFRP5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7.19±0.03、47.54±0.05和74.93±0.05,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3.49,P<0.001),其中si-MeCP2组细胞内SFRP5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MeCP2-拟似物组和MeCP2-空质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MeCP2能刺激人LECs发生EMT,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靶向抑制SFRP5表达,继而激活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化CpG集合蛋白2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信号转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共沉淀结合微流控芯片技术筛选GBLP相互作用蛋白 被引量:2
5
作者 邱峰 毛小琴 +2 位作者 陈世知 邱宗荫 贾雄飞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6-281,共6页
为了进一步阐明G蛋白β亚基2样1蛋白(guanine nucleotide-binding protein subunit beta 2-like 1,GBLP)在普萘洛尔(propranolol,PRO)生物学效应发生机制中的作用,采用免疫共沉淀法结合液相色谱-芯片-离子阱串联质谱(HPLC-CHIP-IT-MS/MS... 为了进一步阐明G蛋白β亚基2样1蛋白(guanine nucleotide-binding protein subunit beta 2-like 1,GBLP)在普萘洛尔(propranolol,PRO)生物学效应发生机制中的作用,采用免疫共沉淀法结合液相色谱-芯片-离子阱串联质谱(HPLC-CHIP-IT-MS/MS)系统筛选并鉴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中的GBLP相互作用蛋白.结果表明,有7种蛋白与GBLP存在相互作用,分别为酪蛋白α-S1、酪蛋白α-S2、β酪蛋白、桥粒芯蛋白1前体、α-烯醇化酶、果糖二磷酸醛缩酶C、硫氧还原蛋白过氧化物酶2.这些蛋白的生物信息学检索结果提示,GBLP可能参与了细胞的能量代谢调节和抗氧化机制,与普萘洛尔的生物学效应发生机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萘洛尔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G蛋白β亚基2样1蛋白(GBLP) 免疫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H因子结合蛋白截短体的表达、纯化及其结合人血清IgG的活性分析
6
作者 李雪琴 刘鹏 +4 位作者 骈亚亚 郑玉玲 姜永强 袁媛 霍春月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7-541,共5页
目的构建带His标签的2型猪链球菌H因子结合蛋白(Fhb)截短表达片段Fhb-N(45-344aa)和Fhb-C(345-664aa)的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高纯度的重组蛋白,鉴定其与人血清IgG(hIgG)结合的活性。方法以05ZYH33基因组为模板并设计引物扩... 目的构建带His标签的2型猪链球菌H因子结合蛋白(Fhb)截短表达片段Fhb-N(45-344aa)和Fhb-C(345-664aa)的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高纯度的重组蛋白,鉴定其与人血清IgG(hIgG)结合的活性。方法以05ZYH33基因组为模板并设计引物扩增目的片段,构建His-Fhb-N和His-Fhb-C重组表达质粒,利用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并用Western blot法进行验证。蛋白G亲和层析柱从健康人血清中纯化人IgG(hIgG),Western blot法和生物膜干涉(BLI)鉴定和分析His-Fhb与hIgG结合的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带His标签的原核表达质粒并获得了His-Fhb-N和His-Fhb-C截短表达蛋白,验证出Fhb特异性地与hIgG结合,且结合区域位于Fhb-N(45-344aa)。结论 Fhb能够结合hIgG,结合区域位于Fhb-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猪链球菌 Fhb 原核表达 人血清Ig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4a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向分化的调控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亮 钟武 陈睦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75-679,708,共6页
目的探讨miR-34a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SCs)成骨分化中相关蛋白的表达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选择性抽脂手术或其他腹部手术的捐赠者获得脂肪组织,并分离培养hASCs。分别使用miR-34a模拟物、抑制剂和阴性对... 目的探讨miR-34a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SCs)成骨分化中相关蛋白的表达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选择性抽脂手术或其他腹部手术的捐赠者获得脂肪组织,并分离培养hASCs。分别使用miR-34a模拟物、抑制剂和阴性对照转染hASCs,并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34a在hASCs成骨分化各时间点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成骨细胞中RBP2、RNUX2、P27蛋白表达情况,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系统测定海肾和萤火虫萤光素酶活性。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在转染第0、4、8、12天,miR-34a模拟物组的细胞miR-34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miR-34a抑制剂组显著降低(P<0.05)。miR-34a模拟物组RBP2蛋白表达降低,而miR-34a抑制剂表达增加。双荧光素酶报告测定证实RBP2是miR-34a的直接靶标。此外,miR-34a模拟物组RUNX2和P27蛋白表达上调,而miR-34a抑制剂表达下调。结论 miR-34a在hASCs成骨分化中起促进作用,并可能通过靶向RBP2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4A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视网膜母细胞瘤结合蛋白2 RUNX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