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Y-shaped vibro-pile
1
作者 王新泉 陈永辉 +2 位作者 林飞 卢孝益 张霆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2期186-194,共9页
Based on Mindlin stress solution, a numerical computational method was proposed to calculate the stresses in the ground induced by side friction and the resistance of Y-shaped vibro-pile. The improved Terzaghi's a... Based on Mindlin stress solution, a numerical computational method was proposed to calculate the stresses in the ground induced by side friction and the resistance of Y-shaped vibro-pile. The improved Terzaghi's and ЪерезанцевВГ's methods for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evaluation were proposed by considering the stress strength induced by friction resistance at pile head level of Y-pile. A new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Y-pile was also proposed based on the assumptions of soil failure mode at the tip of Y-pile and the use of Mohr-Coulomb soil yield criterion and Vesic compressive correction coefficient with the induced stresses in the ground. Based on the comparisons with the field static load test results, it is found that the improved Terzaghi's method gives higher ultimate capacity, while the other two methods shows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field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shaped vibro-pile circular pile MINDLIN stress solution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pile TIP static loading t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荷载作用下边坡-负载嵌岩单桩体系拟静力试验研究
2
作者 刘立平 李孟 +2 位作者 曾未名 李瑞锋 刘磊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7,共9页
为研究水平荷载作用下竖向负载岩质边坡单桩承载特性,鉴于开展动力学试验较为困难和复杂,采用拟静力试验方法,以相似材料模拟岩体及桩基,施加竖向与水平荷载,开展3组试验,分析不同坡度及桩岩弹性模量比下桩身弹性弯矩、桩周岩石压力及... 为研究水平荷载作用下竖向负载岩质边坡单桩承载特性,鉴于开展动力学试验较为困难和复杂,采用拟静力试验方法,以相似材料模拟岩体及桩基,施加竖向与水平荷载,开展3组试验,分析不同坡度及桩岩弹性模量比下桩身弹性弯矩、桩周岩石压力及桩顶滞回曲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岩质边坡桩基水平承载力主要与埋深3D(D为桩径)以上范围内的浅层坡体有关;下坡向岩体的破坏形式与土质边坡类似,经历了裂缝出现,破坏面发育、浅层坡体破坏3个阶段,但上坡向岩体并未形成完整破坏面;桩基最终剪切破坏表明,在中风化岩质边坡条件下,水平承载力主要由桩身强度控制;坡度主要影响上坡向承载力,当坡度由15°变化为30°时,上坡向承载力提高了41.3%,下坡向承载力仅提高了0.15%,而当桩岩弹性模量比由2.8变为0.9时,正向承载力提高了80.7%,负向承载力也提高了7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嵌岩桩 水平承载特性 桩土相互作用 拟静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板式桥梁管桩框架抗震性能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3
作者 朱俊 江信焱 +2 位作者 杨大海 屈宏雅 李建中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5,共8页
为了解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桩板式桥梁管桩框架(简称PHC管桩框架)抗震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以某桩板式桥梁为背景,通过拟静力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背景桥梁连续墩处PHC管桩框架的破坏模式和滞回特性,在验证数值模型的有... 为了解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桩板式桥梁管桩框架(简称PHC管桩框架)抗震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以某桩板式桥梁为背景,通过拟静力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背景桥梁连续墩处PHC管桩框架的破坏模式和滞回特性,在验证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后,分析管桩初始预应力轴压比和普通钢筋配筋率对PHC管桩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给出设计建议。结果表明:在拟静力加载下,PHC管桩框架因管桩底部预应力筋拉断而破坏,PHC管桩框架的滞回圈面积较小、耗能能力差;利用纤维截面单元及粘结-滑移单元建立的数值分析模型可以合理反映PHC管桩框架的破坏模式、滞回特性和位移能力;管桩初始预应力轴压比和普通钢筋配筋率对PHC管桩框架的抗震性能影响较大;在抗震设计时,可适当降低管桩的初始预应力轴压比或提高管桩的普通钢筋配筋率以增加PHC管桩框架的位移能力,进而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板式桥梁 PHC管桩框架 抗震性能 初始预应力轴压比 普通钢筋配筋率 拟静力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智能调平锚桩静载试验设备研发与应用
4
作者 吴跃东 毛伟 +1 位作者 刘坚 刘辉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77,共7页
针对堆载法碎石桩承载力检测方法的局限性,通过引入智能调平系统,研发了一种适用于碎石桩承载力检测的装配式智能调平锚桩静载试验设备。该设备将锚索埋设于试桩周围的锚桩中,可提供锚桩法试验过程中所需的抗拔力;智能调平系统能自动调... 针对堆载法碎石桩承载力检测方法的局限性,通过引入智能调平系统,研发了一种适用于碎石桩承载力检测的装配式智能调平锚桩静载试验设备。该设备将锚索埋设于试桩周围的锚桩中,可提供锚桩法试验过程中所需的抗拔力;智能调平系统能自动调整反力梁角度,可有效防止其发生倾斜。工程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设备进行的锚桩法静载试验与传统堆载法静载试验得到的试桩沉降变化规律一致,误差合理,试桩承载力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经锚索拉拔后的锚桩密实度并未大幅下降,其承载力仍满足工程设计要求;采用该设备进行锚桩法静载试验能缩短设备搭设时间,减少试验所需场地,可有效提高试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冲碎石桩 承载力 静载试验 锚桩法 堆载法 智能调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扩大桩靴桩侧同步灌浆预制桩承载力试验研究
5
作者 王奎华 耿少寒 +3 位作者 许应豪 吴君涛 邱尚印 黄山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9-87,共9页
为了满足当前社会对于桩基础日益增长的低成本、高强度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桩型——带扩大桩靴桩侧同步灌浆预制桩基础.该新桩型具有低耗高效的优势,一方面该桩型施工步骤简便,施工设备常规,便于工程推广应用;另一方面底部扩大桩靴增加... 为了满足当前社会对于桩基础日益增长的低成本、高强度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桩型——带扩大桩靴桩侧同步灌浆预制桩基础.该新桩型具有低耗高效的优势,一方面该桩型施工步骤简便,施工设备常规,便于工程推广应用;另一方面底部扩大桩靴增加了桩的有效直径,提高了桩端承载力,同时水泥浆液渗入周围土体中,可改善桩土接触面特性,进而提高桩侧摩阻力.为进一步探明带扩大桩靴桩侧同步灌浆预制桩基础的承载特性,本文开展室内模型试验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带扩大桩靴桩侧同步灌浆模型桩在桩顶受压时,桩基承载力明显高于等截面常规桩,而且桩侧水泥浆液凝固后,其承载力将进一步提升.本研究揭示了新桩型的承载机理,显示了新桩型承载能力的优越性.相关研究结果可以为新桩型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扩大桩靴 桩侧灌浆 承载力 静载荷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复杂地层PHC管桩和灌注桩承载性能对比研究
6
作者 付利军 白晓宇 +4 位作者 张亚妹 徐福龙 胡俊 马付章 闫楠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504,共10页
基于青岛市滨海地区某基础工程,开展了PHC管桩与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现场试验,结合工程复杂地层的特点,分析了两种类型桩基础的竖向承载特征,评估了指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在预测本试验中试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适用性。研究... 基于青岛市滨海地区某基础工程,开展了PHC管桩与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现场试验,结合工程复杂地层的特点,分析了两种类型桩基础的竖向承载特征,评估了指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在预测本试验中试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PHC管桩的承载力高、承载性能更稳定,能更好的适用于临海复杂地层条件;灌注桩的承载性能受桩长及长径比的影响较大;采用指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分别预测PHC管桩和灌注桩的Q-s曲线,选取指数模型预测PHC管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双曲线模型预测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精度更高。研究成果为青岛沿海地区桩基础的优化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C管桩 灌注桩 承载特性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 单桩极限承载力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载和冲击荷载作用下直立式柔性加筋生态护岸结构模型试验
7
作者 彭承鉴 舒实 +3 位作者 李晓璇 吴珣 花全 曹岚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1-411,共11页
本研究针对内河深水航道,提出一种新型柔性加筋土挡墙生态护岸结构,并通过1∶3缩尺模型试验,深入分析该结构在竖向静载和水平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和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竖向静载的逐步增加,护岸结构顶部的竖向土压力显著增长,... 本研究针对内河深水航道,提出一种新型柔性加筋土挡墙生态护岸结构,并通过1∶3缩尺模型试验,深入分析该结构在竖向静载和水平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和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竖向静载的逐步增加,护岸结构顶部的竖向土压力显著增长,尤其当荷载增至15 kPa时,相比未施加荷载时,增幅最大可达3.5倍。在H=1.6 m(H为墙高)处,随着与墙面距离的增大,土工格棚变形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其他层的变形峰值则主要集中在排水盲管面板后方,最大变形发生在0.5 H处,为2.15 mm。在整体变形方面,护岸结构面板水平位移呈现出“S”形分布特征,最大位移为58.95 mm,位于0.5 H处;而模型顶部的竖向平均沉降量达到25.0 mm。在水平冲击荷载作用下,结构的水平向和竖向土压力在冲击范围内显著增大,尤其在撞击点高度处,距离墙面0.4 m的水平向土压力可达232.2 kPa;同时,土工格栅和面板的最大变形均集中在撞击点附近,竖向变形主要发生在靠近面板区域的土体,并随着与撞击点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至0。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内河深水航道直立式生态护岸结构的设计、施工及安全运营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河航道整治 生态护岸 排水盲管 土工格栅 模型试验 竖向静载 水平冲击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群桩的水平承载性能
8
作者 谢宏丽 周志军 +2 位作者 任玉波 田叶青 范经灿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73-2585,共13页
介绍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prestressed reinforced concrete,PRC)管桩水平群桩承载性能的研究结果。基于现场水平静载试验,对单桩、单桩承台、双桩承台水平承载力进行分析对比,同时研究了承台对管桩水平承载力的影响。此外,利用ABAQUS有... 介绍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prestressed reinforced concrete,PRC)管桩水平群桩承载性能的研究结果。基于现场水平静载试验,对单桩、单桩承台、双桩承台水平承载力进行分析对比,同时研究了承台对管桩水平承载力的影响。此外,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不同承台厚度、桩数及桩间距的群桩效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桩承台的水平临界荷载是单桩承台的两倍,而水平极限荷载是单桩承台的3.095倍。承台厚度的增加会增加桩顶的弯矩,但群桩的水平承载力却略有下降。随着桩数的增加,相邻桩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群桩的整体承载力得到提升。群桩的水平承载力随着桩间距的增大而提高。研究成果为PRC管桩在公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PRC)管桩 水平静载试验 水平承载力 承台 群桩效应 ABAQ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循环荷载下环翼单桩基础水平累积位移
9
作者 段伦良 唐禹 +3 位作者 伍赟昊 沈琳宏 王多银 AZIZ Zahid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762-7769,共8页
为研究水平循环荷载下环翼单桩基础的桩顶累积位移发展规律,通过ABAQUS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环翼单桩-饱和黏土相互作用三维数值模型,同时实现了土体刚度衰减过程模拟。研究表明:在传统单桩基础泥面位置处安装重力式环翼,能够增强环翼单... 为研究水平循环荷载下环翼单桩基础的桩顶累积位移发展规律,通过ABAQUS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环翼单桩-饱和黏土相互作用三维数值模型,同时实现了土体刚度衰减过程模拟。研究表明:在传统单桩基础泥面位置处安装重力式环翼,能够增强环翼单桩基础的整体水平抵抗力,从而减小循环荷载下环翼单桩的累积位移;桩顶位移均会随着重力式环翼高度及环翼直径的增加而减小,但增加重力式环翼的直径对减小桩顶水平位移具有更明显的效果;增加桩身入土深度,可以显著降低循环荷载下环翼单桩基础的桩顶累积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循环荷载 环翼单桩 刚度衰减 累积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波致海床动态响应的单桩水平阻抗计算方法
10
作者 杨明辉 蔡明辉 +1 位作者 陈波 杨汉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63-1572,共10页
海洋环境下高强度波浪荷载易引发桩周海床土体内应力变化,进而影响埋置段单桩承载性能,因此波浪引起的海床动态响应在海洋环境中对单桩水平阻抗性能存在显著影响。为此,首先将海洋波浪视为一定频率的简谐波,基于土体多孔弹性假设的完全... 海洋环境下高强度波浪荷载易引发桩周海床土体内应力变化,进而影响埋置段单桩承载性能,因此波浪引起的海床动态响应在海洋环境中对单桩水平阻抗性能存在显著影响。为此,首先将海洋波浪视为一定频率的简谐波,基于土体多孔弹性假设的完全动态(fully dynamic,简称FD)模型分析了海床土体在线性波浪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动态响应,导得海床土体动态响应后作用于桩段的水平外荷载形式;在此基础上,采用Winkler地基和Euler梁模型模拟桩-海床土体系,并利用传递矩阵法解决土体分层问题,提出了一种单桩水平阻抗计算解析解,该公式可充分考虑波致海床动态响应对单桩水平阻抗值的影响。与前人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最后对海床动态响应情况下影响单桩水平阻抗值的各主要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海洋环境下的单桩水平动力阻抗受波浪强度、桩径以及海床土体参数有关。而海床动态响应对单桩水平阻抗的影响则主要表现为在某一频段内刚度Kh的波动与阻尼Ch的提升,而在该频段外单桩阻抗与未考虑海床动态响应的结果近似。此外,该影响频段的范围随着桩径、桩土刚度比与渗透系数的增大而逐步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桩基础 水平阻抗 波浪荷载 海床动态响应 WINKLER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积比的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11
作者 李云瑜 贾世平 苏天涛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1-136,共6页
基于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和承载特性分析,将桩间土按挤密效果划分为不同区域,并改进常规面积比法,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各挤密区面积及土体承载力变化的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通过引入圆孔扩张理论和Tresca屈服准则,建立了有效挤... 基于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和承载特性分析,将桩间土按挤密效果划分为不同区域,并改进常规面积比法,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各挤密区面积及土体承载力变化的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通过引入圆孔扩张理论和Tresca屈服准则,建立了有效挤密区半径的理论求解模型,并结合兰州新区某地基处理工程开展静载荷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面积比法,改进算法结果与实测值的吻合度显著提高,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工程实用价值,为挤密桩复合地基设计提供了更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密桩 复合地基承载力 挤密范围 圆孔扩张理论 静载荷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津潍高铁大直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的水平承载性能
12
作者 杨三龙 郭严伟 +5 位作者 万志辉 王珊 刘明帝 张宝盆 张太玉 周峰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2-421,共10页
为探讨高铁桥梁基础中大直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PHC)管桩的水平承载特性,以天津至潍坊高速铁路站前三标工程为背景,开展大直径PHC管桩水平静载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不同水平荷载下的管桩变形、内力、临界荷载和抗弯性能,并采用地基土水平... 为探讨高铁桥梁基础中大直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PHC)管桩的水平承载特性,以天津至潍坊高速铁路站前三标工程为背景,开展大直径PHC管桩水平静载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不同水平荷载下的管桩变形、内力、临界荷载和抗弯性能,并采用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进行计算分析,结合PLAXIS 3D进行数值模拟验证。结果表明:大直径PHC管桩具备良好的水平承载性能,水平临界荷载和极限荷载分别为320和400 kN,桩侧水平位移随桩身入土深度增大而显著减小,深度超过24 m后趋于稳定,表明桩长达到临界值后,继续增加桩长对提升水平承载力作用有限。PHC管桩承载机制主要依靠桩截面抗矩和桩侧土抗力共同作用,受力特性主要受控于上部土层。基于试验和m值计算分析,推荐PHC管桩在中密粉土中的m为2.25~3.81 MN/m^(4)。此外,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桩顶侧向位移受桩侧表层土体性质影响较大,受桩底土的工程性质影响较小,这与现场实测结果分析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桥梁基础 大直径PHC管桩 现场静载试验 水平承载性能 m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均匀卵石持力层桩端后注浆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军 金天 +2 位作者 秦伟 张峰 蔡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1333,共13页
我国东南沿海尤其是温州地区广泛存在上覆深厚软土下覆不均匀卵石的地层。该区域的钻孔灌注桩常采用后注浆技术改善其承载性能。为了评价后注浆技术对这类地层中灌注桩承载力改善效果,开展了相应的模型试验,对比了不同注浆量对桩承载力... 我国东南沿海尤其是温州地区广泛存在上覆深厚软土下覆不均匀卵石的地层。该区域的钻孔灌注桩常采用后注浆技术改善其承载性能。为了评价后注浆技术对这类地层中灌注桩承载力改善效果,开展了相应的模型试验,对比了不同注浆量对桩承载力的影响程度;并结合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SEM)试验分析了浆液分布特点,探讨了浆液在卵石层中的扩散范围,研究了浆液扩散范围与桩承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浆液能够有效地填充桩端卵石层,注浆量的增加使得填充范围扩大,填充范围为3~4倍桩径时,桩的承载力改善最显著。在不均匀卵石持力层中存在一个最优注浆量,最优归一化注浆量约为2.8,若超过该最优注浆量归一化值,桩的承载力不再显著提高。单桩模型试验确定的最优注浆量与刘金砺公式[1]的预测结果接近。扫描电镜技术有助于评价桩的后注浆技术在上覆深厚软土下覆不均匀卵石的土层中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石持力层 桩端后注浆 注浆量 静载试验 电镜扫描 细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珠状溶洞数量影响灌注桩顶部水平受拉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德泉 海军 +7 位作者 刘宏利 高祁 刘海龙 桂海麒 孙卫勇 谢瑞庭 朱沁 周毅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8,共12页
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对比研究串珠状溶洞数量对灌注桩顶部水平受拉特性的影响,为岩溶强发育区嵌岩桩的水平承载力设计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1)桩顶水平荷载相同时,上部土层段桩身水平位移、桩身弯矩(峰值)、桩侧土抗力随溶洞数量的增多... 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对比研究串珠状溶洞数量对灌注桩顶部水平受拉特性的影响,为岩溶强发育区嵌岩桩的水平承载力设计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1)桩顶水平荷载相同时,上部土层段桩身水平位移、桩身弯矩(峰值)、桩侧土抗力随溶洞数量的增多而增大,单桩水平承载力随溶洞数量增多而明显减弱.2)上部土层段桩身水平位移随桩顶水平荷载增大而增大,桩顶水平位移最大,嵌岩段很小甚至为0;弯矩M-深度z曲线整体呈抛物线形,桩身弯矩在土岩界面和上层溶洞与底板界面呈现2个峰值,弯矩的变化仅仅影响到上层溶洞及其底板,第2层溶洞及其以下的弯矩几乎为0,土岩界面弯矩最大、截面最危险;土抗力p-深度z曲线呈“凸肚”形.3)溶洞数量增加,位置越高,p-y曲线越容易收敛,可以采用p/pub=α(y/y50)β拟合土层段的桩身p-y曲线.溶洞数量对α与β值变化幅度的影响较小,α与β值变化幅度体现p-y曲线随深度变化的敏感度,两者敏感度随溶洞数量增多而增大.4)工程桩刺穿串珠状溶洞时,为了提高单桩水平抗拉能力,建议采用注浆法改善上部岩土性质,加大土岩界面处桩身配筋率,并将桩身嵌入上层溶洞底板一定深度,防止基桩在土岩界面处发生弯曲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工程 岩溶 水平受荷 P-Y曲线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轴压比装配式夹芯剪力墙抗侧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廖欢 袁康 +2 位作者 张豪蕾 党冬冬 刘健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2-710,共9页
装配式夹芯剪力墙是结构保温一体化技术应用的典型形式,在严寒地区及近零能耗建筑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适于夹芯墙内外叶墙拉结的金属保温连接件,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了1个现浇夹芯剪力墙试件和3个装配式夹芯剪力... 装配式夹芯剪力墙是结构保温一体化技术应用的典型形式,在严寒地区及近零能耗建筑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适于夹芯墙内外叶墙拉结的金属保温连接件,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了1个现浇夹芯剪力墙试件和3个装配式夹芯剪力墙试件,并对其进行单调水平加载试验和单侧剪切试验,研究墙体在轴压比为0.1时底部连接方式、保温层厚度、连接件类型对装配式夹芯剪力墙抗侧性能的影响,并对连接件的工作机理和破坏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灌浆套筒进行底部连接的夹芯剪力墙与现浇试件抗侧承载力相近,基本达到“等同现浇”;夹芯剪力墙保温层厚度和连接件类型会小幅影响外叶墙对内叶墙的刚度贡献,进而影响墙体承载力,但墙体承载力仍主要由内叶墙提供;低轴压比下装配式夹芯剪力墙延性较好,呈现出以弯曲为主的破坏模式;相较于FRP连接件,金属保温连接件具有更好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能够用于装配式夹芯剪力墙内外叶墙板的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夹芯剪力墙 水平单调加载试验 单侧剪切试验 抗侧性能 低轴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岩单桩水平静力加载现场试验及 p-y 曲线研究
16
作者 刘俊伟 吕伟 +1 位作者 陈水月 于秀霞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41-1949,共9页
为研究风化花岗岩地质条件下嵌岩单桩的受荷响应和p-y曲线规律,本文基于现场试验,开展了水平静力荷载作用下嵌岩单桩的荷载-位移关系、弯矩、桩身变形及p-y曲线响应研究。试验表明:在所研究的相对深度范围内,随着z/D的增加,岩土阻力和... 为研究风化花岗岩地质条件下嵌岩单桩的受荷响应和p-y曲线规律,本文基于现场试验,开展了水平静力荷载作用下嵌岩单桩的荷载-位移关系、弯矩、桩身变形及p-y曲线响应研究。试验表明:在所研究的相对深度范围内,随着z/D的增加,岩土阻力和相应位移都减小,上部荷载很难传递到深部岩层;桩身最大弯矩在3~4倍桩径之间,极限荷载主要取决于桩身强度而不是岩土体。将p-y曲线分别与一般双曲函数和双曲正切函数进行拟合,评估现有p-y曲线模型在风化花岗岩地基中的适用性,修正了模型在风化岩层中的参数取值。结果表明:一般双曲函数在较浅区域拟合良好,相对深度较大的区域数据离散性较强;双曲正切函数在各深度处拟合优度均较好。分析结果简化了现场p-y曲线的预测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嵌岩单桩 现场试验 静载试验 桩-岩相互作用 受荷响应 P-Y曲线 风化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嵌岩灌注桩竖向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香梅 闫楠 +6 位作者 白晓宇 韩磊 蒋冲 包希吉 程海涛 米春荣 张明义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1-463,共13页
为了探讨泥岩地基大直径灌注桩竖向承载性能,依托青岛某机场桩基工程,对嵌入泥岩的9根大直径灌注桩进行了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和桩身应力监测,分析大直径嵌岩灌注桩的竖向抗压性能,明确大直径灌注桩的荷载传递规律。结果表明,试桩桩身完整... 为了探讨泥岩地基大直径灌注桩竖向承载性能,依托青岛某机场桩基工程,对嵌入泥岩的9根大直径灌注桩进行了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和桩身应力监测,分析大直径嵌岩灌注桩的竖向抗压性能,明确大直径灌注桩的荷载传递规律。结果表明,试桩桩身完整性较好,桩身质量可靠;试桩荷载沉降(Q-s)曲线均为缓变型,加载初期存在明显的压密段,桩顶沉降量为10.31 mm,最低回弹率大于50%;最大荷载作用下,各试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特征值均不小于6480 kN,试桩竖向抗压承载能力仍有较大潜力;试桩均表现出端承摩擦桩的特性,轴力自桩顶到桩端逐渐衰减,桩侧摩阻力峰值发生在中风化泥岩段,桩端阻力占桩顶荷载的10.55%~34.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地基 大直径灌注桩 静载试验 桩身内力 桩侧摩阻力 桩端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土加固桩水平循环承载性能足尺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松松 章定文 +3 位作者 曾彪 张爱军 成朝恒 何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53-1461,共9页
选取宿迁典型饱和粉土场地,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钻孔灌注桩桩周土,开展灌注桩水平循环加载足尺试验。探究水泥土加固试验桩(TPI)和未加固试验桩(TPU)在循环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滞回特性、弯矩、刚度退化、位移延性、水平承载力与残余变形... 选取宿迁典型饱和粉土场地,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钻孔灌注桩桩周土,开展灌注桩水平循环加载足尺试验。探究水泥土加固试验桩(TPI)和未加固试验桩(TPU)在循环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滞回特性、弯矩、刚度退化、位移延性、水平承载力与残余变形能力。试验结果表明:TPI比TPU桩的弯矩减小47%,屈服位移减小41%,水平承载力提升150%,有效刚度提升240%,等效黏滞阻尼比提升233%,桩的开裂荷载提升150%,屈服荷载阶段桩体的残余变形能力减小17%。水泥土搅拌法不仅可以限制桩侧粉土液化,增加桩基础的耗能及位移延性,而且可以显著的降低桩头水平位移和弯矩的发展。从抗震性能的角度分析,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既有桩基,有效抑制了加固范围内地基土刚度衰减,增强了桩-土结构的总耗能、等效黏滞阻尼系数与变形恢复能力,提高桩基础在大变形阶段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 足尺试验 水泥土搅拌桩 水平循环加载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堆载下桩网复合地基变形特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军杰 顾行文 +2 位作者 任国峰 周春儿 王年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12-216,共5页
CFG桩网复合地基广泛应用于处理软土地基。采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某码头堆场超大荷载下CFG桩网复合地基的变形特性,试验模拟了地基、CFG桩、树根桩、加筋垫层、防尘网和轨道梁基础、矿石堆载等,分析了超大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沉降、... CFG桩网复合地基广泛应用于处理软土地基。采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某码头堆场超大荷载下CFG桩网复合地基的变形特性,试验模拟了地基、CFG桩、树根桩、加筋垫层、防尘网和轨道梁基础、矿石堆载等,分析了超大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沉降、防尘网和轨道梁基础水平位移、地基剖面位移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地基的沉降速率在稳定控制标准之内,沉降量满足堆场使用要求,防尘网基础和轨道梁基础水平位移和沉降均很小,复合地基沉降分量远大于水平位移分量。CFG桩网复合地基在350 kPa荷载作用下是稳定安全的,达到了预期加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G桩桩网复合地基 水平位移 沉降 超大荷载 离心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山区微型群桩基础承载特征及竖向-水平联合荷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海涛 任光明 +3 位作者 冯川 唐杨 王霆 王亮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9-147,共9页
为探究高原山区微型群桩基础的承载特性以及水平、竖向荷载耦合作用(V-H联合荷载)的影响,揭示联合荷载相互作用规律,在高原山区微型群桩基础现场试验的基础上,采用FLAC 3D对三种单一荷载情况进行数值反演,并对不同荷载比例下微型群桩基... 为探究高原山区微型群桩基础的承载特性以及水平、竖向荷载耦合作用(V-H联合荷载)的影响,揭示联合荷载相互作用规律,在高原山区微型群桩基础现场试验的基础上,采用FLAC 3D对三种单一荷载情况进行数值反演,并对不同荷载比例下微型群桩基础的V-H联合加载进行模拟。结果表明:①抗压和抗水平试验中,承台效应明显,荷载-位移曲线为“缓变型”;抗拔试验中,曲线为“陡变型”。②联合荷载下,施加水平荷载会削弱桩基竖向承载能力,水平荷载比例较大时,桩身抵抗力矩和桩侧极限摩阻力增大,荷载-上拔位移曲线突变点消失;在竖向荷载的影响下,存在临界荷载比n,下压-水平联合荷载中n 1=3.9,上拔-水平联合荷载中n 2=0.76,荷载比>n时,桩基水平承载力被削弱,<n时,桩基水平承载力提高。③联合荷载下,水平承载力与荷载比的倒数呈四次函数关系,竖向承载力与荷载比的倒数呈二次函数关系;联合荷载下的屈服包络线与单向极限荷载垂线所围空间分为“破坏区”与“安全区”,有别于单向加载的桩基承载特征,且桩基存在一个最优解,使各方向承载力均能得到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群桩基础 V-H联合荷载 桩基承载性能 原型试验 数值模拟 高原山区 输变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