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夷黑猪HSPA5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研究
1
作者 李指全 傅思静 +5 位作者 徐舒平 高萌若 杨涛涛 张志榜 李凯 李鹏成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14-3224,共11页
【目的】对武夷黑猪热休克蛋白A5(heat shock protein family A member 5,HSPA5)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与分析,为探究其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方法】对武夷黑猪HSPA5基因编码区进行克隆并测序,再与不同物种进行相似性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 【目的】对武夷黑猪热休克蛋白A5(heat shock protein family A member 5,HSPA5)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与分析,为探究其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方法】对武夷黑猪HSPA5基因编码区进行克隆并测序,再与不同物种进行相似性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蛋白的理化特性、结构及功能,最后测定其在武夷黑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武夷黑猪HSPA5基因编码区长1965 bp,编码654个氨基酸。相似性比对和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武夷黑猪HSPA5氨基酸序列与杜洛克猪转录本变体2和鼠的HSPA5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100%),且与鼠的亲源关系最近,而与大黄花鱼的亲源关系最远。武夷黑猪HSPA5蛋白为酸性亲水蛋白,含有信号肽序列,在内质网中含量最高。主要由α-螺旋构成,且保守基序位于2个重叠的功能结构域内;含有56个磷酸化位点,76个O-糖基化位点,24个化学因子作用位点。同时具有26个抗原决定簇、11个T细胞抗原表位,13个B细胞抗原表位。与热休克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 member 90,HSP90)、激活转录因子6(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6,ATF6)等互作关系密切。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HSPA5基因在武夷黑猪肝脏和子宫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了武夷黑猪HSPA5基因,且与鼠的亲源关系最近。武夷黑猪HSPA5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包含磷酸化、O-糖基化修饰位点,含有与T或B细胞抗原表位重叠的抗原决定簇序列,与未折叠蛋白反应通路中相关蛋白互作,在肝脏表达量最高。这些特征可为进一步研究HSPA5蛋白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黑猪 hspa5基因 生物信息学 功能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a5在花鲈高温胁迫下的表达及定位
2
作者 刘小强 冯春晖 +3 位作者 温海深 李昀 姜天宇 齐鑫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128,共11页
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作为我国重要的海产经济鱼类,在养殖过程中经常受到高温胁迫的影响,严重制约花鲈养殖产业的发展。已有研究表明,热休克蛋白5(HSPA5)作为关键的应激反应蛋白,在细胞热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为深入研究花鲈... 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作为我国重要的海产经济鱼类,在养殖过程中经常受到高温胁迫的影响,严重制约花鲈养殖产业的发展。已有研究表明,热休克蛋白5(HSPA5)作为关键的应激反应蛋白,在细胞热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为深入研究花鲈HSPA5在高温胁迫下的分子响应机制,本研究首先克隆了花鲈hspa5基因,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分析了在30℃高温条件下不同处理时间对花鲈肝脏中hspa5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hspa5基因的表达量逐渐上升,并在处理12 h时达到最高水平,随后呈下降趋势,表明hspa5在花鲈肝脏组织应对高温胁迫时具有显著的响应。对正常条件下的花鲈肝脏组织HE染色,初步观察了组织特征和细胞状态。原位杂交结果显示,hspa5 mRNA主要定位于肝细胞胞质中。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qPCR、HE染色和原位杂交技术,揭示了hspa5基因在花鲈肝脏组织响应高温胁迫的表达模式。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hspa5在花鲈响应高温胁迫时的功能机制,还为花鲈的养殖管理和耐高温性状选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高温胁迫 热休克蛋白5 荧光定量PCR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默Birc5和Hspa5的双干扰siRNA质粒载体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强 潘丽红 +1 位作者 吕丹 朱慧芬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构建共沉默Birc5和Hspa5的双干扰siRNA质粒,为进一步以Birc5和Hspa5作为肿瘤生物治疗靶点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使用Ambion Target Finder设计Birc5和Hspa5mRNA的干扰序列;挑取酶切鉴定正确的质粒转化菌液Birc5-siRNA和Hspa5-siRNA测... 目的构建共沉默Birc5和Hspa5的双干扰siRNA质粒,为进一步以Birc5和Hspa5作为肿瘤生物治疗靶点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使用Ambion Target Finder设计Birc5和Hspa5mRNA的干扰序列;挑取酶切鉴定正确的质粒转化菌液Birc5-siRNA和Hspa5-siRNA测序鉴定;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特异性沉默Birc5和Hspa5的双干扰siRNA质粒,命名为pgsiRNA-Birc5+Hspa5,酶切鉴定;将pgsiRNA-Birc5+Hspa5转染HepG2细胞48h后采用Real-time PCR检测Birc5和Hspa5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经酶切鉴定正确的质粒转化菌液Birc5-siRNA和Hspa5-siRNA测序结果显示均为插入正确的克隆质粒;经酶切鉴定分析显示pgsiRNA-Birc5+Hspa5符合酶切鉴定结果;转染pgsiRNA-Birc5+Hspa5 48h后HepG2细胞Birc5和Hspa5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未转染组Birc5和Hspa5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为1.0,pgsiRNA-Birc5+Hspa5组Birc5为0.15(P<0.05),Hspa5为0.37(P<0.05),表明双干扰载体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了Birc5和Hspa5双干扰siRNA质粒,为进一步同时靶向沉默肿瘤Birc5和Hspa5基因研究提供了工具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rc5 hspa5 S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岩汤通过HSPA5逆转肺腺癌耐药的研究
4
作者 韩燕燕 郑旭 李翀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170-173,224,共5页
目的分析肺腺癌耐药细胞株A549/DDP在中药复方消岩汤作用后细胞的差异蛋白并寻找相关耐药靶点。方法通过Label-free蛋白组学筛选出两组关于耐药方面的差异蛋白,利用GO富集分析,PPI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的构建筛选核心蛋白,Western blot及q... 目的分析肺腺癌耐药细胞株A549/DDP在中药复方消岩汤作用后细胞的差异蛋白并寻找相关耐药靶点。方法通过Label-free蛋白组学筛选出两组关于耐药方面的差异蛋白,利用GO富集分析,PPI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的构建筛选核心蛋白,Western blot及qRT-PCR方法验证核心蛋白及基因的表达;利用CCK8法检测A549/DDP细胞增殖活力情况,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DDP细胞凋亡情况。在上调HSPA5蛋白表达的基础上,检测消岩汤对A549/DDP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以及A549/DDP细胞对顺铂耐药性的影响。结果在中药复方消岩汤作用后的A549/DDP细胞蛋白质谱中找到29种耐药相关差异蛋白质,其中14种上调,15种下调。通过PPI蛋白网络互做分析得出核心蛋白,选择HSPA5进行体外实验验证,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药复方消岩汤可以降低A549/DDP细胞中HSPA5蛋白及基因的表达,与蛋白组学结果一致。CCK8及细胞凋亡实验显示,消岩汤可以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增强耐药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上调HSPA5蛋白表达,消岩汤抑制细胞生长及增强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能力减弱。结论HSPA5可作为肺腺癌临床治疗中的一个潜在靶点,消岩汤可以通过下调HSPA5的表达抑制肺腺癌细胞的生长,并逆转其对顺铂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组学 肺腺癌 耐药 hspa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热休克蛋白A5和3-甲基腺嘌呤和介导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韩世强 闵恒 +2 位作者 任海军 张新宇 付学锋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5-310,共6页
目的:比较研究热休克蛋白A5(HSPA5)和3-甲基腺嘌呤(3-MA)介导小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性自噬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雄性BALB/c小鼠30只,分为6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vehicle+I/R组、3-甲基腺嘌呤(3-MA)+I/R组、scramble siR... 目的:比较研究热休克蛋白A5(HSPA5)和3-甲基腺嘌呤(3-MA)介导小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性自噬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雄性BALB/c小鼠30只,分为6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vehicle+I/R组、3-甲基腺嘌呤(3-MA)+I/R组、scramble siRNA+I/R组和HSPA5 siRNA+I/R组,每组5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60 min后再灌注24 h制作小鼠I/R模型。Vehicle+I/R组和3-MA+I/R将5μl 0.9%Na Cl或3-MA(30 mg/ml)在MCAO前30 min侧脑室注射;scramble siRNA+I/R group组和HSPA5 siRNA+I/R组将5μl scramble siRNA或HSPA5 siRNA(2μg/μl)在MCAO前24 h侧脑室注射。通过小鼠I/R后神经功能评分确定运动功能障碍程度。小鼠神经细胞内自噬体形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测定,再灌注24 h缺血大脑皮层(LC3)-II/LC3-I表达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I/R后缺血大脑神经细胞损伤用Nissl染色进行观察。结果:HSPA5和3-MA可以影响I/R小鼠行为学改变并使脑缺血性损伤和神经症状加重(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可见,sham组小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形态正常,I/R组小鼠缺血大脑皮层神经元胞质中细胞器减少,形成自噬体。与sham组小鼠比较,I/R组小鼠缺血大脑皮层LC3-II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3-MA+I/R或HSPA5 siRNA+I/R小鼠缺血大脑皮层LC3-II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I/R小鼠(P<0.05)。结论:HSPA5和3-MA在介导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自噬可发挥相同的保护作用,并且促进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A5(hspa5) 3-甲基腺嘌呤(3-MA) 自噬 缺血再灌注损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