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Cl胁迫对辣椒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郭春蕊 王广印 原让花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6-89,共4页
以绿洲椒霸、日本天鹰椒、新优一号和高产懒椒王4个辣椒品种为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对辣椒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浓度NaCl(30mmol/L)胁迫下,绿洲椒霸、日本天鹰椒、新优一号和高产懒椒王4个辣椒品种的活力指数与对照相比均... 以绿洲椒霸、日本天鹰椒、新优一号和高产懒椒王4个辣椒品种为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对辣椒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浓度NaCl(30mmol/L)胁迫下,绿洲椒霸、日本天鹰椒、新优一号和高产懒椒王4个辣椒品种的活力指数与对照相比均显著提高,侧根数分别比对照下降了4.7%、29.9%、51.3%、45.0%,绿洲椒霸和高产懒椒王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根长显著提高;高浓度NaCl胁迫(≥60mmol/L)对以上4个辣椒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和侧根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各指标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其中日本天鹰椒和新优一号的降幅较小,而绿洲椒霸与高产懒椒王则有较大的降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NACl胁迫 种子发芽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AFLP反应体系的优化与建立 被引量:5
2
作者 徐明磊 詹玉丝 +1 位作者 陈晓 樊红杰 《辣椒杂志》 2008年第3期34-37,共4页
以5个辣椒(Capsicum annuum L.)材料为研究对象,对AFLP反应体系中的DNA用量、酶切连接时间、预扩增产物的稀释倍数等关键因素进行优化分析,建立了适宜辣椒作物的AFLP反应体系。研究结果:酶切连接反应中,基因组DNA适宜用量为100ng,反应... 以5个辣椒(Capsicum annuum L.)材料为研究对象,对AFLP反应体系中的DNA用量、酶切连接时间、预扩增产物的稀释倍数等关键因素进行优化分析,建立了适宜辣椒作物的AFLP反应体系。研究结果:酶切连接反应中,基因组DNA适宜用量为100ng,反应时间是6h最为合适,预扩增产物适宜稀释倍数在30~50倍时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AFlP反应体系 优化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颜色全生物降解地膜增温效果及对辣椒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洪涛 王保 +5 位作者 陈正洪 侯尧 薛晶晶 郑钰 刘志刚 张志毅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129-133,共5页
为了明确不同颜色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对湖北省高山地区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以不覆膜、白色和黑色聚乙烯地膜为对照,分析了白色和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增温作用、降解性能和辣椒产量。结果表明,辣椒... 为了明确不同颜色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对湖北省高山地区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以不覆膜、白色和黑色聚乙烯地膜为对照,分析了白色和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增温作用、降解性能和辣椒产量。结果表明,辣椒生育前期(覆膜后12~33 d)是地膜增温的主要时期,覆膜种植主要提高该时期5 cm土层土壤温度;全生物降解地膜增温效果与聚乙烯地膜相近,白色地膜增温效果优于黑色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诱导期在40~54 d,白色地膜降解速度比黑色地膜快,不利于抑制杂草生长;全生物降解地膜未改变辣椒产量高峰期,主要提高第5~8次采摘期辣椒产量。综合考虑保温、抑制杂草、产量等因素,湖北省高山辣椒露天栽培推荐使用厚度为0.01 mm,主要成分为PBAT、PLA的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物降解地膜 增温效果 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辣椒优异种质资源评价 被引量:51
4
作者 王述彬 袁希汉 +3 位作者 邹学校 马艳青 李海涛 印东生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244-247,共4页
对从中国筛选出的 15 4份辣椒种质资源在江苏、湖南、辽宁 3个不同生态区进行田间抗病性、经济性状等评价 ,结果显示 :“四川巫山小牛角”、“广西玉林羊角椒”和“云南思茅县大米椒”3份材料表现最优异 ,可直接用于目前辣椒生产或作为... 对从中国筛选出的 15 4份辣椒种质资源在江苏、湖南、辽宁 3个不同生态区进行田间抗病性、经济性状等评价 ,结果显示 :“四川巫山小牛角”、“广西玉林羊角椒”和“云南思茅县大米椒”3份材料表现最优异 ,可直接用于目前辣椒生产或作为抗源材料用于辣椒抗病育种。同时鉴定出 15份材料抗烟草花叶病毒 (TMV)、11份材料抗黄瓜花叶病毒 (CMV)、7份材料抗炭疽病、17份材料抗疫病、7份材料Vc含量极高、4份材料辣椒素含量极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优异种质资源 评价 抗病育种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杂种优势利用及其制种技术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述彬 赵华仑 +2 位作者 刘金兵 孙洁波 丁犁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143-146,共4页
自 198 0年开始 ,利用从法国引进的长灯笼形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LANES”为不育源 ,通过回交转育方法 ,于 1984年选育出羊角形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2 1A”、灯笼形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8A”和“17A”。至 2 0 0 0年测配6 17个辣 (甜 )... 自 198 0年开始 ,利用从法国引进的长灯笼形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LANES”为不育源 ,通过回交转育方法 ,于 1984年选育出羊角形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2 1A”、灯笼形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8A”和“17A”。至 2 0 0 0年测配6 17个辣 (甜 )椒杂交组合 ,其中F1育性完全恢复的组合为 196个 ,占全部组合数的 31.7%。在这 196个组合中 ,辣 /辣组合 12 7个 ,占 6 4.8% ;甜 /甜组合仅 11个 ,占 5 .6 %。经配合力测定 ,选育出 3个具有优质、抗病、丰产特点的一代杂种 2 1/LS3 (“苏椒 3号A”)、2 1A/LS2 和 8A/LS7(“碧玉”)。辣椒雄性不育系繁种、制种技术研究表明 ,利用大棚繁种 ,不育系∶恢复系为 2∶1,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生产的杂交种子量明显高于露地繁种。应用辣椒雄性不育系繁制一代杂交种子 ,比常规去雄繁种节省工本 5 0 % ,且纯度达到 1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技术 胞质雄性不育系 杂种优势利用 辣椒 甜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施用量与辣椒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科 刘明月 +1 位作者 蔡雁平 温庆放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9-352,356,共5页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用基质盆栽法 ,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与辣椒品质的相关性 ,建立了相应回归方程。结果表明 :氮对辣椒干物质的形成起主要作用 ,钾与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呈典型曲线相关 ,氮与辣椒素含量呈显著直线相...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用基质盆栽法 ,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与辣椒品质的相关性 ,建立了相应回归方程。结果表明 :氮对辣椒干物质的形成起主要作用 ,钾与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呈典型曲线相关 ,氮与辣椒素含量呈显著直线相关 ,氮、磷、钾之间存在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效应。无土栽培辣椒氮、磷、钾最优组合方案为氮 :35 2~388mg/L ;磷 :5 4~ 6 2mg/L ,钾 :337~ 4 0 9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用量 辣椒 品质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苗期耐热耐湿鉴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徐小万 雷建军 +4 位作者 罗少波 曹必好 陈国菊 李颖 王恒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84-890,共7页
以辣椒各生理指标的耐逆系数为衡量辣椒单项耐逆能力大小的指标,用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对辣椒不同品种(系)耐热耐湿性予以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的结果,将10个供试品种(系)按耐热耐湿由强到弱划分为4级:高度耐热耐湿(I)... 以辣椒各生理指标的耐逆系数为衡量辣椒单项耐逆能力大小的指标,用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对辣椒不同品种(系)耐热耐湿性予以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的结果,将10个供试品种(系)按耐热耐湿由强到弱划分为4级:高度耐热耐湿(I)、中度耐热耐湿(G、J、W、H)、不耐热耐湿(C、E、F、K)和极不耐热耐湿(D)。几种关于辣椒品种(系)耐热耐湿综合评价的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利用耐热耐湿性的综合评价值与单项指标间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可以预测其他辣椒品种(系)耐热耐湿性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苗期 耐热耐湿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甜椒种子活力的方法及机理初探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广栋 王秀峰 +1 位作者 魏珉 尹燕东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9-93,共5页
应用PEG、KH2PO4、GA3和低温处理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处理甜椒种子,对甜椒种子活力提高的机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在适宜条件下,PEG、KH2PO4、GA3和低温处理均能提高甜椒种子活力,其中GA3和低温处理效果最佳;②种子活力... 应用PEG、KH2PO4、GA3和低温处理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处理甜椒种子,对甜椒种子活力提高的机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在适宜条件下,PEG、KH2PO4、GA3和低温处理均能提高甜椒种子活力,其中GA3和低温处理效果最佳;②种子活力提高后,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SOD、POD和CAT活性增强;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渗漏及M DA含量下降。萌发期间膜脂过氧化程度的降低和物质代谢水平的提高是甜椒种子活力提高的两个重要因素;③种子处理对甜椒种子存在两种修补作用,即物理修补和生化修补,其中以生化修补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椒 种子活力 方法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黑斑病菌的室内防效测定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敏权 陈天仁 +1 位作者 王华 薛莉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90-193,共4页
采用培养皿滤纸抑菌圈法测定两种杀虫剂对辣椒黑斑病(病原Alternaria alternata)抑菌能力的大小。试验采用75 %百菌清wp和72 % 菌无净wp,它们的毒力回归方程式分别是:()()8899.06482.58347.12,8958.08685.52966.13=+-==+-=rxyrxyjc,x和... 采用培养皿滤纸抑菌圈法测定两种杀虫剂对辣椒黑斑病(病原Alternaria alternata)抑菌能力的大小。试验采用75 %百菌清wp和72 % 菌无净wp,它们的毒力回归方程式分别是:()()8899.06482.58347.12,8958.08685.52966.13=+-==+-=rxyrxyjc,x和y呈正相关,其相对毒力分别是:49.14=cy,304.9=jy。由此可见这两种杀虫剂的抑菌能力为百菌清>菌无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黑斑病 链格孢 百菌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甜)椒DUS测试技术和方法初探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海荣 吕波 +4 位作者 王加红 韦祝山 陈大虎 葛国军 顾晓君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118-121,共4页
针对辣椒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详细介绍了测试性状的组成和描述、测试的技术和方法以及对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的分析等测试流程,并对测试指南中叶形、果形等性状提出了修改建议。
关键词 辣椒 特异性 稳定性 一致性 DUS测试 甜椒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地方辣椒品种主要经济性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须海丽 邓代信 +1 位作者 杨柳权 罗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3期43-44,共2页
为挖掘贵州地方特色辣椒品种 ,针对贵州省干辣椒及加工制品的生产和市场现状 ,对收集到的 13份贵州地方辣椒品种材料进行了熟性、农艺性状及主要品质性状的鉴定。结果表明 :参试材料除织金辣椒 (G)偏早熟、绥阳朝天椒 (L)为极晚熟外 ,... 为挖掘贵州地方特色辣椒品种 ,针对贵州省干辣椒及加工制品的生产和市场现状 ,对收集到的 13份贵州地方辣椒品种材料进行了熟性、农艺性状及主要品质性状的鉴定。结果表明 :参试材料除织金辣椒 (G)偏早熟、绥阳朝天椒 (L)为极晚熟外 ,其余品种多为中晚熟品种 ;参试材料多为辣椒属一年生辣椒种的各个变种 (类型 ) ,其中指形椒占 6 1.5 % ,长角椒占7.7% ,短锥椒占 7.7% ,樱桃椒占 7.7% ,簇生椒占 15 .4 % ;参试材料的维生素C含量在 70~ 186mg/ 10 0g ,>10 0mg/ 10 0g的材料占 8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辣椒 品种 经济性状 维生素C 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药剂和吸湿-回干处理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广印 韩世栋 +1 位作者 周秀梅 李贞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830-1832,共3页
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了NaCl胁迫、GA3+Ca2+混合处理和吸湿-回干处理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20~80 mmol/LNaCl胁迫处理辣椒种子,能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但对发芽率影响不大;NaCl浓度超过80 mmol/L,随着处理浓... 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了NaCl胁迫、GA3+Ca2+混合处理和吸湿-回干处理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20~80 mmol/LNaCl胁迫处理辣椒种子,能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但对发芽率影响不大;NaCl浓度超过80 mmol/L,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各发芽指标值均呈下降趋势。200 mg/L GA3+20 mmol/L Ca2+混合液浸种,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辣椒种子吸湿-回干处理24 h,种子开始发芽的时间提前,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种子发芽 CA3%PlUS%Ca^2%PlUS%混合处理 NACl胁迫 吸湿-回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SRAP-PCR反应体系主要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和正交设计优化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建文 杨文鹏 +1 位作者 韩世玉 杨红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28,32,共6页
SRAP标记是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技术,建立和优化所研究物种的SRAP反应体系是应用SRAP标记的技术关键。本研究以3个辣椒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对辣椒SRAP-PCR反应体系的5个主要影响因子(Taq酶、Mg2+、模板DNA、dNTP和引物浓度)... SRAP标记是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技术,建立和优化所研究物种的SRAP反应体系是应用SRAP标记的技术关键。本研究以3个辣椒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对辣椒SRAP-PCR反应体系的5个主要影响因子(Taq酶、Mg2+、模板DNA、dNTP和引物浓度)设置8个不同的水平梯度,筛选出比较适宜的Mg2+、dNTP、Primer、Taq酶、模板DNA浓度的范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L16(45)正交设计对辣椒SRAP-PCR反应体系的五因素在四个水平上进行优化实验,得出了如下的优化体系:25μl体系中包含1.5mmol/L的Mg2+、0.2mmol/L的dNTP、0.1μmol/L的单条引物、1U的Taq酶和60ng的模板DNA。经用24个辣椒材料进行扩增验证,该体系检测的结果重复性好,稳定性强。因此,本试验所获得的优化体系适用于辣椒的SRAP分子标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SRAP-PCR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技术研究(一)——辣椒新品种DUS测试性状的选择与测试指南修订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海荣 黄志城 +6 位作者 顾晓君 杨坤 莫青 褚云霞 唐浩 李寿国 张新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7-99,共3页
介绍了辣椒新品种DUS测试性状选择的总体要求,列举了辣椒新品种的DUS测试性状,并与原有测试指南在文本格式和性状选择方面进行了比较,为我国辣椒新品种保护审查测试体系提供较为坚实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辣椒 DUS测试 测试指南 植物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辣椒优异种质资源评价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述彬 袁希汉 +3 位作者 邹学校 马艳青 李海涛 印东生 《中国辣椒》 2002年第4期10-13,共4页
对从中国筛选出的154份辣椒种质资源在江苏、湖南、辽宁3个不同生态区进行田间抗病性、经济性状等评价,结果显示:“四川巫山小牛角”、“广西玉林羊角椒”和“云南思茅县大米椒”3份材料表现最优异,可直接用于目前辣椒生产或作为抗源材... 对从中国筛选出的154份辣椒种质资源在江苏、湖南、辽宁3个不同生态区进行田间抗病性、经济性状等评价,结果显示:“四川巫山小牛角”、“广西玉林羊角椒”和“云南思茅县大米椒”3份材料表现最优异,可直接用于目前辣椒生产或作为抗源材料用于辣椒抗病育种。同时鉴定15份材料抗烟草花叶病毒(TMV)、11份材料抗黄瓜花叶病毒(CMV)、7份材料抗炭疽病、17份材料抗疫病、7份材料Vc含量极高、4份材料辣椒素含量极高,这些材料可用作扩大中国辣椒抗病育种的遗传背景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辣椒 优异种质资源 田间抗病性 经济性状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甜)椒细胞质雄性不育胞质基因的遗传效应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述彬 刘金兵 潘宝贵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14-17,共4页
以辣(甜)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21A、延A、8A及相应的保持系21B、延B、8B和恢复系湘紫、LS7为材料,首次系统研究3个CMS不育胞质基因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辣(甜)椒雄性不育细胞质基因的遗传效应之一表现为单性结果在不育系间有明显差... 以辣(甜)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21A、延A、8A及相应的保持系21B、延B、8B和恢复系湘紫、LS7为材料,首次系统研究3个CMS不育胞质基因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辣(甜)椒雄性不育细胞质基因的遗传效应之一表现为单性结果在不育系间有明显差异。不育胞质基因对F1代株高、株幅、单株结果数、果实大小、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有一定正效应和促进作用,不育胞质基因对繁种没有影响。不育系的扩繁与保持以及F1杂交种子的繁制以大棚人工辅助授粉为最佳,单株结果数和单果种子数显著高于露地人工辅助授粉和自然授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甜)椒 细胞质雄性不育 不育胞质基因 遗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宝玺 郭家珍 +2 位作者 杨桂梅 黄三文 堵玫珍 《中国辣椒》 2001年第1期10-12,共3页
以辣椒(Hot Pepper)94036分离世代中胞质雄性不育株为不育源,通过测交、回交进行甜椒(Sweet Pepper)雄性不育的转育。在测交中发现甜椒自交系‘77013’有较强的雄性不育保持性,通过单株选择、连续回交转育,选育出了8个不育性稳定、园艺... 以辣椒(Hot Pepper)94036分离世代中胞质雄性不育株为不育源,通过测交、回交进行甜椒(Sweet Pepper)雄性不育的转育。在测交中发现甜椒自交系‘77013’有较强的雄性不育保持性,通过单株选择、连续回交转育,选育出了8个不育性稳定、园艺性状接近77013的甜椒雄性不育系77013A-n和相应的8个保持系77013B-n。并对单株选择效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甜椒 胞质雄性不育系 选育方法 可育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椒3号优化栽培模式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颖 买自珍 +1 位作者 王得元 王恒明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2-45,共4页
采用四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选择播种期(X1)、种植密度(X2)、有机肥×施用量(X3)、无机肥×施用量(X4)4个因子为控制变量对粤椒3号辣椒秋季种植进行试验,获得粤椒3号高产栽培技术模型,即:最佳播种日期7月21日;最佳株距22-23... 采用四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选择播种期(X1)、种植密度(X2)、有机肥×施用量(X3)、无机肥×施用量(X4)4个因子为控制变量对粤椒3号辣椒秋季种植进行试验,获得粤椒3号高产栽培技术模型,即:最佳播种日期7月21日;最佳株距22-23cm(行距75cm);有机肥最佳施用量350kg/667m2;无机肥最佳施用量121.5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播种期 株行距 有机肥 无机肥 粤椒3号品种 优化栽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新品种——“粤椒90”的选育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颖 王得元 王恒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42-44,共3页
粤椒90辣椒是以自交系1610为母本,自交系1641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组合。该品种植株生长势较强,极早熟,果实黄绿色,味辣,羊角形,单果重50g,长19cm,宽3.4cm,肉厚0.34cm,果皮光滑有光泽,耐贮运,品质优良,每亩(1亩=667m2=1/15hm2)产量3000... 粤椒90辣椒是以自交系1610为母本,自交系1641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组合。该品种植株生长势较强,极早熟,果实黄绿色,味辣,羊角形,单果重50g,长19cm,宽3.4cm,肉厚0.34cm,果皮光滑有光泽,耐贮运,品质优良,每亩(1亩=667m2=1/15hm2)产量3000kg,适宜我国南方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粤椒90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三系雄性不育组合湘研14号的选育 被引量:6
20
作者 邹学校 周群初 +5 位作者 戴雄泽 马艳青 李雪峰 张竹青 刘荣云 陈文超 《中国辣椒》 2001年第1期13-16,共4页
湘研14号的母本9704A是从21号牛角椒发现的不育株育成的三系雄性不育系,父本5904是从广西地方品种中选育的果大肉厚的牛角椒自交系。该品种为中晚熟组合,果实牛角形,果面光滑,皮较厚,直且空腔小,耐贮藏运输。商品成熟果浅绿色,生物学成... 湘研14号的母本9704A是从21号牛角椒发现的不育株育成的三系雄性不育系,父本5904是从广西地方品种中选育的果大肉厚的牛角椒自交系。该品种为中晚熟组合,果实牛角形,果面光滑,皮较厚,直且空腔小,耐贮藏运输。商品成熟果浅绿色,生物学成熟果为鲜红色,平均单果重38克,味辣。每公顷产量49.5~60.0吨。适于长江中上游地区越夏露地栽培和华南地区冬季露地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三系雄性不育 “湘研14号” 选育方法 品种来源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