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ntilated Double Skin Facades in Hot-Summer and Cold-Winter Zones in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ZHOU Juan,CHEN You-ming,FANG Shan-shan(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Hunan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2,China Key Laboratory of Building Safety and Energy Efficiency,MOE,China)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60-162,共3页
Double-skin facades(DSF)are a technique developed for colder climates,so few people think about whether or not it can also be used for hot-summer and cold-winter zones in China.After analyzing the problems of using DS... Double-skin facades(DSF)are a technique developed for colder climates,so few people think about whether or not it can also be used for hot-summer and cold-winter zones in China.After analyzing the problems of using DSF for hot-summer zones,this paper explored on the possibility of applying DSF in hot-summer and cold-winter zones in China.The main existing research methods for DSF were also collected and commented.If properly managed,the ventilated DSF with controlled shading devices can be used even in hot summer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SIBILITY double-skin FACADES hot-summer and cold-winter zoneS simulatio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个人舒适系统杭州住宅冬季热舒适与能耗
2
作者 陈淑琴 陈悦 +5 位作者 华颖 孔舒怡 张彦彤 王子煜 刘佳琪 徐怡宁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0-488,共9页
为揭示该地区个人舒适系统(PCS)作用下的居民冬季热舒适特征和供暖能耗需求,以杭州市为对象,采用问卷调研和入户现场实测的方式得出冬季住宅开窗、遮阳、使用空调和PCS等典型热环境组合调节模式以及典型供暖模式和居民活动状态组合下的... 为揭示该地区个人舒适系统(PCS)作用下的居民冬季热舒适特征和供暖能耗需求,以杭州市为对象,采用问卷调研和入户现场实测的方式得出冬季住宅开窗、遮阳、使用空调和PCS等典型热环境组合调节模式以及典型供暖模式和居民活动状态组合下的热舒适特征;在此基础上模拟得到冬季室内热舒适和供暖能耗特征。结果表明,冬季“无设备+静坐”、“空调+静坐”、“PCS+静坐”、“无设备+家务劳动”、“空调+家务劳动”、“PCS+家务劳动”等6种工况下的冬季中性温度分别是17.3、18.8、16.4、15.7、15.7、13.9℃,舒适温度区间分别是14.3~20.3℃、17.1~20.5℃、14.4~18.4℃、13.7~17.8℃、13.3~18.1℃、11.0~16.9℃。冬季室内热舒适水平受热环境调节模式影响较大,客厅在室舒适时间占比在43.74%~80.21%之间,卧室在室舒适时间占比均为70%以上。使用空调与PCS供暖时,典型建筑在冬初冬末的供暖能耗强度是1.28 kWh·m^(-2),在严冬的供暖能耗强度是13.06 kW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个人舒适系统 热舒适 供暖能耗 住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建筑绿色低碳化改造再利用设计方法研究——以夏热冬冷地区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驰 郭海鞍 +1 位作者 孟杰 刘海静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35,共14页
在城市存量更新与双碳目标背景下,工业遗存再生项目应在保护历史文化、提升城市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达成绿色低碳化目标。通过实地调研,总结长三角一带工业遗存的特点和问题;基于既有建筑低碳化路径和气候适应性机理,遵循正向设计流程... 在城市存量更新与双碳目标背景下,工业遗存再生项目应在保护历史文化、提升城市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达成绿色低碳化目标。通过实地调研,总结长三角一带工业遗存的特点和问题;基于既有建筑低碳化路径和气候适应性机理,遵循正向设计流程和建筑空间形态层级,提出从场地条件分析以利用本地资源、场地布局优化以改善微气候、建筑空间调整以提升能量管理、建筑界面更新以调控能量交换、多专业协作以集成系统化设计这五个方面构建工业建筑绿色低碳化改造再利用设计总体框架:而后结合长三角一带的案例研究和设计实践,进一步阐述最能体现工业建筑特点、绿色低碳目标与建筑设计手法三者相关性的十项设计策略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绿色建筑 工业建筑再利用 绿色低碳化改造 建筑空间形态类型 气候适应性 夏热冬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高架地铁车站夏季热环境与热舒适研究
4
作者 陈晓卫 张弛 +2 位作者 杨彩虹 何宇 王博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56,共9页
为探究武汉市高架地铁车站热环境与热舒适性,确定乘客热舒适区间,了解高架车站建筑形态对乘客热舒适的影响,使用仪器测量和主观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在夏季典型日对5个典型高架车站进行研究。通过对2个车站的标准有效温度(standard effecti... 为探究武汉市高架地铁车站热环境与热舒适性,确定乘客热舒适区间,了解高架车站建筑形态对乘客热舒适的影响,使用仪器测量和主观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在夏季典型日对5个典型高架车站进行研究。通过对2个车站的标准有效温度(standard effective temperature,SET*)和平均热感觉投票(mean thermal voting,MTS)进行线性拟合,并与预测热感觉(predicted thermal sensation,PTS)进行对比,获得乘客的热感觉区间,为提供健康、舒适、节能的地铁环境,提出夏热冬冷地区改善热环境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多数时刻车站并不能满足《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13的要求,站内空气温度过高,车站相对湿度基本满足标准,大部分车站空气流速较低;车站形态与乘客热舒适有较大关系,夏季乘客更偏好开敞站台;PTS曲线始终高于SET*-MTS曲线,乘客夏季热适应能力超过预期。研究成果可以为该地区高架地铁车站热舒适提升及绿色转型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地铁车站 夏热冬冷地区 热环境 热舒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非采暖空调建筑室内热环境行为适应性 被引量:23
5
作者 刘红 郑文茜 +3 位作者 李百战 谈美兰 高亚锋 金振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05-1812,共8页
为了研究夏热冬冷地区非采暖空调建筑室内人们的行为适应性,于2008-10—2010-08对夏热冬冷地区重庆、武汉、南京3个城市的非采暖空调住宅建筑进行热环境现场测试和热感觉问卷调查。通过分析人们对室内热环境的评价,得到3个城市80%居民... 为了研究夏热冬冷地区非采暖空调建筑室内人们的行为适应性,于2008-10—2010-08对夏热冬冷地区重庆、武汉、南京3个城市的非采暖空调住宅建筑进行热环境现场测试和热感觉问卷调查。通过分析人们对室内热环境的评价,得到3个城市80%居民可接受的夏季室内温度的上限值分别为28.9,29.0和29.6℃;冬季室内温度下限值分别为13.9,14.1和14.3℃。通过统计分析居民的行为调节方式,认为该地区人们通过有规律地增减服装的手段来适应温度的变化,而开窗和使用电风扇是该地区居民用来改善夏季高温环境的有效适应性行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非采暖空调建筑 热舒适 行为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典型城市住宅供暖模式选择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董旭娟 闫増峰 +2 位作者 王智伟 阮丹 赵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5-870,共6页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住宅供暖的现状问题,通过实地测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四个典型城市进行了测试与统计分析,获得了城市住宅供暖方式使用的现状资料.并从地域气候条件、住宅建筑围护结构性能、居民行为特征、供暖经济投入及室内舒适度等...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住宅供暖的现状问题,通过实地测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四个典型城市进行了测试与统计分析,获得了城市住宅供暖方式使用的现状资料.并从地域气候条件、住宅建筑围护结构性能、居民行为特征、供暖经济投入及室内舒适度等方面分析了影响供暖方式选择的相关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夏热冬冷地区住宅供暖已成为必然趋势.进而建立了以舒适度和经济性为双目标的C-E供暖模式选择方法,并提出了适宜于夏热冬冷地区既有住宅和新建住宅供暖模式选择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住宅 供暖方式 C-E模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行为模式对外墙内外保温节能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阮方 钱晓倩 +1 位作者 钱匡亮 傅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9-115,共7页
针对现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规定的连续用能方式与该地区实际用能情况存在严重偏离的问题,在该气候区典型城市杭州开展居民空调用能行为的问卷调研,发现本地区居住建筑普遍具有间歇用能的特点,空调开启行为受人体热感... 针对现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规定的连续用能方式与该地区实际用能情况存在严重偏离的问题,在该气候区典型城市杭州开展居民空调用能行为的问卷调研,发现本地区居住建筑普遍具有间歇用能的特点,空调开启行为受人体热感受影响,室内气温偏离人体舒适度范围越大空调开启率越高.然后,采用De ST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分析不同类别用能方式下居住建筑外墙内外保温的全年节能效果.结果表明,在连续用能方式下,外保温的全年节能效果优于内保温;在不考虑容忍温度的间歇用能方式下,内保温的全年节能效果优于外保温.容忍温度可变的情况下,内外保温节能效果相同的容忍温度临界点为夏季31.8℃、冬季13.4℃.当容忍温度低于临界点时,内保温节能效果更优;当容忍温度高于临界点时,外保温节能效果更优.合理规定节能设计标准中的空调运行工况是准确评价外墙保温措施节能效果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 居住建筑 外保温 内保温 间歇用能 容忍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基于热舒适的热环境评价指标 被引量:11
8
作者 肖坚 周晋 +1 位作者 徐峰 张国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693-3697,共5页
提出1个基于热舒适的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评价指标。该指标以夏热冬冷地区冬夏季热不舒适温度出现频率为基础,通过对比冬、夏季室内外热不舒适度来获得室内热环境评价。通过窗墙比、屋面保温、外墙保温和外窗水平遮阳4种情况共37个算例... 提出1个基于热舒适的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评价指标。该指标以夏热冬冷地区冬夏季热不舒适温度出现频率为基础,通过对比冬、夏季室内外热不舒适度来获得室内热环境评价。通过窗墙比、屋面保温、外墙保温和外窗水平遮阳4种情况共37个算例的模拟分析,研究该评价指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能较准确地反映出建筑围护结构变化对室内热环境带来的长期影响,还可以此对比不同围护结构下建筑的节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居住建筑 评价指标 热舒适 室内热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水平式外遮阳节能效果 被引量:6
9
作者 董凯 赖俊英 +2 位作者 钱晓倩 詹树林 阮方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31-1437,共7页
为了准确模拟计算水平式外遮阳的全年节能率,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10)规定的采暖计算期(90d)过长的问题,基于相关国家标准,分析了杭州市1971~2000年的气象数据,提出新的采暖计算期(40d)及空调计算期(... 为了准确模拟计算水平式外遮阳的全年节能率,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10)规定的采暖计算期(90d)过长的问题,基于相关国家标准,分析了杭州市1971~2000年的气象数据,提出新的采暖计算期(40d)及空调计算期(81d),并采用Energy-Plus能耗模拟软件对水平式外遮阳的全年节能率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此采暖计算期及空调计算期时,水平式外遮阳的全年节能率降为3.2%,采暖电耗与空调电耗的比值为1.07,与调查所得的比值0.95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式外遮阳 采暖计算期 空调计算期 夏热冬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近零能耗住宅可再生能源设计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淑琴 虞昂 +2 位作者 明焱 丁德 杨毅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5-804,共10页
针对目前研究中没有对近零能耗住宅光伏系统、光热系统及其储能设备同时进行优化配置,且未考虑光伏板、集热板安装位置问题,以夏热冬冷地区的典型近零能耗住宅建筑为例,提出可再生能源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分别以年均系统花费、建筑能耗... 针对目前研究中没有对近零能耗住宅光伏系统、光热系统及其储能设备同时进行优化配置,且未考虑光伏板、集热板安装位置问题,以夏热冬冷地区的典型近零能耗住宅建筑为例,提出可再生能源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分别以年均系统花费、建筑能耗综合值和光伏本地消纳率为目标,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光伏板安装位置、装机容量,太阳能集热板安装位置、装机容量及蓄电池容量进行优化配置.研究结果表明,若分别以年均系统花费最小和建筑能耗综合值最小为最优目标,与传统方案相比年均系统花费和建筑能耗综合值可分别降低15.8%和降低87.7%.若以年均系统花费最小和建筑能耗综合值最小为目标,则与传统方案相比建筑能耗综合值可以降低65.8%,但是年均系统花费会增加4.3%.若以光伏本地消纳最大和建筑能耗综合值最小为目标,则与传统方案相比建筑能耗综合值可以降低59.4%,但是年均系统花费会增加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系统 优化设计 近零能耗住宅 夏热冬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采暖空调计算期确定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傅新 钱晓倩 +2 位作者 钱匡亮 董凯 阮方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9-738,共10页
基于1971年至2003年的大量实测气象数据,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20个典型城市的气候条件分析,揭示了各城市在最冷(热)月平均温度及日较差、日均温度≤5℃(≥25℃)的天数和采暖、空调度日数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探讨现有标准规定的3套计算期... 基于1971年至2003年的大量实测气象数据,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20个典型城市的气候条件分析,揭示了各城市在最冷(热)月平均温度及日较差、日均温度≤5℃(≥25℃)的天数和采暖、空调度日数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探讨现有标准规定的3套计算期的合理性,基于实测气象数据和离散性分析,提出新的计算期确定方法.采用Design Builder软件对居住建筑的能耗模拟结果表明,不同计算期不仅影响采暖、空调能耗的总量,而且改变了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气候差异 计算期 气象数据 离散性分析 能耗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地区三种典型城乡居住建筑夏季环境实测 被引量:5
12
作者 梁锐 朱轶韵 +3 位作者 刘加平 张群 慧善康 吴小翔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6-363,共8页
居住建筑面积由于所占比重大,对于建筑节能和环境改善意义重大。夏热冬冷地区夏季高温高湿、冬季湿冷,居住建筑需要同时处理夏季防热和冬季保暖这一对矛盾,相对严寒、寒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单一、明确的任务而言,技术上十分困难,是建筑设... 居住建筑面积由于所占比重大,对于建筑节能和环境改善意义重大。夏热冬冷地区夏季高温高湿、冬季湿冷,居住建筑需要同时处理夏季防热和冬季保暖这一对矛盾,相对严寒、寒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单一、明确的任务而言,技术上十分困难,是建筑设计的难点。为掌握解该地区城乡居住建筑夏季热环境的实际状况,在苏州市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2种乡村建筑(单层和两层)和一种城市住宅建筑(高层),采用实地现场测试的方法,对室内温湿度、壁面温度、气流速度等热环境指标进行了测试,经过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类建筑在室内热环境营造方面均存在优缺点,提出了改善夏季热环境质量的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地区 夏热冬冷地区 居住建筑 夏季热环境 测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源塔热泵系统相变潜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章文杰 李念平 王丽洁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58-61,共4页
空气源热泵冬季制热的热源是室外湿空气,室外湿空气由干空气和水蒸汽两部分组成,因此湿空气流经室外换热器表面的热交换过程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研究,一部分是干空气的放热降温过程,热交换前后都是气态;另一部分是水蒸汽放热降温过程,随着... 空气源热泵冬季制热的热源是室外湿空气,室外湿空气由干空气和水蒸汽两部分组成,因此湿空气流经室外换热器表面的热交换过程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研究,一部分是干空气的放热降温过程,热交换前后都是气态;另一部分是水蒸汽放热降温过程,随着换热器表面温度的不同,水蒸汽降温放热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相变发生。而传统的空气源热泵并没有充分地利用后者的相变潜热,且一般认为凝结水珠或水膜附着在换热器表面,影响换热效果,也减小了肋片间距,增加了空气流通阻力,减小了空气流通量,因此以往的空气源热泵设计一般希望室外侧换热器偏向于干工况运行。但对于长江以南冬季低温高湿地区,想维持这一工况运行有一定的难度。针对此区域冬季这一问题,以及推迟室外侧翅片表面结霜时间为目的,开发出了一套名为热源塔热泵的新型热泵系统。本文选择此区域中的几座典型城市(重庆、长沙、南昌、南京和杭州),根据各自相应的典型气象年数据,在冬季工况,通过对热源塔内管翅式换热器在含湿工况下的热工计算,分析将湿空气中水蒸气的相变潜热用于空调方式采暖的热源是否有意义,以及针对其开发出的热源塔热泵系统,评价其是否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源塔热泵 夏热冬冷地区 水蒸气相变潜热 含湿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民居夏季环境实测及构造分析——以湖州市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炜 王竹 +1 位作者 田轶威 魏刚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26-1531,共6页
分析浙江省夏热冬冷地区的居民生活习惯,针对夏季炎热气候条件,对湖州地区有代表性的传统和新建民居的夏季室内外环境进行连续测量,并对比新旧两种模式民居的室内环境差异.传统民居应对夏季炎热潮湿气候的主要手段是风压通风和夜间散热... 分析浙江省夏热冬冷地区的居民生活习惯,针对夏季炎热气候条件,对湖州地区有代表性的传统和新建民居的夏季室内外环境进行连续测量,并对比新旧两种模式民居的室内环境差异.传统民居应对夏季炎热潮湿气候的主要手段是风压通风和夜间散热.利用轻质墙体快速散热以及天井的通风调节,传统民居除了在午后时段室内舒适性较新建民居差,在全天其他时段的热舒适性都优于采用砖混结构的新建民居.在新农村建设中,农居应对气候设计应该着重注意遮阳设计、内院设计、室内通风设计及围护结构材料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新农村建设 民居 室内环境 风压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外墙外保温的反节能现象 被引量:6
15
作者 阮方 钱晓倩 +2 位作者 钱匡亮 余亚超 施水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43-2349,共7页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现行节能设计标准中空调系统部分设计工况与该地区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出入的问题,以杭州市为例,采用EnergyPlus能耗模拟软件模拟分析该地区居住建筑不同用能工况下外墙外保温的节能效果.结果显示,在标准规定的连...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现行节能设计标准中空调系统部分设计工况与该地区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出入的问题,以杭州市为例,采用EnergyPlus能耗模拟软件模拟分析该地区居住建筑不同用能工况下外墙外保温的节能效果.结果显示,在标准规定的连续用能方式下,外墙外保温节能效果良好;而在间歇用能方式下,外墙外保温会增加全年冷负荷.以1971—2000年的日值气象数据为基础,采用五日滑动平均法,得出实际杭州市的采暖及空调期推荐值.在采用新的采暖、空调期后,外墙外保温夏季反节能现象对全年能耗的影响更加显著,全年节能率明显减小.进一步研究表明,对于窗墙比及制冷设定温度而言,均存在一系列的外保温反节能临界值(窗墙比为0.3,制冷设定温度为26℃),低于此临界值时外保温节能,高于此临界值时反节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 居住建筑 外墙外保温 间歇用能 采暖期 空调期 反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间歇式、分室用能特点下建筑耗能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钱晓倩 朱耀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392-399,共8页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点、用能特点,对本地区近几年建筑节能实践过程中只注重外墙保温隔热的做法提出了思考与质疑,为此提出研究模型,采用静态能耗分析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做任何保温时,能耗通过外墙主体部...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点、用能特点,对本地区近几年建筑节能实践过程中只注重外墙保温隔热的做法提出了思考与质疑,为此提出研究模型,采用静态能耗分析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做任何保温时,能耗通过外墙主体部分散失的约只占15%~20%,通过外墙窗户散失的约占10%~15%,即外墙总体耗能约占总能耗的30%,内部围护构件的耗能则约占总能耗的70%,因此建筑节能应做到内外围护构件的保温隔热措施兼顾并重;而当前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节能工作片面强调外墙保温隔热的理念抛开了本地区用能特点、气候特点的特殊性,存在一定的偏失,甚至是一种误区。基于间歇式、分室用能特点,对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能耗开展基础性研究,可为本地区建筑节能工作的推进提供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 间歇式、分室用能 典型居室 静态能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农村低碳建设技术集成与效益评价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汪洋 王晓鸣 朱宏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410-415,共6页
农村建筑是我国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领域,夏热冬冷地区农村建筑节能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分析夏热冬冷地区农村建筑节能的主要特点,从规划建设、关键材料、围护结构和再生能源等方面构建夏热冬冷地区农村低碳建设关键技术体系,... 农村建筑是我国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领域,夏热冬冷地区农村建筑节能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分析夏热冬冷地区农村建筑节能的主要特点,从规划建设、关键材料、围护结构和再生能源等方面构建夏热冬冷地区农村低碳建设关键技术体系,通过两栋湖北省谷城县堰河村农房节能建筑示范工程进行案例研究,对夏热冬冷地区农村低碳建设关键技术体系进行集成应用,并从建筑节能和技术经济方面进行综合效益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农村建筑 低碳建设 技术集成 效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外墙的技术经济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屈万英 武六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0-94,共5页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特殊的气候类型,采用动态投资回收期方法,引入了年采暖空调回收系数,提出了外墙保温隔热后投资回收期n和节约资金P的计算公式,并推导出复合外墙绝热层的经济厚度.根据成本效率εinv公式,通过简化计算,得出投资单位能源...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特殊的气候类型,采用动态投资回收期方法,引入了年采暖空调回收系数,提出了外墙保温隔热后投资回收期n和节约资金P的计算公式,并推导出复合外墙绝热层的经济厚度.根据成本效率εinv公式,通过简化计算,得出投资单位能源所节约的费用随成本效率εinv的递增而增多的结论,并结合实例详细分析了投资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年采暖空调费用系数 补偿年限 成本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中海拔村镇住宅毛细管供暖性能实测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猛 粟珩 张会福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75-78,共4页
夏热冬冷地区冬季室内阴冷潮湿、热舒适性差,属于非传统供暖区。通过对重庆村镇住宅供暖现状的调研,了解了该地区冬季室内热舒适状况和供暖需求。选取重庆村镇地区某住户,对实际供暖系统运行状况进行了测试,针对不同供水温度进行了供暖... 夏热冬冷地区冬季室内阴冷潮湿、热舒适性差,属于非传统供暖区。通过对重庆村镇住宅供暖现状的调研,了解了该地区冬季室内热舒适状况和供暖需求。选取重庆村镇地区某住户,对实际供暖系统运行状况进行了测试,针对不同供水温度进行了供暖效果和运行能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空气源热泵结合毛细管地板辐射供暖系统供水温度为35、40、45、50℃时均能满足冬季供暖需求,35℃工况下的耗电量仅占40、45、50℃工况下的83.0%、66.8%和5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村镇 住宅 供暖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闭式湖水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特性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晓 张国强 +1 位作者 林宣军 林汉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52-1457,共6页
建立了闭式湖水源热泵系统的数学模型,根据逐时负荷与逐时气象参数对位于长沙的某闭式湖水源热泵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模拟,分析了封闭水体的深度和面积对制冷及制热工况下机组进液温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 建立了闭式湖水源热泵系统的数学模型,根据逐时负荷与逐时气象参数对位于长沙的某闭式湖水源热泵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模拟,分析了封闭水体的深度和面积对制冷及制热工况下机组进液温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水体的深度对系统的供冷性能有利,对系统的供热性能反而不利;增加水体的面积对提高系统供冷性能的作用较小,对提高系统供热性能的作用较大。在一些与长沙气候类似的地区应用闭式湖水源热泵系统时,只要换热盘管长度适当,换热流体可以不采用防冻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闭式湖水源热泵系统 特性分析 换热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